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刘伶
老地方
一、控制变量法:通过固定某几个因素转化为多个单因素影响某一量大小的问题.二、等效法:将一个物理量,一种物理装置或一个物理状态(过程),用另一个相应量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的方法.三、模型法:以理想化的办法再现原型的本质联系和内在特性的一种简化模型.四、转换法(间接推断法)把不能观察到的效应(现象)通过自身的积累成为可观测的宏观物或宏观效应.五、类比法: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结论推移到另一个对象中去的一种逻辑方法.六、比较法:找出研究对象之间的相同点或相异点的一种逻辑方法.七、归纳法:从一系列个别现象的判断概括出一般性判断的逻辑的方法.扩展资料:物理学的本质:物理学并不研究自然界现象的机制(或者根本不能研究),我们只能在某些现象中感受自然界的规则,并试图以这些规则来解释自然界所发生任何的事情。我们有限的智力总试图在理解自然,并试图改变自然,这是物理学,甚至是所有自然科学共同追求的目标。六大性质1.真理性: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反映出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2.和谐统一性:神秘的太空中天体的运动,在开普勒三定律的描绘下,显出多么的和谐有序。物理学上的几次大统一,也显示出美的感觉。牛顿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天上和地上所有宏观物体统一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建立,又使电和磁实现了统一。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又把质量和能量建立了统一。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把粒子性、波动性实现了统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又把时间、空间统一了。3.简洁性:物理规律的数学语言,体现了物理的简洁明快性。如:牛顿第二定律,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对称性:对称一般指物体形状的对称性,深层次的对称表现为事物发展变化或客观规律的对称性。如:物理学中各种晶体的空间点阵结构具有高度的对称性。竖直上抛运动、简谐运动、波动镜像对称、磁电对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称、正粒子和反粒子、正物质和反物质、正电和负电等。5.预测性:正确的物理理论,不仅能解释当时已发现的物理现象,更能预测当时无法探测到的物理现象。例如麦克斯韦电磁理论预测电磁波存在,卢瑟福预言中子的存在,菲涅尔的衍射理论预言圆盘衍射中央有泊松亮斑,狄拉克预言电子的存在。6.精巧性:物理实验具有精巧性,设计方法的巧妙,使得物理现象更加明显。对于物理学理论和实验来说,物理量的定义和测量的假设选择,理论的数学展开,理论与实验的比较是与实验定律一致,是物理学理论的唯一目标。人们能通过这样的结合解决问题,就是预言指导科学实践这不是大唯物主义思想,其实是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在不断反思形而上学而产生的非经验主义的客观原理的基础上,物理学理论可以用它自身的科学术语来判断。而不用依赖于它们可能从属于哲学学派的主张。在着手描述的物理性质中选择简单的性质,其它性质则是群聚的想象和组合。通过恰当的测量方法和数学技巧从而进一步认知事物的本来性质。实验选择后的数量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一种关系可以有多数实验与其对应,但一个实验不能对应多种关系。也就是说,一个规律可以体现在多个实验中,但多个实验不一定只反映一个规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物理学

物理的几种科学研究方法

瑛士
天气不合
转换法、等效替代法、实验法、观察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转换法就是把测量现象不明显的物理量转变明显的实验现象。比如固体的形变很微小但是通过固定在固体上光源射出的光路在平面镜几次折射可以得到微小的抖动来判断形变。等效替代就是一个物理现象会产生一种结果,换一种相似的方式结果是否一致。比如说要测1J的能量能做多少功,你把一个苹果提升1米和把书包提升几厘米得到结果一样,就是等效替代。实验法就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已知的定律罗观察法就是通过做实验观察他的物理现象(一般假装现象未知,其实书上都告诉你了)类比法就是根据已知的物理结论通过相似类比得出新的实验结论的猜想。比如根据重力的0势能面和从0重力势能面提升物体所做功来类比推理0电势和从0电势面移动正电子所做功。理想模型就是将实验一切条件理想化。比如电学的电阻视为0和力学的空气阻力不计等等

