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中国古代文学最好的十所大学

不知端倪
若骤若驰
2017年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1、北京师范大学2、南京大学3、复旦大学4、北京大学5、四川大学6、南开大学7、中山大学8、首都师范大学9、华东师范大学10、武汉大学11、浙江大学12、陕西师范大学13、中国人民大学14、华中师范大学15、西北师范大学16、暨南大学17、南京师范大学18、浙江师范大学19、福建师范大学20、广西师范大学

古代文学考研考哪个学校比较好??

童史
七纬
  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以中国上古至近代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种文体的嬗变、发展;作家、作品、作家群体和文学流派;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等。  全国共有151所招收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学校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南京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复旦大学,以下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名单  2015-2016年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院校排名  在学科排名方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这几所高校都是A 等级的,算是专业方面最好的,报考难度也是有的,其中陕西师范,报考压力相对另几所学校还是较小的,并且陕西师范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师范类院校里还是不错的,古代文学是其国家重点学科。  古代文学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02.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03.唐宋文学研究  04.元明清文学研究  初试科目 :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631文学综合  838文学专业基础  参考书目 :  0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  02.袁行霈等主编《中国文学史》  03.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04.钱理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30年》

大家古代文学考研都考哪个学校

红盖头
夏川
以北京为例,比较知名的中文系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下面依次来说:1.北京大学:业务一:大综合——就是中文系专业的综合在一起来考,什么都考;业务二:专业基础,只考古代文学一项。2.北京师范大学:业务一:中国文学史——考中国古现、当代文学全考;业务二:外国文学史及文论:考外国文学及文学理论。3.中国人民大学:业务一:大综合,类似于北大的;业务二:类似于北大的专业基础。4.中央民族大学:业务一:中国文学史——考中国古现当代文学;业务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就我的了解,因为现当代文学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差不多的学校一般即使是古代文学专业也会考现当代的。当然,你如果选择西部地区一些学校,也有不考现当代的。英语来说,复试口语什么的是肯定要考的,只是依各学校情况,程度有所差异就是。希望启道教育能帮到你

古代文学考研考什么,分数分别占多少分

瞀光辞曰
何术之有
古代文学的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专业课。其中政治和英语各占150分,专业课占300分。专业课根据报考院校和研究方向的不同而不同。具体考试科目需要按照报考院校的通知为准。中国文学批评史专题、中国古籍校读法、西方文论专题、现代语言学专题、明清小说戏曲研究、唐宋诗词与散文研究、文体学专题、中国文学与文化、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国文献学、中国山水文化与民俗等。扩展资料:古代文学的经历阶段:希腊文学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氏族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这时产生了神话和史诗;古典时期,即奴隶制全盛时期,产生了悲剧、喜剧、散文和文艺理论。希腊化时期,文学崇尚修辞技巧,内容贫乏,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公元二世纪以后,希腊影响所及的地区被罗马帝国吞并,虽仍在希腊语作家,但古希腊文学已失去独立性。罗马文学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到二世纪中叶为开始阶段,作品大都失传,主要成就是喜剧;共和末期为一段,无论散文、诗歌都有较大成绩,称“黄金时代”。公元一、二世纪,即帝国初期,称为“白银时代”,以讽刺诗和历史较为突出;三世纪以后为衰落阶段。此后,以拉丁语写作的作家中,基督教作家成为主流,此外还有由拉丁语派生的方言文学,欧洲文学也进入中古时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问题

小杰
白波若山
1.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可报考研究生考试的学校如下: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2.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参考书及必读书目:专业一:文学基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四卷本)罗宗强、陈洪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1918-2003)》(A、B 卷,第二版) 乔以刚等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外国文学名篇选读》(修订版,上下册)崔宝衡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文学理论》(修订版)[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专业二: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中下)罗宗强、陈洪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第二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陈洪、卢盛江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比较好的考研公共课参考书有:《写作160篇》第一本考研英语话题写作 《考研真相》考研英语历年真题解析+难句图解(注重基础) 词汇:星火的词根+联想+图解《阅读基础90篇》考研英语阅读《政治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司)《任汝芬政治高分复习指导书》拓展资料. 本学位点1999年开始招生,培养能从事古代文学和旅游文化研究、高等教育、编辑出版、企事业单位宣传、文秘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主要科目:中国文学批评史专题、中国古籍校读法、西方文论专题、现代语言学专题、明清小说戏曲研究、唐宋诗词与散文研究、文体学专题、中国文学与文化、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国文献学、中国山水文化与民俗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古代文学考研考些什么??

