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实际谈谈

六境
适志
赵括不调查研究致有长平之败,这是其重要性毛泽东调查研究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这是其必要性其实 重要性也就是必要性 一件事情重要了 也就必要了

公务员的调查研究有什么意义?

周苛
凹凸
第一,调查研究能够密切联系群众。紧密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充分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和思想路线。而调查研究的整个过程,就是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向群众学习的过程。通过调查研究,不仅可以与群众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而且能够及时地把党的政策深入宣传下去,把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及时反映上来,及时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从而不断地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二,调查研究能够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公务员要想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必须通过调查研究获得鲜活、精准的第一手资料。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扑下身子、沉到底部,真心诚意地体察民情、解民意,才能找到最有代表性的实情,才能听到群众最真切的呼声。而只是看看材料,听听汇报,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是永远也掌握不到真实情况的。第三,调查研究能够保证科学决策。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项大的决策,就其程序来说,都大体包括确定目标、研究方案、优化方案、修正完善四个步骤。确定目标、研究方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优化方案也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公务员没有调查研究就无法优化决策。决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调研质量的好坏。正确的调研成果或直接转化为科学决策,或为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错误的调研结果,或对决策起到干扰作用,或把决策引向歧途。第四,调查研究能够保持思想进步。这里所说的思想进步,不只是政治思想进步,也包括文化思想、管理思想、工作思想、作风意识等诸方面的进步。面对改革开放的日新月异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须适应发展、与时俱进。形势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要接受新事物,要研究新问题。学习的基本途径无外乎两条,一个是向书本学习,一个是向实践学习。第五,调查研究能够推动工作创新。工作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层面。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调研,调研工作本身是一项科学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科学深入的调研工作,可以加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从而对理论有纠正和完善作用,科学调研得出的科学结论也在很大程度上反作用于科学理论,促进理论发现,推动发展进步,使理论不断创新,超越既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所谓实践创新,即解决问题有新的成效,推进发展有新举措,建章立制有新进步。要切实搞清楚影响和制约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哪里,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有哪些,实际工作中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什么等,这些都需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公务员才能掌握工作创新的主动性,增强工作创新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第六,调查研究是解决矛盾的迫切需要。公务员的职责是发现问题,制定政策,解决问题。要发现问题,就必须考察客观事物的历史和现状,考察它的内部、外部的各种联系。作出决策,解决问题,就更需要通过系统、周密的调查,探寻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然后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经过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等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许多矛盾交织出现。比如,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日益尖锐的矛盾,想办法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经济高速发展与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矛盾,想办法避免和化解社会矛盾逐步激化;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不协调的矛盾快速显现,想办法在经济改革深入进行的同时,加大政治改革力度和步伐,促使二者的改革协调并进;经济快速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对滞后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想办法做到让经济发展的成果尽快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还有群众最不满意的物价高、住房难、教育难、看病难等矛盾和问题。我们公务员怎么才能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妥善解决这些新矛盾、新问题,办法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必须建立在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调查研究越充分,解决问题的对策就会越多。我们党之所以能率领人民取得民族解放、推进社会进步、赢得历史辉煌,与党一贯重视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分不开的。重视调查研究,我们的党就能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体现人民愿望、促进事业进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我们的社会就阔步前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重视调查研究,就会产生脱离实际、头脑发热、拍脑袋瓜子的不合实情的错误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就会把我们的事业引向痛苦的泥潭。我们公务员要勇敢地拿起调查研究这个武器、这个法宝,它能使我们公务员耳聪目明,它能使我们公务员发现问题,它能使我们公务员解决矛盾,它能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进步,并永葆青春与活力。

基层工会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有哪些方面?

