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生考试科目有哪些

祖庚
赤胆情
以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例,考试科目如下:考试科目: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或俄语或日语;3、文学基础;4、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考试初试参考书目:1、文学基础:《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5版;《文学理论导引》,周宪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1版。《中国文学史》(4卷本),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新文学史》(上、下册),丁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外国文学史》(西方卷),王立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2、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6卷本),郁贤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扩展资料: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就业前景:从现实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应用范围不是很广泛,但在提升素质,升华思想,增加内涵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专业的毕业生知识广阔,适应能力强,尤其在文化界大有用武之地。相较于文学类的其他专业而言,中国古代文学的就业率比其他专业要高,中国古代文学在不少高校还是热门的专业,报考的人比较多,有一定的就业压力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参考资料:南京师范大学-2019硕士招生目录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难吗

尚同
生与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是否好考取决于自己的备考情况以及报考什么学校,因为好考都是相对而言:1、基础好,备考充分就好考,否则就不好考,不同的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其实考研难易和专业没有直接关系。2、考研难易主要看招生单位所处城市和名气,因为生源不一样。报考名校肯定难,但报考偏远地域的招生单位则相对不难。但是考生应当明确的一点是,不论是哪一个专业的研究生,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别人适合的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需要考生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好不好、未来发展方向与考生自己的本科专业、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结合和分析,理性看待和认真对待考研的专业选择问题,不要因一时冲动或是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草率决定,往往会在备考期间十分痛苦。考生获取相关有关中国古代文学信息的途径有很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怎么样,学校研究生官方网站会列出详细的招生简章、考试内容、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以及报录比等重要数据,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选择;可以咨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师兄师姐,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考研网、考研论坛等信息来源。另外,需要详细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考研情况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免费资源我们的学姐,帮你解答报考院校的详细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好不好,可以从专业排名来判断,其排名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该学科考研难度的大小,包括近几年内该学科全国排名的变化程度。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在学校排名系统中并没有靠前的位置也不出名,但是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的排名位置;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属于全国知名学府,但是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出名。如果学科与学校在全国均有较高的排名位置,那么该学科属于热门学科,考研的竞争力会相对较大。考生在选择报考中国古代文学之前应当对其全国排名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将学科与学校的排名都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每年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1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专业排名,专业排名可以从中检索到。 相对来说,中国古代文学的排名还是相当乐观,是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学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中提供了有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好不好的全面而详细的资料,欢迎考生前往查阅。

古代文学考研考什么,分数分别占多少分

王柏
鸿
