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培训心得体会

参乎
赤壁下
参加“企业法律审核专题研讨会暨合同风险防范培训会”的心得体会110月8日至10月9日,有幸参加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法律审核专题研讨会暨合同风险防范培训会”,收获颇多,感悟也颇多。作为项目上的一个经营管理人员,要牵涉大量的经济合同,通过这次会议的学习,让我系统地了解到企业法律总顾问整个体系,企业法律顾问在企业经营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从而思考作为项目合同管理人员,如何构建合同风险防范体系,为今后做好项目经营工作,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提高企业项目盈利能力作出贡献。  一、企业法律总顾问的定义及基本定位  企业总法律顾问,是指取得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由企业聘任,专门从事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企业内部高级管理专业人员。企业总法律顾问对企业法人代表人或总经理负责,其主要职责是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并依法提出法律意见,保证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维护企业和出资人的合法权益。企业法律总顾问是连结协调企业高层管理者,各业业务管理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的重要纽带。  二、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审核重点1、合同主体的合法性  关于施工项目,其合同主体的合法性,主要是指分包商、材料供应商的合法性,对其合法性的审核,主要审核其企业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授权、财务能力及履约能力等方面。尤其注意资质的承揽范围是否满足工程分包的需要。因此,在引进分包商时,一定要对分包商进行资格审查,合格了再根据需要引进。2、合同条款的合法性  合同条款的合法性,主要审查是否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危害了企业的利益,产生纠纷的处理方式等方面。3、合同签订的审核流程  合同签订前,其合同文本必须经过各专业部门会签或会议审核,报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签订。  三、保障措施1、领导重视。唯有领导重视经营过程中的法律审核,营造一个“依法治企”的大环境,推广全员法律审核,让企业所有员工都自觉地遵守法律审核,完善法律审核的程序,才能更好地开展法律审核工作。2、制度体系。法律审核的长效机制必须有科学的制度来维持。因此,制定一套完整、科学、全面的制度体系相当重要。3、人员素质。法务人员需要有全面的知识体系,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运作模式,才能更好地开展法律审核工作。法务人员更要坚持学无止境,学无边界的态度,带动企业全员学习,打造学习型企业,法制化企业。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  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经营内容就是建筑工程投资、承包施工任务。要投资、要承包施工任务,就离不开合同。建筑施工企业使用的合同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多,无处不在。  所以上海企业法律顾问在建筑行业中加强员工,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培养法律思维、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加强市场开发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物资管理人员、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风险培训等;通过参与合同起草、审查合同条文、参加合同谈判、监督合同履行等企业合同的全过程管理来强化企业的合同信用,同时通过对企业合同的审查,防范企业合同风险;通过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各项生产经营制度,及时收集保存对外经营证据,从而在今后处理纠纷时使企业处于有利的地位。企业在合同管理、生产经营管理、招投标等各方面都有了法律顾问的把关,避免了法律漏洞,也就使其他单位或个人没有空子可钻,不得不自觉履约,从而也就有效预防了纠纷的发生。今后即使发生诉讼纠纷,由于已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也将使企业在诉讼中处于不败之地。  规避经营风险作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风险总是不可避免的,建筑施工企业遇到的风险更大、。将经营风险降低到最小直至规避掉,是每个企业的共同愿望。那如何才能将风险降低到最小或直至规避掉呢?这就需要企业法律顾问的帮助。上海企业法律顾问作为企业法律事务专业人员,在常年从事施工企业内部法律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本企业经营活动潜在的风险有着比他人更深刻的认识,从而直接可以为企业提供参谋。另外,上海企业法律顾问认为有必要时,“挡箭牌”作用。法律顾问是企业处理人情关系的“挡箭牌”。人情关系大多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有时却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有了法律顾问,在碰到类似情况时,企业负责人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事我也拿不准主意,我们有法律顾问,要先征求法律顾问的意见”,巧妙地予以推托。上海法律顾问作为企业的法律事项代言人,在企业遇到各种刁难和麻烦时,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法律依据,而且可以直接为企业出面处理。有了法律顾问,企业负责人可以“有事找我们的法律顾问谈”为由,对不愿直接见面的当事人予以回避。  对执法不守法的震慑作用。施工企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业主、地方政府部门(特别是有一定执法权的政府部门)以自己是政府执法部门身份和地位对施工企业要挟或从中作梗。上海企业法律顾问是国家承认的企业内部的“准司法人员”,因此,企业法律顾问出面谈判,就会给对方有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使对手不敢提出无理要求或有所收敛。由于特殊身份,由企业法律顾问直接出面处理相关事宜时,更会给对手一种强大的压力,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培训心得体会随着法律服务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企业法律顾问毫无疑问已成为所有律师争相瓜分的蛋糕。如何赢得顾问单位的信赖,如何为顾问单位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先进的法律服务理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王佳强律师所言的,律师要有管理的思维,才能更好的服务好顾问单位。通过此次培训,我深刻意识到企业管理渗透到法律服务中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首先,了解是沟通的开始,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行业特性,受到影响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存在的法律风险也是多样化的,如何通过在日常的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寻找企业管理与法律防范相结合的契合点,才能真正满足顾问单位的实际需要,解决其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从微观的角度出发,按不同的分类标准,企业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风险类别:(1)按照企业所需生产要素,可以分为人力资源风险、资本风险、设备运行和工艺风险、材料风险、产品风险、技术风险、信息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等;(2)按企业的主要活动或主要经营环节,可分为材料采购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制造风险、市场营销风险、收账风险、会计工作风险、安全风险、企业技术活动风险、人事活动风险、信息系统风险、企业组织变革风险;(3)按照供应链的顺序,可以分为来自供应商的风险、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市场营销风险、来自客户的风险。每一个企业风险类型都隐含着法律风险,作为法律顾问如果能主动的参与到其中为企业在这些环节中提供法律服务,这样才能让顾问单位看到法律顾问在其中的价值。从宏观的角度考虑,我们也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运营模式,判断企业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比如有的企业是采取连锁加盟经营模式,那么其可能存在品牌抢注、品牌延伸、与加盟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等特有的法律风险;或者我们从顾问单位企业规模的大小去判断,规模大的企业通常具有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在人力资源这一块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规模小的企业为了企业发展可能会在企业融资这一块存在的融资风险,此时我们可以根据其经营模式固有的法律风险制定一套有针对性适用于企业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其次,做好企业法律顾问也要从企业的发展角度出发为企业提前做好商标注册、看好财务报表、做好行业分析报告、查询关联企业工商档案信息、企业管理隐含的刑事犯罪法律风险防范培训讲座等工作,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为企业提供法律增值服务。最后,我认识到了法律服务工作成果量化的重要性。法律顾问服务如何体现自己的重要性,除了通过诉讼帮企业挽回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之外,平时服务过程当中,书面化的工作报告、每个年度的工作报告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能体现律师对工作严谨负责的精神,更能成为你提高法律顾问服务费用的一个事实根据。综上所述,在过去,企业法律顾问或许只是帮企业审审合同,代理诉讼纠纷,企业家们根本体会不到法律顾问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的价值,为了减少经营成本,企业在年度财务预算中会尽可能减少法律顾问方面的预算。作为法律顾问的服务者,如果能提升服务理念,提高法律顾问的附加值,体现在企业法律顾问单位的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我深信,企业法律顾问法律服务将赢得企业家们的信赖与支持!法律顾问服务市场也将迎来充满希望的春天。

