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是海洋生态学好考还是海洋地质学好考呢?

独眼龙
或使莫为
我就是生态专业的,感觉就业前景不是特别好。海洋生态的话中国海洋大学或者海洋所都不算难考,海洋地质的话青海盐湖所还不错吧,总体来说生态这个专业还是蛮好考得相对来讲,好考的将来就业就比较差一些,难考的就业就比较好一些。建议应该选择比较难考的,否则,不好就业哟!关键在自己的兴趣,没有兴趣,肯定学不好!

生态学专业考研有哪几个方向?

阿森纳
开心锁
本人刚刚考上生态学研究生,就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接下来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生态学考研方向有哪些的建议。生态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种群生态学   02生态系统生态学   03扰动生态学   04理论生态学    05环境生态学(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培养目标: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生态学专业扎实和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系统的研究方向专门知识和坚实的实验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动向;具备独立申请、主持科研项目和独立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操作技术与先进的生态学实验技能。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生态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等实验技能,初步具备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生态学原本是研究生物界动态平衡的过程、机制和制约条件,以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属于生物系的一个学科。随着本世纪70年代以来,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呼声越来越高,生态学更注重研究动物、植物、生态系统的环境协调性。生态学逐渐发展成为生物学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学科。   与目标专业相近的二级学科(可供调剂的专业)    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生态学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

韩愈
兒说
作为生态学专业的学生,个人认为比选学校更重要的是选老师,总的来说找大牛比较好找工作,找事业上升期的容易出成果,这个要自己来权衡。当然好的学校遇到好老师的概率更大一些,推荐北大城环,清华地学中心,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师大,复旦,浙大,厦大,还有中科院下属的各个研究所等,这个要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向具体来看。林科院总体实力还是要差一些,但也有很好很牛的老师,可以作为调剂的备选。图片取自中国林业网这么早就决定要搞科研?还是想提升学历?不管你是出于哪种考虑,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给你的建议是大学里面保证每门课程85+以后,把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尽量精彩。读研只是自己兴趣和能力的一种延伸如果十分想搞科研的话,去接触的教授、博士、硕士,去帮他们做实验,去了解他们的工作,我记得当时一到暑假就去中科院实验室帮博士做实验,还能赚点外快。在实践中找到自己向往的学校和方向,就不用再问大家要准备什么了,因为你已经知道要怎么去做了。可能更重要的是打好基础,数学,英语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后面要学到的专业基础课选课要有广度。现在做生态方面的工作,觉得具有比较广的知识面真的太重要了,除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外,跟它有交叉的化学,微生物学,动植物学,遗传学,统计学,数学建模甚至水文学、湖沼学这些都可以了解一些。准备考研之前不要求你把某一门或几门课学到有多好,各个方向的专业课都要有所涉猎,最好是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这对你以后选择方向很重要。另外,适当的阅读可以培养快速获取文献关键信息的能力,这点以后读研很重要。如果有机会的话,学习写一写简单的项目申请书,了解大概的写作技巧,有机会进个实验室帮助师兄师姐干干活,提前熟悉研究生的日常生活是怎么样的最也很重要。谢谢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海洋二所考研

刺痛我
龙家将
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还是“中科院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态学”专业我倒是考过。没有多难了,就是把“孙儒泳”的《基础生态学》看看和另一本《海洋生态学》看看,再看看北大编的《陈阅增普通生物学》专业可就过了。

请问有哪些院校有海洋生态学这个专业?

