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求问重庆大学会计专硕复录取比?难度?二战急求!

阿尼甘
孤儿院
2019年复试分数线220,参加复试的有221人(实际进复试的人,最起码有20人直接放弃,没有去参加复试),最终录取了45人,这45人不包括推免,(原计划是考研招23人,推免招22人,但是推免最终只录取了12人,空余出来的10人给了考研名额,再加上扩招了12人,最终录取了45人),考250分以上被录取的概率比较大(复试正常发挥的情况下),总的录取情况是:260+有3人,250+有25人,240+有11人,230+有6人,剩下的人都是炮灰,最低分录取到236分(230多分被录取的都是复试表现得极为出色的),希望解答对楼主有帮助,加油!

重庆市会计专业硕士学校

其合之也
月季
重庆这边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的会计专业不错,可以看看

重庆哪些学校有会计专业硕士

芙蓉诀
翠菊
重庆大学 重庆理工 重庆工商 西南大学 重庆师范会计专业、 当然是重庆工商大学的最好咯。

重大会计专硕毕业工资多少

巧转
犯罪学
看学校,财经类211,985学校就业率自然高。还有再怎么也是研究生学历,一份工作绰绰有余,薪水的话,研究生起点一线城市普遍五千以上吧,二线不好说。当然你如果是去四大一万多一个月,还有就是会计职业经验最重要,其次是学历、职称、证书等等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专硕复试分数线

冬之祭
中心镇
你好,对于这个问题那要看学校的情况,如果是一般的本科院校,一般网上给出的成绩都有可能偏高,实际录取要比这个分数低十分左右,而且这都是大多学校的一种做法。

重庆工商研究生院会计学有专硕2年

蹲循勿争
未济
会计专硕学制、学费、复试分数线、初试科目设置、考试范围等等都可以到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看看相关的招考简章或者通知哦,专硕的学制有2年有3年的,会计专硕大多是两年。考试科目也较为简单,笔试只考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与英语二,管综复习可以看下常成的管理类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写作复习指南 与逻辑复习指南、数学高分必备等系列资料,虽然考试科目较为简单,但是假如17考的话,目前应着手用心复习备考了啊。

重庆大学会计专硕考哪些科目?说具体点,诚挚感谢!

无咎无誉
发烧友
看重庆大学的考研网站啊,如果你考重大就得时刻关注,不要相信别人跟你说要考什么,我跟你说了也不要相信,自己去看最好!

非名牌大学会计专硕就业前景如何?

