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全国哪些学校有国学博士点?

外以乱人
成绩单
大陆没有国学专业的,由于政府早期对国学的错误理解,导致目前大陆公有大学缺乏相应的师资。如果学国学建议去学个中国古代历史专业然后读到博士吧。

武汉大学国学博士是不是取消佛学研究方向了

事思
望日莲
搞佛学研究的,都没搞懂,研究来研究去,不自己亲身修行,拿了博士又能解决生死吗?有没有都一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国学课程有学位么?硕士的?

见巧乎王
结驷千乘
国学的范畴很广啊。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学,宗教学,哲学,这些都有学位,前内提是你所报容考的学校是正规的,教育部备案的。如果是周易八卦紫微斗数看相摸骨,据我所知,是拿不到学位的。倒是南师大好像教授搞了个风水研究所,也有应用意义,但是不能授予学位。2010.6武汉大学国学院正式揭牌,该院成为国内为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62373363数极少的具有国学本科、硕士、博士完整培养体系的教学研究单位之一。 据了解,自2001年起,武汉大学在国内率先创办国学本科实验班。2005年起,开始挂靠相关学科招收国学方向的研究生。2007年,为了更加系统地培养国学人才,武大以交叉学科的名目增设了国内首个国学博士点与硕士点,并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批准,并于2009年开始正式招生。 据国学院首任院长郭齐勇教授介绍,传统的中国学术强调义理、经世、考据、辞章一体,其研究范畴不是现在分科过细的学科门类所能涵盖的,研究方法也与现代人文学科有所不同。国学院的设立,正是为了借助武大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学术声誉培养专门人才,是完善国学人才培养结构与体系的有益尝试。 在研究方向和师资力量上,国学院打破原有学科划分限制,实现了文学、历史学、哲学、宗教学、艺术学等五大学科的真正交叉融合。国学院组织各相关学科有实力的专家担任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并聘请校外乃至海外的学者授课、开设讲座及联合指导学生。 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国学院主张打好基本功,以小学训练和古文献训练为基础,加强外语、中外学术之方法学训练和国学典籍的创造性诠释,重视海外中国学术成果的研讨,重视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郭齐勇说,国学不是复古主义,“我们的国学是新国学,是开放的国学,是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社会的一种呼应和互动。”

在国学的学术问题上,是以真才实学者才是君子,还是以有什么博士导师的职位的人才是??

指挥官
六境
国学的学术问题上,职称只是表面的证明。实际上的证明还是需要真才实学的。在实用的教学与国学应用上,没有实际能力的导师只能是误人子弟。所以真才实学重要。真才实抄学的人是很多的袭,但既然精通国学,须知中国人向来崇尚中庸之道。所以真正将国学学的很好的大多不显山,不露水,自然很少找到的,不过要从你所说的方面出发考虑的话,要判断这个人所提出的观点是否反映了他的真才实学,他的观点不好自然不会重要,所以说君子就是君子,不能以职称论英雄,不过有职位的和没职位的不能混为两类,毕竟志趣不同,有些人喜欢安静,有些人喜欢风光,但不能随便说谁没学问,毕竟如果你自己不是有真才实学,又怎么能去品评别人。所以别人怎么不重要,关键看自己。

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的难意思

召旻
梦之岛
争论焦点问题   辩论诘难. 《诗·大雅·公刘》“于时语语” 毛 传:“直言曰言,论难曰专语.” 陈奂 传疏:“论难者属,理有难明,必辨论之不已也.”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公於上前,反覆论难,甚苦.” 郭沫若 《七请》:“因为《杂文》三期的标题是《关于诗》,论难的人便把它限制在诗的问题上去了.” 造句:双方展开论难,毫不相让 难在此处亦可谓动词,相互之间辩论,责难

请问瞿鸿燊“国学大师”是谁封的,博士是何时得来的?

夺魄
马德琳
自封的。手下给戴的高帽子。博士头衔没找到出处。

什么是国学?当代有哪些国学大师?他们有哪些著作?...

赵奢
柳如是
现在,没有大师

如今我国教育的最高学位是博士学位,那么古代的博士是什么样的?

妙叶
渐悟
现在我国学历上最高的学历是博士3431366330,能够学到博士学历的人都是很让人敬佩的,其实博士在我国古代,它的含义和现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现在的博士学位一种学位制度,是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但是,我国古代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博士这个词,在战国的时候,博士是官职,也包含了博学的意思,早在《战国策》中就有记载过,在汉代的时候,博士出谋划策的职责逐渐淡去,成为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官员了,如果放在现在作比较的话,就是大学的老师,专门为学生讲述儒家经学的内涵。从汉朝以后,博士的职责又了起来。他不仅仅是传授经书,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博士官位,在魏国的时候,博士的官位是掌管礼仪官职,在唐朝的时候,不同的博士传授的对象也不是一样的,唐朝的博士传授的是太学生,就是皇帝的子孙后代,以及皇亲国戚的孩子,那个时候的博士是很多皇上的老师,一直教授的皇家子孙的学问。直到封建统治的清朝,仍然是有博士的存在的。北京的国子监就是博士教书的地方。而且在古代博士除了是一个官职,而且也变相的说明了这是一个人对于一个领域十分精通的定义。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人对于经学方面十分精通的话,那么就可以成为经学方面的博士,如果对军事方面十分精通的话,就可以成为军事方面的博士。

请问国学或者中文专业的研究生就业方向

骷髅曰死
达生
  目前3337393630你的状态关注的是方向,就你所学的专业而言,就业的确是比较难选择,而且空间有限。  如果你的文笔够好,对中国的文化了解较多的话,建议你往规划的方向学习,考个规划师,就会把你所学的内容充分的运用上了,中国目前的规划师缺的就是国学的深度,一个好的规划师,很深的中文造诣是基础之一,你还可以学习下绘图,不一定会做,但是一定能看懂,这样你在以后的就业上就不会愁了;)  另外出路就是考公务员,文笔好的公务员什么时候都吃香。  再者就是去大学当老师,这个出路也不错,时间充裕,可以继续研究自己喜欢的国学,传道授业解惑,做一个有个性的国学大师,也会有很多人慕名而往的!总的来讲,都不错。  收入方面:规划师越老越值钱,名利双收。公务员收入也不少,领导赏识你你也会有很不错的出路。  关于中文系:  中文系”作为组织机构名词, 一般是指高等学校按专业性质设置的教学行政单位——“中国语言文学系”的简称,是高等院校下设的机构之一。“中文系”作为组织机构名称,称谓前冠之以高校名称使用,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武汉大学中文系、清华大学中文系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开设中文系(中文专业)的高校已达500余所。  高校中文系下设的本(专)科专业一般有中国文学、汉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等,但在不同的高校之间中文系的专业也不尽相同。  关于国学: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医家、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国学”这个名词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但是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国学并不是以哪一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共存共鸣的,并没有主从关系。如果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领域不同而已;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思想统治领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其它各家学说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领域的法家、军事领域的兵家、医学领域的医家、还有道家、释家、农家等等,某一领域起主流作用并不代表全部。所以,国学的各个学说并没有主从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