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关于法学考研的问题!

穆沙
驱魔者
1、学硕的法学的英语和政治都是全国统考(各100分),但专业课试卷因学校不同而不同,即报考北大就由北大法学院命题和评卷。专业课一般有两门,各150分。2、北大法学院招收法学方面的学术型硕士专业有 30101 法学理论 30102 法律史 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30104 刑法学 30105 民商法学 30106 诉讼法学 30107 经济法学 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30109 国际法学 30120 法学(知识产权法) 30121 法学(商法) 30122 法学(国际经济法) 30123 法学(财税法学)3、建议去学校官网查看研究生专业目录,了解初试科目和招生人数。不同专业的初试科目和招生人数不同。学校没有指定参考书目,可以采用同名的大学教材。学术型各学校专业课自己出题,专业型是统一考试。北大法学考试不指定参考书目。但是,北大老师主编的教材或者国内权威的教材,还是应当认真对待的,以下是老师推荐或者是考生反映比较好的教材。民法:《民法》,魏振瀛,三版,北大和高教出版社;《民法总论》三版、《物权法》四版,梁慧星,法律出版社;《合同法》四版,崔健远,法律出版社;《民法概要》,王泽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刑法:《中国刑法论》,四版,杨敦先、杨春洗,北大版;《规范刑法学》二版、《口授刑法学》陈兴良,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出版社;《刑法学》三版,张明楷,三版,法律出版社。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学》三版,姜明安,三版,北大和高教版;《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学》2005版,罗豪才,自考教材,北大版;《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学》,罗豪才、湛中乐,北大版。宪法:《选择宪法》、《宪法的司法化》,王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宪法学导论》二版,张千帆,法律版;《宪法学》2005版,魏定仁、甘超英、傅思明,北大版;《宪法学》2005版,肖蔚云,北大版。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学》三版,陈光中,北大和高教版;《刑事诉讼法学概论》,汪建成,北大版;《问题与主义之间》二版、《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二版,陈瑞华,人民大学出版社;《理想与现实》、《冲突与平衡》、《证据法研究》,汪建成,北大版。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学》三版,江伟,北大和高教版;《民事诉讼法学》,潘剑锋,北大版;《民事诉讼法》2008版,刘家兴,北大版;《民事诉讼法学》,张卫平,法律版。以上版本最好要最新版本的。要精读、细读、认真读,教材是最基本的依据。

关于报考法学研究生的问题

文益
长发妹
那你现在是大二罗?还早得很嘛。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先辅修一个法学第二学位,在老师的指导下,更容易入门,也比你自己自学更能打个好基础。至于考研,我们都是在大三下或者之后那个暑假才开始准备的。关于你的问题,首先,法学有十几门主干课,刑法、民法、行政法、诉讼法、国际法等等,至于考研要考哪些科目,这个各个学校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些学校考法学综合,那就是所有主干课都要考,但另外有些学校只考你报考的那个方向的专业课,比如说你报考民商,那就只考民法、商法这些,但是不管怎样,法理、宪法这是基本上每个学校都要考的。至于有哪些学校,这个基本上每个稍微好点的大学都收法学研究生,考哪个,取决于你的兴趣和实力。具体来讲,各个法学分支比较强的学校有这样一些,给你参考:法理:吉大,北大国际法:武大 厦大(国经) 对外经贸知识产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大、社科院、人大、法大环境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大刑诉:中国政法、北师大另外,参考书的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每个学校会指定不一样的考研参考书,一般是附在它的招生简章上的。其实你也不用想现在就去打听到底那个学校用的是什么书,因为等你考研的时候说不定人家又已经变了,其实不管是什么教材,比如说法理吧,只要是讲法理的,基本上都差不多,你在打基础的阶段没有必要苛求哪一种。最后,关于法学和法律的区别。如果从大了说,法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这个学科以法律为研究对象(包括而不限于),而法律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就是国家制定的各种法律的统称,什么《刑法》啊《民法》啊《物权法》啊什么的。但如果你是指考研的法学研究生和法律硕士(简称法硕)的区别的话,它们的区别在于,以前的法律硕士只有非法学本科生才能考,而法学研究生则无论谁都可以。不过从今年开始有点乱了,法律硕士又分成了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这让很多人都难以理解,事实上,今年的法律硕士(法学)其实就是考法学研究生落榜被调剂过去的,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一种变相的研究生扩招。至于法学研究生和法律硕士读的内容,其实没有太大区别,理论上来说,法学研究生侧重于理论研究,而法硕侧重于实务,但现实情况是,大家出来都是做实务,真正做理论的少之又少。其实在我看来,非法学本科的同学考法学研究生,优势还是挺大的,特别是想你们这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经济类或者外语类,以及理工科的。本来在国外,法学教育就是要以本科毕业为起点的,就是希望学法的人要有其他专业的背景,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说了这么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就是准备专业课啊~教材和法条,想考哪个学校的就看哪学校的教材~主要考宪法,法理,中国法制史,这是肯定考的,当然不同的学校考的科目也不同,有的学校14门核心专业课都考,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还有什么来着?你上网查查吧,一共14门~比较好的有中国政法,华东政法,西南政法之类的,你可以去查一下法学专业大学排行榜~~~参考书有很多,你可以选择适合你的~~法学与法律。。。在我现在看来是没什么区别的,但是研究生你应该有具体的专业方向~~~

