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求助!目前我们国家在历史研究方面比较有成就的人都有哪些?

屡空
生生不已
  1瞿林东  唐代史学论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年 《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 年;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 年繁体字版 《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代表性论文  《关于地理条件与中国历史进程的几个问题》, 《史学史研究》 1999 年第 1 期 《论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史学月刊》 2001 年第 1 期 《略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特点》,《学术研究》 2004 年第 1 期 《中国史学的遗产、传统和当前发展趋势》,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 年第 1 期 《中国古代史学中的比较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6 期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史学观》, 《上海大学学报》 2006 年第 3 期  2朱端强  著作主要有:《万斯同与<明史>修纂纪年》、《布衣史官——万斯同传》、《孔子素描》(独撰);《明清状别传》、《废后易储 》(第一作者)。  3白云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史学批评史及古代历史编纂学  目前已出版专著3部:《史籍导读与史料运用》(合著,1997年)、《中国古代史书体裁研究》(2002年)、《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论纲》(2008年);出版教材4种:《文献阅读通论》(1994年)、《史学概论》(1995年)、《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1994年)、《新编中国历史文选教程》(1998年)等  4齐世荣  主要著作有《齐世荣文集》,主编《二十世纪的历史剧变》、《世界历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绥靖政策研究》等,译著有《西方的没落》、《苏联历史论文选》等。与吴于廑共同主编的6卷本《世界通史》是全国通用教材,有广泛的影响。  5吴于廑  合作主持了两批中国性世界史大学教材的编纂(4卷本《世界通史》,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人民出版社1962年初版;6卷本《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994年版),开创15、16世纪世界历史研究(主编《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共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1990年版,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汪晖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 《文化与公共性》、《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不错

李永芳的学术研究

蝴蝶胥也
伯夷
1、《遵义会议决议只提反右不提反“左”释疑》,《中共党史研究》1996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6年第10期;2、《我国乡村居民居住方式的历史变迁》,《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4期;3、《清末农会述论》,《清史研究》2006年第1期;4、《国民政府时期私立学校述论》,《民国档案》2006年第1期;5、《清末农会与农业改良刍探》,《中国农史》2008年第2期;6、《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7、《清末民初农会组织述论》,《安徽史学》2007年第3期;8、《强国之路的光辉历程�D�D对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历史回顾》,《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8期;9、《试论转型时期城市“农民工”阶层的社会地位》,《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1期;10、《论我党领导的早期农民协会》,《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0年第6期;11、《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利用外资的理论与实践》,《毛泽东思想研究》1996年第3期;12、《中国近代人口管理思想述论》,《中州学刊》1997第2期;13、《近代中国电化教育的历史嬗变》,《教育评论》2008年第1期;14、《北洋政府统属下的农会组织述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15、《清末农会与农业改良刍探》,《中国农史》2008年第2期。16、《改革开放30年中国村落家族文化的嬗变》,《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19、《清末政府励农政策与农会之兴》,《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20、《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述论》,《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1期。21、《清末民初全国农会联合会与农业改良》,《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22、《高校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策略初探》,《新乡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23、《遏制农村无序建房与耕地流失的基本对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24、《孙中山农会思想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25、《新时期以来农民建房与耕地保护问题的思考》,《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1期。26、《藤田丰八——清末西方农学引进的先行者》,《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 1、《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党性原则教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6月版;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途径方式及措施》,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3、《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版;4、《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史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版;5、《河南社会主义建设史》,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7月版;6、《河南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年7月版;7、《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2月版;8、《近代中国农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村落文化变迁研究(编号99BZS027),2001年12月结项,证号20013738;2、主持河南省“九五”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河南社会主义建设史研究(1996-1999年),1999年4月结项,证号95A096;3、主持河南省教委人文社科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史(编号96SJA770001),1998年1月结项;4、主持河南省社科联重点调研课题:建国五十年河南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和教训(1999-2000年),2000年3月结项,证号181;5、主持河南省情研究会项目:建国以来河南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问题研究(1999-2000年),2000年2月结项,证号00C0201;6、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民国时期私立学校研究(编号2006-GH-077),2008年7月结项,证号2008-GH-421;7、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民革命时期河南农会研究(2007-2009年),立项编号2007FLS004。8、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建房与耕地保护问题研究(2008-2010年)。9、国家教育部课题:清末社会危机与政府应对(编号08JA770009),参与第一名。