彼兀者也
夜气
1调查研究是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思想路线的重要工作方法。工会系统要提高对调查研究和情况反馈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自觉地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了解情况,掌握全局,全面提高专业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2工会系统要把调查研究工作作为一项基本职责和经常性的任务,纳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健全和完善调研工作制度和情况反馈网络,确保各种情况及时、准确反馈。3总公司工会各部门负责人在一般情况下,每个月要到各子公司或基层厂矿做一次认真的调查研究,专业员根据业务分工,每周都要深入子公司和直属厂,通过检查工作、分析研讨会、座谈会以及个别询问、直接观察等多种方式,多渠道了解情况,进行超前性的调查研究,及时反映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搞好协调和服务。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道不当名
七情
1、准备工作和了解情况首先是调查目的准备。调查研究是有目的而进行的。在起始调查研究之前,就应该对本次调查研究的动机,意图和任务有充分的正确的理解,每次调查研究之前,必须吃透调查研究的目的,搞清下去调查什么,研究什么,当然,目的准备不是让调查者钻领导的框框,目的准备只能是下去调查研究的一个方向,不应成为调查研究的结论要求。其次是调查对象的准备。在确定调查研究的任务之后,就要对调查对象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成果和目标要求,如萌芽期,就是事物发展初期,调查的目标要求是讲清其性质和发展方向,指出应肯定还是否定即可,不应确定总结经验的目标。生长期,就是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已经清楚,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发展,即主要讲思路、讲措施、成熟明,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完善提高。只有目标明确具体,才能事半功倍,避免无效劳动。第三是知识准备。调查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调查研究者本身对某一问题没有较深的知识,就不可能做好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前,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指示以及有关业务知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学习,可以明确调查研究的方向,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思想政策水平。做好与调查内容、调查对象有关的材料收集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前人已有的调研成果,以免重复劳动,浪费时间和精力。当然,这些知识是不可能在调查研究之前就一下子全部掌握的,主要还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积累掌握,到了临近调查研究时的再熟悉一次。知识的准备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的内容有关的上级规定、制度等文件;二是传阅有关研究成果和报刊资料;三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第四是组织准备。调查研究是一种开放型工作,除一些极单纯的问题接触人少以外,一般的调查研究涉及的人员都比较多。因此,必须做好组织准备工作。一方面是调查研究人员的组织准备工作。根据调查研究的任务大小,确定参与人数。如果一个单位承担难以完成,可以联合其他单位一起搞。如果参与调查研究的单位和人员比较多,就必须首先确定牵头单位和负责人,然后根据人员多少和素质确定分组,并对调查的时间、步骤、方法、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调查研究的经费、交通工具等作出详细计划。另一方面是调查对象的组织准备工作。一般的调查研究都是上级对下的,因此调查者可以提前向被调查单位提出调查提纲要求,以便调查对象有充分准备。被调查单位一般应根据调查提纲和要求,对调查对象进行安排组织,比如什么时间、什么人参加座谈会,什么时间现场参观等。在组织调查对象时,应特别注意不要史挑选报喜的人,而把那些有头脑、平时爱报忧、甚至持不同政见者排除在外,即使有些人的意见不顺耳,是错误的,但听一听,分析分析,使问题更加明确,还是有好处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可进入调查阶段了。了解情况是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情况吃得透,问题摸得准,就为整个调查研究工作打好了好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应该尽可能地接触有关人员,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掌握的情况越多,对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就越有利。2、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练其实,这在调查了解情况的阶段就开始了,因为在收集情况时,不可能像是录音机一样不用费脑子,而是一边听情况,一边就开始分析研究了。分析研究是了解情况阶段的升华。了解情况阶段的工作,只有通过分析研究才能成为成果。这一阶段包括:一是调查报告提纲的准备,二是调查报告的写作。经过分析研究阶段,对问题的认识就更清楚了,但这并不是调查研究的结束,还要经过一个综合提练阶段,即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是调查研究的关键,因为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解决问题。在综合分析中,要有步骤地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调查材料中剖析事物的本质,找准主要矛盾,确定所有提出和回答的中心问题;二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找出带规律的东西,并沿着这个规律研究得出有关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三是再按照这些基本观点,从调查材料中找出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进一步加以论证,使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

为什么调查研究的选题要有现实意义的价值

吉萨库
化妆室
任何学术研究包括调查研究的对象都与实际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联的,否则只能纸上谈兵,狗屁理论。如三角形中,任意2边之和大于第3边,这就是现现实实的定律,若果将定律理论得虚有虚无的,那么搞科研还有意义吗?