古代文学的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专业课。其中政治和英语各占150分,专业课占300分。专业课根据报考院校和研究方向的不同而不同。具体考试科目需要按照报考院校的通知为准。中国文学批评史专题、中国古籍校读法、西方文论专题、现代语言学专题、明清小说戏曲研究、唐宋诗词与散文研究、文体学专题、中国文学与文化、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国文献学、中国山水文化与民俗等。扩展资料:古代文学的经历阶段:希腊文学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氏族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这时产生了神话和史诗;古典时期,即奴隶制全盛时期,产生了悲剧、喜剧、散文和文艺理论。希腊化时期,文学崇尚修辞技巧,内容贫乏,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公元二世纪以后,希腊影响所及的地区被罗马帝国吞并,虽仍在希腊语作家,但古希腊文学已失去独立性。罗马文学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到二世纪中叶为开始阶段,作品大都失传,主要成就是喜剧;共和末期为一段,无论散文、诗歌都有较大成绩,称“黄金时代”。公元一、二世纪,即帝国初期,称为“白银时代”,以讽刺诗和历史较为突出;三世纪以后为衰落阶段。此后,以拉丁语写作的作家中,基督教作家成为主流,此外还有由拉丁语派生的方言文学,欧洲文学也进入中古时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古代文学考研学校选择

流浪犬
风之音
南开不错。选择相对考取把握大的学校。报考学校的选择主要考虑层次差异和地域不同。此外还要考虑生活习惯和将来就业取向,一般先选地方然后再选学校。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我是想博士的时候出国,回国后在高校工作。南开在学术上和南京大学相差很大吗?专业差距不了解,可以参考相关排名。南京大学的文科优势更明显一些 尤其是中文方面但是语言学确实压力大 每年考得好偏 我有朋友关注过一段时间 后来转战南师大了 校内没有同学的话 还是报考其他学校比较好听说武汉大学的文学不考语言

古代文学考研

能攸然乎
木笔
你问这些问题很难回答,还是结合实际情况自己斟嚼吧.添附古代文学考研试题给你,希望有帮助:先秦一、名词解释和填空1、九辩(人大古代文学00)2、九歌(人大古代文学00)3、淝水之战(北大古代文学9x)东晋与前秦符坚 谢安 4、《天问》的作者是(屈原)(南开大学文学综合00)5、春秋三传(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南京师大古代文学02、03)《公羊传》、《榖梁传》、《左传》。6、孔子有关诗乐的主张有()()()(浙大古代文学05)7、孟子的论文主张是()()(浙大古代文学05)8、《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宋玉)(浙大古代文学05)9、“齐人有一妻一妾”故事出自(《孟子》)(复旦大学古代文学05)10、《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复旦大学古代文学05)11、尚书(南大古代文学03、04,四川大学古代文学02)12、楚辞 先秦 (北师大古代文学93)13、四家诗(四川大学古代文学03)14、“阳春白雪”的典故出自于()的《对楚王问》(四川大学古代文学02)15、汉人传授《诗经》,有古今文之分,“毛诗”为古文经,今文经有“鲁诗”“齐诗”与()(四川大学古代文学02)16、《老子》又名《道德经》,由(道经)与(德经)两部分组成。(四川大学古代文学02)17、三家诗(北大古代文学04)18、变风变雅(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4)19、春秋笔法(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4)20、比兴(华东师大中文03)21、春秋内外传(湖南师大古代文学xx)22、风雅颂(北大文学史04)23、〈庄子•内篇〉(苏州大学03)24、笙诗二、简答1、《蒹葭》的章法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3、《诗经》的编定成书有哪几种说法?其各自的依据是什么?《诗经》在汉代的流传情况如何?(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5)4、简论〈离骚〉对〈诗经〉比兴手法的开拓。(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3)5、与《诗经》相比,《楚辞》在艺术表现方面有哪些特色。(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4)6、你是怎样看待《诗经》艺术成就及其影响的。(南京师大古代文学03)7、《庄子•养生主》中文惠君曰:“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请问梁惠王从庖丁之言者体会到的究竟是何养生之道。(南京师大古代文学04)8、简述《诗经》“六义”中的风、雅、颂的主要内容。(南大古代文学05)9、《孟子》艺术特点。(南大古代文学04)10、《诗经》中“赋”和“比”的异同。(北师大古代文学03)11、简析《离骚》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北师大古代文学02)12、举例说明《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北师大古代文学01)13、简述庄子文章对后世的影响。(北师大古代文学00)14、简述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北师大古代文学96)15、距离说明庄子散文中的寓言的特点。(北师大古代文学96)16、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北师大古代文学99)17、简述《左传》《国语》和《战国策》的编写体制。(北师大古代文学94)18、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概况。(北师大古代文学93)19、春秋战国时期散文有哪些特点。(武汉大学古代文学04)20、简述屈原〈离骚〉的主要思想内容。(浙大古代文学04)三、论述1、《诗经》有哪些属于“史诗”性质的作品?试举两篇间述之。(复旦大学古代文学99)2、怎样评价〈离骚〉的思想意义。(北大文学史04)3、论述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及其后代散文的影响。(人大文学综合00)4、屈原与老子作品艺术特色比较。