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调查某电视连续剧在全国的收视率

夔谓铉曰
彼得潘
本题主要考查普查。定义为了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查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A项,无法对某品牌的电视机进行全面的调查,故这种调查方式不是普查,故A项错误;B项,无法对某电视剧在全国各地的收视率

我想知道电视台的收视率是怎么调查的啊?

使圣人寿
和以天倪
  按照《广播电视词典》的解释: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的百分比,即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收视率分为家庭收视率和个人收视率,一般而言,家庭收视率大于个人收视率。北京广播学院教授、电视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刘燕南说,目前业内以人数而不是家户数为统计标准的做法更加普遍一些,刘燕南所著的《电视收视率解析———调查、分析与应用》是国内系统研究收视率的第一本专著。  ■收视率是如何产生的?  目前采用的收视率数据采集方法有两种,即日记法和人员测量仪法。日记法是指通过由样本户中所有4岁及以上家庭成员填写日记卡来收集收视信息的方法。样本户中每一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日记卡,要求他们把每天收看电视的情况(包括收看的频道和时间段)随时记录在自己的日记卡上。日记卡上所列的时间间隔为15分钟。每一张日记卡可记录一周的收视情况。  人员测量仪法是指利用“人员测量仪”来收集电视收视信息的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收视调查手段。样本家庭的每个成员在手控器上都有自己的按钮,而且还留有客人的按钮。当家庭成员开始看电视时,必须先按一下手控器上代表自己的按钮,不看电视时,再按一下这个按钮。测量仪会把收看电视的所有信息以每分钟为时间段(甚至可以精确到秒)储存下来,然后通过电话线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或通过掌上电脑入户取数据\)。  收视率多久能够出来?有的是一周,有的是两周,有的是一天。刘燕南说,这主要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测量方法,如果采用日记法,因为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最快需要一周,一般需要两周;如果采用人员测量仪法,因为电话线可以即时回传数据,因此能够做到隔一天就能够提供收视数据,只是人员测量仪成本比较高。  ■电视剧收视率能否和《新闻联播》比较?  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在提供收视率时采用这样的提法:某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这种比较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  刘燕南认为,两者没有可比性,首先电视剧和《新闻联播》不在同一个播出时段;其次,两者面临的不是同一个市场,《新闻联播》面向全国,而的电视剧是区域性的,面向一个省或者一个城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提法,主要是在大家的印象中《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很高,想以此来证明该电视剧的收视率很高,但最好不要做这样的比较。”其次,刘燕南介绍,在某些地方,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可能高于《新闻联播》,比如《还珠格格》在某些地方的收视率达到60%,因为《新闻联播》是面向全国的,统计的基数太大。  那应该拿什么数据作为某一部电视剧收视率的比较标准呢?刘燕南说,业内一般都是以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所播电视剧的收视率作为比较的标准,或者以某一部有代表性的、曾经创造过收视神话的电视剧作为衡量标准。  ■收视率能衡量电视剧的质量吗?  刘燕南指出,收视分析中另一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将收视率高低与内容好坏简单挂钩。当收视率走高或走低时,便时常可以看到诸如“这是因为节目内容好(或不好)”之类的断言。一般来说,收视率与节目内容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后者对前者的变化通常具有很明显的影响作用,但这不是绝对的。刘燕南说,衡量一个节目或者电视剧的好坏,不能用收视率作为唯一标准,还应该有满意度的指标,“如果说收视率衡量的是量的因素,那满意度衡量的则是质的因素,而且是更重要的因素。”据介绍,有的电视剧收视率很高但满意度很低,甚至会出现大家都看一部电视剧但边看边骂的现象;有的电视剧收视率可能不是很高,但满意度很高,比如《雍正王朝》,“以前我们不重视收视率,而现在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惟收视率马首是瞻,这两种情形都不对。”  