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科院共有多少生物研究所

太和
老聃
截止2019年1月,中科院共有九个生物研究所。包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49年11月,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扩展资料:中国科学院的组织体系:据2016年1月中科院官网显示,中科院设有院机关13个,分院12个,研究单位114个,学校及公共支撑单位7个,其他单位4个,共建单位12个,院直接投资的全资及控股企业22个,四类机构34个,院非法人单元113个,相关组织5个。中科院分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内知名的生物研究所又哪些呀?各位了解的帮忙回答,谢谢了。

孔雀羽
江汉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病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安徽省生物研究所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湖南省生物研究所江苏省生物研究所福建省生物研究所吉林省生物研究所河北省生物研究所河南省生物研究所山西省生物研究所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辽宁省生物研究所甘肃省生物研究所海南省生物研究所浙江省生物研究所福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工程医学研究所南京大学生物物理研究所基本就这些了,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追答比较有名的这么多吗?有没有排行榜的啊排行榜的有吗?追答sorry,没有它们都没有评比,排行什么之类的吗?请问追答应该是清华生物系最好没有能确定吗?它最好吗?追答不怎么确定2014-2015年中国生物信息学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排 序学校名称水 平开此专业学校数1 华中农业大学  5★   24 2 中南大学  4★   24 3 哈尔滨医科大学  4★   24 4 上海交通大学  4★   24 5 天津医科大学  3★   24 6 华中科技大学  3★   24 7 东南大学  3★   24 8 大连理工大学  3★   24 9 苏州大学  3★   24 10 福建医科大学  3★   24 11 重庆医科大学  3★   24 12 同济大学  3★   24 只有这些排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是我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综合性的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是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评价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中介性实体机构。中心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图书情报研究所、数学与统计学院等单位有关学科的研究人员组建而成,是一个文理交叉的跨学科重点研究基地。自2004年起,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开始按年度连续发布《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  2014年1月6日,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和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共同完成了2014~2015年度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工作。本次大学评价共包含2751(去年2742)所中国高等院校。其中包括1200所(去年1155)中国大学(不含军事类院校和港澳台地区高校):含重点大学131所(一流大学26所),一般大学645所(去年621),民办院校424所(去年403);另外还对287所(去年298)独立学院和1264所(去年1289)普通公立专科院校进行了全面系统、客观公正的科学评价,共获得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民办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国独立学院和公立专科院校排行榜,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分类型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分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分地区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等500多个榜单。求好评这是学校的,跟生物研究所是一起的追答对没有了据我了解的就这些好谢谢我想在问问其他人意见,先给你好评,谢谢追答哦求好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生物专业可以进什么研究所

不亦善乎
圣有所生
基本上想要进研究所都要进行考试的,如中科院在很多的城市设有某某专业研究所,如中科院沈阳生态所,都是中科院的下属单位,你选择的专业不同可以进的研究所就不同,沈阳生态所主要是微生物和生态学专业,上海研究所主要是生理方面,南方还有海洋研究所等,我们生物专业的考生都可以进入,要看你自己的喜好,进这些科研结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每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通过国家的选拔考入,经过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就可以进入到你喜欢的研究所了,你可以针对研究所的位置和你喜欢的专业进行选择,选择的面还是很广的,但这些研究所都不是很好考的,你要从现在就开始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及基础课,英语也不能落下,这样在复试的时候就不会吃亏了,初试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祝你成功。

中国关于生物方面的研究所有哪些

言行
红丝带
太多了。中科院,农科院有很多,到其网站上看看吧。还望具体给一些除此之外的相关研究所 谢谢!中科院系统:动物所植物所生物物理所上海生命科学院农业系统: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所哈尔滨所其他所

中国生物方面知名的实验室有哪些?

