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将来想从事科研大学应具备什么素质,能力

民如野鹿
小椋
一、自我决策能力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能力。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求职择业,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己决定,这就是对自我决策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有老师给你作指导,而必须靠自己迅速作出决定,及时予以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决策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重要的。二、适应社会能力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眼花缭乱,很不适应。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常常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而常常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大学生却忽视了适应社会这个前提。人类文明总是在继承与创新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适应社会,正是为了担当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适者生存,生存正是为了发展。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退缩,更不是对消极现象的认同,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三、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藉,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比如,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丰富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应注意克服只注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操作的倾向。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实践操作上有过硬的本领,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仍以教师这个职业为例,许多用人学校在挑选毕业生时,往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试讲能力和试讲效果,而不只是他们的专业考试成绩。四、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感情的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一个人想让别人了解你,重视你,更好地发挥你自己的才能,前提就是要有表现自己的能力。要准确表现自己,就离不开出色的表达能力。不仅在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会立即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撰写求职信、自荐信、个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员提问,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较强的表达能力。五、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如学校中的同学、师生关系那么简单。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就。因此,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六、组织管理能力虽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从业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职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其它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正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以上主要是从普遍性这个角度来谈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的技能,此外,大学毕业生如能撑握一技之长,诸如文艺、球类、驾驶等等就更能增加顺利就业的砝码

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

说卫灵公
备胎侠
1.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搜索能力是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具备的能力,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各种信息资料中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料,本身就是对大家的重要考验。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信息搜索能力主要表现在查阅检索各种文献资料之中,包括查阅专业书籍、期刊论文、数据资料等等。我们注意到,很多同学在利用知网、万方、维普等主流中文文献数据库时,不能很好地获取高质量的论文资源。2.快速阅读能力尽管在信息搜索阶段,我们已经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文献,可是手头的文献资料数量还是很大的。拿到长长的一篇论文往往令人头大。实际上,你会发现,一篇文献当中真正能被引用、借鉴和学习的观点并不是很多。拿到一篇论文,先读文题和摘要,通过摘要可以了解论文的核心观点,判断该论文有无继续或者完整阅读的必要。3.把握问题能力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当我们在阅读书籍或者论文时,往往会被作者的观点所吸引和左右,无法跳出文本发现作者的观点或者表述中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还比较缺乏问题意识。对人文社科的研究来说,很多理论创新实际上就是在回顾前人所著文献和研究的不足的过程中逐步建构完善起来的。此外,把握问题的能力还表现在论文选题等方面,在后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4.理论构建能力和文笔表达能力理论建构的能力和文笔表达能力是联系在一起的。当我们脑海中有了较为清晰的想法和观点之后,就需要用比较规范化、学术化的文字表达出来,让别人能够看得懂,而这就是最后写论文的过程。

搞科研是否需要天赋?

忽乎芒乎
茅虿王
‍‍很多人对天赋的理解是什么呢?不听课不写作业,考试照样拿高分,只能算聪明吧因为他们本质是学习能力强,能快速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天赋应该指的是对未知的探索我至今依然记得我一个同学,不是在高中,而是在小学的时候遇见的那天他和我说,他发现了一个秘密你算“1+2+3+4+5+9+7+8+9+10” 是不是很难算?但你有没有发现,1+10 =11   2+9居然也=11   所有的首尾相加,都是等于一样的!!所以你算这个“1+2+3+4+5+9+7+8+9+10”,不用费劲的一个个算,只要首尾相加,然后乘一下就可以了!!!当时我也惊讶万分,好神奇但很快《传奇》风靡学校,我们不再会讨论这些神奇的数学秘密,而是都谈论起了法师和道士哪个好练级。我也逐渐忘记了这件事。很久很久以后,高中的课堂上,又是我厌倦的数学课,昏昏欲睡的时候,老师说起了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你们知道数学王子高斯为什么被称为“数学王子”吗?因为人家从小就聪明。高斯小时候一次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题目如下:1+2+3+4+5+9+7+8+9+10+.....+100,要同学们算出答案。同学们就埋头算起来,唯独高斯迟迟没动笔,可他发现1+100=101,2+99=101,总共有50个101。于是按照规律用50*101等于5050,不到几分钟就算出结果。厉害吧这个规律,因此就被命名为“高斯定理”。那一刻我怅然若失的感觉几乎要涌出胸口,思绪一下子回去了很多年前的教室,我们谈论神奇的数学秘密的那个下午。我后来不止一次的想过,也许有机会,有更好的老师,或者早生些年,他也会成为大数学家的吧。毕竟,他和高斯一样想出了那个秘密,那可是数学王子呀!时过境迁,我现在去查,等差数列求和不再是高二教,在北师大版的教材里,这变成了小学4年级的知识。现在的小孩想必都早早知道了这个秘密。但我依然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下午,2个好奇的小男生靠在课桌旁,为从真理之海捡来的贝壳欢呼雀跃。随后我们掉头离开,再没见过那片大海。科研必然需要天赋,并且不止于天赋‍‍

做学术研究需要什么素质和能力?

