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谢维和的担任职务

吞舟之鱼
哥俩好
《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荷)范坡伊森(Van Peurson,C.A.)著;刘东,谢维和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5《马克斯·韦伯》 (英)帕金著;刘东,谢维和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cation 麦克·F.D·扬主编;谢维和, 朱旭东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未来的课程》麦克·扬著;谢维和, 王晓阳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教育政策分析.2001》,教育科学出版社,谢维和等译,2003年12月 《当代青年社会学》,谢维和等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走向明天的基础教育》,谢维和,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谢维和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从分配到择业》,谢维和、王洪才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影响教育中长期发展的三个问题》,谢维和,《中国教育报》,2003/07/12。《我国教师培养模式的制度改革》,谢维和,《中国教育报》,2002/03/02。《公共利益: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坐标--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谈公共性视角的基础教育》,《中国教育报》,2004/4/17。《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及其主要取向》,谢维和,《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2003。《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与战略选择》,谢维和,《中国高等教育》,2006.(5)。《构建教育经费新的制度平台--兼谈高等学校本科招生并轨改革的启示》,谢维和,《中国高等教育》,2006/1。 《中国的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1990-2005)》,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年07月。《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年的实证研究》谢维和、文雯、李乐夫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1《教育政策分析(2002)》/OECD教育政策分析译丛。范文曜,谢维和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03月《试论费希特的自我能动思想》,厦门大学,1985《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变形的教育符号——从“三好学生”的讨论说起,《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 第3期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中的结构问题,《高教探索》2008年 第6期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策含义,《教育研究》2008年 第6期高校教学水平评估的合理性及其反差,《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 第11期大学的公共性面临新挑战,《教师博览》2008年 第4期素质教育的两种取向及其选择,《教育情报参考》2007年 第5期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的层次结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 第9期还假期独立的价值和功能,《上海教育》2006年 第08A期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走向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教育政策数量变化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 第3期荣辱观与养成教育,《教育研究》2006年 第4期教育公平与教育差别——兼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人民教育》2006年 第6期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与战略选择,《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 第5期青少年学生的发展类型与识别的有关理论综述,《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 第3期素质教育的两种取向及其选择, 《中国教师》2006年 第1期构建教育经费新的制度平台——兼谈高等学校本科招生并轨改革的启示,《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 第1期实践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 第1期高校课程的变化与特点,《教育研究》2005年 第2期变“学历教育”为“资格教育”,《内蒙古教育》2005年 第2期分层、标准化与证书——高等教育内部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 第8期我看《教育研究》——为《教育研究》杂志创刊25周年而作:《教育研究》倡导学术交流与争鸣,《教育研究》2004年 第4期科学发展观与教育的改革,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 第2期影响教育中长期发展的几个问题,《决策与信息》2004年 第2期对口与适应——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两种关系模式,《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 第4期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支撑——评《区域大学的使命》的区域高校发展观,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 第4期现代社会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家》2003年 第10期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两难,《农村工作通讯》2003年 第11期中国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年 第10期综合课程建设与伯恩斯坦的编码理论,《教育研究》2003年 第8期战略性大学与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定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 第3期论师范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三重目标,《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 第8期深化改革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教育与职业》2003年 第9期论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特点——教育学概念体系的创新与转型,《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 第2期教育要先导 研究应先行,《教育研究》2003年 第1期优质教育资源的涵义,《教师之友》2002年 第12期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研究》2002年 第7期论优质教育资源的涵义与建设,《人民教育》2002年 第11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变学历教育为资源资格教育,《新疆教育》2002年 第7期论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四个基本关系,《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 第10期教师培训:补充还是转型, 《教育人事》2002年 第4期教师培训:补充还是转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 第1期适应新的形势,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中国考试:下半月》2001年 第8期我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教育标准,《教育研究》2001年 第11期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及其主要取向,《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 第6期信息社会与“新教育”(笔谈):“新教育”的社会基础和特点,《教育研究》2001年 第1期政策分析与教育,《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 第6期通过发展民族教育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开发,《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 第2期重要的是减轻中小学生的心理负担,《教育研究》2000年 第4期办网络教育需要新的人才观教学观管理观,《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 第12期论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兼答吴康宁教授的商榷文章,《教育研究》2000年 第6期论教育科学的普及,《教育研究》1999/04北京市城镇普通初中校办学条件现状调查,《教育科学研究 1998/06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关键在教师——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一点体会,《中国高等教育》1998/11城镇中青年流动人口的职业流动,《青年研究》1998/02班级:社会组织还是初级群体,《教育研究》1998/11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看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北京教育》1998/Z1论高等教育对现代社会的适应,《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4化解难点:加强流动人口及移民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 第6期关于建立高教体制微观基础的思考,《北京教育》(高教版) 1997/03关于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几点思考,《北京师范大学》 1997/02简论基础教育的价值和学校的责任,《教育研究》1997/05关于中国青年价值观的描述,《中国青年研究》1996/03德育:从人本身出发,《江西教育科研》1996/05关于“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教育科学研究》1996/01我国教育管理体系改革的走向,《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3班级作为“初级群体”的理论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05论教育与社会的资源交换,《语文教学通讯》1995/02论青年社会学的学科特征,《青年研究》1995/08素质、发展与教育,《教育研究》1995/12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及其分析,《教育研究》1995/10论现代青年的分化,《中国青年研究》1994/Z1错位与换位——市场经济中青年教育的难题与对策,《青年研究》1994/01论教育与社会的资源交换,《教育研究》1994/12论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6

