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船舶与海洋工程方面的核心期刊有哪些

国衰
第四维
这个很多的,大型的学校图书干里都有,名字我说不上来了,自己去看看就有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水产渔业类论文投稿期刊有哪些

野战排
存想
水产的杂志有科学养鱼,渔业致富指南,内陆水产,淡水渔业,水利渔业,水产科学,水产科技,齐鲁渔业,中国水产,水产科技情报,科学养鱼、内陆水产,水产科学等35种期刊。  学术堂为大家整理了两个水产渔业类论文投稿期刊供大家参考:  1.国家级期刊推荐:《福建水产》  《福建水产》(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福建水产》创刊于1972年,是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主管、福建省水产学会和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海洋渔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水产资源、捕捞技术、水产增养殖、渔船和渔机、仪器、水产品加工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综述和应用技术等,适时少量地刊载一些国家和省级相关的渔业产业政策与法规、专论等.主要读者对象是水产科技、教育工作者,各级水产行政领导、基层干部和水产专业户等.一贯秉承科学、严谨、公正、客观、宁少勿滥的办刊原则,及时地报道了我省海洋、渔业界的新成果与新技术,经过近40年的出版发行,形成了自己的办刊特色即保持注重学术性又兼顾实用技术,这在我国海洋与渔业界省级刊物中已不多见,受到了各级读者的好评.在我国海洋、水产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相当的影响力;是中国科技期刊数据、中国期刊全国数据库、《中国水产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维普中文期刊等国内外众多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收录期刊.  2.CSCD核心北大核心双核心期刊推荐:《水产科学》  《水产科学》现已被美国《化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乌利希期刊指南》,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动物学记录》、《食品科技文摘》、《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台湾华艺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数据库收录.杂志主要刊载渔业资源、海淡水捕捞、水产养殖与增殖、水产生物病害及防治、水产饲料与营养、水产品保鲜与加工综合利用及水产基础科学等方面研究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等.读者对象为水产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水产、生物、环保等专业师生,渔业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有关管理和技术人员及广大知识渔民.获奖情况:中文水产渔业类核心期刊,全国农业系统期刊,全国水产优秀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2003年获中国水产学会科普作品三等奖、2004年获优秀农业期刊编号.

洪水的定义是什么?最好有据可依,以书籍、文献和期刊等为依据。是否含海洋在里面?

母亲河
窦娥冤
是包含海洋的洪灾也称水灾或泛滥,是由洪水引发的一种自然灾害,指河流、湖泊、海洋所含的水体上涨,超过常规水位的水流现象。洪水常威胁沿河、湖滨、近海地区的安全,甚至造成淹没灾害。当一个地方被河水、海水或雨水淹盖时,这个地方就是遇上了洪灾。(维基)洪水(flood),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会淹没堤岸滩涂,甚至漫堤泛滥成灾。描述洪水的要素包括洪峰流量(水位)、洪峰流量出现时间、洪水总量及洪水过程线。参考资料有:路明浩,程先富. 洪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综述[J]. 四川环境.2010(06) 生命与灾害编辑部. 什么是洪水灾害[J].生命与灾害.2009年08期闻珺.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7