其次是收视率也有造假现象。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曾在“2002中国传播论坛—————中国电视剧传播学术研讨会”上痛斥假收视率的现象。他说自己所在的山东省一家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已经停播三个月了,但是收视调查公司根本不知道,依旧提供该栏目的收视率,而且收视率还高达30%。  ■央视索福瑞和AC尼尔森提供的收视率为何不一样?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和AC尼尔森公司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两家收视率调查公司。据业内人士分析,在电视收视率市场上,央视—索福瑞占据了全国85%左右的市场份额,AC尼尔森公司占据10%左右,另外两家比较大的公司是AC尼尔森媒介研究和上海的广播电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业内人士经常会有这样的印象,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时段同一部电视剧,AC尼尔森和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提供的收视率数据并不相同,有时还相差挺大。比如央视一套播出的《浪漫的事》,尼尔森的平均收视率是7%,而央视—索福瑞则为6%;又如2000年1月1日到9月23日杭州地区《新闻联播》的平均收视率,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是22.1%,AC尼尔森为4.6%。究竟哪一个数据更加准确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调查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测量手段不一样造成的:日记法和仪器测量法的结果肯定会有差异,应该说仪器测量法更准确一些,日记法往往是通过事后回忆来填写的,因此误差会大一些,而人员测量仪数据可以精确到1分钟,这样得到的收视率就会低很多。此外,由于样本户数不同、采用的计算体系不一样等,也会造成收视率不一样,“一般来说,虽然数字不一样,但趋势应该是一致的,否则用户就会糊涂了。”  ■哪些因素影响收视率?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的毕江燕则分析了影响电视剧收视率的五种因素:①地区因素。《刘老根》在东北的收视率高达22%,在南方却只有几个百分点。②季节因素。2002年的12个月中,前五个月平均收视率为3.66%,6月份是电视剧收视的低谷,只有2.82%。暑假收视率有了回升,并达到了全年的最高点3.85%。③时段因素。在收视上表现最好的则是19:00-20:00这个时段,收视率超过了5%,从这里可以看出,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剧的收视率。④频道因素。同一部电视剧在不同频道播出,它的收视率也不同。比如《橘子红了》在甘肃一套(省级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13.97%,福建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有线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7.37%,中央八套(中央级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7.29%。⑤播出轮次因素。同样在武汉地区播出的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第四部》,2002年10月份在武汉二套播出时收视率9.39%,而在11月份武汉四套播出时收视率不到4%。  ■相关链接  收视率之现实一种  根据2002年CSM提供的全国33个城市156个频道的电视剧报告,在晚间17:00到24:00共播出1564部电视剧,平均收视率为3.57%,其中国内剧为1461部,平均收视率为3.70%。2002年,全国七个地区中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是不同的,华北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东北是《末路之中国刑侦一号案》,华东是《射雕英雄传》,华中是《火凤凰》,华南是《风云必胜》,西南是《少林武王》,西北是《浮华背后》。  2004年北京地区各月的收视冠军(资料提供:央视—索福瑞)1月《天龙八部》11.5%,2月《关中往事》11.8%,3月《林海雪原》20.8%,4月《无盐女》10.1%。这有很多的情况的,我只知道有两种的,一种是问卷调查,另一种是又一种机器,很小的,有点像天线盒的性质,调查收视的人在被调查的家里放在电视上,在什么时间段你所看的电视频道,都会有个记录,看每个台的时候都会有个分钟限制的,如果你看的台正是他们所调查的时间段,而且你还超过了分钟的限制,那么你就是这个时间段所卡温暖那个频道的人,他们会把握这个时间段所看这个频道中的某个节目统计出来,这样就调查出来收视率了.