公司的法律风险管理是什么?要怎样规避?

聋哑剑
堪察加
  企业法律风险是指企业经营中不懂法律规则、疏于法律审查、逃避法律监管所造成的经济纠纷和涉诉给企业带来的潜在或已发生的重大经济损失。如债务拖欠,合同诈骗,盲目担保,公司治理结构软化监督乏力,投资不作法律可行性论证,项目运作缺少法定决策程序,企业决策人治化,轻易挪用资金,难以识别保险单、票据、信用证诈骗,国际货物运输中的诈骗风险,国际投资与国际合作中引发的反垄断反倾销诉讼,重复引进技术,项目开发不作商标专利检索,项目合作及房地产业务中不审查土地合法性,不正当竞争给企业带来的身败名裂等等。  如何规避企业经营法律风险:  一、提高管理者法律意识、切断法律风险发生根源。  所谓企业法律风险,就是指企业经营中不懂法律规则、疏于法律审查、逃避法律监管所造成的经济纠纷和涉诉给企业带来的潜在或已发生的重大经济损失。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任何一种行为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无处不在就像市场机遇无处不在一样。“改制、并购、重组、对外投资、契约合同、产销行为……”,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也日趋复杂多变,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如果还只是停留在这种事后救火的法律救济方式上来维护合法权益,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企业管理者可以不精通法律知识,但不可以没有法律意识。笔者认为,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完全是可以事前预防的。即便是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故”还是频繁发生了,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企业管理者法律意识不够强,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还不够深,在法律风险防范上的投入还不够多(包括精力和金钱的投入)。据统计,美国企业平均支出的防范法律风险的费用占企业收入的1%,但是中国呢?大多数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投入严重不足,法律风险防御能力很弱,因法律风险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就更高。  经验告诉我们,企业经营存在法律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去注意它,防范它,任其发展。因此,注重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进一步熟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法律知识并对企业进行法律风险的安全检查,把隐藏在企业内部的法律风险及时发掘出来,事先采取防范或预防机制规避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切断法律风险发生的根源。  二、防患于未然,定期进行法律风险评估。  企业要“长治久安”,需要具有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和风险防范规避机制,预先知道风险的所在并进而设法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随着我国法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律的不断完善,我们的企业管理者也应进一步转变观念,法律意识要有一个大的提升,即从“救火”意识到“防火”意识;从法律救济意识到法律防范意识;从依法维权意识到依法治企意识。总之,要使我们的法律意识完成一个从被动意识到主动意识的提升。  企业应当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在内部确定一个运转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投入一定的精力、人力、财力,事先建立法律“防火墙”,将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的主体资格风险、财务隐蔽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产权结构构成风险、诉讼仲裁风险、产权交易及投资风险、法律法规的动态风险、汇率变动风险、合同管理风险、商业信誉风险知识产权风险、地域及客户关系风险等法律风险挡在企业发展之外,从依法治企上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企业的管理者们应每年定期为自己的企业进行法律风险评估。所谓法律风险评估,是指通过法律及相关行业专家对目标企业进行法律风险事项调查,并出具《法律风险评估报告》的意向预防性法律防范可行性建议。通过审查企业的组织结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公司章程、公司各项许可证照、内部管理制度、业务流程、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对外重大合同签署的决策和流程、劳动合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知识产权等项目分别进行调查和评估,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潜在法律风险和潜在的诉讼。通过《法律风险评估报告》,及时把企业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披露出来,以引起企业管理者的足够注意,并进而在法律顾问团队的帮助下,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最终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三、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预警、防范规避机制,切实提升法律风险防御能力。 企业“走出去”,法律须先行。“驾驶技术再高,也有被追尾的可能” 再大再强的企业也要防范法律风险。企业的各种行为都会存在法律风险,任何类型的法律风险都会造成商机的丧失;被广泛宣传的法律风险事项会对企业的商誉带来极大的损害。当这种损害发生时,会存在另一种风险,公司业务可能陷入恶性循环。商誉的损害会使商业伙伴丧失信心,继而引起收入下降,投资者丧失信心,最后导致股票价值下跌。  美国波音公司,该公司总部有500名高管人员,其中法律顾问有232个,占了约46%,而去年有关部门所作的“中国100强企业法律风险调查”表明,大部分中国企业对“走出去”的法律风险未有清楚认识,中国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费用支出仅是发达国家企业的1/50。  预警机制应当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之上,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强调前瞻性,强调防患于未然,重视法律风险防御能力的提高,以切实减轻企业的损失。通过风险分析评估,风险控制管理、风险监控更新等方法,来发现、识别经营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的潜在法律风险。  四、准确把握风险源,最大限度规避法律风险。  调查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都普遍积极地采取规范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其中准确把握风险源不失为一个亮点。对于我们运输企业而言,企业存在一天,风险就伴随一天。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权衡间,风险与危机共存,其中以下几点法律风险源尤为值得关注。  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指在合同谈判、订立、履行、变更和转让、终止及违约责任的确定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利益损害或损失的可能性。在企业运行过程中,融资类合同、合作类合同和施工承包类合同、材料供应类合同涉及金额巨大。尤其是如果未能经过有效的法律风险评估和控制,极可能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给双方当事人留下纠纷隐患。  并购转让中的法律风险:企业兼并涉及公司法、竞争法、税收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法规,且操作复杂,对社会影响较大,潜在的法律风险较高。其中的一些关于特种行业的经营权转让标的大、价值评估难、转让手续繁琐、廉政风险大,虽然规范了转让程序和要求,但操作中的法律风险仍然巨大。  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知识产权是蕴涵创造力和智慧结晶的成果,其客体是一种非物质形态的特殊财产,要求相关企业管理机构给予特别关注。  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国务院制定的相关劳动用工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体系。作为老牌的公路运输企业属劳动密集性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各个环节中,从招聘开始,面试、录用、使用、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的待遇问题直至员工离职这一系列流程中,都有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的约束,企业的任何不遵守法律的行为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劳动纠纷。  财务税收法律风险:企业的涉税行为因为涉及遵守财务、税收等法律法规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利益,例如有些企业多交了税或少交了税,或者因为涉税行为而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运营管理法律风险:作为运输企业在运营管理中,车辆、安全等管理工作中,涉及管理瑕疵引发的侵权法律风险,收取服务费引发的合同纠纷风险,以及在交通事故中引发的人身和财产损害赔偿等法律风险。