关于高中物理科学方法

掘火者
不监于体
理想实验是指有些实验条件不可能达到,但是按照已有实验的变化规律或者趋势可以推想出结果的实验。如小球从高处滚下,滚到水平面上,平面阻力越小,小球滚得越远(已有实验)。由此推想,水平面光滑时,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理想实验)。等效替代法是指效果相同的东西可以相互替代。如求合力(几个力与一个力等效)求等效电阻(接若干个电阻的效果与直接接等效电阻效果相同)求交流点的有效值(热效率与直流电相同)控制变量法是探索影响物理量的多个因素时,先保证其它物理量不变,逐个改变其中一个物理量,看二者是什么关系。比如已经知道加速度与受力以及物体质量有关,就先保持质量不变,只改变力,结果发现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再控制力不变,改变质量,测出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建立物理模型是忽略对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很小的次要因素,把它当成理想模型。如研究带电体间相互作用时,把它们看成点电荷(只考虑带电,忽略大小和形状)。单摆:不可伸长的线(忽略弹性与质量)拴一质点(忽略大小和形状)理想:把不可能的看成可能的控制变量法:抓住其他不变,就一个量变化物理模型法:把不熟悉的题目变成熟悉的题目

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冰菓
两代人
高中物理常用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方法的含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方式来分类,并考虑物理学科的特点,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讲授法 教师通过语言,辅以演示通过建立物理情境,描述物理现象,阐述物理规律等,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它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一般包括讲述、讲解等方法。 讲述法:多用于对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过程的描述,对所要掌握的物理知识建立一个清晰的物理情景,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在“述”。 讲解法:运用说明、分析、论证、概括等手段讲授物理知识,以揭示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内在联系。重在“解”。 讲授法的注意事项: 1.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观点正确,概念准确,对学生有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2.讲授要有逻辑性。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心理,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 3.讲授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抑扬顿挫语速适中。 4.讲授中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已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再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时候,让学生坐在座位上用力推课桌,看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可以感受到,桌子在推自己,用力越大,身体后仰的越厉害。 用笔再用力写下“牛顿第三定律”这几个字。再用力握笔写字时,会发现笔杆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有时手指的肌肉会压下一个坑,是肌肉变性。 用力拍桌子,学生会感觉到,用力越大越感觉到疼,因为在手对桌子施加力的时候,桌子也 对手有力的作用。 从而总结出:力的作用时相互的。(二)实验法 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大部分原理规律都来自实验,实验方法是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应用实验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规律、原理、现象等知识的理解,还有利用培养他们的探索研究和创造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讨论法 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共同进行讨论的方法。它可以较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选择好讨论题,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 讨论的问题要具体,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太大、太深,也不能太容易。论题的选取要有针对性,要有梯度,能吸引所有学生参加讨论,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话说,题目难度应该使中等水平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同时,也要估计和预设讨论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其解决应对措施。 2.善于启发和引导,创造和谐的讨论气氛 在讨论时,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又要抓住问题的中心,把讨论引向揭露问题的本质。使讨论的重点落在对物理意义的理解、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对物理现象的解释上。在模拟试讲时,我们也可在学生讨论环节设置“插曲”:预设学生的讨论方向出现偏离,或进度十分缓慢等,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予以引导,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教师把问题分成三个阶段让学生进行讨论。 第一阶段:1.上节课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如何把理想化?2.增减砝码的目的是什么?3.在牛顿第二定律中质量的含义是什么?作用力的含义是什么?加速度的含义是什么?学生通过回忆、分析与讨论,能够准确回答。 第二阶段:1.如果合外力发生时,加速度变化吗?为什么?2.这反映了加速度与合外力的什么关系?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得出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 第三阶段:1.你能否用学过的知识对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进行具体阐述?小组交流后,派代表用投影仪投影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完善。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合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合外力决定。 (四)谈话法 通过师生“问题性对话”活动传递和交流信息,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一定作用。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详见问答技能。 (五)自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阅读教材或有关材料主动获取知识。自学不单单要看懂教材,还应该包括通过阅读,可以做实验,计算问题,解释现象和灵活应用知识等。