寄居人
鳅与鱼游
要能忍受 寂寞 孤单 白眼 失败等等的负面情绪~~~~~~~~~~~

制药专业想进大企业搞科研需要什么途径 自己需要什么能力?谢谢~

大杂烩
被衣大说
当今最漂亮又很虚0伪的一句话是什么?搞科研、搞项目、搞立项、搞课题、搞关系、搞公关、搞行*贿、搞四化、搞革命、搞教育、搞商业、搞事业、搞工作、搞开发、搞钱、搞创新、搞发展体现中国人最丑0陋一面的一类话语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唯一词汇!恶0俗不0堪、顶恶0俗的就是——“搞”,极为恶0劣的流0氓词汇、荒0诞可0鄙、粗0鄙、低0俗浑0噩、鄙0陋、低0俗无0耻的庸0俗词汇、卑0鄙下0流的痞0子词汇、丑0恶无0赖的骗0子词汇,恶0心至极的口头禅,很龌0龊,特无0耻,极其丑0陋文化现象的流行语。不0雅,是缺0乏荣辱心、丧0失礼0义廉0耻、不知羞0耻、庸0俗不0堪的一种体现。最最低0贱、卑0鄙龌0龊、邪0恶、恶0劣地反0社会、反0人类、反0动的词汇。已经被用滥0而“变质”了的无0聊、空0虚、堕0落、蛊0惑 、猥0琐、荒0谬、卑0劣、可0恶、低0级的词汇。充分暴露出自我价值取向错0误,毫无羞0耻感,自甘受0辱,自寻其0辱,自我作0贱,自甘下0贱堕0落,毫不掩饰自已下0贱狗0样,自我贬0低人格、人格贬0损,严重损0害其代表的政府部门形象和公信力。说这番话的人根本没有大脑,是没有任何独立思考能力而又贪0图利益的无0知无0耻之0徒,可0耻可0悲可0叹,极其不0光彩的口头禅,公开作自我羞0辱。 国家新闻总署,文化部,你们应该极具民族责任感、站在历史高度上,兴雅灭俗,你要净化新闻报道、纯洁影视作品!!!!!!!!!!!!!严格禁止这些臭0大街、烂0大街的词汇出现在官方、政府的发言、文件、报道、谈话语言等等之中!!!!整治当今胡0搞恶0搞的低0俗语言充斥社会、污0染毒0害社会、贻0害天下的局面。其实,什么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发明创造、高科技、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专家、教授等等,无不如此没兴趣、没时间则是第二号流0氓语言!中国的“科研”都是剽窃西方、低等级低模仿老外,胡9军所以,就一定要在前面冠以“搞”字,所以就完全表明是做坏事。蒋78述8卓。既然是仿造、追随,那么,从本质上来说,是个健全的人就可以胜任了。那就要在体制内才能够开展,否则没有那么多的钱给你烧,而且烧完后没有实际效益,也只有体制内才能够不追溯法律责任。所以,“搞科研”的前提是要有国家的资源投入,将私人的钱烧完了,人家可就不会轻饶你的!!!纵观中国的光伏、太阳能、风力发电、半导体照明、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等,最后都不是开头发财,再投入啊,私人悉数亏尽了,国家来兜底,国家来消灾!所以,当官、经商都是一样的道理。

想要当科研人员要学好什么学科

惨惮之疾
无生
初二就想这些,比我好!给些个人的建议,也是可行性高的。首先,好好学习,考个重点高中其次,好好学习,高考考个高分,以为大学以前的都是基础教育,能考上重点,那就意味着不能有严重的偏科现象。同时,注意学校举办的或大或小的科技创新比赛,一般这样的比赛难度很难说,但自己花时间参加过,对培养自己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不小帮着。当然,大前提还是不影响学习。接着,在重点大学里选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好好学习,大二时一定要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要是注意平时学习,那就可能在大四时确定保研。要没保研就自己好好考,读研一定要跟个好导师,最好是要博导。读研时,好好查资料,做实验。研二时,可能会有转博的机会。其实,读研及后续的都博,就算是个小的科研人员了~~一直这么学习去,最终成为中科院的一员,任然要不断学习、做科研。

