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管理学考研哪个专业好

黑猫
委蛇
1、都是管理学硕士。但从就业来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会更好就业,因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就业需要报考公务员,而企业管理或偏向企业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都需要考数学。2、多数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行政管理学或企业管理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两种的考研区别主要在于前者一般不考数学(个别理工学校考数学三或选考数学三),后者需要考数学三。3、有少数大学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如人大、北师大、南开大学、武大、东北财大等,但基本上也是偏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以要考数学三。如果打算考数学三则可以看看目标学校的专业设置,最好还是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这样就业会有优势。

管理类专业,考哪个专业的研究生比较好呢?

火鸡
踏踏实实
管理类专业是这些年的热门,以后,长时间看估计还会是热门;专业越热,考的人越多,难度越大。有能力的话就考个名校的名牌管理类专业;能力一般的话,其实不如先工作一段时间,有了经验或一定资金以后再做打算(继续考名牌高校名牌专业的研,或者出国深造),没有必要为了读研而考研。如果是因为职称、薪酬等级等考虑的话,那就考个一般学校的吧,反正瓶颈在于是不是研究生,而且还有自由时间,没有毕业压力。

管理学学士可以在考研的时候选择什么专业比较好

家务事
吕澂
国贸专业是一项注重实际操作性的专业,这其中的知识大部分已在本科阶段就已掌握,所以它注重的是工作经验,考研对其来说确实没有太大弹性。但并不是说所有经济类的专业都有以上特点,比如说金融学,这门学科对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都有很高的要求,仅靠本科阶段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而继续进修是更好的选择。所以,就本科学历来说,国贸的薪水与就业好于金融。而研究生过后金融的各方面都好于国贸。我个人认为金融是与经济和管理都密切相关的专业,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就设有金融专业。如果是为考研的话,我不支持你跨学位,因为难度太大,你对它不了解还要从新学。实在不喜欢国贸的话,不如改金融吧,这两个专业除专业课以外其余课程雷同,可行性比较大。希望以上内容会对你有所帮助。

管理学和经济学哪个硕士好?

身行仁义
车魂师
这三个的排序依次是:管理,金融,经济。我学校管理类的专业,会计、市营都很抢手,至于说金融和经济,还是考研去吧,研读出来,就好办了,本科的金融和经济,眼下难找工作,除非你知识面很广,很优秀。

管理类的哪个专业比较好?

吉大港
巨无霸
楼上你知道行政管理吗?你了解多少?其实人人都对管理感兴趣,但是兴趣是一回事,实际情况是另外一回事。现在的管理专业基本都是很难就业的。人人都想当管理者,你又见过几个管理者是学管理的啊。任何单位的管理者都是从各个岗位干起来的,都是有自己的一门专业特长,管理专业基本上学不到什么东西,不过有一点好的是管理类专业课少,读大学好玩。我一中央财经大学的学行政管理专业同学现在大四要毕业了,还没有找到工作,他告诉我他们专业就业率还不到50%,选专业不要听着名字神气就报了,我敢说没有一个人对管理专业没有兴趣。但是我们也要和实际的情况联系起来。现在很多专业都是徒有虚名,报专业一定要多咨询过来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管理学硕士有哪些专业

