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有二本学校考研考上985的吗

得使之也
客出
是有的,复而且考上985的为数不少。类似制大连民族学院考上北理工硕博连读,河南师范大学一个寝室女生成建制考上北师大,原华北水水电学院考上武汉大学等,从普通二本考上北京大学的,例型比比皆是。你可以搜索一下相关考生从普通二本院校逆袭到985院校的经验,对你会有所帮助。

211本科考985研究生难吗

别怕我
大赌场
只要好好复习,二本学生考985、211的研究生其实也不是那么困难。我的母校是北方一所全专国排名十几名属的985院校,我们学校的医学专业很强,原卫生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医科大学之一,我们学校很多研究生本科就是二本的,有一些还留校当老师了

二本考研到985难吗

抱神以静
我觉得考研并没有高考那么激烈,考的人少了很多很多。我看周围的那些天天早起,努力用功的内同学,我觉得基本容都能考上。那些得过且过,不用心复习的,基本就没戏了;即使他们勉强过了初试,复试也会被刷下来。我认为根本就不是好不好考的问题,而是你用不用功的问题。

考研,如果说上了一个二本院校,原三本大学考985学校的研究生会不会受歧视很难录取?

罂麦
舜有大韶
我2020研究生刚毕业抄,本人经历大专—自考本科—211学校研究生。三跨专业,国际贸易、物流管理,政治学。目前公办大专教思政。1.如果你报985名校,公理公道的讲,如果你分数一般,刚达到复试线,研究生复试时会歧视你第一学历。2.如果你初试成绩380甚至到了400多分,必须冲一冲985,考研基本上初试60%加复试40%,有的985名校是五五。你有很大把握刷掉初试成绩不如你的人。3.跨专业考研,985高校会在意你本科阶段的学习,也就是说除非你让复试导师十分欣赏你,理论基本知识十分牢固,英语口语流利,大概率因为你优秀也会录取你。4.注意收集考研学校保研人数,越是名校保研人数越多,注意录取比例。5.如果各个方面都是普普通通,又十分想取得研究生学历,建议报考211学校,可以适当考虑西部地区211。6.既然都考研了,学校必须要比本科好,选择985、211学校,也是为了你以后申博,找工作做准备。毕竟研究生入职科研院所、高校,政府机关、国企,各地方人才引进,如果是双一流,985、211学校学生免笔试。可以对你就业有帮助。

天津大学研究生只招211或者985的学生吗?本人是一个二本院校 想考天津大学

缉毒战
知者
可以报考的。报考研究生考试的条件如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扩展资料:一、考研科目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1、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2、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3、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二、试卷结构:1、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4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0分,史纲14分,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2、英语:(完型填空10分,阅读A40分,阅读B(即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3、数学:理工类(数一、数二)经济类(数三)数一: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数二:高数78%、线性代数22%、不考概率统计数三: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4、专业课:专业课基本上都由报考学校出卷,故试卷结构都不相同。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二本院校考研211有难度吗?

身乃无咎
生不布施
根据以往考研的经验,二本学生是考研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人数相当多。而从考研结果来看回,在211学校每年招收答的研究生中,往往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是来自普通本科特别是二本院校;而在985高校中,二本学生考研成功顶尖985的,确实数量很少,以北大为例,每年大概只能有几个二本学生考研北大成功;在华东五校这样的一流985高校中,二本学生考研成功的也比较少;但在普通985高校中,比如川山吉(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这样的大学,大约有15~30%的学生来自于普通二本,某些学校比例更高,可达30%以上。从这些我们不难看出,二本学生考研985、211学校也并没想象中那么难。

985高校考研时会歧视二本院校出来的学生么?

