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法律硕士的学校排名

二家之议
女记者
招收法律硕士的39所院校的总体学术水平无法在此做出排名,但是这里有一个国家审批的可以招收法律硕士院校的分批名单。一般来说,先被批准的院校应该比后被批准的院校实力强些。因此,从这份名单里,我们可以大体窥见这些法学院系的大略排名情况。当然,里面或许有一些小的历史原因造成一些小小的误差,如清华大学的法学院是因为建院时间过晚才落到第四批被批准,但这份名单还是会给同学选择法硕院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挑选报考学校除了应了解该校总体的法学研究水平外,自然应该把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规划与报考的学校的优势结合起来。知已知彼,才能正确判断。第一批: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第二批: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第三批: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第四批:清华大学、辽宁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第五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河南大学、烟台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湖南大学、海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哪所法硕院校的哪个学科强?法学学科众多,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相对优势的学科,也有自己相对薄弱的环节。一些“名校”声名卓著,却往往难掩在一些法学学科上研究相对滞后的尴尬,而一所法学研究水平总体并不突出的院系,在某一法学学科研究上却傲然挺立。下面提供的是一份法学学科的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在国内各高校的分布名单。这里的数据,大体上反映出在某一法学学科的研究上有哪些院校是相对领先的,相信也能为大家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提供一个帮助。法学重点学科名单:法学理论: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武汉大学国际法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重点法学学科研究基地分布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民商法学武汉大学:环境法、国际法吉林大学: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法学重点学科数量(按学校统计):北京大学4个(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中国人民大学3个(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武汉大学2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中国政法大学2个(法律史、诉讼法学)西南政法大学1个(经济法学)吉林大学1个(法学理论)厦门大学1个(国际法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个(国际法学)收起参考资料: http://campus.sohu.com/20040906/n221908279.shtml

全国招收法律硕士的高校

其来无迹
贵因
可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校共有48所,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大学、烟台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海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北政法学院、兰州大学。 2007年30所新增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 中央民族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南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华侨大学 南昌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大学 暨南大学 广东商学院 深圳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大学 青海民族学院 新疆大学 09年就是以上那么多所学校。 我想请你注意的是: 1.能招法律硕士的学校越来越多,考的人越来越多,有泛滥的趋势。 2.法律硕士一般是自费,学费贵。3.很多人认为法律硕士=法学学士我向你推荐的只有南大 因为它二轮不刷人的 只要你过了笔试就行 而且南大名字响名气大啊 还有中国政法西南政法 中南财经政法等学校都不错 都很有挑战性 你可以试试 我想考人力对法律知道的就这么点了