一份完整的高中物理学史和物理学研究方法。一定要保证准确度。

青云曲
梦露版
我读大学时发了一本物理学史,清华大学出版的那本最全面了!我比较看好这一本!!我已经工作了,不过还是经常看,常留在身边!你可以在本科院校的学生手里借一本,或者买一本,有时候他们根本不看的!!!!绝对满足你的要求!!! 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前言第1章力学的发展  1.1历史概述1   1.2天文学的新进展揭开了科学革命的序幕3   1.3惯性定律的建立10   1.4伽利略的落体研究13   1.5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21   1.6《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和牛顿的大综合27   1.7碰撞的研究29   1.8牛顿以后力学的发展33   1.9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马赫的批判37第2章热学的发展  2.1历史概述40   2.2热现象的早期研究40   2.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建立47   2.4卡诺和热机效率的研究59   2.5绝对温标的提出62   2.6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64   2.7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建立和低温物理学的发展68   2.8气体动理论的发展72   2.9统计物理学的创立81第3章电磁学的发展  3.1历史概述90   3.2早期的磁学和电学研究90   3.3库仑定律的发现94   3.4动物电的研究和伏打电堆的发明102   3.5电流的磁效应105   3.6安培奠定电动力学基础110   3.7欧姆定律的发现111   3.8电磁感应的发现113   3.9电磁理论的两大学派118   3.10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119   3.11赫兹发现电磁波实验126   3.12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发展130第4章经典光学的发展  4.1历史概述132   4.2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建立133   4.3牛顿研究光的色散136   4.4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140   4.5光速的测定146   4.6光谱的研究150   第5章实验新发现和现代物理学革命1575.1历史概述  5.219/20世纪之交的三大实验发现158   5.3“以太漂移”的探索170   5.4热辐射的研究180   5.5经典物理学的“危机”186第6章相对论的建立和发展  6.1历史背景188   6.2爱因斯坦创建狭义相对论的经过191   6.3狭义相对论理论体系的建立198   6.4狭义相对论的遭遇和实验检验203   6.5广义相对论的建立205   6.6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212第7章早期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准备  7.1历史概述221   7.2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221   7.3光电效应的研究224   7.4固体比热229   7.5原子模型的历史演变232   7.6α散射和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237   7.7玻尔的定态跃迁原子模型和对应原理240   7.8索末菲和埃伦费斯特的贡献244   7.9爱因斯坦与波粒二象性250   7.10X射线本性之争252   7.11康普顿效应253第8章量子力学的建立与发展  8.1历史概述258   8.2电子自旋概念和不相容原理的提出259   8.3德布罗意假说261   8.4物质波理论的实验验证262   8.5矩阵力学的创立267   8.6波动力学的创立268   8.7波函数的物理诠释270   8.8不确定原理和互补原理的提出271   8.9关于量子力学完备性的争论272   8.10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276第9章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发展  9.1历史概述282   9.2放射性的研究282   9.3人工核反应的初次实现287   9.4探测仪器的改善289   9.5宇宙射线和正电子的发现292   9.6中子的发现294   9.7人工放射性的发现298   9.8重核裂变的发现298   9.9链式反应303   9.10原子核模型理论304   9.11加速器的发明与建造305   9.12β衰变的研究和中微子的发现310   9.13介子理论和μ子的发现312   9.14奇异粒子的研究313   9.15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和CP破坏的发现314   9.16强子结构和夸克理论316   9.17量子色动力学的建立318   9.18弱电统一理论的提出319   9.19夸克模型的发展321第10章凝聚态物理学简史  10.1历史概述324   10.2固体物理学的早期研究325   10.3固体物理学的理论基础327   10.4固体物理学的实验基础330   10.5晶体管的发明330   10.6半导体物理学和实验技术的蓬勃发展334   10.7超导电性的研究339   10.8超流动性的发现343   10.9量子霍尔效应与量子流体的研究348   10.10非晶态物理的发展354   10.11高压物理学的发展357   10.12软物质物理学的兴起359第11章现代光学的兴起  11.1激光科学的孕育和准备360   11.2微波激射器的发明365   11.3激光器的设想和实现367   11.4激光技术的发展374   11.5全息术的发明和应用377   11.6激光光谱学380   11.7非线性光学382   11.8量子光学384   11.9量子信息光学386   11.10原子光学389第12章天体物理学的发展  12.1天体物理学的兴起395   12.2匹克林谱系之谜396   12.3恒星演化理论的建立399   12.4类星体的发现401   12.5宇宙背景辐射的发现402   12.6脉冲星的发现405   12.7星际有机分子的发现408   12.8黑洞的研究409   12.9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探索411第13章诺贝尔物理学奖  13.1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设立416   13.2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分布统计418   13.3时代划分420   13.4分类综述422第14章  实验和实验室在物理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4.1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452   14.2实验室在物理学发展中的地位455   第15章单位、单位制与基本常数简史470   15.1基本单位的历史沿革470   15.2单位制的沿革476   15.3基本物理常数的测定与评定480   15.4物理学的新发现对基本常数的影响486   结束语488   附录物理学大事年表493我想要的是内容。因为要考试。不过,谢谢你。电子版本的没有,如果要其他出版社出的你可以到百度文库中下载就是了!!!提问的比较模糊!更多追答还不够清楚?就是物理学史啊。追答非常抱歉,看你提问的问题,我现在明白了,你是研究物理的吧恩,是的。资料不够完备,所以想找一份比较完整的准确的。额,我有急用。追答额,这个我真帮不上什么忙了,这个感觉层次较深,不好意思

高中物理有哪些实验方法?比如控制变量,理想实验法,科学家做了什么...

