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高校研究生国际新闻专业排名

水有罔象
合而成体
  中国人民大学 专业排名:1 专业评分:85分人大新闻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创办的第一家新闻教育机构,自1955年成立至今,已走过55年的历程。人大新闻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新闻学硕士和博士教育的两所院系之一,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设立硕士点,1984年设立博士点。新闻学专业是人大新闻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在1988年和2001年两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最近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成为全国惟一连续三次获得新闻学重点学科的新闻院系。1999年,作为全国新闻学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人大新闻学院成为其依托单位。自2001年开始实施“十五”规划以来,人大新闻学院新闻学科被连续纳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序列,学科建设的硬件基础条件极大改善,学科综合水平显著提升。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排名:2专业评分:83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是新中国设立最早的新闻教育机构之一;国内创建最早的广播电视人才培养和科研机构;创建了中国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人才培养和科研模式,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人才的摇篮;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教学和科研试验条件;中国新闻高等教育协会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所在地;中国新闻史学会所在单位。本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摄影(电视摄影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电子音像编辑出版方向)、新闻学、传播学、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媒体创意复旦大学专业排名:2 专业评分:83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前身为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于1929年9月,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名仰海内外的新闻教育机构。70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60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2000多名专科生和进修生,其中不少毕业生担任了党政部门和重要的新闻、教育、科研机构的领导职务,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特别是新闻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院现辖新闻系、新闻研究所和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与出版学(筹)等专业。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500多名,其中硕士生80多名,博士生50多名,外国留学生20多名。校外大专生、本科生和硕士生教学点6个,学生3OO多名。1996年,我院新闻与传播学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999年起设立国内新闻院系中唯一的博士后流动站。清华大学专业排名:4 专业评分:75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02年4月21日正式成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在中文系设立的编辑学方向和1998年10月成立的传播系。多年来,从中文系的编辑学专业到传播系,直到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凭借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学科基础,围绕着国际传播、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主要方向,清华大学逐渐形成了精干的新闻与传播教学科研师资团队,增强了在学界、业界的影响力,尤其在国际传播、媒体与科技、艺术相结合和影视理论与批评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中取得一定的优势。武汉大学专业排名:4 专业评分:75分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始于1983年的新闻系,2000年12月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学院现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广告学、网络传播四个系;6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设计方向;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六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跨文化传播学、媒介经营与管理、数字媒体技术;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新闻学、传播学、数字媒介;一个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拥有一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5人,教授20人(含博导15人)、副教授20人;有1位国家级教学名师、3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位珞珈学者特聘教授,3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此外,学院还聘请了近40位海内外知名的新闻传播学者和业界人士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浙江大学专业排名:6 专业评分:73分浙江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省部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曾被分为多所单科性学校,部分系科并入兄弟高校。1998年,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浙江大学的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门类。学校现有122个本科专业,3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4个,另有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法律硕士(JM)、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体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兽医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工程硕士、建筑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汉语国际教育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另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4个,国家战略产业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8个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南京大学专业排名:7 专业评分:72分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其前身是建于1958年的南京大学新闻专修科,后因遇国家暂时困难而停办。1986年,经教育部批准,恢复南京大学新闻专业。1992年10月正式建系,2003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撤系建院,首任院长为方延明教授,著名新闻教育家方汉奇教授应聘出任名誉院长。新闻传播学院下设三个系,包括新闻学系、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和广告与传播学系。此外还下设一个中心与四个研究所(网络传播研究中心、政府新闻研究所、新闻研究所、大众传播研究所和国际传媒研究所)。目前教职工总数42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在职正教授9人,副教授17人,在校学生近数1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0余人。新闻传播学院在新闻基本理论和新闻实践传播舆论研究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新闻实务和新闻文化研究、党报主流媒体研究、网络传播研究、传媒经营管理研究等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思想教育与业务素质教育相结合,多年来,为中国新闻媒介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德才皆备的新闻人才。北京大学专业排名:7 专业评分:72分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新闻学课程的高等学府,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新闻教育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学术团体和第一份新闻学期刊。北京大学也是在建国初期全国院系调整后第一个新设新闻学专业的大学,其间尽管几度经历了新闻专业合并与重设,仍为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2001年5月28日,北京大学恢复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依托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基础,整合全校资源,逐步形成具有北大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和教学模式,形成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传播、广播影视、跨文化交流、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的学科群。截止到2006年9月,学院教师已经达到3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全日制学生达到67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5人,硕士研究生216人,本科生407人,此外还有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及专升本学生近千人。师资队伍老中青结合,学历层次本硕博齐备,经过几年的发展,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科建设已经日臻完备,培养能力开始渐成规模。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设置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种学历层次。本科生设有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四个专业。研究生设置了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硕士点,以及一个传播学博士点,专业研究方向涵盖国际新闻、新闻传播实务、新闻传播史论、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大众传播、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广告理论与实务、媒体经营管理、编辑出版学等诸多领域。华中科技大学专业排名:7 专业评分:72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前身是于1983年成立的华中工学院新闻系。1988年华中工学院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建制不变。1998年4月,新闻系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合并组建为华中理工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00年4月,华中理工大学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武汉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合并,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院亦改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学院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传播学三个博士点;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公关学四个硕士点;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新闻传播学及广告学4个本科专业;新闻学专业下设新闻评论专业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下设播音与节目主持人专业方向,建构起了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全程式教育体系。厦门大学专业排名:10 专业评分:70分  厦门大学新闻教育历史悠久。1922年至1926年,厦门大学就有了自己早期新闻教育,开创了中国人自己办新闻教育的历史。1983年,厦门大学成立新闻传播系,在中国率先以“传播”冠名,集中体现了厦大新闻传播人的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2007年厦门大学成立了新闻传播学院,标志厦门大学新闻传播教育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学院现有新闻学系、广告学系两个系,以及传播研究所、品牌与广告研究所两个研究所。学院办学条件良好,环境美丽幽静。学院的教学行政大楼面海,风景绝佳,内设有收藏丰富的资料室。学院还拥有一幢现代化的新闻传播技术大楼,为学院教学与研究提供技术保证。

