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Self-taught higher ecation examinations),简称自学考试、自考,它有大自考(社会型考生)和小自考(应用型考生)两种类别。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考生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助学点学习或进入本校进行全日制学习(学生采用这种学习方式称为应用型考生),二是在社会举办的助学单位学习或自学(用这种学习方式的学生称为社会型考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社会型考生占75%,应用型考生占2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宪法鼓励自学成才的有关规定,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 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在招生对象、考试时间及学制不同,自考是“宽进严出” [2] 。考生参加国家考试机构统一组织的单科考试,合格一门,发一门的合格证书,所有科目合格后,方可申请毕业(申请本科毕业的学生还需提供国家承认的专科毕业证)。自考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只有亲身体验过,尤其是只有其中一少部分善于学习的考生才是自考的最终胜出者(毕业)。学生在经过系统的学习后,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学位英语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简单回顾一下自学考试的来历。 自考的诞生:80年代 1977年,那是一个春天。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国家闹腾了一阵子,要停下来开始搞经济建设了。经济建设第一步,得有人。 氮素,高考中断十年了,当时统计的,全国十亿人,中专文化以上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43%。 就连当时普遍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公务员队伍里面,还有7%的人是文盲。我们国家等得了吗?等不了。 于是,邓小平爷爷一方面着手恢复高考,另一方面就是想办法让已经工作的人也有机会学习,提升一下文化水平。这样不就能一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出一批有大学文化知识的人吗?没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1978 年,经过三年的探讨,国家颁布了《关于业余高等教育的考核办法》。 建立定期的考核制度,自学的人们可以到国家指定的高等学校或其它单位参加考核,证明已经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毕业水平的,由高等学校发给证书,各单位使用时应按同等毕业生对待,用其所学。 这个构思就是现在自学考试的雏形—— 先自学,学好了就去学校考,考过了就发证。 自考的走红:90年代 1979 年,《自学考核办法》提出了自学考试制度的概念与实施办法,解决了怎么考的问题。 1981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开始试点。 1983 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谁来管的问题解决了。 1985年底,正式面向全国推广。 刚开始国家对人才非常饥渴,而且当时大家一切看文凭的现象比现在还严重,升职加薪跳槽什么都离不开文凭,不像现在你初中毕业自己可以开一家奶茶铺。所以刚开始自考发展的非常迅猛。 当时由于大学不扩招,能上大学的人相当于现在985博士一档的,上个中专就是铁饭碗了。现在50多岁的人里面不少就是高考上的中专,然后通过函授,自考等方式升成本科的。 从1983年到1998年,自考的报名人数增加了36倍。到1998年,自考专业达到了224种。 1998年,形式一片大好的自考被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国家实行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其他学业证书。 正式确认了自学考试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高等教育基本制度。 这里插一嘴。一开始,自考是只有文科类的专业的。这种专业基本上就是理解记忆,你在家里自学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后面,随着自考越来越火,又开了一些理工类的自考专业,像现在就有的什么计算机科学技术,动漫设计之类的。 理工类的专业,就涉及到实验,实习还有实践考核的问题。这些考核不是找一些老师改卷子就完了的,你得真会动手操作。但是自考办呢,又不是一个学校,可以自己买一堆仪器设备考试,于是这部分的考核就分给了主考学校自己来考核把关。于是,这也就产生了小自考。 这个时期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归功于考教分离制度和严格的考试纪律,导致自考的含金量很高,社会各界包括国际社会都认可自考。 另外,自学考试比较灵活,没什么限制。 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既可以在家里自学,也可以报社会辅导班,还可以直接参加主考学校的培训。因为灵活,所以一般已经工作,不想走全日制的,首先想到的就是报自考。 最后,自考便宜呀。 自考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已有的资源。比方说,国家已经给钱给大学买了设备了,大学里面设备不用的时候,就可以给自考生拿来考试吧,国家不用再掏钱另外买设备了。国家办自考不花钱,为了鼓励大家多自学,也不好意思多收钱,只需要交一丢丢的报考费就可以了呢。不像去读一个全日制的大学,一般都是几千,民办的还要过万。 自考的衰落:21世纪 2000年,21世纪的钟声敲响的时候,自考也达到了考生巅峰。 然而,凡事都有起有落。从2001年起,事情开始起了变化,报考人数开始逐年降低。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校扩招。 对比一下,正是从2000年开始,高考的报考人数每年也是以1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同时高考的录取率也是一步一个台阶涨起来了。从此高考跟自考就像两根曾经相交而又彼此错过的直线,一个飞到天上,一个坠入尘埃。高考一考定终生的地位从此奠定,大家也越来越相信所谓第一学历的重要性,开始没完没了的讨论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出现了其他竞争者。 第一个对手是网络教育。1998年,教育部批准了68所大学搞网络教育。和自考相比,这些大学多为全国重点大学,而且网络教育课程通过率和毕业率远高于自考,还可以跨省跨地区报考(自考只能在所在省份报名),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学费一般由学校自己收,学校干劲也越大,于是很多学校在全国到处搞学习中心,对自考威胁最大。 第二个对手是成人高考,从2003年开始,成人高考不再严格限制招生,出现了当时成人高校几乎100%毕业率的情况。一些学校甚至出现了招生计划比报考人数还多的情况。 另外,就是随着改革春风吹满地,大家手上的钱多了起来。不管家里有矿还是有鱼塘的,都不通过高考上大学了,而是花点钱直接去国外读个大学,野不野鸡不知道,反正回来还是个海归呢。 自考的现在 越来越多人产生了疑问:随着大学越建越多,大家都有大学上了,自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在看重第一学历的当下,自考还有用吗?伴随着的,是网上无休止的关于自考要停考的谣言。 于是事情又起了变化。 2016年11月18日,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针对目前成人学历市场当前的情况,教育部给出的办法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把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成人高考这些继续教育专业的管理全部都纳入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管理。高校要开什么专业,什么形式开,都得在教育部进行备案。 然后,教育部通过这个平台来掌握全国的考试情况,并对教学质量等进行评估。不适应社会需求、办学条件严重不足、考试严重不规范、教育质量低下的专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责令有关高校限期整改或者停止招生。 总的来说,大的方向是,自考会更规范而且灵活,但落地需要时间。 算下来,风风雨雨快40年,自考始终还是最值得信赖的在职学历提升形式。虽然比不上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高考,但已有数千万人自考毕业。其中不少人逆天改命,远走高飞,把当年高考碾压自己的同学甩的远远的。 把过去留给别人,把未来留给自己。 参考文献 高升.从自学考试的报考情况分析自学考试的发展思路.北京: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 覃红霞,潘懋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改革的成就与展望.教育与考试杂志.2008 韦剑文.自学考试的发展历程及当前主要问题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