白桦树
回不愿仕
这个专业中国海洋和厦门大学有,其他学校不是很清楚,但海洋生态学这门课肯定是每个海洋生物类专业必开的一门课程,海洋环境类专业也许也会开设。

海洋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梅花巾
大撒把
海洋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的个体、种群、群落以及整个海洋生态系。它研究各类海洋生物的繁殖生长、栖息营养、数量分布及其与有机、无机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海洋生物群落的自然组合的特点和规律,不同生态类群(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等)的组成、分布、数量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等等。包括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生态。 个体生态学  以生物个体为研究对象,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它通过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检验生物体对各种海洋环境因子(如水温、盐度、光线、营养物和其他条件)的需要、耐受和适应范围。实验的结果可与自然观察相对照。其研究内容和方式属于实验海洋生物学范围。研究对象有常见的经济种和有些类群的代表种,如软体动物的贻贝、牡蛎,甲壳类的哲水蚤、卤虫,各种虾、龙虾和蟹,棘皮动物的海胆,多毛类的小头虫等。70年代以来,则应用于环境污染研究的生物测试,特别是对水产养殖对象(鱼、虾、贝、藻等经济种),海洋污着生物(船蛆、藤壶等)和水产养殖用的饵料生物(单细胞藻类、轮虫、卤虫和一些桡足类等)的测试。通过实验研究,掌握和控制重要经济种的性腺成熟、产卵、孵化,幼体发育和生长所需的适宜环境条件,对饵料及营养的需求,以达到能够大规模培育种苗和进行养殖生产,控制和防治养殖病害。实验证明,影响幼虫成活、发育和生长的限制因子,是栖息环境的温度、水质因子(O2、pH、代谢产物、有害金属离子的含量等)以及饵料的种类和它们在水体中的密度。阐明生物体的生理生态机制,提高人对动植物栖息环境及生存条件的控制能力,促进水产养殖生产的发展,是个体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目的。 研究动植物种的群体所具有的特性,包括种群的年龄组成、性比例、数量变动、成活率、死亡率、生长(增长潜力)和种群调节、空间分布、迁移、洄游、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也包括种群内不同个体和各种群间的相互关系。这些研究与经济动植物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以及有害生物的控制和防除密切相关。研究对象目前主要是游泳生物、游泳性底栖生物和某些浮游生物,对一些可供渔业捕捞生产的经济种(如鲱、鳀、沙丁鱼、鳕、鲽、大小黄鱼、枪乌贼和虾等)研究较多。种群生态是合理开发生物资源的重要依据,特别是种群补充规律。高龄鱼在群体或种群中所占比例的下降是判断鱼类资源开发过度的重要标志。分析1935年以来大西洋鲱 (Clupea harengus)在东安哥拉海域种群年龄组成的结果表明:自1952年以来,高龄鱼在鱼群中的比例已逐渐下降,显示出捕捞已影响到鲱鱼的年龄组成,资源开发过度现象已经产生。其他传统鱼种也有高龄鱼比例下降的趋势。根据渔业管理和资源估计的需要,已确立凭借鳞片和耳石上的环纹,鉴别鱼的个体年龄和鱼群的年龄组成;确立了一些鱼种的年龄-长度关系;建立了捕捞量和鱼群密度大小的估算方法;进行分布洄游、繁殖生长、种群补充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分析等。中国近海经济种类的种群生态研究自50年代开始全面展开,已对重要渔业经济种大黄鱼 (Pseudosciaenacrocea)、带鱼(Trichiurushaumela)、对虾(Penaeusorientalis)和中国毛虾 (Acetes chinensis)等作了系统的研究,发布的一些种的资源和渔情预报,在生产上已见效益。 研究在一定生境内栖息的多种海洋动植物的组合特点,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群落中的每个种都是其中的成员,各成员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数量关系,并存在着密切的生物学联系。群落是一个生态单元,能量在群落中消耗,物质在群落内循环。群落生态研究在底栖生物方面进行较多,特别是在海岸带和浅海底栖生物方面。包括平底生物群落、热带海域的珊瑚礁生物群落和红树林生物群落。浮游生物和游泳生物由于种类组合不稳定,群落生态研究做得较少。海洋生物群落生态学的创始人C.G.J.彼得松在1913年,将丹麦斯卡格拉克海域的底栖生物划分为 8个群落,并以优势种和特征种的种名给群落命名。彼得松的工作影响很大,直到20世纪50年代,多数底栖生物学家仍然依据他用优势种区分海洋生物群落的方法广泛地研究生物群落。在北方寒温带和暖温带海域,包括邻近中国的黄海在内,群落中有些种的数量很大,优势十分明显。但在热带海域,生物群落组成较为复杂,其多样性高,优势种不明显,难以用优势种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60年代以来,多用数学方法计算各成对样品之间的相似度,再以聚类分析组合站组或种组,划分出生物群落。亦可计算样品中种的多样度(或分异度)、种的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等,作为群落结构研究的参数,按照这些参数可以比较不同的群落。70、8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大大简化、方便了数学研究法。用数学方法研究生物群落,已得到多数科学家的支持。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是把群落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进行研究。主要是分析系统的组成及其内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分析、预测主要成员的数量变动与环境因子变量参数及其相互关系,提出数学模式。 研究生物群落及其栖息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它是海洋生物群落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海洋生态系的空间范围常超出一个群落的生境,包括一个相对独立的水体,如内湾、河口、边缘海、远洋区,甚至整个海洋。研究这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营养盐类、DDT等)循环及其各个环节的转换效率,数量变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关于生态学方面的考研