矛盾
三年而通
中国科学院 模式识别实验室 自动化研究所 金属材料疲劳与断裂实验室 金属研究所 传感技术联合实验室 电子所、冶金所、半导体所等 超导实验室 物理所 红外物理实验室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生物大分子实验室 生物物理研究所 大气数值模拟实验室 大气物理研究所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实验室 武汉物理研究所 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所 腐蚀科学实验室 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 科学与工程计算实验室 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所 信息功能材料实验室 上海冶金所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实验室 遗传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实验室 西北水土保持所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实验室 动物所 煤炭转化实验室 山西煤化所 火灾科学实验室 中国科技大学 瞬态光学技术实验室 西安光机所 生化工程实验室 化冶所 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实验室 微生物所 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实验室 光电技术所 工程塑料实验室 化学所 半导体超晶格实验室 半导体研究所 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实验室 金属研究所 声场与声信息实验室 声学研究所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实验室 水生生物研究所 羰基合成和选择氧化实验室 兰州化物所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化学实验室 大气所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实验室 化学研究所、北大 催化基础实验室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实验室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实验室 动物研究所 表面物理实验室 物理研究所、半导体所 植物分子遗传实验室 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生命有机化学实验室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气体地球化学实验室 兰州地质研究所 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室 地理研究所 新药研究实验室 上海药物研究所 结构化学实验室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冻土工程实验室 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教育部集成光电子学实验室 清华、吉大、半导体研究所 化学工程联合实验室 清华、天大、华东理工大学、浙大 煤的燃烧实验室 华中理工大学 毫米波实验室 东南大学 应用表面物理实验室 复旦大学 材料复合新技术实验室 武汉工业大学 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 四川联合大学 晶体材料实验室 山东大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行学实验室 浙江大学 配位化学实验室 南京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实验室 同济大学 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 南京大学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实验室 厦门大学 智能技术与系统实验室 清华大学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实验室 南京大学 暴雨监测和预测实验室 北京大学 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 南京大学 污染控制和资源化研究实验室 同济大学、南京大学 生物反应器实验室 华东化工学院 微生物技术实验室 山东大学 生物防治实验室 中山大学 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 干旱农业生态实验室 兰州大学 粉末冶金实验室 中南工业大学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实验室 清华大学 凝固技术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新金属材料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 超硬材料实验室 吉林大学 理论化学计算实验室 吉林大学 吸咐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实验室 南开大学 染料、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工合成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 重质油加工实验室 石油大学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实验室 北京大学 近代声学实验室 南京大学 流体传动及控制实验室 浙江大学 制浆造纸工程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 纤维材料改性实验室 中国纺织大学 混凝土材料研究实验室 同济大学 软件开发环境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现代光学仪器实验室 浙江大学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实验室 天津大学、清华大学 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实验室 北京大学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实验室 清华大学 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实验室 北京邮电大学 移动与多点无线电通信系统实验室 东南大学 区域光纤通信与相干光纤通信实验室 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健技术实验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复旦大学 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实验室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实验室 清华大学 牵引动力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 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业控制技术实验室 浙江大学 汽车安全与节能实验室 清华大学 振动冲击噪声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实骏室 西安交通大学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 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实验室 华中理工大学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实验室 东北大学 汽车动态摸拟实验室 吉林工业大学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 爆炸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实验室 清华、北大、动物所 海洋工程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实验室 北京大学 遗传工程实验室 复旦大学 视觉听觉信息处理实验室 北京大学 元素有机化学实验室 南开大学 应用有机化学实验室 兰州大学 海岸和近海工程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 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 北京大学 激光技术实验室 华中理工大学 煤的清洁燃烧技术实验室 清华大学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实验室 南京大学 机械传动实验室 重庆大学 动力工程多相流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 硅材料科学实验室 浙江大学 磨擦学实验室 清华大学 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 金属材料强度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 金属基复合材料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 高速水力学实验室 成都科技大学 超快速激光光谱实验室 中山大学 农业部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 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 北京农业大学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实验室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兽医生物技术实验室 农科院哈尔滨兽医所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实验室 华南热作两院 卫生部病毒基因工程实验室 预防医科院病毒所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实验室 北京医科大学 医学遗传学实验室 湖南医科大学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实验室 上海市肿瘤所 分子肿瘤学实验室 医科院肿瘤所 医学神经生物学实验室 上海医科大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医科院基础所 计划生育药具实验室 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 实验血液学实验室 医科院血液所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属于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

莲舫
岔路沟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是国有企业单位。要区分一个单位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主要是看资金来源。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全称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始创于1950年9月,现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主管的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研究所是生物制品产、学、研、销一体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和全国主要生物制品生产基地之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是中南地区免疫规划指导中心,也是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国家联合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是国家发改委授予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肩负着国民健康所需生物制品的生产、研发和供应的重任。企业单位的特点是自收自支,通过成本核算,进行盈亏配比,通过自身的盈利解决自身的人员供养,社会服务,创造财富价值。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商业类和公益类的特点,其商业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事业单位是由国家行政机关举办,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扩展资料:事业单位的五大特征1、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2、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所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但它却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同类事业单位之间也不能存在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对于行政区划内的其他部门或个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3、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4、经费来源的国产化:我国的事业单位基本上由国家财政统一拨给各项事业经费,这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日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但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在事业单位的经费中仍然占主导地位。5、事业单位范围的广泛性:事业单位的范围涉及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部位和领域。其主体具有多元性,其规模具有宏大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单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单位参考资料来源: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官网-企业概况

