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有没有跨专业考法学硕士的?真的很难吗?

鸷曼
小康
不简单,但是对于普通院校的话应该还是可以的,高校的话难度会大一些,主要还是看自己用不用心吧。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处于同一层次 ,两者在培养方向上有所区别,各有侧重。法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以教学、学术等方面为指向,而法律硕士则是以致用、实务为指向 。法律硕士共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其中法律硕士(法学)只能由法学类专业本科生就读,法律硕士(非法学)只能由其他专业的本科生就读。法律硕士学位的获得者应具备较坚实和系统的法学基础理论素养,掌握较宽广的法律实务知识,具有宽口径、复合型、外向型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管理、科技、外语和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独立地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和有关管理工作法律硕士不同于法学硕士。前者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主要为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部门以及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后者则是法学学位系列的一个层次。事实上,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的最终出路差别不大。两者是同一学位层次,培养目的存在一些区别 :一、招生条件不同。法学硕士要求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不限本科专业(实际考生多为法学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学历的非本科生;法律硕士要求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从2009年起,允许法学本科毕业生报考法律硕士。)二、考试试题不同。法学硕士专业课试题倾向于理论化试题,以主观题为主。而法律硕士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所以法律硕士是由本科为非法律专业毕业生考录,题目倾向于实务。三、录取比例不一样。法学硕士的录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左右,而法律硕士由于招生条件宽泛,以实物致用为导向,属于国内考研热门专业,加上有权招收全日制法律硕士的院校皆为全国重点大学,所以竞争极为激烈,平均达到15:1。四、培养方式不同。法律硕士基本是自费;法学硕士之前有公费,从2014年起也实行自费。五、教学方式不同。法学硕士分专业采取导师制,每个学生一个导师(教授或者副教授),在读期间能够得到导师的不断辅导,深入学习相关法律理论。而法律硕士不分专业,采用"双导师"制。以经世致用为原则,实务为先,贯彻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教学理念。因此可见,法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以教学、学术为指向,而法律硕士是以致用、实务为指向。法律硕士(法学)与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与法律硕士(非法学)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点:1、产生的时间不同:法硕(法学)是教育部在2009年为了考生调剂,新成立的一个专业学位。而法硕(非法学)是从2000年就开始招生的一个专业学位。2、招生的对象不同:法硕(法学)的招生对象是本科学习法律的学生,这与法硕(非法学)的招生对象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明显不同。并且,由于本科阶段学习过法律,在研究生阶段将安排的时间用于实习。3、考试的重心不同:因为法硕(法学)招生的对象是本科学习过法律的学生,所以考试科目专业课和综合课偏理论性的试题多一些,也就是主观试题比重大。而法硕(非法学)的试题相对来说,主观试题的比重早已经固定,没有法硕(法学)的多。4、复习的教材不同:客观感觉法硕(法学)一直没有正规化,体现在到现在为止,教育部还是没有出一本权威的参考书。而法硕(非法学)在2005年之前是以考试指南作为权威复习教材的,在2006年以后,逐渐以教育部的考试分析作为出题和判卷子的标准的。

