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武汉大学法律硕士,华东政法法律硕士哪个好啊?

同乎无知
同类相从
当然是华政啦!华政很重视对法硕的培养,而且地处上海,就业前景肯定比武大要好!况且学法律最好去专业的政法类院校,那里有种独特的学术氛围,人很快就会被熏陶,自然而然就会形成法律学者专有的气质,那是综合类大学无法比拟的。(当然北大、人大的法学院除外)看你将来在何处工作了 ,华政不是211,将来的发展肯定不好,现在就受到复旦的直接威胁。

法律硕士 华东政法大学和浙江大学,哪一个比较好。

立体声
汝鄙人也
都不好。只有中央党校法律硕士最好,关键中国无人能考的人。为什么说无人能考啊国家干部子弟可以考。我说的人是一般正常人。。//tieba..com/i/sys/jump?un=%D0%A1%C3%AB%C3%AB%D1%DB%C0%E1%B8%C9%C1%CB" onclick="Stats.sendRequest('fr=tb0_forum&st_mod=pb&st_value=atlink');" onmouseover="showattip(this)" onmouseout="hideattip(this)" username="%D0%A1%C3%AB%C3%AB%D1%DB%C0%E1%B8%C9%C1%CB" target="_blank" class="at">小毛毛眼泪干了 :哦哦,唉

复旦和华政的法律硕士哪个更好一些

其自为也
赵信
华政的法律硕士更好一些。但复旦是985,好找工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金猴献瑞,吉星临门。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华东政法大学报考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需要哪些条件

大碗茶
谄也
一、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近年部分学校需要有学位证;(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华东政法大学的法硕研究生需要考哪些科目?

海水震荡
独成而意
法硕的话是全国统考的。政治英语,专业课(刑民) 综合课(法理宪法,法治史) 。同学可以关注下我的名字,去官网看看高分经验贴,下一些考试资料,我们每年都有学员考上华东政法。我们免费提供咨询服务。仅是建议,谢谢采纳。祝您考试通过。法硕通常指法律硕士是专硕,有法学和非法学2个方向,是全国统考。 法学硕士是学硕,考试内容和书目要报考学校考试要求公告。

法律硕士还选择什么考研学校?不用太好的学校,能考上最好!