国内有哪些生物研究所

尸解
孰嘘吸是
中科院北京分院,上海分院,成都分院都有生物研究所,生物这个类别很大,涉及到很多东西,包括细胞遗传等等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项目成果

王曰
吴起
实验室围绕上述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国家重大需求,共承担科研究课题134项,其中主持的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2项,它们分别是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研究(2002年启动,2800万元,首席科学家刘永定研究员)和重要养殖鱼类品种改良的遗传和发育基础研究 (2004年启动,2500万元,首席科学家桂建芳研究员),主持的863重大水专项2项,它们分别是受污染城市水体修复技术与工程示范( 2003年启动,2583万元,首席科学家吴振斌研究员)和受纳湖湾污染负荷有效削减和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工程示范(2005年底启动,2000万元,首席科学家宋立荣研究员),还主持973课题3个,863课题6个,杰出青年基金3项,重点基金6项和欧盟项目1项等。这些项目的承担体现了实验室在国内外相同学科领域的地位和在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为实验室的学科发展和自主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实验室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47篇,并有相当多的论文被本学科领域国际顶尖级杂志接受发表,如SCIENCE,PNAS,DEV. BIOL.,MOL. BIOL. EVOL.,J. VIROL.等都发表有水生所完成的论文;发表的论文被国际同行广为引用,据不完全查证,其中105篇SCI论文被SCI刊源论文引用353次。同时,还主持编写出版著作8本,获授权专利23项。通过研究实践和自主创新,一批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或在应用上有广阔前景的研究成果已经形成。如2005年已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重大成果长江中、下游湖泊群渔业资源调控及高效优质模式,采用生物操纵和生态对策原理,系统探讨了湖泊无公害渔业的可行途径及主要工艺,提出了湖泊小型鱼类、食鱼鱼类生产力动态估算方法,建立了湖泊鳜鱼规模化养殖、河蟹生态养殖和团头鲂增殖等技术,2000-2004年在长江中下游600多万亩湖泊推广,增加产值超过20.5亿元;2002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热带、亚热带区域水质改善、回用与水生态系重建生物工艺学对策研究,依据生态学原理,将垂直流构建的人工湿地用于中小城市污水的综合治理,在水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03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银鲫两种生殖方式的遗传基础及其育种意义,首次以确凿的分子遗传证据证明银鲫存在雌核生殖和两性生殖两种不同的生殖方式,并阐明了其遗传基础,取得了一系列的新发现和新认识,发表的论文广为引用,并收入国际知名专著;2003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异育银鲫营养、饲料与投喂技术,根据鱼类能量学研究结果,研制出高效、无公害、无污染营养饲料,建立了异育银鲫的合理投喂模式,具有明显的环境和经济效益;2004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重要水产动物病毒病原的鉴定及致病机理研究,在建立和筛选到一批用于病毒增殖的水产动物细胞的基础上,从患病的鳖、蛙、鳜鱼和牙鲆的组织中分别分离到相应的病毒病原,并对这些病毒的病原性质、理化特性、分子结构、致病机理及其免疫应答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2004年获总装备部全军武器装备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空间飞行环境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发现重复再搭载仍然会导致性状分离等新的空间生物学效应,发现质膜、钙离子、细胞储存产物(甘油)共同作用于重力感受、传导和响应的实验证据,设计并生产出进行空间生物学研究的通用生物培养箱;2005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中国土壤藻的研究,实现了荒漠藻人工大量培养,发明了干旱区微藻固沙技术,首次完成了利用荒漠藻固定野外流沙的试验研究,首创性地开辟了藻-草-灌-乔的荒漠化综合治理新途径;2005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名特优淡水鱼养殖技术丛书,将名特优鱼类养殖品种和技术介绍给广大养殖户,促进了名特优淡水鱼类的健康养殖及其规模化养殖,带动了水产行业科普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是科研服务于农村和农民的桥梁和纽带。这些成果有的解决了我国面临的淡水养殖与水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有的推动了鱼类发育遗传学和水生病毒学以及渔业生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有的解决了我国城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技术难题。此外,本实验室在世界上率先开展转基因鱼研究,并一直处于该研究领域的前列。培育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生长转基因鱼家系;首次系统完成了转基因鱼大规模养殖试验,建立了高效、安全的养殖模式。在科技部组织的现场鉴定会上,由包括三名院士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定:本项目的完成,使我国在转基因鱼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前景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为转基因鱼的商品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国家科技部等主编出版的《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认为我国转基因鱼育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针对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本实验室创造性的提出了通过构建人工模拟湖泊,在受控隔离的生态系统中进行转基因鱼生态安全评价的策略,自行设计并构建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转基因鱼生态安全研究人工模拟试验湖泊,全面评价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在转基因鱼的遗传生态安全控制策略方面,本实验室取得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采用反义转基因技术,研制获得性腺完全不发育的转基因鱼。