招收法律硕士的学校排名

神狱
梦中剑
说明:本排名各综合情况进行宏观对比,仅供参考。 综合排名(由学校对法律硕士教育的重视情况、投入资源、法律教育实力、学校品牌程度、学术情况进行考虑) 第一名:北京大学(法学/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中国名校、全国法学输送者北京居多,第二年开始分导师培养、双导师制度、拥有接近10个方向、毕业者基本到国家机关、名牌律所和知名企业工作。可以说是法律硕士教育和培养的典范,虽然学费较贵,但各项因素考虑是非常值得)。 第二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全国法学输送者,有接近30%的全公费、学术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强、对法研教育也相对重视 第三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中国文科首府、全国法学输送者北京居多,拥有两个不同的方向教育、毕业者基本到国家机关、名牌律所和知名企业工作、学费紧接北京大学、近年来大量法学知名学者,所以学术情况有所下降,但不损法学强校牌子,复试相对北大和中国政法大学容易一些,另外学术奖金相对北大要容易。人大非常着重毕业生就业,而且基本上能进入国家机关)。 第四名:华东政法大学(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华东地区主要的法学输送者,实力在西南政法大学之下,但对于法律硕士的教育和资源的投放却在众学校之上,而且第二年开始分方向,在华东一带就业情况非常好,而且学校一般会要求学生学习第二外语,而且地点处于上海,发展非常好。虽然有公费名额,但并非全公费,有“三助”金供学生,非常不错。) 第五名:清华大学(非传统法律院校,近年吸纳很多人才,学术和教育水平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中国名校,复试非常难,对法律硕士相对重视,有学术奖金,近几年就业非常乐观) 第六名:西南政法大学(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华南和西南地区主要的法学输送者,实力在中国政法之下,每年吸纳约200-300名法律硕士,地处B区,录取率相当高,而且前50%的学生可以拿全额奖学金,中间的51%-75%可以领取一般学费奖学金,虽然近年西政有下滑的现象,但学术水平依然非常强。) 第七名:吉林大学(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全国法学输送华北居多,前几年因人才流失导致学术下降,但近年重新调整后有所提升,对法律硕士非常重视,校园氛围非常好,学校一般会要求学生学习第二外语,有“三助”金供学生,地处B区资助录取,在众多名牌法律院校中性价比相对较好的学校)。 第八名:中山大学(中国名校,华南地区输送者,中大法学水平比不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但法律硕士培养模式非常好,是目前全中国独创的JM/MBA/MPA联合培养,JM会学习很多管理层面上的知识,对于在华南地区,中山大学名气非常高,地处华南地区广州,就业非常乐观)。 第九名:复旦大学(非传统法律院校,中国名校,输送情况不明但据闻在上海仅此华东政法大学,近年有超越华东政法大学的优势,但法学实力比不上同在上海的华东政法,但牌子非常好,国内外都非常有名,对法律硕士非常重视,第二年之后开始有方向,非常有潜质的文科高校)。 第十名:并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非传统法律院校,对法律硕士相对重视,结合学校自身能力和校友资源,对法律硕士有复合型的培养计划,特比适合毕业后从事经济贸易方向的法律工作学生)。 第十名:并列,厦门大学(非传统法律院校,对法律硕士相对重视,在南方名气非常好,法学教育水平相当不错,仅此几名传统法律院校,学习氛围相当好,对学生毕业情况非常重视,大部分厦大毕业生到公检法机关、银行、知名企业等) 第十名:并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全国法学输送中南和华南地区居多,自从合并后法学教育一度下滑,但近年来有了上升的趋势,法学实力要比中大之类要好,但对法律硕士教育方向资料非常少,所以很难把握具体实际情况,但近期获得民商法全国重点学科,以及知识产权成为研究基地,法学有所恢复,但综合就业、学校知名度、培养情况比不上中大和复旦,但合并后得到的校友,就业也相对乐观,特比是金融和经济方向的法律工作者 其他较好法律硕士教育院校(综合): 山东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 性价比最好的法律院校(综合): 第一名:中国政法大学-有公费 第二名:西南政法大学-有公费 第三名:中国人民大学 第四名:复旦大学 第五名:华东政法大学 培养方式排名 第一名:北京大学-分方向后除了毕业证,还有另外一个资格证发放。接近10个方向选择。 第二名:中山大学-JM/MBA/MPA的联合教育培养 第三名:中国人民大学-有不分方向和知识产权方向选择 第四名: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二年开始方向 法律教育院校排名: 第一名:中国人民大学 第二名:中国政法大学 第三名:北京大学 PS1:武汉大学法学教育相对较好,但近年法学学者不断流失,比例过大,导致法学教育有重创现象,并且出现了不少于1次的学术抄袭(学校并没有公布处理结果),重点是对法律硕士歧视过大,没有投放充足的教学资源,虽然说近来有改善情况,但有一部分同学因为武大报考人少而考入该校,但证实歧视情况还存在,而且比较严重,另外该校的法律硕士已经在很多地方用钱就能买到,大家可以参考武大深圳研究院,所以没有将武汉大学列入以上名单,法律硕士教育陷入3~4流的情况,(同学们的忠告)如果实力较好,不妨考虑北大、人大、法大、中大等学校,实力一般的可以考虑吉大、华政等等 PS2:山东大学没有列入前十名因为山大法学学者流失很严重,近期实力大幅下滑,但目前法学院在重新调整,相信近年会重新改善。 西政与华政的情况综合实力相当,但法学教育西政相对较好,但住宿条件和投放资源比华政差;华政非常重视法硕的教育;西政一般就业向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而且广东政法系统80%以上都是西政的天下;华政就业一般勉强华东地区,特别在政法系统上有大批的华政资源。西政名额多一些,处于B区,相对容易录取。 四联法硕论坛有很多这样的分析,你可以去看看。

法律硕士两年的学校有哪些?