(北大古代文学9x)5、试论《诗经》的采集、整理、流传及“六义”之说。(复旦大学古代文学99)6、庄子三学的艺术成就。(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7、结合作品,试论《左传》的文学特点。(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5)8、《诗经》的艺术特点。(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4)9、举例《左传》的叙事特征。(北师大古代文学01)10、谈谈《庄子》的艺术特色。(北师大古代文学98)11、《楚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北师大古代文学94)12、论先秦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北大古代文学03)13、试述屈原作品艺术成就。(最好从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而产生的艺术感染力方面分析)(复旦大学古代文学xx)14、试论《诗经》的艺术特征。(人大文学综合04)15、和《左传》相比,《战国策》在文学方面有什么新的变化。(人大古大文学04)魏晋南北朝文学一、名词解释或填空 1、建安风骨(北师大中国文学史05,华东师大中文05,人大古代文学04)2、建安诗歌(暨南大学古代文学史05)3、建安文学(北大古代文学04)4、《芜城赋》作者()(复旦大学古代文学05)5、阮籍的文学成就体现在()(复旦大学古代文学05)6、建安七子(山东大学古代文学05,浙大古代文学04)7、竹林七贤(山东大学古代文学03,北师大古代文学93)8、永明体(南京师大古代文学03,华东师大文学基础04,南京师大古代文学04,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浙大古代文学04)南齐永明年间形成的新体诗,讲究声律与对偶,代表人物沈约、谢朓、何逊9、阮籍长于五言诗,其代表作为()(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综合00)10、刘义庆的代表作是(《世说新语》)(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综合00)11、成语“江郎才尽”的“江郎”指2南朝梁诗人(江淹)(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综合00)12、昭明文选(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综合00)以昭明太子萧统为中心的文学集团编纂的文集13、骈文(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综合00)对偶、声律14、太康文学(北大古代文学04)15、徐庾体(北大古代文学04,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3)即宫体诗,以宫廷生活或女子体态、器物为咏叹对象,内容浮华藻丽,但感情空洞16、连珠体(北大古代文学03)17、写出下列简称中作家的全名: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复旦古代文学99)(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三张: 二陆:陆机、陆云、两潘 潘岳、左思18、写明下列作家生活在公元几世纪及其著作集名:蔡邑,江淹(复旦古代文学99)19、玄言诗(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4)20、《与山巨源绝交书》(人大古代文学04)21、嵇、阮(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3)嵇康 阮籍22、《世说新语》(四川大学中国文学03)23、北山移文(人大古代文学00) 二、简答1、魏晋传奇有哪几种,内容是什么。(厦门大学古代文学05)、3、试论述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浙大古代文学05)4、“永明体”的声律要求?有什么意义。(复旦大学古代文学05)5、“嵇志清俊”怎样理解。(山东大学古代文学05)6、六朝志人小说人物语言特色。(北师大古代文学03)7、曹植诗歌在艺术上有何创新。(北师大古代文学00)8、简述庾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北师大古代文学99)9、概述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思想内容上的价值。(北师大古代文学96)10、为什么说庾信是南北朝最后一位优秀的诗人?(北师大古代文学98)11、以《五柳先生传》和《挑花源记》为例,简述陶渊明的散文的特点。(北师大古代文学97)12、简述谢灵运诗歌的艺术特色。(北师大古代文学94,湖南师大古代文学xx)13、简述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色。(北师大古代文学93)14、简述谢灵运的诗风。(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15、以谢眺诗为例简述“永明体”的特征、价值。(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4)16、简述建安“三曹”诗歌的异同。(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3)三、论述1、分析曹植诗歌风格前后期的不同。(暨南大学古代文学史05)2、以陶渊明的《归田园居》(5首)为例,分析其田园诗的艺术境界。(北师大古代文学02)3、论曹植诗的艺术成就。(北师大古代文学00)4、论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北师大古代文学96)5、论建安诗歌对文人诗歌发展的贡献。(南开大学中国文学史99)6、以阮籍为代表的正始诗风对建安诗风有哪些延续。(武汉大学古代文学04)7、试比较“古诗十九首”与阮籍《咏怀》的主题与风格。(复旦大学古代文学99)8、西晋武帝太康至惠帝元康年间,文坛上出现一批作家,史称“太康之英”,其主要包括哪些诗人?略述其创作成就。(南大古代文学99)9、陶渊明诗歌艺术及其在诗歌发展史的意义。(复1旦大学古代文学04)10、根据下列两条资料,评论曹植诗歌:[1]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而不群。(钟嵘《诗品》上);[2]子建《名都》《白马》《美女》诸篇,辞极赡丽, 然句颇尚工,语多致饰,视东西京乐府天然古质,殊自不同。(胡应麟《诗薮?