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区别大吗?

舐笔和墨
绳墨杀焉
全日制工程硕士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一种,是教育部为了改变硕士生以学术型为主而造成学生出来应用创新能力太差而设置的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全日制工程硕士颁发学历证和学位证双证书,享受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这是前几个月国家颁发的强制命令),其实现在看来,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全日制工学硕士>非全日制硕士(包括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和非全日制工学硕士)要明白全日专业硕士是为了替代学术型硕士而产生的,以后会慢慢减少学术型增加专业型,网上的很多都是原来的学术型硕士在污蔑全日制专业硕士,你仔细看看学校的培养计划就知道,专业型和学术型在校待遇一样,而有好的实习会先分配给专业型硕士,专业型硕士实际与理论相结合,重点培养应用创新,而学术型硕士重点在写论文。你也知道硕士生的论文是多么水的了吧,不用我解析,你认为企业看重你那无聊的论文就去报老旧的学术型硕士吧,我觉得全日制工程硕士才是王道,虽然新生遭遇挫折,但是情况在一步步向好,你可以看到专业型由原来的奖助学金不完善到现在的奖助学金慢慢齐全就知道了~

工学类包括哪些专业

姐妹俩
内成
工学是指工程学科的简称。其中工学包含了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航空航天、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植物生产、地矿、材料、机械、食品、武器 、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等专业。以上专业罗列繁多,专业性强,但总结一下便可发现工程学科中的专业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又称四大工学分别是:1、计算机类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所要学习的不仅是会使用,而是要学习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基本算法、基本设计等。计算机类专业应用性广、交叉面多,覆盖社会各行各业,这就决定了就业领域非常广泛。2、土木工程类土木工程类的专业涉及面也是非常广,跟经济社会的建设相关,无论是建公路还是修地铁都是一个不错的就业方向。3、机械设计制造类如今的机械设计制造类大到航天、造船、采矿、钻井,小到冰箱、洗衣机、手机、曲别针,它的身影无处不在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遇到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4、通信工程类通信工程类是跨越了电子和计算机行业的,所以学到的知识非常复杂,学的东西也很多。目前来说,这类人才主要是从事的工作方向有软件和硬件。软件如软件开发、网络的设计、应用软件的编译等等;硬件方面主要是去电子通信器件一类的公司。扩展资料工科专业,即工科类专业,是指工学类学科专业。工科是一门研究应用到机械、建筑、水利、汽车等行业技术和工艺的学问。工科是把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应用,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产生的学科。其目标是在相应的工程领域培养出一批杰出的从事规划、勘探、设计、施工、原材料的选择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上述为传统的工科,近年来也产生了新型工科。所谓新型工科是指为在时代进步、高新科技发展的现实基础上结合一定理科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清华、西安交大、哈工大等大学是以工科见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学专业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的区别?

模仿犯
半象门
1、类型不同工学硕士是属于学术型的硕士,只要是有本科学历就可以报考,工程硕士是属于技术型硕士,必须有3年及以上的工作经历才可以报考,课程学时很少,但是可以有5年时间来完成论文,一般是在职的。2、学费不同工学硕士学费有公费和自费,即使是自费个人拿的也少,一般是7500/学年左右,工程硕士学费完全自费,学费较贵。3、培养特色不同从培养特色上,一是工程硕士侧重动手、实践技能,而工学硕士侧重学术性、研究能力。4、教育体系不同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两者属于不同的教育体系,工程硕士教育侧重于工程素质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工学硕士侧重于基础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程硕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学硕士

工学类包括哪些专业?

其死可葬
大阴谋
工学类专业包括:机械类。电气信息类。仪器仪表类。矿产石油类。能源动力类。材料类。航空航天类。交通运输类。水利水电类。土建类。轻工纺织类。生物类。农林类。以及武器类等等。1、采矿工程专业采矿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2、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管理等单位从事各类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及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监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3、材料物理专业材料物理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及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物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物理学、材料科学及与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物理高级专门人才。4、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具备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学类百度百科—采矿工程专业百度百科—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百度百科—材料物理专业百度百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百度百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工学硕士和专业硕士哪个好啊 ?

