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福州大学社会学研究生好考吗,

桑中
大饥荒
分数不清楚,我想应该不会有什么歧视吧?听说自考很不容易的,一定是有坚毅品质的人才能读完。

社会学考研怎么考?好吗?有发展吗?

打人
范艳
好考不好考是这么回事,总的来说院校选择的主要有三个条件:第一,学校社会学学科的实力如何。第二,学校的总体实力与名气如何。第三,学校所处的地域如何。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大学上海大学二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山大学2、社会学考研院校排名:1.厦门大学 2.南开大学 3.北京大学 4.中国社科院 5.上海大学 6.中国人民大学 7.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8.安徽大学 9.中央民族大学 10.郑州大学 11.华中科技大学 12.山东大学 13.福州大学 14.武汉大学 15.四川大学 16.南京大学 17.中国农业大学 18.中央财经大学 19.华中师范大学 20.东北师范大学 21.中国政法大学 22.复旦大学 23.中南大学 24.华东理工大学 25.清华大学 26.苏州大学 27.济南大学 28.天津师范大学 29.华东师范大学 30.南京师范大学 学校推荐:第一档: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全国顶尖的两所学校,肯定是很有难度。北大本部和清华每年招的人相对都比较少,不过也有可能出现因为大家不敢报出现没有招满的情况。另外,北大的深圳研究生院另当别论,相对难度会比较低,因为招的人多。如果觉得自己的实力很强,很有自信的同学可以朝这两个学校努力。介于第一档与第二档之间:社科院个人认为社科院之所以被认为难度很高是因为它的信息太过稀少,而且作为全国社科研究所的最高级别,有点神秘。信息少,报的人就少,报的人少,竞争就相对小。我的上上一届的一个学姐就考进了社科院,所以社科院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第二档:中国人民大学 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 南开大学前三个学校相对于北大清华招的人相对较多一些,所以难度会略微降低。但是由于其学术实力的顶尖加上学校名气的远播,其考取难度也不低,而且每年高手段的考生报考有不少都是集中在这三个学校,有扎堆的可能。排除出题难度高低的干扰,个人觉得考这三所学校的同学要以380分作为最低要求。南开大学是老牌强校,虽然说近几年的势头不是很猛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听一些小道消息说南开每年的招生人数比较少,保送的比例比较大,因此难度会比较高。不知道这消息是否确实,希望知情人士能给个解答。介于第二档和第三档之间: 复旦大学 厦门大学这两所学校都是名校。复旦大学的难度主要在统计方面。在考试时你甚至可以有选择,就是你可以选择不考社会研究方法与统计而选择考数三。不过近两年复旦似乎在统计方面在降低难度,而在理论考试方面寻求的变化。其难度相对于第二档比较容易是由其专业水平所决定的。厦门大学的社会学水平不能算是顶尖,之所以分数很高,是因为福建当地考生一般不愿意到省外念书,导致大量的考生涌向厦大,提高了分数。另外厦门这个城市也是好地方,小资们的圣地,不少省外的人也很向往,需求多了,分数就上来了,考厦大的同学望三思。第三档: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五所综合实力不错的学校。华中科技在一些社会学榜单上排名很靠前,个人觉得其分数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与复旦厦大持平甚至超过。武大是华中地区的顶尖综合大学之一,文科实力也是很强的。华东师范在上海,名气和地域条件都很不错。而且据说今年华东师大在报考时没有告知保送名额,而在初试过后才告知考生保送的名额,做的不地道,这无形中也增加了考研的不可知风险。吉林大学的社会学虽然被提到的次数不多,但是综合几个社会学排名和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的情况,吉大的实力也不可小觑,唯一的降低难度因素就是吉大在长春,可能有些同学不愿意去相对偏的东北地区,如果有想往东北发展的同学,可以首选吉大。中央民族大学是985高校,国内民族院校的最高学府,其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的实力不错,社会学应该也不差,考虑到学校名气和北京的地域因素,民大也相对有点难度。第四档:上海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如果非要从以上的范围里推荐一所性价比最高的学校,那么非上大莫属。上海大学社会学是四个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拥有一级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在各个排名中都基本位于前十名。唯一的问题是上海大学本身名气不足。尤其是其本科招收生源多为上海本地学生,所以在一些上海人眼中,上大不能算是好学校。但是实际上上大的学科齐全,某些学科的排名也是在全国前列,而且上大本身也是211大学,绝不是什么烂校。2011年上大的复试线是365分,对比以上的一些学校,已经是相当低的分数了。 华东理工了解不多,不过该学校的社工在全国是比较顶尖的,本身又是教育部直属211学校,也可以作为备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相对较少,就学校实力而言可能要比同城的武大和华科弱一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之前的资源汇总贴找一找华中师范的信息。第五档:河海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河海大学一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其学校最强的专业是水利方面。社会学的兴起也是在近几年,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对自身实力较为不自信的同学可以考虑。之所以把哈工大放在最后一档,完全是因为对这个学校不了解。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哈工大居然还有一个社会学博士点,而且还是一级的。进官网看了一下,师资数量不能算多,有两个博导。想考东北地区研究生的同学可以考虑,如果谁有哈工大资料的同学也可以提供。

