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法学研究生就业情况?

哭丧女
野草莓
近几年社会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来看一少部分人比较困难,一些业内人士与学生家长都不怎么看好这个专业。但这是人们对法学专业在认识上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的确,现实中确实存在部分法学专业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就业比较困难的现象,但不能由此而认为整个法学专业就业前景就是这样。 法学专业“不好就业”的根本原因不是法学专业本身出了问题,更不是社会法律人才需求饱和的问题,而是在于部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能出现了问题,使得所培养的学生在素质和能力上存在缺陷而不能更好地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最近几年看来法学就业存在着困境,但是前途还是很光明的。举例:根据2002年的统计资料,全国现有律师12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律师的数量仅0.8个,这个比例不但低于发达国家(美国30人,英国15人),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和阿根廷就分别达到了20人和12人。就企业方面讲,我国现有企业5 000万家,仅有4万家聘请了律师当法律顾问。目前法学面临的种种挫折,只是暂时的。作为法律人或者有志于从事法律工作的高三学弟学妹们,不应坐享其成或者坐以待毙,应当善于开拓,挖掘自己的潜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靠我们大家的努力,寒流过后一定会迎来法律专业的春暖花开。

法学硕士就业方向

搏击手
观过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设与1995年,96年首批招生,2000年开始联考并限招非法律专业考生,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加快与国际法律教育接轨,满足社会对高级法律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 法律硕士(简称JM)限招非法律专业考生,不再划分具体专业,其知识结构是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主要为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部门、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及企事业管理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师、法官、检察官和企业法律顾问等等。 法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招收法律专业本科生,分为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等专业,主要是学术研究、科研教学,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级理论型学术法律人才。

法学硕士就业率大概是多少?司法考试通过以后对找工作有什么帮助吗?

高凤山
爽然四解
本科哪里的。是985 211的法学话,考研有些用。非985 211就别考研了,出来找工作卡你本科。是985 211的话,考研可行。司考在大四尽量一次过了,考研可以同步复习,五院四系或者985院校。一起复习的话会有资源分配冲突。本科不是211 985 如果考个好研也不行吗。如果考过司考呢??基本上都是卡本科现在,你去看一下各种好的企业招聘就知道了,虽然现在国家明令禁止这种学历歧视,但还是存在,没办法。司考现在连过360都不一定罩得住了,好的律所,金杜中伦锦天城大成这样的 都是400+。挺操蛋吧,但是没办法,人太多。我觉得你要不是985 211的话,没有必要急着读研,可以冲司考 400以上,然后去做律师,多几年经验比上学好多了。以后混好了再需要读研选择很多的,可以读在职 或者 全日制的,甚至出国LLM,乃至JD。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我们法学科班生现在就业就这么蛋疼,你科班肯定也懂,大四毕业时候很惨烈。一个班,就那几个过司考的去了律所或者法务。(咱先不扯什么找关系的)。大部分人都转行当销售,做文秘,卖保险。这些行业门槛低,压力大,各种尊严都不一定有。搞销售,你去问问就晓得了。恩恩,谢谢!

海归经济学硕士就业

程颐
老戏迷
首先假设题主之所以选择了药物经济学是因为对医疗,医药行业非常感兴趣,起码在选择大学和专业的时候有较为明确的职业未来发展目标。现在的困境是,一定要出国留学读个研,然后明确想要回国求职发展,但研究生没有对口专业,从而对未来求职感到担忧。我猜测药物经济学应该还是属于经济学范畴,主要的经济学课程应该大同小异,在商学的基础上加入了医药行业的知识。不知道题主是想去哪个国家攻读经济学研究生,我只了解美国的商学院,只能说一点如果题主读完美国商学院的研究生回国求职的情况。首先,经济学硕士肯定比药物经济学学士更好找工作。经济学学士我认为只是打开了商学知识的大门,很多都只能说是通识教育,也许一个计算机科学或者数学系的学士在闲余时间读了20本左右商学本科的教材,都可以和经济学学士分庭礼抗,在求职竞争里不相上下。而到了硕士阶段,就不是读多少本书就能减小差距的了。关于经济学硕士能从事怎样的工作,我可以说说我身边读完硕士的海归朋友现在的就职情况。首先他们都选择了北京,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可以提供很多金融方面的好职位,跨国企业很多,很多国内的大企业也会在北上广设立总/分部,对人才的需求巨大,而且薪资水准无人能出其右,毕竟一线城市(海归硕士直接给发北京户口)。然后他们有的去了银行,有的去了贸易公司(路易达孚),总之都是高大上的企业,而且待遇很不错,尤其是在海外有工作经验的人(OPT实习也算)。如果题主对医疗,医药行业非常执着,我认为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读了经济学研究生回国求职,只要不是漫天要价的待遇要求,肯定比本科更好找工作。

海归回国就业情况如何?