求国际新闻学专业 院校 考研难度排名?

乐天派
1、国际新闻学专业、院校,没有考研难度排名。2、考研难度主要看报考学校的层次(名气)和所处的城市,通常大城市的重点大学特别是名校的难度大,因为报考生源不同。3、不管报考哪个学校都要自信和努力,毕竟录取看分数。

新闻系院校的排名(研究生)

善养生者
科罗维
一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全国惟一的新闻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多位委员所在单位,我国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基地。 新闻学院前身为1955年成立的新闻系。1958年,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前身为1924年创建的燕京大学新闻系)并入该系,1988年成立新闻学院。 现设有新闻学系、广播电视新闻系、广告学系、编辑出版学系等。新闻学专业拥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目前全国仅有的两个新闻学博士点之一。 二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前身为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于1929年9月,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名扬海内外的新闻教育机构之一。1935年,新闻系举办世界报纸展览会,展出33个国家的2000多种报纸,被誉为中国新闻史上的创举。1988年6月成立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这是新中国高等学校建立的第一所新闻学院。学院现辖新闻系、新闻研究所和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现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与出版学(筹)等本科专业。1996年,学院新闻与传播学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999年起,设立国内新闻院系中惟一的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新闻界和实业界还聘请了一批学识精湛、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和兼职研究员,并聘请外籍专家担任顾问教授。1981年创办至今的《新闻大学》季刊,是国内知名的新闻学术刊物,在全国历届新闻学核心期刊评选中名列前茅。 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2年4月,其前身是清华大学1985年开设的中文系编辑学专业和1998年成立的传播系,是一所正在崛起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学院以新闻理论与实践、国际传播、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和媒介经营管理等为重点方向。 在本科阶段,学院立足于培养有宽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富于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适应现代传媒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新闻与传播学院设置“新闻学(新闻与传播方向)”一个本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按照清华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路,强调复合性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化的职业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跨学科课程约占总学分50%。学院从2001年开始招收新闻学(新闻与传播方向)本科生,同时接收校内其他院系的转系生。有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硕士点,传播学博士点。 四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我国新闻院系中开办最早的系科之一,于1946年在上海成立,2001年3月组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华南地区新闻传播教学与研究的重镇。 1985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现有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3个系4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授权点。 五 四川大学新闻学专业 1979年5月,四川大学中文系设立新闻学专业。经过十年的发展,1995年10月成立了新闻学院,下设1系2所。1998年新闻学院与中文系合并,新闻系作为文学与新闻学院下属的1个系。新闻系设有新闻研究所、新闻传播研究所。 目前新闻系设有编辑出版学、新闻学本科专业,同时招收新闻学、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及文化与传媒、广播影视文艺学等方向博士生。

