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是什么性质的机构? 国企,私营,还是有事业编制的单位?

开放日
梦使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于1998年10月成立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是由国家和上海地区相关领域科研单位共同发起组建的一家为实现国家科研计划,进行有关人类基因组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国家级新型科研机构。 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上查到的一个文件里看到该中心是上海张江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里的一个企业,但在上海及国家工商网均未有注册信息,所以很可能是一个科研机构,没有事业编制,具体请看链接http://www.12333sh.gov.cn/200912333/2009xxgk/ztxx/rcyj/200909/t20090917_1085086.s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谁能告诉我上海南方基因中心的一些情况 ?

祸福溷溷
使性飞扬
  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浦东新区碧波路250号1号楼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 。  享誉国内外、成为我国基因组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的主要基地之一、同时在国际上也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基因组研究中心之一的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日前度过了5周岁生日。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成立于1998年,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任主任,是由上海地区相关领域科研单位共同发起组建的一家为实现国家科研计划,进行有关人类基因组研究和应用开发的新型科研机构。南方研究中心的组建单位包括科技部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上海新药研究开发中心、浦东科技创业投资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 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包括原上海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和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中心现拥有基因组测序部,生物信息学部,遗传学部,功能基因组学一部和二部,比较基因组研究部,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研究部等七个部门。  5项成果  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该中心获得了累累硕果,仅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就有5项。  钩端螺旋体等三种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及功能研究该中心联合多家单位,完成了三个重要的人类和植物病原微生物--钩端螺旋体(4.85Mb)、表皮葡萄球菌(2.6Mb)和黄单胞菌(5.2Mb)的全基因组测序。其中, 钩端螺旋体是该中心在国际上率先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重要微生物。该项研究首次识别了维持钩端螺旋体生命活动的4700多个基因,同时鉴定了30多个致病相关基因和10多个潜在的、可发展疫苗的新靶点。研究成果发表在2003年4月的《Nature》(《自然》)杂志上,同时申请了3项基因专利。  房颤致病基因的克隆研究该中心遗传部与同济医科大学合作,通过对一房颤家系进行遗传连锁分析,首先定位、克隆了该疾病的致病基因 --心肌钾离子通道蛋白KCNQ1,并确定了该基因致病的突变位点。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引起家族性房颤的致病基因,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房颤治疗新药的研发。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03年1月的《Sc ience》 (《科学》)杂志上,并申请了专利两项。  鼻咽癌易感基因的定位研究该中心遗传部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合作,通过对广东地区的10 0多个鼻咽癌家系进行遗传学研究,成功地定位了鼻咽癌的易感基因位点(4p15.1-4p12区域),这是鼻咽癌遗传易感性研究的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02年8月的《NatureGenet鄄ics》(《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肝癌相关基因研究该中心在世界上首次对肝癌进行大规模EST测序 (EST:Ex鄄pressedSeq uenceTage,是基因组中被表达的部分,携带着完整基因的某些片段--编者注),获得肝癌和癌旁组织的EST 达4万条,构建了国际上最大的肝癌EST数据库;并在转录组水平初步揭示肝癌发生、发展的规律,克隆了一批肝癌相关新基因并申请若干项基因专利。  日本血吸虫功能基因组研究该中心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合作,以日本血吸虫为研究对象,在世界上第一次针对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和形态(包括雌虫、雄虫和虫卵)进行大规模基因片段检测并作全面分析和验证,获得了43707条基因片段,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触手担轮类(原口动物)表达顺序标签公共数据库;克隆全 长基因611条,为弄清血吸虫基因组结构奠定基础;基因功能检测显示,血吸虫有众多的基因参与代谢,寻找并鉴定出一批代谢、发育和性别相关基因,为血吸虫病的诊断和疫苗研制奠定了重要基础。该项研究成果于2003年10月在《 NatureGenetics》杂志上发表。  另外,该中心还发挥技术平台优势,积极配合中科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参与完成了水稻(粳稻)4号染色体的精确测序,这一工作发表在2002年11月的《Nature》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研究,于2001年参与了国际黑猩猩基因组计划,参与完成了黑猩猩第22号染色体的精确测序,该项工作将在近期《Nature》杂志上发表。  4点经验  陈竺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作为一家科研机构,5年的历史也许很短,但初获成功。他觉得有4点体会和经验可以总结:一是将国际科学前沿与国家目标相结合。具体来讲就是科学界与决策层结合,保证了科学目标与国家重大需求的融合。这种决策不仅是中央的决策,也是地方领导层的决策。二是打破部门界限,实 现大联合,建设真正面向全国,乃至面向世界的国家重大技术平台。三是科研上要想作出独特贡献,还得基于符合国情、实事求是的决策,而且重大战略目标的选择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四是科学研究要以人为本。在中国土地上要做出一流工作,既要吸引海外的人才回来,发挥海外人才优势,同时更不要忘记中国现在已有可能通过进行大项目研究,通过战略性的牵引,培养本土化一流人才。