王三环之
目前来看是工学说是比较好,但是专业硕士是趋势,下面是我以前的回答。同学,你好,我是2010的考生。基础信息:你参加的应该是全国统考,全国统考的硕士现在分为专业型和学术型(都是双证);专业型——工程硕士(2010正式开招,09年是临时招收),专业型是个趋势,未来要达到7:3(专:学),但是多久达到这个标准还是未知数,学术型——工科硕士(08年以前都是这个)。在职人员考的也是工程硕士,但他们是单证,非全日制,统考课程也不同,是数2,英2和其他) 至于哪个好,我觉得应该看你所希望报考的学校的培养方式,比如说某学校A大,(假设他是非常好的学校,34所自主划线之一),在报考时可以考虑A大在学校内部保送研究生时候的比例,如果A大在保送时基本是学:专=1:1,那么说明A大对专业性硕士的师资投入比较大,前景应该不错,因为我们可以试想,如果A大的工程硕士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指标,那么工程硕士只是个摆设,A大一定不会把自己的学生往火坑里推,校内保送时可能保送50人只有2-3个工程硕士,剩下的坑等着外校的学生跳。还有可以考虑2010的分数线今年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现在已经出分了,我印响比较深的是天津大学,专业型和学术性的分数线都是310分,这样的话说明天大的工程硕士含金量应该不错,至于其他学校有的工程硕士的分数线要比学术型硕士的分数线低5分或10分,但是即便这样差距也不大。(专、学分数线相同的不止天大一个,其他的记不清了)同学现在就打算考研的话我觉得你要报考的学校很有可能是34所之一,那么我觉得我上面的信息都比较客观,对你还是会有帮助的,你自己来把握,下面是我的建议。工程硕士还属于新兴事务,他的前景很难把握,在没有一些指导性信息的情况下,建议依然报考学术型。你是2011的考生,所以在复习时不要有侥幸心理,觉得如果报专业型硕士分低好进,而掉以轻心,因为工程硕士的变数太大,不好把握,报考时我认为你应该多注意招生简章中专业型的比例变化,以及其他信息,如果变化不大,建议依然报考学术型,比较稳妥,从我今年来看工程硕士主要接收的是校内调剂生。最后现在工学硕士和全日制工程硕士哪个好,不是你现在该担心的问题,你现在的任务就是,考虑好报哪个学校,多了解下你要想报的学校的专业信息、宿舍编制和就业情况等等,再多和考研学长交流复习时会出现的误区,以及上面说的校内保送生的情况,等到10月份以后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下来再考虑报专业型还是学术型,那个时候,你在多和往届的读研学长打听一下工程硕士的情况,以作参考,当然还要和自己学校的教自己课的能带硕士生的老师多沟通,来寻求帮助。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142620416.html

考研工程硕士包括哪些专业?

病间
玄冥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在招收对象、培养方式和知识结构与能力等方面,与工学硕士学位有不同的特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这是百科的解释,工程硕士是从2009年开始面向本科应届生招生的,原来的工程硕士都是由工作经验或者在职的那种,基本上所有的工科都有工程硕士,现在的硕士扩招也基本上都是工程硕士在扩招。我是发酵专业的,基本上在我们本专业,工程硕士和其他硕士的培养差不多,做的课题也没什么大的区别,不过有些工程硕士要求有去工厂实习的经历,这得看各个学校的培养方针。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关于这个工程硕士的社会认可程度如何,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毕竟毕业后毕业证上会有所不同,类型的不同,今年六月份,2009级硕士,也就是第一批应届本科生的工程硕士就能毕业了,你可以关注一下这方面的动态~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有什么区别?