章百家的主要学术成果

亲而行之
天菩萨
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杂志和国内外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论文40余篇,并主编和参与撰写多部学术著作。 《对重庆谈判一些问题的探讨》,《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5期。《周恩来与马歇尔使华》,《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5期。《变动中的国际环境与中国对美政策,1954-1970》,姜长斌、罗伯特·罗斯主编:《1955—1971年的中美关系――缓和之前:冷战冲突与克制的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从中国的角度看中美大使级会谈》,《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从“一边倒”到“全方位”:对50年来中国外交格局演进的思考》,《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1期。《90年代的中国内政与外交》 ,《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6期。《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编:《环球同此凉热--一代领袖们的国际战略思想》,副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为该书编写组主要成员之一,承担其中10万字的写作,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出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录》,执行编委,参加部分章节写作并负责全书文字部分定稿,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出版。《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历史大事记》,副主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改革开放20年史》,主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忠于时代,超越时代——周恩来与中国外交》、《冷战与中国》、《中国改革开放30年》等。

党刊的中央级党刊

老小孩
鸢尾
《求是》(中共中央机关刊,中共中央主办,月刊) 《党建》(中宣部主办,月刊)《党建研究》(中组部主办,月刊)《人民论坛》(人民日报社主办,半月刊)《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双月刊)《中国行政管理》(国务院办公厅主管、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主办,月刊)《中国发展观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月刊)《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共中央党校主办,月刊)《当代中国史研究》(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双月刊)《理论视野》(中共中央党校主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月刊)《理论前沿》(中共中央党校主办,半月刊)《党的文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主办,双月刊)《中共党史研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双月刊)《百年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管、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主办,月刊)

董国强的个人简介

生不布施
隆正
1998-99年美国伊利诺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访问学者。1999-2002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8-0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文中心暨Freeman Spogli国际问题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已在China Quarterly、Journal of Asian Studies、China Journal、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江苏社会科学》、《民国档案》、《南京大学学报》、《开放时代》、《书屋》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各类论文7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5种。曾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目前主要从事“文革史”研究、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及社会思潮研究和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