跨专业考研难度大吗

谈玄
稽于圣人
一、是否需要基础这点小伙伴们须要注意阅读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有部分专业可以接收跨专业考生的,但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如果没有基础,就算侥幸考上了,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也会因为基础不足而导致在学习专业课时非常吃力,例如一些艺术类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相关专业等都是需要基础的。二、是否限制本科专业有的专业由于专业性很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所以会限制你的本科专业。一般来说,很多医学类专业会限制本科专业,如果你本科不是法学专业,就不能报考法律硕士(法学),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比如中国医科大学就不允许非临床专业报考临床专业,即使本校也不可以。三、是否需要加试跨专业考研加试只是针对同等学力的考生。本科考研是不需要加试的,只要有本科毕业证就可以正常参加初试、复试。初试科目以各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一般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均不用加试。但是考上后有的学校要求跨专业考生须补选一定学分的专业基础课程。四、分数线是否不同跨专业考研和本专业考研的要求在复试和初试的要求是一样的。有同学会认为跨专业的考生分数线和别的考生不同,但实际上,分数线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是跨专业生就对你放低要求,也不会由于你没有基础就对你提高分数,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遵从的分数线都是一样的。除了这些比较最基础的注意事项之外,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研究中心的老师告诉大家的是,跨专业考研真的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本科四年,大家扪心自问,学到的东西真的没有多少,所以在那些没有限制的专业的备考过程中,一定一定要注意到以下两点:一、要尽量转换到你所考取的专业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专业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学科思维,即这个专业的世界观。换专业最根本的要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比如法学重证据重逻辑,须要能够用足够的证据证明你的观点,且逻辑严密;比如工科类专业的特点是答案确定,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正误是明确的;比如很多文科类专业答题注重自圆其说,经常涉及背景、过程、原因。所以,思维方式的转换是跨专业考研备考重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勤加思考。二、跨专业并不一定是劣势千万不要认为你之前的本科专业对你来说没有帮助,你要评估自己的本科专业与跨专业专业直接的逻辑关联。事实上,如果你有幸进入复试,跨专业可能会成为你最大的闪光点,尤其是一些本身是多学科的专业,老师很欢迎有着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来丰富自己的思维路径和某些小方向纵深领域的研究。比如说,你的本科专业是语言类,报考新闻传播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上的优势是其他人不可比拟的。所以,跨专业有的时候并不是你的缺点,反而能够使你成为独特的那一个。跨专业,是非常勇敢的选择,这意味着你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并不平坦的考研之路。想做去做,非常可贵。在线考研的老师想对跨专业的同学们说,选择了就坚持下去,命运终会给你想要的。

法硕对于跨考的人来说,难度大吗

民本
红舞鞋
1、跨专业考法硕的就业前景比其他专业大作为典型的专业学位,法律硕士的培养注重复合性、应用性,致力于培养在某一职业领域的高层次法律实践人才。也正是由于法律硕士毕业生的跨学科背景,使其在实务工作中更易发挥其专业优势,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在就业方面,法律硕士除了从事与法律相关的领域,诸如律师、法律顾问、司法机关、政府监管部门以外,还可以为企业管理及行政管理培养综合素质的管理人才。在法律实务方面,随着法律硕士对法学本科生的解禁,今后将会有有志从事法律实务且专业基本功扎实的优质生源进入到该领域。2、跨专业考法说相对比较容易录取、报录比比其他专业大与其它专业相比,全国各大高校法律硕士的招生规模都在百人以上,总体招生规模相对较大,录取率较高。很多考生正是冲着“高录取率”来选择法硕,希望自己的读研梦能更容易实现。一直以来各院校法律硕士专业的录取率相对较高,个别理工类院校甚至出现报考人数不足的现象,但传统的法律强校以及综合实力强劲的品牌院校录取率依然较低,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这些院校的录取率均低于10%。近些年,随着开办法硕院校的增多,尤其是2009年国家对专业硕士进行扩招,法律硕士对法学本科生解禁之后,法硕整体的录取率得到大幅提升。值得关注的是,各大名校法硕的录取率也同样得到大幅提升。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法硕(非法学)的报名人数为1390人,录取人数为201人,录取率高达14.5%。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等法学名校的法硕录取率均出现了大幅回升,均突破了10%。随着国家队专业硕士的大力发展,近年来法硕的招生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3、跨专业考法硕更易上名校每个人都希望拥有更大、更高的发展平台,好的平台会给我们提供许多过去不曾想象到的机会,会为我们的职业发展创造意想不到的有利条件,而名校、大城市就属于这种理想平台。这也正是许多考生拥有名校情结和都市情结的重要原因。此外,法律硕士专业入学考试公共课为全国统考,专业课为全国联考,且由于传统的法律硕士对考生的本科专业要求为非法律专业,每个人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竞争相对更加公平。正是名校、都市情结的存在,以及法律硕士自身的特点,使得通过考取法律硕士进入自己心仪的名校以及无限憧憬的都市,成为了众多应届考生的愿望。4、跨专业考法硕可以降低考试难度这对于许多文科出身的考生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文科考生从高中阶段就以接触人文类知识为主,数理逻辑思维较弱,许多本科就读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都是凭借其高考中出色的英语、语文及文科综合成绩进入这些专业的,而在考研备考中经管类专业有对数学的考察,必须要通过全国数学统考的检验,这就令很多不擅长数学分析的考生大伤脑筋。于是,许多这类考生选择另辟蹊径、曲线救国,跨专业就成了他们最后的选择。对于经管类专业的考生跨专业备考,而且要排除数学的影响,跨专业考研选择法律硕士无疑是大多数人的首选。考生本科对经济、金融、商业有所了解,同时硕士阶段主攻法律,未来就业方向势必非常广泛,依然有机会进入到金融、保险、企事业单位等热门行业和单位工作。

考研学新闻的跨专业考法学难吗?

