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学学硕和法律硕士(非法学)哪个好点

莫迪斯
索路
  具体要考哪一个,还要看个人喜好,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是两个方向有较大不同的专业。法学硕士的教育属于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法律硕士则属于专业学位教育的范畴,其教育更加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中的“法律”是指职业领域,它是指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是培养高层次的法律实践专门人才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者的区别在于:  一、招生条件不同  法学硕士要求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不限本科专业,原则上不招收同等学历的非本科生;法律硕士要求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但从2009年起,允许法学本科毕业生报考法律硕士(法学)方向。  二、考试试题不同  法学硕士专业课试题倾向于理论化试题,以主观题为主,重视理论深度。而法律硕士起源为英美,遵循美国法律人才培养原则,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所以法律硕士是由本科为非法律专业毕业生考录,题目倾向于实务,其试卷较法学硕士试卷难度相对较易。  三、录取比例不同  法学硕士的录取比例,按每个高校的报考程度不同而区分,一般在5:1-10:1之间徘徊,个别学校个别专业可能在12:1以上。法律硕士由于引进于英美国家,属于国内考研热门专业,加上有权招收全日制法律硕士的院校主要是国家重点大学,所以竞争极为激烈,通常起步比例在15:1,更有甚者在20:1的比例。当然,这其中有一样特殊情况,即法律硕士(法学)的报录比,因其仅仅限于法学专业报考,大部分高校报考人数过少,近些年大量出现调剂情况。其报录比常在2:1,甚至更高。  四、培养方式不同  法学硕士分专业采取导师制,每个学生一个导师(教授或者副教授),在读期间能够得到导师的不断辅导,深入学习相关法律理论,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其实践阶段时间较法律硕士少了许多。  法律硕士大多数不分专业,采用“双导师”制或教研组教学制。以经世致用为原则,实务为先,贯彻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教学理念。但近些年,一些高校在法律硕士教学与培养方式上也开始变通,有些高校已经在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分导师培养,主要教学老师即校内老师,校外导师仅仅在二年级做实践阶段的课程指导。还有些高校,已经将法律硕士分方向培养,通常在研究生二年级开始进行。另外,法律硕士(法学)在某些高校已等同于法学硕士培养。  五、学制不同  法学硕士一般学习期限为3-4年,以3年较为常见。法律硕士分为两种情况,法律硕士(非法学)通常学习期限为3年,而法律硕士(法学)通常学习期限为2年。  六、学费与奖学金比例不同  自2013年起,我国各大学将逐步进行奖学金改革,即逐步取消公费读研,改成自费读书,然后依据学生入学成绩进行奖学金评定。通常情况下,一等奖学金额度为当年学费。法学硕士在此环境下也未曾幸免,但其优势是大部分高校奖学金为法学硕士设立,甚至个别仍在实行公费(主要为非985、211高校)的高校其照顾对象主要是法学硕士而非法律硕士。法律硕士通常是实行自费的,个别学校也给与其参加评定奖学金的资格,但大多数学校仅仅是在单项奖学金上给与其政策优惠,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任何奖学金。法律硕士的学费一般较高,越是名牌法学高校的法律硕士,因其就业形势较好,通常学费越高。  七、未来就业取向不同  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因其培养模式的稍许差异,以及社会认知情况的影响,其毕业生的就业取向也有稍许差异。以法学硕士为例,常见的就业去向,多为继续深造读博、教师教学、科研等工作;法律硕士以务实为主,主要毕业生,还是以律师、法务等工作为首选。这也是未来其他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发展区分的大势走向,特别是在硕博化深度发展的未来,学术硕士主要还是以科学研究、高校教师为主要培养目的。

请问教育学研究生好就业还是法律硕士好就业?

色啦
沐丝
我本人是读法律的,考得法学硕士,说实话,法律照样是不好就业所以我才考研,但是我没勇气跨专业考,针对于法学和教育学,还是师范类教育学比较好找工作的,法律学生司法考试过不了就等于没上,去找工作不会得到多少认可,依当今的形势来看,就算是司法考试过了拿到了律师证,就业机率也还是不高的.你要三思啊.