重庆文理学院有哪些校区

其名为窃
关于爱
重庆文理学院有红河、星湖两个校区.红河校区:重庆市永川区红河大道319号星湖校区:重庆市永川卫星湖文化旅游区重庆文理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渝州教育学院分别创办于1976年和1972年;2001年5月两校合并组建为渝西学院;2005年4月,学校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   学校坐落在距重庆市主城区56公里的永川区,有红河、星湖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719亩,校舍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77万册,教学仪 器设备总值1.9亿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电子阅览室设施齐备,校园网设备先进,教学、科研及生活设施完善;现有教职员工12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 士1名、正高级职称人员110余人、副高级职称人员250余人,博士180余人、硕士690余人,外籍教师10人,外聘专家教授300余人。  学校确立了“建设应用型学科,开展应用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创建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应用为本,管理创新,开放办学,特色发展”办学思路和建设“区域性、多科性、特色应用型大学”发展目标。  学校开设了54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农学、法学、经济学九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 万余人,本科生源跨全国20多个省(区、市);来自美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留学生70余名;与市内外10余所高校合作开展研究生教育,兼职硕士生导师 40余人,联合培养研究生70余名。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应用技能过硬、社会适应能力强,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肯定和欢迎。学校毕业生遍及全国 20多个省(区、市)的各个行业领域,大多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2012-2013年度,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 强”;2014年入选为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成为首批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近3年,科研项目持续增长,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6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80余 项,科研到账经费达到3000余万元;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大幅度增加,被SCI、SSCI收录16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100余项。学校大力开展应用 型研究,先后成立了重庆市光电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光电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特色植物种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高校园林花卉研 究中心、重庆市高校微纳米材料工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微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协同创 新中心等市级特色科研平台。在光电材料与器件、特色植物种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品牌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有力推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办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重庆文理学院学报》、《重庆高教研究》等省级学术刊物。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进行了一系列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在当代 高校的构建与实践”获得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高校三标一体教育质量模型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师范新升本院校的转型发展与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获得重庆教学成果一等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获得重庆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特色苗木良种选育及现代设施繁育技 术体系创建与应用”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园林专业被立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重庆文理学院-重 庆渝西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被立项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累计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21项、市级及以上质量工程项目50余项、市级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11项,3名教师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校还先后获得首批“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教育网络示范单 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全国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重庆市“园林式单 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国内交流合作。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友好学校关系, 在交流学生、交流访问学者、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公派俄罗斯留学、与美国西北理工大学、马来西亚2+2联合培 养本科生、美国和新加坡带薪实习、留学菲律宾等项目;与永川、大足、彭水、垫江、贵州省丹寨县、绍兴市越城区等区县建立了“校地合作”伙伴关系;与中科院 重庆研究院所属的重庆德领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重庆中集物流有限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创新合作办学模式。 如今,重庆文理学院正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即服务、学生即顾客、质量即生命”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顶天立地”发展战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性、多科性、特色应用型大学。