孜孜以求
独息
有控制变量,微小变化放大,假设后验证,理想实验等。控制变量有欧姆的欧姆定律,控制电压或电阻研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微小变化放大有卡文迪许扭成利用光杠杆将微小形变量放大。理想实验有伽利略的对惯性定律的猜想。假设后验证法有麦克斯韦的电磁波预言和赫兹的实验证实。理想实验法 伽利略的小球试验控制变量法 验证a=f/s

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法、转换法等)

坏爸爸
刑名
实验法:如果是做实验是不是都算实验法呢?控制变量法:初中的幼稚东西,高中里不强调,因为是人就能理解。高中实验貌似强调的是细节(没做过那道题涉及细节的题那么哪一类错误率非常非常高,e.g.距离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时,画出来的U-I图像,有很多人会忽略坐标的起始值(题目是超级简单吧,但就是有人错),然后内阻算错)另外比较重要的就是计算了。等效法:这个等效的问题,貌似一直会讲。。。有很多问题都是等效的,缩点法化简得等效电路,等效重力加速度,等效电源,等效。。。甚至连简谐振动还可以和圆周运动在x轴或者y轴上的投影等效。。。等效的问题,教科书不怎么涉及,主要要老师来讲,还有一些参考书以及竞赛教程上会有很多,而且主要是要经验+具体分析的。转换法?从来没听说过。。。物理里面其他比较重要的方法(许多是比上述的方法重要的多的方法)还有:整体法、隔离法、微元法、极限法、递推法、对称法、作图法、估算法、假设法、图像法(注意,和作图法可是有区别的)类比法、降维法、近似法、虚功法 我倒是推荐一本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结题方法大全,上面总结的很系统,只可惜是竞赛教材,你不一定要,不过话说这几年的物理高考(至少我知道江苏高考是这样)也涉及一些初赛难度的压轴题,我觉得这本书也许是适用的。另外还有一些对于特定物理模型的方法:e.g.以同圆里面的弦为斜面的质点的自由下滑所需时间相等的运用,滑轮里面加一根不受力的线,二力杆,速度里面分解出一对互相抵消的速度来做某些复合场问题,相位圆。。。有的方法一开始学的时候不会教,要到高三总复习的时候才会教你们用(因为高一高二不参加竞赛的基本上没人会做综合性强的题目吧)。不过关键是基础要牢,有的技巧性过强的方法我是非常讨厌的,因为学物理不仅是要会做题目,关键是要学会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尽管绝大部分人永远学不像)某些题目的难度和技巧性已经违背了学物理的初衷了(神马出卷人会说某某某方法可以从学过的某某某方法里推出,我只想告诉他,可以用初等代数推出整套高等数学,是不是高考数学出卷可以出高数题了,题目初的超纲就是超纲,顺便鄙视一下2010江苏高考数学卷,居然20题要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做,被人肉纯属活该,平时题目用高数做怎么总是要扣过程分,高考就出了道高数题,怎么用高中方法凑合,总不见得说,咱高考十几分钟推出了拉格朗日吧,一帮老头老太,一年出一张卷子,变了法的整你)。

高中物理怎样打好基础?

日常
大毒后
一、如果某学生有经常问为什么的习惯,而且能够执着地并且善于去探究原因,那么这样的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就有很大的优势了。这样的孩子可以很主动地思考问题,有利于他们去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去找到每个为什么的答案,当代信息技术如此的发达,提供给了这些孩子很好的学习环境。这些孩子不但能够轻松地学习好中学物理,并且还很有可能在物理学方面取得较高的成就,这也正应了那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天赋可遇不可求,要保持自己旺盛的求知欲,并且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二、可能的孩子的兴趣并不是经常去问为什么,对周围的事物并不敏感,或者并未具有执着的信念,抑或不善于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的话学习物理可能并不会很轻松。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建议要经常强迫自己去问为什么,掌握其中的一些方法后,熟能生巧,也能像上面提到的一类同学一样轻松愉快。如何强迫自己?找到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现象,刨根问底儿。举个例子:现在冬天,暖气热了,这是很普通的一件事,隐含的物理知识有很多,可以提出很多的问题。暖气为什么热了?热水是哪来的?怎么到我家里的?烧水用的燃料是什么?燃料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用这种燃料?为什么要用水灌入暖气而不用其他的液体……只要有心,问题有很多。而这样不断地对自己,在查找答案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于自己探究问题及执着求索习惯的培养。此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是一种考验,有利于培养意志及“抗击打能力”。至于最终结果是否正确、是否科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三、如果没有这种意识,但是马上就要面临着八年级开学,并且想要得到物理学科的好成绩的话,那么跟随学校老师学习是学好物理的不二法门。老师们是专业的,而且一些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更是能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在跟随老师的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学生能像之前所说的主动探寻答案,这样最好,如果没有,那么最起码也应该请教老师解决问题。

