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本人正在考研,考的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不知道当下哪个研究方向好,求大神指点~!!

操之则栗
叶莲
这些课题大部分都是捏造的,没用,你随便选一个就行。你考上研假如跟了王导师,王导师做啥课题你就跟着做啥试验,与现在写这些课题不沾边。额,看来您对成信比较了解啊,关于他们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有什么能多透露点吗?(在网上了解这个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还是不错的,为什么分数线那么低啊?)分数线低是命题偏难的缘故。很抱歉,我对这个学校不了解,没发言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到底有多牛

动物屋
非常罪
全国共700多所本科院校,该校在2017年本科院校排名中317位,全国范围看属于中等档次的普通学校,在四川省属于比较好的学校,该校的大气科学和大气探测方面全国知名度挺高。该校的气象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环境科学、基础数学、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都是比较好的学科重点推荐该校气象、计算机两个专业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老师大都住在什么地方?

看门狗
安乐街
航空港附近有好几个地方,那个成信家园就是,还有一些小区。还有些老师住在人南校区,那是老校区,很多老师下班都是搭校车回那的去机场半路就可以看到,楼顶上有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字很大。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到底有多牛

聚散以成
拖拖拉拉
本人目前就读于该校,客观来说,我们学校就是一般的普通高校,并没有很牛。从名字上来看就知道我们是理工科专长的学校,大气、通信、计算机等专业都还是很不错的,但收分也较高。这个学校总体来说是二本院校,但是绝大部分专业都是招收的一本,只有少数几个专业还招收二本。最近我们学校刚刚跟阿里巴巴合作成立了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从明年秋季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我们学校的大致情况就是这样,知名度确实不高,但想考上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另外,我们学校是唯一一所招收国防生的二本院校,住宿条件在川内都是排前的,空调、风扇、独立卫浴四人标准间,24小时不断电不断网,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我们学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学术研究