毋我
锯成
工学硕士,是指参加1月份举行的全国硕士统一招考,录取后,经过全日制在校学习,属于工学学科分类的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有硕士毕业证书,有硕士学位证书,学位证书上著名“工学硕士”字样。 工程硕士,是指参加10月份举行的全国在职研究生统一招考,经过在职学习(学习期间必须在学校集中学习6个月以上),取得工程硕士学位,没有研究生毕业证书。属于专业学位。类似的有教育硕士、法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等等。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的区别 两者属于不同的教育体系。工程硕士教育侧重于工程素质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工学硕士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统招工科类研究生,侧重于基础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首先工学硕士,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般为公费,现在改革了大部分学校没有公费自费之分,但工学奖学金较多,就算自费,最贵不超过1万8千元人民币;而工程硕士即使双证学费是4万,还有住宿费,书本费,开销不小。其次,工学硕士就计算机而言分数较高,像北航之类的通常比国家线高30分算正常,有时会高50分,工程硕士分数可能相对低一些,看报考的人数了。再次,计算机工学招生人数相对少,工程硕士招生人数多。再次,工学计算机研二通常在实验室实习,工程硕士通常到公司实习。最后,企事业单位对工学硕士的认可度较好,如果去外企或软件公司工程硕士也受欢迎。两者属于不同的教育体系。工程硕士教育侧重于工程素质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工学硕士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统招工科类研究生,侧重于基础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工程硕士主要是应用方面的,工学硕士是研究方面. 工程硕士不值钱,有钱就能上. 工学硕士就是现在不断扩招的研究生.要考北大就得努力动力再努力. 这所谓的认可的也不清,只要你有能力就行.就算镀个也行金.考取工学硕士必须参加国家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由国家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公共科目),达到国家最低复试线,参加复试后由招生单位择优录取,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通常只有15%~30%。考取工程硕士则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参加有自主招生权的学校的自主命题考试,学校自主命题、自主划线,择优录取;第二种方式是参加国家统一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即GCT-ME考试。工程硕士每年招生两次,录取比例为50%左右。相比之下,工程硕士的录取比例更高,考取的成功率更大。由于工程硕士培养的是社会急需的工程技术人员,毕业生具有起点高、工程领域应用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等特点,对各企事业单位具有相当吸引力,因此工程硕士就业前景较好。同时,按照电子科技大学相关规定,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享受同等校内资源,应聘企事业单位与工学硕士平等竞争,招聘单位根据自身情况择优录取。

建筑学工科硕士和建筑学硕士哪个好

皇华
体性
两者要看具体情况。专业也有区别,建筑学的有些小专业只能发工学学位。有几个老校就是学术硕士发建筑学硕士文凭,专业硕士发工学硕士文凭,学术硕士就是分高的,专业硕士就是分低的,所以建筑学硕士值钱多了lz报的应该是学术硕士吧?如果考“建筑学基础”的话就是专硕,按照官方解释的话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是一个档次两个方向,但今年专硕的分数线明显低于学硕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是学术研究型硕士,就是普硕。建筑学专业硕士是专硕,不分方向,偏重实际,有的学校学制会比普硕短,毕业可能不要求发表文章,只要完成毕业设计。也就是说建筑学硕士(专硕)要求相对低一些,录取分数也低。普硕就是学术研究型的硕士,录取分数应该高于专硕,毕业要求也高。