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是怎么调查的?

迪克西
人谓之樗
按照《广播电视词典》的解释: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的百分比,即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收视率分为家庭收视率和个人收视率,一般而言,家庭收视率大于个人收视率。北京广播学院教授、电视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刘燕南说,目前业内以人数而不是家户数为统计标准的做法更加普遍一些,刘燕南所著的《电视收视率解析———调查、分析与应用》是国内系统研究收视率的第一本专著。■收视率是如何产生的?目前采用的收视率数据采集方法有两种,即日记法和人员测量仪法。日记法是指通过由样本户中所有4岁及以上家庭成员填写日记卡来收集收视信息的方法。样本户中每一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日记卡,要求他们把每天收看电视的情况(包括收看的频道和时间段)随时记录在自己的日记卡上。日记卡上所列的时间间隔为15分钟。每一张日记卡可记录一周的收视情况。人员测量仪法是指利用“人员测量仪”来收集电视收视信息的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收视调查手段。样本家庭的每个成员在手控器上都有自己的按钮,而且还留有客人的按钮。当家庭成员开始看电视时,必须先按一下手控器上代表自己的按钮,不看电视时,再按一下这个按钮。测量仪会把收看电视的所有信息以每分钟为时间段(甚至可以精确到秒)储存下来,然后通过电话线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或通过掌上电脑入户取数据\)。收视率多久能够出来?有的是一周,有的是两周,有的是一天。刘燕南说,这主要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测量方法,如果采用日记法,因为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最快需要一周,一般需要两周;如果采用人员测量仪法,因为电话线可以即时回传数据,因此能够做到隔一天就能够提供收视数据,只是人员测量仪成本比较高。 ■电视剧收视率能否和《新闻联播》比较?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在提供收视率时采用这样的提法:某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这种比较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刘燕南认为,两者没有可比性,首先电视剧和《新闻联播》不在同一个播出时段;其次,两者面临的不是同一个市场,《新闻联播》面向全国,而更多的电视剧是区域性的,面向一个省或者一个城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提法,主要是在大家的印象中《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很高,想以此来证明该电视剧的收视率很高,但最好不要做这样的比较。”其次,刘燕南介绍,在某些地方,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可能高于《新闻联播》,比如《还珠格格》在某些地方的收视率达到60%,因为《新闻联播》是面向全国的,统计的基数太大。那应该拿什么数据作为某一部电视剧收视率的比较标准呢?刘燕南说,业内一般都是以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所播电视剧的收视率作为比较的标准,或者以某一部有代表性的、曾经创造过收视神话的电视剧作为衡量标准。■收视率能衡量电视剧的质量吗?刘燕南指出,收视分析中另一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将收视率高低与内容好坏简单挂钩。当收视率走高或走低时,便时常可以看到诸如“这是因为节目内容好(或不好)”之类的断言。一般来说,收视率与节目内容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后者对前者的变化通常具有很明显的影响作用,但这不是绝对的。刘燕南说,衡量一个节目或者电视剧的好坏,不能用收视率作为唯一标准,还应该有满意度的指标,“如果说收视率衡量的是量的因素,那满意度衡量的则是质的因素,而且是更重要的因素。”据介绍,有的电视剧收视率很高但满意度很低,甚至会出现大家都看一部电视剧但边看边骂的现象;有的电视剧收视率可能不是很高,但满意度很高,比如《雍正王朝》,“以前我们不重视收视率,而现在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惟收视率马首是瞻,这两种情形都不对。”其次是收视率也有造假现象。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曾在“2002中国传播论坛—————中国电视剧传播学术研讨会”上痛斥假收视率的现象。他说自己所在的山东省一家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已经停播三个月了,但是收视调查公司根本不知道,依旧提供该栏目的收视率,而且收视率还高达30%。 ■央视索福瑞和AC尼尔森提供的收视率为何不一样?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和AC尼尔森公司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两家收视率调查公司。据业内人士分析,在电视收视率市场上,央视—索福瑞占据了全国85%左右的市场份额,AC尼尔森公司占据10%左右,另外两家比较大的公司是AC尼尔森媒介研究和上海的广播电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业内人士经常会有这样的印象,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时段同一部电视剧,AC尼尔森和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提供的收视率数据并不相同,有时还相差挺大。比如央视一套播出的《浪漫的事》,尼尔森的平均收视率是7%,而央视—索福瑞则为6%;又如2000年1月1日到9月23日杭州地区《新闻联播》的平均收视率,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是22.1%,AC尼尔森为4.6%。究竟哪一个数据更加准确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调查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测量手段不一样造成的:日记法和仪器测量法的结果肯定会有差异,应该说仪器测量法更准确一些,日记法往往是通过事后回忆来填写的,因此误差会大一些,而人员测量仪数据可以精确到1分钟,这样得到的收视率就会低很多。此外,由于样本户数不同、采用的计算体系不一样等,也会造成收视率不一样,“一般来说,虽然数字不一样,但趋势应该是一致的,否则用户就会糊涂了。”■哪些因素影响收视率?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的毕江燕则分析了影响电视剧收视率的五种因素:①地区因素。《刘老根》在东北的收视率高达22%,在南方却只有几个百分点。②季节因素。2002年的12个月中,前五个月平均收视率为3.66%,6月份是电视剧收视的低谷,只有2.82%。暑假收视率有了回升,并达到了全年的最高点3.85%。③时段因素。在收视上表现最好的则是19:00-20:00这个时段,收视率超过了5%,从这里可以看出,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剧的收视率。④频道因素。同一部电视剧在不同频道播出,它的收视率也不同。比如《橘子红了》在甘肃一套(省级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13.97%,福建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有线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7.37%,中央八套(中央级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7.29%。⑤播出轮次因素。同样在武汉地区播出的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第四部》,2002年10月份在武汉二套播出时收视率9.39%,而在11月份武汉四套播出时收视率不到4%。 ■相关链接收视率之现实一种根据2002年CSM提供的全国33个城市156个频道的电视剧报告,在晚间17:00到24:00共播出1564部电视剧,平均收视率为3.57%,其中国内剧为1461部,平均收视率为3.70%。2002年,全国七个地区中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是不同的,华北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东北是《末路之中国刑侦一号案》,华东是《射雕英雄传》,华中是《火凤凰》,华南是《风云必胜》,西南是《少林武王》,西北是《浮华背后》。参考资料:

求一份文化传媒公司的市场调查分析单,急啊!

