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哪个容易

戴蕾
其名高明
你好,我是在2011年1月15、16日参加的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我报的古代文学专业。第一,你在大学期间是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并且自己比较擅长哪个方面。比较擅长的话就会在复习的时候有信心并且压力不会很大。第二,如果你是跨专业考的,那么我建议你选择现当代文学,毕竟现当代文学跨度小,复习内容相对少一些。第三,考研究生其实很多学校都是按照专业课总分和英语成绩从高到低排名进入复试的,所以我建议你在复习的时候英语是要用心用力复习的。并且文学这一个专业的英语成绩在众多专业中和各个地区应该都是最高的。希望这些建议对你有帮助,祝你考研成功!

考研考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好呢?

人大喜邪
生化
我是中文专业的学生,今年也是大三.也准备考研.我身边有很多研友都是报古代文学专业的.也有几个是报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我想说,嗯,中文类的研究生专业,比如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就业的话会偏向学术性的职业,比如教师或者杂志的编辑.古代文学的方向就是分各个时期的研究内容.嗯,比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等就是这么分的.各个学校要考的范围不尽相同.有些学校要求的考的专业课范围还有包括古代汉语.涉及到古代汉语的话,嗯,怎么说,毕竟你不是本专业的学生,可能学起来会有点压力,有点难度.不过,俗话说的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对了,还有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要背诵掌握.嗯.古代文学的就业范围会比较窄一点,偏向于教师这个行业.现当代文学的话,方向也是跟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关.当然方向是在你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后再来选择的.嗯.我个人觉得对于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来说,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应该会相对比较容易一点.毕竟大部分文学作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有所接触有所了解.而且,要求的氛围会比较小的一点.对于现代文来说,我们理解起来也会相对容易.这个专业的就业面会广一点.像报社,公务员的某些岗位,杂志社编辑等等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觉得可能考本专业会容易一点,或者你对中文是很有兴趣的话,不妨报考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专业,你英语好可以有很大的优势.我就是想报这个专业的.觉得就业面会广很多,而且现在中西方交流频繁,孔子学院的创立,中外文学的比较研究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嗯嗯.好好考虑下.大家一起加油~~~

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哪个考研更容易点

既已告矣
入火不热
第一,你在大学期间是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并且自己比较擅长哪个方面。比较擅长的话就会在复习的时候有信心并且压力不会很大。第二,如果你是跨专业考的,那么我建议你选择现当代文学,毕竟现当代文学跨度小,复习内容相对少一些。第三,考研究生其实很多学校都是按照专业课总分和英语成绩从高到低排名进入复试的,所以我建议你在复习的时候英语是要用心用力复习的。并且文学这一个专业的英语成绩在众多专业中和各个地区应该都是最高的。

关于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考研是如何选择及就业前景。

民如野鹿
於乎
文学类的都是一根线,包括什么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还有文艺学,美学等等,都是这一大类,文学类的线算是文科里面最高的吧!所以,文学类英语是个绝对重点!全国有33所重点高校是自主划线,包括了北大、清华、复旦等等名校,所以它们的分数线一般都会比国家线高,而且古代文学也是文科类的热门专业,所以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像北大每年古代文学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二,而且复试淘汰率也很高,算是精英教育了…… 除社会科学院外,北师大和北大是仅有的两所全国古代文学学科A+类学校,另外是复旦、浙大等属于A类学校,所以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录取比岂止十几比一?本人也是2013古代文学考研,查看过往年北大该专业考录比是一两百比一!好考与不好考当然在于自己,但是楼主如果下定决心考北师大,那么不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是不可能的!(关系、RMB、作弊除外) 考研可以分两类:一个是为了高文凭找工作,这一类占大多数;另一个是为了单纯的学术研究。如果LZ为了考好学校,像江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大等这样的偏理科的重点高校可以考虑;如果为了好专业或是学术,那么肯定是选北大、北师大、复旦、中山、浙大等这样的文科强的学校啦!根据经验,比如北京地区的文科重点高校,像北师大,北大,首师大等都是竞争很激烈的,所以,LZ若为了求高文凭、名校名片,可以试着报考偏重理科或其他方面的高校,像中国政法,北京理工、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虽然专业不强,但是毕业出来也毕竟是名校,特别是中央民族大学的古代文学知道的人很少,可以试一下!

