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法学研究生怎样才能发表论文

不可耻乎
聪明人
朋友你好,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看你发的是什么期刊的文章,每个期刊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

法学类论文发表

山行
生元
省级的期刊就便宜了 几百块钱就搞定了你可以在百度搜一下 中国论文学术期刊网 或者编辑部论文发表网这两个网站都不错的我们科室的人 都在那里发的 好像没听说 有被骗过的!

关于发表论文。法学核心期刊都是C类或C类以上?还是部分是C类以上,部分是C类以下?

已乎
委蛇
你所说的“C类”应该是CSSCI收录的期刊吧?请对比下面的两种核心期刊中法学学科。《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拟收录目录》法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1种)1 中国法学2 法学研究3 中外法学4 法学家5 法商研究6 法学7 现代法学8 清华法学9 政法论坛10 法律科学11 法制与社会发展12 政治与法律13 法学论坛14 政法论丛15 法学评论16 知识产权17 环球法律评论18 比较法研究19 当代法学20 法学杂志21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D9 法律(共28种)1. 法学研究2. 中国法学3. 法商研究4. 法学5. 政法论坛6. 现代法学7. 法律科学8. 中外法学9. 法学评论10. 法制与社会发展11. 比较法研究12. 法学家13. 环球法律评论14. 法学杂志15. 法学论坛16. 当代法学17. 政治与法律18. 行政法学研究19. 中国刑事法杂志20.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1.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2. 河北法学23. 法律适用24.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5. 人民检察26. 知识产权27.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8. 清华法学

法律专业的论文可发表的刊物有哪些

打工梦
机器猫
蛮多的,就看你有没有能力发表了!

人大法学院考研究生要有发表论文的经历吗?另外不知名的院校学生考人大的法学研究生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一五一十
名理
人大法学的研究生入学是不需要论文的,当然有的话当然好。但是不作为入学的标准。 成功的概率不在于你是什么学校的,而是在于你能考多少分。2本的三本的都有可能考上。

论文发表 法学论文发表

计中计
方济各
我知道的专业的法学类刊物《法制与社会》云南法学会主办、《法制与经济》是广州日报传媒集团主办的。它两都是省级刊物。但是也是上中国知网的,我是之前通过启德论文网的魏老师发表过这两个刊物。觉得还可以吧。看你写的文章是什么期刊,每个期刊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根据自己的文章选择合适的期刊就可以了

成为法学研究者有什么学历要求

季真
学知
至少国内外的名校博士。做研究的学历都是博士起,为了研究平台的起点更高,最好有名校背景。这样接触的各种优质资源会帮助你成为优秀的研究者。

法学研究生怎样才能发表论文

方程式
何不为乎
论文修改技巧和免费检测

谁给介绍一下我国比较权威的法学期刊有哪些?

脱履户外
鲁颂
我国比较权威的法学期刊有:《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1980年1月创刊,系月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创刊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中国法学杂志社是中国法学会直属的负责编辑出版发行法学期刊的学术机构。中国法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中国法学界、法律界的全国性群众团体和学术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中国法学杂志社目前主要负责编辑出版发行《中国法学》,并与上海市法学会合作创办了连续性的法学学术理论书刊--《东方法学》。《法学研究》坚持学术性、理论性的办刊宗旨,坚持精品意识,实行"双百方针",重视基本理论的研究,致力于反映我国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学术水平,建立、完善和更新我国法学各学科的理论体系。提倡研究方法的创新,鼓励实证研究,扶持弱势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培养和扶持年轻作者,开展学术批评,倡导学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