新闻学的研究生哪个学校好?有排名么?尤其是国际新闻或法制新闻。

缉毒警
母与女
建议参看2013年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发布的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这个比较官方,比较有说服力。学姐你真厉害,加油吧!

研究生传播学院排名

面对面
副作用
综合实力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管理学 1 清华大学 A++ A++ A+ A+ A++ - A++ A B不要听楼上的乱说,北大的新闻传播学并不怎么样。根据教育部的排名,第一次前三名是:人大,复旦,清华;第二次是人大、复旦、中传大、清华。但要考虑清华输在规模很小,所以,如果学术的话,水平最高是人大、复旦、清华。当然,中传大的新闻传播学也很强,但他家最好的在播音和广告专业,而不是新闻专业;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则比较强的是广告学,其它一般,因为北大新闻学院的大部分老师都是历史、哲学、政治等专业转过来的,并非科班出身,先天不足,连科班出身新闻系系主任陈昌凤都投奔清华新闻学院了。这几年,国内新闻学院发展最快最好的是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老师基本是新闻传播学博士科班出身,有很多大牌牛人,真正云集各路高手:前人大新闻学院院长郭庆光,前北大新闻学院新闻系系主任陈昌凤,前国际关系学院新闻系系主任刘建明,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系主任李彬,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崔保国,还有李希光、郭镇之、熊澄宇、尹鸿等早已成名的学者,还有年轻一代风头很劲的金兼斌、史安斌、周庆安等等。。。比北大新传强很多。 清华新闻传播学院和北大新传学院都是29教师:1,新闻传播学科班博士,清华18:7北大;2,海归博士人数,清华10:6北大;3,教师队伍中,担任重要的新闻传播学科学术职务的人数,清华大幅度领先于北大;

我马上就大三了想考研,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请问哪些学校有这个专业啊,而且学校也还好,不是太难考。