迄今只有本实验室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控制鱼类性腺发育。相关研究结果被遴选为第5届国际鱼类内分泌学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并分别申请了中国和美国专利。与此同时,本实验室还首次提出组织特异性的两性互补外源基因剔除概念,并首次建立了鱼类转植基因定点整合技术,实现了鱼类性腺中的转植基因剔除。在鱼类抗病毒基因细胞模型研究方面,应用差减技术克隆灭活病毒感染鱼类培养细胞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已鉴定出一批参与鱼类抗病毒和免疫反应的基因,尤其是干扰素系统基因。自2003年底以来,已相继发表论文10余篇,受到国际同行高度关注,如鲫鱼的类-PKR基因于2004年10月在《鱼类和贝类免疫学》发表后,很快被评为该刊的热点论文之一,并已被他引4次,如德、美三家实验室联合发表在《PNAS》上的论文在评价其研究目的时说:这里,我们对一个与哺乳类PKR最相近的来自于斑马鱼的基因进行鉴定和特征分析,该基因的预期产物在N-端含有Z-DNA结合结构域,而不含dsRNA结合结构域。一个类似的基因最近在鲫鱼中已被报道。这些发现支持Z-DNA结合结构域在鱼类抗病毒应答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水生态毒理学和生物监测方面,已形成了一系列环境监测和评价技术的规范;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二恶英研究专用实验室,按照国际标准对二恶英进行灵敏、准确的检测;承担了国家和地方委托的数十个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多次举办环境生物学监测及水污染治理的国内国际培训班,培养了大批环境生物学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在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示范方面,开展了氧化塘与污水净化资源化生态工程及相关技术研究;在内污染防治生态工程技术和湖区生态优化对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研发的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系统为主的可持续利用水质管理工艺及对策,研究成果已在德国、奥地利和中国武汉、上海、深圳等地推广应用;围绕城市受污染水体的生境改善、生态系统结构优化与系统稳定等问题,研发和集成了水生植物定植、湖滨人工湿地、原位水质净化、藻类控制、基底修复、水力调度等一批水质改善技术,形成以水力调度和水生植物恢复与重建相结合的城市受污染水体修复技术方案,研究成果不仅在示范工程得到应用,而且在武汉新区的规划和建设、六湖连通工程的实施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为全国其他类似地区水体修复提供借鉴。围绕直接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存的蓝藻毒素,我们从基础和应用两方面开展了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微囊藻毒素对动物、植物和其他藻类的毒性效应,此项研究加深了对微囊藻毒素环境风险的认识,为制定饮用水和水产品中的毒素阈值提供了科学依据;开展了微囊藻毒素对于水生动植物和其他藻类的生态效应的研究,发现了一种能够吞噬微囊藻并降解其毒素的金藻,且这种金藻具有鉴别产毒和非产毒藻类的能力,此项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在应用研究方面,建立并完善了蓝藻毒素及其分析技术体系,研制出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囊藻毒素标准品及微囊藻毒素ELISA检测试剂盒在国内占据了一席之地,打破了我国藻毒素纯品紧缺及检测方法不完善的尴尬局面。微囊藻毒素ELISA试剂盒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环境监测部门、自来水公司、科研院所,在创造了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我国尚缺的微囊藻毒素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的制订奠定了基础,为建设部颁布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中对微囊藻毒素将于2006年6月起进行检验的要求提供方法学依据。与世界上从事藻类学和藻类生物技术研究的机构相比较,本实验室具有全面、系统而且相互衔接的特征。我们的研究覆盖了系统分类、生理生化、分子遗传和环境生物学4个层次。在基础研究方面,有关微囊藻毒素对动物、植物和其他藻类的生态效应的研究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是较为突出的;有关蓝藻适应力的遗传学研究在选题和研究方法上能够与国外生物学主流相接轨,发现了一些蓝藻生存适应或细胞分化必需的新基因;鞘藻目的系统学依然是我所藻类学研究的特色之一。在应用研究方面,对于荒漠藻类在生物结皮中作用的研究和人工结皮技术的开发达到国外同类研究水平;发展了葛仙米优良藻种筛选和培养技术,在我国率先实现规模化养殖。底栖动物生态研究旨在定量阐明底栖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为底层系统调控提供操作依据。在经济底栖动物方面,首次建立了以实现河蟹最大持续产量为目的的放养量模型,2005年底,鉴定专家认为该项成果在河蟹增殖领域居国际领先水平;区域湖沼学的研究致力于运用比较湖沼学的方法和预测生态学的理论探讨泛滥平原生态系统的宏观规律。开展长江中下游富营养湖泊的比较湖沼学研究,旨在定量揭示大尺度上富营养化机理。同时,开展长江江湖复合系统的生境破碎过程与对策研究,以期提出整体保护长江水系生物多样性的战略对策。随着人口的增加,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在增加,水产养殖也迅速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加强,水产发展越来越面临食物安全、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挑战。但是由于对水产养殖尤其是集约化养殖中水产动物的营养学、饲料技术和养殖技术等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导致水产养殖出现效益低、饲料浪费、环境污染、产品质量差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就是对其营养需求、营养素利用、饲料配方等有关水产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反应不清楚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从基础入手,研究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蛋白源利用、投喂技术、能量学利用模式等,为无公害水产养殖提供理论基础。