我鸣
没事儿
管理类专业硕士包含七个专业学位,分别是会计硕士(MPAcc)、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MEM)和审计硕士。再拓展一些这方面的信息。考试科目设置: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初试科目设两个单元,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复试形式一般主要为面试,具体复试办法可查询具体报考院校。就业环境:就企业雇主方面来说,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所处环境的复杂化,众多企业希望寻找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打理企业,在这一背景下,受过专业化训练后的管理类专业硕士毕业生受到青睐。就受过管理类专业硕士教育的毕业生来说,由于深刻理解企业的运营并具有相对丰富的工作经验,因而在企业管理中能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这一群体喜欢挑战,喜欢琢磨研究企业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富有激情,拥有良好的智力交流平台,因而能够借助同学资源群体进行头脑风暴处理棘手问题,往往可以较好地解决有关问题,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总的来说,就业环境仍处于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之中,由于管理类专业硕士教育产生的时间还比较短,社会效益显现将会滞后一步等因素的影响,社会认同度将进一步提高。职业发展:毕业生经过系统的教育之后,对自身的发展与欲从事的领域有更深的认识。在职业选择上可以把握住不多的选择机遇。因为这一群体的年龄要求他们在以后的选择中更换不宜过多,应稳住一个领域好好发展。学习方式:一般分为在职学习、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学习,具体应根据所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或在简章未发布之前提前向学校招生部门咨询了解。学习费用:学习费用相对较高,一般5万元以上,有的学校20万元左右,有的学校更高。这个区间由各个学校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确定。如何备考:一般有两种选择。一,可以根据上一年考试大纲自主安排学习,备考教练小迁认为这适合于各科目基础较好的考友,也较为经济节约;二,也可购买培训,参加一个有资质的辅导班或接受网校培训,通过跟班学习来备考,相对来说,基础较弱,离开书本时间较长、求稳的考友倾向于这个选择。临考须知:1、带齐考试用品。不能带入考场的如计算器。2、进入考场后,手机应当关闭并交到指定位置。遵守考试纪律。 3、注意做题顺序,一是综合考试时各科目的作答顺序,二是先易后难的科学答题顺序。备考教练小迁:不光平时学得要好,还要在考试时的短短几个小时中要把握好这一点。4、心理调节:过于亢奋或过于担心焦虑都是不合适的。应保持平和心态,坚定必胜信心,从容答题,确保稳定发挥,保稳争优。

人类资源 企业管理和管理学 学哪个比较好

龙鸣
弟子勉之
一般工商管理包含那些就业方向.个人认为人力资源好些.什么是工商管理专业 英文名称:Instry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又译Business Administration) 所属类别:管理学 学科:管理学 门类:工商管理类 专业名称:工商管理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安排10--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管理硕士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就可报考且对口的硕士专业,言下之意企业管理硕士是不需要工作经验的,适合应届生报考。 专业培养目标: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实现以下具体培养目标:系统掌握企业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前沿理论与最新动态;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态势;具有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管理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毕业后能够胜任相应的工作。 专业研究方向: 1、现代企业理论与职业经理人研究:以现代产权经济学为基础,从事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领域为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职业经理人的形成与发展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机制等。 2、金融与财务管理:以企业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为导向,整合多学科资源从事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领域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公司财务、财务战略、财务治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人力资产与无形资产评估、金融工程等。 3、企业资源经济与战略管理:以企业资源为对象,以战略决策为手段,整合多学科资源从事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领域为企业资源规划与决策、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战略分析与决策等。 4、企业资本经营管理:以资本市场为平台,以企业资本运作为对象,从事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领域为资本市场、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企业并购等各种资本运作方式。 工商管理硕士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一定时间后可报考工商管理硕士,言下之意工商管理硕士是需要工作经验的。 工商管理在研究生阶段为工商管理硕士,英文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MBA。 作为一种专业硕士学位,与一般硕士研究生有所不同。 首先是培养目标不同:MBA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而其他硕士研究生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 其次是培养对象不同,MBA的招生对象为大学本科毕业,且具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大专毕业,且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可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招收在职人员; 第三是培养方式不同,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职业训练,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而其他研究生则侧重于理论学习、学术研究。 转自他出