是谓独有
华佗
北丐—人大:明日黄花蝶也愁 说人大是北丐,实乃对其命运的预言。 人大作为中国传媒院校“领头羊”为时久已,然而今天的人大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冷战时期的苏联:虽一时还能逞强出头,然危机暗藏,在发展迅猛的对手(如复旦,清华)的面前更是日渐相形见绌。之所以今日仍能残喘,是因为它的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有一系列的“渠道优势”:人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兴衰沧桑的见证者,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所“人民大学”,其与政治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人大得以拥有如下头衔:人大新闻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所在单位,是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暨秘书处、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学考试委员会新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暨秘书处、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暨秘书处所在单位。 然而,人才的流失是人大的死穴。童兵去了复旦,郭庆光去了清华,程曼丽去了北大。 诚然,乐观者可以说区区几位,虽说是名人,他们的流失不过好事是埃及的金字塔在岁月流逝当中塔尖上被风化了那么薄薄的一层,只要塔基依然稳固就好了。其实不然。这些人大灵魂人物的相继出走让人不禁想问:人大是不是在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体制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如此积困积弱,逐渐动摇和瓦解的是就是塔基了。上述趋势如不加改观,人大的翘楚地位何以维持? 南帝—复旦:玉蛟东海起宏图 人大和复旦是老对手了。今天复旦的欣欣向荣和人大积困极弱的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说人大向两极对峙中的苏联,那复旦就可比做是美国了。和人大困弱老残、内外交困的瓦解前的苏联形象相比,复旦就像美国,富庶,独立,开放,充满生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教育机构,其新闻学专业成立于1929年9月,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学专业,素有“记者摇篮“的美称。近年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上海传媒更加巩固了“东部老大”的地位,这也为复旦大学新闻学科发展提供了优越的传媒生态环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可谓是东海里唯一的一条蛟龙,处处游刃有余,要雨得雨,要风得风,要说在东部唯我独尊也实不为过。俗话说得好:人多了乱,龙多了旱。北京虽说传媒资源丰富,无奈粥多僧也多。而复旦却能一枝独秀,真是羡煞人也。 复旦将人大的地位取而代之,指日可待。 武当—中国传媒大学:我有我主张 我不知爱好武侠电视剧的诸位对武当派有什么印象。提起这个名字,我眼前就浮现出这么一帮人:从来都不让人觉得是大智大勇,但却是江湖上谁都不能否认和忽视的一大派系;而且该出手时就出手,从不吝惜人力,一有战事就铁定会呼啦啦出来那么一大帮人。一如我眼里的中国传媒大学。何出此言?听我细细道来:中国传媒大学曾用名“北京广播学院”是吧,其实这个名字更贴切地反映了其办学理念:从一开始就不是在学术研究上走高端路线,而是直接将目光瞄准业界,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可是你可不能小看了人家,现在中国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媒体,职位从领导者到播音员,随便都找得出北广出来的。人家这叫有先见之明,一开始定位不高没关系,走着走着就高了不是。这不,时候差不多了,名字一改,由“北京”而“中国”,由“广播”而“传媒”,由“学院”而“大学”,从符号学的角度,你自己去琢磨去吧。你说人家无大志也好,不大气也好,人家可以说你是眼高手低,不服气?事实是最好的说明,人家就是要走自己的路,随便你说去。 清华—周神通:独门招数众难求 说清华神通,一是有感于其变通能力强:,清华的新闻传播与学院仿佛是一眨眼之间就能从无到有(2002年4月21日正式成立)再到列位全国排名前矛,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且老树新花,此景清华独有也。实乃老顽童的作风是也。二来就是它有独门绝招:“挖”。“挖”什么,当然是挖“人才”。