企业┃如何为企业做法律风险体检

其息深深
莫觉莫悟
内容摘要: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及事后的救济。传统的律师业务主要集中在事中控制和事后救济这两部分,具体表现为向企业提供的法律顾问服务及诉讼代理业务,尤其是以诉讼业务为主,但对于事前的防范介入较少。然而,事前防范的意义往往比其它两部分更重要。这部分法律服务的短缺也为律师未来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将重点介绍事前风险防范的意义及如何为企业提供事前风险预防的法律服务。关键词:法律风险 体检 内部控制正文:一、问题的引出以前我们是怎么做法律顾问的?我们坐在办公室等客户的电话,客户不找我们,我们也很少去主动拜访客户。除了日常的法律咨询及合同审查外,我们基本没什么其它的事情要做了。也许偶尔会应邀参加客户的谈判,但那也是被动的。然后我们就整天在办公室里等着客户出个什么法律纠纷,这样我们的案子就来了。时间久了,慢慢的客户们也开始明白了,原来律师只知道打官司,甚至盼着我们公司出事,他好有案子做。于是,我们的客户们纷纷去招聘自己的法务人员了。于是律师主要负责打官司的角色就更加被强化了。好像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但是,事情真的应该是这样的吗?我以为不然,对于客户而言,打官司好比救火,着火了固然需要去救,但是他们更需要的是“不着火”!在这个比喻中,律师事务所好比是消防队,哪有火灾去哪救火,我们律师也乐此不疲。救火的生意在一开始还是不错的,因为火灾挺多,消防队挺少。但是到了后来,消防队开始越来越多了,但是火灾增长的速度却没有那么快。这时候,很多律师开始感觉生意难做了,竞争激励了......故事讲到这里,大概大家都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原因了。因为我们只是在卖我们想卖的东西,却没有考虑顾客想买什么。正如我在一开始说的,客户所需要的其实一直都是“不着火”。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有了自己的法务人员和法务部门的原因。那么,对于客户的需求,我们到底能够做点什么呢?这就是本文想要重点阐述的问题:我们需要帮助客户做好法律风险预防!有人可能会说,你把企业的法律风险都扼杀在摇篮里了,那我们不就没有官司可打了吗?这不是自掘坟墓吗?我说不是,为什么呢?首先,没有人规定律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打官司。这些年非诉业务的蓬勃发展就是一个明证。其次,即使通过我们的服务,企业自身的法律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了,也还是有可能面临以下风险:1、被他人侵权;2、合同相对方违约;3、企业自身管理不到位导致的风险;4、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的需要自愿承担的法律风险。因此,我们完全没必要担心这个问题。道理很简单,打个比方,就像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药品、营养品、养生保健的方法,可是每天还是有很多人会生病要去医院,医院的生意照样很火。看来这个业务是可以做的。那么,应该怎样来做这项业务呢?这就引出了本文的主题,就是要给企业做个法律风险体查。这就好比去医院检查身体一样,想知道有什么病,得先查查身体,知道了问题所在,才好对症下药。那么给企业做的这个法律风险体检又是个啥东西呢?二、什么是企业法律风险体检这个体检说起来其实有点像尽职调查,但又有很大的区别。尽职调查报告一般是给公司以外的人看的,如股权交易的相对方等。因此,尽职调查报告比较关注的是企业现有的法律风险状态。但它不太关注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的机制、流程和管理水平。而这恰恰是法律风险体检所关注的重点。风险的现状反倒不是它重点关注的问题。说白了,尽职调查报告关注的是“果”,而风险体检关注的是“因”。只有抓信了“因”,才能避免不好“果”,才能防患于未然,这才是风险管理的意义所在。在介绍怎么做风险体检之前,还是先讲个小故事吧。这是我在做实习律师时的一段经历。当时,我跟着我们所一位律师一起到一家企业去,目的就是为了看看这家企业有什么法律风险没有,其实就是去做法律风险体检去了。但是这位律师领着我在办公场所到处参观,还去了生产车间,参观工人制作他们的产品“大蒜片”的过程。我也不明白看这个有什么用?虽然我们来之前也是做了一份调查清单,但是总觉得这些问题没有切中要害,问的不痛不痒,找不出问题来。结果可想而知,这次的行动是失败的,我们没有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风险防范意见。若干年之后,当我对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已经颇有心得并且已经为所服务的企业做了多次风险体检之后,蓦然回首,我突然明白了当年那次尝试到底错在哪里了。我觉得,错就错在我们没有抓住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这条主线,而是停留在表面的一些问题上,所以才导致了失败。为企业做风险体检,一定要紧紧地结合企业的管理流程来做,否则就会无的放矢,找不出问题,抓不住要害。刚才也说了,体检关注的是风险的因,而不是果。因此,我们的注意力就不能停留在已经发生了哪些问题,而重点要找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怎么找原因呢,这就要到管理上去找。可以说,内部的一切问题都是由管理造成的。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概念,叫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这个概念来自于美国,是企业风险管理领域里一个核心概念。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之所以要在这些引入内部控制这个概念,是因为内部控制贯穿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流程。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在流程上进行风险控制,通过对流程上的每一个风险点进行有效的控制,使企业能够在风险最开始产生的环节就对相关的风险进行有效的干预,从而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因此,要想做好法律风险体检就必须从内部控制这个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部流程的风险管理手段入手。