调研的重要性

为崩为蹶
举群趣者
调查研究历来是我党工作的优良传统,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维护国家法律公正实施,打击犯罪,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重要责任。所以,调查研究工作必不可少。检察机关的人员和大量的工作多数在基层检察院,因此,基层检察院的调查研究工作是检察机关整体调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检察院正确理解法律、公正实施法律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提高基层检察干警理论水平和执法水平的重要途径。 调查研究是开展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但在基层检察院某些干警的认识上还不到位:

研究意义

陈仲
不敢去之
岩溶水(karst water)是赋存于岩溶化岩体中的地下水的总称[1]。本项目的研究仅限于赋存在碳酸盐岩层的溶蚀洞穴、管道和裂隙中的地下水。在西南岩溶石山区,岩溶含水层一般储水、导水空间规模巨大,赋存着丰富的地下水。因此,岩溶水是最具开发价值的地下水类型。岩溶地区地表、地下两种岩溶空间的同时存在,是造成岩溶特殊环境的基本原因[2]。由于岩溶环境的双层结构空间特征,加上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及岩溶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岩溶水系统的复杂多变特征,由此也造成了岩溶地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地表水严重缺乏,形成了“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水资源特征。我国是世界上岩溶分布面积最广的国家,岩溶面积达346×104km2,占全球岩溶面积2200×104km2的15.73%,碳酸盐岩层主要为中生代及其以前形成的坚硬的碳酸盐岩,容易发育形成不均匀的地下溶洞系统,加之岩溶区人口分布密度很大。因此,干旱缺水问题非常严重。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涵盖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八省(市、区)范围,包括广西(简称桂,下同)、贵州(黔)、云南(滇)、四川(川)、重庆(渝)、湖北(鄂)、湖南(湘)、广东(粤)八省(市、区)的岩溶连片分布的主要部分,面积约76×104km2[3]。西南岩溶石山地区聚居着46个民族,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石漠化山区。全区人口约8000×104,以传统分散的农业经济为主,“老少边贫”落后现状仍未完全改变,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该地区气候湿润,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000mm,但降雨量的80%左右集中于雨季,且裸露岩溶区的入渗系数一般在0.3~0.4,高的可达0.5~0.6,降水大部分转化为地下径流。加之可溶岩造壤能力低,土壤薄而分散,植被稀疏,保水性差;风大气温高,地面蒸发强烈。所以,雨后不久,这些地区即可出现旱象,进入旱季(1~5月)降雨极少,此时干旱严重[4]。而地下水资源虽然总量上很丰富,但埋藏分布不均匀,许多地方主要赋存于地下岩溶洞穴管道之中,由于岩溶水赋存空间十分复杂,找水难度很大,总体上呈现出工程性缺水的特点。上述原因造成约1700×104人生活用水十分困难,仅滇、黔、桂三省区就有2531×104亩耕地严重干旱。在云贵岩溶高原地区,一方面各级岩溶高原面或夷平面(海拔1500~3500m)上,地形一般较为平缓、开阔,许多大小不一的山间盆地分布其中;另一方面乌江(海拔400~1000m)、金沙江(海拔700~1500m)、元江(海拔100~200m)、西江(海拔200~1500m)等江河及其支流所构成的地表水文网,随着上新世以来地壳的强烈抬升而深深地切入各级岩溶高原面或夷平面之下,形成陡峻的河谷,其谷底与各级高原面或夷平面的高差达500~2500m。在这些水资源集中的河谷内,耕地和人口分布较少,重要城镇和厂矿也不多。以乌江为例,从乌江渡以下到沿河县城,长约400km的干流沿岸,基本上是悬岩陡壁,仅在比较开阔的地段,如思南、沿河等城镇附近,在一些数十米至百余米宽的台地上有耕地,一般高于江面15~30m,由小片出露的碎屑岩风化形成。南盘江与元江沿岸,也基本上是峡谷地形,仅有一些坡地分布。但在它们的谷坡转折点之上,海拔约1300m、1600m、1900m或更高的各级岩溶高原面或夷平面上,却分布着数十个耕地面积达数千到上万公顷、居住人口数万至上百万的岩溶断陷盆地和岩溶盆地。主要江河水面大大低于主要耕地分布区、人口聚居区、经济活动区,形成了“水土不配套”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客观问题及其背景,随着对岩溶水资源勘查开发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众多岩溶储水构造犹如江河上游天然的一座座调蓄水库,对其进行科学的调查规划、勘查、开发和调度,对解决“水土不配套”的问题,缓解日益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岩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高对地下水资源的调控能力,不仅仅只是解决干旱缺水问题的需要,也是整治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工作。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已经查明石漠化面积为11.15×104km2。严重的石漠化导致可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旱涝灾害频繁,引起小环境气候的恶化,毁坏了自然景观,破坏了生物多样性,这严重制约着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成了岩溶石山地区危害最大的缓变地质灾害。滇、黔、桂三省区共有109个贫困县,其中73个分布在石漠化地区,农民年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5%。由于石漠化,他们无法维持基本口粮,生活用水困难。这一地区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过快、森林乱砍滥伐、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导致大面积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成为石漠化加剧的主要动力[5][6]。干旱缺水是形成石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因素。