急求在龙源期刊网下载文章

老族谱
红沙发
蓬莱葡萄及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探讨字数:3143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年37期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蓬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规模迅速膨胀,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有了良好的开端,蓬莱应抓住这一机遇,打造 “葡萄采摘、酒堡度假、加工体验、美酒品鉴”为一体的葡萄酒文化旅游新业态。   关键词:葡萄及葡萄产业;旅游业;融合发展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ultural diversity, international, instrial convergence development become irreversible trend, penglai grape and wine instry scale expands rapidly, and tourism instry have made a very good start, Penglai should seize this opportunity, to build "fort wine grape picking, vacation, processing experience, wine tasting," as one of the wine culture tourism new formats.   Key words: grape and the grape instry; Tourism inst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美丽的山东蓬莱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有着世界“中国葡萄酒名城”之美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规模迅速膨胀,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有了良好的开端,蓬莱应抓住这一机遇,以发展精品酒庄游为主线,开发“葡萄采摘、酒堡度假、加工体验、美酒品鉴”为一体的葡萄酒文化旅游新业态,促进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互动。   加快葡萄及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发展葡萄酒旅游的设想,但是市场和投资条件还不够成熟,葡萄酒旅游停留在概念分析阶段。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旅游业作为蓬莱的两大支柱产业,都在蓬勃发展,二者融合发展已经具备了条件,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旅游市场迅速壮大,为产业融合坚定信心   1、旅游市场潜力巨大。综合国内外形势看,旅游业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2年全球跨国旅游仍将以3%-4%的速度继续增长。从国内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可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从蓬莱旅游市场看 ,2012年接待游客525万人次,综合收入实现50亿元,表明葡萄酒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2、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要求。蓬莱旅游业在产业结构上,要求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模式转变,加快与文化业、工农业、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融合,拉长加宽产业链条。2012年是蓬莱旅游提升年,提出发展“葡萄与葡萄酒地域风情板块”,以酒庄集群,打造特色采摘、加工体验、美酒品鉴、文化推广等旅游产品,促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融合。   3、旅游者旅游观念转变。随着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对旅游休闲的要求不断更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享农家乐,日益成为一种新时尚。蓬莱积极探索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葡萄酒乡村游、葡萄酒工业游),每年数十万游客到蓬莱参加葡萄酒旅游,感受葡萄酒文化,消费观念的转变对葡萄酒旅游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二)葡萄及葡萄酒产区迅速发展,为产业融合奠定基础   1、蓬莱葡萄酒产区发展迅速。至2011年底,葡萄种植面积16万亩,葡萄酒生产企业70家,葡萄酒产量1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利税5.7亿元。已成为国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先后荣获“中国葡萄酒名城”、“最具竞争力葡萄酒产业之都”、“中国百佳产业集群”等荣誉称号,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发展葡萄酒旅游奠定了基础。   2、精品酒庄集群各具特色。蓬莱目前已建成酒庄9个,在建酒庄7个,新建酒庄6个,各具特色的酒庄依托自身的优势条件、各自的背景和文化底蕴,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酒庄建筑群,引领蓬莱产区葡萄酒向着集群化、优质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具备了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万事俱备只欠“旅游”。   