教育学硕士和教育硕士有什么区别

法界
容成氏曰
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的区别: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是不一样的,前者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后者侧重理论研究。教育硕士是我国开设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之一,简称专业学位。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而教育学硕士是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拓展资料:教育硕士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决议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d.M),并于1997年开始招生试点工作。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的设置,为中小学教师获取研究生学位开辟了渠道。开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师可以系统地学习新知识,掌握学科的前沿,得到教育研究的培养。学位性质: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前者是职业性学位,在我国被称为专业学位,后者是学术性学位。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与学术性学位有所不同。学术性学位的培养方式以研究性为主,学位课程只要求学习三到四门,最后以研究论文为主要成果。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则以课程为主,同时也要求撰写论文,一般需要学习十二门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大部分,公共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外国语。专业课依学科教学方向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学科教学——语文”的专业课为: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改革与研究、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汉语言文学研究。但两者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多渠道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国务院学位办公室自1997年以来,逐步为在职人员设立了各种专业学位,已有MPA、法学硕士、教育硕士、MBA等 10多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证书都是由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统一印制的。硕士专业学位和统招研究生获得的硕士学位是等价的,只是类型不同。专业学位的硕士论文必须结合本专业的工作实际来撰写,属于应用性学位论文,统招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强调学术性和理论性,属于学术型学位论文。教育硕士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的设置,为中小学教师获取研究生学位开辟了渠道。虽然我国早已建有教师进修制度和机构,但是这种进修往往是零星的、不系统的,开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师可以系统地学习新知识,掌握学科的前沿,得到教育研究的培养。参考百度百科资料链接:教育硕士

纠结!法律硕士和教育学硕士到底选择什么啊?

黑娥
芳草心
当然是法硕啦。就是比较不好考。不过也是因为不好看才会很吃香。教育学硕士出来最多是教育部门的。法硕就不是啦,到处都需要法律。

教育学考研的科目有哪些

甫田
错体人
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同学需要准备哪些考试科目?考研初试复试都考什么?

心理学研究生和教育学研究生哪个比较容易考

化待
亚裕
我跟你这么说吗,本人学心理学,但是心理学考研是十分的难考的,现在中国的心理学还不是很成熟,你倒不好的学校学习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考好的学校真的是很难,像北大,北师大,华南,浙大,这样的学校考上了心理以后才有前途,在说你要是基础不过硬的考心理学,他还有实验和测量这是心理学的最主要的命脉,要是不好你真的就没戏,要经常的学论文,还要会统计分析的还有spss一定要掌握的相当好,不然就不会分析数据,心理学这东西一定要会玩数据。好好考虑教育也还是比较好考的,但是就业比较难,就有几个方向好就业的,像课程论,幼儿教育,南京师大是最好的教育学校,比较难考,其他的学校就相对来说比较好考了。像高等教育,中外教育学史,真的很难就业的。法学,要背的比较多,你要是觉得你的背功不错就可以报考祝你考研成功