半月街
北大北师大确实是汉语言文学最好的院校了。 北大考综合,也就是说不管考哪个方向,初试都是一样的。包括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文学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外国文学。北师大是文学类综合和语言类综合分开,也就是说如果你考古代文学,考的就是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 我去年考的就是北师大古代文学,它的专业课二比较活,是看自己的见解,不过自圆其说就好。其他专业课的题复现率比较高,多看以往的真题还是可以应付的。不过报北师汉语言文学的人一年1700多人,要的不算他们自己报送的也就是6个左右,难度很大。自己答得好还不行,要比别人分高很多才可以。 有的学校古代文学考的科目很少,比如辽大和辽师大就是只考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 沿海的城市哪个好些,苏州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这都还可以,据说福建师范中文超强,不过我觉得现在就业还是看学校牌子的比较多,还是选个牌子亮点的学校吧。 历年考研的真题各个学校都不同,像北大北师大去他们的BBS浏览帖子就能找得很全。不过有的学校就得到研招办邮购了。 写了这么多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不管怎样,祝你好运! 我的邮箱是qianlydia@163.com 有问题可以给我发邮件。

古代文学 考研十大名校是·?··

凡交
弟切草
其实就是古代文学专业排名前十的学校:(该资料出自中国教育在校,比较权威)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仅就专业排名前十)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都排不上?这是专业前十的学校——专业强弱与学校知名度有时不成正比,比如福建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全国A类重点学科,但是其学校连211都不是……