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区别

诗音
节用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未来的主流趋势,以后肯定会热,希望楼主能趁现在还比较好考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过几年竞争肯定会很激烈。以工程类为主的全日制专业硕士从2009年开始招生,现在已经两个年头。全日制工程硕士在一些人的怀疑,猜忌中,也在一些人的渴望中不断向前发展。从2009年的将近5万人到现在招生差不多10万人,从2009的从学术型调剂,到现在2011年直接报考人数的不断增长,从以前学术的不断增加,到现在学术以每年不少于5%的比例减少,从12%到现在的30%,预示着什么?预示着中国教育的变革。2009年以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主要是是以论文为主的学术型研究生为主,本科生以通才教育(什么基础的理论都行),这样一般企业招聘主要以本科生为主,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研究生为主。但是随着新的劳动法的颁布,劳动者尤其是青年大学生跳槽频繁;以论文为主的研究生不能很好的适应高实践的工作;中国科研人员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来源于教育报所说),但是专利数量在世界上排名不高;社会迅速发展对高素质成熟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等一系列原因,迫使新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应运而生。所以不管是直接报的还是后面调的,全日制工程硕士都将前途光明,只是有些国家的某些工程类和相应的学术型的都在起点中,会曲折点,但是正因为是起点,机会会的,现在就我知道的,像机械类,电气信息类,软件计算机类,集成电路等工程领域就业来说都很好就业,因为国家现在大量需要这方面实践型很强的学生。就2009年被录取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来说,有些两年毕业的,像机械类,电气类,如北京理工大学等34所的工科院校,就业100%。可能有些同学特别关心学费,我要给这些人说一句,年轻的时候只要能学到本事,不要太在乎一点钱,以后这点钱根本不是钱。就985学校的学生来说,一般上专硕,三年的两万多左右,但是如果你去了一个城市(很多城市,如长沙),对985学校毕业的,政府直接给3万块外来人才引进经费,这不就回来了,还有多的。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这几年直接报考的人在逐步攀升,当然明年直接报考估计还会继续占优势。2011年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录取最后结果是,部分学校的强势专业直接报送人数占据1/3以上的名额,直接报考的在工学学校专业线下20分划入复试名单(当然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合格直接录取,不满再考虑学术调剂的)。以前不够学术对外公布线(学术线高于专硕线),够专硕线还可以调剂到专硕,现在不够学术线就直接往外校刷了,专硕相当于另外一新专业重新划线。最后上了学术线的在复试后,除去保送专硕的和直接报的还剩少量名额,后面能调到专硕的,优势专业的分一般在学术5分以内,当然很多非本校的很多初试高分的因为复试不占优势高学术最后一名几十分的也很多。从2009年开始招全日制工程硕士以来,国家这两年一直都很重视该项改革。在去年,试点64所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行校内校外导师双向培养,学生在学校修完课程后,到单位进行实践研究至少半年,其实是学习美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在美国,加拿大硕士期间至少进行8个月的实习,他们现在专业硕士:学术硕士=8:2,中国到2015年为1:1。 其实,一个聪明的人应该懂得,全日制工程硕士一定比工学硕士好。自己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用很俗的话来说,不是有意要指责什么,中国以往乃至现在的工学硕士大多都很水,上过的人都知道哈,就是天天在那“编”论文,过来人都知道。当然不排除有某些科研帝,其实真的不多滴。全日制工程硕士呢,不用花费很多无用的时间和精力做那些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东西(大多数工学硕士论文情况是这样),用的时间用在接受一些最新最顶尖的技术,然后接受一些研究生的那种学习的能力和素质境界,学好做人做事,一定比“一心编论文”好多了。越来会有越多的人发现,招个研究生吧,还是务实一点好。(强烈声明,没有诋毁任何一类人的意思,找工作的时候还是看能力的。)就像买房,如果早知道现在的房价这么高了,九几年的时候就应该多买几套,那怕是贷款。所以这样的事情,要靠自己去体会。已经毕业的工学硕士,或者正在上的工学硕士,从潜意识来说他们绝对不容许全日制工程硕士比他们强。 原因,我们都应该明白,大家都是中国人嘛,心理思维应该都差不多的。(在学校,工学硕士确实要用很多的时间写论文,而且大多不交学费,无形之中就有一种分层,在脑子劳累方面确实比工学的付出的要多,而且,他们是三年,工程的只有两年。)(问题在哪呢,工学其实“付出”的多都是国家教育政策的牺牲品,三年的工学硕士,也有两年的,一年用来上课,研二上学期给老板干活,下学期开题中期,研三整个上学期找工作,下学期准备毕业,至少大多数的当代中国研究生是这样的。工程的呢,第一年上课,学到东西一模一样,研二上学期就应该参加的实习,加少量的时间找工作,因为没有那个时间资本啊,下学期开发系统或者做软件,加写论文,和工学论文区别就是不需要所谓的创新点,其实,中国的硕士那些创新点能够真正有实际意义的有多少呢,而且很多理论编出来,根本就无法也没有人也没有必要去证明对不对,看看中国那么多的论文,每年被引用数在世界上很低很低,为什么,我们都懂的。)具体来说,工学的用的时间只比工程多一个学期,当然付出了也多,因为要写“中国特色高质量”的论文。所以,国家为啥这么大的改变自己的研究生政策呢。3:7到7:3。。。。这肯定是有原因的哈。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