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海归女金融硕士,回国难就业吗30岁?

今夫百昌
李香蘭
30岁回国并不难就业呀,只要你能够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眼高手低就可以。

为何如今海归硕士在就业方面没有优势?

大理
名教
1、海归近年非常之多,尤其在一线沿海城市,海归早就不稀奇了。北上广部分学校更是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出国留学,而由于近几年英美澳经济低迷,大量留学生选择回国。2、不同学校地位不同作为一个海归,外企看重你所在学校的专业实力;而在国内企业眼中,海归基本只分两种:牛津剑桥、哈佛耶鲁毕业的海归和其他学校的海归。换言之,如果不是以上这四所学校,你很可能会遇到对你的学校不感冒甚至完全没听说过的HR。因此,若非顶尖学校,海归的优势其实没那么明显。3、HR招人看的是综合实力,学历只是敲门砖(哈佛耶鲁牛津剑桥、国内的清北复交除外)一般而言,即便你是top学校毕业,如果没有任何实习经历,都非常难入某些企业的法眼。而对于热门的大企业,海归随便挑,只凭借一个海归学历就想毕业当高管,做梦。说到高管,高管不是那么好当的,至少要有多年从业经历和行业资源(当然,如果你爹就是企业老总,那么另当别论)。4、金融行业特点我个人是学金融的,个人认为有一点发言权。金融行业从来不缺高学历人才,海归金融硕士仅仅只是刚迈过某些券商和投行的门槛而已,能不能进、能不能留用,都看你的综合素质。去银行倒是绰绰有余,但银行的门槛本就很低,收入也是金融行业里相对较低的,楼主若要去,争取试试进总行吧。

现在的海归就业情况如何?出国留学真的能镀金吗?

阴阳刀
复命
近日发布的《2017海外人才就业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目前大量的海外留学人才即将归巢。留学生回国已成趋势 中国或将迎来回国人数超过留学人数的历史拐点。这份报告什么意思?留学后回国的人数,超过了出去留学的人?难道留学生们把在拐外拐来的老婆、丈夫、孩子、岳父岳母、公公婆婆也都带回来了?这对未来留学回国人员的就业有什么影响? 报告显示,中国今年留学生归国人数预计突破60万,这个数字将明显超过今年出国留学的总人数。报告指出,54.8%的海归主要看重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好,还有超过40%的人认为家庭、朋友圈都在国内,因此选择归国发展。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表示,学成归国留学生人数增加,主要得益于良好的工作机会和国际化的薪酬待遇。王辉耀说:“中国海归回流的现象十分迅猛,目前从回国情况来看,海归回国就业比较受青睐的包括销售、市场、研发。特别是他们在国外受到专业的训练,同国内全球化接轨的需要,成为海归就业的亮点。”留学生“归国潮”正在形成。教育部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出国留学与留学回国人数比例从2012年的1.46比1下降到2016年的1.26比1,留学回国与出国留学人数的“逆差”在逐渐缩小。此外,启德发布的《中国留学市场2016年盘点与2017年展望报告》中预测,留学生回国人数大于出国人数的拐点或将在5年内出现。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赞同,他说,未来几年,留学回国与出国留学人数有望由负转正,实现“顺差”。熊丙奇表示:“在未来几年完全有可能。前几年我国出国人数以20%的速度在递增,在2012年左右,回国的海归大幅增加,2017年这些人毕业之后,开始回来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显着的事实是,由于出国留学人数增多,海归人数也会相应增加,从明后年开始,叠加的留学归国人数可能就会超过当年的出国留学人数。”     门槛低、容易学、好就业 商科成为留学主流专业选择在留学专业方面,报告指出,商科、管理类和金融经济专业仍旧受到海归们的热捧。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年有出国读商科意向的留学生占41.2%,选择工科、理科和社会科学的留学生比重分别为16%、13%和7%。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车伟民表示,海归扎堆商科,岗位需求与专业门槛是主因。车伟民说:“社科和工商管理它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它的就业门槛或者学习这个专业的门槛较低,学成的成功率较高。国内的很多学校同样有商科和人文社科类专业,对于留学生回国来讲,恐怕要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    理性看待留学归国热 从留学生变成留学人才仍需“力学笃行”随着留学回国人员数量的激增,留学回国人员与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然而,根据2016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中显示,海归就业难的问题并没有明显加剧,85.9%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其中3个月内找到工作的也占到68%。也要看到,报告指出,随着美国、英国以及澳洲移民政策收紧,留学生毕业后难以留在留学国家继续发展;而美国、英国和澳洲留学的学生就占比超过56%,因此也是海外留学生归国的原因之一。熊丙奇表示,理性看待留学生归国热,不能仅从“量”上扩充人才,还要从“质”上引进人才。  熊丙奇说:“不仅仅要看它的人头数,还要看结构。不妨把它看做三个三分之一,可能三分之一是以前的精英留学,另外比三分之一多一点是中层次留学,再一个三分之一是低端留学、或者说是垃圾留学。按照这个结构来看,最后的三分之一在国外很难找到工作,只能回国。中间这个三分之一大部分是回国的。而前面真正的精英留学这块,回国的人还是很少。权威调查显示,在这个阶段出国留学归来的人数大概只占了10%到20%,这是最核心的问题。”近年来过度追求速成,扎堆商科,也让留学逐渐变了味儿。留学商科未必能成为大企业家,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成为董事长的却多如过江之鲫。留学的动机,不应只是流于敲门之砖,更应拥有属于自己的理想与求索。