文艺学和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考研初试题目一样吗?

惺惺惜惺
白衣情
一般是不一样的,这个要要报各个学校的情况的,不同的学校考研科目也不一样,参考书目也不一样的。因为同属于文学类的考研,所以相对而言,有名气的学校,尤其是在专业上有一定成就与独立性的学校,会对考生比较高的要求,考试的题目会涉及到古、今、中、外,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全方面的考查,所以如果你报考的学校很好的话,毫无疑问,他们的初试题目是一样的;当然,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风格,有些学校比较变态的话,参考书目毫无疑问非常之多,文学类的考研十几本参考书是很正常的;回归正题,基本上,好点的学校他们初试的试卷确实一样的,加油哦

考研考中国古代文学方向好还是现当代文学

魔球
从报考人数上看,古代文学报考的人数稍稍要少一些,也就是竞争没有现当代那么激烈。从专业课难度上来看,古代文学的难度略大于专业课难度。这个考哪个专业好的问题,还要看你自己喜欢哪个专业,将来想从事什么工作,还有就是要看你考的这个学校的哪个专业的导师是比较权威的。要多方面考虑,有其他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

考研现当代文学竞争激烈?还是古代文学竞争激烈?

出乎性哉
桂花
1、到小学校当老师、或在大学校当辅导员,现在很多民办学校待遇也还不错吧,或者一些小点的公立学校。(如果当小学老师,那没必要考研究生,读个在职的就行了,大学辅导员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2、公务员。这个是肯定要考虑的。 3、企业比较难吧,就专业对口来说,没人要文学的吧,就算要,要个中文的本科就够了,现在企业也讲究成本问题,招研究生就要给研究生的待遇,反过来你做的事如果本科生也能做,又何必招研究生呢 。 4、跨专业就业,一般做不来很技术的活。基本都是从事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销售之类的。如果你交际能力强的话,可以考虑。 5、最后也是最重要一个建议,可以考虑用你的业余时间去个比较好的企业做培训生,那是非常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培养你各方面的能力,比学校不知道强多少倍,就是一点,不好进,你可以选个一般的地方实习也好啊,现在毕竟没那么大压力,还没毕业。 谢谢参考资料:怎么说呢?沙发的精髓。我认为没必要犹豫得太久,很多名校的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初试科目都是一样的,只是复试方面不同。而且分都是一样的,忒高。其实我觉得,要是你真的喜欢并有这个信心从事文学方面的工作,就要看你报的学校重点科目是哪个,最好去突击重点科目。 至于就业方面,说实话,文学类的就业最最好的就是进高校或是搞研究(也包括写作),至于其他的,我特意又去看了其他同学的回答情况,你可以参考:1、到小学校当老师、或在大学校当辅导员,现在很多民办学校待遇也还不错吧,或者一些小点的公立学校。(如果当小学老师,那没必要考研究生,读个在职的就行了,大学辅导员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2、公务员。这个是肯定要考虑的。3、企业比较难吧,就专业对口来说,没人要文学的吧,就算要,要个中文的本科就够了,现在企业也讲究成本问题,招研究生就要给研究生的待遇,反过来你做的事如果本科生也能做,又何必招研究生呢 。4、跨专业就业,一般做不来很技术的活。基本都是从事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销售之类的。如果你交际能力强的话,可以考虑。 5、最后也是最重要一个建议,可以考虑用你的业余时间去个比较好的企业做培训生,那是非常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培养你各方面的能力,比学校不知道强多少倍,就是一点,不好进,你可以选个一般的地方实习也好啊,现在毕竟没那么大压力,还没毕业。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42935230.html?si=2

考研比较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

鲍子立干
独息
一般说来(不考虑大小年等报考偶然性),难度是依次增加的,就业前景是依次增加的,就业难度是依次递减的不好意思,看错了,把汉语言文字学看成汉语言文学了。放最前面就是了,上面的话依然有效