沈志华的论文

罗宾森
刘鹏
1.《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概念及其它》(14000字),载《未定稿》1979年第5期。《哲学研究》1979年10月增刊、《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1979年第12期转载2.《关于民族问题两个历史趋向理论的学习笔记》(9100字),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9期(合作)3.《新经济政策——列宁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9000字),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5期4.《关于历史研究方法论的一点看法》(6000字),载《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2期。1981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摘要转载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守性辨析》(12000字),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5期。《未定稿》1981年第7期转载6.《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农村土地关系》(16000字),载《世界历史》1982年第2期7.《论新经济政策初期合作社的性质和作用》(9000字),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2年4期8.《浅谈历史与现实的关系》(13700字),载《世界历史》1983年第6期(合作)9.《关于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断限问题》(8000字),载《苏联东欧问题》1986年第4期 10.《新经济政策与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21800字),载《管理世界》1987年第4期11、《试论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富农问题》(12000字),载《世界历史》1994年第4期,S00212、《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目标和结果》(19000字),载《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S00113、《20年代苏联对待富农政策的演变》(14000字),《世界历史》1995年第1期,S00214、《美国是怎样卷入朝鲜战争的?》(12000字),载《世界历史》1995年第3期,S00315、《50年代初美国对台政策的酝酿和武装侵占台湾的决策过程》(18000字),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5期,00416、《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26000字),载《党史研究资料》1996年第1期,英译文收入Xiaobing Li and Hongshan Li ed.,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 New Cold War History,New York,1998。S01317、《毛泽东派兵入朝作战的决心——就10月2日电报答俄国学者质疑》(10000字),载《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2期。英译文发表于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letin,Issues 8-9,Winter 1996/1997。S01618、《周恩来赴苏谈判的目的和结果——关于1950年10月中苏会谈问题的争论》(9600字),载《党史研究资料》1996年第4期。S01719、《越过三八线:美国扩大朝鲜战争的战略决策》(20000字),载《世界历史》1996年第5期。55-66,S00620、《中苏联盟与中国出兵朝鲜——对中国与俄国材料的比较研究》(28000字),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5期、1997年第1期。《新华文摘》1997年第4期转载, S015,21、《从大国合作到集团对抗——战后斯大林对外政策的转变》(24000字),载《东欧中亚研究》1996年第6期(合作)(合作)55-66,S01922、《朝鲜战争研究综述——新材料和新看法》(30000字),载《中共党史研究》1996年第6期、1997年第1期85-89,S02023、《三八线的由来及其政治作用》(8000字),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57-60,S00724、《中苏条约与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25000字),载《党史研究资料》1997年第9期1-17。英译文发表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Vol.2,No.2,2000。S02125、《中苏同盟条约谈判:愿望和结果》(27000字),载《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2、3期;《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第4期(合作)S02826、《俄国档案文献:保管、解密和利用》(17000字),载《历史研究》1998年第5期。136-149,S03227.《中苏结盟与苏联对新疆政策的变化(1944-1950)》(资料)(45000字),载《党史研究资料》,1999年第2期,S040-2。28、《中苏结盟与苏联对新疆政策的变化(1944-1950)》(28000字),载《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S040-129、《对1948年苏南冲突起因的历史考察——来自俄国及东欧国家解密档案的新证据》(30000字),载《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5-26,S04130、《论1948年苏南冲突的结果——南斯拉夫是如何走上独立道路的?》(22000字),载《世界历史》1999年第5期。13-24,《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1期转载。S042-131、《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25000字),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28-39,S04432、《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苏联空军》(8000字),载《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2期。69-74,S04533、《中美和解与中国对越外交(1971-1973)》(12000字),载《美国研究》2000年第1期。98-116。S049-134、《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真相》(12000字),载(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00年2月号S05035、《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15000字),载(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00年10月号。S05636、《对中苏同盟经济背景的历史考察》(20000字),载《党的文献》2001年第2期。S05137、《建国初期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基本情况》(40000字),载《党史研究资料》2001年第3、4、5期。