海归marketing硕士和经济学硕士哪个更好就业金融

发烧友
浮躁
  你好,金融行业的工作对学历很看重的,也非常重视第一学历。在你国外的研究生学校比较好的前提下,本科比较好的学校,毕业生的去向一般是券商,基金,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投行岗或研究岗(大部分这样的岗位基本要求双985文凭,即本科硕士均为985高校)。如果本科比较一般的学校,去银行的比较多,基本在省级分行(本科学校弱一些的也有去地级市分行的,不过相对较少),也有一部分在大金融机构做业务支持类的岗位,如行政岗。  如果你国外的研究生学校比较一般,去银行的比较多,基本在基层工作(柜员或者客户经理),或者在一些金融机构做销售类的岗位(个人销售非机构销售)。  有什么想要知道的可以接着问,希望可以帮到你。

关于英国研究生回国后的就业问题

神思
未尝有罪
一、目前很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需要硕士学历甚至更高,但是国内研究生考试竞争非常激烈,而且一般要读2-3年,时间比较长,甚至在读完研究生后,找不到工作的大有人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庭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选择去英国读硕士课程,学制短,仅仅一年,而且国际认可度高,回国后就业几率也很大。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不会因为一纸文凭就直接给你高薪,他们最终希望录取的是有能力的海归,学历只是最初的一个敲门砖。大多数国内企业对英国大学的了解一般是根据学校在国内的声誉,他们很少对照所谓的大学排名来将学生排序,更何况那些排名本身每年都有变化。有一年我的两个学生,一个毕业于顶级的伦敦政经学院(LSE),一个毕业与四十多名的赫瑞瓦特大学(Heriot-Watt),但是两人都进了毕马威会计事务所。 还有一个衡量留学生的直接因素是英语水平是否提高了,如果还没提高,那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原因,而不要抱怨环境。或者你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是否成熟,如果还是像温室里的花朵,两耳不闻窗外事,那是不会冷静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 二、留学是个长期投资,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在年轻的时候去开阔下视野,既拓展了生命的宽度,同时也让自己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提升了知识层次。这是一种人生经历,有时候并不一定能体现在短期效益上,但是一定会从观念上影响你,而观念则会决定你的很多判断和行为,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帮到你。 总之,有条件留学的同学要珍惜这个机会,在留学之前要做好各种准备,包括语言的和专业的,要提前对自己的职业有个规划,这样去英国读书时才可以更有目标,地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更好地适应国外生活,最终才可以成为更有价值的“海归”。如果自己一无所获,但是想要求一个好工作,那就很难说了。

海归就业起薪怎么样?