清华在中国学子的心中是一块“圣地”,在中国高校中其国内、外的知名度是首屈一指的;以理工科为强项的清华才大气粗,再加上国家的政策倾斜,如此种种,使得其在知识经济时代其招兵买马甚为便利。树大好乘凉,清华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以“清华大学”这块招牌为依托,对广大学者的感召力可不是一般哦。该院的主要教授当中,除了熊澄宇以外,几乎都是从别处挖来的。清华善“挖”就如同老顽童善使“双手互搏术”--人文、理工皆不偏废,这就使得清华无愧于以“全”争于天下的国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的名号。 其实周神通的技艺是可以传授的,后来不是有个叫郭靖的小子就学会了吗?别的且不说,起码可以证明所谓的“独门招数”之称谓是有时限的。知识经济时代,什么最神通?momey是也。有了钱,鬼推磨磨推鬼,可随意选择。如是说毫无鄙薄清华之意,重述一个现实公理而已。 北大—令狐冲:漫漫笑傲江湖路 在中国传媒院所当中,北大的经历可以说是传奇:历史悠久,命运多舛。一如孤傲而多情的令狐冲的命运:在实现携手小师妹笑傲江湖,找到自我之前经历了太多的磨难。 先说一说关于北大新闻学科发展初期的五个第一: •1917年北京大学开设了高校中第一门新闻学课程; •19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 •1919年北京大学徐宝璜教授所撰写的《新闻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 •1919年由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版的《新闻周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新闻学期刊; •1952年建国初期院系调整之后第一个新设新闻专业,并于“文革”后期第一个恢复新闻专业 然而,如许多的“第一”并不能使北大从此走上顺畅的独立发展之路。 1958年6月,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并入人大新闻系,教师、图书资料等随调。1971年,人大被撤消,该校新闻系不复存在。1977年全国高校恢复招生,北大新闻专业开始正式招生。1978年人大复办,专业并回人大。后来北大开设的编辑专业隶属中文系;广告学专业由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开办。再后来国际关系学院在国际政治学硕士点下招收国际文化传播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而编辑学也在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点下招收编辑学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广告学则在艺术学硕士点下招收广告方向的研究生。直到2001年5月28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北大的传媒学科才终于名正言顺地有了自己的基地。 传媒江湖风起云涌,北大要实现笑傲江湖决非易事。而且真正的江湖是无处可退隐的,有些清高的浪漫主义情调的北大要使它的传媒学科与自己的传统地位相称仍然要有很长的路要走的。光是北京,竞争就够激烈的。 全真教——武大:立势还得武艺精 在中国的新闻院所当中,武大历史不算太久,地理位置也属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在政策以及资源方面没有什么优势;但是该校策划有方,率先在京/沪以外发出要有新闻传播学博士点的呼声而顺利拿到,并获得一级学科授位权. 在这一点上颇有有“武大”人一贯的勇于竞争的国立大学风范.武汉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京/沪以外无人能敌的一大派系,名师包括罗以澄、蔡凯如等。然武大新闻传播学科近几年扩招之风日甚。所说扩招风气几乎席卷了全国各大高校,大家早已见怪不怪了,但对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要保持现有地位甚至更上层楼的武大来说,这一点是应该仔细斟酌的。缘何?听我细细道来: 看过《射雕》和《神雕》的诸位都对全真教的发展有这样一个印象:重阳真人首创全真教,端的是威震天下,号称武学的“泰山北斗”;然自王重阳逝世,全真教就开始步入了一个怪圈,培养的人才一代不如一代,全真七子还可以说是在江湖上薄有威名,可是再下一代尹志平、赵志敬、李志常之流就已沦落到尾他人马首是瞻了,第四代更沦为碌碌鼠辈矣。全真教的武功也由王重阳“一人当关,万夫莫开”到需七子联手布“天罡北斗阵”再到由七个“天罡北斗阵”布成一个大阵,而且还要两个大阵共九十八人,方能抗敌。依我看,就是“扩招”逐渐耗尽了全真教的元气。自王重阳始,以一带七已经够他老人家喘了,所以交出来的全真七子的武功就无法登峰造极。随着扩招的进一步开展,全真七子每个人要培养多个学生,本来他们自己就武艺不精,却要硬着头皮强撑三头六臂。如此下去,全真教就只能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和全真教同理,武大的新闻传播学科对扩招也须深思。