曾昭聪的已发表的主要论文

不考不鸣
回坐忘矣
1.《洞口高沙方言中的三分指示代词及其他》,《邵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2.《〈佛国记注译〉指疵》,《安顺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3.《〈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商补》,《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1期;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札记》,《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5.《训诂学的开拓性硕果》,《北方论丛》1997年第6期。6.《〈清平山堂话本〉补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1期;7.《释“管押”》,《辞书研究》1998年第3期;8.《谈〈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源功的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4、5期;9.《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奠雁”习俗》,《文史杂志》1998年第5期;10.《从形声系统与同源系统的关系看声符示源问题》,《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2期;11.《〈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4期;12.《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及其研究意义》,《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99年第5期;13.《“年龄”探源》,《语文月刊》1999年第11期;14.《〈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再补》,《古籍研究》1999年第3期;15.《“二程语录”词语小札》,《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16.《元明剧曲中“耨”的词义文化探源》,《汉字文化》2000年第2期;17.《释“不间”》,《辞书研究》2000年第4期;18.《黄永武〈形声多兼会意考〉述评》,《语言研究》2000年第3期;19.《王力先生有关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5期(2000年9月);20.《〈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指瑕》,《古籍研究》2000年第4期;21.《语言与文化的深层融合——读〈古汉语文化探秘〉》,《台州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22.《黄侃在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方面的贡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6期;23.《从“陆九渊语录”看〈汉语大词典〉的若干疏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24.《〈原本玉篇残卷〉中的同源字问题》,《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25.《原本〈玉篇〉中的语源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26.《宋儒语录二种点校指瑕七则》,《书品》(中华书局)2001年第2期;27.《形声字声符示源现象中的若干特点》,《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28.《市语研究的硕果》,《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1期;29.《人名禁忌及其文化内涵》,《华夏文化》2001年第1期;30.《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价值论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2期;31.《“二程语录”在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价值》,《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32.《历代万卷楼及其藏书》,《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33.《读〈元本琵琶记校注〉札记》,《古籍研究》2001年第2期;34.《杨树达先生有关“形声字声中有义”之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8期(2001年6月)。35.《〈寒山诗注〉札记》,《书品》2002年第1期;36.《“馒头”的传说及其语源辨正》,《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37.《中国古代的石经及其文献学价值》,《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38.《〈古代汉语〉教改初探》,《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39.《从词源学史看宋代“右文说”的学术背景》,《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40.《〈清平山堂话本〉词语选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年第2期;41.《“有请的”、“经纪人”的称谓义》,《辞书研究》2002年第4期;42.《关于声符示音功能研究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版)2002年第1期;43.《中古佛经词语零札》,《广州华苑》2002年第2期;44.《谈明清俗语辞书在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编纂方面的作用》,《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1期;45.《从中古佛经词语看语文辞书的书证溯源问题》,《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46.《同声符反义同源词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47.《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新创获》,《广州华苑》2003年第1期;48.《中古佛经词语与辞书书证溯源》,《台州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49.《解读故训材料的科学方法》,《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50.《评〈唐宋词常用语释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51.《〈风月锦囊笺校〉词语札记》,《古籍研究》2003年第2期;52.《从汉民族思维特点看声符示源的理据》,《汉字文化》2003年第2期;53.《唐传奇〈玄怪录〉〈续玄怪录〉释词》,《唐都学刊》(社科版)2003年第3期;54.《汉语词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暨南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5.《中古佛经释词四则》,《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56.《〈小学考〉的学术价值》,《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7.《读明清俗语辞书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58.《面对新世纪的训诂学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9期。59.《明代歌曲释词三例》,《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60.《〈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简评》,《汉字文化》2003年第4期61.《一部富有特色的中国语言学史著作》,《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62.《当代权威词典应重视明清俗语辞书》,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6期(2003年12月);63.《解读〈孟子〉同义词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6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例释》,《汉语史学报》第四辑(2004年1月);65.《〈文史文献检索教程〉(介绍)》,《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2期;66.《〈古辞辨〉在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4年特刊;67.《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8.《释“诅”》,《广州华苑》2004年第1期;69.《〈风月锦囊笺校〉补议》,《陇东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70.《关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论争回顾》,《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2期;71.《佛经音义研究的力作》,《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7期;72.《〈尔雅·释诂〉郭璞注中的双音词》,《古籍研究》2004年卷上(总第45期);73.《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辨释价值》,《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74.《汉译佛经与汉语词汇》,《华夏文化》2004年第3期;75.《〈慧琳音义〉中的词源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76.《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学史述略》,《暨南学报》2004年第6期;77.《当代大型辞书书证晚出词条举例——以见于明代歌曲中的词语为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9期(2004年10月);78.《近代汉语研究的世纪总结》,《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79.《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80.《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方法刍议》,《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2004年12月;81.《面向应用语言学的汉语词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2.《话说“凤凰”》,《文史知识》2005年第1期;83.《中古佛经中的字序对换双音词举例》,《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84.《中古佛经词义抉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5.《中古佛经中的委婉语考析》,《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6.《墓志的语言学阐释》,《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4期;87.《〈齐民要术〉有关“得名之由”的探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8.《郭璞的语言学成就》,《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9.《中国古代宗庙称谓词义辨析》,《广州华苑》2005年第1期;90.《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指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91.《〈酉阳杂俎〉中的词源探求》,《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3期;92.《“牵砻”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93.《魏晋至唐五代笔记杂著中的词源探讨略评》,《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94.《郭璞〈尔雅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95.《古代的“巫”及相关职业》,《华夏文化》2005年第3期;96.《〈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97.《〈颜氏家训〉中的词源探求》,《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98.《历史上的汉语教科书——读〈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书品》2005年第6辑;99.《一种特殊的文化词语——数词词素参与构成的詈词特点及其语源分析》,《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100.《〈抱朴子内篇〉词语零札》,《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6期;101.《面向海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暨南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102.《十年来道教典籍词汇研究综述》,《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二作者);103.《杨树达先生汉语词源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二辑,2005年1月;104.《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的词源探讨述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05.《佛经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2005年12月);106.《佛经音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书品》2006年第1期;107.《关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断想》,《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2期;108.《〈汉语缩略研究〉读后》,《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09.《宋代笔记〈云麓漫抄〉中的语言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110.《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尝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111.《魏晋至唐代经注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112.《理据——语言研究的新课题》,《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5期;113.《〈古辞辨〉简论》,《辞书研究》2006年第2期;114.《专书词语考释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15.《〈抱朴子内篇〉词语小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116.《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暨南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117.《〈南村辍耕录〉与汉语史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2006年12月 (第二作者);118.《“打牙祭”探源》,《黔南民族师院学报》2007年第2期;119.《品读〈语文丛稿〉》,《书品》2007年第3辑;120.《颜师古〈汉书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2期;121.《玄应〈众经音义〉中的词源探讨述评》,《语文研究》2007年第3期;122.《汉语词源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123.《让辞书更完善——读〈汉语大词典商补〉》,《贵州文史丛刊》2007第4期。