落地点
废一于室
基本上没有了,因为教育部发文要求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一律3年,否则连基本培养质量都保证不了。当然,法律硕士(法学)专业都是2年制的。如果有例外,您在看看山东大学的简章。。。参考资料:李志勇学长的永平法硕网站

想问下有的学校研究生考试中初试专业后有括号有含法律硕士是那意思,请知道的人士回答一下,谢谢

少者哭之
今者阙然
我国的高层次法律研究生教育目前包括法学硕士研究生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设与1995年,96年首批招生,2000年开始联考并限招非法律专业考生,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加快与国际法律教育接轨,满足社会对高级法律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 法律硕士(简称JM)限招非法律专业考生,不再划分具体专业,其知识结构是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主要为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部门、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及企事业管理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师、法官、检察官和企业法律顾问等等。 法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招收法律专业本科生,分为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等专业,主要是学术研究、科研教学,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级理论型学术法律人才。 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的区别有: 一、培养目标不同: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与法学硕士学位处在同一层次上,各有侧重。前者是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法律人才,后者是学术型、专业型高级法律人才。 在一些法治比较健全的西方国家,其法律教育是在大学之后,如美国等JD。从长远来看,随着法律教育的发展,法学本科将逐渐减少,法学硕士最终与法律硕士并轨,教学、科研人才应主要通过法学博士生教育来培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承上启下的学位,一方面为法律实务部门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也将为法学博士生教育提供宽广的生源基础。 二、招生条件不同:法律硕士要求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而法学硕士无此限制。 即不得报考法律硕士13个法律专业为: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对于同等学历是否招收从各校规定,关于网上“法学法学硕士不招生同等学历”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招生命题方式、试题难度、应试难度不同: 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考研公共课都参加全国统考,但专业课法律硕士是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阅卷),法学硕士是有资格招生的高校各自单独命题。 参加法学硕士专业课考试,其难度有目共睹;法律硕士专业课考试为全国联考科目,有统一大纲,已形成了规范的复习教材,难度有限。 法律硕士考生在应试之前都没有学习过法律,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因诸多考生不了解,作为新生事物,目前录取分数线目前相对较低,达到国家线就能考上,名校录取分数线比国家线相差不大,录取比例高,入学竞争压力小。而法学硕士考生大多数为法律专业考生,竞争压力大,名校考取比例高达1/20-50。 法律硕士考前培训已经走向成熟,考生可以通过参加一个好的培训大大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参加系统培训的考生通过率高达50%以上,有的达到70-80%。 但随着生越来越多的非法律专业的有志之士投身于法律行业,法律硕士入学考试的亦呈难度增大的趋势! 四、教育方式不同:法学硕士入学时就固定导师,专业划分较细,研究领域一般只有一个方向,研究有向深度发展。法律硕士不分专业,入学后主要是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注重实践和应用,入学后才设导师,每个导师带的学生相对要多。 对于非法律考生,如果学习法律从一开始就选定一个较细专业方向,并无益自身的发展,故两种教育方式的不同取决于考生的起点与背景,并非主要区别。 五、未来的就业情景、发展潜力有稍有不同: 法律硕士的就业范围要比法律硕士宽广的多,除了法学硕士就业的范围外,法律硕士还为企业管理及行政管理培养综合素质的管理人才,在法律实务方面,法律硕士因其跨专业的背景,在实务工作中更易发挥其专业优势,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在法律教学和研究方面,读博士是必有之路,法律硕士因具有其他专业背景,在其研究领域能够结合专业特点,似乎也不比法学硕士处理劣势。随着法律硕士毕业生增多,法律硕士毕业后显现出的综合能力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同时因法学硕士单一培养模式存在缺陷,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将逐步被法律硕士培养模式取代。 在网上有人认为法学硕士的“含金量”高于法律硕士,此观点的依据有片面性,如果从综合素质方面我确认为法律硕士的含金量远远大于法学硕士。 任何具体的法律问题都是与相关专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处理众多复杂法律问题离不开其它专业知识,如诸涉及医疗、物理的、化学的、财务会计的等复杂理工科知识的案件,让一个从中学时代就读文科、大学本科及研究生一直读法律的人毕业后再去研究涉及的理工科的原理,其难度由想可知。也正因如此,目前许多案件的审判权虽然在法官,但决定权在相关行业的鉴定者手里,连一个最简单的医疗纠纷,法官判决都得依赖医疗鉴定,对于一个只懂法律条文而不懂专业的法官,即使感觉鉴定有问题又如何,司法的公正性就值得怀疑! 起草相关专业和行业的法律的工作者,无论懂法不懂专业还是懂专业不懂法,起草的法律势必脱节造成社会成本的巨大浪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和MBA那类的研究生一样的,不属于平常的那种学术型的研究生