如何备考中大古代文学考研

风骨
第四章
第一编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包括了中国上古时期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两个社会形态的文学思想和作品,为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文学的先声。 先秦文学最先是口头的,然后才有了文字,有了文学。例如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先秦文学不单纯是文学,它同时是历史,如《左传》等;是哲学,如老子《道德经》等;是政治思想范畴的东西,如《孟子》等。总之,是内涵很丰富的作品。因此,要了解先秦文学,必须首先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概况。不然,对某些作家、作品以及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就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例如屈原等。 基本知识1.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说:“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2.《周易》的筮辞(卦辞和爻辞),可以看到原始歌谣的影像。3.《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载于《吴越春秋》。4.神话的产生通行的两种解释为劳动起源说和宗教起源说。5.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像中的“神化”了的现实生活。6.女娲的神话,主要叙述她的两个功勋,一是造人,一是补天。7.羿是远古时的一位善射者。8.鲁迅的《故事新编》,也是对神话故事的改编。9.情感、形象和想像,正是使神话具备文学特性的三个关键因素。10.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1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本称《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才尊为“经”。12.《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305篇。13.《诗经》有《国风》160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40篇。14.《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15.“笙诗”6篇,仅存诗题。16.采诗和献诗都是汇集《诗经》作品的重要渠道。17.汉代有“孔子删诗”的说法,最早提出此说的是司马迁。18.最早明确在分类意义上指谓《诗经》的风、雅、颂,大概是战国末期的荀子。19.“风”指音乐;雅是正声,为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颂》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舞曲。20.秦以前,除去祭祀、宴享时奏唱外,《诗经》还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常常作为外交场合言谈应对的辞令,一是作为教育的课本。21.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赵人毛苌。22.东汉末年,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毛诗遂独行于世。23.“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鸿,就是蛤蟆。是讽刺卫宣公霸占儿子的新娘。24.《大雅》的五篇史诗,叙述了周人自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史迹和传说。五篇为《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25.闻一多说《七月》是“一篇韵语的《夏小正》或《月令》”。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26.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诗”或“六义”。……第六讲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续)1.梅尧臣与苏舜钦并称"苏梅",在诗文革新运动中,欧阳修的贡献主要在散文方面,而"苏梅"的贡献则主要在诗歌方面.后代学者称赞他们开创了宋诗的新格局.2.梅尧臣,字圣俞,安徽宣城人.曾任尚书都官员外郎.有《宛陵先生集》,存诗8200多首.梅尧臣在诗歌风格上推崇平淡古雅,但要求以创新为基本前提.他的大部分诗歌以琐碎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从中往往加进一些哲理性的内容,朝思理深密方向发展,创造出一种内敛的,令人心境平静的美.3.苏舜卿,字子美,河南开封人.与改革派范仲淹等时相过从,政治上亦受其影响.晚年被削职为民.他以诗歌创作驰名,所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雄健,语言畅达,代表作有《城南感怀呈永叔》.另有一些写景小诗,也别具韵味,如《淮中晚泊犊头》等.4.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主要以政治家的身份驰名.他的散文以政论文为主,代表作有《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答司马谏议书》等,散文的艺术特点是:逻辑性强,论证严密,立意新颖,语言简朴有力,气势不凡.其诗歌的成就总体上要超过散文,从内容上可分为4类:政治诗,怀古诗,咏怀诗,写景诗.怀古诗的代表作有《明妃曲二首》等,写景诗有《泊船瓜洲》等,艺术上以"雅丽精绝"著称.5.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以散文驰名,以"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而自成一家.代表作有《墨池记》,《醒心亭记》等.6.苏洵与两个儿子苏轼,苏辙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著有《嘉佑集》,其文学成就主要在政论文方面,有战国策士之风,代表作有《六国论》等.7.苏辙著有《栾城集》,其散文以"论事精确,修辞简严"著称,代表作有《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等.第七讲 苏 轼1.苏轼的生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19岁考中进士,因与改革派的矛盾,仕途颇为曲折.