从内部控制角度来看企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其实是由一系列的流程构成的,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分类,这些流程可以概括为十八个模块:1、组织架构;2、发展战略;3、人力资源;4、社会责任;5、企业文化;6、资金活动;7,采购业务;8、资产管理;9、销售业务;10、研究与开发;11、工程项目;12、担保业务;13、业务外包;14、财务报告;15、全面预算;16、合同管理;17、内部信息传递;18、信息系统。通过上述的分类,我们已经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哪些活动是有可能产生法律风险的了。比如:组织架构、人力资源、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合同管理等。这些活动可能会涉及以下法律风险:公司治理结构风险、劳动人事风险、投融资风险、知识产权风险、合同风险、担保责任风险、工程纠纷风险等。我觉得内部控制的方法对于我们理解企业的法律风险最大的一个贡献就是让我们有了流程的概念,并用流程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法律风险,而不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了。企业的法律风险是产生在它的经营管理流程上的,因此如果这些活动中的某些环节没有做好,就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相应的法律风险。下面我们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说明一下如何以流程的眼光来梳理企业的法律风险: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一般包括四大类活动:一、人力资源的引进;二、人力资源的开发;三、人力资源的使用;四、人力资源的退出。其中引进部分又包括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活动、劳动合同的定立、试用期管理等;人力资源的开发则包括培训、内部晋升、轮岗等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的使用包括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奖励与处罚、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社会保险的缴纳等内容。而人力资源的退出则包括劳动合同解除、员工的辞退等内容。通过这样一种梳理,我们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就比较清楚了。同时也可以把相应的法律风险对号入座了。比如,在人力资源的引进阶段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有:未及时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的内容违法;企业未及时给劳动者缴纳社保;未与核心、关键岗位的员工签定保密协议或竞业禁止协议等。在人力资源的开发阶段的法律风险可能有:晋升或转岗之后未及时变更劳动合同、有偿培训未与员工签订培训协议或服务期协议等。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导致调整员工薪酬时无法提供充分的制度依据及证据,从而引发劳动争议;未及时发放工资;工伤事故;劳动者与其它企业同时订立劳动合同等。退出环节的法律风险则可能有:解除劳动合同不当导致劳动者提起劳动争议;未及时行使解除权,导致企业为劳动者多付工资;已离职员工未能遵守保密协议导致企业商业、技术秘密泄露;企业或员工未能遵守竞业禁止协议等。(以上对于相关环节的法律风险只是列举,并未穷尽。)这种对号入座式的梳理方法,是不是就清楚多了?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把企业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风险全部囊括进来,这样就不会有遗漏,而且脉络也更加清晰了。三、怎么做企业法律风险体检那么,在有了这种流程的思想之后,我们具体怎么操作呢?首先,要梳理出法律风险点较多的业务模块,如上面提到的人力资源、采购业务、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合同管理等。然后根据《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指引》的内容及企业的具体情况把这些模块的全部流程梳理出来。接着针对每一个流程上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点进行列举和分析,尽量做到穷尽一切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然后对上述法律风险的理想控制状态进行描述。最后根据这个理想的控制状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想办法予以解决。最后,根据我们对这种差距的分析,提出我们的解决对策和建议,整个体检就做完了。上述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前后相随的组成部分,即:一、风险的识别;二、风险的分析;三、风险控制措施的设计。下面分别具体介绍一下:(一)风险的识别1、风险识别的含义法律风险识别,是指将企业某一具体业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识别出来,并加以列举,目的是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风险点图谱。这个环节是后续所有工作的起点与基础,这个环节做不好,会影响整个风险体检的质量和效果。这个环节最需要把握的就是对于风险点识别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即要尽可能全面、无遗漏地将业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点全部找出来。2、风险识别的方法那么,我们究竟用什么方法来识别企业的法律风险点呢?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流程梳理法这种方法是以内控指引为线索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根据相关的业务流程罗列出流程上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②法规检索法这种方法是指对与企业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检索和分析,从中找出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较为全面,避免了其它方法挂一漏万的缺点。