高中物理一些巧妙解题方法

老两口
电影圈
物理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1.等效法等效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对一些复杂问题采用等效法,可将其变换成理想的、简单的、已知规律的过程来处理,常使问题的解决得以简化.因此,等效法也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如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要求用一个弹簧秤单独拉橡皮条时,要与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同时拉橡皮条时产生的效果相同——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O,即要在合力与两分力等效的条件下,才能找出它们之间合成与分解时所遵循的关系——平行四边形定则.又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小球的水平速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通过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重力的分力抵消摩擦力而等效于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还有,电学实验中电流表的改装、用替换法测电阻等,都是等效法的应用.2.转换法将某些不易显示、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易于显示、易于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称为转换法(间接测量法).转换法是物理实验常用的方法.如:弹簧测力计是把力的大小转换为弹簧的伸长量;打点计时器是把流逝的时间转换成振针的周期性振动;电流表是利用电流在磁场中受力,把电流转化为指针的偏转角;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g是通过公式T=2πg(L)把g的测量转换为T和L的测量,等等.3.留迹法留迹法是利用某些特殊的手段,把一些瞬间即逝的现象(如位置、轨迹等)记录下来,以便于此后对其进行仔细研究的一种方法.留迹法也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如:用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迹记录小车的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用描迹法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用大头针的插孔显示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方位;在描绘电场中等势线的实验中,用探针通过复写纸在白纸上留下的痕迹记录等势点的位置等等,都是留迹法在实验中的应用.4.累积法累积法是把某些难以直接准确测量的微小量累积后测量,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在缺乏高精密度的测量仪器的情况下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常把细金属丝绕在圆柱体上测若干匝的总长度,然后除以匝数就可求出细金属丝的直径;测一张薄纸的厚度时,常先测出若干页纸的总厚度,再除以被测页数即所求每页纸的厚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单摆周期的测定就是通过测单摆完成多次全振动的总时间除以全振动的次数,以减小个人反应时间造成的误差影响等.5.模拟法模拟法是一种间接实验方法,它是通过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说明原型的规律性的.模拟法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典型应用是“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这一实验,由于直接描绘静电场的等势线很困难,而恒定电流的电场与静电场相似,所以用恒定电流的电场来模拟静电场,通过它来了解静电场中等势线的分布情况.6.控制变量法在多因素的实验中,可以先控制一些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可以先保持质量一定,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一定,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最后综合得出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三、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1.列表法在记录和处理数据时,常常将数据列成表格.数据列表可以简单而又明确地表示出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找出物理量之间联系的规律性.列表的要求:(1)写明表的标题或加上必要的说明;(2)必须交代清楚表中各符号所表示的物理量的意义,并写明单位;(3)表中数据应是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2.平均值法现行教材中只介绍了算术平均值,即把测定的数据相加求和,然后除以测量的次数.必须注意的是,求平均值时应该按测量仪器的精确度决定应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位数.3.图象法图象法是物理实验中广泛应用的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图象法的最大优点是直观、简便.在探索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由图象可以直观地看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变化趋势,由此建立经验公式.作图的规则:(1)作图一定要用坐标纸,坐标纸的大小要根据有效数字的位数和结果的需要来定;(2)要标明轴名、单位,在轴上每隔一定的间距按有效数字的位数标明数值;(3)图上的连线不一定通过所有的数据点,而应尽量使数据点合理地分布在线的两侧;(4)作图时常通过选取适当的坐标轴使图线线性化,即“变曲为直”.虽然图象法有许多优点,但在图纸上连线时有较大的主观任意性,另外连线的粗细、图纸的大小、图纸本身的均匀程度等,都对结果的准确性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