3、葡萄酒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新一轮消费结构的调整升级,葡萄酒消费呈不断增加趋势,仅2009年至2010年间就增长了33.4%,未来二三十年,亚洲,尤其是中国葡萄酒市场将呈现巨大的消费增长,而蓬莱是亚洲唯一的海岸葡萄酒产区,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就是蓬莱葡萄酒旅游的潜在客源。   二、葡萄及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蓬莱,葡萄酒旅游还处于开发、探索阶段,没有真正形成互动互连的葡萄酒旅游产业链,葡萄酒旅游业也存在的很多问题。   (一)资源整合不够完善   目前葡萄种植基地、葡萄酒庄、酒堡及其他葡萄旅游项目,都在积极的建设、完善之中,基础设施不够健全,游客参观酒庄,不止看重葡萄酒、酒厂,还需要周边其它配套景点、娱乐设施。如健身、美食、购物、生态居住、体验庄园风光、浪漫乐章等等雷同现象比较多,并且停车场、游客能恰当使用的功能性卫生间、配水点、座椅、一间品酒室等设施为游客着想不到位,安排游客参观其它酒厂酒窖、预定餐馆、宾馆等一条龙服务欠缺。   (二)产业间连贯性缺乏   尽管葡萄酒产业和旅游业在吸引游客并给游客提供独特的经历方面有共同目标,但实际上这两个行业之间缺乏整合和连贯性。主要原因:一是葡萄酒旅游业的不成熟性,正处借鉴国外经验处于探索阶段。二是在葡萄酒生产企业中,葡萄酒旅游没受到足够的重视;它的目是为了借助旅游的优势增加知名度和葡萄酒的销量,而不是为了提供葡萄酒这一独特的吸引物,开发葡萄酒旅游。三是葡萄酒产业缺乏旅游业运行的经验,不管在营销和旅游知识、旅游人才方面都不成熟。   (三) 专业服务机构缺位   随着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壮大,同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品牌竞争、广告竞争、价格竞争、终端竞争、经销商竞争……竞争手段越来越多。没有专门的强有力的行业组织穿线搭桥,葡萄酒旅游也必将步履艰难。葡萄酒旅游作为新成长起来的旅游产品,需要全行业共同的参与营销,如果只是生产企业级的推广,不仅社会效果差,局限性也较强,专业的旅游机构的缺位,是未形成实效的葡萄酒旅游产业链的主要矛盾。   (四)葡萄酒文化氛围不浓   葡萄酒文化是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根本原因,和国外葡萄酒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是,我们的酒庄缺乏有生命力的酒文化,酒庄以及葡萄园只流为一种展示品,没有独特文化内涵。酒企多了,酒庄多了,并不能代表酒文化的发展,与国外相比,我们的酒文化,过于浅显,过于利益化。   三、葡萄及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蓬莱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但长期以来未能与旅游业接轨,经济效益及知名度受到严重制约。所以我们应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葡萄酒旅游运作模式。具体建议如下:  (一)政府引导,做好专项策划   通过认真分析蓬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要素投入的能效比、经济文化的结合点,制定《蓬莱葡萄酒庄聚集区整体规划》,《规划》以“一带三谷”为框架,在传统的“生产型酒庄”和现有的“旅游度假型酒庄”的基础上,引入“消费型”酒庄的概念。根据“一带三谷”的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及现有的产业基础,划分不同功能的酒庄聚集区,以优化产业布局。同时加快建设葡萄酒旅游餐厅、酒吧、配套景观小品、户外休闲平台、导览标识、电瓶车等服务设施;加强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完善酒庄旅游接待功能。   (二)多方融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拓宽引资渠道,采取政府、集体、社会、个人等多元化投资方式进行投资,抓好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游客信息服务中心,建立地区葡萄酒旅游业协调机构及开发葡萄酒产地的旅游线路等,着重完善交通、水利、电网改造及旅游等配套设施建设,把配套设施建设与产业项目建设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加快解决产业发展颈瓶问题,逐步构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网络体系。   (三)创新手段,拓展营销渠道   首先强化蓬莱形象宣传。建立葡萄酒旅游的营销组合,在主流媒体、主要客源城市持续开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名城整体形象宣传活动;加大商务考察、企业年会、贸易洽谈等高端会议的引进力度,通过开展各种专题研讨会等节会活动,提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络在线推介、预订、支付等一条龙服务。   (四)完善管理,培养人才资源   葡萄酒旅游业要用到葡萄酒业和旅游业两个行业的人才,具体包括三类人才:葡萄酒业的专业人才,如专业的酿酒师、品酒师以及葡萄酒种植专家等等。旅游业的专业人员,如旅游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员和导游等等。所有的人员都要求对葡萄酒业和旅游业的知识有所了解,在专业知识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行业,因此,培养和打造一支了解并掌握葡萄酒业和旅游业的专业知识和运作情况的葡萄酒旅游人力资源队伍是开发葡萄酒旅游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有福.卢大晶;《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优势和问题探讨》 《农业科学研究》 2008、2   【2】王跃伟;陈航 《辽宁省滨海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海洋信息》2010、2   【3】王芳. 《品味生活品味葡萄酒》.《经济》2012.4