关于法学考研的要求?

是入则亡
兵工厂
法学硕士要考 政治 外语 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比较好的法学院校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 报名不用详细说了网上或者在学校都是可以的大专生毕业后需要有2年的工作经验才有资格大本就直接可以了每年1月分左右是考试时间统考的科目不管是什么专业必须要考政治和英语(日语)然后是专业科目如果考试成绩过了一般都是校方复试也许是开卷也许是闭卷复试笔试通过大部分都会有面试的你所选择的方向导师会问你一些问题复试的资料学校里不会提供的自会告诉你要考什么科目我建议你最好找上一届的学生他们都会有就算没有也会告诉你个123最重要的是国家统考分数通过但是复试不及格或则面试不合格都不会录取不要忽略了校方的复试关于考研前的辅导每个学校都会针对本学校的招生开办辅导班他们都会有固定的教材和资料一般都在11月到12月不要小看他 学校压分都很准还有就是研究生分自费生和统招生假设国家分数线是450(含450)你要是高了是免学费的 3年怎么大概2万吧还会给你办理一张银行卡米个月都有220或则多一些的生活补助持续3年如何没有高于那就该交的都要交当然没有补助了所以统招的话在经济上念研究生是没有什么压力的

法学考研怎样准备

尹齐
彼兀者也
在准备之前,必须要先了解考研的大体流程。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 初试及笔试,考查的是理论能力和实际应试能力。考试科目包括政治、外语、专业课一\数学、专业课二。复试是笔试通过录取院校的分数线之后进行的。复试内容包括专业面试、专业笔试、外语口语、听力等内容,考试内容由各学校自主命题,面试成绩、外语综合和专业课成绩加起来就是复试成绩。复试就不仅考察专业能力同时也考察临场发挥的能力,也就是看综合能力。什么时候开始准备也是因人而异。1.如果打算考本学校本专业的话,那么专业课只需要跟专业课老师按部就班的学习就好,英语基础差的同学那么从现在开始需要重点抓一下英语,坚持每天拿出一定量的时间来阅读英语文章,记得一定是文章,不是单词,可以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制定一个计划复习。至于政治,在考前一周重点突击一下就可以了,平时还是要了解一下时政方针、政策和评论。2.如果是打算考外校本专业的话,那应该提早联系该学校的导师,询问考试内容和科目,做到有针对性的复习。3.假若既打算跨专业又打算跨学校的话 这个难度非常大。除了需要提前准备之外,还要了解清楚各个院校的招生情况、招录比例、是否允许跨专业,跨专业考试的话,需要不需要加考,加考几门等等。4.公共课比较好的复习参考书 :《政治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司)《任汝芬政治高分复习指导书》 全《数学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司) 知识点很全,作为指导书 《陈文登数学习题精粹》 试题很精练,很灵活,有些难度,题型全5.考研流程您可以登陆您要报考的院校进行查询,什么时间网报,什么时间现场确认,现场确认需要带哪些资料等等。