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怎样加入

人心
红颜泪
中国6个国家的科学家正式加入了这一计划。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深远的影响和...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和北方研究中心和北京华大基因组研究中心相继成立。1999 年...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是什么性质的机构? 国企,私营,还是有事业编制的单位?

光之旅
灵公说之
科研机构,属于国企。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是由上海地区相关领域科研单位共同发起组建,一家为实现国家科研计划,进行有关人类基因组研究和应用开发的新型科研机构。自成立以来,中心先后承担和参与了人类基因组测序,水稻4号染色体测序,黑猩猩22号染色体测序,日本血吸虫基因组测序,功能基因组与生物芯片,人类重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等八十多个重大项目,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一百多篇,申报专利近五百项,荣获国家和上海市奖励22项。中心将开展广泛的国内、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国外的优秀人才和技术,特别注意吸收在海外学有所成的专业人才,参与中国人类基因组研究事业。同时,适时与国内外企业进行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建立和发展必将对我国基因组科学和生物医药研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想做防癌筛查,基因检测靠谱吗,远盟康健怎么样?

还乡而立
大追踪
靠谱!基因检测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科学检测技术,远盟康健是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实验室共同合作的。通过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了解自己是否罹患某种癌症,以及处于正常/异常/高危情况。可以获知自己在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的超早期情况。

问题呀,问题,谁能告告我呀??谢谢!