哪些211院校法律硕士非法学好考点?谢谢!

卡米诺
崔丝塔
很多211法硕院校都是国家线!您的目的是为了知道大致难度,所以,查询近几年该校的法硕复试线即可(学校官方网站必须发布,商业网站也会做收集整理),对比同期国家线和北大线知道大致难度即可。其他数据,不但不全,而且很可能误导大家择校。这一点我在永平法硕网站院校专栏说过很多次了,要注意!没有所谓的【法硕录取线】,因为最终能否录取取决于初试加复试的加权总成绩排名,大致难度主要参考复试线即可。关于【法硕复试分数线】的详细分析与指导还请阅读永平法硕网站院校专栏专文【我谈如何查询和分析各校历年法硕分数线(3.0版)】和【我谈法律硕士复试分数线系列问题与对策(4.0版)】,了解法硕分数线基本概念、查询方法与分析思路,科学预测分数线或用于合理择校,尤其是搞清楚国家线、自主划线和非自主划线的关系,关注目标院校近3年分数线作为分析基准。另外,很多对复试或调剂很恐惧或不知所措,对此请阅读我网站政策专栏关于复试和调剂的指导专文【永平法硕复试政策经验技巧一本通(6.0版)】和【永平法硕调剂成功经验技巧一本通(2.0版))】,掌握复试和调剂的基本方法,尤其是掌握多校同时调剂策略和复试的充分准备,切不可“大意失荆州”! 参考资料:永平法律硕士就业网就像东南大学来说,只有到2010年的复试分数线,查不到2011年以后的,应该怎么才能知道最近三年的复试分数线?谢谢好的比如北大、中国政法、清华、复旦等,下面比如南师、苏大等等,还有政法类院校,比如华东政法、西南政法,但不是211。北京交通大学呢?会不会好考点?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相比哪个好点?专指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追答像你说的这两个就不是传统的法律学校,所以这样的学校对比就看学校的综合排名了。

名校的法律硕士和一般学校的法学硕士

孔雀镇
還归
还是读名校的比较好,感觉大学里的硬件条件并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过你想考北大的话,现在准备应该来不及了吧,我们都是从上半年开始准备考北大。其实我们学校不错,可以考虑一下,虽然学校硬件差了些,但老师绝对是好老师。ps:我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祝你成功,加油吧!如果是我肯定不会在普通学校继续读的,都憋屈了4年了,你觉得呢?

法学专业哪个学校最好呢?