二十秒
弟子读书
非常难法学要背的东西实在太多,就连自己专业的人学起来都困难,不要说跨专业的人了学习完的也可以考新闻啊!为什么要找就业?不是特别好的方向呢?

关于难度:法硕考研是考研里难度最低的吗

马里布
张耳
法律和会计一样是一个靠经验吃饭的职业,你的就业时间越长,你就越值钱。所以,名校毕业,加之一定的工作年限,前途无量。具体而言,公检法需要法律人,律所需要,企业需要,法律无处不在,现在国家推崇法治,所以法律在将来大有作为。尤其是目前中国各个行业都在大变,机会非常之多,变化了就需要重新定制规则,重新定制规则就需要法律人来。法律的价值之一就是秩序。那么法硕就业好不好,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你就读的学校的平台,个人的努力程度。建议大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好学校,经济发达决定了就业岗位质量好、数量多,而好学校决定了你处于当地最高的平台上,这些好的工作由你先挑选。事在人为,你应该去争取你能争取到的最高的平台,做好这两点,法硕的就业就不会让你失望。

2016年法学考研专业难度怎样

莫扎特
肥皂盘
 一、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学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近几年法学考研比较热门,中国政法大学是政法类院校的翘楚,每年考的人较多,难度肯定不会很小。法大初试题客观题比较多,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公平,只要自己努力加上专业的辅导,考上的几率会很大。  法学考研大多数是法学本科的人在考,每年在三公律博辅导班里很多二本三本的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都是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学就业怎么样?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教育方面开创了多项全国第一,法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生招生规模上名列全国第一,每年会派出大批研究生出国出境游学、出国攻读博士学位或联合培养。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辈出,绝大多数研究生在学期间即跟随导师参加国家立法、司法咨询、重大项目研究工作,在高端法律活动中锻炼自己。  就业方向: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  三、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学考研是否公平?  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来看,初试分高的一般就能保证录取,而且被录取的考生也是来自于各类院校,本校的学生并不多。而且通过我们辅导成功考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的众多考生都是通过自己努力,采取正确方法从而实现自己梦想。同时,我们团队成员身边的同学毫无意外也都是初试成绩优异,表现优异的同学。从这些情况来看,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学考研还是比较公平的。  四、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学各专业方向如下:  1.法学理论  2.法律史  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4.军事法学  5.法与经济学  6.民商法学  7.诉讼法学  8.经济法学  9.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10.知识产权法学  11.刑法学  12.国际法学五、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学考研专业如何选择?  专业的选择首先应考虑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直接决定了自己的学习动力和将来能够取得的成绩。其次,是考虑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争取在选择中扬长避短。最后,才是考虑各个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现在,由于具体报考的专业对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学考研初试的备考影响不大,大家可以先认真复习,到时根据自己的需求,复习程度和对法律的再认识再具体决定所要报考的专业。  六、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学考研各个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  各个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有表象和实质之分,所谓的表象就是报考人数,甚至进入复试的人数,所谓实质就是竞争对手的具体水平,直接体现为竞争对手的考分和法学底蕴。结合各个专业的具体招生人数,通常来讲各个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高到低大体为民商法、经济法、国际法、宪法、刑法、诉讼法、知识产权法、法理学、环境法、法制史。不过各个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有个起伏规律需要加以考虑,这就是,上一年度竞争激烈的专业,下一年度报考人数将显著减少,上一年度报考人数少的专业,下一年度报考人数必将骤增。这一起伏规律,在专业选择和报考中需要加以利用。  七、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学考研的一些学习方法解读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八、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大学法学专业课复习建议  很多同学买了书之后,天天看书背书,但是效果不好。在三公律博,三公律博老师会帮助同学们梳理重点知识,减轻同学们复习负担。  三公律博法大法学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会带领同学们熟悉重要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熟悉法条的作用主要是:(1)可以和教材的论述互相印证,加深记忆。