卡罗尔
伐檀
世界屋脊的辉煌穿越——写在青藏铁路铺通之际 2005年10月12日,注定要在世界铁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青藏铁路铺轨全线贯通。10月15日,首批援藏物资通过青藏铁路运抵拉萨。这标志着西藏正式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也标志着我国所有省、市、区全部通上铁路。 攻破冻土难题,克服高原缺氧,保护脆弱生态 铁路建设难题一一破解 修建进藏铁路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修建进藏铁路一直关怀备至。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正式运营。2001年6月29日,全长1142公里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正式动工。 滑坡,地震,风沙,雷电,强日照,泥石流。除了这些频发的自然灾害外,青藏铁路工程更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铁路建设难题。4年来,10多万筑路大军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在雪域高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青藏铁路要穿越550公里的连续多年冻土区,另外还有部分岛状冻土、深季节冻土、沼泽湿地和斜坡湿地,是工程建设的最大难关。200多名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攻关,先后啃下了多年冻土隧道、桥梁、路基施工应用技术等多项世界性难题,不少冻土工程措施在国内外都是首创,使青藏铁路成了“世界冻土工程的博物馆”。 风火山的冰层厚达150多米,青藏铁路开工前,有西方媒体预言:青藏铁路根本过不了风火山。负责施工的中铁二十局与多家科研单位合作,相继攻克了多项世界性高原冻土施工难题。2002年10月,风火山隧道顺利贯通。 青藏铁路全线海拔3000米以上,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有960公里,最高点达5072米,年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5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一半,建设者随时可能发生肺水肿、脑水肿等危及生命的高原病。 为保障建设者的健康,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坚持卫生保障先行,以往建设工地上常见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豪言壮语,被“以人为本、保障健康”所取代。沿线建立了三级医疗机构,职工生病在半个小时内就能送往工地医院治疗。青藏铁路沿线建有17座大型制氧站,工人每人每天平均强制性吸氧不低于2小时。在开工以来的4年多建设中,没有一人因高原病致死。 青藏高原珍稀动物品种多、种群大,生态环境脆弱。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总投资330.9亿元,其中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就达12亿元以上。指挥部还在我国大型工程中首次实行环保监理制度,委托第三方对青藏铁路实施全程环保监控。青藏铁路成为我国重点工程环保的典范:首次与铁路所经省区签订环保责任书;首次为野生动物修建迁徙通道;首次成功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移植草皮…… 减少运输成本,扩大对外交流,改变消费结构 高原发展机遇千载难逢 初到西藏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感受:物价高。据西藏有关部门调查,在拉萨,一吨煤炭700元,一吨水泥800元,100元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相当于沿海地区的54元。原因主要是西藏自身生产能力相对较低,而以公路为主的运输方式,又增加了进出藏物资的运输费用和进出藏人员的经济支出。 交通的不便,越来越成为西藏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瓶颈。旅游业、矿业、藏医药业、农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业等高原特色产业的发展,都因为交通而受制约。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运营以来,成为开发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推动青、藏两省区经济发展的交通要道。戈壁新城格尔木已从昔日的戈壁荒滩,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 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是沟通青藏与内地联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通道,也是西部腹地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藏铁路的贯通,将为青、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并从根本上改善西藏的交通设施,使西藏形成铁路、公路和航空的立体化交通,彻底解决物资、人员进出困难的问题,加快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逐步形成自己的经济造血功能。 串联高原景观,展示迷人魅力,吸引世人目光 黄金旅游线路呼之欲出 蓝天白云,雪山峡谷,民俗风情,宗教寺院……神秘的青藏高原以其巨大的魅力,一直吸引着中外游客。自1980年以来,进藏观光的游客人数以年均27.6%的速度递增,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4%,两项指标都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藏已经把旅游业作为特色经济之首,然而,闭塞的交通却制约了这一产业的壮大。青藏铁路贯通后,不仅为乘客提供较低的票价,还将把西宁、格尔木、拉萨3座城市串联成一个整体,形成环格尔木旅游圈和环拉萨旅游圈。 建成后的青藏铁路将保持全天候通车,并使用红外线监控系统。列车在一般路段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20公里,冻土地段每小时100公里。这意味着从格尔木到拉萨不会超过12小时。 据介绍,青藏铁路列车分普通客车和观光列车两种,前者以输送乘客为主,后者兼具旅游功能,每到一处胜地可停车观光,预计观光列车年载客量90万人次。届时,游客将坐在具有供氧功能的车厢内,享受饮食、民族风情表演等服务,浏览窗外美景。这无疑会使赴藏的旅游者大增,推动西藏旅游业蓬勃发展。 面对新形势,西藏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青藏铁路的贯通,无疑会使西藏乘上时代的快车,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卫生部部长

龙骑侠
七面人
卫生部部长: 陈竺,男,汉族,江苏镇江人,1953年8月生于上海,1970年参加工作,无党派,全国十届政协委员。1981年获上海第二医学院硕士学位,1989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学位,1990年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是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在血液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有较高造诣,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曾获得法国抗癌联盟卢瓦兹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是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2007年6月任卫生部部长。现任部长陈竺。主持卫生部全面行政工作,分管办公厅,联系卫生部机关服务中心、健康报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

远`盟康健中国人寿我这次做基因检测担心真实性

坏女人
两代人
中国人寿和远盟康健做的基因检测,是在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实验室进行的检测,我查询过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是比较权威的机构

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

阮瞻
老人愿
一个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总和就是基因组。只有破译了所有基因的秘密,才能从根本上探索生命的本质。科学家们认为,通过测定人类的基因,了解基因的功能,可以为治疗和预防癌症、心脏病等疑难疾病提供新的途径。所以继原子弹爆炸和阿波罗登月之后,人类又一项宏伟的科学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美、英、法、德、日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于1990年正式启动。这一计划耗资30亿美元,旨在为30多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进行精确测序,绘制一张完整的人类基因图,并解读出其中所包含的生命信息,为从基因层面上有效的控制疾病,延缓衰老提供可能。详情官方服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