对争
  去年11月28日“44号令”的正式实行,标志着外资进入中国传媒领域已成定局。而我们本土娱乐传媒业的竞争准备还明显不足。今年2月25日,政府又对“44号令”进行了补充规定,其中对外资进行了限制,而在3月份福布斯文化娱乐业论坛上,众多民营资本的老总却表示,由于传播渠道的制约,中国文化娱乐业无法从传统的渠道赢得所需的利润,不得不转移工作重点。  “谁说我是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我就跟谁急!”这是光线总裁王长田在几天前由福布斯主办的“文化娱乐产业论坛”上为自己公司正名时所说的话。而做出与之相似的提法的还有总裁孙建军等多位老总。为什么大量传媒公司纷纷以“文化”相标榜,而耻于“节目制作”?因为在这些公司中,“节目制作”已经不再是公司的主要目标了。在业内已经树立一定地位的他们,已经把兴趣点转移到“新技术、新媒体”上去了。而很多人对“投资文化娱乐业就是投钱拍拍电影、拍电视、出唱片”的认识,早已过时。  开市场不开渠道  随着近年来政策管制的逐步放松,娱乐传媒业被很多人认为是娱乐文化市场中的最后一块蛋糕,有大批的资金持有者瞄准着传媒公司准备“扔钱”。但在娱乐也已经成为民营资本投资新热点的今天,不少民营公司老总们却隐隐流露着对当前大量平台由电视台一手把持的不满。渠道不畅,造成很多公司不再把电视台等传统渠道作为盈利重点。  派格太合环球文化传媒的《环球影视》,曾是北京电视台的皇牌节目,在8年前没有任何明确的政策扶持,该节目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利润。但公司总裁孙健君表示,从去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民营公司发展的政策后,从目前情况看,公司的生存环境并未好转。新政策的核心是:把过去不允许经营的资产资源剥离出来,但剥离出来以后由谁来经营却成了一个含糊的问题。起码就目前而言,国营媒体仍然垄断着这些资源。而公司去年电视制作营销的利润不到公司总盈利的1/2,今年不到1/4,不是流水量降低,而是所占的比重减少了。  孙总还透露了在市场环境没有成熟、政策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太合和国家电视台的一次深层次合作,导致净亏损几千万元。国产影视的领头人华谊兄弟的王中军,也对电视台在购买电影播出权时开价的随意性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一部票房上千万元的影片在电视台播出,能拿到50万元左右的版税都是领导高抬贵手;而一些可能连票房都谈不上的影片的播出权却有可能开出天价……这些都是市场不成熟的表现。  要技术更要内容  传统渠道的不畅,使民营资本的投资者坚定了用新技术、新媒体、新商业模式重新打造传统制造业的决心。绝大多数人都意识到电视制作公司的竞争对手正由同类的公司和电视台转化成多媒体公司、互联网公司、新技术公司、外资传媒公司。  新媒体、移动媒体甚至于IT终端产品给文化娱乐业的内容提供商提供了非常宽阔的发展平台。在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业内人士承认:IT已经步入了黄昏期,服务和销售的竞争也渐趋饱和了,之后剩下的就只是捆绑内容了。虽然就目前而言,一些新技术拥有者还存在着“内容免费”的误区,但版税意识正在开发商心中逐渐确立。  一年前,媒体传出太合麦田以近千万元收购刀郎在新技术领域的版权时,都说他们的总裁宋柯疯了。而根据今年业内人士的统计,在手机铃声下载业务的前5首歌曲中,有3首歌曲是刀郎的,这3首歌加起来是600—700万次,而且这个并不是特别准确的数字,实际次数应该一些。以每首彩铃下载费用2—3元计算,根据提出SP不同,总的铃声收益在1200—1500万元以上。而根据SP分成协议来讲,扣除移动15%以后,太和麦田可以分到将近40%左右。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太和麦田就已经可以收回当初收购版权的费用。长久以来中国音乐饱受盗版之苦,作唱片不赚钱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而一夜之间,行内人突然发现“有个新玩意儿能够赚钱了,而且钱来的还挺猛”(宋柯语)。  可以说,在传统渠道不畅的情况下,新技术能够实现内容最大价值的信心。  看政策还看市场  拍电影、电视剧曾经都是国有单位的专利,在很长一段时间,影视节目制作都是不赚钱的。而民营机构拍影视剧,眼睛盯的是市场。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华谊兄弟、中博时代、海润等一些民营机构迅速崛起。1998年相关部门允许民营机构参与影视拍摄制作的初衷是为了扩大社会融资,补充国有制作机构拍片资金不足的问题。而随后《大腕》、《没完没了》等等片子的票房让人们充分体会到了市场化的好处,很多广电圈的人发现“原来电影拍好了真赚钱!”而随着政策的松动,民营机构也拥有了独立拍摄电影的条件,“买厂标”、“买台标”渐成历史。而今年2月25日,广电总局对“44号令”的补充,也是政策在逐渐完善的一个标志,不过还远远不够。  把与文化娱乐业分剥出来进行市场化运作,是政府目前毋庸置疑的既定方针。但市场化的首要条件是平等,而目前很多国营媒体对大量资源的垄断性占有,在保障主流意识形态在文化娱乐业地位的同时,也妨碍了市场竞争的全面开展。比如,中影就因为掌握着所有国外影片的进口权,让各家影视院线都要“上赶着谈生意”,而使很多民营资本家在一段时间内“不敢有非份之想”。  随着外资进入力度的逐渐加大,本土资本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虽然在目前已经出台的政策的召唤下,近两年来中国影视制作公司如雨后春笋,通过审批的影视剧与过去相比呈“井喷”之势。但是去年通过的212部大银幕电影,仅有35部进入了主流院线,而坚持上映10天以上的连10部都不到。目前能和国外大片周旋的国产电影实在不多,中国本土影视制作公司的总体素质急需大幅度提高,而市场竞争无疑是最有效的利器。民营资本的介入无疑是一个强力催化剂,是市场活力的源泉。而如何让它发挥最有效的作用,还是需要国家政策进一步的成熟。参考资料:《市场报》 (2005年03月22日 第四版)

