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年福建农林大学各省投档线什么时候出来,急!!!

阖户昼瞑
漫游者
2018年福建农林大学各学院推免名额,可上学校研究生院官网,或所属专业之二级学院官网通知公告专栏查看。祝你好运。

2016年推免研究生有多少报上外的

绑错票
曼胡之缨
具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高校2007年新增20所 新增20所硕士推免资格院校名单: 武汉科技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中北大学 昆明医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 以前就具有推免资格的 北京市 北京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交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音乐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天津市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河北省 河北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燕山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山西省 山西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省 辽宁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东北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吉林省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黑龙江省 黑龙江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 上海市 复旦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东华大学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水产大学 上海大学 江苏省 南京大学 江南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东南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邮电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河海大学 扬州大学 浙江省 浙江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安徽省 安徽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福建省 厦门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中医学院 福州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 江西省 江西农业大学 南昌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省 山东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石油大学(华东) 青岛大学 河南省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河南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湖北省 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三峡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湖南省 湘潭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省 中山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重庆市 重庆大学 四川外语学院 西南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四川省 四川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石油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 成都理工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成都体育学院 贵州省 贵州大学 贵阳医学院 云南省 云南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西藏自治区 西藏大学 陕西省 西北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甘肃省 兰州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青海省 青海大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不好意思打扰了,我想问下咱们学校轻工与食品专业哪个老师人品好,可以帮忙问一下么??考研急需,谢谢

春之祭
道德不废
食品?换专业或该行吧 食品硕士真实待遇如何,我强烈建议你去中国农大、江南大学等公认食品牛校的食品学院看看,看看2012年用人单位在他们那招聘给的待遇吧,只能用惨形容,个人觉得也就是要饭的 上海企业2012年去江南大学招聘食品硕士给的普遍是3400 --3900,这算什么,除去在上海的住房、吃饭、日用,够生活么?这像硕士么?连本科都不如!! 我本人211本硕连读的食品硕士,毕业也做过食品行业,很多同学也考过南农、江大、南昌大学、中国农大、中国海洋等的食品方面的硕士,现在都参加工作了,总体的待遇和起薪只能用一个字形容: 惨! 食品的名校硕士毕业后,起薪不如一些好行业本科生的起薪,比她们的起薪甚至低1000 --1500,这就是行业差别,血淋淋的现实 可以告诉你中国大陆食品是非常没有前途的行业,政府重视的是重工业发展,是高精尖技术,食品这样的传统行业是被忽视的!! 我建议你尽快转行,可以超医药方面发展,会不错的! 那么多高薪的好专业,选什么不好呢,干嘛总有那么多不明真相的人选择食品类专业呢?!!食品专业找分工作还不算难的,不过发展什么的,比其好的工科行业就差远了; 食品科学与技术,江南大学、南昌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院校这块不错;上海海洋、华南理工、江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这块也挺不错;只是得提醒下,食品就业容易起薪挺低1 江南大学 A +2 中国农业大学 A +3 华南理工大学 A +4 华中农业大学 A +5 南京农业大学 A +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7 南昌大学 A8 浙江大学 A9 中国海洋大学 A10 江苏大学 A11 东北农业大学 A12 华南农业大学 A13 河南工业大学 A14 天津科技大学 A15 沈阳农业大学 A16 福建农林大学 A17 山东农业大学 A18 合肥工业大学 A19 浙江工商大学 A20 哈尔滨商业大学 A 以上院校食品都不错,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 博士后流动站的也都还可以的食品行业确实有搞出名堂的,比如读博后爬到教授级的那批,还有茅台董事长等这类做食品企业高管的这批,都是出类拔萃;不过这样的很少很多,也要熬很多年的,任何食品人要跻身到这波很难,小概率事件可以忽略不计的,无法代表和代替现状和大局;我们必须要看多数人的情况,这多数人情况才能代表行业; 一定要选对专业,男怕入错行,女也怕入错行的!不同行业毕业生收入、发展、前途等差别实在太大太大了,计算机、通信、医学影像、轮机、机械、建筑等工科就业好多了,起薪也高多了拜托网上那些没有切身体会的朋友就不要乱说了,咱再也不能坑害不知情的懵懂学子了,再也不能毁了他们前途了!!我们十年寒窗容易么?我们父母含辛茹苦供我们上学的学费来的容易么?不能错误选择一个黯淡的专业,断送自己的努力、青春、所有的付出.................. 那些不知情的人们,你们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么?你们读过该专业的本科和硕士么?你们对该专业的博士就业又了解多少么?不清楚的,麻烦还是不要掺和说我是愤青什么的吧!以一个食品人(某211食品院校,全国排名60以内,硕士)身份告诉你们一些所见所闻! 高校众多专业中,食品和生物专业转行的最多,只因就业困难、起薪非常低,工作相当辛苦! 食品专业和生物专业在国内是臭名昭著的烂专业了!说句难听话,在中国,这些专业就是一坨烂泥巴;除非你读到名校的博士或许运气好能进一所不怎么样的大学做教师; 一般情况,即便中国农大、江南大学、南京农大、华南理工、浙大等食品顶尖学校的毕业生也无一幸免不景气的就业和狭窄的发展空间,江南大学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全国唯一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按说应该挺强了,可就业呢?一样无法例外!本人本科同学有江南大学、中国农大、有南京农业大学的食品硕士毕业,他们实验室待遇和起薪都不大好,食品名校硕士普遍起薪3000 --3500,在一线城市这让人怎么生存??! 学食品当下最好出路无非考公务员去食品\药品\海关等国家检验部门,或者读个食品名校博士毕业进一所一般般的高校,其他出路都比较差(极个别挤入玛氏的不错起薪10K,中粮起薪5K,还有益海嘉里等这类企业待遇也好一些,不过十分难进,每年全国也就招那么几个,而且不一定招食品,可能是其他专业的,锁定的基本是北大之类的前20的院校); 品类毕业生不得不为生产和独立而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食品、饮料、药物等企业,不得不选择没日没夜的加班、轮班、生物钟紊乱、生活无规律、紧张的节奏、高度的精神压力、疲惫的身心...........,按说如此辛苦应该高薪才对,错!大错特错!!这不是金融业、不是船舶业.......食品,这个道貌岸然的专业,不仅辛苦,而且低薪,这是有目共睹的 食品行业属于快速消费行业,劳动强度大,附加值普遍低,门槛普遍不高;且国内食品加工业的技术含量基本都很低,很少有企业愿意不惜血本做研发,大环境决定的,你不昧着良心做你就倒闭,你就OUT,这就是恶心的大环境;自己去查查大陆食品企业还剩几个有实力的? 康师傅比较强了吧,别搞错了,她属于台湾人,不是大陆;徐福记有点名堂,可惜已被雀巢收购!我们曾经应以为傲的民族品牌啊,太太乐、银鹭、小肥羊、全兴集团、味事达等多家中国知名食品企业,均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法国达能集团、美国百胜餐饮、瑞士雀巢集团等跨国公司收购或并购。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本土食品经济相继倒戈.........令人堪忧!! 食品第一学府江南大学,食品研究生毕业也才3500左右,的食品研究生起薪只有3000左右;这样的待遇就连计算机、软件工程、通信等优势院校的本科生都不如的,走访调查过吉林大学、北大等院校的IT类本科就业起薪基本在4000 ---6000!这样的行业差距你能看下去么?你觉得公平么?你觉得为之付出值得么? 我们的政府也应该睁开一只眼吧!!! 否则民族食品真的完蛋,彻底的全军覆没! 关注下国人的健康吧!!!!!!这些年来,我们回忆下: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等彼起此伏的食品问题,现在终于知道这个行业内幕、前途和被重视程度了;在中国,你想吃没毒的东西,很难很难,除非你是领导人,有特供!! 改行吧,所有食品同仁们,所有准备投身食品的潜在食品人们,放弃食品吧,离开这只有辛酸、不公、黯淡的垃圾坑爹行业吧!!让我们不辜负美好未来,另辟蹊径,为辉煌的明天而努力!不好就不好了。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院什么专业比较好?