红丝错
儿娃子
您好,158教育在线为您服务!教育市场只存在法学硕士一种商品的情况下,希望继续深造的学生只有一种选择,法律硕士专业的设立打破了这种独家垄断的局面。老子有云:少则得,多则惑。我们的考生会不会也陷入这样的困境中呢?经过论证,我得出的答案是不会,但是有一个前提--每个考生都是理智的,并且知道如何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法学硕士的招生对象是具有本科或同等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没有专业的限制;法律硕士的招生对象是具有本科或同等学历的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法律专业毕业生不得报考法律硕士。国家对法律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限制是明智的,既避免了法律硕士入学过程中的不公平竞争,又提高了法律硕士的整体素质,同时国家设置法律硕士专业的目的--培养复合型人才--也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实现。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非法律专业毕业生报考法学硕士而不是法律硕士的现象,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理由不外以下这两种:第一,为了从事理论研究;第二,法学硕士不收高昂的学费,经济上可以节省很大的一笔开支。表面上看来,这两条是足够充分的,但是稍加分析之后,你会发现没有一条站的住脚。第一条的成立需要两个限制条件:1 读法律硕士将不会从事任何的理论研究;2 研究做到法学硕士的水平就已经足够。第一个限制条件没有必要讨论,因为没有人能够证明法律硕士不做也做不了理论研究。第二个限制条件如果成立,那些报考法学硕士的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将来是不应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因为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具有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任一学位即可,他们没有必要在开始起步时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而且在理论上,法学博士应该是按照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来录取的。对于想继续深造的法律硕士,非法律专业背景对于学术中的创新具有先天的优势,而法学理论的进步与创新是必然的趋势。关于这一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近年来的长足发展已经有了定论。可能有人会坚持说:做学问,法学硕士的理论水平也够了。我不否认法学硕士的理论水平不够,因为博士的头衔对于认真做学问的人而言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帮助。但我们不妨考察一下究竟有多少法学硕士毕业后一心一意的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在北京大学法学院2000年毕业的101名法学硕士中,只有12人以法学硕士的身份从事了教学和科研工作,比例不到8%,65%的毕业生都从事了实务工作。在12名进入教学科研机构的人员当中,大约又有一半左右可能是从事学校的行政工作。所以,真正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法学硕士非常的少,想继续深造或做研究的都选择了读博或出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没有法律硕士专业以前,法学硕士的最主要作用是为社会输送实务人才。可见,非法律专业背景的考生报考法学硕士立志从事理论研究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第二条理由只会在不能用经济分析眼光看待问题的人的脑海中成立,因为他们没有区分财富的现值和未来值。打个比喻,你现在有100元,这是现值;10年后,这100元可能会变成150元,这是当初100元的未来值,在理论上现在的100元和10年后的150元是完全等价的。反过来说,10年后你将拥有150元的财富,意味着现在你已经拥有了100元的财富了。现值和未来值之间是可以通过计算方法相互折算的。现在假设一个非法律专业的考生打算报考法律专业的研究生,他是考法律硕士还是考法学硕士合算呢?这里仍然以北大法学院为例。如果这个考生的学习能力相当的不错,那么认真努力半年,他可能就会被录取为法律硕士。但是,如果他想考取法学硕士,他就得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因为他首先必须得自学完法律本科的主干课程,按照北大法学院本科生的教学计划,这一阶段大约需要两年。所以,粗略的算来,考法学硕士仅仅在时间值上就至少比考法律硕士要多花一年半的时间。这仅仅是个保守的数字,我的身边充斥着这样的赞扬之声:我的朋友,某某某,在北大蛰伏了三年,除了读书听课之外什么都不做,一心要考上北大法学院,在前两(或一或三甚至)次失利的情况下,今年终于如愿以偿。真让人感动,我们应该为他感到骄傲。在为他感到这里的骄傲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这样做到底值得与否。同样一个非法律专业的考生,考取法律硕士可以节省将近两年的时间,而考取法学硕士可以节省大约50000元。用两年时间换取50000元,这个买卖表面上显得并不赖,实质上吃的亏很大。假设有两个考生,一个在23岁大学毕业时考取了北大法律硕士,另一个在23岁大学毕业后额外花费了两年的时间考取了北大法学硕士。短期的结果是第一个考生将会比第二个考生提前两年工作,长期的结果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在给定平均寿命和工作年限相同的情况下,第一个考生将比第二个考生多工作两年,没理由认为谁比谁一定长寿或者工作寿命更长。假定两人都工作到65岁,第一个考生的工作经历按照时间排序为:1,2,......38,39;第二个考生的工作经历按照时间排序为:1,2,......36,37。两者一比较你会发现第二个考生比第一个考生少工作了最后的第38和第39两年。参照世界上任何一个法治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律师收入水平,年长的资深大律师收入都是很高的,这同律师职业本身的工作性质有关。第一个考生在开始时多支付的50000元是用来换取比第二个考生多工作最后两年所获得的收入。现值50000元在42(读书的3年加上工作的39年)年后的价值是多大呢,经济学家用实证的方法测算出在一个发展比较稳定的社会里,年均实际利率大约是2%,根据2%实际利率计算出50000元的未来值大约是114862元。但是40年后一个已工作了37年的资深律师的最后两年的实际收入可能会是多少呢,具体数字可能不好枉加猜测,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今天的一个已工作了20年的从名牌法学院毕业的律师的收入水平,我相信绝大多数都远远高于114862元,这仅仅是现值。所以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而言,一个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弃法律硕士而取法学硕士是极不明智的举措。既然以上两点理由都不能成立,又如何来解释非法律专业考生报考法学硕士的现象呢?真实的原因是:第一,法学硕士教育开展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而法律硕士是近几年才开始正规招生的。也就是说在法律硕士开办之前,一个考生如果想获得一张较高层次的法律专业的文凭,他除了法学硕士之外别无选择。但是当法律硕士出现之后,他为什么还执迷不悟呢?因为他是欲罢不能,他的沉没成本太大。所谓沉没成本就是一旦投入就没有办法收回的投资。只要该考生自信下一年肯定能够被录取,他就有继续努力的动力和理由,毕竟先前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再说我们也不能先验的认为每个考法学硕士的考生,在其转考法律硕士的时候都能考上,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现实情况中就是有学习能力的高低之分。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北大法学硕士的录取比例相对法律硕士较高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法学硕士教育开展了20多年,而招生人数的相对较少必然使考生一年比一年为多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考生积压,由于沉没成本的缘故使得考生不舍得放弃。分子没有多大变动,而分母以加速度增长,录取比例不低反而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只要法学院在今后的法律硕士招生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负责任的态度,20年后的法律硕士的招生比例就决不会比现在的法学硕士低。第二,法学界充斥的关于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孰优孰劣的争论使得一些考生误入歧途。如果不是真诚的想仅以法学硕士的身份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那么某些考生的选择恰恰反映了他们在分析自身前途问题上的短视。既然是推行市场经济,就应该对市场的发现和纠错功能有信心,偏见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灰飞湮灭。处在一个变动的时代,被偏见所迷惑从而不能正确的把握自己的方向,这样的考生实在算不得精英。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报考法律硕士绝对是非法律专业又喜欢法律的考生的明知之举。当然,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也可能存在特殊情况。但我相信上面那些分析还是具有普遍性的。希望考生能做出最好的选择,实现自己考研利益的最大化如有疑问,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华东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律硕士哪个比较好考些