工科生怎么考法律的研究生

请问其过
孟二冬
你要考的应该是法律硕士 而法学本专业的本科生或同等学历考的是法学硕士 先介绍一下这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就业前景 最后附考研的基本及程序步骤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设与1995年,96年首批招生,2000年开始联考并限招非法律专业考生,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加快与国际法律教育接轨,满足社会对高级法律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 法律硕士(简称JM)限招非法律专业考生,不再划分具体专业,其知识结构是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主要为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部门、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及企事业管理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师、法官、检察官和企业法律顾问等等。 法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招收法律专业本科生,分为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等专业,主要是学术研究、科研教学,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级理论型学术法律人才。 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的区别有: 一、培养目标不同: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与法学硕士学位处在同一层次上,各有侧重。前者是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法律人才,后者是学术型、专业型高级法律人才。 在一些法治比较健全的西方国家,其法律教育是在大学之后,如美国等JD。从长远来看,随着法律教育的发展,法学本科将逐渐减少,法学硕士最终与法律硕士并轨,教学、科研人才应主要通过法学博士生教育来培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承上启下的学位,一方面为法律实务部门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也将为法学博士生教育提供宽广的生源基础。 二、招生条件不同:法律硕士要求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而法学硕士无此限制。 即不得报考法律硕士13个法律专业为: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对于同等学历是否招收从各校规定,关于网上“法学法学硕士不招生同等学历”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招生命题方式、试题难度、应试难度不同: 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考研公共课都参加全国统考,但专业课法律硕士是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阅卷),法学硕士是有资格招生的高校各自单独命题。 参加法学硕士专业课考试,其难度有目共睹;法律硕士专业课考试为全国联考科目,有统一大纲,已形成了规范的复习教材,难度有限。 法律硕士考生在应试之前都没有学习过法律,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因诸多考生不了解,作为新生事物,目前录取分数线目前相对较低,达到国家线就能考上,名校录取分数线比国家线相差不大,录取比例高,入学竞争压力小。而法学硕士考生大多数为法律专业考生,竞争压力大,名校考取比例高达1/20-50。 法律硕士考前培训已经走向成熟,考生可以通过参加一个好的培训大大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参加系统培训的考生通过率高达50%以上,有的达到70-80%。 但随着生越来越多的非法律专业的有志之士投身于法律行业,法律硕士入学考试的亦呈难度增大的趋势! 四、教育方式不同:法学硕士入学时就固定导师,专业划分较细,研究领域一般只有一个方向,研究有向深度发展。法律硕士不分专业,入学后主要是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注重实践和应用,入学后才设导师,每个导师带的学生相对要多。 对于非法律考生,如果学习法律从一开始就选定一个较细专业方向,并无益自身的发展,故两种教育方式的不同取决于考生的起点与背景,并非主要区别。 五、未来的就业情景、发展潜力有稍有不同:法律硕士vs法学硕士 法律硕士的就业范围要比法律硕士宽广的多,除了法学硕士就业的范围外,法律硕士还为企业管理及行政管理培养综合素质的管理人才,在法律实务方面,法律硕士因其跨专业的背景,在实务工作中更易发挥其专业优势,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在法律教学和研究方面,读博士是必有之路,法律硕士因具有其他专业背景,在其研究领域能够结合专业特点,似乎也不比法学硕士处理劣势。随着法律硕士毕业生增多,法律硕士毕业后显现出的综合能力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同时因法学硕士单一培养模式存在缺陷,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将逐步被法律硕士培养模式取代考研时间规划与程序准备阶段 2007年1月 ①搜集考研资料,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②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③可以参加寒假基础班系统学习数学、英语等科目。 2007年2月-3月 听最新的考研免费讲座,购买考研真题,评估自己实力,参加春季辅导班,制定学习计划。复习阶段 2007年4月-5月 第一轮复习:重点科目是英语和数学,当然政治科目中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也可提前复习。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2007年6月-7月 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大纲,准备暑期复习。提高阶段 2007年7月-8月 第二轮复习:开始重点复习政治、巩固英语和数学,可以参加暑期班,做到三门公共课同步提高。 2007年9月 ①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课辅导书,联系导师。②强化公共课的复习效果,不断完善自己复习总体结构。③关注2007年考研招生简章。 2007年10月 ①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查缺补漏。②确定十一长假复习计划,开始专业课系统复习。③研究生开始网上报名,谨慎填报志愿,牢记自己的报名信息。 2007年11月10-14日 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确认工作开始,考生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确认,缴费并照相。冲刺阶段 2007年11月下旬-12月 第三轮复习:进行全面冲刺复习,购买辅导冲刺的内部资料。参加考研政治、英语、数学冲刺班进行查缺补漏。 2008年1月上旬 进行模拟实战训练,可报点题班,最后梳理考点。考试阶段 2008年1月下旬 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复试阶段 2008年2月 放松心情,查询初试成绩。 2008年3月-4月 关注复试分数线,关注所报考院校及专业的最新动态。准备复试(听力、口语)。 2008年4月-5月 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关注复试成绩。报到阶段 2008年6月-7月 关注录取通知书。 2008年9月 报到。温馨提示:合理安排时间、注重劳逸结合可以使考研事半功倍,建议贴于床头,时时提醒自己!关于你的具体问题:考法律需要考1、英语,2、政治,3、法律专业课一,4、法律专业课二专业课需要看的书《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及《大纲》肯定要买,仔细的看,个人认为先看民法,最好听听讲座或去听法学院的课. 到最后时买本模拟题或真题演练一下,就差不多了.如果想考就早做打算不用到所填学校去 只能填报一个学校 理论上可以考到40岁 分数线由国家定 有三个地区(A类B类C类) 再给你一份06年的分数线参考以下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最低分数线 (见下表)报考学科门类(专业)A类考生*B类考生*C类考生*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哲学[01]305466930044662954060经济学[02]340568433054813255075法学[03](不含法律硕士专业[030180])340558333553803304974教育学[04](不含体育学[0403])325538032051773154771文学[05](不含艺术学[0504])350578634555833405177历史学[06]315487231046693054263理学[07]305466930044662954060工学[08](不含照顾专业)305456830043652953959农学[09]280395927537562703350医学[10](不含中医学[1005])310487230546693004263军事学[11]300466929544662904060管理学[12](不含MBA专业[120280])340548133552783304872体育学[0403]310477130545683004162艺术学[0504]320477131545683104162中医学[1005]300466929544662904060法律硕士[030180]335548133052783254872工商管理硕士[MBA][120280]1705010016045901504080照顾专业(一级学科)*290426328540602803654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270355327035532703553*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B类考生:①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或者②目前在二区工作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考生。*C类考生:①报考地处三区招生单位的考生;或者②目前在三区工作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考生。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 18省(市);二区系重庆、四川、陕西3省(市);三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省(区)*照顾专业(一级学科):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核科学与技术[0827]、农业工程[0828]*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①报考地处二、三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原则上在招生单位所在省(区、市)就业的少数民族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或者②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旗),并报考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教育学在职研究生和教育硕士有什么区别

