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的院所简介

马德琳
文质
海军医学研究所(The Naval Medical I Research Institute)成立于1954年12月27日,是目前国内唯一从事海军军事医学研究的综合性科研机构,着重解决由于我海军舰艇活动海域的扩大、潜水深度的增加、武器装备更新以及引进装备带来的人体医学、作业工效、防护装备和后勤保障问题。其潜水医学处于亚洲领先、世界先进水平,海上救生与医疗救护、海洋特殊环境与防护、远航特殊食品与服装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500米饱和潜水系统、潜艇艇员脱险舱、舰艇特殊环境模拟实验室在国内独一无二。该所开放航海医学成果,展示厅、各种实验舱群、全军重点实验室、海上救生系列装备,并可参与试用潜水装具、初级潜水训练、心肺功能测试、飞行员平衡能力测试、航海特种食品和特种服装、舰艇环境体验、伤员救护演练等特色科普项目。是青少年接受航海医学科普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海军医学研究所1954年12月创建于北京,1959年4月迁至上海,是国内唯一从事海军军事医学研究的综合型专业科研机构,主要研究解决与海军活动海域扩大、潜水深度增加、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密切相关的人体医学、作业工效、防护装备等方面的问题。建所以来,共完成了1500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1978年以来取得获奖成果51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7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90项,获专利48项。“潜水医学及其在军事上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奠定了潜水医学学科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地位;“海上医疗救护技术与系列装备研究”、“2007-200船载医疗系统”分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有力促进了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体系建设。

海军医学研究所研制的海洋星虫胶囊专利号

神秘村
苦差事
一种海洋星虫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疲劳功能中的应用申请号 CN201110042114.9

上海火车站坐车到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怎么坐车?

绝命岭
国为虚厉
楼主你好:公交线路:地铁8号线,全程约13.8公里1、从上海站步行约2.1公里,到达中兴路站2、乘坐地铁8号线,经过10站, 到达翔殷路站3、步行约830米,到达《中华航海医学与高...公交线路:817路上行,全程约14.5公里1、从上海站步行约880米,到达上海火车站(北广场)站2、乘坐817路上行,经过16站, 到达长海路黑山路站(也可乘坐942路上行)3、步行约940米,到达《中华航海医学与高...公交线路:地铁3号线 → 133路上行,全程约10.9公里1、从上海火车站乘坐地铁3号线,经过5站, 到达大柏树站2、步行约80米,到达汶水东路广纪路站3、乘坐133路上行,经过6站, 到达浣沙浜站4、步行约170米,到达《中华航海医学与高...

第二军医大学海军临床医学

君吻
刘鹏
第二军医大学就是以海军临床医学为特色的,是我国军事航海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于1958年开始筹建,1960年正式建成招生。五十年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央军委院校教育条例,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学科人才建设快速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军事航海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被誉为“人民海军军医的摇篮”。海军医学系是国内高校唯一的航海医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培养点。自建系以来为国家和军队培养海军临床医学本科生4000余名、硕士研究生218名、博士研究生62名;为海军部队开设舰艇军医培训班50余期,受训人员近千人次。目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64人。拥有航海医学、军事预防医学、放射医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其中,航海医学和放射医学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军事航海医学为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放射医学为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建设学科。航海特殊环境医学防护实验室为军队院校重点实验室、军队医学专业重点实验室和全军后勤实验室,下设潜水医学保障与潜水病研究室、晕动病和分子营养研究室、海洋生物伤和化学毒剂防护研究室、核潜艇损伤医学防护研究室等10个专业研究室,仪器设备总价值4000余万元。针对海军部队训练和实战中存在的重要医学问题,组织团队联合攻关,在援潜救生医学保障、核动力舰船辐射损伤医学防护、抗晕船措施、海洋生物伤防治、航海心理应激与防护研究五个主要研究方向上形成了特色优势。承担国家、军队重大科研任务多项,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成果61项、三等奖168项。主编出版专著教材100余部,发表论文1500余篇。第二军医大学的特色专业,首选海军临床医学。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是全军唯一为海军培养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的训练基地,拥有航海医学和放射医学2个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和全国唯一的航海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有潜水医学保障与潜水疾病实验室、核潜艇损伤医学防护实验室和潜艇艇员脱险训练系统、潜水加压舱系统等极具军事色彩的大型教研设施。海军临床医学为五年制本科,培养掌握军事航海医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掌握航海医学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方法的海军临床医师。第二军医大学就是以海军临床医学为特色的,第四军医大学就是以空军临床医学为特色的。如果连二医大的海军临床医学都不咋的,国内其他大学的更不用说了。主要好处是,完成全部学业课程考试合格并且达到学校的各项要求者,颁发医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学员毕业后可优先在军队医院从事临床医学工作,或在军队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海军总医院院长名子是什么