教改论文投稿期刊目录

岂不惑哉
六顺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自在416abc核心期刊高教类: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教育发展研究3.中国高等教育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江苏高教6.中国高教研究7.现代大学教育8.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高教探索10.黑龙江高教研究11.复旦教育论坛12.中国大学教学13.辽宁教育研究14.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5.中华医学教育杂志16.中国实验诊断学17.中国循证医学杂志、18.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19.教师教育研究20.图书馆21.教育探索22.护理学报23.护理研究24.护理学杂志25.护理管理杂志26.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7.护士进修杂志医学综合类:1.中华医学杂志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6.解放军医学杂志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2.复旦学报.医学版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7.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8.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广东医学2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2.上海医学2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4.江苏医药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7.实用医学杂志28.山东医药2011

刘邦惠的论著目录

恋风
不言而出
专著 、译著及教材1.《教育心理学》(合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年出版。2.《小学生心理学》(合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3.《成才三部曲——优生、优育、优教》(合著),重庆出版社1994年出版。4.《管教民警心理卫生》(专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5.《心理学概论》主编(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6.《犯罪心理学新编》主编,群众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7.《犯罪行为心理学》(译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8.《犯罪心理学》(合著,电大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9.《刑事司法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合著),群众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10.《法制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11.《20世纪90年代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12.《犯罪心理学》主编(教材),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13.《犯罪心理学》(教材),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出版。已发表的论文1.二至六年级儿童算术过程中对零概念的掌握,高教研究1986年第2期。2.达维多夫的儿童心理发展观点述评,四川心理学动态1987年第4期。3.200名在园幼儿亲善行为和侵犯行为发展研究,学前教育研究1991年第2期。4.对犯罪青少年卡氏16种个性因素的测定结果简析,青少年犯罪研究1993年第1期。5.AN INVESTIG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IN CHINESE PRESCHOOLERS 《ISSBD会议文摘》,1989年出版。6.AN INVESTIG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LF-ESTEEM AND INFERIORITY BEHAVION IN CHINESE PRESCHOOLERS 《第三届亚非心理学大会论文集》,1993年出版。7.试论儿童的自卑心理,学前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8.创造型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9.美育对高中生创造性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大美育实验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10.美育对高中生人生价值观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大美育实验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11.重视和改革教育实习,培养学生工作能力。《高师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12. 中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 四川心理科学1997年第3期13.心理咨询系列短文16篇《党风月报》1997——1999。(1)心底无私,坦然处事 1997年第10期(2)刻板印象需转变,和谐相处乐融融 1997年第11期(3)洁身自好示他人 1997年第12期(4)善待知已,宽以容人 1998年第1期(5)“得理”也要“让人” 第2期(6)勇于独立,走自己的路 第3期(7)晓之以理巧周旋,友情利益两成全 第4期(8)少女的心理变化是成熟的标志 第5期(9)以自身才干“讨好”领导是上策 第6期(10)以真情感人是最有力量的社会行为 第7期(11)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8期(12)做一个体谅母亲的好孩子 第9期(13)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一半 第10期(14)切莫走进糊涂的爱 第11期(15)守法拒贿朋友多 第12期(16)管好自己,影响家人 1999年第1期间14.罪犯心理诊断及注意点,犯罪与改造研究 1998年第5期。15. 试析青少年不良人际交往与犯罪,〈〈法制心理学研究与应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6.论罪犯心理矫治在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法论坛2000年第4期。(双月刊)17.罪犯心理矫治亟待解决的问题,检查日报,2001年6月15日,第3版。18.试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年第6期。(双月刊)19.幼儿自尊心和自卑感发展的调查研究,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二期。2002年2月。20.罪犯心理矫治的回顾与思考,《法制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21.影响监狱民警心理健康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国监狱学刊,2004年第4期。22.220名男性罪犯人格障碍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5年第4期。23.监狱民警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第8期。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几类期刊?

