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公共卫生硕士考研好吗

大方体之
金环蚀
这个专业相对来讲稍微冷门一点,其实硕士都不是那么的好考,但是也没那么难考,建议你多把心思放在准备上面。

公共卫生考研?

皆有所长
日以心斗
去文得学习网找找,我就是在那里找到的。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和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哪个专业好考

怏怏不乐
寿
公共卫生硕士好考,我们今年培训武汉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效果很好

公共卫生管理这个专业考研,都考什么,怎么考?

归根
食以刍叔
不一定的,每个学校都不太一样,有些是专门的卫管综合,但有的学校就是和公卫综合不分家,你要看你报的学校的招生目录上怎么写的,要是公卫综合的话每个学校也不一样,因为是自主出卷,一般是5门,流行病,统计,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和营养但也有学校加妇幼和毒理。楼主,你考了什么专业的学校,介绍下,我也困扰问题

考研想考南京医科大学,请问公共卫生方面什么专业比较

盖被子
超人
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是很强的,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得分全国最高。这个大学科下面有很多专业方向,哪个比较好,这个要看你自己的选择。如果喜欢搞数据,可以选择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喜欢实验室,可以选择卫生检验、毒理学。喜欢搞调查,可以选择社会医学。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妇幼保健、营养与食品卫生各有各的优势。方向不一样,不能简单的说哪一个比较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我是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毕业的,我选择的是职业卫生。

本人想跨专业考公共卫生硕士,哪个学校好啊

野芦苇
威也
请问你哪个省的,哪个学校本科毕业的。读这个你读在职的吧,所以最好读自己本科毕业学校的或有熟人学校的。 不能光讲哪个学校好,北大、复旦、华科、中山、武汉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都招MPH的。 你现在是什么专业,在什么学校? 可以考公卫二级学科的全日制硕士啊,就是科学学位,比MPH好。湖北招MPH据我所知就只有武大和华科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考研专业课考什么?

爱之则亲
夫君
据中国科教评价网2012-2016年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排名前十的院校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各院校每年招生会略有变化,且各院校专业设置不同、研究方向不同,了解各院校的招生专业及方向需查看各院校当年最新的招生简章与招生目录,从而确定哪些院校可以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时间为全国统一,考试时间为每年的1月份。各院校各专业初试科目不同,专业的初试科目需查看院校的招生简章与招生目录考试科目,或登陆研招网查看。北京协和医院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6)卫生事业管理学;(828)社会医学。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需要查看各院校的招生简章。复试为院校自主规定,复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复试内容和复试安排需登陆报考院校研究生院官网查看。

有没有关于公共卫生考研的参考书

大嘴巴
撒修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考研参考书目流行病学基础:《流行病学》詹思延主编,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卫生统计学基础:《卫生统计学》(第七版)方积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社会医学基础:《社会医学》李鲁主编,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不同院校的参考书都有小区别。才思考研解答。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生考研跨专业可以考哪些专业

李香君
廉之害也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生考研跨专业,只要报考专业没有本科专业限制均可以报考。具体哪些专业比较好,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可以选择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相近的其他管理专业,也可以跨度更大一些的其他专业。  对于跨专业考研而言,考生应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因为跨专业考研更遇到比本专业考研的困难。  首先,考研复习将是艰巨的历程。  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谚将贯穿之后的整个求学过程。  自己原来的专业,再不济也学了三四年,耳濡目染,基础知识一定比没学过的扎实,细节也许没钻研,但大的格局和概念、思维方式是存在于脑海中的,即使是每次考前一个月的突击,突击了四年,也不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本专业对于外专业的一大优势。反过来,即是跨专业者相对于本专业者的劣势。  复习的时候,要花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使得基础课很容易就被搁置了,而任何一科的掉队,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  其次,备考中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会莫名其妙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通过了,复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使跨专业者总是难以拥有“尽在掌握”的自信,而它确实也是难以“尽在掌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上之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  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心力去克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