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访问学者研修计划范文

剑灵
痕之探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三一试题库      三一文库(www.31doc.com)/工作计划访问学者研修计划范文    【篇一】  本人在国内长期从事计算机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工作,此次申请出国留学,准备继续从事与我的教学背景相关的研究工作。初步计划选择研究课题为“开源操作系统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嵌入式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智能电子产品不断涌现,开源操作系统作为其研究方向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在此领域尚且处于起步阶段,而同类项目研究和设计在国外已趋于成熟,开源产品和开源代码资源丰富,研究方向处于前沿地位。  本次申请选择挪威为留学目的地,基于以下原因:地处北欧的挪威是欧洲的发达国家之一,其高等教育发达,全国有20余所高校,在信息领域具有发展优势,挪威是世界上大力支持开源软件的国家之一,其第二大城市卑尔根是挪威最有名的使用开源软件的城市之一。  本人已经从事嵌入式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三年之久,此次申请公派留学,选择的学校是######college,该校已经有多年嵌入式技术教学的成功经验,尤其在机器人领域有丰富的设计成果,与我目前的研究方向非常相符。目前我校尚无与挪威高校的合作基础及业务联系,如果留学成功,希望我可以作为开拓者,与国外同行进行广泛的交流,提高科研与教学能力。  一、指导思想  (六)  (三)被留学基金委录取人员应在  【篇三】  

访问学者研究计划英文模板

完完全全
马后炮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咕噜咕噜哈yy厚 谱 教 育:访问学者申请领跑者访问学者申请之初,需要向导师提供自己的研究计划,这份材料是向导师展现自己研究方向的重要依据,那么该如何写好研究计划呢,访问学者为大家提供一篇研究计划模板,仅供参考。    Topic:  This research proposal suggests research on how the level of self-disclosure effects the degree of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Review of Literature:  Guerrero & A f i f i (1995) concted a study to examine topic avoidance and self-disclosure in family relationships. They found that males reported avoiding discussion of relationship issues more than females did. As Martin&Anderson(1995)sought to examine the motives behind self-disclosure in father-young alt relationships and the resulting level of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their study found that young alts seem to model their self-disclosure after their fathers' self-disclosure. P e g a l i s, Shaffer, B a z z in i, & Gr e e n i er (1994) examined the generality of the opener effect to males and females across different s i t u a ti on a l contexts. They found that both genders disclosed more and longer to high openers than to low openers across the different contexts, Leaper, Carson, Baker, Ho ll iday,

申请国外的访问学者,研修计划怎么写

花街泪
君子剑
访问学者研修计划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1.选择申请该导师进行访学的原因;  2.出国访学目的、预期目标、计划、实施方法及所需时间;  3.研究课题在国内外研究情况及水平和应用情况;  4.达到本次出国访学预期目标的可行性;  5.学成归国后的工作和学习计划。  在这些内容中,又以研修计划课题选取最为重要,因为导师最看重的还是你的研修课题。  在选择研修计划的课题时,要关注国外导师目前正在研究的方向,选取导师感兴趣的课题。课题选取角度要面向全球,不要拘泥国内的热点问题,要关注研究课题的国内国外研究情况和水平,以及该项目的应用情况。  课题选取切忌过于宏观或宽泛。如果选取课题过于宏观和宽泛,国外导师就很难搞清楚你的研究重点,也不会认为你的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在研修计划中,要实事求是地陈述个人擅长的研究领域和已经完成的科研成果,展现个人创新观点和研究亮点,说明通过留学预计达到的研究目标,切忌夸大其词。  课题选取的内容要有意义。要将个人赴国外研究此课题的意义重点突出,使国外导师认可此项课题在国外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让导师看到你们合作研究的意义所在。  申请者要尽量注意研修计划书写格式是否规范、观点是否明确、层次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精炼,言简意赅的阐明自己的学术观点、学习预期目标、科研方法及科研工作时间安排等,并恰到好处地表达出希望国外导师给予指导的愿望。研修计划字数不宜过多,以一页到两页为宜。长篇大论的叙述并不能给自己的研修计划加分,反而会使导师无法对你的研究目的、研究重点一目了然,甚至放弃继续阅读你的申请材料,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另外,研修计划的英文书写要语法规范,词语使用恰当并符合国外的语言习惯。严谨、准确的英文表达是你的研修计划获得国外导师青睐的保障之一。  研修计划中还应充分体现个人的英语水平。英语水平是申请者在有限的国外研究期间,能否顺利完成研究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外导师在选取博士研究生时,除考察申请者个人的专业知识、研究水平外,大都倾向于选取英语水平相对高的学生进行指导。以上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访问学者研修计划?