法外情
近年来,回国发展的海归人数激增。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63.22万人,预计至2015年,留学回国人员新增人数将达到50万人以上。  今年的《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以全国7000余名各行各业的海归为样本,由国际教育研究院联合海外院校及教育机构共同研究完成。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中国海归的职场生存现状。尽管留学的热潮依旧不减,海归的压力却逐渐增大,迫使相当数量的海归成为呆在家中的剩男剩女。  调查显示,眼下有七成海归主动选择回国就业,而他们提出的月薪要求从3000-10000元不等。从调查结果来看,海归的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而月薪在3000-10000元这个区间的占受访者的71%,他们之中有近六成是普通员工;月薪上万的仅占15%,这部分海归一般担任主管、经理级别的职务;真正的高薪人群仅有6%左右,基本为企业主、合伙人或是CEO等高管。  据受调查者透露,现在进入世界500强和国内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国企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也迫使他们必须对薪金的要求越来越趋于理性。调查发现,海归的就业渠道越来越宽泛。数据显示,有多达46%的海归在民企找到了职业发展的平台。当然,外资、合资企业仍然是海归们的首选。  专家强调,海归的薪资水平实还与他们的归国时间长短、留学国家、所在行业、所学专业有很大关系,需要综合看待,不能一概而论。  大海归是指在国外留学多年,同时具有国外工作经验,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或者是一些职场人士选择在国内工作一段时间后出国去充电,攻读硕士以上学位,这类海归是就业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人群,占据了职场金字塔的顶端,不仅是国内急需的人才,也是国内外企业争夺的对象。此调查结果还证明,普遍大海归月薪在10000-30000元甚至在30000以上。  小海归则是学成回国、与国内应届毕业生等值的海归,他往往高中或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出去留学,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他们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仅与国内应届毕业生类似,在本次调查中,这部分受访者占43%,他们的薪金则在3000-5000元之间。据《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近半海归是小海归,工资并不比国内毕业生高。  来自南京的小海归小林就表示,出国前他就给自己设定了目标。去澳洲读金融硕士期间,他不放过每个学习机会,尽可能多地了解银行的运作。现在,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规划,如愿以偿成为国内某知名银行的大客户经理。  金融业依旧热门80后海归核心竞争力将逐步显现  在去年公布的《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中,海归从事的行业主要分布在金融业(22.95%)、制造业(16.39%)、文化体育教育娱乐业(16.39%),以及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8.20%)等。而今年的调查报告中,尽管海归就业的行业比例有所微调,但排位没有太大变化,金融业仍是海归们的最爱,占21%。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从16.39%下降到了5%,成为降温最快的行业。  此次调查中,受访者年龄集中在20-30岁之间,大部分为80后,有专家表示,这一代海归有想法,有主见,但是,面对社会时独立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不过专家也指出,80后海归拥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有着国际化视野和国际人脉,拥有和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沟通的能力和更强的创新精神,由于留学经历开阔了视野,储备了知识能量,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能高瞻远瞩,胸怀远志,可以说,这就是新一代中国海归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这些优势将会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逐步显现出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留学生就业难是真的吗

号曰
伟哉
留学生就业难是国内盲目留学热催生的副产品,理性留学是破题海归就业难现状的突破口。留学生就业难现状已引起不少学生家长的关注,在让学生出国深造之前进行较为充分的综合考量,在专业和院校选择方面越来越趋理性。留学生提升自己的软实力以为将来归国就业做好准备,是破解海归就业难的关键点。留学生在留学期间应当积极扩展交际范围,夯实和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经验的积累,淬炼自己的管理协调和组织沟通能力。希望能帮到您~

我想去美国,报考金融硕士,但是不知道那边该做什么行业,有懂行的人帮忙分析一下?

