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海归回国就业情况如何?

克莱门
芭芭拉
半数以上海归认为5年内可收回留学经济成本,超过40%的海归选择在私营、民营企业就业。《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海归群体对留学效益价值持肯定态度,30.3%的海归认为3至5年能够收回出国经济成本,24.1%的人认为1至3年能收回成本。在就业方面,报告指出,海归就业单位的类别呈现多样化,私营、民营企业是海归就业首选,占比47.4%,其次还有外商、港澳台独资企业(16.7%),国有企业(15.9%),合资企业(10.8%)等。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主任、秘书长苗绿表示:私营、民营企业是吸纳海归就业的最大载体,伴随着私营、民营企业逐渐走出去,预计未来将有的海归进入民营企业。在创业方面,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是海归偏好的领域。数据显示,近20%的创业者选择在IT、通信、电子、互联网领域创业,其次为服务业和文体教育、工艺美术行业。

留学国外研究生回国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鸷曼
儿女们
新西兰的大学,国内认可度很低。但澳洲和新西兰本地的认可度比较高。学校的话,建议你考虑英国和美国的学校,如果你成绩比较好的话,这类的学校会提供部分奖学金。海归变海待如果在国外读的是公立的一流知名大学,回来发展还好说,如果是一般的大学,那就很难说了,比如国外的私立大学,很多回国后都不被承认

海归经济学硕士就业

不可以已
风行者
首先假设题主之所以选择了药物经济学是因为对医疗,医药行业非常感兴趣,起码在选择大学和专业的时候有较为明确的职业未来发展目标。现在的困境是,一定要出国留学读个研,然后明确想要回国求职发展,但研究生没有对口专业,从而对未来求职感到担忧。我猜测药物经济学应该还是属于经济学范畴,主要的经济学课程应该大同小异,在商学的基础上加入了医药行业的知识。不知道题主是想去哪个国家攻读经济学研究生,我只了解美国的商学院,只能说一点如果题主读完美国商学院的研究生回国求职的情况。首先,经济学硕士肯定比药物经济学学士更好找工作。经济学学士我认为只是打开了商学知识的大门,很多都只能说是通识教育,也许一个计算机科学或者数学系的学士在闲余时间读了20本左右商学本科的教材,都可以和经济学学士分庭礼抗,在求职竞争里不相上下。而到了硕士阶段,就不是读多少本书就能减小差距的了。关于经济学硕士能从事怎样的工作,我可以说说我身边读完硕士的海归朋友现在的就职情况。首先他们都选择了北京,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可以提供很多金融方面的好职位,跨国企业很多,很多国内的大企业也会在北上广设立总/分部,对人才的需求巨大,而且薪资水准无人能出其右,毕竟一线城市(海归硕士直接给发北京户口)。然后他们有的去了银行,有的去了贸易公司(路易达孚),总之都是高大上的企业,而且待遇很不错,尤其是在海外有工作经验的人(OPT实习也算)。如果题主对医疗,医药行业非常执着,我认为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读了经济学研究生回国求职,只要不是漫天要价的待遇要求,肯定比本科更好找工作。

海归回国就业发展如何?

尸鬼
恋老症
海归群体职业发展情况数据显示,72%的海归处于就业状态,16%的海归正在求职,5%的海归正在创业。其中,创业比例男性高于女性2%。在求职周期方面,42%的海归能够在归国一个月以内找到工作;40%的海归能够在1~3个月找到工作;需要4~6个月的占比为13%;需要6个月及以上的占比仅为5%。与2017年的调查数据相比,1个月以内找到工作的海归比例提升了10%,同时,需要6个月及以上求职时间的比例下降了6%,说明海归在国内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有一定提升。报告指出,金融业超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再次成为海归就业中最主要的行业领域。经营管理类/贸易销售类和计算机与互联网类岗位是男性海归的主要选择,而女性海归地倾向于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类/公关与市场营销类和贸易销售类岗位;就业于普通岗位的海归占比近六成。