考研管理类联考一般能考多少分

计中计
鹿柴
管理类联考,初试总共考两门,一门是综合,一门是英语,总分是300分。也就是说,考研管理类联考。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它的分值范围就在0到300分之间!你考取的分数是一定在这个范围里面的!当然了,国家的基本线基本维持在170左右。如果想要考上硕士的话,就要在总分170以上。他还有相关的要求,例如说英语最低分为多少分,专业课最低分为多少分?想要考上一个很好的相关院校,还是得考得越高越好!按照楼主说的,如果是考220分。那么你的联考成绩还蛮好的,算得上是中上等的,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大学读研!真的是恭喜你了,有大学读!相关链接:百度百科管理类联考是指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包括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与英语考试两科。管理类综合能力卷面包括数学,逻辑推理,写作,三个模块,题型借鉴了美国GMAT考试(美国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1、“管理类联考”是指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初试)。截至2013年2月,管理类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招生包含七个专业学位,分别是:会计硕士(MPAcc)、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入学统一考试采用管理类联考。2、管理类联考考试科目:包括“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与“英语二”两科,总分300分。(1)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卷面结构:数学、逻辑推理、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论说文),共三大部分。满分为200分。分值分布:①数学(问题求解15题、条件充分性判断10题,每题3分)共75分、②逻辑推理(30题,每题2分)共60分、③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1题30分+论说文1题35分)共65分。(2)英语二,卷面结构:语言知识运用(即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第一部分四篇、阅读理解第二部分一篇、翻译(英译汉)、小作文、大作文,共六个部分。满分为100分。分值分布:语言知识运用(完形填空)20道题10分、阅读理解(Part A)20道题40分、阅读理解(Part B)5道题10分、翻译(英译汉)15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15分。3、考试难度(1)综合能力:①数学,为高中、初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运用。考察有相当的灵活性,体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组合、建构、运用能力。②逻辑推理,包含形式推理、论证推理以及综合推理三大部分。逻辑推理题题干及选项阅读量(字数)与信息量(信息点数)较大,阅读速度与抓取关键信息能力是做好该部分的基础能力。当然,这些能力都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③写作,含论证有效性分析与论说文两个部分。论证有效性分析,要求能较快地找出一段论证中的漏洞,是考察批判性思维的直接体现;论说文,良好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是基础。(2)英语二难度与大学英语6级相近,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打好两方面功底。一是阅读理解能力,这与考生的词汇量、逻辑思维能力直接相关。因此,应十分注意词汇量的拥有。实际上,懂得词汇变形的意义是很有用武之地的,比如在完型填空中,直接考原词,命题老师认为太没水准了,会加深难度。其实增设难度的办法就在于单词的变形,包括词性的变化、时态的变化、单复数的变化等等,因此手边最好要有一本英文词典,有事没事翻一翻,找找感觉,获得规律认识。单词,考的一般不直接。二是英文写作,单词过关、丰富了并不能一定带来高分,因为写作的要求不止是能认识单词就可以的,所以要想获得英语高分,必须要能获得写作高分。而这个就靠考生们平时的训练了。

我想考研,想知道那些学校的管理学专业比较好?