社会学考研,考哪个学校比较好?

夫且不止
傲娇
左右学校选择的主要有三个条件:第一,学校社会学学科的实力如何。第二,学校的总体实力与名气如何。第三,学校所处的地域如何。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南京大学 上海大学二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中山大学2、社会学考研院校排名:1.厦门大学 2.南开大学 3.北京大学 4.中国社科院 5.上海大学 6.中国人民大学 7.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8.安徽大学 9.中央民族大学 10.郑州大学 11.华中科技大学 12.山东大学 13.福州大学 14.武汉大学 15.四川大学 16.南京大学 17.中国农业大学 18.中央财经大学 19.华中师范大学 20.东北师范大学 21.中国政法大学 22.复旦大学 23.中南大学 24.华东理工大学 25.清华大学 26.苏州大学 27.济南大学 28.天津师范大学 29.华东师范大学 30.南京师范大学 学校推荐:第一档: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全国顶尖的两所学校,肯定是很有难度。北大本部和清华每年招的人相对都比较少,不过也有可能出现因为大家不敢报出现没有招满的情况。另外,北大的深圳研究生院另当别论,相对难度会比较低,因为招的人多。如果觉得自己的实力很强,很有自信的同学可以朝这两个学校努力。介于第一档与第二档之间:社科院个人认为社科院之所以被认为难度很高是因为它的信息太过稀少,而且作为全国社科研究所的最高级别,有点神秘。信息少,报的人就少,报的人少,竞争就相对小。我的上上一届的一个学姐就考进了社科院,所以社科院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第二档:中国人民大学 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 南开大学前三个学校相对于北大清华招的人相对较多一些,所以难度会略微降低。但是由于其学术实力的顶尖加上学校名气的远播,其考取难度也不低,而且每年高手段的考生报考有不少都是集中在这三个学校,有扎堆的可能。排除出题难度高低的干扰,个人觉得考这三所学校的同学要以380分作为最低要求。南开大学是老牌强校,虽然说近几年的势头不是很猛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听一些小道消息说南开每年的招生人数比较少,保送的比例比较大,因此难度会比较高。不知道这消息是否确实,希望知情人士能给个解答。介于第二档和第三档之间: 复旦大学 厦门大学这两所学校都是名校。复旦大学的难度主要在统计方面。在考试时你甚至可以有选择,就是你可以选择不考社会研究方法与统计而选择考数三。不过近两年复旦似乎在统计方面在降低难度,而在理论考试方面寻求的变化。其难度相对于第二档比较容易是由其专业水平所决定的。厦门大学的社会学水平不能算是顶尖,之所以分数很高,是因为福建当地考生一般不愿意到省外念书,导致大量的考生涌向厦大,提高了分数。另外厦门这个城市也是好地方,小资们的圣地,不少省外的人也很向往,需求多了,分数就上来了,考厦大的同学望三思。第三档: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五所综合实力不错的学校。华中科技在一些社会学榜单上排名很靠前,个人觉得其分数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与复旦厦大持平甚至超过。武大是华中地区的顶尖综合大学之一,文科实力也是很强的。华东师范在上海,名气和地域条件都很不错。而且据说今年华东师大在报考时没有告知保送名额,而在初试过后才告知考生保送的名额,做的不地道,这无形中也增加了考研的不可知风险。吉林大学的社会学虽然被提到的次数不多,但是综合几个社会学排名和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的情况,吉大的实力也不可小觑,唯一的降低难度因素就是吉大在长春,可能有些同学不愿意去相对偏的东北地区,如果有想往东北发展的同学,可以首选吉大。中央民族大学是985高校,国内民族院校的最高学府,其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的实力不错,社会学应该也不差,考虑到学校名气和北京的地域因素,民大也相对有点难度。第四档:上海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如果非要从以上的范围里推荐一所性价比最高的学校,那么非上大莫属。上海大学社会学是四个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拥有一级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在各个排名中都基本位于前十名。唯一的问题是上海大学本身名气不足。尤其是其本科招收生源多为上海本地学生,所以在一些上海人眼中,上大不能算是好学校。但是实际上上大的学科齐全,某些学科的排名也是在全国前列,而且上大本身也是211大学,绝不是什么烂校。2011年上大的复试线是365分,对比以上的一些学校,已经是相当低的分数了。 华东理工了解不多,不过该学校的社工在全国是比较顶尖的,本身又是教育部直属211学校,也可以作为备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相对较少,就学校实力而言可能要比同城的武大和华科弱一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之前的资源汇总贴找一找华中师范的信息。第五档:河海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河海大学一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其学校最强的专业是水利方面。社会学的兴起也是在近几年,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对自身实力较为不自信的同学可以考虑。之所以把哈工大放在最后一档,完全是因为对这个学校不了解。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哈工大居然还有一个社会学博士点,而且还是一级的。进官网看了一下,师资数量不能算多,有两个博导。想考东北地区研究生的同学可以考虑,如果谁有哈工大资料的同学也可以提供。

