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传媒专业考研包括哪些

得使之也
老玩家
启道教育提供:传媒大致可以从大众传媒、新闻、营销广告、媒体发布和创作表演五个方向。  新闻类传媒(传统新闻、网络新闻、新闻摄影):可以进入各大中小型报纸和新闻出版社,也可从事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还可进入广告、公关、出版等领域。  营销广告类传媒(广告、市场营销、文化政策、文化研究):既可进入政府部门也进入私人企业偿从事消费者营销、销售、品牌经理、广告设计、广告执行、营销咨询等。  中国中学生联盟网 提示大众传媒类(大众传媒、公共关系):可成为专业的公关人员,在企业、政府、社区、教育机构、酒店、医疗福利机构、文化交流组织等行业任职。  媒体发布类(桌面发布、媒体产品、电影与媒体研究):将具备专业的创造才能和技能,职业包括摄影、编辑、数码编辑、音效处理、互动游戏设计、光盘媒体制作、网络设计等。  创作表演类(创造性写作、表演艺术、剧院艺术):将具备专业的创造才能和技能,职业包括创造性导演、艺术导演、导演、脚本写作、摄影、编辑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有哪些专业?

动不为利
吴虞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学制:3年)有:1、应用经济学研究方向:产业经济、数字经济、国际文化贸易2、政治学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与政治传播、媒介与国家治理、全球传播与国际关系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4、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媒体融合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5、文艺学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论与美学、西方文论与美学、审美文化学、文艺批评6、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计算语言学7、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汉语史、现代汉语8、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9、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传播、中国现当代戏剧影视文学、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与文学10、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方向:世界文学与大众传媒11、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现代语言学、英语文学、英语媒体语言研究、翻译理论与影视译制12、欧洲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欧洲语言与文化13、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与语言传播、话语语言学14、新闻学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与历史、应用新闻学、广播学、数字新闻传播、传播心理学、计算传播学、舆论学15、传播学研究方向:传播理论与历史、国际传播、媒介素养、应用传播学、性别传播、智能传播、口述史、媒介与全球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6、新媒体研究方向:新媒体产业、新媒体理论扩展资料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复试时加试两门笔试,具体科目参见当年度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相关文件。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2020-09-22]