玛戈璧
蹙之乎颐
  从事网上论文答疑和资料提供2年多,我知道你们想要什么!  网上随便搜的我就不给你了,你自己能找,我给的是文后参考文献。由于文献较多,我不可能全部上传给你,请选择自己需要的篇目,然后按照最后说明的地址免费求助文献全文。  :  序号 题名 作者 文献来源 发表时间 来源库 被引频次 下载频次  1 英语俚语及其风格特征——当代英美俚语辨析之一 王爵鸾 外语学刊 1991-03-02 期刊 9 170  2 浅析英语俚语的特征与风格 张艳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9-15 期刊 0 196  3 英语俚语的修辞格研究 吴叔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0-15 期刊 1 136  4 英语俚语的社会交际功能 朱秀梅; 刘惠玲 文史博览(理论) 2007-11-28 期刊 0 188  5 电影字幕翻译中英语俚语、粗俗语的处理 徐涵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02-20 期刊 0 296  6 正确认识学习英语俚语 谭思敏 科技资讯 2008-03-23 期刊 0 49  7 英语俚语及其汉译 郝瑞英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03-25 期刊 0 181  8 浅谈英语俚语 丁雪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07-10 期刊 0 51  9 浅谈英语俚语对理解英美文化的作用 周宏娟 科技信息 2008-10-01 期刊 0 63  10 英语俚语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 兰天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9-15 期刊 0 47  11 浅谈导游语言中英语俚语的应用 刘婷; 洪常春 黄山学院学报 2008-08-20 期刊 0 32  12 浅谈英语俚语 林庆旺 民营科技 2008-11-20 期刊 0 26  13 英语俚语的语体特征浅析 刘强 甘肃农业 2006-04-15 期刊 0 60  14 论英语俚语的语言特征 陈晖知 企业家天地 2006-03-30 期刊 0 73  15 英语俚语及其翻译的对等性 余郑璟; 魏全凤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07-30 期刊 2 194  16 英语俚语的构词规律及修辞特点 郭风勤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7-15 期刊 0 312  17 英语俚语的风格及其发展趋势 杨祖华 科技资讯 2006-11-13 期刊 0 106  18 英语俚语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发展研究 吴叔尉 琼州大学学报 2006-12-28 期刊 0 386  19 对英语俚语翻译中等值性的思考 余郑璟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7-02-28 期刊 0 136  20 英语俚语浅探 黄艳霞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1-10-01 期刊 0 11  上页 下页共有记录69条  以上是专业数据库(CNKI等)查到的部分文献,您可以去这里免费求助资料篇目的全文:  文献检索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指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大量有关文献集合中查找并获取特定的相关文献的过程。。一般的论文资料检索集合包括了期刊,书籍,会议,报纸,硕博论文等等。刊名: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主办: 安徽工业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安徽省马鞍山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9247CN: 34-1215/C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教研究创刊时间:1984这个应该是个省级的期刊,因为我在知网上查了下,不是核心期刊。《前沿》、《理论月刊》、《湖北社会科学》、《山东社会科学》、《领导科学》、《机械设计》、《煤炭技术》、《制造业自动化》、《中国机械工程》这些都是北大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我可以帮你,联系我吧我们可以详细的聊聊,你可以看看我的百度空间扣扣我啊。

大学学报投稿几天回复啊

妈咪侠
藍鬍子
一般一周内给于答复,可投稿大学学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征稿范围:农业科学、农业工程、畜牧兽医、食品工程、计算机应用、农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同时也刊登质高的研究生学术论文。 《牡丹江大学学报》征稿范围:文史哲研究、科技理论与实践、城市建设与经济管理、政法论坛、教学研究、语言与艺术、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等。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征稿范围:哲学、经济学、政治、文学、语言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 长春理工大学》 (高教版)《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国家级杂志:《社科纵横》理论版《中国XX教育》《中国校外教育》。。 核心期刊: 《继续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北方论丛》《学术交流 》《中国市场 》《财会通讯》《电影文学》《会计之友》 邮箱:may10026@163.com(注明所投刊物)

求几个学术性的刊物

减担
黑兰花
上边推荐的刊物百分之80都是很难发的刊物。 最低也要求博士学位的。 像一些国家级省级学术类刊物 《中国校外教育》《中国科技创新导刊》《时代教育》 《佳木斯学院学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现代经济信息》《中国电子商务》 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好发的而且也不错的期刊。 不过还是看评什么职称用。 论文是什么方面的才能找到合适的刊物发表。 可以加QQ:1023962647联系一下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一览 财贸经济 半导体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地球科学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低温工程 低温物理学报 地质学报 地球物理学报 地震学报 地质科学 电子科学学刊 电工技术学报 电子学报 电信科学 动力工程 动物学报 法学研究 分析化学 复合材料学报 钢铁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高分子学报(中英)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高等学校化工学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国际问题研究 光电工程 工程热物理学报 固体力学学报 管理世界 国际贸易 光学学报 光子学报 硅酸盐学报 航空学报 环境科学学报 海洋学报 海洋与湖沼 化学学报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化工学报(中英) 化学物理学报 会计研究 计量学报 经济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 计算力学学报(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研究所)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机学报 计算数学 建筑结构学报 金属学报 近代史研究 金融研究 建筑学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科学学研究 科学通报 科研管理 矿物学报 空气动力学学报 控制理论与应用 历史研究 力学学报 马克思主义研究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煤炭学报 磨擦学学报 内燃机学报 内燃机工程 汽车工程 情报学报 软件学报 热力发电 燃料化学学报 日语学习与研究 社会学研究 社会科学战线 水力发电学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声学学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生物工程学报 实验生物学报 生物化学杂志 生物物理学报 生理学报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世界经济 世界历史 世界宗教研究 水利学报 石油学报 数学年刊(A、B辑) 数学学报 数学进展 太阳能学报 体育科学 天文学报 通信学报 土木工程学报 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语 外语界 外国文学评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 文学评论 文艺理论研究 文艺研究 文艺遗产 物理学报 物理化学学报 微波学报 微生物学报 无机化学学报 无机材料学报 现代外语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细胞生物学杂志 心理学报 学术月刊 应用数学学报 仪器仪表学报 遗传学报 有机化学 岩土工程学报 哲学研究 自动化学报 振动工程学报 植物学报 自然科学进展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植物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报) 新化文献收录主要内容的文章 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法学 中国翻译 中国机械工程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激光 中国科学(A~E辑) 中国劳动学 中国体育科技 中国社会科学 中共党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报 政治学研究 中国音乐学 中华医学杂志(中英) 中国语文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贵州大学法学院的科研成果