物怪
你好:很多985学校,对考研的生源有硬性指标要求的,在招生简章里有明确的回规定,像什答么985或211的生源优先等,还有比如有的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直接要求是985或211的生源,总体看,在相同条件下,优先录取的顺序依次是985 、211、小211和普通一本的生源,他们都要比二、三本有优势的,所以二、三本的学生必须是初试分要高,复试成绩一定要好,不然985学校有100个理由不要的。

二本学校想考研到211,985学校现实吗

野蛮人
复制品
1、二本学校想考研到211,985学校现实,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备考情况。2、每年不仅有二本甚至有三本学生考上名校的研究生。3、部分211学校也不难考,特别是二区的211大学。4、打算报考就要努力和自信,缺一不可,毕竟录取是看分数。只要自己努力,问题不大,每年都有很多普通二本的学生考上985,211学校的研究生,譬如山东的曲阜师范大学,就是全国著名的“考研基地”,甚至每年都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越是名校,要求越高,但也会越公开透明,越公正,关键看自己水平实力了。

考研对于二本学生难吗

水中有火
趋进
随着考研热潮的不断升温,有许许多多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同学都奋战在考研第一线。这些同学中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学生考研会不会更难?中公考研小编送上2018考研:送给二本三本院校考生的四点建议。首先,院校和专业的选择身边很多二本的同学在考研时都会不自信地问:好的学校会不会歧视我们二本院校的学生啊?听说那个学长初试分数很高,但是复试被刷了,哎,真是不公平呀!当初我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想考985院校,但又怕遭遇不公平待遇,纠结很久,以至于影响了自己的复习。后来我去咨询,本来想让老师帮我筛选下哪些学校是比较公平的,老师给我分析了研究生录取规则,并强调只要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如果自己是十分优秀的,为什么不录取呢!我一想也是。加上自己参加过数学建模大赛并获得过奖项,我对自己瞬间自信起来。从那以后,我全身心投入到复习当中。所以在这里我想跟那些内心还在纠结和迷茫的同学们说:不要再纠结了,那样真的会影响自己的复习。不管怎么样,自信是第一位的,既然想改变命运,就不要怕失败!其次,专业选择在这个问题上我想对战友们说对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必须要有更为清醒的认识。很多同学会问该不该跨专业考研,事实是适合自己而又有前途的专业是一辈子的快乐和成功的基础,以前是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现在的社会男女都怕入错行。研究生几乎是人生最后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如果对本专业不感兴趣不想发展的话,因为贪图考试比较容易上手而去继续选择它是非常不明智的。事实上研究生专业课和公共课考试的难度系数差的很远(如果你不去选择全国前十名的学校),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认真复习,很难说本专业的学生专业课就一定占优势。虽然我是考的本专业,但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明明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却要考,最后以失败告终。另外,复习方法、技巧等关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我这里就简单概括一下,英语在于5000以上的单词量和阅读的技巧(技巧很重要!和四六级完全不同的,要找对复习资料);数学在于基础的把握与真题的分析以及一定量的练习;政治在于网络化,网络化就是说闭上眼睛能够非常清晰回忆起知识框架,并且井然有序;专业课在于基础全面和理解真题。注意,这里叫理解而不是做。我是属于数学基础不错,但英语特别差的人,所以我最早启动的是英语,当然数学也花了很多时间。作为二本院校的学生,我们必然存在自己的短板,那么只要清楚自己的短板并针对性复习,一定会有效果。最后,复试二本和三本院校学生的苦就是过了初试很多分仍然忧心忡忡:怕歧视,怕故意刁难,怕英语口语听力。面试前我也怕,但随后一想,如果是宽容而有品位的老师是不会这样的,因为一个二本院校的学生复习时面临的困难比其他人多,但我们仍然能突破困难迎难而上,这不正是我们的优点吗,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不就是做学术而需要的吗!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确存在劣势,比如在学术领域基础不够。这就需要我们多看多听多想,在准备初试的时候多了解下目前专业领域最新发展动向,导师们比较牛的方向是什么,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等等。我自己去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在面试时,老师对我的评价是懂得多并且有潜力。结果就不言而喻了。很多同学比较诟病的是调剂过程中的本科歧视了,来自985、211的同学在调剂大军中永远是比较受欢迎的,对于调剂看‘出身’这一现象,去抱怨不公平并不能解决问题,调剂生活要比考研还要痛苦,这个时候谁能有平常心谁就能在调剂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