漫才帮
据轼低头
这个啊 ,这方面我有点了解,主要是以下几点吧,你看看1.选择申请该导师进行访学的原因;2.出国访学目的、预期目标、计划、实施方法及所需时间;3.研究课题在国内外研究情况及水平和应用情况;4.达到本次出国访学预期目标的可行性;5.学成归国后的工作和学习计划。哦,对了,以上内容来源厚谱教育

访问学者研修计划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兴象
入水不濡
你好,厚 谱 教 育(访问学者申请领跑者)资深顾问为你解答。访问学者研修计划书应包含以下内容:1.选择申请该导师进行访学的原因;2.出国访学目的、预期目标、计划、实施方法及所需时间;3.研究课题在国内外研究情况及水平和应用情况;4.达到本次出国访学预期目标的可行性;5.学成归国后的工作和学习计划。以上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访问学者签证需要研究计划吗?

泱泱大风
太始
1、一般来说还是需要,访问学者签证还需要研修计划。2、如果访问学者有研修计划则容易获得签证而不容易被拒签,所以最好还是提供研修计划。访问学者去美国的话签证类型是J1,英国的话是AV或者T5,加拿大是工作签证,其中有的需要研修计划,所以还是准备好吧。另外,申请访学的过程中也可能用到,所以准备好有备无患。

美国访问学者签证面签需要研究计划吗

皇华
五伦
一定要有研究项目,当然具体的研究计划也是必要的。这个研究计划能体现出你访问多久,在哪里访问,研究项目是什么等重要信息。

怎样学习雅思?

蓝印花
机锋
雅思考试和用于英国签证及移民的雅思考试包含纸笔模式和机考模式,考生可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模式。雅思专区2020雅思考情了解详情托福专区托福备考建议了解详情SAT专区SAT备考全攻略了解详情查看更多

人民大学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生导师有哪几位?最厉害的是谁?