法学考研考什么啊

终风
施雠
我曾经也为这些问题所困扰。但我比你高一年,对这些问题也和老师交流过。现在给你些意见吧,希望能帮到你。首先,要确定到底考研还是考司考。这样说,如果你又一点点的信念想读研那还是先考研,因为你完全可以在读研三年期间考司考,而且准备的时间、知识的储备量都充足一些。这两种考试的侧重点不同,考研是纯理论的东西,如果说大学学的是车,那么研究生学的就是个轮胎。它讲究知识的深层次。司考注重的是对法理、条文的理解,考试科目应该在14门左右,如果想考这个,那么需要你集中大部分时间准备。所以在两者难决定的时候,建议你先考研。其次,并不是说考司考就一定对律师有用,如果你想进检察院、法院也得过司考,这样你才又资格当检察官、法官。如果你考公务员,尽管进了司法机关,但是只要你没过司考,就没有资格当法官,只能当书记员。司考对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来说是一种资格考试。下面回答你的问题:1.如果你的专业功底好,可以在大三下学期准备考研,如果一般的话就在大三上学期准备。专业类型很多:民商法,经济法,刑法,宪法与行政法,法理学等等。但并不是说你想考哪门就只学哪门,考研分初试和复试,一般每个学校初试所考的科目不一样,但不管是哪个学校,你想考哪个法学专业,初试的时候都要考他所要求的科目。比如说云大,我想考诉讼法,初试的科目有民法,刑法,宪法,法理,经济法。那么不管我想考什么具体的专业,初试的时候我就得考以上几门。在以上五门考试合格的情况下,才可以进入面试,而在面试时候就考你想考的专业,比如诉讼法。至于怎么复习,我建议你和导师沟通下,或者考上研究生的学长。江苏,浙江和上海都是A类地区,这些地方英语和政治要求的水平高,考研的时候在英语和政治这两门中分数要比其他省份要求的高。如果你想考容易考上的学校,建议考理工类大学的法学专业,这样竞争不是很激烈,考上的几率大些。2.如果你真想考研就应该自己多留意一些有关考研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自己摸索,别人给你讲的毕竟是一家之言,没有你自己搜集的牢靠。3.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等是法学专业的热门,但并不是说哪个专业好出来就一定吃香,关键要看你的法学功底,也就是整体素质,司考就侧重这点,如果你说你刑法学的特别好,但你的法理不好,那你等于没学,法学讲究的是融会贯通,法理是其他法学学科的基础,而各个法学专业之间也有相互融合的地方。如果你的整体素质不高,那就别考热门的专业,选择一些冷门的,比如环保法,这样考研时的竞争力就相对减弱了。最后祝你好运,好好复习,有时间多留意下考研信息,多和导师学长交流。