痕之探
弗克利
会计专业硕士就业怎么样,去哪里工作,这是每一个准备考或已考上的同学都关注的问题,会计专业硕士毕业的时候就业去向广泛,会计师事务所、国有企业、银行、外企等,目前来说,会计硕士供需比例是0.8:1,可以说就业前景非常看好,可以说,任何一个企业都离不开会计,如果追求一份安稳的工作,会计硕士是首选,另外,会计硕士就业薪资水平也逐年攀高,据凯程会计硕士老师的统计,薪资达到了7-22万每年。  为了对会计硕士有更深入理解,我们采访了全国最强最有名气的会计硕士辅导班凯程教育,专访了会计硕士洛老师,请教了有关会计硕士的问题,整理如下。  凯程会计硕士专家洛老师说,会计硕士旨在为国家培养一批既懂中国会计,又懂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人才。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基础扎实和具有较强业务能力、有较强外语水平和具有创造品质的会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前景非常看好,具体如下。  一、国企或外企  如果你的会计专业知识掌握还不错,自己又比较愿意适应那种较为忙碌的生活,就业时不妨多关注一下这些单位。在这些企业里面,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压力,但压力也会变成继续努力的动力。  二、会计师事务所  很多考会计的研究生都选择了会计师事务所,一般而言,事务所能让考生学到在企业10年甚至20年也学不到的东西。如果你对专业知识掌握得已经很熟练,并且又感觉能适应经常出差加班的工作,可以选择事务所。但是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事务所的工作强度是很大的,不过有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报酬也是很可观的。  三、公务员  近几年国家机关每年都要招考公务员,对那些从小就有治国理想的同学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你感觉能忍受公务员的清贫生活,并且对公务员这个职业有较浓厚的兴趣,可以在每年毕业前参加公务员招考考试。  对于会计硕士学费,凯程会计硕士专家洛老师一一为我们解答了,会计硕士学费要比其他专业贵一些,例如中财会计硕士2年10.8万,具体学费可以在您所报考学校的研究生院官方网站有招生简章,里面有学费这个说明。  会计硕士考试科目是英语2和199管理综合,其中199管理综合报考初等数学,逻辑,写作,据凯程洛老师介绍,凯程2014年考会计硕士最高分达到了249分。  对于会计硕士院校排名,凯程洛老师给我了一个表格,具体如下。  学校排名这些问题,在每个人的心理层面都只有自己的看法,个人的偏好,所处环境不同,自然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我这里也说说我的一些看法,我知道这样的文章, 一定会引人注意,并招来非议,但我力求把我所知道,并综合多位考生的想法展现出来,让大家选择。 备注:各类别没有排名的前后区别,只按不同类型说明。  第一类:国家985,211工程院校+国家会计学重点学科  1厦门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3中山大学  4上海财经大学  5中央财经大学  第二类:国家985,211工程院校+省级会计学重点学科或工管重点学科  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上海交通大学  4复旦大学  5西安交通大学  6南京大学  7武汉大学  8南开大学  9重庆大学  10湖南大学  11吉林大学  12北京交通大学  13暨南大学  14中国海洋大学第三类 优质财经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或211工程院校)  1东北财经大学  2中南财政大学  3西南财经大学  4财政所研究生院  5江西财经大学  6天津财经大学  个人认为中国最好会计学,mpacc院校(部分)  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上海交通大学  4复旦大学  5厦门大学  6中国人民大学  7中山大学  8西安交通大学  9南京大学  10上海财经大学  考虑因素:  1学校在国内国际名气--第一印象。  2会计专业排名—圈内的实力指数。  3地域差别—就业的范围和薪资(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4区域得分—同类地区中学校的声望(比如在北京,央财很不错,但有几座大山压着,所以央财在北京的地位就不如东财在大连的地位显眼了,同类如上财。) 5国际交流,商学院的三大认证。  再者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不同区域的专业学校和综合性大学有时很难比较,我举一个例子,南京大学pk上海财经大学  1综合实力,我相信南大强于上财。  2会计学实力,我认为无论在师资或是规模上,上财强于南大。 3区域优势,上财在上海,自然经济优势明显,强于南大。  4区位定位,上财在上海(人),和南大在江苏(人)的地位比较,是明显的,南大优势。 5资源优势,南大在江苏享有最大的资源那是无疑的,相比上财的资源被复旦,交大分摊。  以上很明显看,上财在会计专业强于南大,但在综合,区位,资源等方面弱于南大,所以综合考虑我的看法是南大会计学,mpacc优势略大,若相比较复旦交大,则上财的优势又不明显。同理的,还有南开和东财。  还有就是存在的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社会认可度的问题,很多用人单位,社会个人对每个大学的每个专业在国内大学的总体水平不是那么清楚,却对一些耳熟能详的大学更为感兴趣,这也是凯程会计硕士学员多次求职应聘的经验---牌子似乎比专业更有效。当然两者兼备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会计专硕全国高校排名

逃于大泽
梵高
mpacc教指委没有对mpacc做任何排名。因为会计专硕和学科评估重视学术评价不同,专硕偏重于应用,所以传统上会计学学术方面的评价,并不适合评价专硕。虽然有一些民间排名,但指标并不科学,也不透明,加之不同排行榜差异很大,莫衷一是,是信不得的。从2017、2018年复试线看,240分以上的有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泰、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也出现超过240分的情况;而230分以上的有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部科研所、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吉林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哈工大、东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河北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等也相对较高。整体看,除少数高校复试线有一定差异,大多数高校的复试线和会计学专业的声誉度相当。目前,国内拥有国家会计学重点学科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东北财经大学8所,纯粹从会计专业实力和声誉看,是其中的佼佼者。此外,财政部是我国会计工作的主管机构,其下属的财政部可以说、三个国家会计学院在行业内也非常认可。PS:至于拥有会计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全国范围遴选的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比较有特色)的高校则,包括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山东经济学院,浙江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金陵科技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疆财经学院,江西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湖南大学,西安财经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广东财经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铜陵学院,嘉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