③个别访谈法这种方法是指通过与企业相关的业务人员、管理层进行当面的个别交流来了解相关风险点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迅速的发现一些管理层及业务人员所关注的风险点,这些风险点往往对企业来讲是比较有现实意义的风险。缺点在于不容易全面的掌握业务流程上的所有风险。④案例分析法这种方法是指对企业已经发生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企业管理上可能存在的问题。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具有针对性,往往能够找出企业一些关键的痛点,而且资料较为具体,可以对相关风险进行深入的研究。⑤集体讨论法也叫头脑风暴法,这种方法是指由办案律师组织所有参与项目的律师和企业的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进行讨论,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必过多的考虑所提的意见是否正确。最后再由律师对全部的意见进行整理、分析,保留有价值的意见。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创造性地提出一些重要的问题来,也可以使与会人员通过无拘无束的交流互相受到启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是先通过流程梳理法和法规检索法最大化的列举出风险清单,再将风险清单制作成风险调查表,然后把调查表交给企业业务人员填写并反馈给律师。接着律师进驻企业,根据企业反馈的调查表有针对性的与企业人员进行交流(访谈法),并对企业已往的案例进行分析(案例分析法),与企业管理层一起讨论其中较为重大的风险(集体讨论法),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险调查表,从而为后续的分析工作打下基础。(二)风险的分析有了上述的风险调查表,我们就可以对企业的法律风险点进行逐一的分析了。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找出差距。在我们制作风险调查表时,就已经把这种思路体现在表里面了。风险的大小=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可以对上述三个变量进行赋值,从而精确地判断出风险的重要程度来。当然这一点比较难操作,这里仅仅作为一种分析思路予以介绍。在实际操作中,律师可以用语言来进行相对模糊的风险评估。(三)风险控制措施及策略了解了风险发生的原因,也知道了风险的重要程度,我们就可以对如何控制风险提出解决措施了。内控指引把导致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为两大类,即:设计缺陷和执行缺陷。根据风险发生的原因不同,可以把控制措施分为两大类:一、针对设计缺陷的措施;二、针对执行缺陷的措施。首先来看看什么是设计缺陷和执行缺陷。内部控制理论认为,企业内部的所有风险无外乎是由于两类原因导致的:制度设计的问题或执行的问题。所谓设计缺陷即是指企业在业务流程的设计、组织架构的搭建、职责权限的划分、内部资源的分配等方面存在不科学、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情况。而执行缺陷是指因企业内部人员对于已经制定好的业务流程、工作指令不能严格、有效的执行,导致企业面临相关的风险。因此,只要针对导致这两类缺陷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干预、控制,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风险。针对这两类缺陷,相关的控制措施也是不同的。对于设计类缺陷,根据产生问题的原因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如:改造内部流程;修订规章制度;制定合同范本;调整组织机构、岗位设置;重新划分职责权限等。而执行类缺陷一般主要是由下面几类原因导致的,如:对规章制度不了解、工作能力不胜任、工作态度不端正、内部沟通不畅、预算不足等。因此,其相应的控制措施可能包括:专项培训、强化考核、岗位调换、预算调整、通过组织内部活动来加强各部门的沟通等。上面谈的主要是控制措施的具体形态。但在制定这些措施的时候,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对于不同的风险,企业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应对,而不是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风险。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的:一、风险本身的重要程度不同,因此控制活动所能产生的效益是不同的;二、企业对于相关风险能够施加的影响力也不同;三、企业所能掌握的用于风险控制的资源是限的,即风险控制本身是有成本的。四、与经营活动的风险相比,其所能产生的收益可能更大。因此,律师在为企业制定相关的风险应对措施时,应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商业利益、风险大小以及控制成本等多方面因素,采用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包括但不限于:风险规避、风险转嫁、风险降低、风险承担等。当然,对于重大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设计,律师一定要和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这样才能使设计出来的风控措施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为企业所接受。(四)风险体检结果的输出经过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控制措施的设计,整个法律风险体检工作基础就完成了。但最后,律师应尽量将体检过程中产生的成果以书面的形式向企业展示出来,作为我们这个服务的最终总结和交付物,以体现律师劳动的价值。这个成果可以用《法律风险体检报告》的形式予以体现,同时附上为企业修订的所有制度、合同文本、流程文件及表格。当然一项体检项目的完成,不应成为我们工作的终点。在完成这项体检服务之后,律师可以持续跟踪企业的整改情况,为企业负责到底。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可能还会产生后续的法律服务需求,我们律师的服务也就可以得到自然的延伸了。