在香港读传媒类研究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夜碎
七月
提问是“香港的传媒研究生”,但其实传媒的定义早就不拘泥于传统的纸媒和电视媒体了。浸会的传媒(在香港School of Communication被翻译成传理学院)在浸会属于一枝独秀,是香港八大的第一所传理学院,也应该是香港最大,开设专业最多最全的传理学院(下设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study,department of journalism,academy of visual arts,academy of film),在香港传媒界也有很高的声誉,校友支撑起香港纸媒电视台广告pr中层以上半壁江山,有报道称是亚洲第一,世界十大新闻学院。1.生源由于浸会综排不高,有些专业的一年制授课招生条件真的很低。所以整体生源大环境情况不如港中科,比起浸会其他专业,传理学院的生源是最好的。基本都出身国内知名211、985或者海外名校,雅思7+,口语很好,学霸云集,半数以上是往届生,其中不乏已经在4A广告公司或者PR行业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part time的local更都是有着多年相关行业经验的牛人。据local说浸会本科也是传理学院招生分数最高,毕竟是老牌。ijs和bjs大多数是本科新闻相关专业,还有一半本科非传媒相关专业,这也和浸会传理的课程设置有关。 2.课程 全英语授课。上学期四门,下学期五门。必修 Communication的必修有三门。foundation of communication theory,讲的是传播学以及和涉及传播学相关的各种理论。research&methods in comm research,传播学同属于social science,所以这些研究方法基本和其他社科专业比如心理学,社会学差不多,只是以传播学的研究为范例,可能之前没有接触过研究方法和统计学知识的同学会比较吃力。三门必修都偏学术,有时候会有Mphil(研究型硕士)的学生一起上。 Media management的必修偏商科和管理,一些必修和商学院的学生一起上。选修 comm的选修有六门。可以选修本专业的选修课,也可以选修ijs和电影学院的选修课。所以方向有五类,传播学研究,新闻,PR,广告,Marketing。在选课前请给自己的未来就业方向定个位,有的放矢。 mm可以选商学院的一些选修课。下学期可以选做project,就是类似毕业论文。comm的project可以抵掉一门课,但只能一个人做。mm可以抵掉两门,可以6个人一组。 除此之外,传理学院还有安排一年多次的study trip,每年去的地方都不一样,今年是台湾,伦敦,布拉格&巴黎,台北,东京, 拉斯维加斯。学校提供一定的补助。 3.师资 必修的师资没得说,各个都是传播学术大牛,新闻研究大佬,中级职称以上基本以有多年海外经验的内地老师为主,课上英语,作业英语,但是课下找老师讨论可以用普通话搞定。还是建议选课前做好功课,因为每个老师focus的领域不同。选修的老师除了本校的老师,就是在所教课的领域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guest lecture.比如每次开的新闻类课程都很抢手的张少威和CK Lau;比如香港著名文化评论家林沛理;比如被我的同学们喻为男神的前奥美董事Royce Yuen;雅诗兰黛和欧莱雅集团前Marketing Diretor,同样被喻为男神的Ray Fok;更不用提众所周知的闾丘露薇了。 也有个别guest lecture比较水,在这里就不提了。如果有学弟学妹想要知道情况可以私信。 4.作业 必修以paper,presentation和考试为主。有些需要研究方法以及数据收集的paper可能对于没有任何研究背景的同学会有点吃力。(大陆本科的毕业论文简直就是糊弄人)reading量大,平均一周50页吧,不算上recommend reading。 选修以group project/presentation为主,上文有提到,很多同学都有多年的从业经验,所以和这样的人组队有时候比课堂上学到的还多。客观来说,作业量还是很大的,感觉从第二周开始就没停下来过。5.出路 9月入学,5月基本没课了,加上中间的圣诞/复活/春节,七七八八的假期。a.继续学术,RA/Mphil/PhD我所知道的上届还是有不少学长学姐申到了PhD,或者中间做了一段时间RA,申到了phd。MA直接申博可能还是有些难度的。若是志在学术,请重视每一门必修的paper,死命刷gpa,和老师打好关(shua)系(lian),下学期务必选project. 在香港如果能学术一条路走到黑,待遇还是很好的。b.留港工作 首先,如果你要留香港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会一口流利的粤语比你研究生的课业成绩重要很多。 如果去传统媒体,那还真的只是外表光鲜。言论自由?媒体环境好?到真正找工作的时候,摆在眼前的事实只有一个,香港的传统传媒行业工资很低,纸媒的记者工资在1w左右,凤凰卫视也不过1w2。风里来雨里去什么的就不说了,这个数字在香港基本上是能生存的底线,要知道餐厅的洗碗工也差不多9k,1w的样子。 去广告公司/PR公司,其实香港的环境未必会比北京上海好。而且由于水土不服,内地人很难做Creative work,即使来自粤语地区也一样。 刚来香港的时候,几乎80%的同学都是想留下来工作的,半年过去,度过了和香港的蜜月期,逼仄的居住环境,语言的障碍,传媒行业低廉的薪水…这个比率降到20%还不剩。 也有同学一来香港就是为了留下来的,各种翘课学粤语实习找工作。 也有听说有学长为了留在香港去卖保险,教普通话的。 也有听说那种专门招内地不会粤语没有其他选择的研究生开很低的工资写公关软文的公司。c.回内地工作 最后回到题主关心的Mphil有多难申,MA能否add value的问题。 Mphil比MA难申主要是因为招收人数少,又有奖学金。但Mphil以研究为主,基本不上课。如果说ma交的是老师上课的学费,那mphil拿的就是帮老板打工的工钱。mphil在有些地方又叫副博士,有些博士读了一两年不想读了或者发不了论文毕不了业,就会申请转成mphil毕业。所以答案很明确,如果你志在学术,想继续读博,或者去科研机构,就申Mphil。 如果你只是想拿研究生文凭回内地工作,那么除了院校,大多数雇主看不出Mphil&MA的区别,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时MA&Mphil的待遇应该也是一样的。 至于能否add value,真心看个人。还有,选课会直接影响到你能否值回学费和学习体验。请提前做好功课!! 如果你本科非传媒专业,但英语不错,对传媒有兴趣,那么浸会的传播学MA会适合你。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生

无拘无束
吉赛尔
你好,三个专业的核心区别:产业经济学:经济类,考数学;传媒经济学:文学类,不考数学,初试考传播类的文科内容,复试考经济知识艺术硕士 : 艺术类,英语要求比较低是最大优势,初试考艺术理论,复试考经济知识有什么问题你可以加我,联系方式在我资料里