福州大学社会学专业的朋友们,能不能帮帮我?

十日自愁
是事之变
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教授比较好,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是社会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恩 我只知道那是在福建最早开设的 在人文学院应该还不错不过在福大不是比较好的专业

有没有社会学考研的同学

祸福寿夭
白选手
院校选择的主要有三个条件:第一,学校社会学学科的实力如何。第二,学校的总体实力与名气如何。第三,学校所处的地域如何。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南京大学 上海大学二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中山大学2、社会学考研院校排名:1.厦门大学 2.南开大学 3.北京大学 4.中国社科院 5.上海大学 6.中国人民大学 7.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8.安徽大学 9.中央民族大学 10.郑州大学 11.华中科技大学 12.山东大学 13.福州大学 14.武汉大学 15.四川大学 16.南京大学 17.中国农业大学 18.中央财经大学 19.华中师范大学 20.东北师范大学 21.中国政法大学 22.复旦大学 23.中南大学 24.华东理工大学 25.清华大学 26.苏州大学 27.济南大学 28.天津师范大学 29.华东师范大学 30.南京师范大学 学校推荐:第一档: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全国顶尖的两所学校,肯定是很有难度。北大本部和清华每年招的人相对都比较少,不过也有可能出现因为大家不敢报出现没有招满的情况。另外,北大的深圳研究生院另当别论,相对难度会比较低,因为招的人多。如果觉得自己的实力很强,很有自信的同学可以朝这两个学校努力。介于第一档与第二档之间:社科院个人认为社科院之所以被认为难度很高是因为它的信息太过稀少,而且作为全国社科研究所的最高级别,有点神秘。信息少,报的人就少,报的人少,竞争就相对小。我的上上一届的一个学姐就考进了社科院,所以社科院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第二档:中国人民大学 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 南开大学前三个学校相对于北大清华招的人相对较多一些,所以难度会略微降低。但是由于其学术实力的顶尖加上学校名气的远播,其考取难度也不低,而且每年高手段的考生报考有不少都是集中在这三个学校,有扎堆的可能。排除出题难度高低的干扰,个人觉得考这三所学校的同学要以380分作为最低要求。南开大学是老牌强校,虽然说近几年的势头不是很猛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听一些小道消息说南开每年的招生人数比较少,保送的比例比较大,因此难度会比较高。不知道这消息是否确实,希望知情人士能给个解答。介于第二档和第三档之间: 复旦大学 厦门大学这两所学校都是名校。复旦大学的难度主要在统计方面。在考试时你甚至可以有选择,就是你可以选择不考社会研究方法与统计而选择考数三。不过近两年复旦似乎在统计方面在降低难度,而在理论考试方面寻求的变化。其难度相对于第二档比较容易是由其专业水平所决定的。厦门大学的社会学水平不能算是顶尖,之所以分数很高,是因为福建当地考生一般不愿意到省外念书,导致大量的考生涌向厦大,提高了分数。另外厦门这个城市也是好地方,小资们的圣地,不少省外的人也很向往,需求多了,分数就上来了,考厦大的同学望三思。第三档: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五所综合实力不错的学校。华中科技在一些社会学榜单上排名很靠前,个人觉得其分数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与复旦厦大持平甚至超过。武大是华中地区的顶尖综合大学之一,文科实力也是很强的。华东师范在上海,名气和地域条件都很不错。而且据说今年华东师大在报考时没有告知保送名额,而在初试过后才告知考生保送的名额,做的不地道,这无形中也增加了考研的不可知风险。吉林大学的社会学虽然被提到的次数不多,但是综合几个社会学排名和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的情况,吉大的实力也不可小觑,唯一的降低难度因素就是吉大在长春,可能有些同学不愿意去相对偏的东北地区,如果有想往东北发展的同学,可以首选吉大。中央民族大学是985高校,国内民族院校的最高学府,其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的实力不错,社会学应该也不差,考虑到学校名气和北京的地域因素,民大也相对有点难度。第四档:上海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如果非要从以上的范围里推荐一所性价比最高的学校,那么非上大莫属。上海大学社会学是四个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拥有一级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在各个排名中都基本位于前十名。唯一的问题是上海大学本身名气不足。尤其是其本科招收生源多为上海本地学生,所以在一些上海人眼中,上大不能算是好学校。但是实际上上大的学科齐全,某些学科的排名也是在全国前列,而且上大本身也是211大学,绝不是什么烂校。2011年上大的复试线是365分,对比以上的一些学校,已经是相当低的分数了。 华东理工了解不多,不过该学校的社工在全国是比较顶尖的,本身又是教育部直属211学校,也可以作为备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相对较少,就学校实力而言可能要比同城的武大和华科弱一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之前的资源汇总贴找一找华中师范的信息。第五档:河海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河海大学一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其学校最强的专业是水利方面。社会学的兴起也是在近几年,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对自身实力较为不自信的同学可以考虑。之所以把哈工大放在最后一档,完全是因为对这个学校不了解。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哈工大居然还有一个社会学博士点,而且还是一级的。进官网看了一下,师资数量不能算多,有两个博导。想考东北地区研究生的同学可以考虑,如果谁有哈工大资料的同学也可以提供。

哪些大学有社会学研究生?