后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晚年更被贬至琼州.从政治上看,苏轼也许是个失败者,但他的人格是端正伟大的.2.苏轼的思想与性格.苏轼的思想特点是:主儒术而不迂腐,参佛老而不沉溺.儒家的忠君爱民,道家的因任自然,佛家的自我解脱都在不同的时候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维护着苏轼的完整人生.苏轼的性格也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一个耿介正直,坦率真挚,宁失其意不失其正的人,故性格中有极认真极执着的一面;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随缘自适,处逆如顺的人,故性格中又有极随便,极通脱,极放达的一面.3.苏轼的散文创作.可分三类1)论述文(包括政论文与史论文).代表作有《留侯论》与《教战守策》等.(2)叙事记游之文.代表作有《喜雨亭记》,《超然台记》,《赤壁赋》等.(3)书札,序跋和杂文.苏轼散文的主要风格是:自由畅达,随物赋形.4.苏轼的诗歌创作.苏轼的文学创作以诗歌的数量最多,达2700多首,内容题材多样,无论是表现自我,反映现实,歌颂山河,还是品评艺术,描写风俗,都是佳作纷陈.苏轼的最大特色就是善于从自然中体悟人生哲理,如《和子由渑池怀旧》,《题西林壁》等.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是(1)讲究才学,重视才气与学问.(2)多发议论.(3)善用比喻.(4)时有雅谑.第八讲 苏 轼(续)1.苏轼的词.苏轼是北宋继柳永之后第二位对词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词人.但他的词在当时引发了两种绝然不同的争论:一方面,有人充分肯定其对词的开拓和革新之功;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他"以诗为词",要非本色.2.苏轼词在内容方面的突破.苏轼的词被称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的词可分为三类1)抒情词.苏轼的抒情词具有严肃博大的特点,具体包括从政之情,爱国之情,怀古之情,人伦之情等.(2)咏物词.苏轼词中约有30首咏物词.他的咏物词形神兼备,富有寄托,代表作有《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和《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等.(3)农村词.苏轼的农村词约有10多首,代表作为《浣溪沙》五首,时作者在徐州任上.3.苏轼词在风格上的突破.苏轼词风可分三类1)豪放风格.这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代表作有《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2)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3)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第九讲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1.黄庭坚的生平与思想.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他生长在一个文学氛围特别浓厚的家族.并与苏轼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在思想上也与苏轼接近,以儒家为本位,圆融佛,道两家,因此内心洞达世事,外表和光同尘.2.黄庭坚的文学主张.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黄庭坚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诗歌理论1)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2)追求格韵高绝的境界,好用拗律,押险韵.(3)好用奇字僻典,刻意苦吟.总之,黄庭坚的文学主张,主要侧重在创作技巧方面,对宋诗的艺术作出了贡献;但因为比较忽视现实生活,所以作品的思想价值相当有限.3.黄庭坚的诗歌创作.黄庭坚著有《豫章黄先生集》,存诗近2000首,其中律诗的成就较高.代表作有《寄黄几复》等.前人评论黄庭坚的诗歌"清新奇崛","自出己意以为诗".黄庭坚的诗学地位也由此奠定.4.江西诗派的由来与发展.由于黄庭坚的诗歌在当时形成了很大的影响,许多诗人都追随他的诗风,逐渐形成了"江西诗派".南宋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派宗社图》,首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下附诗人20余人,江西诗派的名称由此而来.元代方回又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三宗",明确提出"一祖三宗"之说,揭示了江西诗派的源流.第十讲 周邦彦与北宋后期的词1.黄庭坚的词.黄庭坚的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一名《山谷词》,存词180多首.黄庭坚的词在当时与秦观并称"秦七黄九",但实际上黄庭坚的词并未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黄庭坚作词先学柳永,后学苏轼.他的一些婉约词颇有晏殊,欧阳修的风格,如《清平乐》(春归何处)等,一向受到后人的好评.2.秦观的词.秦观,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江苏高邮人."苏门四学士"之一,而其词则在"四学士"中影响最大.秦观年轻时即受到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赏识,他的一生也因为与苏轼的关系而沉浮不定,后人称他为"古之伤心人".其词集名《淮海居士长短句》.秦观早年的词主要写客游汴京,扬州时与歌*情感往还之事.秦观也写了不少羁旅行役之作,如《踏莎行》(雾失楼台)等.他的小令则将感伤写得细腻生动,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秦观还有一些感情相对亮丽的词,如《鹊桥仙》(纤云弄巧)等.3.秦观词的艺术特色1)擅长描绘凄迷感伤的意境,将外在之景与内在之情结合起来,极具艺术感染力.(2)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写景,抒情更为形象生动.(3)语言精美而平易,遣词典雅凝练,雅俗共赏.其不足是风格较弱,缺少力量之美. 2005-7-24 08:51 3楼 欢迎参与投票:您所希望的7周年聚会举办城市4.贺铸的词.贺铸字方回,著有《东山词》,为贺铸自行编定.贺铸出身较好,个性倔犟,有侠客之风.其词风多样,张耒在《东山词集序》中概括贺铸词有盛丽,妖冶,幽洁,悲壮四种风格,总体上具备刚柔相济的特点.