我想投水处理文章,想知道环境核心期刊的排名?(仅我列的这些就行了)

独性
独脚龙
不好意思,没有这方面最新的排名!下面是05年的排名安全与环境学报 10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1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8电镀与环保 15工业水处理 23工业用水与废水 29海洋环境科学 16化工环保 20环境保护科学 31环境工程 26环境科学 2环境科学学报 3环境科学研究 7环境科学与技术 21环境污染与防治 19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14农村生态环境 8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9上海环境科学 13生态环境 6水处理技术 22四川环境 28消防科学与技术 30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17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2中国环境监测 27中国环境科学 4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5资源科学 5自然资源学报 1参考资料:http://emuch.net/html/200611/345717.html规划局

以生活百科,科普知识为主题写一篇投稿

且方将化
守而勿失
物质的组成奥秘让我想起了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在1979年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到:“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与你的题目暗合。化学(chemistry)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在与物理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例如,核酸化学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学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对地球、月球和其他星体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规律,发现了星际空间有简单化合物的存在,为天体演化和现代宇宙学提供了实验数据,还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1.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2. 化学是一门是实用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等学科共同成为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区域,化学是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的重要支柱。目前,化学家门运用化学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用化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例如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健康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3.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产生了很多边缘学科,如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等等,使得生物、电子、航天、激光、地质、海洋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当今,化学日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总之,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学科。 望采纳!

请问气象水文海洋仪器是核心期刊么?

恐高症
若唯无诏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经查证,不是2011版北大核心复合影响因子:0.179 综合影响因子:0.094 主办: 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周期: 季刊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6-009XCN: 22-1135/TH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创刊时间:1988

国内海洋工程类高级别(ei,sci)期刊有哪些?

疗养院
曹褒
sci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海洋学报英文版,中国海洋湖沼学报英文版,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B辑(英文版),海洋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台湾)。ei: 有很多吧。具体不是很清楚,大概有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水科学进展,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学术期刊

乃身从之
江汉声
承办并定期公开出版《China Ocean Engineering》(英文版,国内外发行,SCI、EI全文检索)、《水科学进展》(EI全文检索)、《岩土工程学报》(EI全文检索)、《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海洋工程》、《小水电》、《SHP News》、《水利信息化》等8种期刊。《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原名:水利水运科学研究)系水利部主管,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主要报导:水利水电、水运、海洋工程和土木建筑工程的规划、可靠性研究、科研、设计、施工、监理以及管理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等。《海洋工程》《海洋工程》创刊于1983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海洋学会主办,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学术性季刊(刊号ISSN1005-9865),面向国内外发行。《海洋工程》以促进学科理论发展、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宗旨,主要刊载近岸工程、海岸工程、海洋能源利用工程、水下工程、潜水技术、救捞技术等领域具有理论水平及实践经验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综合评论、调查报告、成果介绍及学术动态报道。《海洋工程》已被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收录,并作为核心期刊收录于中国海洋文献数据库及正式出版的检索刊物《海洋文摘》中。同时《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2000年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六个全国性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岩土工程学报》创办于1979年,在江苏南京登记,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水科学进展》《水科学进展》是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学会主办,以水为论述主题的学术期刊,主要反映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水环境等领域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重要进展、当代水平和发展趋势,报道关于水圈研究的新事实、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交流新的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科技动态,是全方位和深度了解中国水科学进展的重要窗口。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美国《Ei》和《CA》收录,2003、2004、2005年连续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4年获江苏省优秀期刊奖,并入选江苏省期刊方阵。《小水电》《小水电》杂志是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发电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小水电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小水电专业委员会、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唯一小水电专业技术性期刊。《China Ocean Engineering》China Ocean Engineering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主办,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编辑的英文版综合性学术季刊(刊号ISSN0890-5487)China Ocean Engineering办刊宗旨是向国外介绍我国与海洋工程有关的研究、设计、试验、生产、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成果以及学术动态,扩大对外宣传和交流,展示我国的研究水平。主要刊载离岸工程、海洋工程、海洋能源利用工程、海洋环境保护工程、水下工程、潜水技术、救捞技术等方面的稿件。稿件内容包括工程建筑物(海洋平台、防波堤、码头、堤防、锚泊系统等),物理和数学模型试验技术,结构材料,结构应力分析,海洋工程土力学,海岸泥沙及波浪动力学等。《水利信息化》经主管单位水利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自2010年4月起《水利水文自动化》更名为《水利信息化》,指导单位为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单位为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更名后的《水利信息化》杂志以服务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为宗旨,紧紧围绕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权威发布水利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和标准,及时介绍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介绍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敏锐追踪信息化建设热点、难点和焦点,推动信息化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促进水利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加强水利信息化的宣传工作,传达水利信息化政策,普及信息化知识,促进水利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