例如,几个诉讼法教材上的很多论述其实看法条会加深理解、更加明确。(2)可以补充教材已经落后的部分。大家知道,很多教材已经出了好多年了,新法都已经有了,但旧版教材并没有更新。三公律博老师讲课时会帮助同学们结合最新法条,修改教材中落后的论述。大家放心,三公律博法大法学讲义都是法条注释型的,有时直接看法条感觉更清爽。(3)法条也是训练案例分析能力的前提。做案例时你要是能直接答上几条中国的现行法,老师立即就会觉得你基础确实不错的。  案例分析对于学法的人来说,也应该是个基本功吧。但从三公律博老师了解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同学都很打怵案例分析。三公律博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同学们做一个典型案例分析和前沿问题导读。  当然,还是基础知识最重要。法大是非常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大家不要觉得自己一定要在这方面拉开档次——基础永远是最重要的,三公律博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结合三公律博网络课程,这样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基础知识。  九、如何调节考研的心态  稳定的心态:其实我觉得只要做到全力以赴,然后中间不徘徊、不彷徨,认定目标,心态基本上都是稳定的,成功的学生,除了刚开始纠结于考不考得上这个问题紧张心绪不稳定之外,后来都挺稳定的,至少从表面上看上去是这样的,或许内心深处还是不太稳定的,而且偶尔还是会出现抓狂的情况,不过很快就好了。还有就是建议大家不要逢人就说自己要考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感觉自己考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挺牛的,其实,你要想清楚,考哪里不牛,考上哪里才牛,你考上后再告诉别人才显得你牛的。因为总有些人会很善意地规劝你要实际点,不要太不自量力,尤其是你的最好最亲的朋友,而这对你的考研的心态有很严重的影响,到初试结束,都没几个人知道我考中国政法大学考研。  效率与时间:要记住效率第一,时间第二,就是说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再去延长复习的时间,不要每天十几个小时,基本都是瞌睡昏昏地过去的,那还不如几小时高效率的复习,大家看高效的学生,每天都是六点半醒,其实这到后面已经是一种习惯,都不给自己设置闹铃,自然醒,不过也不是每天都能这么早醒来,一周两周都会出现一次那种睡到八九点的情况,我想这是身体的需要的,所以从来也不刻意强制自己每天都准时起来,这是我的想法,还有就是当你坐在桌前感觉学不动的时候,出去听听歌或者看看财经新闻啥的放松放松。  坚定的意志:考研是个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在这场战争中,你要时刻警醒,不然随时都会有倒下的可能。而且,它不像高考那样,每天都有老师催着,每个月都会有模拟考试检验着。所以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前进还是在退步、自己的综合水平是在提高还是下降。而且,和你一起的研友基本都没有跟你考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你也不知道你的对手是什么水平。很长一段时间,都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可能你某年的真题做了130多分,然后你觉得自己的水平很高了,但你要知道,也有很多人做了130多分,甚至135,所以这是考研期间很大的一个障碍。而且,应该在自己的手机音乐播放器里存一些特别励志的歌曲,休息期间可以听听,让自己疲惫下来的心理瞬间又满血复活。在三公律博,不断有测试,有排名,你就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找到差距,就能充足能量继续复习。  十、司考与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学考研的关系如何处理?  从考试的角度,他们有冲突,因为考试需要有针对性的去准备;从学习的角度来说他们反而能互相促进,因为他们分别是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切入进行法律的学习。如果你从把司考复习当做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学考研的前奏去思考,当然就得出了不冲突的结论,但这个前奏是不是时间太长了,这个就因人而异。所以具体还得自己根据自己情况灵活处理,灵活决定。如果想兼顾,最好司考复习中兼顾考研的复习,不要中断。但是,司考复习的最后1-2个月不中断考研的复习非常人所为啊!人吧精力都有限,同时兼顾主要是分神,特别劳心!考试都需要力显针对性,这个和考哪个学校其实关系不是很大,主要是要认识这个特征然后加以利用并有针对性的准备!三公律博老师也会在讲课过程中着重强调,为同学们扫除所有考试盲点。  十一、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学考研需要看论文、专著和旁听中国政法大学考研老师的课程吗?  针对考试特征,采取分数最大化复习策略是在激烈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最佳方法。当全部试题都可以在教材中寻找到答案,为何要去看论文和专著呢?同时,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学考研考查的是基础理论,对基础有高度认同感,在本科这个稚嫩而经验缺乏的年代,打好基础,是为将来研究专著、写论文做铺垫。当然了,看看论文、专著之类对学习、考试和复习也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考试时间是有限的,还有竞争,而人才选拔是以分数为标准和导向。因此,需要寻求一种分数最大化的复习策略,这个因人而异,一般人精力都有限,而吃透教材不仅可以打好基础为将来继续深造做积累,而且可以集中精力、针对考试,使分数最大化!  对于是否需要旁听中国政法大学考研老师讲课,这需要先弄清楚旁听的目的,以及需要弄清楚旁听是否可以使考分最大化。如果旁听能使自己复习充分,在考试中取得更好成绩就可以旁听,如果不行就无需旁听。在此,三公律博老师提示,由于本科专业课考研针对性非常弱,不利于考研专业课复习,所以不建议把大量时间放在旁听中国政法大学考研课程上。  最后,无论以何种方法复习,考生都要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考研:我是英语本科生 想考法学 听说这样对跨专业考研的人来说公平些,是这样的吗?