金莲花
霹雳弹
发表论文安和平 贵州省退耕还林的紧迫性分区与退耕策略水土保持通论2006(3)陈 松 “伦理为人、义务为先”——梁濑溟法文化观浅探 选择与冲突陈 松 论承审员在程式诉讼中的作用 罗马法与现代民法陈正发 `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策思考 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杜国辉 现实道德建设的价值定位及原则探析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杜国辉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理论透视 上海党政论坛2006年第3期杜国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视角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4期杜国辉 以科学发展观创新以人为本的实现形式理论与探索2006年10月贵州人民出版社杜国辉 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回顾与思考党的先进性理论研究 贵州人民出版社杜 浩 关于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思考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黄 蓓 试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完善 求实2006年第3期黄 梅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租赁战略的价值探讨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黄 梅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黄 梅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租赁模式探讨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黄 梅 创新教育管理的科学内涵误区及期对策思考贵阳市委党校学报翦继志 国企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的法学思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翦继志 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确立与完善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翦继志 股权优先权的适用及其限制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翦继志 论我国一人公司的监管风险与法律规制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翦继志 中国经济法本土资源新探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翦继志 论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翦继志 公司法律制度的重大创新 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1期冷传莉 论社会募捐中捐款余额所有权的归属中外法学2006年第2期冷传莉 精神损害赔偿在刑事案件中的定位与救济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9期冷传莉 博士招生的制度意义和社会反思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冷传莉 简析合同协议解除和损害赔偿 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2期冷传莉 试论格式条款订入消费合同 海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冷传莉 从医疗事故案件举证责任倒置看制度设计中的利益权衡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期廖 艳 法意与民意 邵阳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刘爱军 危害国家安全罪适用中的几个问题理论研究刘爱军 保险诈骗罪构成要件探析 理论研究刘 郁 大学生态度与性心理现状调查及对应措施 《职业时空》(原《乡镇企业研究》)刘 郁 心理 意义场域同构 人口 社会 法制研究刘 郁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缺失分析 教育研究与实验刘 郁 父母与子女心理素质 科教文汇刘 郁 关于托前儿童抚育方式的几点思考 教育学探讨刘 郁 关注大学生女教师心理健康 当代经理人卢正涛 人大常委应成为积累政治经验最重要的地方美中法律评论2006年第1期卢正涛 加强人大常委会建设的几点思考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2期卢正涛 乡镇直选具有推广价值吗? 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卢正涛 执政要求落实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 卢正涛 中国共产党人大代表的政治角色 中国科学学报2006年第8期卢正涛 和谐社会的知识基础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中国检察出版社)陆卫群 影响农村新型生育文化建立的因素 贵州大学学报陆卫群 男性婚检精液质量及生殖健康状况调查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陆卫群 在校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及避孕行为研究 《生殖与避孕》陆卫群 影响农村新型生育文化建立的因素 贵州大学学报穆昌亮 论西部大开发与我国民族自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05年卷)穆昌亮 论民事诉讼公正与审级制度的改革 经济与法2006年12期穆昌亮 浅析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 贵州刑事法学2006年第6期田应梅 论仲裁中的第三人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田应梅 论民事强制执行的改革与完善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田应梅 对证据立法的初探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田应梅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贵州民族法制与经济建设 贵州大学学学报增刊王朝阳 修改刑法禁止胎儿性别非法鉴定 刑事法学研究2006年6月第一版魏 红 浅论网络犯罪案件的刑事管辖权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魏 红 积极探索高校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有效途径——主题教育活动党的先进性理论研究 贵州人民出版社魏 红 浅析少数民族獐受教育权的促进和保护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魏 红 浅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中国外逃资产追回机制的法律构建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魏 红 试论网络空间中的侵犯著作权犯罪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刑事法学研究2006年6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肖艳红 罪刑法定原则之诠释与解释 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肖中华 危险概念是一个危险的概念——关于狭义危险犯的理论及立法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6年第3期肖中华 渎职罪法定结果、情节在构成中的地位及既遂未遂形态之区分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6年第3期肖中华 入户抢劫问题研究之一:入户抢劫是否仅限于被害人“户” 人民法院报2006年1月18日B4版肖中华 入户抢劫问题研究之二:入户抢劫主观评价的内容 人民法院报2006年2月8日B4版肖中华 入户抢劫问题研究之三:入户诈骗、抢夺等违法犯罪可否转化为入户抢劫 人民法院报2006年2月15日B4版肖中华 谨慎认定商业秘密犯罪切实保障科技人员权益 法制日报2006年1月19日肖中华 论我国驰名商标刑法保护制度的完善 犯罪研究2006年第1期肖中华 也论贪污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法学2006年第7期肖中华 论抢夺罪认定中的四个争议疑难问题 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人大复印资料 2006年12月肖中华 经济犯罪的规范解释 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肖中华 赃物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法治论丛2006年第5期肖中华 侵占罪中“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 法学家2006年第5期肖中华 刑法目的解释和体系解释的具体运用 法学评论2006年第5期杨 晶 社会工作两极化趋势与定位 贵州师范大学报杨 晶 人本模式与社会工作 贵州师范大学报杨 晶 社会工作两极化趋势与定位 贵州师范大学报杨 晶 农村残障儿童社会资本发展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杨军昌 论我国农村老年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兼论”温饱型老龄化“的意义与实施 中国老年学会高峰论坛论文集杨军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贵州跨越式发展 贵州大学学报杨军昌 人口安全与全面小康建设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杨军昌 贵州黔东南猫族侗族自治州出生性别比失调的调查分析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杨开宇 英文笔迹检验初探——对20例英文试卷笔迹检验的分析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05年卷)杨开宇 恶意书写签名笔迹的检验与鉴定 侦查论丛(第七卷)杨仁厚 拉里·戴蒙德民主巩固理论述评 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杨仁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管理民主 理论与当代2006年增刊杨仁厚 完善征地补偿分配法制保障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当代法学论坛郑姝霞 贵州明清时期人口迁移研究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钟佳萍 在WTO规则下如何完善行政复议制度 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钟佳萍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与行政立法 当代法学论坛钟佳萍 宏观调控主体法律责任探索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钟佳萍 论司法赔偿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当代法学论坛祝 