废上
黑风暴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院长 殷明殷明,女,汉族,1963年5月生于上海,中共党员,海军大校。 1996年7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队卫生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研究员,航空、航天和航海医学学科硕士生导师。 现任海军总医院院长,曾任海军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海军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

中国的解放军医科大学有哪些?

美好无双
张辉
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坐落于中国美丽的山水都市—中央直辖市重庆,是一所有着光荣历史和鲜明军事特色的军医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全国重点大学,是军队“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副军级编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于1954年由原第六、第七军医大学合并而成,第六军医大学前身系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和原国立中正医学院,第七军医大学前身为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1975年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2017年更名为陆军军医大学,并对外保留第三军医大学校名。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国家“211工程”、军队“2110工程”和原总后勤部“53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海军军医大学创建于1949年9月,当时称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主要由华东医务干部学校、第三野战军卫生部医学院、国民党原国防医学院部分留大陆人员和从地方招聘的专家教授组成。1950年10月,更名为上海军医大学。1951年7月9日,由中央军委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6月29日,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并对外保留第二军医大学校名。扩展资料:学校建设及师资力量: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占地205.63公顷(3084.43亩),建筑面积155.1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图书馆中外藏书72万册。截止2014年,学校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50余名,其中两院院士4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名,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7名;国家杰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千人计划”获得者16名,博士生导师277名、硕士生导师376名,教育部和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8个。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据2017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校机关设“四部二院”,下辖“一部八系”、3个师级学员管理单位、3所附属医院、1个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和5个干休所。根据2017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1名,两院院士后备人选6名,国家级创新团队8个,“973”首席科学家8名;国家“千人计划”1名,“长江学者”9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4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0名、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7名;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获得者7名、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15名。在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33名。博士生导师294名,硕士生导师452名,270余名专家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青岛潜艇学院