他词的主导风格是继承了传统的婉约词风,代表作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等.贺铸词的艺术特点是1)意象重叠.(2)注重锻炼字面,善于点化前人语句入词.第十一讲 周邦彦与北宋后期的词(续)1.周邦彦的生平.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青年时代读书广博,但生性放浪.后在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而为宋神宗赏识,由太学生提拔为太学正.徽宗时,因精通音乐,善作词,提举大晟府.2.周邦彦的词集名《清真集》,一名《片玉词》,存词200余首.他的词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反而抽掉了柳永词中的市民情趣,擅长用精致的语言和形式描写一般士人的情感,但在艺术上,把北宋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被后人誉为"结北开南"的重要人物.3.周邦彦词的艺术特点1)善于铺叙,结构谨严;描摹物态,曲尽其妙.(2)句法奇警,辞气高华,造语精工,风格浑厚和雅.(3)精于声律,音韵优美.第十二讲 李清照与南宋前期的词1.李清照的生平.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受知苏轼.李清照在少女时代即兼擅多艺.18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两人极为恩爱.后因北宋新,旧党争,而回到家乡度过了近十年时光.南渡后,赵明诚因病去世,李清照辗转流浪于浙江金华与临安一带,郁郁而终.2.李清照词的情感基调.李清照的词集名《漱玉词》,存词40余首.她的词在情感上以"愁"为主,可以北宋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围绕自己的闺阁生活来写,以闺愁和夫妇别离之愁为主;后期词的"愁"情则以家国之思为主.3.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1)善于捕捉细小而生动的形象,来表达自己难以言传的感受和情感上的微妙变化.(2)语言精工自然,雅俗共赏.4.李清照词的影响.李清照的词在南宋初年即开始流传,并被宋人誉为南宋女词人之首,明清两代学者誉其词为婉约派的典范.第十三讲 李清照与南宋前期的词(续)1.张元干,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福建永福人.著有《芦川词》.曾作《贺新郎》词送给因主战而被贬的胡诠,以明心志.除了悲悼中州沦丧,志士流放以外,也表现了他们由来已久的深情厚谊.其词作风格在慷慨悲凉之外,也有清丽婉转的一面.2.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安徽和县人.曾与*相秦桧结怨,屡受打击.他积极支持张浚北伐.著有《于湖居士长短句》,存词220余首.代表作有《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和《念奴娇》(洞庭青草)等,其词风明显受到苏轼的影响,他是从苏轼到辛弃疾豪放词派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第十四讲 陆游与南宋前中期的诗歌1.南宋前中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即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均以诗歌擅名天下.其中陆游影响最大,杨万里,范成大二家次之,尤袤作品则较少.2.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因与韩侂胄政见不合,隐居十五年不出,最后忧愤成疾而终.他著有《诚斋集》,存诗4200多首.他早年学诗,始学江西诗派,王安石等,继而学唐人绝句,最终深悟学即病,转以自然为师.所作诗歌构思新颖奇特,善于表现人物情态和稍纵即逝的场景;笔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活泼,风格爽朗轻快,被称为"诚斋体".代表作有《小池》,《闲居初夏午睡二绝句》等,情趣与理趣兼备.3.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人.与杨万里为同榜进士,但范成大仕途畅达,官至参知政事.晚年退居石湖,因名其集为《石湖集》,存诗近2000首.他作诗师法众家,但能自出风格,兼有"清新妩媚"和"奔逸隽伟"的特点.他的诗歌注意揭露社会问题,代表作有《催租行》和72首"使金诗"等;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则集古代田园诗之大成,体现出诗人独特的胸襟.第十五讲 陆游与南宋前中期的诗歌(续)1.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浙江绍兴人.他生活在一个有良好文学氛围的家庭.早年历经动乱,培养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他的一生,可分为三个时期1)19岁—44岁,为成家,应试及第一次被贬时期.(2)45岁—53岁,为从军及第二次被贬时期.(3)53岁—85岁,为第三次被贬及闲居时期.2.陆游诗歌的创作主题.陆游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其诗集名《剑南诗稿》,存诗9300多首.其诗歌主题分为三个方面1)表现自己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迈理想以及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代表作有《书愤》,《金错刀行》等.(2)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歌,代表作有《游山西村》,《小园》等.(3)爱情诗,代表作有《沈园二首》等.3.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1)渊源各家,风格多样,众体皆工.(2)高度的抒情性与强烈的感染力.(3)对偶工整,语言精致.4.陆游的词,风格多样,既有表现忧愤之情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也有表现其精神气质的《卜算子》(驿外断桥边),还有表现自己爱情经历的《钗头风》(红酥手),等等.第十六课讲 辛弃疾及其豪放词派1.辛弃疾的生平与思想.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济南)人.辛弃疾早年受祖父辛赞影响,培育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他20多岁时,曾组织了一支抗金义军.并受当时义军统帅耿京的派遣,与南宋朝廷联系,试图里应外合,协同作战.后南下,任江阴签判,在此后四十余年的生涯中,他除了有一半时间辗转在江西,福建等地任地方官外,大部分时间赋闲在家.作为一个主战派,他有勇有谋,但生不逢时,郁郁而终.2.辛弃疾词的分类.辛弃疾的词集名《稼轩长短句》,存词600余首,是宋代存词最多的词人.