笔记本
蓝烟火
人大、北大、中国政法、清华、武汉、吉林、浙大、华东政法、中山、西南政法、中南财经政法、北师大、复旦、上海交大、西北政法、南大、北航。以上应该是比较公认的第一阵线。其他985学校都不错,就算是北理工这样的理工学校也是好的,可以放在二线(就是不是第一阵线的985)。一个判断标准就是这个学校有没有法律硕士,比如北外、首都师范这样的文科学校,虽然你以为它不错,但是法律硕士都没有,比起同为211的一些工科学校比如北科大、北交大什么的又差一点。那么这个就是三线(有法律硕士的211)。总结一下:一线:人大、北大、中国政法、清华、武汉、吉林、浙大、华东政法、中山、西南政法、中南财经政法、北师大、复旦、上海交大、西北政法、南大、北航。二线:剩下的不在第一阵线的985学校,当然前提是有法学院和法律硕士,有些农科或者艺术类的自然不行。三线:能招收法律硕士的211学校。四线:有法学院但不能招收法律硕士的211学校,以及有法学院且能招收法律硕士的非211学校。五线:有法学院的非211一本。六线:有法学院的二本。其他就是不入流了。...展开人大、北大、中国政法、清华、武汉、吉林、浙大、华东政法、中山、西南政法、中南财经政法、北师大、复旦、上海交大、西北政法、南大、北航。以上应该是比较公认的第一阵线。其他985学校都不错,就算是北理工这样的理工学校也是好的,可以放在二线(就是不是第一阵线的985)。一个判断标准就是这个学校有没有法律硕士,比如北外、首都师范这样的文科学校,虽然你以为它不错,但是法律硕士都没有,比起同为211的一些工科学校比如北科大、北交大什么的又差一点。那么这个就是三线(有法律硕士的211)。总结一下:一线:人大、北大、中国政法、清华、武汉、吉林、浙大、华东政法、中山、西南政法、中南财经政法、北师大、复旦、上海交大、西北政法、南大、北航。二线:剩下的不在第一阵线的985学校,当然前提是有法学院和法律硕士,有些农科或者艺术类的自然不行。三线:能招收法律硕士的211学校。四线:有法学院但不能招收法律硕士的211学校,以及有法学院且能招收法律硕士的非211学校。五线:有法学院的非211一本。六线:有法学院的二本。其他就是不入流了。收起

我想考法律硕士,哪个大学比较好?且学费没有?