现当代文学考研咋考

常卒乎阴
鸡汤不说,干货先上!唔,我的公共课一般般,下面着重讲讲我的专业课复习,也只能分享我自己的一些经验,但不一定适合你。因为每个人的基础都不一样,网上的帖子有很多,但奉劝各位不要尽迷信经验,自己要有整理、分析、调合的过程。(文末最后有交流群链接!)先简单讲讲我考研前的个人情况:我来自普通二本学校,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次性通过大学四六级英语,平时也拿本专业的奖学金。报考暨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初试成绩401,政治71,英语66,文学基础128,阅读与写作136。【初试经验】英语:英语学习方法有很多,但不是每一种都适合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以为自己的英语基础还算不错,但不得不说,我被考研英语虐得挺惨的。因为没有及时转换方法,前期太轻视英语,以为自己可以轻松搞定。转入正题,单词!单词!单词真的很重要。不要太相信过多的技巧,其实如果文章读懂了,根本不用担心做题的问题,细心一点就可以避免那些雷区。我用的是红宝书,认认真真过了三遍以上,但到最后就是看着英文想中文,比较马虎,因为真的没什么时间了。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很多,但效率没有想象中好。因为重复做阅读,那些长难句有时还是读不准。从16、17年的命题趋势看,新题型、翻译、完型都比早年简单了很多,但是阅读的难度还是不变的。所以,阅读还是拉分的关键部分。我用的是黄皮书,从1997到2016刷了两三遍吧。之前我也以为第二遍刷的时候会记得答案,其实并!不!是!甚至第二次刷的时候,同一篇阅读我还错了四个,真的是心好累啊!!在前期可以多看英语文章(唔,手头上还有一本全新的2018何凯文时文精选,需要的可私聊),培养英语阅读思维和语感,到暑假的时候开始做真题。我是从五月份开始从1997的真题开始做,其实效果不大好。第一次做完之后第二次再做的时候,该错的还是会错!!那时候感觉心都碎了!觉得自己前期做了很多无用功。政治:从八月中旬开始,前期还是每天精讲精练+1000题,越到后面觉得越难背。尤其从十一月份开始,基本上每天在政治花四个小时。早上先背两个小时(前期是风中劲草,后期就是肖八肖四20天20题,反反复复融会贯通),背累了就动笔写写。晚上两个小时做一套选择题(包括做题和订正),当然订正这个步骤很重要,要学会把知识点总结,还要把一些相似的容易混淆的区分开来。后期这个时间段还要加入“时事与政策”。今年政治考题,肖老押中了很多大题。其实押题也是一年年运气的,16年就是蒋中挺押中的比较多。所以大家还是不要太过迷信押题,还是要全面撒网吧。但不得不说,肖老真的是一位良心老师,尤其是在复试备考阶段,他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有答疑的帖子,也很认真回复每一条评论。专业课我考的是现当代,3月-4月,过了第一遍的三十年,真的只是看而已,不过也是按着横向和纵向的脉络复习。刚开始看书,就是你充满活力但同时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这样看书对不对。前期跟着书本做了笔记,其实没什么用。最后背的还是习题册的练习题!(我用的是北师大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基础与实战练习》)比我自己总结的好多了。但实际上,从17年各学校的命题趋势来看,不再像以前那样,从练习册中抽出几道可以背诵的题,更注重学生理解的能力。比如暨大今年的简答题“从文学史的角度评述柳青《创业史》”,16年的题目“从文学史的角度评述胡适《尝试集》”。不仅仅是要求你知道这部作品的内容、主题、艺术特征,还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看到题目的时候其实是一脸懵逼的,差点就想选语言学的题目做了,起码我知道那几个会话原则的内容。后来我再静下来分析,《创业史》是十七年文学的经典,“十七年文学的成就和不足”我是关注过的,那把这些共性放到《创业史》中也同样适合。于是就列出了三个点:从主题上、从艺术手法上(还有一个忘了),注意的是,“评述题”最好也点一下弊端——塑造的农民形象过于理想化。所以说,背书的时候不要拘泥于一两部作品,一定要有时代背景的意识,从共性中找出个性。古代文学是我花时间复习最多的科目,因为暨大写作必考一道古代文论,多背古代文学可以有充实例子。虽然到最后简答和论述题我都没有选择古代文学的答。因为考的点我都没有仔细背过,一是“欧阳修的文学革新主张”,二是“明代中期的复古”。暨大往年的论述题都是出唐代的东西,今年明显有反押题趋向。今后,这一趋势应该会更加明显。