传媒 艺术 研究生 留学

马拉松
打屁股
如果说要考虑到在传媒方面实践性较强的国家和学校,可以选择英国,英国作为一个教育质量高、文凭含金量高、学制短的国家,在传媒方面也是非常有优势的。英国的新闻学专业在教学内容上普遍侧重的是一些实际业务方面的课程,除了一些理论知识外,专业课程侧重技能和实用性,包括大量的实践,像新闻采访、写作和报道等。而且在费用上,相比澳洲也更低一些,由于汇率的变化,目前澳洲一年的费用大概在25万RMB左右,而英国在20万RMB左右,加之本来英国的学制就更短,所以现在去英国性价比更高一些。另外,如果没有美术基础,也没有相关作品,是不能申请艺术设计或视觉艺术方面研究生的,这些专业在申请的时候一般都会要求提供作品集,而且要占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说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随时HI我~天,我们情况好像哦,我也正在考虑这些问题··

关于就读英国硕士研究生(传媒)的一些问题

野哉
汤有大镬
1、如果你学得专业是传媒专业,在大学是前150名以内,并且是211的学校,那么我给你做的排序如下:拉夫堡, 皇家霍洛威,GOLDSMITH,莱斯特, 谢菲尔德。现在很多中国学生选择到英国留学,并且想去以上提供优秀传媒类课程的好学校,一般都在大三开始做申请了。因为这些好学校的名额竞争激烈。但是,看到你并非211工程院校,且专业是法学专业,如果语言成绩不高,那么申请传媒硕士就有很大的难度了,主要你没有相关的学术背景和工作经验,不是打击你的积极性,建议你选择其他相关专业,传媒的入学要求很高。2、你提到的两个留学方案,我大致看了下,发现如下问题:a、方案一是继续选择法学专业,先读一年的预科,第二年在转传媒专业,实际上在英国读预科时除了能够把英语水平提高,你在传媒背景上一点几乎没有任何进展,况且传媒所要求的工作经验也无法提供。所以这个方案几乎是南辕北辙,离你的理想越来越远。b、第二个方案相对来说还有一定的可行性。获得其他一个学科的硕士学位在继续选修传媒专业,可能就会相对容易些。当然在选校方面就要注意,不能选择排名特别靠前的院校。3、国传媒专业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大众传媒没有比今天更得到充分的发展。自1702年第一份报纸诞生直至今日的所谓“21世纪新传媒”的出现,大众传媒已经已一个崭新的形象注入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空间。数字电视和互连网的飞速发展无疑为我们今天的大众传媒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 但无庸质疑,作为传统的媒体,例如广播和报纸,仍就在大众传媒行业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英国大学中所开设的大众传媒专业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使之能够熟练掌握从事大众传媒专业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随着近年来大众传媒专业的盛行,目前就读该专业的学生的数量已由80年代初期的几百人跃升至目前的2000多人。 每当我们想到无论是闻名于世的英国BBC广播电台,还是著名的英国《泰晤士报》,还是以报道小道消息而著称的《太阳报》,您便可想象到英国的大众传媒业在世界传媒业中所占据的不可替代的位置。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近年来前往英国学习大众传媒专业的国际学生亦日趋增加。 报传媒,大家要考虑几个问题: 1.英国传媒业的中心是在伦敦,机会最多也是在伦敦。 2.传媒是一个很大的概念,Westminster的TV专业就很好,但是要读Journalism,还是首选Cardiff. 3.实际操作的百分比对于今后就业帮助可轻可重,中央电视台的一位制片人曾说国内真的不缺理论性人才。学的越technical越好,类似lighting, camera,setting那样的最好,很文科类型的人学不来太technical的东西。 4.老师很重要啊,像Cardiff教Journalism的的老师,很多都是从CNN出来的, Westminster的老师都是这个field出名的。4、{硕士}英国传媒教育突出深入主攻方向 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的(大众)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教学,“重点在于将文化学研究同媒介研究研究结合起来”,核心在于“以传播学作为起点去理解社会的权力关系、社会关系和文化型式(cultural patterns)”。 而这也正是英国同美国在(大众)传播学教学与研究中的主要区别所在。科伦教授评论说,“美国的(大众)传播学研究倾向于从效果方面考察传播,将之视为社会中相互分离的、个别的影响之源,而在英国,(大众)传播学研究中则倾向于将传媒视为社会的结构和文化的反映,从媒介在揭示社会本质方面考察媒介。” 因此,该校研究生的专项研究,可以从媒介与社会和文化的联系的广阔范畴中,进行选择。在科伦教授看来,美国的传媒研究倾向于聚焦于新闻传播学研究,而英国的传媒研究是同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研究结合在一起的。这两个国家的媒介研究,在聚焦点和框架方面是不同的。这种区别,当然也在该领域的教育中反映出来:美国在传播学研究中主要使用实证的方法,美国高校在该学科领域的教育强调实证的方法训练;而英国较为重视思辨式的研究方法,英国高校在该学科领域的教育重视理性分析训练。但是,他认为美、英的新闻与传播教育与研究各有自身的优势和弱点,他认为应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使之优势互补。 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要求“本科生必须学习理论型和实践型两种类型的课程,大约各占50%的比例,”而在硕士生层面则“有所侧重”(但也并非可以全然不学理论)。[6] 该校的新闻学本科教育的实践型课程,同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一样,也重视新闻采访和报道的核心技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这些核心技巧后,再进入按媒介种类(印刷、广电和因特网)划分的选修课程的学习。其公共关系学专业本科,内容既覆盖公共关系实践的各个方面,又包含对于公关行业的理性评判分析,考察公关行业及其在现代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及其同媒介的关系。该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依然关注理论与实践、媒介分析与媒介实务相结合,但突出主攻方向。