浅谈如何加强合同法律风险管理

等候室
暗之中
您好,一、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策略1、量身打造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模式。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模式有纵向集中模式,即企业由总法律顾问带领法律事务机构统一管理;横向分散模式,即企业各下属单位分别管理;纵横结合模式或“网络”模式,即部分合同风险由法律事务机构统一管理,部分合同风险由各下属单位分别管理。为确保企业内部上下统一、步调一致,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机制正逐渐向由企业总法律顾问牵头的纵向集中模式、纵横集合模式(“网络模式)靠拢。  2、制定切实高效的合同管理制度和处理流程。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有制度保证,而制度的实施必须具体细化为处理流程。  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同管理。企业的风险由领导层控制,而合同的日常管理主要是由业务部门进行,造成资源分割,领导层无法掌握具体的业务情况,就谈不上有效控制风险。因此,有必要通过信息技术这一有效的手段,来整合这些企业资源,让领导层可以通过合同管理模块,迅速掌握本企业目前一切与合同有关的工作进程,比如哪些合同处在谈判阶段,遇到什么问题?哪些合同条款发生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哪些合同遇到诉讼问题?合同涉及的哪些法律法规有修改等等,如此,规模再大的企业,其领导层也能轻松从事合同管理,大大降低合同风险,提高审批效率,并且降低管理成本。二、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内容1、合同管理规章。要想将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机制打造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就必须把合同风险防范纳入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之中,要通过规章制度来规范各部门、各岗位在合同风险防范中的职责,建立和完善合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如《合同管理办法》、《合同专用章管理规定》、《授权委托书证管理规定》、《合同审查、会签、审批管理规定》、《合同纠纷调处管理规定》等,使企业合同管理的各项活动全部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运作的轨道。  2、合同管理指南。将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企业政策、标准、规范、规章、制度等细化为合同管理部门、管理员、业务员的行为指南,对其职权职责、管理流程等明晰分解,各司其责、各尽其责。  3、上岗培训和业务培训。合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业务人员、管理人员除具备业务知识外,必须熟练掌握合同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因此上岗资格考试中必须设置合同法等课程,同时对在岗人员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持续培训,打造一支过得硬的合同管理队伍。  4、授权委托书证管理。企业对外签订合同,应由其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进行。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企业名义对外签约,包括除法定代表人之外的其它领导层人员。而法定代表人直接签约不多,主要是委托代理人办理,这就有必要建立一整套合同授权委托制度。根据实际情况,供销业务人员宜发放授权委托证,可在一定时间内多次使用,其它人员发放授权委托书,一事一用。授权委托书证的授权范围、代理权限、有效期限、办理条件、程序等都必须明确,并且要特别对授权委托证的年审、使用、在合同注明编号、遗失补办和交还程序,对方授权委托书证的出具存底等做出规定,并严格管理。  5、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专用章使用管理主要包括:签订合同必须使用合同专用章;合同专用章由专人使用、保管;合同专用章应由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刻制、编号、发放、备案;合同专用章刻制的申请、审批手续;遗失补刻和交还程序;对滥用合同专用章或合同专用章管理不善的责任者的处理等。  6、合同文本管理。企业常用的合同文本,必须事先起草印制好,并依法适时修改,如产品或服务销售常用的买卖合同、物资采购常用的买卖合同、外包业务常用的承揽合同等,其它合同文本也有必要准备好规范文本。一事一用的重要合同,要争取起草权,以便更充分地考虑和保护自己一方的权益。使用对方出具或起草的合同文本时,必须交公司法律顾问认真审查。  7、合同评审。合同草案须经评审,企业应成立合同评审委员会,由供销、技术、生产、财务、法律、审计、质量等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就合同草案的商务要件、技术要件、文字表述等进行可行性、合法性、真实性、严密性评判和审查,决定是否修改。合同评审应置于签约之前,而且是必经程序。  8、招投标管理。为降低成本,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抑制腐败等,目前大型工程、中型项目甚至小额采购,往往采取招标方式进行,企业也需通过投标来订货、通过招标来采购。有鉴于此,企业必须完善招标、投标管理,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制定管理规章,对标书的制作、购买、标底的保密、评标、答辩、开标、中标等依法做出具体规定,同时将合同管理延伸到签约之前。  9、合同履行管理。主要是管理合同按时按质按量履行,并履行附随义务(通知、协助、保密);遇合同内容不明确从而影响到履行时,应及时协商补充;审查合同主体、内容的变更;依法行使不安抗辩权、代位权、撤销权等权利;办理债务转移、委托收款等事宜。  10、合同纠纷处理。企业强化合同管理可避免许多合同纠纷,但并不能完全排除合同纠纷的产生。建立企业合同纠纷调处制度,需要明确纠纷处理的原则、纠纷具体负责机构和基本程序等。首先由经办部门与对方协商解决,企业法律事务机构积极配合,给予帮助和指导;协商不成需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的,一律移交企业法律事务机构,由其决定自行办理还是外聘律师办理,经办部门负责提供证据材料。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应注意诉讼时效和对外委托案件的考核。  11、客户信用管理。企业要做大做强,肯定要依托忠诚的客户群和可靠的供应商。客户和供应商的价值高低,最重要的判别标准之一就是其信用程度如何,而信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合同法律风险的大小和有无。因此企业有必要建立客户信用管理和评价制度,分类、分级拟定交易条件,控制赊购幅度和应收账款、质量保证金余额等,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出现。  12、合同档案管理。必须制定严格的归档制度,妥善保管合同档案。合同依法签订后,承办人员要将合同正本上交本单位合同管理人员保管,自留副本备用,必要时抄送、抄报有关部门;合同管理人员对生效合同要编号登记,逐个建立档案,与合同有关的文书也要附在合同卷内归档,包括合同附件,往来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以及送货、提货、托运、验收等有关凭证,货物销售发票,货款托收、承付凭证,有关财务单据,产品的质量标准、封样、样品或鉴定报告等;履行完毕的合同,按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保管。