为什么《影视蓝皮书(2017)》说影视产业风险已逐步蔓延到全产业链?

气韵
动画秀
4月18日,由新传智库风险研究院联合中国高校影视产业与管理研究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影视风险评估与风险管控论坛”开幕。论坛上发布的《影视蓝皮书(2017)》显示,受多重因素影响,影视产业风险目前已经逐步蔓延到包括生产制作、宣传上映、口碑发酵等全产业链。影视产业风险已逐步蔓延到全产业链由新传智库主编的《影视蓝皮书:中国影视产业发展报告(2017)》认为,从去年开始,中国整体文娱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甚至是洗牌。观众意识、政府监管、资本竞逐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使得影视产业的风险被前所未有的放大和细化。在其共同作用下,不同类型的影视产业也面临着各自领域内的特有压力:电影产业开始转型,市场空间潜力缩小;电视剧产业面临网剧内容竞争,播出格局重构;网剧内容调控加强,红利消失;网络大电影政府监管介入,洗牌在所难免;周边产业雄心勃勃,但资本扩张屡屡受挫。目前,影视产业风险已经逐步蔓延到包括生产制作、宣传上映、口碑发酵等全产业链,需要从业人员加强防范意识。规避影视风险渠道众多虽然影视产业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但众多业界与学界专家认为,随着各方对影视风险管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关产业研究越来越透彻,很多影视风险都是可以认清并规避的,其渠道也越来越多。著名电影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老师建议,针对电影产业存在的风险,投资应更加专业化;资本市场应扩大企业产业链条;产品应准备定位市场等。中国电影出版社社长宋岱认为,电影是一个集艺术、工业、产品、商业等于一身的过程,要把握内容生产、中间制作、后期宣传等阶段,加强风险意识。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军律师提出,最好在项目启动之初,就邀请法律顾问,全面把控和认清影视投资全过程所存在的种种风险,才能做到有效的规避。90后观众成为观影主力军论坛期间,新传智库还发布了基于全国首次大规模线下调研而形成的中国电影受众市场研究,《受众调研报告》通过调查发现,当下的电影观众平均为24岁,30岁以下的观众占到总数的88.9%,“90后”异军突起,开始成为观影主力。,“90后”的崛起,必然要影响电影创作方向,其对影片内容、题材、营销方式等的偏好也势必会引发未来电影投资创作方向的转移。影视产业必需充分考虑这一代人教育、消费、生活等背景,才能符合其观影喜爱,获取市场收益。而对于影视投资者、创作者来说,需更加精细区分受众群体,及时把握观众心态的转变,用对位的产品、更准确的营销、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廉价的价格培养观众的消费欲望,扩大消费人群,才能有效降低产品风险。

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有什么区别?