耻也
无道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前者是职业性学位,在我国被称为专业学位,后者是学术性学位。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与学术性学位有所不同。学术性学位的培养方式以研究性为主,学位课程只要求学习三到四门,最后以研究论文为主要成果;专业学位则以课程为主,同时也要求撰写论文,一般需要学习十二门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大部分,公共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外国语。专业课依学科教学方向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学科教学——语文”的专业课为: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改革与研究、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汉语言文学研究。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的区别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前者是职业性学位,在我国被称为专业学位,后者是学术性学位。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与学术性学位有所不同。学术性学位的培养方式以研究性为主,学位课程只要求学习三到四门,最后以研究论文为主要成果;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则以课程为主,同时也要求撰写论文,一般需要学习十二门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大部分,公共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外国语。专业课依学科教学方向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学科教学——语文”的专业课为: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改革与研究、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汉语言文学研究。但两者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     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多渠道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国务院学位办公室自1997年以来,逐步为在职人员设立了各种专业学位,到现在已有MPA、法学硕士、教育硕士、MBA等 10多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证书都是由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统一印制的。硕士专业学位和统招研究生获得的硕士学位是等价的,只是类型不同。专业学位的硕士论文必须结合本专业的工作实际来撰写,属于应用性学位论文,统招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强调学术性和理论性,属于学术型学位论文。  教育硕士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的设置,为中小学教师获取研究生学位开辟了渠道。虽然我国早已建有教师进修制度和机构,但是这种进修往往是零星的、不系统的,开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师可以系统地学习新知识,掌握学科的前沿,得到教育研究的培养。  总的来说教育学硕士是学术型学位,注重理论研究。教育硕士是专业型学位,注重实践应用。

教育学专业硕士点的院校都有哪些?

不知贵真
国衰
教育学专业硕士点的院校有以下的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比较知名,尤其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另外还新增设清华大学。报考这些学校有一定的好处,除能获得多种资源优势与品牌优势外,即使考试失利或面试失败,可以提前着手调剂,掌握先机在调剂工作中,有不少非名牌的重点院校喜欢优先录取报这些未第的考生。针对考研专业选择的问题,想必也有很多考生是比较纠结的。到底如何选择专业,应该以哪些内容为参考标准,考研君今天给大家整理了教育专硕考研热门专业,希望够帮助到大家。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专业覆盖了教育学考研专业全部二级学科,其具体研究方向如下:教育学原理该专业包括以下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德育原理、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含青少年研究、性别教育研究、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法律与政策分析、教育文化人类学。教育学原理是北师大各教育专业中师资较强的一个,该专业的著名研究生导师有:教育法学界泰斗劳凯声、教育学原理学科领军人物石中英(教育哲学)、檀传宝(德育原理)等。课程与教学论该专业包括以下研究方向:教学论、学校咨询、小学教育、课程论、艺术教育、数学课程与教学、体育课程与教学、教学心理与评价。课程与教育学论也是北师大教育学院中较为重要的一个专业,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裴娣娜教授、丛立新教授和郭华教授等都是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权威研究者。教育史该专业包括以下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史专业是北师大教育学院历史较长的一个专业,师大教育学院师资最强的一个专业,其中知名学者不胜枚举。比较教育学该专业包括以下研究方向:国际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制度的比较研究教育理论的比较研究、世界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比较教育学是师大教育学院的一个重点学科,该专业的师资也是非常雄厚的:其中一些比较教育领域的大师已退出教学一线,如顾明远老先生和王英杰教授,目前比较教育研究所的重要带头人有马健生教授、项贤明教授、朱旭东教授等,此外阎光才老师、李家永老师、萧甦老师、高益民老师等也是比较所里卓有建树的人物,而霍力岩教授综合了学前教育与比较教育的研究,是我国多元智能研究领域的第一把手。学前教育学该专业包括以下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学前儿童课程与游戏(含音乐、体育、健康等)。北师大的学前教育在中国学前儿童研究中的地位是首屈一指的,在越来越关注儿童早期教育的今天,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致力于儿童心理研究的庞丽娟教授、冯小霞教授、以儿童游戏研究著称的刘焱教授、关注学前教育行政的张燕教授,以及王懿颖、刘馨等老师等都在幼儿教育领域做出突出的成绩。高等教育学该专业包括以下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师大的高等教育专业是成立较晚的一个专业,目前主要的硕士生导师有:谷贤林副教授、李子江副教授和刘慧珍副教授。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成人教育专业包括以下研究方向:成人教育管理、终生学习管理、继续教育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包括以下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成人教育专业、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是师大新近成立的专业,在这方面的师资尚不是很强,主要由比较教育研究所的老师分担这一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特殊教育学该专业包括以下研究方向:发展性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感官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天才儿童心理与教育。特殊教育是师大教育学院的一个重要的院系,也是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个院系,北师大特殊教育的师资是全国特殊教育专业中最为雄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