内篇》)(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4)11、赏析:《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能何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12、论述建安诗歌的特征。(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4)13、试论鲍照诗歌的基本风格构成及其形成原因。(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14、有人说:“古诗两汉以来,曹子建出而始为宏肆,多生情态,此一变也。”你如何理解这一论述。(人大古代文学00)文学批评一、名词解释或填空 1、曹丕《典论?论文》里提到的四体八论是指()()()()(浙大古代文学05)2、《文赋》(浙大古代文学05,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3)3、诗缘情而绮靡(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4)4、钟嵘的滋味说(人大古代文学04)5、《文心雕龙》(浙大古代文学04)二、简答1、钟嵘的《诗品》是如何评价历代诗人诗歌的?请简要回答。(北师大中国文学史05)2、刘勰《文心雕龙?辨骚》:“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4)三、论述1、曹丕文气说和孟子知言养气说比较分析。(厦门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05)2、文心雕龙的隐秀。(厦门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05)3、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文学理论长足发展的原因。(北师大古代文学03)4、结合曹丕的《典论?论文》具体内容,给出你的评价。(北大古代文学04)5、刘勰钟嵘文学思想之比较。(北大古代文学03)6、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是如何分析想象的。(复旦大学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03)7、以曹丕的“文气说”谈谈作家个性与文学创造的关系。(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4)宋代历史背景一、名词解释或填空 1、陈桥事变(北大古代文学99)2、新旧党争(北大古代文学98)二、简答三、论述1、北宋自“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之党争。(其具体过程)(北大古代文学00)词一、名词解释或填空 1、花间词派(武汉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试题04、北师大中国文学史93) 2、花间集(徐州师大中国古代文学03) 3、“苏门四学士”是指()、()、()、()(四川大学中国文学03) 4、 宋代有关词论主张当行本色,其中当行是指(),这与南宋()的()中提到的“词别是一家”是一致的。(浙大古代文学05)5、漱玉词(山东大学古代文学05)6、梦窗词(南师大古代文学03)7、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是()编的()(南开大学文学综合99)8、以诗为词(人大中国古代文学史00)9、《清真集》(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3)10、解释典故: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南师大古代文学02)二、简答1、试述你对“词别是一家”的理解。(武汉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试题04)2、简述柳永对词体发展的贡献。(南开大学中国文学史99)3、默写陆游《卜算子•咏梅》(南开大学中国文学史99)4、谈谈对苏轼“以诗为词”的看法。(华东师范大学中文04)5、李清照以女词人而自写情怀,其抒情特点与传统的“代言体”词作有何不同。(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6、词”和“曲”的产生有哪些共同的原因。(北师大中国文学史00)7、简述北宋词的发展概况。(北师大中国文学史99)8、简述李清照的艺术特色。(北师大中国文学史96)9、举例说明苏轼词的艺术风格。(北师大中国文学史96)10、“辛派词人”指11、 的是哪几位作家。(北师大中国文学史97)12、简述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北师大中国文学史94)13、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徐州师大中国古代文学03)14、简述清真词的艺术特征。(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04)15、比较苏轼辛弃疾创作特点。(复旦大学中国文学02)16、比较苏、辛词风的异同。(南师大古代文学02)17、刘辰翁《柳梢青•春感》:“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此三句描写的是何景象?表达作者何种感情?(南师大古代文学02)18、谈谈宋词中的“易安体”(北大古代文学00)三、论述1、评述唐五代词。(四川大学中国文学03)2、苏轼的出现在北宋有什么意义?对后人影响如何。(复旦大学古代文学05)3、论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北师大中国文学史00)4、试论苏轼对词发展的贡献。(北师大中国文学史98)5、试论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及其对词发展的贡献。(北师大中国文学史93)6、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柳永在词试上的贡献。(人大中国古代文学史00)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具有既豪迈清雄又飘逸空灵的特色。试从景境、情境、理境等曾面中述其艺术蕴涵。(徐州师大中国古代文学04)8、《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词至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苏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请结合词史,谈谈对这段论述的看法。(南大古代文学99)9、况周颐《惠风诗话》:“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南渡诸贤不可及处在是。”