义兵
呵呵,估计你说的那个是法律硕士。全国联考,不区分方向研究,不用事先联系导师什么的,基本上还是很公平的~但是读出来只相当于法学专业本科层次。而且因为法律硕士好考,很多人跨专业考这个,近几年来的热门专业啊~从去年开始又扩了好几十所大学招法律硕士,可见这个专业的人有多少了.......法学硕士,这个一般是法学本科专业的人考的。很难考,你现在大三准备可能都算迟了。这个是要区分方向研究的,看你具体要考哪方面的。考法学硕士必须要是自己真正对法律感兴趣,才能够吃的下这个苦,何况导师基本上不会喜欢半路出家来考法学硕士的人,除非你真的很能干。说下我自己,跟你一样英语专业,09年刚毕业的。本人参加了法律硕士的考研,没有考上。开始的时候真的蛮懊悔的,恨自己当时怎么不多努力一些,甚至有再战一年的想法,其原因是自己对法律真的还是感兴趣的。可是后来放弃了,因为我要考虑现实。女孩子,再战一年就算考上了,三年出来也27,这个时候才开始挣钱养活自己,人家都比你多几年的经验了?英语考研并非作用不大,我现在一所民办大学教书,考个英语专业研究生对我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也正准备往这方面发展。所以有没有用,主要还是看自己以后发展的方向。如果这位朋友你有用心收集资料的话,你就会发现法律硕士是个被人看不起的专业,就业也确实越来越难。我是一个对它曾经怀抱梦想的人,不需说任何风凉话。对于那些闲言碎语,也是一屑不顾的,因为那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而你呢?你有真正了解过这门专业吗?对它有兴趣吗?能做到坚定不移吗?好好问问自己,不要单纯地因为好考而去考~