其弟子曰
老聃
人民大学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生导师目前还尚未弄清,但我们可以从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点来找寻答案。一下是为您提供的: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点全介绍人民大学对外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介绍本专业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本专业由老一辈著名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教授于50年代亲手创建,1981年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著名语言学家胡明扬先生曾长期担任学科带头人,至今仍指导着本专业的建设。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言学理论研究、句法语义研究、音系学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计算语言学研究等。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学专业知识、独立的科研能力、良好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语言研究和应用人才。本专业目前共有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2人,85%具有博士学位。目前博士生导师有贺阳教授、劲松教授、张卫国教授、李泉教授。本专业主要课程包括:现代语言学论著选讲、语言研究方法、语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社会语言学、历史语言学专题、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第二语言教学法研究、语言学中的数理方法、语言信息处理等。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各级党政机关、新闻出版单位、教育和科研机构从事语言文字的应用、教学和研究工作。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贺阳 博士生导师贺阳,男,1955年出生,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攻读普通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胡明扬教授。1988年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200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主编,北京市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2006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研究的领域包括北京话、现代汉语语法和语言接触,先后参与和主持的研究项目有“北京话研究”、“现代汉语词类问题考察”、“现代汉语句法问题考察”、“间接语言接触的个案调查与理论研究”、“汉语国际推广研究”等。讲授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有:现代语言学论著选讲、语法学、汉语句法语义研究、语言研究方法等。发表的主要论文:(1)《北京牛街地区回民话中的借词》 (2)《北京牛街回民的北京话调查》(3)《北京话语调的实验探索》(合作) (4)《试论汉语书面语的语气系统》(5)《北京话的语气词“哈”字》 (6)《程度副词+有+名”试析》(7)《汉语完句成分试探》(8)《性质形容词作状语情况的考察》(9)《性质形容词句法成分功能统计分析》(10)《形容词与不及物动词的区分》(11)《形名兼类的计量考察》(12)《动趋式“V起来”的语义分化及其句法表现》(13)《从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现象看间接语言接触》(14)《现代汉语数量词中的若干欧化语法现象》(15)《现代汉语DV结构的兴起及发展与印欧语言的影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劲松 博士生导师劲 松1956年出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校今。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评为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教授课程本科生:语音学硕士生: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专题博士生: 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1、当代北京话及普通话规范问题,侧重研究北京话和普通话的语音现象,如语调、轻声、儿化韵等。2、语言学理论研究,侧重于音系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主要著作《马学良学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名家学述》(与瞿霭堂合作),《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与瞿霭堂合作),《现代汉语轻声动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社会语言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3月发表论文:《北京话的口语语体》《北京话的语气和语调》《北京话语调的实验探索》(与贺阳合作)《北京话的字调和语调-兼论汉藏语言的声调》(与瞿霭堂合作)《论汉藏语言的类型和共性》(与瞿霭堂合作),《论普通话的性质和存在形式》《双语研究中的语言态度问题》《流行语新探》《漫谈“洋味”汉语》《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与瞿霭堂合作)《双语学习中目的语对基础语的影响》《儿化的语素形位学》《被字句的偏误与规范》《中介语“僵化”的语言学意义》《词的认知基础》《儿化词变化和变异的社会调查研究》《常州话前高元音的舌尖化》《嘉戎语上寨话》(与瞿霭堂合作)《嘉戎语藏语借词的时空特征》《尖团音新议》《叠置式音变献疑》(与瞿霭堂合作)《儿词缀的意义和功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吴红云 博士生导师 1、基本资料、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社会职务、奖励、荣誉称号吴红云教授(1963- ),女,出生于江西南昌,语言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英国爱丁堡大学访问学者(1999-2000),美国富布莱特项目研究学者(明尼苏达大学, 2008-09)。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院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英语教学》杂志编委、全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协会常务理事。曾先后在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爱丁堡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曾先后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北京外国语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现代外语》最佳论文奖”、“第九届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论文成果奖”,曾先后两次荣获“全国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获奖选手指导教师奖”。2、教授课程第二语言习得、语言学导论、英语综合实践、英语泛读等。 3、主要研究方向第二语言习得、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英语写作。4、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1)2006-2007: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英语学习宏观理念和微观策略” 2)2004-2007: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中国英语学习者句法发展模式研究”3)2005-2008:参与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项目“外国语言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2007-2008: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课题“北京市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规范性研究”5、主要科研成果1) 《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的实证研究》专著 2006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注重英语学习的内在规律”《光明日报》2008年2月13日“时间限制对EFL作文成绩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1“大学英语写作中元认知体验现象实证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教学活动条件下大学生英语写作元认知的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构成的因子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 (第1作者)“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现代外语》2004/4(第1作者)“我国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第2作者)“英语学习需要建构的语言环境”《光明日报》2006年8月9日(第1作者)“英语学习需要科学的学习理念”《中国教育报》2006年3月31日(第1作者)“Investigati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readiness for learner autonomy”《中国英语教学 [三]—北京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3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A Longitudinal Study of Metacognition in EFL Writing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 2004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Four Options for Responding to Student Writing”《中国英语教学》2002/3“谈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学林撷新—中国人民大学学者论学集》200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论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辨证思想”《外语论坛》 2003 外文出版社“论教学的观念和期望对学习者自主性的影响”2002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高校师生英语学习观念调查”2001北京市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 — 大会主题发言“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报告” 1998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增刊“词汇困惑与大学生英语写作技能的提高” 1998 《北京市研究生英语研究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编:《法庭内外—法律英语读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主编:《英语写作范文》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2 翻译:《中国民法案例汇编》 1993 台湾出版社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李泉 博士生导师李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语言学博士。1962年生于黑龙江依兰县。1985年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7年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语言学研究生班毕业,留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至今。1989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曾应邀赴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匈牙利、西班牙、智利、阿根廷、新加坡、南非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获得过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全国优秀对外汉语教学奖、全国优秀对外汉语教师奖,中国人民大学第五届、第八届、第九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兼任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世界汉语教学》编委,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汉语语法考察与分析》,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合著),商务印书馆,2004。《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思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研究》(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主要论文《敦煌变文中的助词系统》,《语言研究》1992年第1期。