盗墓兔
火幽灵
社会学专业不考数学,有些学校要考社会统计学,可能会有一点数学的知识国内社会学本科、硕士、博士点大全(2006最新版)硕士点东北区:吉林大学、沈阳师大、哈工程、哈工大、内蒙古师大、吉林工学院(长春工业大学)、东北师大、吉林农业大学、黑龙江社科院、东北财经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东区:安徽大学、福建师大、苏州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师大、福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大、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大、南航、河海、南理工、南农(与江苏社科院联合培养)、上海社科院、安徽师大、江苏省委党校、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大、中国海洋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区:湖南师大、华中农大、华中师大、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中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北区:山西师大(与山西社科院联合培养)、山西大学、北大、清华、南开、中央民族大学、北师大、人大、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中央党校、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河北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南区:中山大学、广西师大、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学院西北区:陕西师大、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民大、西北大学、西北师大、西安交通大学 西南区: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社科院、西南大学(原西南师大)、云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备注:1、以上截止2006年1月25日教育部“第十批学位授权学科名单”公布后,其中不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因其代码非030301),共计87个招生单位,全部仔细核对过,尽请放心使用。(其中,红笔标注的是本次新增点,明年首次开始招生,可能会好考些;兰笔标注的是有博士点的学校,实力一般来说比较强些) 2、博士点共16个,它们是:北大(1985、批准年限,下同)、社科院(1985);人大(1993);南大(1996);南开(1997);中山(1999)、上海大学(1999);清华(2001)、武大(2001)、吉林大学(2001)、华中师大(2001);复旦(2005)、厦大(2005)、华东理工(2005)、华中科技(2005)、河海大学(2005)3、博士后流动站6个,它们是:北大(1988);社科院(1998)、人大(1998);南大(2003)、南开(2003)、上大(2003)4、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北大,200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人大,2000)5、国家重点学科:北大(1988、2002)、人大(2002)6、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分别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人事部负责在全国学术单位内评选,故包括社科院系统;而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学科则由教育部负责评选,且仅限于高校系统(含党校,不含军队院校),社科院系统不参加,故不能认为此两项指标北大、人大优于社科院社会学所(当然,反之亦不成立)。本科点情况1、 本科点:共计72个东北区:沈阳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区: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政法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安徽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中区: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华北区:山西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广)、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华南区: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西北区:新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政法学院西南区:贵州民族学院、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成都理工学院参考资料:http://www.cnky.net/forum/viewthread.php?tid=212060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贱不贱?