法学考研问题

其无私福
千仞之高
最好是考什么买什么,要判断你这个问题还需要历年真题。最好去淘宝上搜一下真题,然后根据真题判断到底要不要再买书,或者再买什么数。

法学考研

净土
“三三制”考研复习总规划及进度安排 “三三制”复习总规划 经常看到有同学临上考场之前还在把书翻得哗哗响,嘴里飞快地念念有词,试图多记两个知识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被动的局面?因为缺乏科学的规划。 考研复习内容多,仅基础教材起码就在10本以上,时间跨度长,中间还夹着一个暑假,而且还有许多干扰因素。如果没有一个总的复习规划,很容易前松后紧、顾此失彼。所以,应该在复习计划的安排上遵循阶段性原则,不同时期不同侧重,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从而提高整体复习效率。 这里推荐一个“三三制”原则。 所谓“三三制”,就是总的复习进度划分为基础、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每一科目又各自进行三轮复习。经过实践调查、总结比较,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模式。具体安排如下所示。 "三三制"复习规划进度安排 时段 起步期 强化期 冲刺期 月份 3-6月 7-8月 9-10月 11-12月 1月 政治 第一轮 第二轮 模考带 第三轮 整理备考 英语 第一轮 第二轮 模考带 第三轮 整理备考 数学 第一轮 第二轮 模考带 第三轮 整理备考 专业 第一轮 第二轮 模考带 第三轮 整理备考 第一轮复习策略 英语、数学和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3-6月),因为英语、数学学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程内容多而杂,量很大,因此第一轮复习宜早不宜迟。只有政治复习不必着急,因为考点还没修订完毕,新大纲尚未出台,所以安排到7月份强化期内,免得做无用功。 英语。重点是考研词汇、基本语法,同时,阅读理解训练也要开始。语法等不会有什么变化,词汇每年大纲虽然有所修订,但变动不大,因此找本前一年的《大纲》先看着。有许多同学正好在这一阶段考CET6级,由于6级和考研难度大致相当,词汇量也差不多,所以可以结合起来复习。 数学。此阶段的侧重点在于先全面整理一下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及其基本应用,也要开始大量做题。因为做题很耗时间,一旦进入强化期开始复习政治之后,就不可能再占用大量时间做题了。 专业课。本校本专业报考的,要利用常规教学,好好学学专业课程。跨专业或跨校报考的,此时要开始专业课程的系统复习,如可能,应旁听一些重要的专业课。 首轮复习主要是要全面夯实基础,因此主要使用本科基础教材、外加一些适合首轮复习资料,也可以选择一些打基础的长期班或预备班来给自己充电。政治有点不同,一开始就可以选个班期较长的辅导班,可以带着步入复习轨道。 第二轮复习策略 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7-10月)。强化期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中间有一个暑假,没有课程干扰,因此复习时间最为集中,其它学习任务也最轻。强化期也是考研复习的关键阶段,考研成绩的好坏基本上取决于此阶段的复习效果。甚至有些基础较好的同学从本阶段才开始复习备考,也取得了成功。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这四个月的复习时间呢?关键是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对各科重点、难点的提炼和把握;二是逐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政治。政治首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是紧密结合的,都安排在强化期。此阶段重点提炼每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结论,以及考试知识点,特别是新增考点和新修考点;对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初步综合。二是当年重大时事政治与相关基本理论的结合,如"通货紧缩与货币流通规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等等。 英语。词汇方面,应该在已经大体掌握意思的基础上,开始深入掌握用法,尤其是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另一个重点是解决长难句,掌握各种句式。同时要加大阅读量,一方面提高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通过阅读来巩固语法、词汇和句式。本阶段必须进行相当量的题型专项练习,通过做题来巩固。 数学。本阶段由于政治已经开始复习,因此数学时间会相应减少,做题数量也不可能很多。因此,要在首轮复习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回头总结、归纳,提炼解题规律。 专业课。这一阶段由于公共课程份量加大,专业课复习强度会有所减弱。本阶段的任务是对各专业课程进行逻辑框架上的整理,在心中建立起整个专业体系。另外一点就是要开始按照专题归纳整理专业知识内容。 第二轮复习要选购一些质量较好的强化复习资料,有可能上一下公共课的辅导班。建议暑假就不要回家了,即便要回,也一定别超过一周,毕竟家是休息娱乐的地方,不是学习的地方。每年都有人发誓回家去好好学习,结果绝大部分证明是自欺欺人。 第三轮复习策略 冲刺期内各科均开始进行第三轮复习。一般考前两个月左右开始,标志是10月中、下旬时事政治的复习内容基本确定。本阶段理所当然地要巩固已经复习过的内容,进一步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漏补缺,牢牢把握重点、难点;同时,要将业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最后卷面上的得分,也就是说,要强化应试训练。 政治。在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时事政治与基本理论的结合,二是进行答题方法训练,强化答题技巧。时事政治与政治基本理论的结合历来是考试热点,需要自己好好归纳总结,建议上上串讲冲刺班。不要做大量的模拟题,因为缺少严格的标准答案,很难对模拟结果作出精确评判,要是碰到一些劣质的模拟题,说不定还会误导。 英语。冲刺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有两个,一是进行大量模考练习,二是强化训练短文写作。对短文写作的强化,首先要对可能的命题范围作出预测。考研英语作文命题不会冷僻,不会很专业,通常都与学习生活紧密联系,或反映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例如保持健康、如何读书、环境保护、乱承诺等都曾是出题范围。了解到这些大概范围后,有意识地多阅读一些相关文章,熟悉有关观点、句式、词汇,多动笔写写,在考场上就可成竹在胸。 数学。本阶段要逐步恢复做题练习量,进行大量模拟训练,一方面进一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另一方面使解题状态上升,最好能在考试时达到最佳点。 模考带复习 公共科目和数学在第三轮复习的前期安排了一个模考带,一般在11月份。之所以在这里设置模考带,是因为经过两轮复习,需要通过正规考试来检测一下,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第三轮复习计划;同时也是因为考期逼近,有必要增加一些实战经验。模考有两种模式,一是自我模考,找一份模拟题,自己安排时间测试一下;二是参加模考班。模考班的优点在于正式考场,严格监考,正式答题卡和答题纸,实战气氛逼真,检测出来的水平很真实;同时模考班还进行针对性的讲评,参加者可根据平均分估计自己的相对水平。呵呵 我是中国政法研三学生,因为时间还来得及,建议狠抓英语的学习,可以找来考研的单词来背,不同于6级英语的是 考研英语词汇量较6级稍少,但要求对词的广度有很好的掌握,能够记住一些词的生僻意义,故要多下功夫,专业方面不用太着急 学好学校的课程 打好基础就行