企业聘请法律顾问一定要是律师么

盗王坟
独旦
您好:法律顾问是伴随一个公司的成长,中国企业就是缺少法律风险控制,所以才会随时面临破产的风险。非常建议聘请法律顾问,因为法律顾问费用并不高,也就是一个员工的工资而已。除了可以帮公司合同审理,非诉业务,还可以给高层提供法律培训,使公司越来越强大,甚至走上上市。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常年法律顾问业务都能为企业提供哪些方面的法律服务?收费如何?

裴徽
德清
中银律师法律顾问团队由熟知公司法、公司治理结构、各行业情况及相关法律业务的资深律师组成。中银律师深入了解客户法律风险和法律服务需求,依托中银全所的专业资源,凭借处理公司法律事务的丰富实践经验,帮助企业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做好法律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处理工作。 常年法律顾问业务范围:● 解答法律咨询、依法提供建议或者出具律师意见书● 协助草拟、制定、审查或者修改合同、章程等法律文书● 参与磋商、谈判,进行分析、论证● 签署、送达或者接受法律文件● 出具律师函,发表律师意见,参与非诉讼谈判、协调、调解● 就有关法律事项发表律师声明● 提供最新法律信息、法律资料,并根据客户要求进行专题研究●对重大经营决策提出法律意见● 接受委托,代理诉讼和仲裁事务 常年顾问合同约定的其他业务。收费这个东西,看怎么谈以及你们公司的规模了,一般大一点的公司常年顾问一年20万+;规模一般的10万+;小公司找他们就不合适了。大沧海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针对中小企业专门设置了法律顾问服务项目,可联系陈俊律师

举出你身边或你所知道的 因法律风险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的 例子,有什么教训?

车魂师
惠能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三、大公司法律风险防范失策的典型案例 1、中国人寿在美国被投资者集体诉讼案 2003年12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同时在纽约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达到34亿美元,成为当年全球最大的股票上市。但是,成功上市的喜悦还未散去,2004年1月30日,中国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公布了2003年度的审计报告。该审计报告披露,中国人寿的前身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存在重大违规行为,涉嫌各类违规资金约54亿元人民币。2004年3月16日,由美国投资者聘请的代理律师事务所Milberg Weiss宣布,其拟代理投资者对中国人寿提起集体诉讼,称中国人寿及其部分高级管理人员违反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在中国人寿募股期间没有披露不利事实。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人寿集团已经向中国政府缴纳了税金和罚金总计约6749万元人民币。中国人寿案件集中反映了国内企业在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同时,必须尊重并遵守市场规则和当地监管规定,否则将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2、华为——思科知识产权诉讼案 2003年思科系统有限公司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庭正式对中国华为公司及华为美国分公司软件和专利侵权提起诉讼,思科提出了巨额的赔偿要求。这是一场全方位考验两家公司资源与能力的战斗,在媒体、客户、合作伙伴、政府资源、技术实力、法律武器组成的数个链条上,战斗全面开始。思科与华为的诉讼案最终以和解告终。在本案中,虽然华为可能没有向思科进行赔偿,但是现在退出整个美国市场对于刚刚开始国际化布局的华为来说不啻于当头一棒。 3、长虹——APEX贸易纠纷案件评述 四川长虹集团(下称长虹)与美国具有华人背景的APEX Digital(下称APEX)的“贸易欺诈案”曝光后,2003年1月7日,长虹发布公告称,目前账面上仍有46750万美元欠款未能收回。长虹第三季季报显示,公司净资产为132.15亿元人民币,这4.6亿美元相当于净资产的近30%。尽管2003年底,长虹总部就专门派出高层去美国与APEX和季龙粉就应收账款问题进行交涉,但在未果的情况下2004年初长虹却又发了3000多万美元的货给APEX。其后长虹又多次邀请APEX董事局主席季龙粉面谈解决但都被季以种种理由推掉。2004年12月14日,长虹被迫在洛杉矶高等法院起诉APEX。从法律角度来看,销售合同最关键的法律风险就是付款。作为销售方可以根据交易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来控制对方不付款的法律风险,如签署信用证、保留货物所有权、寄售、价款担保、保证、现金担保、货物自主回收权、中止履行、强制履行、有效的争议解决手段等等。针对销售活动所在国或地区的不同,中国企业应当与熟悉当地法律规定和实际做法的法律顾问紧密配合,在合同中做出相应规定,将法律风险防范于未然。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对于企业与合同相关的法律风险防范和管理来说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施工企业如何控制垫资法律风险