S052-138、《1950年中苏条约谈判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24000字),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日译文发表(岩波书店)《思想》2001年8月号;英译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2年第3期;俄译文发表在Проблемы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远东问题),2004,№2。S06339、《1953年朝鲜停战——中苏领导人的政治考虑》(22000字),载《世界史》2001年第2期。2-18,《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2期转载。S06240、《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基本状况及政策变化》(20000字),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6期转载;英译文发表在Russian History,Vol.29,Nos.2-4。《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3期转载。S067-141、《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作用和影响》(19000字),载《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3期转载S067-242、《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生活及工作条件》(19000字),《中共党史资料》总82期,2002年5月S067-343、《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及其目标——兼论冷战形成的概念界定》(23000字),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172-187,S06644、《赫鲁晓夫与苏联归还旅顺基地》(18000字),载《党史研究资料》2002年第9期,《新华文摘》2003年第8期转载。S07545、《赫鲁晓夫、毛泽东与中苏未实现的军事合作——关于远东防空协定、长波电台及联合舰队问题的再讨论》(24000字),载《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5期。英译文见HPH网站,2003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将摘要转载。S07746、《对50年代苏联援华贷款的考察》(16500字),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3期。S06847、《苏联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反应及其结果——关于中苏分裂缘起的进一步思考》(27300字),载《中共党史资料》2003年第1期,第118-139页。S07948、《冷战史新研究与档案文献的收集和利用》(18000字),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第140-150页。S071-149、《中朝在韩战期间的矛盾、分歧及其解决》(32000字),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40期,2003年6月,第55-98页。英译文见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letin,Issues 13/14,Winter 2003/2004。S06550、《援助与限制:1950年代苏联与中国的核武器研制》(16800字),载《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S08351、《1958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是否告知苏联?——兼谈冷战史研究中史料的解读与利用》(11500字),载《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3期。S09652、《关于中苏条约谈判研究中的几个争议问题——再谈冷战史研究中史料的解读与利用》(23900字),载《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S09753、《寻找档案文献,探索历史真相——我在外交部档案馆的点滴收获》(18000字),载《党史研究资料》2004年第3、4期。S10154、《静下心来看档案,踏踏实实做学问(笔谈)》(3200字),载《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S09855、《以苏为鉴:毛泽东对苏共二十大的最初反应和思考》(64000字),载纪宗安主编:《暨南史学》第3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S10056、《中央情报局对中国局势的评估和预测(1958-1959年)》(36000字),载李丹慧主编:《国际冷战史研究》第1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S10857、《苏共二十大、非斯大林化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51000字),载李丹慧主编:《国际冷战史研究》第1辑,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S10358、《1956年10月危机:中国的角色和影响——波匈事件与中国研究之一》(46000字),载《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摘编,S09959、《中苏同盟、朝鲜战争与对日和约问题——东亚冷战格局形成的三部曲及其互动关系》(25000字),《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S10760、《中苏同盟破裂的直接表现与内在逻辑——对中央情报局“国家情报评估(NIE)”的评估》(20000字),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5期,S10561、《档案:还原历史的真相》(3200字),载2005年11月28日《北京日报》19版(文史专刊),S11162、《中共八大为什么不提“毛泽东思想”》,《历史教学》2005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转载,S11263、《对日和约与朝鲜停战谈判》,《史学集刊》2006年第1期,S11364、《1956年初中共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38000字),《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载陈永发主编:《两岸分途:冷战初期的政经发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年,S10465、《1956年的波兰危机与中波关系——来自中国的档案文献和内部报道》,《俄罗斯研究》2006年第3期,S115,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外交》2007年第1期转载。66、《中国对东欧十月危机的反应和思考——“波匈事件与中国”研究之二》,《史学月刊》2007年第1期,S114,《中国现代史》(报刊复印资料)2007年第5期转载。67、《试论中苏同盟破裂的根本原因——兼谈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结构性弊病》,《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2期,S11968、《中苏合作与1957年莫斯科会议的召开》,《二十一世纪》2007年6月号,S110香港69、《斯大林、毛泽东与朝鲜战争再议》,《史学集刊》,2007年第1期,S12870、《从波匈事件到反右运动》,章诒和编:《五十年无祭而祭》,香港:星克尔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71、《毛泽东、赫鲁晓夫与1957年莫斯科会议》,《历史研究》2007年第6期,S11072、《关于1957年整风和反右运动起因的历史考察》,《社会科学》2008年第期,S120