其色憔然
矫言伪行
2008-2009年度法律硕士院校排名综合排名(由学校对法律硕士教育的重视情况、投入资源、法律教育实力、学校品牌程度、学术情况进行考虑)第一名:北京大学(法学/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中国名校、全国法学输送者北京居多,第二年开始分导师培养、双导师制度、拥有接近10个方向、毕业者基本到国家机关、名牌律所和知名企业工作。可以说是法律硕士教育和培养的典范,虽然学费较贵,但各项因素考虑是非常值得)。第二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全国法学输送者,有接近30%的全公费、学术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强、对法研教育也相对重视)第三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 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中国文科首府、全国法学输送者北京居多,拥有两个不同的方向教育、毕业者基本到国家机关、名牌律所和知名企业工 作、学费紧接北京大学、近年来大量法学知名学者,所以学术情况有所下降,但不损法学强校牌子,复试相对北大和中国政法大学容易一些,另外学术奖金相对北大要容易。人大非常着重毕业生就业,而且基本上能进入国家机关)。第四名:华东政法大学(名牌法律院校“ 五院四系”之一,华东地区主要的法学输送者,实力在西南政法大学之下,但对于法律硕士的教育和资源的投放却在众学校之上,而且第二年开始分方向,在华东一 带就业情况非常好,而且学校一般会要求学生学习第二外语,而且地点处于上海,发展非常好。虽然有公费名额,但并非全公费,有“三助”金供学生,非常不 错。)第五名:清华大学(非传统法律院校,近年吸纳很多人才,学术和教育水平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中国名校,复试非常难,对法律硕士相对重视,有学术奖金,近几年就业非常乐观)第六名:西南政法大学(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华南和西南地区主要的法学输送者,实力在中国政法之下,每年吸纳约200-300名法律硕士,地处 B区,录取率相当高,而且前50%的学生可以拿全额奖学金,中间的51%-75%可以领取一般学费奖学金,虽然近年西政有下滑的现象,但学术水平依然非常 强。);第七 名:吉林大学(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全国法学输送华北居多,前几年因人才流失导致学术下降,但近年重新调整后有所提升,对法律硕士非常重视,校 园氛围非常好,学校一般会要求学生学习第二外语,有“三助”金供学生,地处B区资助录取,在众多名牌法律院校中性价比相对较好的学校)。第八名:中山大学(中国名校,华南地区输送者,中大法学水平比不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但法律硕士培养模式非常好,是目前全中国独创的JM/MBA/MPA联合培养,JM会学习很多管理层面上的知识,对于在华南地区,中山大学名气非常高,地处华南地区广州,就业非常乐观)。第九名:复旦大学(非传统法律院校,中国名校,输送情况不明但据闻在上海仅此华东政法大学,近年有超越华东政法大学的优势,但法学实力比不上同在上海的华东政法,但牌子非常好,国内外都非常有名,对法律硕士非常重视,第二年之后开始有方向,非常有潜质的文科高校)。第十名:并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非传统法律院校,对法律硕士相对重视,结合学校自身能力和校友资源,对法律硕士有复合型的培养计划,特比适合毕业后从事经济贸易方向的法律工作学生)。第十名:并列,厦门大学(非传统法律院校,对法律硕士相对重视,在南方名气非常好,法学教育水平相当不错,仅此几名传统法律院校,学习氛围相当好,对学生毕业情况非常重视,大部分厦大毕业生到公检法机关、银行、知名企业等)第十名:并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全国法学输送中南和华南地区居多,自从合并后法学教育一度下滑,但近年来有了上升的趋势,法学实力要比中大之类要好,但对法律硕士教育方向资料非常少,所以很难把握具体实际情况,但近期获得民商法全国重点学科,以及知识产权成为研究基地,法学有所恢复,但综合就业、学校知名度、培养情况比不上中大和复旦,但合并后得到的校友,就业也相对乐观,特比是金融和经济方向的法律工作者)。;山东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性价比最好的法律院校(综合):第一名:中国政法大学-有公费第二名:西南政法大学-有公费第三名:中国人民大学. 第四名:复旦大学第五名:华东政法大学培养方式排名:第一名:北京大学-分方向后除了毕业证,还有另外一个资格证发放。接近10个方向选择。/ 第二名:中山大学-JM/MBA/MPA的联合教育培养第三名:中国人民大学-有不分方向和知识产权方向选择; 第四名: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二年开始方向 法律教育院校排名:第一名: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名:中国政法大学第三名:北京大学)PS1:武汉大学法学教育相对较好,但近年法学学者不断流失,比例过大,导致法学教育有重创现象,并且出现了不少于1次的学术抄袭(学校并没有公布处理结果),重点是对法律硕士歧视过大,没有投放充足的教学资源,虽然说近来有改善情况,但有一部分同学因为武大报考人少而考入该校,但证实歧视情况还存在,而且比较严重,另外该校的法律硕士已经在很多地方用钱就能买到,大家可以参考武大深圳研究院,所以没有将武汉大学列入以上名单,法律硕士教育陷入3~4流的情况,(同学们的忠告)如果实力较好,不妨考虑北大、人大、法大、中大等学校,实力一般的可以考虑吉大、华政等等。山东大学没有列入前十名因为山大法学学者流失很严重,近期实力大幅下滑,但目前法学院在重新调整,相信近年会重新改善。:西政与华政的情况综合实力相当,但法学教育西政相对较好,但住宿条件和投放资源比华政差;华政非常重视法硕的教育;西政一般就业向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而且广东政法系统80%以上都是西政的天下;华政就业一般勉强华东地区,特别在政法系统上有大批的华政资源。西政名额多一些,处于B区,相对容易录取。PS4:如果选一些不好,或者在没落的院校法学院,建议大家用三年的时间自己看书,过司法考试,努力参加工作之后再读一个在职法学研究生,远远比读受歧视的学校和没落学校、理工出身的学校要好。当然,凡是不是绝对,自己最重要。<a href="http://master.law.pku.e.cn/article_one.asp?menuid=20052253996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