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用传播学概论的知识来论述微信。

大报复
养心
这道题是我前几天的考研题,我用了强关系弱关系、使用与满足理论、社会分众化、群力压力消失、选择性接触、增加公众近用权六个原理(当然可能还有其他的),强关系是微信本身的特性,其他理论主要是分析微信的公众账号

从传播学来看微信传播有哪些模式

惺惺作态
传播模式是指研究传播过程、性质、效果的公式。卡尔·多伊奇1966年在《政府的神经》一书中曾论述过在社会科学中模式的主要优点。首先是模式具有构造功能,能揭示各系统之间的次序及其相互关系,能使我们对事物有一个很难从其他方法中获得的整体形象。在这一方面,模式能为各种不同的特殊状态提供一个一般的图景。其次是模式具有解释的功能,它能用间接的方式提供如果改用其他方法则可能相当复杂或含糊的信息。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传播学研究中出现了反映不同观点和不同研究方法的多种模式,但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模式。早期多为单向线性模式,50年代以来普遍强调传播是双向循环过程。具有代表性的传播模式是:1、“5W”模式又称传播的政治模式。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 (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1948年由美国政治学家H.D.拉斯韦尔提出,后广为引用。西方认为“5W”模式概括性强,对大众传播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它忽略“反馈”传播因素,有局限性。2、香农-韦弗模式又称传播的数学模式。1948年由美国数学家C.E.香农和W.韦弗提出。特点是将人际传播过程看作单向的机械系统。西方认为,此模式开拓了传播研究的视野,模式中的“噪音”表明了传播过程的复杂性, 但是 “噪音”不仅仅限于“渠道”。3、两级传播模式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社会学家P.F.拉扎斯菲尔德提出。此模式强调“舆论领袖”的作用。西方认为,两级传播模式综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但夸大了“舆论领袖”的作用及其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依赖性,把传播过程简单化了。将受众截然分为主动和被动、活跃和不活跃两部分,不符合传播的现实情况。此模式以后演变为多层次的 N级传播模式。4、施拉姆模式50年代由美国传播学者W.施拉姆提出,是较为流行的人际传播模式。此模式强调传者和受传者的同一性及其处理信息的过程,揭示了符号互动在传播中的作用。图中的“信息反馈”,表明传播是一个双向循环的过程。5、德弗勒模式又称大众传播双循环模式。50年代后期由美国社会学家M.L.德弗勒提出。在闭路循环传播系统中,受传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送者,噪音可以出现于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此模式突出双向性,被认为是描绘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模式。6、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由美国传播学者B.韦斯特利和 M.麦克莱恩提出。图中 X指信源,A为传者,B为受众,C为把关人,F为反馈。此模式在突出信息的同时,特别强调把关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图中B得到的是经过C过滤的信息。7、波纹中心模式由美国传播学者R.E.希伯特等在70年代中期提出。图中“代码”指文字符号系统, “调节者”指政府、 团体、 消费者,“过滤器”指文化和社会系统,“信息放大”兼有空间和心理的含义。如图所示,大众传播过程犹如投石于水池中产生的现象──石子击起波纹,波纹向外扩展到池边时又朝中心反向波动;在扩展和回弹的过程中,波纹(即信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此模式强调大众传播同社会、文化等的关系,显示了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8、一致性模式又称传播效果的心理模式。源于认识心理学理论。此模式认为,传播效果往往取决于传播内容对受传者固有信仰、观点、态度的威胁或强化程度。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家T.M.纽科姆、L.费斯丁格和D.卡特赖特等。

新闻传播学考研应该做那些准备

冒牌货
恶乎介也
在考研人群当中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把“大学”当“高中”过,大学四年每天的生活就像高中一样规律,从不迟到,更不翘课,认真做作业,认真准备每一次考试,年年都拿奖学金,几乎没有业余生活!这些同学到了大三的时候才开始思考人生,思考自己将来的出路……想了半天,发现从小到大最熟悉的就是考试,其他的好像自己都不会。看来看去,考研毕竟也只是一种考试,他们很熟悉,也很喜欢,虽然备考很辛苦,但起码熟悉复习套路,轻车熟路。找工作还需要自我分析、行业调研、简历、网申、笔试、面试、形象礼仪、口才营销、体检……还是考研简单,只有客观题和主观题,只要会写名字会涂答题卡就可以了,于是他们决定考研。