例如,新闻学研究专业方向的核心,是学习专业新闻实践和研究分析英国和欧洲的受众、媒介机构、历史与文化,但重在深入印刷媒介或广电媒介的专门领域的专业化学习。又如,公共传播与公共关系学专业方向,包含实践和理论两个部分的内容,但尤其服务于为学生进入公共传播和公共关系行业作准备,帮助学生拓宽、提高和更新这些领域的实践技巧。 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因其学校的性质及该校在媒介、文化与社会研究中的传统,定位成“并非培养新闻工作者,而是培养学生从理论上分析媒体”。 [7] 这决定了它同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及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在传播学科的教学中的区别。但从其课程设置中,依然可以看出其本科生教育重视专业智力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强调深入主攻方向的区别。其本科生教育的三个学位点,不论是单项式的(single honour)还是合作式/组合式的(joint honours)(有些类似于我国的单学位、双学位之分),其第一年的核心课程大致相同,均包括媒介、文化与社会概论,文化分析,文化研究的技巧和方法,在第二学年,文化学理论均是必修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立,显然是为了给学生对传媒、文化与社会进行思辩式的、批判性分析,奠定基础。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其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各个不同的学位点的课程设置则有各自的侧重。 以不同的类型、模式适应社会的多方面的人才需求 研究发现,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就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而言,新闻学教育(或广义的操作性传媒教育)领域的硕士学位点,虽然不忘提供宽广的理论框架,但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不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如:“记录片”、“故事片”、“剧本编剧”等),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新闻学、新闻学研究、公共传播与公共关系学等),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因其学校的性质及该校在媒介、文化与社会研究中的传统,定位成“并非培养新闻工作者,而是培养学生从理论上分析媒体,”[8] 此处不在讨论之列。)而(大众)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我们的研究发现,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研究生教育,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该校社会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领域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方向设置,就分为这3大类(该校提供的材料上的英文表述分别为“Research Degrees”, “Taught Programmes”和“Research and Taught Programme(s)”。在这三大类中,“Research Degrees”对研究的要求最高,而“Taught Programmes”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最高。就“Research 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该专业属于研究与教学型(“Research and Taught Programme”)的哲学硕士点(B型)要求研究生修满3门课,并撰写2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 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就各校的特色而言,调研发现,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特点是很注意国际化。其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为国际化,约50%的研究生是国际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交融、文化争议等,一方面带来了了解不同文化的大量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另一方面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该院进行访谈时,斯帕克斯教授特别谈到,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学生倾向于认为自己国家的传媒体制是自然的、正常的,该系在教学中试图让学生认识到各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这不等于其他国家的传媒体制就是不自然的、不正常的。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的特点,是重视跨学科教育与研究。该系开设的“人类学与媒介”、“媒介与社会学”和“媒介与现代文学”专业方向学士学位点都具有跨学科性质,其课程设置,分别包含媒介与传播,以及人类学;媒介与传播,以及社会学;媒介与传播,以及现代文学两大板块。鉴于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鉴于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的特点,是重视与其他院系的合作以及本系学术群体的合作。该系开设的学士学位点,既有单项式的(single honour),又有合作式/组合式的(joint honours),后者牵涉到该系和其他院系的合作(类似于我国的单学位和双学位)。目前后一类主要有媒介、文化与社会加英语(或法语、意大利语等)(即语言+媒介、文化与社会的组合),历史学加媒介、文化与社会,戏剧学加媒介、文化与社会等组合。此外,该系的课程教学的讲座部分,采取了主题式,不是由一位教师负责整个课程的全部讲课,而是由一个教师群体负责,各人讲自己最擅长的课题。http://www.chuguo.cn/schools/index.aspx?country=%D3%A2%B9%FA