女奚患焉
体尽无穷
一、湖南省2020年5月28日,湖南省住建厅发布《关于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推行施工过程结算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在省内房建、市政项目中全面推行施工过程结算。1合同中对施工过程结算办理的各项时限未有约定的,其期限均为28天。2施工过程结算文件经发承包双方签字认可后,作为竣工结算文件的组成部分,由发包方报建设主管部门备案。未完成竣工结算备案的项目,有关部门不予办理产权登记。3发包人要按约定的比例支付过程结算款,支付比例没有约定的,可通过签订补充协议将支付比例确定为80%至90%之间。二、浙江省2020年5月20日,浙江省住建厅发布《关于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推行施工过程结算的实施意见》:自6月20日起,在全省房建和市政项目中全面推行施工过程结算。1适用于省内能够实行分段即时结算的新开工房建和市政项目。以政府投资项目,且合同工期在18个月及以上的新开工工程为推广示范重点。2施工过程结算中涉及人工、材料补差的,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可参照本省现行指导性计价依据执行,补差时间与节点周期相一致。合同履行期间,涉及合同价款调整的,应签订补充协议,并在当期过程结算中同步办理价款结算;涉及工程量清单中出现漏项、增减以及计算偏差,按合同约定计算,并在过程结算中支付。3施工单位要根据结算周期编制相应的结算报告,并递交建设单位。对答复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按28个工作日确定。4因建设单位原因无法按期竣工验收的,在施工单位提交竣工验收报告90天后,工程自动进入缺陷责任期。三、四川省2020年1月22日,四川发文,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合同工期两年以上的新开工项目要积极推行施工过程结算。从2020年3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5年。1发包人不得以未完成审计作为延期工程过程结算的理由,拖延办理结算和支付工程款。2施工过程结算节点,按工程主要结构、分部工程或施工周期进行划分。3人工费用拨付周期应在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中进行单独约定。4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施工过程结算节点、施工过程分段结算详细范围、计量计价方法、计量计价争议处理、风险范围、验收要求,以及价款支付程序、时间、比例、逾期支付处理等内容。四、广东省2019年6月13日,广东省住建厅印发通知,推进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过程结算。1对实行施工过程结算的项目,在行政审批、日常检查、专项检查时,可简化程序、降低抽查频次。2已开工工程,可由发承包双方协商签订补充协议。经发承包双方确认的施工过程结算文件是竣工结算文件组成之一。3因发包人原因逾期未完成审核的,可按合同约定视同发包人认可承包人报送的施工过程结算报告。4发包人超过约定时限不支付工程施工过程结算或竣工结算款项,又不达成延期付款协议的,可以抵押偿付方式将该工程折价,还可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五、北京市2019年1月17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落实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单位工程款结算和支付相关要求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1严禁拖欠工程款。对经人民法院认定拖欠工程款的建设单位,应当列入建筑市场“黑名单”,对其新建项目,不予批准开工。属于政府投资工程的,不得要求施工单位以带资承包方式进行建设。2全面落实施工过程结算,按照施工合同约定计量周期或工程进度结算并支付工程款。六、重庆市2018年12月20日,重庆市住建委发布《关于在建筑领域推行施工过程结算的通知》,要求:新开工、建设工期两年以上工程,推行施工过程结算。1在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施工过程结算周期、计价方法,以及价款支付时间、程序、方法和支付上限。2施工过程结算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合同、补充协议、招投标文件、施工图纸、施工方案以及经确认的工程变更、现场签证、工程索赔。3实施过程结算的项目,在办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银行保函)、预售资金时,给予政策支持。七、山西省2019年3月22日,《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推行施工过程结算的通知(第57号)》(以下简称《通知》)发布,从5月1日起,在房建和市政工程中推行施工过程结算。1施工合同工期一年(含一年)以上的房建和市政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应当实施施工过程结算。2发包人逾期支付进度款和竣工结算款的,除承担违约责任外,还应按合同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支付利息。3发包人未按规定完成施工过程结算的,不应组织竣工验收,不得投入使用;对长期拖延工程结算和拖欠工程款的发包人,有关部门不得批准新项目开工。4发包、承包、招标代理、监理、造价咨询(包括财政评审)等单位,因违规行为影响施工过程结算难以实施的,有关职能部门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处理结果通过山西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予以公布。

有没有专门负责的合同律师,我们公司在审查合同时发现法律风险太大了。

狼群之
编舟记
合同条款的审查。基本的步骤和方法就是合同条款的审查.全面细致地对合同条款逐一审查,这是审查合同的基本方法.但审查应该有重点。法律猫指有三方面内容必须审查:一看合同的主体,二看合同的标的,三看合同的数量条款。此三者为合同的必备条款.无此三者则合同不能成立.对于特定合同按照特定合同的特点和要求对其必备条款进行审查,查漏补缺。文字审查,合同是文字的游戏,使用规范的语言能够避免误会防止争议的发生。合法性审查.主要审查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合同的无效问题。涉他权利审查.合同标的可能涉及他人知识产权或者其他利益,应该进行审查,避免侵权.清洁条款审查.清洁条款的审查很重要.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仿制模仿的技术非常高了,清洁条款对于避免纠纷发生很重要。1,可以为你们提供专业合同审查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