一步一鬼
尽于酒肉
不是,收视份额,即收视率的市场份额,指的是某个时段收看某个电视节目的观众人数占正在观看电视的总人数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数表示。而收视率是指在某个时段收看某个电视节目的目标观众人数占总目标人群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数表示举例说明:如果观众的总数为100人,但只有20个人打开了电视机在看电视,其中有1个人正在看某节目,那该节目的收视率就是1%,而收视份额则是1/20,即5%。如全国观众总人数为100人,但只有2个人打开了电视机看电视,其中有1个人正在看节目A,那节目A收视率是1%,而收视份额则是50%。而在另一时段,有80个人打开了电视机在看电视,其中有20个人正在看节目B,那么节目B的收视率则高达20%,而收视份额仅为25%。因此,收视份额高并不代表收视率髙扩展资料:收视率影响因素:收视率主要变量是收视人数和收视时间,所以任何能够影响到收视人数的因素或者收视时间的因素都能影响到收视率。收视率是依据统计方法产生的,样本选择的改变,标准设置的改变也会影响收视率地域因素:《刘老根》在东北的收视率高达22%,在南方却只有几个百分点。季节因素:2002年的12个月中,前五个月平均收视率为3.66%,6月份是电视剧收视的低谷,只有2.82%。暑假收视率有了回升,并达到了全年的最高点3.85%。时段因素:在收视上表现最好的则是19:00-20:00这个时段,收视率超过了5%,从这里可以看出,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剧的收视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收视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收视份额

看一个电视剧、台的收视率都包括什么啊

传染
阿尔法
什么是收视率: 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的百分比,即: 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 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 收视率分为家庭收视率和个人收视率,一般而言,家庭收视率大于个人收视率。 收视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它是深入分析电视收视市场的科学基础; 第二,它是节目编排及调整的重要依据; 第三,它是节目评估的主要指标; 第四,它是媒介计划的制定与评估、提高广告投放效益的有力工具。 调查方法: 目前采用的收视率数据采集方法有两种,即日记法和人员测量仪法。 日记法是指通过由样本户中所有4岁及以上家庭成员填写日记卡来收集收视信息的方法。 样本户中每一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日记卡,要求他们把每天收看电视的情况(包括收看的频道和时间段)随时记录在自己的日记卡上。日记卡上所列的时间间隔为15分钟。每一张日记卡可记录一周的收视情况。访问员每周定期入户收集已完成的日记卡,并留置下一周的日记卡。为了帮助被调查者更直观地识别其正在观看的频道,访问员会给样本户留下一张包括所有频道台标的提示卡。 人员测量仪法是指利用"人员测量仪"来收集电视收视信息的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收视调查手段。 目前CSM所使用的测量仪有两种:4900系统和5000系统。4900系统测量仪由三部分组成:显示仪、储存盒和手控器。5000系统主要包括不同类型的测量仪主机和手控器。样本家庭的每个成员在手控器上都有自己的按扭,而且还留有客人的按扭。当家庭成员开始看电视时,必须先按一下手控器上代表自己的按扭,不看电视时,再按一下这个按扭。与电视机连接的显示仪会提醒你按按扭的任务,并显示你收看电视的情况。测量仪会把收看电视的所有信息以每分钟为时间段(甚至可以精确到秒)储存下来,然后通过电话线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或通过掌上电脑入户取数据)。 在未来的数年内,CSM计划在一些重要地区逐渐用人员测量仪法取代日记法。 CSM收视率数据的调查流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基础研究 收视率调查是一种抽样调查,因而如何根据电视人口的总体特征,科学合理地设计抽样方案,以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就成为收视数据是否准确的决定性因素。而基础研究的目的正是要取得有关收视行为的影响因素,如电视机及相关设备的拥有情况、电视频道的覆盖情况、电视观众的年龄、性别、户规模以及收入等方面的信息,为调查样本的抽取提供一个基础。同时基础研究的结果也为样本的调整及轮换提供一个决策的依据。CSM不仅在新建站时要进行基础研究,而且对已建站点每年也要进行一次基础研究,以把握调查总体结构特征的变化,确保调查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 第二步:固定样本的抽取及维护 在基础研究的大样本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若干家庭作为固定样本,参与收视率的调查。CSM在现场抽取固定样本时,坚持样本户的各个重要特征(如户规模、电视机数目、收入水平、日用品购买者年龄、有小孩家庭比例以及有线户比例)结构与基础研究的结果尽可能地相一致,以保证固定样本的代表性。 CSM收视率调查的固定样本量是在考虑了调查地区电视人口分布特征、调查精度要求、调查费用的条件下,采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来的。 样本维护对于保持固定样本的代表性,从而确保收视率数据的准确与可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CSM十分重视固定样本的维护工作,并采用以下几种措施进行固定样本的维护: A、样本轮换 日记卡平均每周轮换2%的样本户,城市测量仪平均每月轮换1%的样本户,以防止被调查户由于长期填写日记卡产生疲劳而导致的填写质量不稳或下降; B、样本结构的监测与调整 日记卡每周对样本的控制目标进行监测,城市测量仪已做到对样本的每天监控,检查样本结构特征与总体结构特征是否一致,如果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发生了偏离,则马上对固定样本进行调整; C、大规模的基础研究 CSM每年进行一次基础研究,以便为样本轮换与调整提供最新的总体结构特征。 第三步:数据采集 CSM目前通过日记法和人员测量仪两种方法来采集收视率数据。 第四步:数据处理 收视调查的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之后,首先要进行数据的净化,以确保原始数据的完整及合理。经净化后的数据与样本背景资料库及节目资料库合并形成一个更全面的"收视率资料库"。在这个"收视率资料库"的基础上,对收视调查的原始数据进行各种加权计算,便产生各种收视率结果,并以收视产品的形式提供给客户谢谢你 讲的很不错 我大概知道了 谢谢参考资料:ke..com/view/1135.htm碟当然不算啦,算的是在一定时间段内,看某个电视台的人数所占看电视总人数的比重,这是我个人的看法!!!而且要看长时间才会增加收视,就几秒是不算的!!!