国外读完硕士回国找工作比国内读研优势大吗

萌区有状
  每年都说“史上最难就业年”,留学生从最初的光环笼罩到“海待”等现象的出现,说明留学生回国就业确实有些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但这当然不是意味着就不好找工作,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和要求相关,下面一起看看留学生出国回来好找工作吗?  不管是海归还是土著,不管是985、211还是一本、二本,一般这些纸面上的东西能把一个人送的最远的距离就是通过网申或者笔试,到面试的时候一个正常的面试官着重看的还是个人的能力,尤其是硬性的技能,可惜留学经历给人最大的收获大多数是软性的实力增长。这条可以理解为名校海归在求职初期阶段是有优势的,也可以理解为到了求职后期看的还是个人能力的差异。  国内大多数企业的招聘期在8月到12月之间,面向的是应届生,也就是正在上大四的学生。而海归一般的毕业时间大多数是6月,少部分是12月等。哪怕6月毕业的一般也不会立即回国。所以对于海归来说,首先回国找工作能不能被当做应届生对待是一个很多人忧虑的问题,其次就是很多海归都会错过校招期(目前只有极少数企业开启了海外招聘流程,在海外投国内工作因为不能参加笔试面试等,可行性几乎为0),且这些人也很少会有机会或经历去各个学校参加校园宣讲会招聘会等,所以在时间点和资源的角度来说,海归都是弱势群体。  人在大学的时候能做好选择想好出路是件很难的事情,大多数人的脑子里毕业的方向就是考研/保研、留学、公务员或找工作,殊不知留学或读研只是一个找到更好工作的方式而已,这些都是过程和手段,最终的结果还是要找到一份好工作。所以很多海归在大学的时候要保证高GPA,要考托福、GRE,还要做科研项目,要准备申请等等,大多精力已经被耗光,根本无暇去做职业上的准备,比如实习等等。而实习经历反而是找工作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对比于很多名校生在本科的时候专注于积累实习经历的,海归就又有了一个决定性的劣势。不过话再说回来,现在北京上海的学生比别的地方的学生找实习都容易了上百倍,这也造成了哪怕北京上海地区的二流学校的学生也可能比其他地区一流学校学生更具有竞争力的情况。这种经济发展结构的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极其不公平的。  由于海归们能力的参差不齐,很多公司已经不盲目迷信海归,甚至于会觉得海归没什么了不起,或有“这些人只是花钱去镀金”的一种类仇视心理。而除了哈佛、斯坦福等等名校,其余的好学校大多时候国内企业的HR并没有那么了解,而且一些海外的实习、项目、课程设置等和国内的完全不同,对于不了解的领域HR很难做比较或判断。比如我当初回国找工作觉得简历上最出彩的是几份管理咨询相关的实习,但是到了一些公司面试的时候,对于不了解这块领域的人来说,管理咨询的实习经历反而可能是减分项。所以如果是要去投行或咨询等比较高端的公司,海归其实还是有明显优势的,他们的付出和经历也可以被比较公平的衡量和比较。  国外的项目绝大多数情况下要比国内的学习要累,要看东西,对知识掌握的宽度和广度等要求更高。但大多数时候应届生招聘招到公司里的人是不需要用那么多知识的,所学知识和所做事情完全无关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所以企业会挑更好用的人,他们对国内的学生更了解,觉得国内的学生更肯吃苦,工作的时间可能维持的更长,期望的待遇更低,也就是更好用了(何况现在很多清北复交的人都有很多海外交流交换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海归本身也是没有什么优势)。  现在每年都说是最难就业年,其实我觉得对于每个人来说找到工作从来不是难事,有很多工资三四千的工作,有很多三四线城市的机会,只是越来越少人愿意去而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要找到更好的平台,这本身是一件好事。而海归群体的这种觉醒意识更浓烈,所以绝大多数海归回国都在北上广,都去争最好的公司,最好的职位,或者都会更着眼于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国内的最好的学校里最好的人也一样,和国内的这些人比起来,仅一个海外学校的文凭也是完全没有优势的。  最近看到一句话是“眼界开阔了,但能力没有跟上”,我觉得这也是对海归的一个比较适合的评价,海归普遍比较着急,也比较自负,不得不说很多时候海归是有自负的本钱,比如更懂得国际化标准化的东西,更懂一些管理知识和概念等,以至于很多国内的企业看到这样的海归会觉得不接地气或太傲气,总而言之还是“不好用”。

出国读金融硕士之后,回国就业的情况。

恬愉之安
带灯
  回国就业,机会很好很多,但是竞争压力还是很大:  1、现在金融的高端人才还是存在缺口;  2、但是需要学历含金量和工作经验;  3、现在海归就业压力很大,澳大利亚等留学水国的学生竞争力还不如国内的名校;

海归硕士在国内一个月都没找到工作,国内真的不认可海归学历吗?