鬼熄灯
潮来笠
去向一:投行作为一名internship期间曾在投行打过杂的人,来概括下投行的工作。投资银行是一个金融中介,不是银行,不帮大家存钱,我们帮大家投资。投行做的是金融服务(比如证券发行、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项目融资等),从而赚取高额的中介费。投行部门(IBD)一般都是这样分类的:两个分类系统,一个按产业分,一个按金融产品分。按产业分有工业组、能源组、医疗组、高科技组等等,按产品分就有联合贷款组(Syndicated Loan)组,兼并与并购组(M&A)组等等。比如一个工业公司可能会需要并购。工业组主攻找客户,找到生意以后,看他需要什么产品或者服务,然后在在银行内部找相关组,比如并购组的组员来协助完成案子。IB主要分成四个部门:Corporate Finance, Sales & Trading, Research and Syndicate1. Corporate Finance:主要职能:并购(M&A),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 and Issuing of Bond and Equity。职位阶层:Analyst(分析师主要是大学生), Associate(主要是MBA),VP(管理前两个), MD(最高管理者)这四种, 薪资:Analyst主要雇用大学毕业生,薪水大约$55K - $65K,bonus约$30K,工作量都是搞财务报表,写pitchbooks,或是一些很基础的工作,虽说是基础,但也应用了不少财务方面的知识。MBA毕业生出来多半是Associate的工作,薪水大约是$80K-$90K,bonus $35K or up。通常第二年以后的薪水会跳到$250K-$400K左右。 VP一般要开始联系上面的MD,出差开会,还要管下面的Analysts and Associates,薪水从一开始的$100K-$200K底薪加很高的bonus,一般总数会到$500K以上。MD工作主要是联系客户(公司或投资人),搞pitches (meeting),找deal,跟产业界搞关系,开发研究新产业,新客户,通常薪水在$1M以上。 2.Sales & Trading通常这两个是坐在一起的,Sales靠卖出股票的commission赚钱,traders靠bid-ask spread (价差)赚钱(ask是高价,bid是低价),所以工作时冲突四起。Traders主要是帮忙找出市场上变动的股价,Sales负责接单,因此这两个工作的工时都很固定,不需要加班。Traders负责看inventory,如果没有inventory可以买卖,traders会用借的,可是借了要还,因此trader得要锁订还的价格(赶快从市场上买过来还),不然会赔钱,这个过程叫做short-selling。有时traders会运用hedge fund,期货,或是derivatives or exchange rate来寻求市场隐藏的利益。Traders工作职位会朝向full-fledged traders and managers迈进。很需要Quant skills,如果对年底的bonus不满就会跳槽。Sales通常要很会跟客户打关系,做到大的会有institutional salesperson and private clients services (PCS),工作会比较轻松,薪水$80K + bouns $25K。Sales的工作主要是要build a book (客户联系表),累积客户,一开始大概薪水是$200K,久了以后可以达到$500K以上,而且会认识很多大公司的CEO or CFO。工作性质要了解客户的投资习性,了解市场方向与投资分配,懂得跟他们沟通与博感情,这样才会成功。 IPO的利润:60% to sales20% to corporate finance:如果有expenses or fees,就从syndicate那边扣掉。3、Research department这些人的分级是: research assistant, research associate:负责研究同一产业之后晋升senior, research analyst (MBA graates;销售能力要好,要对产业动态很熟,懂得转换部门,跟对人;做得好的有一个叫做Institutional Investor ranking的排名,有排到的话薪水会三级跳) 。4、Syndicate department: 这行业主要是在调和investors, managers, underwriters and firms的关系;并且做pricing & allocation。通常IPO的投资人到最后一秒钟都会反悔,不确定性很高,因此syndicate的工作是在避免这些事情发生,并且要搞一点公司的政治关系。一般这些人能言善道,很懂得搞buyer and seller之间为了股价产生的冲突。不过这个部门job opening很少,都是internal hiring或是直接从产业找合适的人选。去向二: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一、商业性银行   包含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四大银行,以及招商银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中国分支机构。 如果想进入商业银行的在出国选择研究方向时最好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货币政策等,对今后的工作将有很大帮助作用。   国内/外资银行职业发展轨迹: 一般客户经理→客户经理主任→二级支行行长→支行副行长→一级支行行长进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国内银行的同学一般从客户经理开始做起,业绩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提为客户经理主任。如果个人综合素质各方面都不错且通过银行的综合测评则有可能被提升为二级支行行长。再往上就是一级支行副行长,一级支行行长了。关于外资银行,我申请时曾在海翔的推荐下去花期银行实习了一个月,花旗银行主要通过管理培训生项目、个人理财顾问培训生、客户关系经理发展项目、行长发展项目等来培养公司的各级层人才。同时,花旗会把各个部门的骨干和精英员工加入“人才库”计划,在海外有相应的职位空缺的时候就会从“人才库”中择优委派。 虽然在花旗的时间并不长,但毫无疑问,它让我对金融、银行业有了一个更具体的认识,实习完后,整个文书的内容就充实起来。后来在面试的环节,问到我为什么转专业(本人本科是英语~)银行的那段实习经历明显也让我在除了对专业感兴趣这一点之外,找到了更有说服力的理由。所以建议着手申请的学弟学妹,一定要重视和未来职业规划相匹配的实践。二、政策性银行 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银行相比商业银行工作的性质更加接近公务员,因此没有很大的灵活性。稳定的收入、较高的福利水平,而且工作压力不是太大。 出国攻读金融硕士的海归,进入政策性银行的几率不大,即使进去了,发展也比较受局限。 去向三:证券、基金公司   证券公司:如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基金公司: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证券、基金公司工作压力较大。因为都是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存一定的风险因素,因此他们的人才选拔起点相对比较高,但是百万年薪同样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   如果要在这几个领域有所发展,一定要在国外学习过程中选择风险管理、投资管理、金融市场分析等方向。对于数理背景较强的学生,就可以直接选择攻读金融工程硕士。 去向四: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及财务部   申请者有意进入大型上市公司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把重点放在财务管理和风险预测等方面。由财务部门的小职员慢慢发展到财务经历,然后发展到CFO,这样的职业发展路线是十分明了的,也是需要大量经验积累和能力考验的。 去向五:金融业相关委员会   如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入监管部门做政府官员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优秀的沟通能力。一般需要申请者在进入国外名校学习时积极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多和优秀的学长学姐交流,并和身边的同学形成良好的互动。毕业后,良好的network 将会为你的职业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契机。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我没去过,但我同学从美国回来了,因为华人在那里找工作很困难,尤其现在金融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他美国CPA,CFA level II。所以你最好跟在美国混的聊聊,在这里问,我认为没什么好答案