守而勿失
推而强之
这个没必要发到知道来讨论吧。

哪些专业读研比例高,就业前景哪个更好

列子提履
今天,研涂宝小编总结了读研比 例较高的专业及就业前景,供大家参考。 【临床医学】 读研比例 42.7%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 它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 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 研 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 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 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 基 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 就业方向 临床医学就业方向: 主要到医疗卫生单位、 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 科研等方面工作。 就业前景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医学院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招生 规模不断扩大,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但是在全国总的毕 业 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临床医学领域高校推荐: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 学院、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军 医大学。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 读研比例 40.4%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研究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转化为电 力、热能等二次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过程;研究人工环境、制冷空调、低温生物 医 学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还研究风能、 太阳能、 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伴随能源转换与利用过程排放的有害物质将造成环境污染,能源的生产必须高 效、清洁。能源与环境系统专业不仅对自动化控制十分依赖,而且是一个复杂系 统工程,集合了热科学、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 控制科学、系统工程科学等高新科学技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具有 很宽的专业知识面,是一个能源、环境与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 就业方向 从事清洁能源开发、电力生产自动化、能源环境保护、制冷与低温、空调和 储能、 空调与人工环境等领域的设计、 研究与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院校推荐 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河海 大学、吉林大学。 【工程力学】 读研比例 37.1% 工程力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和试验能力,能在各 种工程(如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中从事 与力学有关的科研、 技术开发、 工程设计和力学教学工作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 才。 就业方向 可到土木水利、机械控制、微电子技术、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等部门从事科 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用等工作;由于具备较为坚实的 专 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可到有关的高 新技术领域工作(如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型材料等),还可从事教学工作。 推荐院校 北京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福州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医学】 读研比例 33.3% 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在各 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 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 中医临床医疗技能, 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知识,受到中医临床技能和 现代 医学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中医各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的基 本能力。 推荐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暨南 大学、延边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读研比例 31.4% 本专业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 能在 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 材料的制备、 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 学 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 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工艺及设备 的 基础理论、组成、结构、性能及生产条件间的关系,具有材料测试、生产过 程设计、材料改性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设备及技术管理的能力。 推荐学校 长安大学、辽宁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同济大学 上海大学等。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读研比例 30.2%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属于理科大类,电子信息科学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信 息技术的支柱,是一门结合物理学、电子学、光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对 光信息科学 与技术进行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 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物理学、现代测绘技术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用光取代电信 号对声音、图 像、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传输、存储和和信息交换的光通信技 术;用光进行临床医疗、器械控制、精密测量、遥感探测、智能制导等应用的光 电一体化控制技术 等。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光学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它主要研究 光信息的产生、获取、转换、传播、存储等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及其应用。