工科生怎么考法律的研究生

既谓之人
家乐福
你要考的应该是法律硕士 而法学本专业的本科生或同等学历考的是法学硕士 先介绍一下这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就业前景 最后附考研的基本及程序步骤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设与1995年,96年首批招生,2000年开始联考并限招非法律专业考生,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加快与国际法律教育接轨,满足社会对高级法律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 法律硕士(简称JM)限招非法律专业考生,不再划分具体专业,其知识结构是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主要为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部门、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及企事业管理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师、法官、检察官和企业法律顾问等等。 法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招收法律专业本科生,分为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等专业,主要是学术研究、科研教学,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级理论型学术法律人才。 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的区别有: 一、培养目标不同: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与法学硕士学位处在同一层次上,各有侧重。前者是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法律人才,后者是学术型、专业型高级法律人才。 在一些法治比较健全的西方国家,其法律教育是在大学之后,如美国等JD。从长远来看,随着法律教育的发展,法学本科将逐渐减少,法学硕士最终与法律硕士并轨,教学、科研人才应主要通过法学博士生教育来培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承上启下的学位,一方面为法律实务部门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也将为法学博士生教育提供宽广的生源基础。 二、招生条件不同:法律硕士要求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而法学硕士无此限制。 即不得报考法律硕士13个法律专业为: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对于同等学历是否招收从各校规定,关于网上“法学法学硕士不招生同等学历”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招生命题方式、试题难度、应试难度不同: 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考研公共课都参加全国统考,但专业课法律硕士是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阅卷),法学硕士是有资格招生的高校各自单独命题。 参加法学硕士专业课考试,其难度有目共睹;法律硕士专业课考试为全国联考科目,有统一大纲,已形成了规范的复习教材,难度有限。 法律硕士考生在应试之前都没有学习过法律,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因诸多考生不了解,作为新生事物,目前录取分数线目前相对较低,达到国家线就能考上,名校录取分数线比国家线相差不大,录取比例高,入学竞争压力小。而法学硕士考生大多数为法律专业考生,竞争压力大,名校考取比例高达1/20-50。 法律硕士考前培训已经走向成熟,考生可以通过参加一个好的培训大大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参加系统培训的考生通过率高达50%以上,有的达到70-80%。 但随着生越来越多的非法律专业的有志之士投身于法律行业,法律硕士入学考试的亦呈难度增大的趋势! 四、教育方式不同:法学硕士入学时就固定导师,专业划分较细,研究领域一般只有一个方向,研究有向深度发展。法律硕士不分专业,入学后主要是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注重实践和应用,入学后才设导师,每个导师带的学生相对要多。 对于非法律考生,如果学习法律从一开始就选定一个较细专业方向,并无益自身的发展,故两种教育方式的不同取决于考生的起点与背景,并非主要区别。 五、未来的就业情景、发展潜力有稍有不同:法律硕士vs法学硕士 法律硕士的就业范围要比法律硕士宽广的多,除了法学硕士就业的范围外,法律硕士还为企业管理及行政管理培养综合素质的管理人才,在法律实务方面,法律硕士因其跨专业的背景,在实务工作中更易发挥其专业优势,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在法律教学和研究方面,读博士是必有之路,法律硕士因具有其他专业背景,在其研究领域能够结合专业特点,似乎也不比法学硕士处理劣势。随着法律硕士毕业生增多,法律硕士毕业后显现出的综合能力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同时因法学硕士单一培养模式存在缺陷,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将逐步被法律硕士培养模式取代考研时间规划与程序准备阶段 2007年1月 ①搜集考研资料,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②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③可以参加寒假基础班系统学习数学、英语等科目。 2007年2月-3月 听最新的考研免费讲座,购买考研真题,评估自己实力,参加春季辅导班,制定学习计划。复习阶段 2007年4月-5月 第一轮复习:重点科目是英语和数学,当然政治科目中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也可提前复习。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2007年6月-7月 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大纲,准备暑期复习。提高阶段 2007年7月-8月 第二轮复习:开始重点复习政治、巩固英语和数学,可以参加暑期班,做到三门公共课同步提高。 2007年9月 ①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课辅导书,联系导师。②强化公共课的复习效果,不断完善自己复习总体结构。③关注2007年考研招生简章。 2007年10月 ①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查缺补漏。②确定十一长假复习计划,开始专业课系统复习。③研究生开始网上报名,谨慎填报志愿,牢记自己的报名信息。 2007年11月10-14日 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确认工作开始,考生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确认,缴费并照相。冲刺阶段 2007年11月下旬-12月 第三轮复习:进行全面冲刺复习,购买辅导冲刺的内部资料。参加考研政治、英语、数学冲刺班进行查缺补漏。 2008年1月上旬 进行模拟实战训练,可报点题班,最后梳理考点。考试阶段 2008年1月下旬 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复试阶段 2008年2月 放松心情,查询初试成绩。 2008年3月-4月 关注复试分数线,关注所报考院校及专业的最新动态。准备复试(听力、口语)。 2008年4月-5月 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关注复试成绩。报到阶段 2008年6月-7月 关注录取通知书。 2008年9月 报到。温馨提示:合理安排时间、注重劳逸结合可以使考研事半功倍,建议贴于床头,时时提醒自己!关于你的具体问题:考法律需要考1、英语,2、政治,3、法律专业课一,4、法律专业课二专业课需要看的书《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及《大纲》肯定要买,仔细的看,个人认为先看民法,最好听听讲座或去听法学院的课. 到最后时买本模拟题或真题演练一下,就差不多了.如果想考就早做打算不用到所填学校去 只能填报一个学校 理论上可以考到40岁 分数线由国家定 有三个地区(A类B类C类) 再给你一份06年的分数线参考以下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最低分数线 (见下表)报考学科门类(专业)A类考生*B类考生*C类考生*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哲学[01]305466930044662954060经济学[02]340568433054813255075法学[03](不含法律硕士专业[030180])340558333553803304974教育学[04](不含体育学[0403])325538032051773154771文学[05](不含艺术学[0504])350578634555833405177历史学[06]315487231046693054263理学[07]305466930044662954060工学[08](不含照顾专业)305456830043652953959农学[09]280395927537562703350医学[10](不含中医学[1005])310487230546693004263军事学[11]300466929544662904060管理学[12](不含MBA专业[120280])340548133552783304872体育学[0403]310477130545683004162艺术学[0504]320477131545683104162中医学[1005]300466929544662904060法律硕士[030180]335548133052783254872工商管理硕士[MBA][120280]1705010016045901504080照顾专业(一级学科)*290426328540602803654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270355327035532703553*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B类考生:①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或者②目前在二区工作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考生。*C类考生:①报考地处三区招生单位的考生;或者②目前在三区工作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考生。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 18省(市);二区系重庆、四川、陕西3省(市);三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省(区)*照顾专业(一级学科):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核科学与技术[0827]、农业工程[0828]*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①报考地处二、三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原则上在招生单位所在省(区、市)就业的少数民族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或者②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旗),并报考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本科非法律专业的人,可以考法律研究生吗