调查一个节目的收视率用抽查还是普查

龙虎盟
逆其俗者
反正没敲我的门! 按照《广播电视词典》的解释: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的百分比,即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收视率分为家庭收视率和个人收视率,一般而言,家庭收视率大于个人收视率。北京广播学院教授、电视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刘燕南说,目前业内以人数而不是家户数为统计标准的做法更加普遍一些,刘燕南所著的《电视收视率解析———调查、分析与应用》是国内系统研究收视率的第一本专著。 ■收视率是如何产生的? 目前采用的收视率数据采集方法有两种,即日记法和人员测量仪法。日记法是指通过由样本户中所有4岁及以上家庭成员填写日记卡来收集收视信息的方法。样本户中每一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日记卡,要求他们把每天收看电视的情况(包括收看的频道和时间段)随时记录在自己的日记卡上。日记卡上所列的时间间隔为15分钟。每一张日记卡可记录一周的收视情况。 人员测量仪法是指利用“人员测量仪”来收集电视收视信息的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收视调查手段。样本家庭的每个成员在手控器上都有自己的按钮,而且还留有客人的按钮。当家庭成员开始看电视时,必须先按一下手控器上代表自己的按钮,不看电视时,再按一下这个按钮。测量仪会把收看电视的所有信息以每分钟为时间段(甚至可以精确到秒)储存下来,然后通过电话线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或通过掌上电脑入户取数据\)。 收视率多久能够出来?有的是一周,有的是两周,有的是一天。刘燕南说,这主要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测量方法,如果采用日记法,因为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最快需要一周,一般需要两周;如果采用人员测量仪法,因为电话线可以即时回传数据,因此能够做到隔一天就能够提供收视数据,只是人员测量仪成本比较高。 ■电视剧收视率能否和《新闻联播》比较? 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在提供收视率时采用这样的提法:某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这种比较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 刘燕南认为,两者没有可比性,首先电视剧和《新闻联播》不在同一个播出时段;其次,两者面临的不是同一个市场,《新闻联播》面向全国,而的电视剧是区域性的,面向一个省或者一个城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提法,主要是在大家的印象中《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很高,想以此来证明该电视剧的收视率很高,但最好不要做这样的比较。”其次,刘燕南介绍,在某些地方,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可能高于《新闻联播》,比如《还珠格格》在某些地方的收视率达到60%,因为《新闻联播》是面向全国的,统计的基数太大。 那应该拿什么数据作为某一部电视剧收视率的比较标准呢?刘燕南说,业内一般都是以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所播电视剧的收视率作为比较的标准,或者以某一部有代表性的、曾经创造过收视神话的电视剧作为衡量标准。 ■收视率能衡量电视剧的质量吗? 刘燕南指出,收视分析中另一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将收视率高低与内容好坏简单挂钩。当收视率走高或走低时,便时常可以看到诸如“这是因为节目内容好(或不好)”之类的断言。一般来说,收视率与节目内容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后者对前者的变化通常具有很明显的影响作用,但这不是绝对的。刘燕南说,衡量一个节目或者电视剧的好坏,不能用收视率作为唯一标准,还应该有满意度的指标,“如果说收视率衡量的是量的因素,那满意度衡量的则是质的因素,而且是更重要的因素。”据介绍,有的电视剧收视率很高但满意度很低,甚至会出现大家都看一部电视剧但边看边骂的现象;有的电视剧收视率可能不是很高,但满意度很高,比如《雍正王朝》,“以前我们不重视收视率,而现在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惟收视率马首是瞻,这两种情形都不对。” 其次是收视率也有造假现象。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曾在“2002中国传播论坛—————中国电视剧传播学术研讨会”上痛斥假收视率的现象。他说自己所在的山东省一家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已经停播三个月了,但是收视调查公司根本不知道,依旧提供该栏目的收视率,而且收视率还高达30%。 ■央视索福瑞和AC尼尔森提供的收视率为何不一样?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和AC尼尔森公司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两家收视率调查公司。据业内人士分析,在电视收视率市场上,央视—索福瑞占据了全国85%左右的市场份额,AC尼尔森公司占据10%左右,另外两家比较大的公司是AC尼尔森媒介研究和上海的广播电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业内人士经常会有这样的印象,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时段同一部电视剧,AC尼尔森和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提供的收视率数据并不相同,有时还相差挺大。比如央视一套播出的《浪漫的事》,尼尔森的平均收视率是7%,而央视—索福瑞则为6%;又如2000年1月1日到9月23日杭州地区《新闻联播》的平均收视率,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是22.1%,AC尼尔森为4.6%。究竟哪一个数据更加准确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调查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测量手段不一样造成的:日记法和仪器测量法的结果肯定会有差异,应该说仪器测量法更准确一些,日记法往往是通过事后回忆来填写的,因此误差会大一些,而人员测量仪数据可以精确到1分钟,这样得到的收视率就会低很多。此外,由于样本户数不同、采用的计算体系不一样等,也会造成收视率不一样,“一般来说,虽然数字不一样,但趋势应该是一致的,否则用户就会糊涂了。” ■哪些因素影响收视率?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的毕江燕则分析了影响电视剧收视率的五种因素:①地区因素。《刘老根》在东北的收视率高达22%,在南方却只有几个百分点。②季节因素。2002年的12个月中,前五个月平均收视率为3.66%,6月份是电视剧收视的低谷,只有2.82%。暑假收视率有了回升,并达到了全年的最高点3.85%。③时段因素。在收视上表现最好的则是19:00-20:00这个时段,收视率超过了5%,从这里可以看出,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剧的收视率。④频道因素。同一部电视剧在不同频道播出,它的收视率也不同。比如《橘子红了》在甘肃一套(省级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13.97%,福建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有线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7.37%,中央八套(中央级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7.29%。⑤播出轮次因素。同样在武汉地区播出的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第四部》,2002年10月份在武汉二套播出时收视率9.39%,而在11月份武汉四套播出时收视率不到4%。 ■相关链接 收视率之现实一种 根据2002年CSM提供的全国33个城市156个频道的电视剧报告,在晚间17:00到24:00共播出1564部电视剧,平均收视率为3.57%,其中国内剧为1461部,平均收视率为3.70%。2002年,全国七个地区中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是不同的,华北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东北是《末路之中国刑侦一号案》,华东是《射雕英雄传》,华中是《火凤凰》,华南是《风云必胜》,西南是《少林武王》,西北是《浮华背后》。 2004年北京地区各月的收视冠军(资料提供:央视—索福瑞)1月《天龙八部》11.5%,2月《关中往事》11.8%,3月《林海雪原》20.8%,4月《无盐女》10.1%。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3209320.html