狂想曲
天演
海归硕士,按理说这学历已经很光鲜了,然而回国一个月面了很多互联网大厂,却没有拿到一个offer,这着实让人有些难堪,于是吐槽称是国内现在不认可海归学历了吗?毕业之前也在微软实习过,按理说能力不成问题,但就是不知道为何面不上。面对这名海归硕士的吐槽,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大网友纷纷议论起来。对于这名海归硕士的遭遇,有网友认为应该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态度或者要求太高的缘故:是不是楼主态度的问题,或者是待遇要求的问题,但我觉得可能是薪资的问题,楼主是不是可以适当降低一下薪资要求再去试试;能力问题,运气问题,眼缘问题,别给我扯什么海归,现在太多了,很多也很水;海归硕士有多水你心里没数吗,特别是直接回国的;客气点说,海归硕士十个有八个水货吧;海归要不是名校,没什么用了,正好告诉国内有钱人,以后野鸡大学就不用出去了,还不如国内211有说服力等等。有某互联网大厂的员工分析称,现在国内IT发展很强,从G或者F回来也会进行细致面试,同样也可能会被咔嚓,说白了,现在中美IT水平很接近,所以更看重面试表现,而不是海归光环,更何况现在有些海归硕士,很多都是花钱出去镀金,十有八九都是水货,只有那些拿着奖学金出去的才有说服力,写代码的不要指望海归硕士有啥加成,更别说没啥全职工作经验经验直接回国的了,好好提高自己吧。有同样是海归硕士的某网友给了楼主这样的建议:经验问题,我是16年这时候在美国毕业回国的,这时候回国基本不可能有校招了,社招对实际工作能力还是有要求的,可以考虑先去技术积累还不错的小厂积累一两年,然后再择机跳槽进入大公司,不要想着海归硕士就怎么样,现在用人单位不像以前那样好忽悠了,从海外回来没有真实力照样找不到好工作,现在出国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神秘了,自然对在国外读两年书的也就平常看待了,花钱去国外镀金两年,然后就要回国被特别对待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了。

英硕商科回国就业,学校排名和相关实习哪个更重要

上有曾史
道术
提示:随着海归求职者的增多,用人单位不再一味迷信洋文凭的光环,开始注重其实践能力。《海归就业力报告》中显示,约有47%的海归无工作经验,海归的薪资待遇更是千差万别。 随着全球教育资源共享的加速和各国留学政策的相继开放,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出国接受教育。2月10日,教育部发布了《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其中披露:2011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3.97万人。与2010年的统计数据相比,增长了19.32%。 全球留学热:洋文凭还值钱不?随着全球“留学热”的升温,越来越多的海归拿着洋文凭回国就业。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留学回国人数较2010年增加5.13万人,增长了38.08%。 随着留学人数和回国人数的持续增长,洋文凭的光环已经没有以前那么耀眼。在某机构根据对全国7000多名海归调查结果所作的《海归就业力报告》中显示,如今,海归的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有43%的受访者薪金在3000至5000元之间,58%受访者的工作职位是普通员工,与中国一般大学应届毕业生相差无几。仍有相当数量的海归成为了“海带”(海待)、“海参”(海剩)。 一纸洋文凭:找工作管用不?随着海归求职者的增多,用人单位不再一味迷信洋文凭的光环,开始注重其实践能力。《海归就业力报告》中显示,约有47%的海归无工作经验,海归的薪资待遇更是千差万别。 留学专家曹怡新说:“国外大学的排名比国内的好,洋文凭可以打败土文凭,但是土经验却是可以打败洋文凭的。海归回国时如果没有经验,回国就业时一样会被本土学生打败,可能最终也只能去人才市场,从最普通的工作找起。”仅仅依靠洋文凭就想取得一份高薪工作,已变得越来越难。 从俄罗斯乌拉尔国立联邦大学毕业的李鸿鹏是学习世界经济专业的,2011年6月份毕业后直接回国,半年多了,都在找工作,先后投出30多份简历,工作却一直没有着落。他说:“我的要求并不高,南方4000元左右,北方3000元左右就行。但回国后才发现,找工作比找对象还难,洋文凭的说服力没想象中强。” 业内资深人士黄小平说:“现在的海归,如果是在相关行业没有工作经验或纯粹没有工作经验,那么回国后和国内普通本科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是属于同一个级别。如果是在国外有过大公司工作经验的,那么回国后工资待遇和在国内一些知名外企有过同等工作经验的人差不多。” 回国找工作:洋经验+洋文凭=黄金搭档?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公布的学生签证政策中提出,2012年4月将正式取消PSW(Post-Study-Work)签证,这就使得非欧盟留学生在英国毕业后无法享受到在英国找工作和开展商业活动两年的有效签证。 正在伦敦政经学院(LSE)攻读传媒硕士的赵梦婕将于今年9月份毕业,目前正在英国找工作。她平时就很注意实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她说:“只有洋文凭当然没有必然的竞争力,现在英国工作签证又收紧,所以我从一来就开始做各种兼职,好在以后就业的时候提高一下竞争力。”她现在在伦敦政经学院的商务汉语孔子学院实习,做媒体和教学方面的工作。另外,还在做一些翻译的工作,并在一个传媒公司做杂志编辑和编剧工作。 单纯洋文凭的光环已经不再那么耀眼,但是当国外工作签证收紧时,能在国外获得一份洋经验,获得国外优秀企业对其能力的肯定,对留学生回国就业还是有利的。洋经验提高了洋文凭的附加值。 曹怡新说:“出国留学的学生80%左右学习的都是商科,商科更需要洋经验。相对而言,国外金融体系具有更成熟的经营模式、管理体系,能帮助留学生拥有一种国际视野,回国后较本土学生更有竞争力。” 而且,在中国的企业中,普遍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刚毕业的新人都要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经常是“多年的媳妇才能熬成婆”。而国外企业普遍以能力为据,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下,只要你能做,你就可以去做,可以让你的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升。这使得海归回国后能够直接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入手,从而获得一份比较好的薪酬,使得出国的投入与回报成正比。 某机构在中国海归的职场生存现状调查中指出,有66%的受访者觉得海外工作经历对于职业发展很有帮助,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很快适应并投入。但是黄小平提醒出国留学生:“很多留学生的经验都是打零工,而不是去正规的公司做全职工作,这样就不具有实质性的竞争力了。” 调查显示,只有洋文凭的海归在回国找工作中普遍不能达到自己当初的预期,海归找到工作后能达到自己薪酬预期的比例不到20%。只有拥有洋文凭和洋经验的“双洋”海归,才能普遍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美国硕士研究生在美国好找工作吗