颖 浅议不起诉裁量权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罗玉达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社会学思考 贵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罗玉达 贵阳市农民工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罗玉达 关注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社会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李建军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青少年女性自杀的社会原因分析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 贵州人民出版社李建军 继往开来 开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局面 贵州日报 2006年4月20日 第2版李建军 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低龄化问题研究 贵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黄 蓓 试论和谐社会的法制基础 当代法学论坛 2006年第1期黄 蓓 城市私房拆迁立法与和谐社会建设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黄 蓓 国家赔偿立法精神之思考 当代法学论坛 2006年第2期黄 蓓 试论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当代法学论坛 2006年第6期钟佳萍 司法赔偿中侵权责任后置原则的思考 求实 2006年第3期安和平 贵州省城乡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与养老模式研究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司亚勤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与劳动者权益保障——解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刘 诚 对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法律制度的探讨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刘 诚 关于权利的几点认识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5(3)刘 诚 认公司重整人选任模式 《法律科学》2005年增刊刘 诚 著作精神权利之我见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刘沂江 中国法学教育之路:比较与借鉴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刘沂江 股份回购的法律问题研究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5(4)刘沂江 论所有权保留制度的法律性质 《法律科学》2005年增刊罗玉达 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廖克林(第一作者)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对权利和义务的保障 《贵州社会科学》第5期穆昌亮 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律规制之设计 《WTO与中国经济》(学术年会论文集)穆昌亮(第一作者) 论公司法的可诉性缺陷及其弥补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穆昌亮 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看农民工权益保障 《贵州法学》2005年第10期肖 强 论MBO应建立强制信息披露制度 《贵州法学》2005年第9期肖 强 论保险法上的如实告知义务 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5年第2期杨鸿雁 中国古代耻辱型考略 《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李 丽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李 丽 试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罗昌书 论精神损害赔偿 《教育研究论坛杂志》2005年第4期罗昌书 实验教学改革中的思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杨军昌 出生性别比失调与人口安全 《贵州大学学报》杨军昌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高校师德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杨军昌 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民族传统文化问题 《科技与经济》2005年第1期杨军昌 欠发达省份的银色浪潮 《贵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杨军昌 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刍论 《西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杨军昌 贵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人口安全问题 《人口研究》29卷臧兴东(第一作者) 再论保险合同的特征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臧兴东 浅析保险活动中首先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臧兴东(第一作者) 民族经济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卢正涛 改进执政党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方式 《美中法律评论》卢正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个层次 《贵州大学学报》安和平 中国人口预测的自回归颁布滞后模型研究 《统计与决策》安和平 贵州能源矿产开发建设与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研究 《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环境》安和平 论生态立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李长城 论证据的充分性 《证据学论坛》余贵忠(第一作者) 关于行政合同诉讼的几点看法——从行政诉讼的角度进行思考 《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4年卷)余贵忠 西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之探讨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余贵忠 法科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杨 琴 论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必要性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杨 琴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法律问题研究 《贵州大学报》冷传莉 律师眼中的好法官是什么样的 《法学》2005年第8期冷传莉 论格式合同的行政规制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冷传莉 试论西部民族地区开发法制建设的基础 《贵州民族研究》王 伟 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法律思考 《法学杂志》王伟(第一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建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王伟 中国环境法与WTO接轨的法律思考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王伟 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原则制度思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赵少群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履约宽限期 《贵州社会科学》肖中华 危险概念是一个危险的概念 《中国刑事法》杂志肖中华 渎职罪法定结果、情节在构成中的地位及既遂未遂形态之区分 《法学》田莉姝 论汉朝法律儒家化的体现 《贵州大学学报》田莉姝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立法对妇女权利的保障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田莉姝(第一作者)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立法的基本原则研究 《上海党史与党建》田莉姝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吏治 《贵州社会科学》田莉姝 论皇权制度下的宋朝法制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田莉姝 邓小平法治思想研究 《中国科技信息》魏 红 加强生态立省法制建设,促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贵州大学学报》康 军 持有型犯罪基本问题辨析 《贵州社会科学》康 军 论废除死型的中国路径 《贵州大学学报》胡 卫 贵州法学本科教育发展思考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马 军 我国委托贷款法律缺陷及其建议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增刊)刘淑芬 婚姻家庭与和谐社会 《贵州法学》司亚勤(独著) 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 《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司亚勤(独著) 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合作对贵州民族地区的地位和作用 《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司亚勤(独著) 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 《贵州大学报》2005年第3期司亚勤(独著) 试析《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在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运行中的作用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司亚勤(第一作者) 试析古代彝族的伦理思想 《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3期陆卫群(第一作者) Acomparison of quinacrine sterilization(QS) and surgical sterilization(TL) in 600 women in guizhou province,China