子来
今吾才小
委培:办公自动化和自动控制两个专业,本科,毕业证是海军总参发的(网上查不到)学位证(网上可查),毕业证是红的,学位证是绿的。兵种战术学硕士点 1987年经总部批准,学院开始招收海军战术学(潜艇战术学)硕士研究生,并于1990年获军事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成为国内军事学首批建立硕士点和获军事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6年潜艇战术学学科被总部批准为全军重点学科。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员4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5人,讲师、工程师26名,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27人。在读博士生4人。目前,在岗硕士生导师1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6人, 45岁以下的正教授6名,年轻的学术带头人迅速崛起,学科学术队伍的高学历人员所占比例在逐年增加,其中博士已占12%,硕士已占56.2%。本学科目前有“潜艇兵力的作战使用”、“外军反潜作战”、“潜艇作战软件”和“潜艇水声战”等4个比较稳定而且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研究方向。围绕着本学科的中心—兵种战术学(潜艇战术学),从理论、实践、装备等不同的方向上开展研究工作。特色鲜明、前景广阔,是国内这些研究领域的权威研究单位,其中,战术软件中心和水声研究中心是海军定点的科研单位。目前,学院内可用于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实验室有:潜艇作战模拟中心(全军重点实验室)、潜艇作战软件开发中心、潜艇操纵实验室、潜艇鱼攻实验室、导弹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语音实验室等。许多实验设备为全国、全军独有,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十几年来,该学科共承担了40余项国家级、海军级重点国防科研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和学术成果,已获奖项目2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7项;中船总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撰写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有半数以上在全国性学会或刊物上发表, 1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获全军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海军优秀军事学术和科技论文等级奖30余篇。出版了《海军潜艇战术》、《外军反潜作战》、《现代反潜武备》、《俄罗斯常规鱼雷潜艇战术》《潜艇作战模拟的理论与方法》、《潜艇作战软件》、《新型潜艇的战斗使用》等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特色的专著和教材,并参与编写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海军词条、军官手册、现代舰艇作战系统等大型辞书,潜艇战斗条令条例、参谋手册等战斗文书,对促进教学、科研和部队训练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战指挥学硕士点 1987年经总部批准,我院开始招收作战指挥(潜艇作战指挥)专业硕士研究生,并于1990年获首批军事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学科获得硕士研究生招生单考权,1999年获得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并于2000年开始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该学科共招收12期研究生,毕业研究生25名,均获得军事学硕士学位,在读研究生17名,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部队人员20余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院40余人。本学科拥有一支具有较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教员队伍,现有教员2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高工3人,讲师、工程师15名,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7人,在读博士生2人,在读硕士生6人,硕士生导师6人。导师队伍中,45岁以下2人,46~50岁1人,56~60岁2人,61岁以上1人,平均年龄51.3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1人,国家、军队军事专业学术团体担任重要职务1人。本学科目前共有硕士生导师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高级工程师2人,逐步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导师队伍。 学科目前有“潜艇作战指挥理论与方法”、“潜艇作战指挥控制决策理论与应用”、“ 潜艇作战指挥系统与作战指挥自动化”和“潜艇信息战理论与技术”等4个比较稳定而且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本质,具有明显的潜艇特色,特点鲜明、前景广阔,是国内这些研究领域的权威研究单位,已成为海军首长、机关和潜艇部队有关潜艇兵力作战指挥方面的重要研究和咨询单位,是军队任何军兵种的作战指挥理论所不能取代的,也是军队其他院校所不能代替的。目前,学院内可用于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实验室有:潜艇作战模拟中心(全军重点实验室)、潜艇鱼攻实验室、观通、水声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语音实验室等。许多实验设备为全国、全军独有,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本学科在科研学术方面上取得了突出成绩, 近几年来,共有19项成果获得海军以上奖励,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项,军队教学成果奖1项,军队优秀学术论文奖2篇,海军优秀课程1项,优秀教材3部,优秀论文5篇。同时,还完成了《常规潜艇战斗条令》的编写,已由中央军委颁发执行,为潜艇部队编写各种条例、教材等9种,全军重点教材2部。88年以来,先后承担了4项海军下达的潜艇实战性作战方案、兵力使用和21世纪潜艇兵力装备发展等课题研究,其中1项成果已作为作战预案存放在海司作战部,1项成果被海军“92神圣”战役集训采用,1项成果被海军采用,现在正进行1项实战性作战方案的研究,计划今年6月完成。现在承担国家“863”科研项目1项,军队级科研项目5项,海军科研项目16项,自选1项,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 军事装备学硕士点 潜艇学院“军事装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于1997年10月申报,1998年初经军队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军事装备学”学科研究领域广泛,根据学院机关办出学院特色的指示,我院“军事装备学”专业定位在“潜用武器装备”的研究上。这个在全军范围内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为海军潜艇部队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层次的军事指挥和技术指挥合格人才。目前,“军事装备学”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前设有三个研究方向:潜用武器装备应用与效能研究,主要研究潜用武器战术技术性能,潜用武器系统效能,潜用武器自动测试仿真,潜用武器控制系统建模,潜用武器发控与导引技术等内容;潜用武器装备管理与技术保障 ,主要研究潜用武器装备储存与管理,潜用武器技术阵地测试装备,潜用武器故障诊断技术,潜用武器回收技术,潜用武器技术准备优化等内容;潜用武器战斗部的使用与管理,主要研究水下爆破技术,登陆破障技术,带壳炸药定向爆破技术等研究内容。