本专 业 培养具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应用光学、 光电子学以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 光纤通信、 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 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与此专业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 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读研比例 30.2%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门理工医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它是应用工程技术的理论 和方法, 研究解决医学防病治病, 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 生物 医 学工程学研究的学科方向主要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各类大型医疗设备;计算机 网络技术包括:数字化医学中心,医学图象处理及多媒体在医学中的应用,生物 信 息的控制及神经网络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 大型医疗设备在医院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型医疗设备的操作、维修及管理人 员是各大 医院及公司急需的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 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 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 学仪器以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 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前景 可在管理机构和国家机关,医学机构(临床研究、高度专业化的医学护理, 管理) , 在医疗器械的使用、销售和服务上,研究所,大学(基础研究,教学), 国际制药、保健品企业(管理、研究和开发),私人机构和医生合作,毕业生可直接参加高 度专业化的医学护理和解决临床基础研究的问题,由他们研制的器械 和系统对于疾病的观察、诊断、治疗、缓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推荐院校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等。 【材料化学专业】 读研比例 29.3% 材料化学(Material Chemistry)专业一般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院中的 一个专业方向。 材料化学专业所研究的大多跟传统产业有关,属于解决实际问题 的理论学科, 因此材料化学专业研究的课题没有那么新潮和热门,但是在现实生 产中, 对 优秀的材料化学方面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 例如说冶金行业, 在钢铁、 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生产过程中浪费严重等问题,都需要 用材料化学的 知识来解决。 中国虽然一直以陶瓷闻名世界,但实际世界上精密陶瓷(用于电子材料中, 价钱非常昂贵)绝大部分是由日本制造的,就是因为我们在配料、控制烧结条件 等环节技术力量太差, 而材料化学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所以材料化学专业不仅 实用价值高,而且发展空间大。 推荐院校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山东 大学、南京大学等。 【船舶与海洋工程】 读研比例 29.3% 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为水上交通运输、 海洋资源开发和海军部队提供各类装备 和进行海洋工程设计建造,对国民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意 义的工程领域。 我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之一,船舶制造是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工程建设是我国海洋开发战略的基础之一。作为新世纪高新 技术 之一的海洋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对我国的综合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 础知识、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能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 验、 使用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高级工程 技术人员。推荐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天津大学、湖北海军工程大学、哈尔滨工 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 【矿物资源工程】 读研比例 27.5% 矿物资源开发工程(采矿工程)方向培养从事矿物资源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 人才, 培养学生在矿物资源开发、 现代矿山开采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开发、 工程 设 计、 企业生产与经营、 技术与行政管理、 安全技术及监督、 科学研究与技术革新、 矿山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 毕业生主要到规划设计、生产经营、投资、管理、科研等部门从事矿物资源 开发、加工利用、规划与设计、矿业投资(咨询)、企业生产与经营、技术与行政 管理、 工艺革新与技术研发以及相关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也可到大中专院校担 任教师,还可继续攻读研究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 读研比例 26.7%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 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 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 制备、 结构、 性 能、 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 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 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 工艺和设备设计、 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高 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从业领域 本专业的毕业生多进入各钢企、制造企业、汽车厂,以及陶瓷、水泥、家电 等企业。 就业范围广泛。 一般的,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方向多进入钢企和 相 关研究院,高分子及非金属方向多进入陶瓷、玻璃、涂料、家电等行业,多属大 型国企、军工、民企和科研院校。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偏应用的材料加工 和 其他一些研究方向,相对找工作容易一些。 由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殊性,读研的比例相当高。而上述企事业单位 提供的研发、技术职位也大多需要硕士及以上学历。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 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中 南大学。 【生物技术专业】 读研比例 26%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 基本 知识、 基本技能, 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能在工 业、 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 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 专门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 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 开发研究的初步训练,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生物 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 生物技术专业由于连续数年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连续几年教育部 列为 10 大“红牌”的本科专业。 【植物保护专业】 读研比例 26% 本专业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 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 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就业去向 能够从事植物保护、 农产品安全与检验、无公害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安全与检 验、农药加工和经营管理工作。就业于各级农业、林业部门;进出口检疫检验部 门;海关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农药生产企业;各级基层农场、林场、森林 公园等。 