其出不忻
捉贼记
重点院校及名师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1)院系简介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系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企业管理硕士专业和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此外,企业管理系还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现代企业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物流研究中心、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企业管理系主要有四个研究方向,分别是战略管理、供应链物流与信息化管理、质量管理与标准化和公司治理结构,目前已经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四个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的研究团队。 企业管理系以建成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享有较高声誉的企业战略与管理方面的研究基地为目标。将“突出优势学科,推动科研发展,形成相辅相成、各具特色的研究团队,运用深厚的学术积淀,培养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兼备的一流管理人才”作为发展战略,并在研究的方向上坚持四个结合,中国国情与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的结合;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的结合;研究与教学的结合;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的结合,从而使本系真正成为研究中国企业发展的理论思想阵地和企业实践研究的中心。2)名师推荐 成栋,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工商管理博士,1994年Loyola College进修工商管理,主要著作/教材 1. 成栋主编,电子商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5 2. 成栋主编,电子商务概论(全国自考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 3. 成栋,连锁商店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 4. 宋远方、成栋,管理信息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 5. 郭国庆、成栋,市场营销新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8 南开大学1)学院简介企业管理系的前身是管理学系,于1980年恢复重建,著名管理学家陈炳富教授担任重建后的第一任系主任。该系于198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同年设立了企业管理硕士点;1983年,与加拿大约克大学、麦克玛斯特大学、拉瓦尔大学合作培养MBA,为南开大学MBA教育打下良好基础;1986年,设立国内首批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点;1987年,成为天津市重点学科;1988年,与法国联合培养高级企业管理人员;1991年,作为9所试点院校之一,开始招收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随后主要参与了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成立、国家级重点学科、“经济、管理、法律复合人才试点班”的工作。企业管理系在岗教师16人,其中教授6人(包括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研究团队围绕组织与战略、创业管理、项目管理、服务管理、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知识管理、管理教育等领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纵向研究课题20余项,其中中小企业管理与企业成长方面的研究项目被列入“211工程”、“教育部创新基地”研究计划中。同时面向企业界承担了大量的管理咨询及培训项目。为我国管理教育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2)名师推荐 张玉利,1965年12月23日出生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企业管理系主任、MBA中心常务副主任、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工商管理组)成员.。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中小企业与企业成长管理、 组织管理、 管理教育。 南京大学1)学院简介工商管理系前身为国际企业管理系,成立于1986年。该系拥有教授1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8人,讲师7人。设有2个本科专业:企业管理、市场营销,3个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数量经济和工商管理(MBA),以及企业管理博士专业和企业管理博士后流动站。该系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现代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和外语的综合管理型人才。企业管理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现代工商管理实验室。该系教师近年来出版了专著45部(包括境外出版),主编全国统编教材6部,在国内外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45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级科研项目38项,获国家级奖4项,省部级奖6项。该系还设有企业战略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所、数量经济研究所等研究机构。2)名师推荐 周三多,男, 1933年11月7日出生,江苏宜兴人,汉族,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本科毕业。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经济系研究生班毕业。现任南京大学企业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南京大学国际学院首任院长,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全国MBA入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当代战略管理思想、中小企业管理和孙子兵法与企业经营。 中山大学1)学院简介工商管理系(前身为企业管理系)是管理学院成立最早的系,1981年开始招收企业管理专业本科生,1983年开始招收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得企业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企业管理专业被评为我国华南地区唯一的企业管理国家重点学科。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创新性的文化吸引着来自日本、德国、香港及国内知名院校高素质的研究人员不断加入到管理系这个大家庭中,目前工商管理系现有教师19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8人,讲师3名,形成了结构合理、研究方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术群体,研究领域包括国际企业管理、企业战略与组织、第三产业经济学、服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拥有毛蕴诗教授、李江帆教授、李新春教授等一批著名学术带头人。近年来,工商管理系教师在《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更出版了专著、编著和译著二十几部、主编教材十几部,并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在科研领域具有强大的优势。除承担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课题项目外,工商管理系教师也积极深入企业管理实践,担任著名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的咨询顾问及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并承担了企业委托的诸多课题,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我系有多个研究机构:毛蕴诗教授负责的中山大学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李江帆教授负责的中山大学第三产业研究中心、吴能全教授负责的中山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孙海法教授负责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以及邵冲副教授负责的案例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促进我系教学、科研与参与企业实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课程有管理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与运作、战略管理、市场营销、数据库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咨询、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等。2)名师推荐毛蕴诗,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比利时鲁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现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山大学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出版论著有:《跨国公司战略竞争与国际直接投资》、《公司重构与竞争优势》、《企业集团-扩展动因、模式与案例》、《公司经济学》、《管理学原著选读》、《现代经济计划与分析方法》。主编:《中日管理比较研究论文集》、《中国宏观经济活动分析》、《现代企业与市场研究》(“211工程”项目丛书)。译著: 《管理学原理》、《经济计量学指南》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