International Jonmal of Gynecology & Obsterics 83(suppl.2)S1-S160罗俊松(独著) 建国以来贵州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动过程 《统计与决策》蒋红霞(独著) 《影响高校辅导员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 《贵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蒋红霞(独著) 《影响高校辅导员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 《21世纪中国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刘郁(第一作者)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验之我见 《贵州大学学报》刘郁(独著) 走进贫困大学生 《心理与健康》张林鸿 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正义观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1期宁立标 宪政维度下的公民的公正审判权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宁立标 认真对待公正审判权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4期阮志群   小议SA800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其法律对策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3期李卫国   委托执行制度评析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3期李 萍  不作为及其先前行为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4期阮志群 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议 重庆大学学报 2005年第11卷增刊廖 艳 论构建和谐社会与司法公正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5期刘 莉 论庞德的社会控制理, , , , , , 论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3期刘 莉 商事合伙体系论 中国学术研究 2005年第2卷钟佳萍 试论行政赔偿立法与构建和谐社会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4期黄 蓓 对隐私权的几点思考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1期严永和 论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 知识产权 2005年第2期严永和 论传统知识产权的地理标志保护 科技与法律 2005年第2期严永和 西部开发法引入诚实信用原则刍议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3期严永和 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视野 知识产权研究 第17卷吴光升 国外刑事检察权限之比较研究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4期张 林 民族院校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张 林 论公共政策科学化、法制化 中国教育与教学 2005年第1期翦继志 试论产权改革程序中的法律保障与法律服务 贵州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李萍  亲属相盗的处理 贵州法学论坛 第四届文集李卫国  试论代位执行制度 贵州法学论坛 第四届文集李卫国  民事执行竟合问题要论 甘肃社会科学 2005年第6期申开琼 论我国民法通则中民事行为制度的完善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6期姜 哲 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原则刍议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6期廖 艳 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学术研究 2005年第5卷李建军 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世界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贵州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李建军 我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注成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问题研究李建军 中国人与日本人自杀行为的历史文化因素研究 贵州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李世宇 和谐社会论纲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论丛》桂海君 人与环境系统模式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桂海君 人本主义与社会工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桂海君 强价值介入在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中的运用 《贵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桂海君 浅谈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唐飞虎 论网络给大学生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贵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廖克林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学习第四次宪法修正案 《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余贵忠 论法科学生社会化的特点 贵州法学论坛2004年余贵忠 论公益诉讼的完善 中国诉讼法学会论文集 2004年刘淑芬 贵州省高等学校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中国教育改革》2004年第5期刘淑芬 刍议少数民族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 《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12期刘淑芬 贵州民族法学教育的思考 《中国教育改革》2004年第7期李世宇 邓小平发展观论纲 《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肖 强 论我国保险法上的如实告知义务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杨鸿雁 在照顾民族特点与维护国家法律统一之间 《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冷传莉 募捐行为的法律性质 《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胡 卫 法律价值观与文化价值冲突 《安顺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胡 卫 法律价值的实证与思辩 《贵州法学》2004年10期胡 卫 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看中国反腐败之路 《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敌5期胡 卫 解决法律价值冲突的实证与思辩——对一种法律价值冲突解决观的思考 《贵州法学》2004年11期穆昌亮 法律公平价值刍议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穆昌亮 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律规制之设计 《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穆昌亮 论全球化与我国民族自治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王 伟 环境仲裁法律思考 《教育纵横》 2004年第5期王 伟 环境刑事责任法律内思考 《中外教育科学》2004年第5期田莉姝 论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影响 《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田莉姝 汉朝立法指导思想的转变与历史发展的同步性 《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刘沂江 论著作精神权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一期刘沂江 经理层的构建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一期罗昌书 数码摄像在实验室教学中的应用 《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12月增刊杨军昌 贵州人口城市化进程问题研究 《人口研究》2004年10月罗玉达 现代化大潮与中国社会变迁 《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罗玉达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 《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安和平 论贵州山区生态建设与防洪减灾对策 《贵州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安和平 中国人口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探讨 《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6期司亚勤 论基本医疗有限责任与医疗保障 《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李邦治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2期李邦治 形势政策课教学探讨与实践 《中国农业教育》2004年第1期李邦治 农民素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教育与经济》2004年第3期严永和 论西部开发中存在的信用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严永和 知识产权演变:逻辑思考 《私法论坛》第一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李 卓 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 《理论月刊》2004年第六期李 卓 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理论月刊》2004年第六期宁立标 论公民的受审判权及其宪法保护 人大复印资料《宪法行政法》2004年第5期毛元学 独立董事制度移植的法律思考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罗洪洋 清代黔东南文斗侗苗林业契约补论 《民族研究》2004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