哪个学校招传媒与文化产业 研究生

呆头鹅
善端
偶来捡分来了~~~~~~~~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研究生怎么考

君原于德
散而不反
符合条件即可报考:▲传媒经济学(050336)这个专业包括四个方向:01传媒产业管理02国际文化贸易03文化产业管理04影视项目管理 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三选一)③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④810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复试笔试科目:940传媒经济管理综合复试还有面试,主要考察综合知识,包括主要的专业课,如传播学、经济学基础等课程。传媒经济学 940传媒经济管理综合的参考书: ① 《经济学原理》 曼昆 机械工业② 《管理学》 周三多 高等教育③ 《媒介经济学》 霍斯金斯 暨南大学④ 《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 李怀亮 广东人民⑤ 《文化产业与政策导论》 何群 高等教育⑥ 《 传媒经济学教程(07版)》 周鸿铎 首都经贸大学⑦ 《 媒介经营与管理总论》周鸿铎 经济与管理⑧《系统经济学探索》昝廷全 科学(以上书目仅供参考,如超出范围,均属正常) ,也就是说以这几本书为主,但是也要适当地了解专业动态,最新的内容之类的。还有一个,考专业课要尽量搞到往年的试题,这样先分析出以前的考试范围,再来复习今年的,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尽量向以前考上的师兄师姐多咨询信息。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研究生

若愚若昏
说而不休
传播应该还不错吧呵呵707新闻学基础 ①《新闻理论》②《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③《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④《新闻理论教程》⑤《广播电视辞典》⑥《外国新闻史教程》⑦《媒介批评》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文史要览》919新闻史 ①《外国新闻史教程》②《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③《国际新闻界》(期刊)、《新闻大学》(期刊)、《现代传播》(期刊)920新闻理论 ①《新闻理论》②《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③《新闻理论教程》④《媒介批评》⑤ 与专业相关学术刊物921新闻业务 ①《广播新闻业务》②《广播电视新闻评论》③《新闻报道新思路》 ①《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②《网络传播学》922报刊理论和实践 ① 《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版面研究》②《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①《传播学总论》(第二版)②《传播学史》③《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④《21世纪初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⑤《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文史要览》923理论传播学 ①《新闻媒介通论》②《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战略》③《中西新闻比较论纲》④《传播政治经济学》924应用传播学①《传媒经济导论》2003版②《传媒经营与管理》③《电视收视率解析》④《受众分析》⑤《媒介经营管理》⑧《媒体创意概论》⑨《媒体创意导论》925传播学研究方法 ①《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926电视文化传播 ①《电视文化学》②《电视纪录片比较研究——民众文化的电视记忆》927媒介与女性 ①《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②《媒介与性别》③《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928国际传播 ①《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②《国际传播学》707新闻学基础 ①《新闻理论》②《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③《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④《新闻理论教程》⑤《广播电视辞典》⑥《外国新闻史教程》⑦《媒介批评》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文史要览》929国际新闻 ①《国际传播与对外宣传》②《国际传播与媒介研究》③《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④《全球化视野中的国际传播》⑤《镜头里的第四势力——美国电视新闻节目》⑥《外国新闻传播史》⑦《广播电视新闻英语》⑧China Daily、Times 、NewsWeek等报刊参考资料:kaoyan.hjenglish.com/page/24878/很多人对中国传媒大学有一定情结,但是我是今年传媒大学的国际新闻的研究生,说实话新闻专业的工作不太好找,连人大的都有很多待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