“军事装备学”学科共有导师5名,其中教授1人。已毕业研究生4人,在读研究生12人。该学科为开设课题研究,实验室和实验阵地配备了一批实验设备和实装。如爆炸振动测试仪,国内4套,美国一套;爆炸压力测试仪一套;各种炸药雷管、聚能装药等爆炸实验器材若干;“导弹”自筹资金装备计算机配套器材,“兵器”的实验室在筹建中,“防救”新建了爆破实验室。这些都为“军事装备学”专业开展多方面研究准备物质条件。 军事运筹学硕士点 军事运筹学是我院的新兴学科,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共确定四个研究方向,军事运筹学基础理论,主要研究数学规划理论与决策论,对策论和搜索论,作战模拟理论,作战效能分析理论等内容;军事运筹与人工智能,主要研究军事专家系统,军事决策支持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在潜艇作战决策中的应用,潜艇作战软件智能决策方法;潜艇作战运筹分析,主要研究潜艇作战行动的分析与优化,潜艇作战系统需求分析与优化设计,潜艇作战软件的作战需求和体系结构,潜艇作战能力分析等内容;潜艇作战构模与优化,主要研究潜艇作战模型的建模与优化,潜艇作战模拟方法研究,潜艇作战模拟研究系统设计,潜艇综合模拟训练系统设计。该学科师资力量较强,共有教学科研人员16名,其中教授4名,博士1名,硕博比例达到40%,目前在岗导师6人。近几年来,该学科共完成海军以上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国家和军队级重点武器装备研制项目15项,获奖22项,包括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7项,目前在研科研项目20项,经费1500万元。其中039潜艇战术应用软件是我国首套潜艇战术应用软件,该项目研制历时10年,参加的人员共50多人,它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海军潜艇作战软件的空白,该项目获2000年度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的有7篇,出版专著2部,编写教材8部,其中专著《舰艇作战模拟理论与方法》被评为海军优秀教材,《潜艇作战软件》被选为海军重点教材。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硕士点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是我院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工学学科,原称是潜艇航海技术。目前该学科由三个教研室支撑,分别是航海教研室、电航教研室和潜操教研室,共有三个研究方向,潜艇航行安全技术,主要研究军事航海理论与方法、潜艇防险救生理论与技术和潜艇核安全运行技术;潜艇航行监测与控制技术,主要研究水下船位自动跟踪技术、水下航行监测信息融合技术和潜艇航行自动化与可靠性技术;潜艇运行环境分析与控制,主要研究潜艇舱室环境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潜艇航行水文气象环境研究;潜艇运动特性研究与仿真,主要研究潜艇运动数学模型、潜艇操纵技术和潜艇运动仿真技术等。程学科运行环境保障技术军事应用的新领域。本学科自1988年招生、1990年获得硕士授予权以来,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拥有了一支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又有潜艇航海实践和作战训练经验的学术队伍,目前有教授9名,副教授17名。目前在岗硕士生导师15名,其中海军医学研究所导师5名,教授6名,博士2名。 近5年来,本学科点先后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16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7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会议)上发表论文312篇。在潜艇核动力模拟与仿真、航行监测与控制、航海模拟、运行环境保障技术、生命维持保障技术、水下操纵模拟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对本学科及相邻学科建设和潜艇部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学科点已经为我国潜艇事业培养了22名硕士研究生。 水声工程硕士点海军潜艇学院水声工程学科是根据潜艇部队的实际需要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主要有水声装备环境效应与技术、水声装备技术及应用、水下噪声目标识别技术、噪声环境遥感应用四个研究方向。该学科各研究方向依托于海洋学、水声学、电子学、卫星遥感等工程学科,把研究的注意力放在工程学科和战术学科的结合点上,研究工程问题,为战术服务。主要培养具有水声工程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入的专业知识,能够适应海军潜艇部队现代化建设和打赢高科技术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从事该方向教学和科研人员23,其中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以上学历占90%,学科带头人胡均川教授是总装多个专家组专家。该学科实验室建设以“海军水声环境数据库项目为依托,建立了潜艇水声实验室,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平台。该学科科研学术成果丰富,共获得军队级(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多项成果被部队采用,共发表高水平论文200多篇,其中多篇被三大检索收录。目前,承担了“海军水声环境数据库”、“09III潜艇声纳综合训练模拟器”、“039潜艇声纳综合训练模拟器”、“卫星遥感中国近海主要作战海区中尺度现象示范系统”、“潜艇声纳噪声目标识别”等课题,总经费达到1000多万元。 导航、制导与控制工程硕士点 潜艇学院“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以海流数据库为先验知识,综合利用各导航传感器信息,运用自适应KALMAN滤波、BP神经网络及航海人员经验数据实时调整等手段,研究潜艇位置、运动要素、轨迹、姿态的测量、检测与控制等问题。目前共有五个研究方向,惯性导航技术,主要研究新型惯性器件及其应用、惯导系统重调校正技术、基于INS的组合导航技术和舰船光纤导航设备;潜艇无线电导航技术,主要研究电波水下传播理论与导航体制、导航信息水下接收技术、潜艇共用天线技术、卫星导航体制与导航战等;光电导航技术,主要研究红外天文导航技术与系统、射电天文导航技术与设备;综合导航技术,主要研究多导航传感器组合技术与方法和导航信息融合技术;潜射导弹制导与控制技术,主要研究导弹制导精度分析、导弹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导弹复合制导技术和导弹控制系统仿真与系统分析。 本专业在编教学与科研人员14名,包括正教授3名、副教授8名、博士学位2名(博士后)、硕士学位5名。学术梯队较为完整。目前,有1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1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均为在职)。学术队伍在职称、学历、年龄等方面逐步合理。该学科目前拥有在岗导师9名,其中教授3名,博士2人。 近几年来,该学科共有5项科研成果获得军队科技成果奖。其中“霍尔罗经”、“罗经加速启动装置”、“707G潜望镜测控装置”获得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另有两项获得军队科技成果三等奖。有多项成果通过海军鉴定。该学科在研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年可支配科研经费300余万元。 目前实验设备能够满足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基本需要,但尚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先进的测量型仪器。目前,实验设备值约为200多万元,计划在未来3年内共投资150万元用于实验设备的更新。图书资料的来源尚待拓宽。另外,应进一步增加研究生调研经费的投入。参考资料:我找121