人大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专业硕士)就业前景怎么样,本科学机械的如果考这个专业的话将来一般就业难度大吗

不违
而逆王意
跨专业报考金融学有优势吗?  虽然现在金融人才需求旺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正在水涨船高。金融招聘会上,学历的要求仍然很高,比较好的金融机构,几乎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名校毕业,甚至要海归。  除了学历要求之外,银行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的情况是银行中有一半人,甚至是非金融、经济、财务专业的人员。他们本科专业各异,有计算机、通信、法律甚至机械和物理。现在备考和在读的金融研究生也有很多是跨专业的,导师们非常欢迎这些跨专业学生。有些金融分析机构指明要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他们要的就是工科那种严谨理性的思维和分析。  读了金融学,将来做什么?  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通常有这些流向:  1、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保险等;  3、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国家公务员系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9、一些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等;  11、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出版传播机构等。  怎样选择和自己发展相符的专业方向呢?  1、职业导向  从上面的就业流向可以看出,职业方向和报考专业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如何你准备从事基金类工作,报金融工程方向比较好;如果你想到保险公司工作当然要选择保险方向。  2、学校导向  首先,报考时尽量选择名校。现在金融行业都有“名校情结”,企业在选择学生时,比较看重学生就读的院校,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比较知名的,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的学生,因为这些学校已经在企业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其次从人际关系方面考虑你所报考的院校。最好是选择传统上具有优良的金融学教育积淀的学校,比如一些著名财经类专业院校,如上财、中财,或是金融经济类传统较好的综合类大学,比如复旦、南开。这样的院校通常在金融经济界有一定的校友资源,对于未来就业好处颇多。  第三,学校的地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你所要报考的院校,应该在你未来准备发展的地区或附近。因为学校在该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在你毕业之后会方便你到该地区择业。比如考上海的学校就把目标定在上海发展。2020年,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的情况看,其金融人才都在30万人以上,而目前上海市的金融从业人员在10万人左右,上海与其他金融中心相比,人才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级金融人才更是短缺。  3、专业导向  既然你准备在这个行业发展,那么选择什么专业方向更符合你的发展目标呢?从当前的金融学科专业分布来看,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有: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工程、金融市场、保险精算、证券投资等。  目前基金市场最为活跃,而熟练的基金经理人只有3000人左右,人才缺口过万;目前中级基金经理人的年收入已经达到40万元。而担任高级职位的经理人年薪已经突破百万元,可见金融行业是一座未开采的金矿。关键是考到相关证书金融类证书介绍一、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此为入门证书,是进入证券行业的必要证书。共考五科:基础,交易,发行与承销,技术分析和基金。 二、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考试简介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ertifie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alyst, 简称CIIA)考试是由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协会(ACIIA)为金融和投资领域从业人员量身订制的一项高级国际认证资格考试。通过CIIA考试的人员,如果拥有在财务分析,资产管理和/或投资等领域三年以上相关的工作经历,即可获得由国际注册投资分析师协会授予的CIIA称号。自CIIA考试于2001年正式推出以来,全球已经有5000多人参加了终级考试,迄今为止,2800多名专业人士已经获得CIIA称号。随着各个区域和国家/地区协会的推广,CIIA将会吸引的专业人员参考,并扩大其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一个更加广泛的全球CIIA联盟也将逐渐形成。 三、CFA概况介绍 CFA是“注册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也称“特许金融分析师”),它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由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学院”(ICFA)发起成立。专业硕士以后是趋势。现在国内都和外国学习。到2015年以后大学里专硕和普硕的比例可能将会是一比一。专硕的以后发展就是应用型人才。而普硕今后还是走研究型的道路的。国外专 硕和普硕的比例是0.95和0.5,其实还是只有一少部分人才是适合学术研究工作的。机械出身数学应该很占优势。祝你成功哦~就业前景个人认为应该是不错的。会越来越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