推荐院校 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环境科学专业】 读研比例 25.6% 环境科学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 研机构、 高等学校、 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 教学、 环境保护和环 境 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 素 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 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除少数人进入研究生层 次继续深 造之外,大多数人进入各级环境理论研究机构和生产部门担当研究或 咨询人员。 就业状况 进入各级环境理论研究机构和生产部门担当研究或咨询人员。 在大气、 海洋、 交通、 工业、 农业、 医学、 军事等领域均有广泛分布, 在对污染治理、 环境规划、 人口问题等重大课题上发挥骨干作用。其工作性质涉及学科体系的理论研究、生 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方面。 从事工作 毕业后主要从事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工作 研究人员——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监测、评价、管理和规划等工作; 环境工程师——从事环保产品的开发, 或进行环境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的规 划、设计和管理;教师——担任大中专学校相应专业的教师; 公务员——在中央和地方、各工业部委的环境科学研究部门工作。 推荐院校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 西大学等。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读研比例 25.5% 本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 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 技术开发、 工艺和设备设计、 生产及经营 管 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聚物化学与物理的基 本理论和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知识及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知识。 推荐院校 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等。 【社会学专业】 读研比例 25.4% 专门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 能够在教 育、 科研机构、 党政机构、 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中从事社会的研究与调查工 作。 也是培养政策研究与评估、 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预测等工作的高级专门 人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法学或哲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能在教 育、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 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预测等工作的社会学高级专门人才。 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复旦 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 技大学。 【应用物理学专业】 读研比例 25.4% 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科基础理论和石油工程专业知识, 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 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 施工与管理、 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获得石油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 专门技术人才。【车辆工程专业】 读研比例 25.2% 本专业培养掌握机械、 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专业知 识与技能, 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人文社会知识, 能在企业、 科研院 (所) 等部门, 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 生产制造、 试验检测、 应用研究、 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 级 专门人才。 本专业主要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 习微电子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 的 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和车辆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 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铁道机车车辆、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及轻轨车 辆、动车组、公路汽车的研究教育、设计制造、运用管理等,可参与城市交通 系 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可以进入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汽车零部 件制造企业、工程机械生产企业、车辆相关的研究所以及汽车、机械相关行业各 技 术部门,从事汽车设计、制造、试验与检测、汽车营销和汽车制造管理工作; 可在国家机关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规划管理工作, 也可在贸易和保险 部门从 事汽车贸易和保险业务工作,还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推荐院校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 学、重庆大学等。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读研比例 25% 本专业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和谐 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扎实的勘查技术与岩土工 程 专业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 获得岩土工程师基本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 专业为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职业资格主专业。培养从事矿产、能源和地下水等资 源 勘探与开发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培养能从事岩土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 地质灾害治理等的勘察与施工,并懂设计、检测、监理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 研发领域本系可从事如下科技和工程研究、设计、施工、培训和咨询等方面服务:资 源勘探与开发技术、钻进(井)设备及器具、超硬材料与碎岩工具、测试技术 与 自动化、钻进(井)工艺与工程浆液、水工设施建设、航道治理、桩基工程、地基 处理与托换、基坑工程、地质灾害治理、供水与降排水成井、岩土工程勘察、非 开挖铺设地下管线、微机软件开发。

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高银
感而后应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研究方向01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研究0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03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2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19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试科目复试科目及参考书:1、F03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同等学力加试科目:1、马克思主义史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