三鼎
沾沾自喜
半数以上海归认为5年内可收回留学经济成本,超过40%的海归选择在私营、民营企业就业。《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海归群体对留学效益价值持肯定态度,30.3%的海归认为3至5年能够收回出国经济成本,24.1%的人认为1至3年能收回成本。在就业方面,报告指出,海归就业单位的类别呈现多样化,私营、民营企业是海归就业首选,占比47.4%,其次还有外商、港澳台独资企业(16.7%),国有企业(15.9%),合资企业(10.8%)等。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主任、秘书长苗绿表示:私营、民营企业是吸纳海归就业的最大载体,伴随着私营、民营企业逐渐走出去,预计未来将有的海归进入民营企业。在创业方面,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是海归偏好的领域。数据显示,近20%的创业者选择在IT、通信、电子、互联网领域创业,其次为服务业和文体教育、工艺美术行业。

在美国读法学硕士LLM就业有哪些出路

简兮
二重身
一般全日制研究生会有双证,即学位证和毕业证。在职的话,只有单证,只有学历证书,没有学位证书的。在事业单位工作,想考个全日制研究生,但要知道全日制研究生,需要脱产学习。全日制研究生,即周一到周五即正常工作时间上课的研究生,概念基本上等同于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脱产学习的脱产研究生。一般全日制研究生会有双证,即学位证和毕业证。在职的话,只有单证,只有学历证书,没有学位证书的。在事业单位工作,想考个全日制研究生,但要知道全日制研究生,需要脱产学习。全日制研究生,即周一到周五即正常工作时间上课的研究生,概念基本上等同于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脱产学习的脱产研究生。

去日本上完法学研究生,对回国就业有帮助么

根由
藤浦
相对比较好找工作。可以处理双边贸易的纠纷。 但是日本法律的门槛比较高。 正如sniper9039所说,如果你对研究生的认识还停留在[法学]的基础上。 是很难考上这个专业的。 希望你有空多看一看相关的论文(中文日文的都可以)补充所以说你对研究生的了解还不正确。你现在所说的内容根本不属于硕士的范畴。研究生是要自学知识,研究课题的。请问你想好研究什么了么?另外,你这个专业是法医吧。需要国内硕士毕业或本科毕业后2年相同专业的工作经验;才能读日本的硕博连读。不知道你学的是什么范围,在中国能不能适用。要是以研究为主应该有帮助的,毕竟中国在这一方面还是比较落后。

海归回国就业发展如何?

聿归
冉求未对
海归群体职业发展情况数据显示,72%的海归处于就业状态,16%的海归正在求职,5%的海归正在创业。其中,创业比例男性高于女性2%。在求职周期方面,42%的海归能够在归国一个月以内找到工作;40%的海归能够在1~3个月找到工作;需要4~6个月的占比为13%;需要6个月及以上的占比仅为5%。与2017年的调查数据相比,1个月以内找到工作的海归比例提升了10%,同时,需要6个月及以上求职时间的比例下降了6%,说明海归在国内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有一定提升。报告指出,金融业超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再次成为海归就业中最主要的行业领域。经营管理类/贸易销售类和计算机与互联网类岗位是男性海归的主要选择,而女性海归地倾向于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类/公关与市场营销类和贸易销售类岗位;就业于普通岗位的海归占比近六成。

海归就业起薪怎么样?

廖平
请言其畛
近年来,回国发展的海归人数激增。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63.22万人,预计至2015年,留学回国人员新增人数将达到50万人以上。  今年的《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以全国7000余名各行各业的海归为样本,由国际教育研究院联合海外院校及教育机构共同研究完成。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中国海归的职场生存现状。尽管留学的热潮依旧不减,海归的压力却逐渐增大,迫使相当数量的海归成为呆在家中的剩男剩女。  调查显示,眼下有七成海归主动选择回国就业,而他们提出的月薪要求从3000-10000元不等。从调查结果来看,海归的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而月薪在3000-10000元这个区间的占受访者的71%,他们之中有近六成是普通员工;月薪上万的仅占15%,这部分海归一般担任主管、经理级别的职务;真正的高薪人群仅有6%左右,基本为企业主、合伙人或是CEO等高管。  据受调查者透露,现在进入世界500强和国内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国企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也迫使他们必须对薪金的要求越来越趋于理性。调查发现,海归的就业渠道越来越宽泛。数据显示,有多达46%的海归在民企找到了职业发展的平台。当然,外资、合资企业仍然是海归们的首选。  专家强调,海归的薪资水平实还与他们的归国时间长短、留学国家、所在行业、所学专业有很大关系,需要综合看待,不能一概而论。  大海归是指在国外留学多年,同时具有国外工作经验,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或者是一些职场人士选择在国内工作一段时间后出国去充电,攻读硕士以上学位,这类海归是就业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人群,占据了职场金字塔的顶端,不仅是国内急需的人才,也是国内外企业争夺的对象。此调查结果还证明,普遍大海归月薪在10000-30000元甚至在30000以上。  小海归则是学成回国、与国内应届毕业生等值的海归,他往往高中或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出去留学,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他们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仅与国内应届毕业生类似,在本次调查中,这部分受访者占43%,他们的薪金则在3000-5000元之间。据《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近半海归是小海归,工资并不比国内毕业生高。  来自南京的小海归小林就表示,出国前他就给自己设定了目标。去澳洲读金融硕士期间,他不放过每个学习机会,尽可能多地了解银行的运作。现在,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规划,如愿以偿成为国内某知名银行的大客户经理。  金融业依旧热门80后海归核心竞争力将逐步显现  在去年公布的《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中,海归从事的行业主要分布在金融业(22.95%)、制造业(16.39%)、文化体育教育娱乐业(16.39%),以及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8.20%)等。而今年的调查报告中,尽管海归就业的行业比例有所微调,但排位没有太大变化,金融业仍是海归们的最爱,占21%。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从16.39%下降到了5%,成为降温最快的行业。  此次调查中,受访者年龄集中在20-30岁之间,大部分为80后,有专家表示,这一代海归有想法,有主见,但是,面对社会时独立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不过专家也指出,80后海归拥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有着国际化视野和国际人脉,拥有和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沟通的能力和更强的创新精神,由于留学经历开阔了视野,储备了知识能量,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能高瞻远瞩,胸怀远志,可以说,这就是新一代中国海归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这些优势将会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逐步显现出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