周緤
履事
西南政法的学术水平比华东政法高,但是地理位置没有华政好。西政的校友遍布全国各大知名法学院,出了很多法学泰斗,你像刘家兴梁慧星李昌麟贺卫方,北大法大人大西政西北政华政到处都是西政校友的身影,而且都担当重职。两者的法律硕士要看你将来在哪里就业,想在长三角的话选华政,因为这边华政校友多,人脉广,西南那边就是西政的天下。都属于中上等难度的老牌政法类大学,具体的近3年的复试分数线可以自己去学校官方网站查查做参考。但如果你想在长三角洲一代发展,那就优先考虑华政吧! 关于法律硕士择校与就业,请认真阅读一下我的“永平法律硕士就业网”相关专栏的专文:《永平法硕择校3因素论3.0版》、《我教你如何分析法律硕士院校法学教育实力》、《永平法硕就业3因素理论2.0版》与《李志勇学长谈在读法硕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3.0版》。然后结合我网站提供的法硕院校和就业的数据、信息等科学择校并好好规划3年法硕生涯,提高就业竞争力--考上法硕绝不意味着“前程似锦”,即使是北大。参考资料:永平法律硕士就业网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和吉林大学法律硕士哪个好

鼻彻为颤
带灯
华东政法大学和吉林大学,都是五院四系之一。择校的话,可参照2方面选择。一是城市问题,如果未来在这个城市发展,选择这个城市读书。二是未来就业如果想去公检法的话推荐华东政法大学。个人建议,供参考。吉林大学好啊,都是五院四系,但是985加成啊

西南政法和华东政法哪个更有影响力?法硕考这两所的哪个好?

正乞儿
若能射乎
个人觉得西政更好一些。 西政1950年建校,文革后首先恢复招生。因为资料抢救及时,现在国内所有知名政法院校在文革后都是在西政的帮助下重建的。西政的经济法是全国第一的,刑诉也很不错。其他还有很多像商法、民法都是国家级的精品课程。其次,西政的法学硕士入学考试要考的科目比起其他学校来说要少,复习更集中。西政处于中国第三区两江新区的腹地,以后的发展潜力很不错的,根据官方说法,两江新区比浦东新区的发展潜力更大。最重要的,在华政读书的研究生以后生活肯定比在西政读研的艰难。很多华政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都结婚生孩子了,但是他们都租房子住,买不起房子。而重庆的房价在全国的中心城市中是最低的。现在西部正在开发,在西部发展机会很多的。 而且,西政在西南和南方沿海省市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比如重庆、广东、福建等。有一个玩笑说西政在广东不能开校友会,因为西政一开校友会,广东的公检法司就会瘫痪,这绝对没有夸张。就影响力来说,西政绝对是高于华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