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数学二考120以上的多么?大概多少分算高分?不要讲数一跟数三哦!

棒球队
迷离劫
数学二是考研数学中比较简单因此120分不能算高分只能说是中等水平,如果要考一个不错的学校相对来说这样的分数还是比较危险的,来自思远福大研友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有人说考研比高考简单。是不是说明考研数学要考120分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稍微努力基本可以拿满分。

雏蜂
居于窈冥
一个月猪狗不如的生活基本上就可以考上研,高考一个月毛用都没

高考数学怎样才能考120

银魂
爱在途
要考120非常简单,不是130或者140就好,只要基础题都会,提高题多练就行,数学没什么方法就是多练习了,另外考试时多注意,避免粗心大意,改得的分没得

考研数一要考到110难度大不大??跟数三120比呢

若夫人者
楚茨
数一对于高等数学考的比较多,也难点,而数理统计和概率论考的较少,也简单些,一般是理工类专业考的;数三的高等数学部分只考微积分,其实难度和数一也差不多,只是范围没那么广,但是线性代数和概率,数理统计就考的比较多了,而且还会有一两道经济学应用题,一般是经管类的考的。看你考什么专业了。二者的区别在于:其一在于考的范围,数一通常只有理工科得考,数三一般是经济类的考,但是在一些好学校,比如清华,所有的学生都考数一;其二,在于考的难度,数一要比数三难,而且范围都不一样,数三要少一点,具体的区别你可以详细的看看考试大纲,那里边很详细的,而且你可以有针对性的复习。其三,考研复试线同样不一样,工科类的要高一些。就回答你这么多,希望你考研成功!!!!!!

江苏高考理科数学160分的人一般考研数学一能考多少?

法统
鹤胫虽长
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许多问题都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祖冲之、陈景润、华罗庚来说,数学能力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司马迁、屈原、陶渊明来说,数学能力可能就没那么重要了。你说你是文科专业的学生,课程里没有数学课。你说这话估计许多文科生要羡慕了,至少我们学校连法学院的都需要学大学物理,跟别提高等数学了。我个人觉得,文科生没有太大的必要学数学。除非你是像王小波那样的奇才怪才。你怕你的逻辑思维退化?好吧,如果你真的去学过高等数学你就知道,大学里的高等数学和数学分析真正能受用到逻辑思维强化效果的人,不出百分之一。大多数人都是在拼命地做题防止挂科,或者刷分,而不是为了所谓的逻辑思维。你真怕逻辑思维退化的话,你可以看书啊,不一定非要数学理科书才能强化一个人的逻辑思维吧,包公断案也算一种逻辑思维啊。许多好书都能培养你的逻辑思维,再不济你去看看甄嬛传电视剧都能培养点逻辑思维了。真的,对于文科生的你来说,数学能力没那么重要。就算你要培养逻辑思维,也不建议你去数学,建议你多看些书,具体什么书就不用限制了,总归多读些书是没坏处的,许多书都能培养你不同的逻辑思维,多加涉猎吧。祝你好运。

考研数学一有多难?跟高考比着呢?

互有
见栎社树
数学系之外的理工科和某些经济类专业的考研要考高数1,是比较难,但是只要认真准备还是可以考得不错。我的学生,大多能够考120分以上。应该说比高考要容易一点,至少时间是充裕的,考试时要知道放弃,不要为不着边的题目花太多的时间。另外,要学会找考点,每道题都有它的核心部分,平时多训练,一看题目,就知道它考什么东西,这样就比较容易入手。认真准备,祝你成功。数学一是工科考研数学,是最难的了。几乎上涵盖大部分的知识点,而且偏难。高考是不能比的啊,毕竟知识量也不一样,你的能力也在变

为什么高考数学满分的人没有考研数学多?

不庄
因为高考数学很难,可能会比考研还要难一点,所以考数学能拿到满分的人,非常少见。

考研总分是多少分?要多少分数才能上?

汝故惧也
世蕲乎乱
考研分数总分500分,但是专业和学校不同,分数线也会不相同,你可以从考研官网查询你想考的院校的最低分数线。一般情况下,政治:100分,英语:100分,数学或专业基础:150分,专业课:150分试卷结构:政治:(马原22分,毛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法律基础18分,中国、美国等世界当代与时政16分)英语:(完型10分,阅读A40分,阅读B10分,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数学: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一般考研总分是指考研初试的总分。不过由于各专业考研科目数目不同,总分也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总分:500分,英语100,政治100,数学150,专业课150。也有个别专业情况特殊,满分为三百分。报考的专业和学校不同,考研科目和分数也不同,具体取决于专业和招生单位。也就是说,考研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总分500分。国家线是录取资格线,院线是复试资格线也就是说,院线决定能否进复试,国家线决定能否读研。所以,分数超过了国家线且专业院线的好好准备复试,过了国家线未过院线的联系调剂,未过国家线的二战或者找工作。专业录取线由于每一个专业都有热门冷门之分,故每个专业的录取都会自然形成录取最专业、录取最低分,通常将某个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数称之为专业录取分数线。专业线即录取该专业的最低分。

请问考研数学三是否全国统一命题?金融专业的数学三好考吗?高考数学50分,大学也靠补考,能过吗?