《“要是S就V了”句式语义语用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现代汉语“形+宾”现象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副词和副词的再分类》,《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现代汉语“形+动态动词”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1期。《“全速、大力”一类词的语义语法特征及词类归属》,《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对比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4期。《从分布上看副词的再分类》,《语言研究》2002年第2期。《单音形容词祈使句及相关的语法化问题》,《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单音形容词重叠的式和语法意义》,《对外汉语研究》第二期,商务印书馆,2006。《单音形容词构成的主观评价句》,《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汉语重叠的连续统现象——兼谈单音形容词重叠的性质》,《汉语教学学刊》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试论现代汉语完句范畴》,《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1期。《对外汉语教学释词的几个问题》,《汉语学习》1991年第3期。《试谈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汉语常用词汇与日语相应汉字词汇对比》,《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1991。《广播新闻听力课教学论略》(执笔),《汉语学习》1994年第3期。《论语感的性质、特征及类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新编汉语教程〉的设计、实施及特点》《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2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理论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日汉语气助词系统对比》,《汉语言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功能及相关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汉语文化双向教程〉的设计与实施》《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骆驼祥子〉中所见的语言文化现象》,中国语言学会编《中国语言学报》第九期,商务印书馆,1999。《加强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语体研究的必要性》,《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语言研究》2001年增刊。《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原则》,《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北京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有关语言教育研究的几个问题》,《汉语学报》第3期2001年上卷。《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海外华文教育》2002年第1期。《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海外华文教育》2002年第2期。《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海外华文教育》2002年第3、4期。《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第3期。《论对外汉语教材的趣味性》,《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语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相关问题》,《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首届国际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构建》,《汉语学习》2003年第3期。《论第二语言教材评估》,《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若干问题》,《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体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汉语学习》第2004年1期。《第二语言教材的属性、功能和基本分类》,《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论对外汉语教材的针对性》,《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2期。《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基本程序》,《海外华文教育》2004年第2期。《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编《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科技联合出版社,2004。《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2期。《汉字研究与汉字教学研究综观》,《汉语研究与应用》第四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论对外汉语教材的实用性》,《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3期。《汉语国际化进程中学科建设问题思考》,《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观》,《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4期。《文化教学的刚性原则和柔性策略》,《海外华文教育》2007年第4期。《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偏误分析》,袁博平主编《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pproach to 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Studies 》,Cypress Book Co. UK Ltd. 2007。《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纵览》,《海外华文教育》2008年第4期。《论对外汉语教材的科学性》,《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第3期。《普通话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汉语学习》2009年第2期。《关于构建国际汉语教育学科的构想》,《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第3期。主要研究领域1.汉语语法2.对外汉语教学3. 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生课程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2.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3.语言流派与汉语语法研究4. 汉语语法分析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参考资料:http://pgs.ruc.e.cn/pages/zyjs/zyjs/130_050102.htm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导师组最新介绍(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招生专业、导师介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介绍 一、本专业是博士学位授予点二、本专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培养目标 本专业有语言学理论研究、句法语义研究、音系学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计算语言学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等研究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学专业知识、独立的科研能力、良好的理论素养、能够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三、专业背景、专业概况、建设成果 本专业由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同志于50年代亲手创建,著名语言学家胡明扬先生曾长期担任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工作过的老一辈著名学者还有瞿霭堂、谢自立、郭锦桴先生等。近年来,本专业已顺利完成了学术队伍的新老更替,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者已担当起学科发展的重任,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贺阳教授的间接语言接触研究和句法语义研究、劲松教授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李泉教授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陈满华教授的普通语言学、语法学研究都已产生一定的学术影响。本专业已完成和正在承担的国家或省部级研究项目主要有“北京话研究”、“现代汉语词类研究”、“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智能化中文信息处理平台?名词槽关系研究”、“间接语言接触的个案调查与理论研究”、“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体研究”、“汉语国际推广研究”、“高校母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等。本专业1981年即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至今已招收培养30届、150多名硕士研究生,从2007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在读博士生10余名,已获得博士学位的8名。本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可以为有志于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平台。四、师资力量本专业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硕士生导师7人,现有贺阳教授、劲松教授、李泉教授、陈满华教授等博士生导师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五、导师介绍贺阳教授,1955年生,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接触研究、句法语义研究。先后发表《北京牛街回民的北京话调查》(1992年)、《试论汉语书面语的语气系统》(1992年)、《汉语完句成分试探》(1994年)、《性质形容词句法成分功能统计分析》(1996年)、《动趋式‘V起来’的语义分化及其句法表现》(2004年)、《从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现象看间接语言接触》(2004年)、《现代汉语DV结构的兴起及发展与印欧语言的影响》(2006年)等数十篇论文和专著《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目前主持教育部社科项目“高校母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劲 松教授,1956年出生于北京,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当代北京话及普通话规范问题,侧重研究北京话和普通话的语音现象,如语调、轻声、儿化韵等。2、语言学理论研究,侧重于音系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主要著作:《马学良学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名家学述》(与瞿霭堂合作),《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与瞿霭堂合作),《现代汉语轻声动态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等。李泉教授,1962年生,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句法语义研究。先后发表《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单音形容词祈使句及相关的语法化问题》等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汉语语法考察与分析》(2001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思考》(2004年)。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单音形容词句法语义研究”。陈满华教授, 1963年生,文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普通语言学、语法学,先后发表《关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几个问题》、《从构式“爱谁谁”看句法异质现象》、《“X哪儿来的?”与“哪儿来的X?”的构式差异及相关问题》、《汉语习语互文及其构式解读》、《由背景化触发的非反指零形主语小句》等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 《安仁方言》、《汉语事实的描写和考察》、《体词谓语句研究》等。六、对外学术交流本专业与国外高校有着广泛的交流,先后有近10名教师赴美国、英国、日本、韩国进行讲学或学术交流活动,并经常邀请海外学者开设学术讲座和进行学术研讨。七、毕业生就业去向博士和硕士主要就业去向是国内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八、主要开设课程本专业硕士阶段的主要课程有:现代语言学论著选讲、语言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语法学、音系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等。导师介绍: 陈满华、贺阳、劲松、李泉 (详情略)参考资料:http://pgs.ruc.e.cn/pages/zyjs/zyjs2012/130_050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