电视收视率是怎么计算的?

吊人索
收看目标节目人(户)数/观众总人(户)数=收视率A。收看目标节目样本人(户)数/样本人(户)数=收视率B。A和B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数据,收视率A代表客观收视事实,即客观收视率;收视率B是收视调查得来的统计数据;但两者长期被混为一团。显而易见,“样本人(户)数”与当地客观“观众总人(户)数”越接近,A与B之间的误差才会越小。但事实上,由于调查操作的一些技术上的障碍,样本人(户)数量与目标地客观观众总人(户)数的差距巨大。扩展资料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日前发布消息,国内首个电视收视率调查国家标准《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于2014年7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将对目前收视率调查、发布、解读中存在的乱象加以规范。标准指出,中国电视收视率调查与国际通行准则须保持一致,调查方法和技术与国际上保持同步,要符合国内电视收视市场的具体情况。数据提供方必须对样本户资料严格保密,严防样本户受到第三方的影响。数据使用方也应遵守职业道德,不得采用不正当手段与同行业竞争,同时建立举报制度,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接受举报并履行核查。标准还规范了数据使用原则,标准明确指出收视数据不是节目评价的唯一指标,它不能揭示节目的思想性、艺术性,应避免收视数据在市场分析和节目评价中的滥用。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电视收视率国家标准7月1日实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收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