石漠化使地表植被失去了协调水分的功能,干旱使植被的再生能力减退,生物链(植物链)中断,植被覆盖率降低,导致生态环境脆弱,结果是石漠化极易发生并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退化乃至丧失。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演变过程主要反映为:地表植被的强烈破坏→地表冲刷加剧、水土流失、表土层破坏→残余植被和土壤种子库丧失恢复和自然更新能力、良性生态循环受阻、大面积石漠化→赋水植被和地质结构遭受破坏,水文、水循环系统特征的改变→水资源系统失衡、变态、变质。这种失衡与变态,既包括了岩溶石山地区内降水的转化形式、径流途径、赋存空间、具体特征数量及其在时间序列上的分配,还包括了水资源质量、功能上的变化[7]。从而加重了干旱缺水的程度,形成了新的恶性循环。因此,按照德国化学家J.V.李比希于1840年提出,20世纪初英国科学家布莱克曼发展完善的环境最小限制律,即:整个环境的质量,不能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况去决定,而是受环境诸要素中那个与最优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所控制[8]。地表严重干旱缺水问题是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重建的主要限制性因子[9],石漠化治理必须优先搞好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打破双层径流单层调度的不利局面,加快研究和实施先进适用的岩溶水开发技术及方案,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岩溶水资源,配合地表水利工程建设,实现岩溶区地表、地下双层径流联合调度,提高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只有充分发挥岩溶水的生态功能,解决了干旱缺水问题,保证了生态需水,才能有效地进行生态建设[10~14],正所谓“山川秀美,关键在水”。岩溶地区地下具有巨大的储水空间,形成了对径流的天然调蓄功能,起到了对降水在年内和年际尺度上的调节作用。且地下水水质好,水量保证程度高,输水距离短,开发工程占地极少,对解决严重缺水的岩溶地区分散的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和林草、耕地抗旱保苗用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有效地发挥岩溶水资源优势,改善岩溶区干旱缺水的面貌,取决于水文地质调查研究程度和对岩溶水赋存规律认识的提高,以及岩溶水勘查开发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各种方法来缓解西部地区人畜饮用水短缺状况,如:“水窖工程”、“移民工程”、“引水工程”等。水窖集水简单易行,在正常年份可发挥储水作用,但遇到干旱年份时难以发挥作用。而且水质很差,长期饮用将对人的健康带来危害。移民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人畜饮用水问题,但需要巨大的财力、物力,且岩溶地区有限的可耕地、居住地及环境条件,对移民搬迁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引水工程适宜解决城镇、工矿等集中供水,但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形复杂,严重缺水地区村镇居民居住分散,在许多地区,长距离引水既不经济,旱季水源也难以为继;况且很多地区地表水开发利用率已很高,有些流域已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地表水体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突出,加之岩溶石山地区地表渗漏严重,建库条件差,基础处理费用昂贵,同我国北方平原和南方丘陵区相比,一座亿量级的大型水库造价,在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只能建一座(2000~3000)×104m3的中型水库[15],地表水进一步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潜力有限。因此,开展岩溶找水与开发技术的研究,为岩溶水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使岩溶找水和开发的成功率和效益大幅度提高,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岩溶地区各种地表、地下岩溶空间成为水资源的赋存场所,但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给岩溶水的勘查和开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16]。由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所决定,岩溶水的埋藏分布也具有不均匀性,表现为富水性的空间差异和水力联系的各向异性。在岩溶地区的工程实践中,常会碰到下面一些问题:相邻很近的供水水文地质勘探孔,单井出水量相差很大,有的可达每小时几十至上百立方米,有的还不到一立方米;水利工程的帷幕灌浆孔,有的数十米孔段基本上不透水,当揭露到溶洞时,透水性可几十倍以上地增加,有的渗漏通道会分布在相距不到几米的两个钻孔之间;有的矿井,本来涌水量极小,而一旦揭露到暗河通道,巨大水流会即刻突入矿井……。这些现象都是岩溶水分布不均匀性的表现。岩溶水的不均匀性往往给岩溶水勘查和开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以至裸露型岩溶区的供水勘探孔平均成井率仍徘徊在30%左右。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只要弄清了它的性质,确定了不均匀性的程度,掌握了它们的分布规律,就可以加以利用。例如:在开采利用岩溶水时,只要确定了它是呈管道状分布的,并查明了管道的位置,即可用少量的工程堵塞地下河通道,形成调蓄水库,壅高水位,减少提水扬程,甚或自流引水。这对于均匀孔隙、裂隙含水层来说是难于实现的。由于岩溶水的资源潜力、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开发效益都是最大的,因此,岩溶水赋存规律及岩溶水有效勘查开发技术的研究,始终是岩溶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工作。随着岩溶地质调查研究的深入和探测技术的进步,岩溶水勘查开发的成功率将不断地在各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17]。此外,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岩溶水开发的同时,必须进行岩溶水的保护。因此,在岩溶找水与开发技术研究中,同时进行岩溶水的脆弱性研究和评价,既为岩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也必然推进了环境地质学研究的进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早餐的重要性调查报告