而似无能
求通久矣
可以报考跨专业的同学目前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是法律硕士、法学硕士都能考的,以前的要求是法学本科的学生不允许报考法律硕士,但是之后又增加了法律硕士(法学)这个专业,也就是允许法学本科的学生也能参加法律硕士的考试了。法学硕士是一直都允许跨专业的考生参加的,只是考试难度不会因为你是跨专业的而降低,因此很多跨专业的考生考上的难度比较大,但是如果你学习能力强,每年也有跨专业考上的学生。法律硕士考试要求如下: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 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法律硕士有两种一种是“法律硕士(法学)”一种是“法律硕士(非法学)”,这个对报考专业有限制,“法律硕士(法学)”只能是法学专业的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只能是非法学专业的报考。都是法律硕士,因为本科专业不同,所以考察难度也有区别,但是初试阶段考察的科目及考试题型是一样的。法律硕士的专业课是全国联考:专业基础课(150分、3小时):民法(75分)、刑法(75分);综合课(150分、3小时):宪法(50分)、法理(60分)、法制史(40分) 考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具体分值如下:刑法:1、单选题20 分(20×1 分)2、多选题10 分(5×2 分)简答题12 分(2×6 分) 4、辨析题8 分(1×8 分)5、法条分析题10 分(1×10 分) 6、案例分析题15 分(1×15 分)、总题量共计30 题(客观性试题30 分,主观性试题45 分。民法:1、单选题20 分(20×1 分) 2、多选题10 分(5×2 分)、简答题12 分(2×6 分) 4、辨析题10 分(1×10 分)、法条分析题8 分(1×8 分) 6、案例分析题15 分(1×15 分)总题量共计30 题,其中客观题30 分,主观题45 分i综合课:150 分,其中法理60 分,宪法50 分,法制史40 分。具体题型及分值分布情况如下:1、单选题45 分(45×1 分)(法理15 宪法18 法制史14)2、多选题36 分(18×2 分)(法理6 宪法7 法制史4)3、简答题24 分(3×8 分)(法理8 宪法8 法制史8)4、分析题30 分(3×10 分)(法理10 宪法10 法制史10)5、论述题15 分(1×15 分)(法理15)、总题量共计70 题,其中客观题81 分,主观题69 分 教材:(1)《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主编: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2)《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主编:教育部考试中心)(3)《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指南》(以下简称联考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总主编:曾宪义)法律硕士不分专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