逆也
海之路
一般应该是农林类的专业比较好一点 毕竟比较专。 主要由土壤学 农学 茶学 土地资源管版理学。 希望进权入外企或大型国企发展的,本身又有外语基础的,可以去读一个美国远程学位,或者是美国百年名校的远程MBA,自己直接去大学官网申请就可以了,如:Boston University(远程商业管理专业),Churchman University(中英双语远程MBA),Chicago State University(远程汽车工业专业),学生在自己空闲的时间学习课程,跨越时空的限制。

福州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经管学院的研究生哪个比较强

而庶几乎
大而不多
我是福大的,福大管院应该在福州这边最好的,福州大学于1981年成立管理工程系,1983年成立财经学院,并相继成立了会计系、商业经济系、计划统计系。1994年实行学院制改革,在原财经学院框架下,将四个系进行实质性整合,并将财经学院更名为管理学院。 学院现下设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会计系、经济贸易系、财政金融系、统计系等六个教学单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心,教学科研领域涵盖管理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门类下属的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四个一级学科。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系统工程、科技与教育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金融工程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企业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国际贸易学、统计学、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工程等15个硕士点,以及工商管理硕士(MBA)、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工程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物流管理等13个本科专业;有技术经济及管理、西方经济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福建省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省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学院还设有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研究院、创业与企业发展研究院以及经济管理类十余个研究所。 学院现有教职工202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42人,其中教授26名,副教授58名,博士生导师1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福建省教学名师2名,福建省优秀中青年教师5名,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名,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7人。在校本科生近3000人,各类研究生1800多人。 近五年来共获得科研立项200多项,其中国家及部委课题20多项,省级课题近150项,以及一批横向科研项目;在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并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和教材;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50多项。1门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7门课程获省精品课程。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合署)是2001年由原福建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和原福建林学院经济管理系合并组建而成。学院现有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7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3个专升本专业;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3个“双学位”本科专业;电子商务高职专科专业;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三个本科函授专业;经济管理、财务会计2个专科函授专业。学院现拥有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2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授予点。有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2个省级重点学科;农林经济管理全国高校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生态经济学2门省级精品课程,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2门省级精品立项课程,旅游经济学、企业文化学、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4门校级精品课程。现有农业经济、林业经济、旅游科学、山区经济发展4个研究所,《林业经济问题》编辑部,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管理、会计模拟3个实验室,图书、期刊和电子3个阅览室,福建省国家公务员培训基地1个,校外重点实习基地10多个。学院现有教职工106人,已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有1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位全国高等院校农林学科类(农林经济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位福建省优秀专家,4位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师。2004年我院张建国教授获得“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荣誉称号。福大的啊

福建农林大学的创新实验班与普通班有什么区别?实验班的研究生只能考自己的大学的吗??