失其所谓
衡门
大多数中国学生在留学美国之前,都期望毕业后能留下来先工作一段时间,即使不打算在美国打拼出来自己的天地,也会希望在美国先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想知道抱有这种心态的学生所占的比例,问一下旁边出国圈的学生们便可窥见一斑。 那么结果显而易见,中国人口多的优势使得中国人的竞争场所转移到了美国。这就从一个方面回答了我们的下一个问题:研究生毕业后留学美国找工作是顺理成章还是难如登天? 在美国找工作容易吗? 破坏力强大、波及范围广大的经济危机使得在美就业显得更加的僧多粥少,失业率的上涨使得的美国本国人加入到找工作的行列中,而与美国本国人竞争,赴美留学生凭的是什么? 近年来美国海归是不是越来越多?随处可见的新闻都在向我们传递着这个信息。这从另一个方面替我们回答了问题。在美国待下去的不易迫使赴美留学生回国寻求突破。 那么美国的就业形势到底怎样呢? 研究生毕业后留学美国的就业形势怎样? 在中国,本科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于是去读硕士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谁想到硕士毕业后还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然后又去读博士。 然而我们必须要了解的一点是,这条法则在美国不适用,在美国总体上的就业,研究生是不如本科生的。在美国,本科毕业后基本上大部分的学生选择了就业。而且美国的文化也并不像中国一样,对学历有着盲目的崇拜,注重的是个人能力,只要你能表现出你的价值,那么你就可以被录用。而硕士或博士就业不如本科的最重要一点是,大部分的工作并不需要技术含量那么高的人员去从事,仅仅有本科的知识就足以胜任。 第二个方面,美国的教育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好就业”这一现象。整体来说,美国的教育体制与我们有着很大的差别。在中国大部分的学校里,硕士生是通往博士道路的必经之路,可以说,是阶梯性的,无法跨越的。而在美国,一个本科生是可以直接去读博士。很多时候我们国内的学生管这个叫直博。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说法,虽然在直接读博士的过程当中,会与很多的硕士生一起读一些课。但本质上还有很大的区别的,一般来说,美国的硕士教学的定位是培养那些高级的技术型人才;而博士生的定位是为了培养创造者,也就是说致力于做研究的人。所以所谓的直博学生省略了变成技术性人才的机会,在将来的就业中即使进入企业工作,多数能做的也是Research“研究”类的,而非技术性的。 例如, 在A学校读本科的本科生,和另一个在B学校读的研究生, 同时去了C学校的PhD,在理论上毕业时间是一样的,然而将来的就业面是不同的,了解了这一点,希望对正在纠结到底申请博士还是硕士的学生有所启发。 从这样不同的定位教育目的来说,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生院就业的一些端倪。高级的、技术型人才(重点在高级的),在大部分公司里,所占的员工比例比较低,所以在应聘相应的职位的时候机会也相应的并不多。而做研究的PhD的话,职位就少之更少了。所以为什么在坊间一直流传PhD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我们就找到了,因为真正需要PhD去应聘的职位太少了。 以上这些就是研究生毕业后留学美国就业的一个总体情况。通过上面的分析,相信对于很多计划研究生毕业后留学美国的学生可以参考上面的信息来提前做好准备和规划。 经典内容回顾: 1.去美国读博士每年要多少钱 2.美国哪些专业好就业呢?找免费的天道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