请结合词史,说明自己的看法。(南大古代文学99)10、用苏轼的词、诗、文各一篇分析苏轼作品的艺术特色与美学风貌。(复旦大学中国文学03)11、结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评论此词的意境构成和风格特征,且论述此词与苏轼词体革新理论的关系和其在词史发展上的重要地位。(浙大古代文学04)12、论述周邦彦的“集大成”。(人大古代文学04)13、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中云“东坡词……”,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北大中国文学史04)14、论述唐宋词的发展流变。(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3)15、南唐五代词对北宋词的影响。(北大古代文学97)16、黄庭坚诗论及其创作艺术成就。(北大古代文学98)17、论辛弃疾词的成就及其对南宋词的影响。(北大古代文学99)诗一、名词解释或填空1、江西诗派(北师大中国文学史05)2、江西诗派的开创者是()(南开大学文学综合00) 3、中兴四大诗人有()()()()(浙大古代文学05、南师大古代文学02)4、点铁成金(暨南大学古代文学05) 5、诚斋体 (山东大学古代文学04、徐州师大中国古代文学03)6、文起八代之衰 (xxxxxx) 7、永嘉四灵(人大中国古代文学史00、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04)8、江湖派(复旦大学中国文学02)9、夺胎换骨(北大中国文学史04)10、苏、梅(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3)11、《四时田园杂兴》(北大古代文学03)12、一祖三宗(武汉大古代文学04)13、写明下列作家生活在公元几实际及其著作集名:陈与义、元好问二、简答1、比较李白与陆游诗歌风格的异同。(暨南大学古代文学05) 三、论述1、中国古代诗歌跟唐诗和宋诗的依据和意义。(北师大中国文学史05)2、试论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的农村题材诗歌创作。(北大古代文学04)3、试比较论述李白与苏轼的人格精神与诗歌风格。(徐州师大中国古代文学03)4、略论江西诗派的创作成就及在诗歌史上的地位。(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04)5、唐宋“以文为诗”之种种。(北大古代文学01)6、谈谈黄庭坚诗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对后世诗人的影响。(清华大学文学理论和文学史00)文(散文、笔记文、骈文)一、名词解释或填空1、唐宋八大家(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xx)二、简答1、苏轼称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你是如何理解的。(北师大中国文学史05)2、欧阳修的散文对散文文体有什么创新。(北师大中国文学史02)3、何谓“唐宋散文八大家”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徐州师大中国古代文学05)三、论述1、试述唐宋古文运动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中文03)2、试述北宋古文运动对于唐朝古文运动的继承、发展。(北大古代文学00)3、唐传奇与宋人笔记比较。(北大99)志怪与传奇话本一、名词解释或填空1、话本(山东大学文学史03)文学批评与理论(词论、诗论、文论)(不单单是宋代的)一、名词解释1、“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四川大学文学概论试题99)2、曹丕《典论•论文》里提到的四体八论是指()()()()(浙大古代文学05)3、《文赋》(浙大古代文学05、徐州师大中国古代文学03、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3)4、童心说(南大语言文学基础05)5、六义(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4)6、言有物,言有序(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4)7、诗缘情而绮靡(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4)8、穷而后工(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4)9、《文心雕龙》(浙大古代文学04)10、发愤著书(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3)11、神韵说(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3、北大古代文学98)15、特犯不犯(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3)16、情景交融(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3)17、意境(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3)18、汉•王充的代表作是()、晋•陆机的代表作()、唐•皎然的代表作是()、元•张炎的代表作是()、清•幔亭过客的代表作是()、《与李翊书》的作者是()代的()、《岁寒堂诗话》的作者是()代的()、《艺苑厄言》的作者是()代的()、《夕堂永绪论内篇》的作者是()代的()、《古谣谚序》的作者是()代的()。(厦门大学中国古代文论97)19、思无邪(厦门大学中国古代文论97)20、诗缘情而绮靡(厦门大学中国古代文论97)21、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厦门大学中国古代文论97)22、是赝而理镇(厦门大学中国古代文论97)23、诗有别材,诗有别趣(厦门大学中国古代文论97)24、词源(北大古代文学98)25、艺概(北大古代文学99)26、“立象尽意”之说出自()(南开大学文学理论00) 27、意境(清华文学理论与文学史01)二、简答1、“汉魏风骨”是何人最先提出来的,它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四川大学文学概论试题02)2、“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孕外之致耳”是何人最先提出来的,它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四川大学文学概论试题02)3、“文以载道”是何人最先提出来的,它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四川大学文学概论试题00)4、“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要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是何人最先提出来的,它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四川大学文学概论试题01)5、“夫神思方运,万涂竟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是何人最先提出来的,它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四川大学文学概论试题01)6、《文赋》《文心雕龙》《沧浪诗话》《原诗》《人间词话》的作者分别是什么时代的什么人。