听一位考研过来人讲述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

维兰德
老物件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中公考研上海分校听一位考研过来人讲述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各位学弟学妹们,我的考研成绩是373分,报考的是深圳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对于文科性质的专业来说,这个分数并不高。个人认为文科是比较好拿分的,它的主观性比较强,自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我这次的两门专业成绩分别是131和120,我是跨专业考研,本科学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与报考专业几乎完全没有关系,能考这么个分数我已经很满意了。我没想到的是公共课考得这么不近如人意,连一直是我的强项的英语也没考好,可能还是平时太大意了,导致考场发挥不顺利。我的正式复习战线大约是七个月,时间还算合理,期间领悟了很多道理。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备考经验。  关于选择学校和专业。我选择深大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优越,就业较好,而且深大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都比较齐全,开放程度较高,可以开阔眼界,但这个学校不是211,也不是985,很 多同学估计不会选择它,看个人吧,复习的前阶段可以给自己定高中下三个供选择的学校,到后期根据复习情况再决定。关于专业,一般人都会选择本专业,我刚开 始也准备选择国贸专业,因为觉得比较保险,但是后来有人跟我说国贸不需要考研,对就业也没多大帮助,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学院几乎没上过高数这门课 程,之前的学长学姐有考数学的几乎都全军覆没了,所以最后我放弃了考本专业。我本人很喜欢新闻传播这门专业,很多同学也都说我很适合学新闻传播,出于对它 的热爱我就选择了它,事实

新闻传播学考研需要看哪些书?

纬书
德行
新闻传播学考研需要看《新闻理论十讲》、《传播学教程》、《中国新闻史新修》、《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文化史概要》、《比较新闻传播学》 、《新闻采访学新论》 、《现代新闻评论》、《新闻写作教程》 等书籍。列举如下:1、新闻理论十讲《新闻理论十讲》是2008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力丹。本书适合于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课程、非新闻专业通用课程,对于新闻业界人士而言,也是充满智慧、极富启发的优秀读本。2、传播学教程《传播学教程》是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庆光。 本书主要论述的重点是大众传播,是大学新闻、广播电视、广告、公关、出版等有关专业的教材。3、中国新闻史新修《中国新闻史新修》是2008年8月1日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廷俊。本书主要讲述了以“帝国晚期”、“民国时期”和“共和国时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等有关内容。4、外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写作宗旨,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追录宏大的历史、拼接生态的地图、描摹变迁的影迹。在本书中,作者采用通史的方式,以时间为经,以前述的七大剖面为纬,以新闻事业在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展开为主干,移步换形,力求藕断丝连,将西方与世界新闻传播事业史的宏观画面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5、比较新闻传播学《比较新闻传播学》是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童兵。本书讲述了研究比较新闻学的意义和方法,以及中外比较新闻学的发展过程和差异等内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闻理论十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播学教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新闻史新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国新闻传播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较新闻传播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麻烦推荐几个关于传播学的微信公众号,最好说明理由谢谢

崔憬
虽严不威
Promote each child comprehensive, healthy, harmonious development

人大传播学考研需要看哪些书啊?

冬春篇
大喜事
所有考传播学的一般都出不了以下的范围,具体你自己再核实一下:《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 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2005。《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09/2010》陈力丹,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2010。《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佛林,[美]坦卡德著/ 郭镇之主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丁汉青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传媒变革力——传媒转型的行动路线图》喻国明,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新闻写作精要》高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新闻编辑学》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国际新闻界》杂志,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近一年。《新闻传播学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2011》金圣才,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

传播学考研学校选择问题

金石情
外重墨缴
1,如果想从事传媒专业,优先考到传媒行业比较发达的城市,这是毫无疑问,所以,自动排除某些学校。2,有朋友在武大和华科都读新闻,但是具体区别,还真没什么了解,但是不要严格扣新闻和传播的区别。如果不做研究,2者接近等同3,没听说有新闻客户端或者新闻这个行业,并且过于狭窄,听你的描述,应该是想做互联网媒体,并且偏重于门户,对吧?其实进这些公司,研究生学历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看重实践和经验我是学传播学的,一般来讲,传媒经济(媒介经济)、网络传播、媒体管理这几个方向不错。另外要是想搞研究的话那就多了,基本上都很不错,因为传播学还没有发展成熟。以上三个只是就业比较好些。至于好的学校和机构当然是社科院新闻报传播研究所是最好(基本都是内定),但是我们基本考不上,而人大、北大、复旦、武大都不错,只是也比较难考,而且还歧视一般院校的学生,相对比较难考。郑州大学、兰州大学、安徽大学传播学都不错,可以试试这些院校,要是实在是想考不太难的学校,那就找第三区域的,四川的大学,云南的大学,这些学校好考些。自己多多关注些,多多查查那些学校招传播学,不用太在意网上的排名,没有用的,也可以到当地问问学校的口碑怎么样。最后祝你考个理想的学校。就是因为搜索无能才来问。追答那还是不要考了,你以为研究生是补本科的课么,研究课题很烦的

本科学 传播学 考研有什么方向

藉外论之
越菊
可以的,考研的专业是可以自己再选的,只要符合报名条件就行,任何专业都可以报名。考研不应该是在自己所学的专业上深造吗从传播跨到编辑出版学这个跨度是不是有些大不是这样的,考研也可以看成自身专业的再次选择,很多都是跨专业的。你这跨度很小了,都差不多。当然可以的,你可以去浩学西交大 kao 研 wang 看看,上面有很多关于考研这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