法律方面的考研

连发枪
母亲
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两者性质基本一样,只是法律硕士(法学)要求本科是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本科是非法学。两者都是向实践方向的(其实法学硕士现在的学生也一样。)两者都是不分专业的,但是到研一下学期一般可以选择相应的导师定自己的方向。上课情况则是两者差距不大,课程都比较多,而且课程比较全。 法学硕士理论上是面向理论,不过学生都一样是做实践。法学硕士是分专业的。在课程上,比较少并且多集中于本专业。 就业认可度上,我只能就公务员问题,一般情况下两者差距不大,就在某些部门可能要求法学硕士。也有些部门要就是法律方面的硕士但是需要本科是法学的。 最后,就总体而言法律硕士较法律硕士好考,因为其招生人数以及考取比率的关系。建议你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要考什么样的,其实到最后还是要靠你在学校学习法律的功底如何。O(∩_∩)O~ 祝你好运!1 法律硕士阶段学习的课程和法学本科阶段的课程一样 2 法律硕士不分专业 法学阶段才分 3 但从效力来讲 同样都是硕士学位 但法学硕士肯定比法律硕士高个级别 法学硕士才分 象刑法专业 民商专业等等4 看你以什么专业考研究生了 如果 以你的非法本专业考的话 只能考法律硕士如果 以你自学的法学本科考的话 就可以考法学硕士了5 就业的话 法学专业肯定更牛些 法律硕士 一般都是比较牛的人考的双学位罢了(非法律专业的研究生 觉得自己的专业没什么前途 又考的第2学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考研的问题。

不离于精
德兼于道
我有准备过考研,对此也研究了一一下1、录取比例网上说是30:1大家有时候会对这个看的很重要,但是我身边有人三个月就考上的。2、参考书目如下:民法学:1、民法通则:梁慧星版本(入门,比较基础简单)崔建远等合著版本清华大学出版社(重要)2、合同法:崔建远(重要)韩世远(主要看同时履行抗辩权、格式条款、债权二重让与部分,写的比较简单明了)崔建远vs韩世远(二者观点不同):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无权处分合同有效无效之争(可以研究一下,应付考试时言之有理即可,或者直接按照崔建远的说法)3、物权法:崔建远(重点。关注书中的案例)4、侵权法:程啸(重点。这两年侵权比例上升趋势,需重视)5、婚姻与继承:参照魏振羸的民法总论,主要是整理以前考过的几个概念问题。6、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参照崔建远的《债法》相应部分。ps崔建远等合著的民法总论中,重点关注最后一章的法律思维方法阐述。法理因为题型不断地在变,有基础性的,也有三道大题型的,大家都很头疼,应该根据考题都做准备吧。但有两本书据考过的人说挺有用的,一本是高其才的法理学,一本是严存生的西方法律思想史,然后就是那些老师的论文了3、初试考民法复试考商法。口语不是很难。大概是外校的会让介绍自己的学校,本校的会问一些专业问题个人觉得初试比较重要,复试基本上不怎么刷人,基本上就刷一个人,就13年考研来说,复试进了4+1个,最后都没有刷,只是有一个被调剂了4、个人觉得没什么宝典,还是自己整理地最好。关键是把课本看透,把真题都研究一遍吧,个人觉得民法考试考的题目都还挺基础的,而且重复率相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