国内知名的历史刊物

孙娟
困肿中颡
一、杂志简介《国家人文历史》是一本以“真相、趣味、良知”为核心价值的国家级时事人文类半月刊,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以“人文家国、历久弥新”为理念,致力于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人文精神的支点。二、刊物定位 《国家人文历史》的主要阅读群体定位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精英人物、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关心时政、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城市中青年白领。他们爱好文史、关心国内及国际最新资讯信息,他们多数为年龄在35-55岁之间的成功人士。三、发行范围 《国家人文历史》每期发行54万份,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除邮局系统订阅外,还在全国各大城市报刊亭、超市、书店零售;同时,在全国主要城市的机场、五星级以上酒店、高档写字楼、高档餐饮场所均有展示。四、主要栏目 封面故事 这是一个漫长而不冗长,庞大而不庞杂的故事。这是一篇高深而不艰涩,考究而不考据的文章。那些曾经震撼我们心灵的人和事,那些左右我们生活的人和事,那些影响我们未来的人和事,那些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用心思考、精心解读、诚信对待的人和事。我们抽丝剥茧,给您的是一个精彩绝伦的人文大餐、历史饕餮。 人物 网罗精英学者,汇聚文化名流。让我们带您与这个时代最聪明、最睿智、最有价值的人物,喝茶聊天、海阔天空。 旅行 走过一段恢宏的历史,观察一种文化的印记,感受一个文明的精神,记录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里矗立的不是一座建筑,而是一个国家的地标、一段历史的丰碑、一个文明的烙印。 唯物 洞悉策展人心中的美丽,探寻博物馆背后的玄机。 收藏家心中的天地,尽是珍玩;发烧友眼中的世界,全是宝贝。 吃喝玩乐的学问,笔墨纸砚的道理,酒色财气的真谛…… 别小看任何一个老东西!讲述那些寻常玩意儿里的大学问,传统手艺里中真智慧。 视听 一部一部的看电影,我们看的是明星、剧情和特效; 一组一组的看电影,我们看的是一位导演的小标签,一个明星的老套路,一类影片的旧情怀。 一曲辉煌乐章之前的人生悲喜,一段优美旋律背后的人文故事。

历史类的杂志有哪些

搜书院
飞行猫
<新周报>里边记载的历史事件都比较有代表性,并且还有评价...希望对您能有素帮助

新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

下德
长白山
  新中国经济建设历程的回顾与联想  陈东林  2009年02月11日17:06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用这位古代先哲的论语回顾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历程,得到三点联想,或者说是比喻。  第一点联想:1949~1979年的“三十而立”,是经济的独立  新中国诞生第30个年头的1979年国庆节,叶剑英在代表中共中央的重要讲话中宣布,尽 管历经坎坷,经过30年的经济建设,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第一个“三十而立”——重点在独立。通过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经济建设道路,结束了旧中国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半殖民地经济历史,也拒绝了国际社会主义大家庭式的经济分工模式,其意义是巨大的。到1979年,中国自己设计、建立的工业体系 已经门类、部门比较齐全,更拥有了核工业、电子工业、航天工业等世界尖端科技工业。但是,另一方面,这个工业体系和以其为支柱的国民经济体系,无论在管理上、规模上、配套上、技术设备先进性上,都远不能称之为现代化;国民经济中农业仍然占有很大比例,第三产业很不发达。所以,这个“三十而立”,根基尚浅,起点很低。  第二点联想:1979年开始的“三十而立”,是解放思想的创立  1979年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转折后的第一年,被人们称之为“改革元年”,成为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起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在追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想,但是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也出现过严重失误,使经济发展缓慢动荡,甚至一度倒退。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也出现过局部和短暂时期的经济过热,但总体上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地取得了稳定而高速的经济发展。1989年,新中国成立40周年,没有被国内政治风波所动摇,也没有被苏东剧变的冲击所迷惑,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路线,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可谓之“四十而不惑”。到新中国成立50周年,我们胜利完成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初步进入了小康社会。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熟理论、政策和领导艺术。可以说是“五十而知天命”。所谓“天命”,就是经济建设规律。到2009年,共和国步入了第60个年头。党和国家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追求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这也可以比喻为“六十耳顺”,即自然地顺时势、顺国情、顺民意,与社会、大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第三点联想: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这个“三十而立”,是崛起的立,中国式道路的立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12·18”重要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1978年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中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疾风 知劲草”,摆在眼前最说明问题的是中国在当下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让世界经济学家开始深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者他们所说的“北京共识”,是否能成为人类另一条现代化道路?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的立,是一个道路的立,是告别师从西方的学生心理开始独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立。  胡锦涛总书记在“12·18”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社会主 义大国,任何时候都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他还说,实践永无止境,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在这里,共和国前30年经济奠基和改革开放后30年经济腾飞的宝贵经验,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融合。  (作者系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