因为武大既已好不容易在传媒江湖上有一席之地,那就应该继续往高端走,而不是像山寨大王一样虾兵蟹将一大帮,小打小闹,光去吓唬平民百姓,这样的杂牌军是上不得台面的。和全真教时代的江湖规矩不同的是,现在各门派之间是可以实现人才流通的。但是,嫁接也只是作为缓燃眉之急之计,在本土实现“江山代有才人出”才是各门派得以衣钵相传的根本之计,况且现在武大在吸引外援的力度上较上述武林高手明显动力不足(资金,政策方面的优势不够也是客观的制约因素)。武大现时的师资力量去与其高速扩招的生源数量难以匹配,忽略了这一点恐怕难免要蹈全真教的覆辙。 峨嵋派—川大:岂是一个冤字了得 提起峨嵋派川大,总让人有这样的感觉——熟悉而又陌生。盖因其偏安西南一隅,其余各派久闻其大名而鲜有机会真正与其交流切磋。想来峨嵋派其实也未必是故作高深玩神秘,比武大会往往地处中原或者是后起之秀-东部重镇。自蜀地赴会路途遥远,导致成本较高,实乃一客观因素也。久而久之,该“西部王”自与各派相远于江湖。如此一来,除了给武林各派一个模糊的大体印象之外,其余各派也鲜有知晓峨嵋派究竟作出了几分成绩。 其实细盘点之,川大新闻传播学科还是颇有所做为的。从1898年川大前身尊经书院创办《蜀学报》开始,一百余年间,川大没有停止新闻业务的实践,早期并为中国培养了包括人民日报社社长胡绩伟、新华社社长、《红旗》杂志总编辑熊复、新华社副社长缪海稜、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刘宜勤等在内的众多新闻中坚力量。现今活跃在业界的包括影视界:国际著名导演戴思杰、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韩三平、峨眉电影制片厂厂长李康生、上海东方卫视总编辑陈梁、星空卫视副总裁李映红;新闻出版界有诸如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谢明清、新闻出版总署政策法规司司长王涛等;广告界有诸如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常委及“中国十大创意总监”之一丁邦清等。在理论研究方面,系统专门的研究工作最晚从 1939年国立四川大学新闻学会成立就开始了,出版的论著也很丰富。川大素以文化底蕴深厚著称,将文化优势与传媒研究相结合,是川大长期的研究传统,多年来推出了相当的学术成果,并为全国高校培养了包括尹鸿、吴信训、李杰、董天策、张同道等在内的等众多著名的传媒学者。而且近些年川大新闻传播学科在欧阳洪生、李苓、蔡尚伟等人的带领下,还是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进展的,在取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出版的书籍、公开发表的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飞跃。 既有家底又有成绩却不被众人了解,看来峨嵋派川大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宣传力度了。本来就是搞新闻传播的,搞宣传应该不难吧? 南大——段誉: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 南京钟灵毓秀,江南才子的风流倜傥,南大新闻传播学院以南京和南大浓郁的人文氛围为依托,让人感觉是格局尚小,但灵气十足。现在南大的新闻传播学科还是个杂家,在新闻传播学科研究方面还为形成较大的规模和气候,但还是有自己的研究特色的,如:以潘知常教授、王雄、丁和根副教授为首作欧洲批判学派研究;比较新闻学、网络新闻学、“传媒社区”研究、 “灾难新闻”研究,“第三人效果”研究也在一批慢慢成长起来的老师的带领下走在全国前列。除了初步成就外,南大还有可能有一系列新气象:其一:原新闻系主任丁柏铨主任的下台后,新主任的上台,南大新闻系能否凸现自己的优势成为众目之焦点。其二,南大新闻传播学科有待于与南大其他优势学科实现嫁接。南大的哲学系在全国数一数二,对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本雅明、鲍德里亚。阿尔杜塞、波斯特、威廉斯、霍尔、费斯克等等的研究已经在国内领先。哲学研究方面的优势如果能与新闻传播学科顺利嫁接,那对于南大的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消费社会等传播学方面的研究大有裨益,这样看似离开传播学,实际上是采取的从外围突围,最终占领腹地的做法,最终将形成南大传播学的长足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想必看过《天龙八部》都不会忽略段誉这重量级人物吧哈哈:前段时间在某处见他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三日不见已然成为绝学在身的武林小大师了,没办法,谁让他就是那么有灵气呢。还有就是人的成败要看资质还要看机缘嘛,孰强孰弱,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生就是怀着平常心,一路走一路都有可能有意想不到的转机。段誉当初又何曾想到可以和逍遥派武功有了联系呢?段誉不会永远十几二十岁,谁知道他三十、四十岁时会怎么样?让人充满好奇,充满期待