圣人
孔子闻之
同济的环境管理 景观方面的吧华师大的生态学好的学校都要考数学的。。。。好的导师也希望收的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不知道喜不喜欢出海 其实做水文水力和海洋生物也挺好玩的鸟类和湿地都挺热门的 红树林也是不错的不一定要考生态 环科也可以啊 差不多的嗯,环科这方面有好的可以推荐给我了解一下吗?多谢了现在都要报名了撒。。。可以去看招生简章了北大,不用说,生命科学,全国生态,北京师范大学,孙濡永院士坐镇,不说西南大学,生态强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专业课程有哪些啊

桃源镇
查克拉
具体是哪个专业?参考书目1、初试学校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851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52 环境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第2版),夏邦栋主编,地质出版社,2005年。853 普通化学 《普通化学》(第5版),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54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信元、马劲松、汤勤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备注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吴望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1983年。 环境动力学方向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环境化学方向环境生物学 《环境生物学》(第一版),熊廷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环境生物学》(第一版),孔繁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环境生物学方向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胡广韬、杨文远主编,地质出版社,2005年。 岩土环境工程方向环境工程综合 《水文地质基础》50%,王大纯,地质出版社,2001年;《排水工程》第四版(下册)50%,张自杰 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水资源利用与水污染控制方向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张宝莉,徐玉新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大一的就准备考研了?太早了吧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好考吗?每年的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能知
大骗子
只能给你找到2005年的海洋所招收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发布时间:2008-1-9 8:36:00 单科线 公共课(政治理论、英语) 56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90总分线专业 分数物理海洋学专业 333海洋化学专业(含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化学方向) 348海洋生物学中海洋生态学方向(含环境科学生物学方向) 346海洋生物学(含水产养殖专业) 332海洋地质专业(含环境工程专业地质方向) 327专业名称 政治 英语 业务课1 业务课2 总分学术硕士气象学 >=55 >=50 >=95 >=95 >=310物理海洋学 >=55 >=50 >=95 >=95 >=310海洋化学 >=55 >=50 >=95 >=95 >=310海洋腐蚀与防护 >=55 >=50 >=95 >=95 >=310海洋生态学 >=55 >=50 >=95 >=95 >=310海洋地质 >=55 >=50 >=95 >=95 >=310环境工程 >=55 >=50 >=95 >=95 >=310海洋生物学 >=55 >=50 >=95 >=95 >=325海洋药物学 >=55 >=50 >=95 >=95 >=340环境科学 >=55 >=50 >=95 >=95 >=340水产养殖 >=55 >=50 >=95 >=95 >=355专业硕士环境工程 >=55 >=50 >=90 >=90 >=310地质工程 >=55 >=50 >=90 >=90 >=310生物工程 >=55 >=50 >=90 >=90 >=310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