上海医科类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有几所

对花枪
多闻
上海的医科大学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创建于1927年,前身为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它是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1932年,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更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成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国立医学院。1939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院迁往云南昆明。1940年,他搬到四川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学院迁回上海,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8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由教育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在“211工程”、“985工程”、“双顶”,在中国的第一批“优秀医生教育培训计划”,是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示范中心主题单元的领袖,上海卓越医学教育项目小组,法国医学中心。三、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的医学教育历史悠久。创建于1907年的“德国医学院”是同济医学专业的开端,是同济大学的雏形。新世纪伊始,医学又在同济大学扎根,在原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的基础上建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从此,同济大学医学专业成为重点学科,走上了复兴之路。同济大学医学院致力于通过“分段要求、通过培养、坚持标准、合理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引领学科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创新型医学人才。四、第二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国家“211工程”,军队“2110工程”和总后勤部“530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第一批国家“双顶”世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重点建设研究生教育,军校院校,是全军第三批研究生院之一,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首批单位,是建立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先后入选教育部“优秀博士教育培养计划”、国家高水平大学研究生培养计划、国家生命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外国军事医学生培养基地。上海附属医院包括上海长海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和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五、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以下简称“中药”,出生后新中国第一批国家建立中医院校之一,是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城市建设”的第一个中医院校,也是一个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在上海,该国首个“双顶”世界一流的高校学科建设,和高水平的地方高校在上海建设试点单位,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合作中心中医传统医学标准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地。选择111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专业的研究生项目,国家重点学科项目,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新工程研究和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机构,是中国首批深化创新教育改革的上海高校示范单位。该学院与上海中医科学院合作办学。

求助肝穿刺报告后的治疗方案淤胆型肝炎

曼陀罗
星云
你需要提供详细的临床资料,特别是肝功能及其自身抗体的资料,病理诊断仅仅只是一种参考,它不能作为确诊的根据,因此单纯依据病理难以判断。(姚定康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上海长征医院姚定康 http://ydkt2009.haod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