往也
越冢
这个是从11级才开始的,我是11级的,12级将于9月中旬分班,只考英语。另外创新班是本科生,以后保本校研究生的几率是百分之五十。创新班大一大二不学专业课,到大三自选七个专业中的一个分流~

福建农林大学创新班新生在哪个校区

丹麦版
教以为己
在福州仓山区本部。从2011年开始,学校在具有一级学科博硕士点的优势学科本科专业设置“创新实验班”,2015年学校修订了《福建农林大学“严家显创新班”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创新班”)。创新班致力于培养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和综合素质全面的卓越创新人才,探索优质学生本硕贯通培养的“4+2”培养模式,打造卓越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创新班设有农林生物类(200人)、工科类(100人)、经济管理类(60人)三种类型,按“招生录取与新生选拔”两个途径招收优秀学生,一、二年级由依托学院集中按学科大类培养,三、四年级分流进入相关专业学习,分流时根据学生志愿与学校教学资源等情况,按照规定的分流原则确定其专业继续学习。创新班实行以下的政策和措施:1.实施优秀学生本硕贯通培养。创新班学生符合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条件的,可获得推免研究生资格,推免名额为创新班各专业人数的40%(生物科学类为50%)。其中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的,第四学年提前进入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实施“4+2”本硕贯通培养,毕业后可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中期考核成绩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硕博连读(约30人)。2.制订单独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创新班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特点,制定出符合本学科专业特点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对创新班学生开设专业特色课程或专业提高课程,适当加大双语教学授课比例。实行弹性学制及学分制。在学校规定的弹性学制内,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即可申请毕业。3.采取名师授课制。创新班授课教师由优秀教师担任,优先安排教学名师授课,以此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培养质量。4.实行导师制。在全校范围内聘请知名教授、副教授或博士毕业的讲师作为创新班学生的导师并实行双向选择。每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不超过2名,导师负责学生的全面指导。5.强化科研训练。依托学校省部级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等,为学生开展研究创造条件,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6.支持参与创新活动。学校设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创新班学生开展国内外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创新班学生优先申报国家级、省级及学校组织的各类科研训练项目;创新班学生的奖学金评定和其他各类评优等活动参照单独制定的相关文件执行。7.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学校对开办创新班的学院、专业增拨一定比例的教学经费,主要用于资助图书资料建设、学生创新项目、学生论文发表的版面费等教学业务费开支。8.施行三重管理机制。实行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三重管理机制。每位学生除有导师外,每个行政班还配备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安排优秀辅导员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日常管理及学习生活的指导。学校全力支持创新班的开办,通过以上政策和措施,为创新班的同学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发展空间,为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保驾护航。(《福建农林大学“严家显创新班”实施办法》详见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院的回顾成立大会

发乎天光
彼何罪焉
2012年12月18日上午,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大会在校大礼堂隆重举行。九届省政协副主席陈家骅,国务院学位办代表、学位办学术学位处处长欧百钢,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鞠维强,省科技厅厅长丛林,福州大学党委书记陈永正,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启翔,省财政厅副厅长张小平,省林业厅副巡视员李岱一,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林建华,集美大学副校长黄德棋,省农科院副院长翁伯琦,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副所长黄艺东,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于嘉林及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研究生院(部、处)负责人与我校1500名师生代表共同见证了研究生院成立盛典的举行。 兰思仁校长代表校党委、校行政致辞,在讲话中回顾了我校开展研究生教育50年的历程。他说,成立研究生院的目的是为了使研究生教育继续向以“结构优化、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发展转变,标志着福建农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要求,要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大力推进以学位评估为主体的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加大导师队伍建设力度,完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保障体系,建立博士生访学制度,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在创新体系中的中坚作用,建设校内外研究生创新中心,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和优秀论文发表资助基金等奖助计划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要加强研究生院自身建设。科学制订研究生院的工作职责、机构设置和组织管理,建立一支稳定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和政策研究的专业队伍,探索建立有利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发挥研究生院的督导管理作用。张启翔副校长代表兄弟院校对我校成立研究生院表示热烈的祝贺。成立仪式由副校长尤民生主持,副校长黄一帆宣读了《福建农林大学关于成立研究生院的决定》。

福建农林大学是否有研究生入学成绩排名

礼乐不节
有,不过一般不对外公布。。。 想知道的话,可联系南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