前期看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书,比如龚鹏程讲文学史(颠覆性思想比较多,有点意思)、蒋勋讲唐诗、叶嘉莹讲唐诗(推荐!)等等,不要以为这些书对考试没用,也不要看完就算,看书的的时候还是适当写一点感想或笔记。复习古代文学主要还是看熟袁行霈那一套书,兼看骆玉明那套。袁行霈那套脉络很清晰,要掌握重点作品。先秦主要是知道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一般考选择题)、汉赋对应的名家名作、往后的唐、宋大家都要很熟,注重时代背景分析。元代比较少考(10年考了个《西厢记》的戏剧冲突),但近年的反押题趋势看,还是要熟悉。明清两代关注重点名著的艺术风格、人物形象、中心思想。到最后背书的时候,基本上是拎出一个关键词,就得扯出一大堆东西来。我是把目录都撕下来了,看着目录,自己复述线索。再是外国文学,按往年来看,每年必考一道思潮的简答。但是17年考的是“莎士比亚悲剧对古希腊悲剧的独创性及对后世戏剧的影响”、“从鲁滨逊划界的行为看早期殖民小说中殖民者如何确立自我主导地位”。鲁滨逊那道题一开始也是一脸懵逼。后来我想起它是18世纪启蒙文学里面的,就把启蒙文学的几个点,着重从“搭建理性王国”这个点铺开。看完这两门课后,已经到暑假了!把文学理论过了一遍,第一遍真的很痛苦,看完一句话也不知道他讲了什么。因为这时候对文学的把握还是很模糊的。建议可以先看看刘安海那本文学理论、陶东风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学习怎样论述问题,有利于阅读与写作)。看完第一遍只是留个印象而已。(文学理论最好放在最后一科复习,)对了,要注意教材每一章节后面的思考题哦。虽然复习的战线是9个月,但是到了10月份才慢慢知道应该怎样学习。前期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了,提醒大家真的要理解了再背诵。背诵的同时,看看练习册的习题是怎么论述的,要养成“讲问题”的思维。我选择的练习册:古代文学是齐鲁书社的《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现当代用的是北师大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基础与实战练习》、外国文学是唐红梅主编的《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册》、文学理论也是崇文书局的《文学理论教程辅导及习题册》最多人感到棘手的大概是“阅读与写作”吧。古代文论每年必考,推荐王运熙的中国文学史批评教程,平时拿个本子积累一下各种“范畴”的名句。比如“文品与人品”、“文学风格”、“真情”、“创作动机”等等,也可以积累西方讲述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什么重要论题。写作的时候,例子古今中外结合都有,就会丰富很多。这一个步骤很重要,想知道详细的可以私聊。我还看了一本《文学文本解读》(王耀辉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这本书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几个部分,教你怎么分析文本。不过,17年写作题也与往年不同,没怎么用上这些方法。有一道题是讲“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这是两个比较大的点,我把它看做是文学有无社会功用的问题,不知道到最后是否能够切题。下面分复习阶段谈一下各阶段的状态。3-6月:打基础,这段时间大多数人其实都不在状态,无论是学校的课程还是别人的打扰。不过这段时间也是自己摸索学习的过程。你会觉得很迷茫,你在质疑自己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不对,你在比较别人的复习进度怎么样。其实到最后你才发现,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7-8月:查漏补缺,把所有参考书目都过一遍。(我前期看书比较杂,到九月份才完整地过完一遍)这个时间段完全是自己掌握了。能在学校的尽量在学校,能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而且在学校有学习的氛围。一定要明确好自己这阶段要完成什么任务,以便开学后更好进入状态。9-10月 一进入开学,时间飞速啊!可能是因为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但是这个时间是最多人放弃考研的时候。因为秋招、考公什么的开始了。你会看到别人去实习获得多少多少经验感叹不已,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每天只会背书的傻逼。