森田
多摩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体现调查研究很重要的历史,最近事件或名言

蹦蹦猴
夏风
调研,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是打开实践之门的金钥匙,是提高工作能力的必修课,是我们成长进步的好平台。善于调研的人,视野开阔、站位高,思维敏捷、有见解。调研是推动创新的根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的基础是实践,并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如果我们把自己与丰富多彩、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隔绝起来,整天蹲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虽然也能写出几篇文章来,但调研不深入、分析不透彻,要想取得结合实际、符合规律、经得起检验的理论成果是不可能的。调研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决策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决策的失败是最大的失败。决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调研质量的好坏,正确的调研成果或直接转化为科学决策,或为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错误的调研结果,或对决策起到干扰作用,或把决策引向歧途。调研是思想升华的需要。直接调研深入到生动具体的现实生活,亲身感受不断变化的客观实践,亲自了解现实情况的具体信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实现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间接调研学习借鉴别人的调研成果,丰富自己的理论基础,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调研是推动工作的先驱。任何一项工作的深入推进,总是与调研结合起来进行的。制定政策措施,了解政策执行情况如何,是否符合发展需要,是否符合群众期盼,等等,都要通过调研了解和掌握,并在调研过程中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调研是联系群众的桥梁。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研,真心实意察民意、摸实情,把党的政策带下去,把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带上来,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