国内考研与出国留学相比较

听乎无声
六月虫
如果你真的是想要出国,而且把这个东西当成梦想。我诚恳建议你,在大学不要像其他的学生打游戏逃课混日子。每门课的要求不能仅仅限制在不挂科,必须成绩良好甚至优异,此外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准备gre托福等考试,准备出国申请的相关材料。你会非常的累,就看你有多想出国,你的 渴望能不能坚持你的努力。如果你三年下来成绩足够优异,你完全可以申请一个非常好的美国大学,比如哈佛,宾夕法尼亚,耶鲁,都是有可能的(当然,你的学校课业要足够优秀,你的gre和托福必须高分,这些分数的要求,美国大学的网上都是有的,你可以去看一下。)。我认识很多本科就考到美国大学的人,虽然可能本科所在的大学不是很好,国际排名比较靠后,但是通过努力,最后读研的时候,都去了哈佛,普林斯顿这样的学校。进入这样的学校,相信我你的工作什么的都就不是问题了。各类单位都会抢着聘用你,你也可以留在美国的跨国公司先工作一段时间在申请调回中国或者直接辞职回中国寻找工作。但是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渴望想要出国,也无法下定决心日复一日的努力,那么你还是不要去了。中国人比较浮夸,看什么东西都讲究排名、知名度。其实美国很多大学都不错,但是中国人只知道哈佛耶鲁这样的顶尖大学,如果你不能进入这样的大学学习,那么你将来回到国内发展,是会有一定困难的。选择在于你,加油!

新闻传播学考研排名

傥然不受
开放日
总体说明:招生单位排列顺序是按照专业总体情况排列的,参照因素是招生规模、科研实力、历史情况、综合影响力等方面。评价说明:院校评价:根据招生单位综合水平得分,考量范围包括学校声誉、社会影响力、院校所在地等方面。专业评价:根据招生单位在专业内的影响力得分,考量范围包括导师层次、专业底蕴、教研实力等方面就业指数:根据历年研究生毕业就业情况得分,考量范围包括就业率、就业质量等方面报考难度:根据研究生入学考试竞争激烈程度得分,考量范围包括报录比、免试比例、报考生源质量等分类说明:考生在归属分类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自身基础情况,不同水平的学校可能是同一个报考类别,譬如中国传媒大学和和河北大学两所院校层次不一样,但是却都属于B类报考类型的院校,主要是因为中国传媒大学针对的是基础优秀的考生,河北大学针对的是基础一般的考生。 A类:追求名校和专业影响力的考生。如复旦大学,学校和专业影响力都很高。B类:想在专业领域继续深造的考生。如中国传媒大学,综合影响力相对不高,但是专业领域影响力很高。C类:对于学校和专业都有一定要求的考生。如苏州大学,学校和专业都有一定影响力。D类:重点在于追求名校背景的考生。如北京师范大学,顶尖师范院校,专业相对较弱,难度相对不高。E类:只想在特定区域或者领域拿研究生学历的考生。如河南大学,适合想留在郑州的普通考生;如上海财经大学,适合毕业在财经领域从事新闻传播方面的工作的考生。       新闻传播学的历史相对年轻,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新闻学在德国和美国形成学科,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在美国形成学科。新闻学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以及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开端,通常以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作为标志;而1978年7月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刊物《外国新闻事业资料》首次公开介绍传播学,通常被视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起点。现在“新闻传播学”在中国列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五个二级学科。

哪些大学开设新闻英语或国际新闻的研究生专业

徐干
第五个
开设国际新闻的有 上海外国语 清华 还有中国传媒大学 但是唯一靠谱的就是中传 这个专业本身就比较新 05年以后才开始招生 这个专业英语没有不牛×的 基本都是本科英语专业的考那个专业 所以不要自恃过高啊(07年考生最低英语分数65) 呵呵要是考英语专业的话 基本都需要二外 二外考试不会太难 如果哪英语举例子的话 最高难度的提也就是六级水平 大多数提还是类似于高考难度 哈哈 PS:个人建议 如果想努力二外的话 日语的可行性最大以下这些学校有而且还有排名http://rccse.whu.e.cn/html/2007y/zyph/cbx.htm二外我不懂,最好问问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