(四川大学文学概论试题03)7、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风骨论和兴寄论分析。(厦门大学古代文学专业中国文学批评史05)8、严羽《沧浪诗话》中别趣别才分析。(厦门大学古代文学专业中国文学批评史05)9、曹丕文气说和孟子知言养气说比较分析。(厦门大学古代文学专业中国文学批评史05)10、袁枚的性灵说缘情说很儒家诗言志说比较。(厦门大学古代文学专业中国文学批评史05)11、常州词派的领袖人文的词学主张。(厦门大学古代文学专业中国文学批评史05)12、文心雕龙的隐秀。(厦门大学古代文学专业中国文学批评史05)13、试论种嵘《诗品》“自然英旨”说的观点。(浙大古代文学05)14、简述荀子《乐论》中的文学批评观点。(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4)15、刘勰《文心雕龙•辨骚》:“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4)16、王骥德《曲律•论用事》:“曲之佳处,不在用事,亦不在不用事。”你对此有何看法。(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4)17、请简述王安石《上人书》的文学主张。(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论04)18、简述王士慎的“神韵说”和神韵诗。(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04)19、刘勰的《文心雕龙》是如何分析想象的。(复旦大学中国文学03)20、钟嵘的滋味说。(人大古代文学史04)21、简述李渔的戏曲理论。(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3)22、谈谈你对“言不尽意”说的理解。(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3)23、简述汤显祖的“意、趣、神、色”论。(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3)24、简评司空图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说。(厦门大学中国古代文论97)25、简述汉代对屈原的评论。(北大文艺学专业试题03)26、试评王士祯的神韵说。(北大文艺学专业试题03)27、《文赋》中对性灵说的论述。(即其创作灵感说)(北大古代文学02)三、论述1、清人叶奎说“韩愈诗其力大,其气雄,开一代之尊”,联系韩作,说明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武汉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试题04)2、刘勰钟嵘文学思想之比较。(北大古代文学03)3、试论曹丕的文气论。(四川大学文学概论试题00)4、分析、比较陆机刘勰关于艺术想象的理论的异同,评述刘勰作出的贡献。(四川大学文学概论试题00)5、试论曹丕的《典论•论文》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贡献。(四川大学文学概论试题03)6、以曹丕的“文气说”谈谈作家个性与文学创造的关系。(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4)7、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请结合《红楼梦》第一回的有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4)9、曹丕和陆机关于诗歌的文学见解有哪些异同,对后事文学发展有什么影响。(复旦大学中国文学xx)10、试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观点,解释中国文学的大致发展方向。(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3)11、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谈谈你对“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文艺理论观点。(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3)12、古代文论有何现实价值?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厦门大学中国古代文论97)13、比较韩愈苏轼文学观的异同。(北大文艺学专业试题03)14、评价钟嵘的《诗品》。(北大古代文学97)15、黄庭坚诗论及其创作艺术成就。(北大古代文学98)16、从“诗言志”到“诗缘情”。(北大古代文学98)17、论述:“文以气为主”所代表古代文论自觉之趋向。(“文以气为主”是谁最先提出来,在古代文气思想发展史上起何作用)(北大古代文学00)18、谈谈《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清华文学理论与文学史试题01)四、作文1、《文心雕龙》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请结合文学史辨析之,说明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作文部分04)

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夺命屋
大车
四卷都要看,考研的时候,笔试和面试,只要是古代文学,不管哪个方向,考的都是一样的,你说的元明清是考上之后再分的,所以全都要看当然都要看,先通而后才能专,况且只是看四卷文学史,只不过是对文学史有个大致了解罢了,连基本常识都没有怎么能做研究?元明清文学继承前面太多,,到时候读研究生时还要开设文学史和前面经典的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哪个学校比较好?