你会看到别人参与秋招很顺利地找到工作了,想到自己没考上又没工作经验的那个忧桑……这时候内心一定要强大!一定要想想自己考研的初衷是啥!如果这时候已经改变目标了,那放弃也未尝不是坏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一样的路。正是因为大家不一样,社会才那么多姿多彩嘛~11-12月 疯狂背书,尤其是背政治的状态。基本上每天4个小时在政治上。早上两个钟背大题:肖八、肖四、20天20题(其实到最后肖四是最牛逼的,不过也是概率和运气问题,16年肖四押中的题就比较少,所以平时多背一点,考试的时候就能多写一点);晚上就是一套选择题,练题感。我做选择题其实比较快,但考试的时候选择题比较难,我大概做了40分钟(平时都是20分钟)。考完之后也没敢对答案,不想面对。英语方面就是重温单词,做阅读以外的题。都是因为前期的单词基础打不好,到后期花费时间太多,做了很多无用功,淡淡的忧桑。专业课重点放阅读与写作(其实这部分应该在暑假中期就开始了,因为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到最后才开窍,颇有点临急抱佛脚,就显得很被动了。)其实这个阶段应该是狂背、各个科目融会贯通的阶段。最后注意,现在考研的题目越来越灵活,所以看书不要只局限于那几本参考书,可以多找几本同类型的文学史比较着来看,在图书馆文学类的书架多转转,常常会发现惊喜。平时也要多看期刊论文,关注目前学界的讨论热点。附上一些我看过的觉得比较好的书:(不一定都要看完,最重要是学会别人“讲问题”、解读文本的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自学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陈思和)《浮出历史地表——中国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丁帆)《中国现代诗歌艺术》(孙玉石)《文学理论基本问题》(陶东风)《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周志雄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暂时先想到这些,待补充)【复试经验】因为我的初试排名还算比较稳,所以成绩一出来,我就着手准备复试了,所以免去了很多调剂的麻烦,这是值得庆幸的。大概用三天搜集了资料、制定了要完成的任务。但是暨大复试的竞争并不小于初试,高分被刷、低分逆袭,一切皆有可能。复试准备期间,我把三十年、当代文学又翻了一遍,还着重看了丁帆的《中国乡土小说史》、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中国现代妇女文学研究》等等。基本上是每一个专题都找一本专著来看,比如十七年文学经典性的问题、先锋小说的问题。这个阶段看得最多就是论文。唔,现在觉得复试面试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你熟悉的作家作品,最好还能和其他相似的作家作品作对比。英语就问了我两个问题:你来自哪里?你喜欢电影吗?附上今年复试笔试题目(回忆版)一、论述题1.评论五四时期“人以群分”的现象及对文学史的影响。2.就具体作家作品谈,评价十七年文学短篇小说?3.谈谈你对“新世纪文学”的认识和评价?4.如果你是编剧,如何从小说过渡到电影?5.评议海外华文研究的热点二、文本赏析题(50分)赏析莫言《马的眼镜》(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莫言重新发的第一条微博内容)最后最后啰嗦几句鸡汤。在你决定考研之前,一定要有一个强大的动力和明确的目标。考研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简单,最难的是处理自己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经历彷徨、迷茫、犹豫、灰心的时刻,但是坚持到最后,总会有所收获。不开心的时候,写写日记,在文字中找点慰藉感。当然,这是作为一个侥幸成功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来讲的。有时候上天很残酷,或许你付出了很多,结果也有可能不尽人意,所以请大家慎重慎重再慎重。我的扣扣是叁叁舞芭艺舞酒艺贰贰,我自己也总结了“文学评论写作”的方法,有具体问题的都可以私聊。但是!我的经验只供参考,不是绝对的。另外,诸如“参考书目有哪些”、“历年真题”这些问题你们可以自己百度,考研的过程要学会搜集信息,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