有关鱼类的营养学研究基本上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在鱼类能量学模型、补偿生长等方面居国际前沿。本实验室对国家对水产健康发展的根本需求,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饲料配方、水产养殖均有重要的意义。部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饲料配方和投喂技术改进,可以明显地节约饲料,降低对环境的氮磷排放,降低养殖成本,减少渔业污染。水环境工程示范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课题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课题通过验收后,路甬祥院长发来贺信;武汉新区水专项示范工程已得到科技部和地方政府的肯定,科技部李学勇副部长在视察时说,搞水污染治理只有在蓝藻水华最严重的地方做才最有意义,你们有一支队伍在这里,做出了效果,国家要继续支持,你们要继续做下去。针对水环境和水生生物安全提出的重大建议也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如为《2001高技术发展报告》第五章生物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撰写的开篇文章《转基因安全与对策研究》,提出了转基因安全问题的三条对策建议;2004年,为中共中央党校撰写了理论学习材料转基因及其安全性,阐述了转基因研究的起源及发展,分析了转基因安全争论的实质,提出了如何正确认识转基因及其安全性的思路。培育的鱼类品种支持地方政府组建了国家良种场,形成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实验室的国际合作渠道不断拓宽,已成功主办了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治理国际培训班 等8次国际和多边学术会议,有10多人次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与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欧盟等研究机构保持着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组织承担并完成了1项欧盟项目。国际合作形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我室研究人员出国接受培训、攻读学位或作博士后研究到外国人来我室接受培训、攻读学位或作博士后研究。总之,实验室全体研究人员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积极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辛勤探索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前沿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努力寻求保护健康水环境和发展可持续渔业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此同时,实验室也全面完成了更新改造,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投资1400多万元,已基本建成了生态学技术研究平台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平台;并通过研究人员的不断引进和更新,实验室已有50岁以下研究员1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5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通过课题开放等措施,有40多位高级访问学者来室合作研究,进室博士后20多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优化、业务水平较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已经形成。实验室在国内外相同学科领域的地位和在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得到了明显增强。

中国著名的生物专业大学有哪些`

富哉
坏未来
1,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缩写为SIBS)成立于1999年7月,是中国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综合性国立研究机构,由原上海地区的中国科学院8个生命科学研究所和2个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而成。2,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Institute of Zo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静生生物调查所、1929年成立的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和1930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1950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室和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1962年,成立动物研究所。3,上海交通大学生物系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成立于2011年4月8日,学院旨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及临床医学发展需要,重点建设生物医学仪器、神经科学工程、医学影像信息、生物纳米材料4个学科领域,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高端研究、开发、管理人才。4,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始建于1984年,是由原农学、兽医、植保、气象、畜牧等5个系的生物学相关教研组和专业组建而成,是国内各大院校中最早设立的生物(生命科学)学院,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是该校的重点建设单位。5,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成立于1990年,1999年进入实体化运行,它是国家基础学科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生命科学学院现有两个系:南京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和南京大学生化系;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个部属研究所: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