理沙
恐怖洞
你考哪个学校,要看你的意向和你的基础和目标了。才说的北大北师大和人大的对比是对的。你可以在全国所有的师范类学校里面考虑。在里面你有提到首师大,那我就给你说说这个。首师大在全国师范类学校里面排第九。考首师,比北大北师人大相对来说要容易不少。望采纳。我是学土木的,因为喜欢才想考古代文学,基础不算好,但也想考个相对好点的学校。至少要比同济好,否则不值得了。不知道首师大学校怎么样,会不会很差呀?你是跨专业的啊。好吧。你的眼光很高,想考好些的话就努力吧。首师全师范类全国排第九,古代文学在首师还算不错,不过和你问题中说的三个学校还是逊些的。但是不会很差。毕竟人家是师范类的。你自己想想报哪吧。

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五贼
相待
截至目前,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共计489所,在这些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有: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2年 公立 师范 教育部1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1962年。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北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中文、外语及相关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已成为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培养涉外高级人才的摇篮。2014年,学校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奋斗目标和构筑四大学术方阵的战略构想。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62年 公立 语言 教育部2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布局在中国西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896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3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2006年学校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51年 公立 师范 教育部4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又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2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5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建院时定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改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5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6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北京市“省部共建大学”。建校61年来,共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十余万名,是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54年 公立 师范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7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八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24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8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898年 公立 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9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南开大学占地448.97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2.5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学院占地6.72万平方米。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19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10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我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前身为1907年由清朝帝师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7年 公立 综合 福建省人民政府11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是市重点建设的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已进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的高校行列。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上海行知艺术师范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并入或划归我校管理。学校下设17个二级学院、134个研究机构。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54年 公立 综合 上海市人民政府12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简称“武大”,位于湖北武汉,是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同时是“111计划”、“珠峰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重点建设的综合研究型大学,是与法国高校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是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武汉大学办学源头可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1913年改名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名为武汉大学。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893年 公立 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3暨南大学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是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办领导。现任校长为胡军教授,校党委书记为林如鹏教授。“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6年 公立 综合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14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之最。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1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15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其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二个门类。学校设有7个学部,36个学院(系)。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9月,我校1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居全国高校第二;7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0位,4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897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16吉林大学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合并前的六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原吉林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46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17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44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18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弘扬了革命文化教育的传统,形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优秀人才。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3年 公立 师范 教育部19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2年 公立 综合 江苏省人民政府

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

天之合也
雷诺阿
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考试科目: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或俄语或日语。3、文学基础。4、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中国文学批评史专题、中国古籍校读法、西方文论专题、现代语言学专题、明清小说戏曲研究、唐宋诗词与散文研究、文体学专题、中国文学与文化、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国文献学、中国山水文化与民俗等。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加入全国统考的学校全国统一命题)。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扩展资料:研究生考试的报考条件: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网上报名时需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验证,没有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