活精彩
祈父
我在网上找的满分数学的童鞋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一) 复习方法(1)通读教材 三月份到五月中旬是我选择的通读教材的时间。看教材要做到细致,要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有充分的理解,最好还要弄懂每个定理的证明,我认为这些定理的证明过程对培养缜密的思维逻辑和良好的思维习惯非常有帮助,最重要的是要做课后的练习,课后练习题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最基础的拓展和应用。当然,说到这儿,一本全面细致的教材课后习题答案就成为必备了(2)选好基础习题集经过两个月至三个月的精读教材,相信不少同学对数学已经颇具感觉,这时候需要用做题来巩固这种感觉才能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使数学解题能力再上一层。在这个阶段,我认为练习题不能过难,否则会极大打击前一个阶段建立的信心,但过于简单又无法领悟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科目的难度。在这个阶段我选择的习题是《复习指南》,也有一些人推荐李永乐老师的《复习大全》,但由于我没有读过所以不敢妄加评论,只说一下对《复习指南》的看法。有些人说《复习指南》的解题方法太注重技巧,我没有此种感觉,反倒觉得书中的一些思维定式或者说固定的思维方向对于应试数学非常有用,一直觉得应试数学相对其他科目比较机械,没有什么可以主观发挥的东西,因此只要学会了那种固定的思维方法,应试数学就很容易了。 我看第一遍《复习指南》的时间在五月中旬至七月上旬,其实看第一遍还是很费劲和痛苦的,速度很慢,有些题目也想不清楚,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找个学伴,两个人互相督促和交流,效果可能更好些。看第一遍《复习指南》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切忌光看不练,书中例题多,习题少,而且习题的答案也不详细,因此最重要的是例题,最好每道例题都动手做一做,对于巩固所有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二是要对不同程度的例题作出标记——有一些很快就能做出来,有些想很久才能做出来,也有些看了答案才恍然大悟,对不同的题要做不同的处理和注释,这样再看第二遍的时候才不至于简单的重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3)巩固基础、熟悉真题 8月份至考研前这段时间,我基本上都是处在不断地通过做题来加强数学解题能力的复习状态中,熟悉真题和大量做模拟题自然必不可少。我参加的那个班级的授课老师是黄先开老师、陈文登老师和曹显兵老师,其中黄先开老师讲授了大部分的高数和全部的线性代数,陈文登老师讲授了一部分高数,概率主要是由曹显兵老师讲的。近来也有些师弟师妹问我哪些老师讲得好,其实我觉得这些老师讲得都非常好,只是哪些老师的授课风格更适合自己而已。我很喜欢我选择的这个组合,因为非常适合我,黄老师的授课风格非常严谨,逻辑性也很强,而且讲课中没有一句与数学无关的话,效率很高,也使我受益匪浅。考研班结束后,我的数学笔记记了满满一厚本,在后来的复习中,数学笔记也是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但让我收获最大的是考研班的学习气氛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和动力,让我在那个炎热的夏天振作起来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考研复习中。第二,关于模拟题的选择问题。现在大家比较推崇的模拟题主要是四百题和陈老师的模拟题,我只做过前者。凭心而论,四百题真的很难(我最后的成绩也只是在120分左右),以至于我在拿到考研试卷的时候都觉得考研题太简单而不敢相信。四百题为前期模拟题。在复习数学的最后阶段,应该选择与真题难度相近的模拟题。而且要保证天天都做题,这样才会在考试时更快的进入状态。第三,总结自己的错题集十分必要。这一点是我和很多考研战友交流之后得出的结论。在复习后期,将数学笔记和错题集常常拿出来温习成为我周围很多人的习惯。事实证明他们在考研中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因此我觉得这种方法也比较值得借鉴。 (二) 心路历程 曾经一位师姐对我说她考研的时候,有一天突发奇想,“地球是如何自转起来的呢”,牛顿说过“是上帝踢了地球一脚”,于是她就想“要是上帝踢我一脚该多好啊”。那时她对我说起上面这段话时,我十分不理解她的意思。后来自己成为考研大军中的一员时,才体会了她的心境——无助,还是无助。其实,在考研中,有时候心情是很不平静的,甚至是波涛汹涌的,会因做不出题而沮丧,会因做错题而苦恼,会因效率低而郁闷,会因很多小事甚至是道听途说的传言而彷徨无助。我想对大家说的是,每个人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而非某一个人心理素质不好或是其他。无论怎样的荆棘道路,我们都一起走过;无论怎样的郁闷心情,我们都一起经历;只是我们不曾相识。因此,朋友,不要理会那些不平静的心情,矢志不渝地走下去,成功属于每个为之不懈努力追求的人! 希望以上冗杂的文字能给那些正在斟酌是否要考研的朋友们一点启示,更希望能给已经准备考研的朋友些许帮助。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相信只要全力付出,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