他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1)爱国词.主要追忆当年的抗金生活,抒发自己的报国壮志,表达对于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和对投降派的愤懑之情.代表作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2)农村词.主要描写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以化解现实中的痛苦.代表作有《清平乐》(茅檐低小)等.(3)闲适词与言情词.代表作有《西江月·遣兴》和《祝英台近》(宝钗分)等.辛弃疾词的内容虽有差别,但都贯串着爱国主义的英雄情怀.3.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1)以苍凉,雄奇,沉郁为主导风格,但不拘一格.(2)意境开阔,气势飞动.(3)多用比兴,博征典故,语言繁富.4.苏轼与辛弃疾的异同.相同之处:两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不同之处:(1)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2)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5.辛派词人.在辛弃疾爱国情怀和豪放风格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风格相近的词人,如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被称为辛派词人.第十七讲 姜夔与宋末格律词派1.随着宋末社会和议之风的盛行,文人士大夫的报国热情慢慢下降,意志消沉的伤感弥漫文坛,艺术化的文人生活重新流行.从词体的发展来看,宋词也到了总结和集成的时期.宋末的词人一方面大力纠正辛派词人的粗疏,另一方面对词的语言技巧,形式等方面作了新的开掘和总结,逐渐形成了所谓"格律词派",其代表人物是姜夔,吴文英,史达祖,王沂孙,周密和张炎等.2.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属江西省)人.一生未入仕途,游幕于萧德藻,张鉴等人,晚年贫困而死.姜夔精通音乐,兼擅多艺,以词的成就最高,著有词集《白石道人歌曲》,存词80余首.他的词有感叹国事的内容,但在表达上低回深沉,如《扬州慢》(淮左名都)等;也有不少咏物词,仅咏梅的就有28首,其中代表作是《暗香》,《疏影》二首.3.姜夔词的风格特点是"清空",这一评价最初是由张炎提出的."清空"的主要内涵是:(1)词中的情感,多属于文人士大夫那种高洁清雅的意趣.(2)在表现手法上,多追求言外之意和空灵的的神韵.(3)词中的语言,意象偏向淡雅素净.(4)词的意境以疏朗开阔为主,结构上有跳跃性.第十八讲 姜夔与宋末格律词派(续)1.吴文英,号梦窗,别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以布衣游幕终生.词集名《梦窗甲乙丙丁稿》,后易为《梦窗词集》,存词340多首.他的词风以密丽取胜,代表作有《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等.吴文英的词在艺术上注意锻炼字面,意旨幽深,结构跳荡.宋末张炎曾拟之如"七宝楼台".自清代中期以来,梦窗词一直受到尊崇.2.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京(今河南开封)人.著有《梅溪词》一卷,存词100余首.他的词情景交融,咏物,节序之作尤为人称道.代表作有《双双燕·咏燕》等.3.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著有《花外集》,一名《碧山乐府》,存词50余首.他的词在语言上注意雕琢,故国之感深沉,清代常州词派列学词四家,尊王沂孙为一宗,代表作有《眉妩·新月》.4.张炎,字叔夏,号玉田.著有《词源》二卷,上卷论音律,下卷论作法.词集名《山中白云词》,存词300余首.清代浙西词派奉为宗师之一.他的词以咏物著称,代表作有《解连环·孤雁》等.第十九讲 南宋后期的诗歌1."四灵诗人"是指南宋后期生长在浙江永嘉的四个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号灵秀;翁卷,字灵舒.因为这四个诗人的字,号中都有一个"灵"字,所以称为"四灵",也称"永嘉四灵".他们在思想方面,漠视功名富贵,安于贫*,以陶渊明为师.他们的诗歌在内容方面着重表现大自然的秀丽景色和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艺术上追慕晚唐隐逸诗风,崇尚平淡自然的风格,语言精炼,以白描为主要表现手法.2.江湖诗派是指在南宋后期以江湖游士为主要成员,以献诗卖文为生活,基本上依附于权贵的一个文人群体,主要成员有范成大,戴复古等.杭州书商陈起于1225年把以江湖诗人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汇刻为《江湖集》,江湖诗派因而得名.他们的诗歌题材以平民生活和世俗人情为主,风格率真自然,感情直露.第二十讲 宋代话本1.话本在宋代是指新体白话小说,也称为"平话",它是"说话"艺人表演时所依据的底本."说话"相当于今之"说书",它起源于唐代,到宋代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说话"主要在勾栏,瓦舍中进行.宋代"说话"主要有三家:小说,讲史,说经.话本的体制包括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篇尾六个部分.2.现存宋代话本,小说类有《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等,讲史类有《大宋宣和遗事》,《新编五代史平话》等,说经类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3.话本塑造了不少市民形象,揭示了他们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斗争,特别是表现了他们争取恋爱婚姻自由,反对封建压迫的民主思想.讲史类话本则体现了当时民众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新的评价.话本在艺术上以通俗性和生动性为主要特征,特别是在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上更为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4.话本,特别是讲史话本的出现,为后代长篇小说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在著作形式和故事情节方面对收到宋代话本的影响.

古代文学考研不考大综合的学校

快节奏
楠桂
浙江大学不考大综合,英语,政治加上两门专业课,一门是古代文学的文史基础(不考外国,不考现代),另一门是古代文学的文论部分内容。2017届考研生,消息至今绝对准确,后面有改革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