研究生导师一般希望招到什么样的研究生

何哉
镜中女
老实的学生。这种老实不是指性格,而是指愿意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的目标、想法和未来规划跟导师去交底的学生。导师最头疼的情况就是,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吹的天花乱坠,口口声声要把这门专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来做,不仅要研究生时期发论文,接课题,而且接下来还要考博士,还要进博士后站,最后要承接导师衣钵把自己的一声都奉献给科学事业。等到导师高高兴兴的给他安排了很多实验,布置了很多作业,把他当做一个合格的科研工作者去使用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学生其实根本就是来混文凭的,有没有科研能力先不说,起码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科研,甚至对自己这个专业充满着厌恶。这个时候你说导师怎么办?只会觉得自己满腔热情都喂了狗。不光浪费了一个宝贵的研究生名额,甚至还严重拖后了自己的课题进度,耽误了其他研究生的顺利毕业。其实千万不要认为导师都是不通人情世故的书呆子,只要你能老老实实的跟导师说你自己的未来计划,即便就老老实实的说自己就是来混文凭的,导师也能够根据你的个人追求帮你设计你的三年求学生涯。这样真正想要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能够得到的资源去进行科研工作,想要安安稳稳度过研究生生活的学生能够得到导师的适度关心顺利毕业,一心只想混文凭的学生也不用被导师的严格要求折磨,而导师也能够在当届学生中迅速挑选到合适的科研团队成员不会耽误时间,其实是多赢的结果。而想要实现多赢,最基本的就是导师和学生互相之间要坦诚。所以说研究生导师最希望招到的研究生就是能够坦坦诚诚老老实实的研究生。

学术能力强 看破红尘 喜欢科研

没好死
佐光
有时间做心理咨询吗?

什么是教育科研能力?

夫迹
虽疾不死
教师为什么要搞科研呢?首先我想从整个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创新的需要看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 教育科研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活动。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现象也不例外。要搞好教育工作就必须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有的教师并不否定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但认为它是科研人员、专家学者的事,教师只要上好课就行了。当然,作为教育科研人员,责无旁贷,要搞教育科研。但是作为教师也必须搞教育科研,只有通过科研,才能掌握教育规律,自觉按教育规律办事,搞好教育工作。 有些教师认为,教育不就是那么回事,我天天在搞,还能不知道。教师天天搞教育是事实,但是不是真的了解教育的真谛,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就难说了。我们现在许多教师做的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事,因此,不是在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是在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不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是在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由于不按教育规律办事,甚至违背教育规律,因此,事与愿违,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甚至制造了许多教育的悲剧。 再说,社会正在急剧变化,对教育提出许多新的要求,不开展教育科研,就不能掌握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教育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关于这一点,我想多谈几句。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而产生,为社会和人的发展而服务,随社会发展而发展。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即将步入以知识为主导的社会,这将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社会,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的社会。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人类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翻一番,20世纪初是每10年翻一番。如今全世界每年出版大约100万种新书,平均每本300页。1999年,全世界还出版了25亿张CD光盘,拍出4250部电影,网上流通了6000多亿个电子邮件。2000年,全世界发表的科学论文就有一亿篇。《纽约时报》一天的信息量等于17世纪一个人一生所能得到的信息的总和;在一片指甲大小的芯片上可以存放两年的《人民日报》的信息量;用一张光盘可以存储一部大百科全书的内容;利用信息高速公路,1秒钟就可以把两年的《人民日报》的信息全部传输完;而一束光纤将可传输现在全世界每一天所有的电话通讯量。最近,美国政府决定,由康柏电脑公司与匹兹堡超级计算机中心联合制造管理世界上最大的民用计算机,该机有2728个处理器,每秒钟能运算6亿次,相当于一个人18.6万年的工作量。 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当今时代的特征。这个特征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周期明显缩短,人们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文明的需要;科技的进步促使经济结构的变化加快,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不断学习,否则就将面临事业或功能性失业的危机;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的到来,使地球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新世纪人类将生存在一个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复杂多元的社会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完善自身的素质,以使自己获得应付各种环境挑战的能力;人口数量的剧增与人口寿命的普遍延长,以及人的劳动时间的缩短,使得原来的教育体系无法满足人的学习需要,只有终身教育才能既在相当程度上满足日益增多的教育对象的需求,同时又成了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现有教育中偏重识记与考试而脱离生活实际,维学历化倾向严重等弊端,促使人们思索通过终身教育来革除这些弊端。所有这些都要求建立一种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即“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已逐步成为世界主流的教育思潮,对世界教育乃至整个人类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是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学习化社会”是继终身教育后又一个重要的具有国际性的教育观念。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强调把教育和学习看成是以主体为核心的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