消防犬
马陵道
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中国气象局研究机构3个、国家统计局研究机构1个、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四川分部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高校哲社基地2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成都市重点实验室1个、成都市校院地协同创新中心1个、四川省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 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四川分部(1个):大气遥感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研究机构(3个):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气象软件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研究机构(1个):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技术与数据挖掘重点开放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软件自动生成与智能服务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大气环境模拟四川高校重点实验室、物理场生物效应仪器四川高校重点实验室、气象信息与数据挖掘重点实验室、气象信息与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信息材料及器件化应用重点实验室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四川省高校哲社基地(2个):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四川科技与经济统计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四川省气象探测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备注:牵头校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与其他六大单位参与共建) 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图形图像智能系统协同创新中心、图形图像与空间信息协同创新中心、集成计算与芯片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培养) 成都市重点实验室(1个):成都市信息安全保密重点实验室 成都市校院地协同创新中心(1个):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研究院 四川省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科技园(备注:四川省第三家通过认定的省级大学科技园) 服务社会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成功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在新型气象雷达系统、中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大气辐射与卫星遥感、天气动力学与东亚季风、环境系统分析和环境监测与评价、高原动力学、信号处理、卫星通信、信息技术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该校自主研制的舰载、机载气象雷达芯片、高精尖信息化软件及产品、北斗卫星定位射频芯片、抗核辐射芯片等被广泛应用于海军、空军、陆军、民航等部门。该校创新性地研制了多个型号的新一代天气雷达信号处理系统,改变了同类装备依赖中国国外进口的局面,在中国国内全面布网,并销往中国海外,其中学校主研的XDPR双极化雷达被美国权威气象雷达专家Dusan S.Zrnic评论为“世界上首部应用于气象业务的双极化雷达”。该校主持并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核心基础平台系统,处于中国国内领先水平;参与东方电气集团、攀钢集团、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等大型制造企业的核心软件开发,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4年9月24日起,欧洲中长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正式在业务预报系统中启用中国研发的风云三号B星微波湿度计资料,这是ECMWF第一次在业务系统中使用中国的卫星数据,该成果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参与研发。此外,该校参与歼10相关科研项目的研发,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歼-10功臣单位”称号。 项目承担&科技获奖 截至2015年3月,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子项目、国家“973”子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7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63项,其他纵向科研项目339项,各类横向科研项目近1500项,共争取各级各类(含横向)科研经费总计到账3.34亿元,年均科研经费达6671万元;共获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等知识产权194项,发表论文近3700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检索论文近1000篇次,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45项。 在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中,该校有19项课题获得立项资助,进入四川地方高校第一方阵。在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中,该校有15项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其中由该校大气科学学院范广洲教授申报的青藏高原地–气水热平衡和高原低值系统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项目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青藏高原地–气耦合系统变化及其全球气候效应”重点支持项目资助,资助经费(直接经费部分)300万元,这是该校首次获得基金委该类型项目的资助。 论文发表 2009-2014年,该校教师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469篇,其中,855篇次论文被SCI等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百余篇论文在《Journal of Climate》(《气候杂志》)、《Optics Express》(《光学快报》)等中国国内外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 李泽椿:52级,气象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科技顾问刘再德:78级,美国Syracuse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北京快网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王澄海:79级,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朝鲜:79届,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国平:79级,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闫帮华:80级,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与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联合中心资深科学家曾庆安:80级,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研究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宇航:82级,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汉军:83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高级物理科学家古松:83届,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邓爱军:83级,宾法尼亚大学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科学家张韧:83届,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贺盛瑜:83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教授,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常委何光碧:83届,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呙平:84级,原新疆气象局通信台任计算机室主任、高工,现任天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杨芳林:85级,美国马里兰国家环境探测中心科学家李曦:85届,中国科技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何建新:87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教授刘和平:87级,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助理教授李双林:88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周率:90届,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高级工程师谌芸:91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预报系统实验室高级工程师黄刚:94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桂华:96届,美国海军研究生院访问学者、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气象领域 陈耆验:55级,湖南省长沙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农业气象和生态农业专家李继烈:63级,四川省人工降雨办公室处长陈泮勤:65届,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刘光轩:69级,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杜继稳:70级,陕西省气象局副局长杨少杰:73级,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广州市气象局局长庄国泰:79级,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副司长赵平:80级,中国科学院气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邓树民:80级,黑龙江省气象局副局长罗德海:82级,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教授、青岛市气象学会副理事长王仁乔:82级,湖北省武汉中心气象台台长、正研级高级工程师谢璞:83届,北京市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方立清:83级,河南省气象局气象台台长陈忠明:84届,贵州省气象局副局长、山地气候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罗云峰:86级,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副司长祝燕徳:湖南省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左雄:87级,重庆市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张强:87届,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中国气象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所长刘汉涛:89届,神六发射功臣,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主任张洪卫:95届,山东省东营市气象台台长、高级工程师 统计领域 滕采模:73级,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党组书记、总队长刘启义:75级,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党组书记、总队长李川渝:78级,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王琪敏:82级,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多吉战都:84级,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光彩:84级,四川省经济学会理事、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冯久先: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副总队长(以上为部分校友,详情请参考资料)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的导师情况?和通信考研方向

小杰
斗牛舞
我是科大通信的,不知道又没有人做物联网,有的话也比较少。如果想搞网络可以报考王晟团队和胡光岷团队由于物联网很大恐怕不是一个学校就能够做的了得,着需要各个领域专家合作才能够完成,如果涉及到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的话,那应该做的是RFID这一块,文光俊老师这方面是大牛,项目都是上千万级别的。他那里肯定有RFID项目,另外电工学院也有很多老师搞射频这块文光俊老师资料1986年、1992年和1998年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工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86年7月--1995年2月,任重庆大学应用物理系讲师。 1995年2月--1998年6月,在电子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8年7月--2000年5月,在电子科技大学抗干扰通信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 2000年5月--2001年5月,在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网络技术研究室作博士后研究。 2001年5月--2002年9月,任新加玻南洋理工大学(NTU)研究员。 2002年9月--2004年5月,先后任日本住友电工公司(SEI)、新加坡VSE公司高级射频设计工程师(SeniorRFDesignEngineer)/项目经理。 2004年6月—现在,任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武器装备预研基金项目、总装预研项目、国际/国内科技合作项目等课题10项。目前,正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总装新品项目1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RFID产业共性技术”1项和“无线通信核心芯片设计及其产业化”1项、科技合作项目4项。研究方向:射频/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RFIC/MMIC)与系统;无线通信、定位、识别、传感器网络技术与产业化;高功率微波毫米波器件;新型电磁材料与应用。科研成果:在PhysicsLetters、IEEE系列、科学通报、电子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物和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SCI和EI收录论文40篇次;出版译著(电子工业出版社,70万字)1本,主编出版ITST2006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IEEE出版社,200万字)1本;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学术任职: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ITST2006/07/08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TPC)主席和成员;APMC、SCI等国际学术会议审稿人;IET等学报审稿人。参考资料:http://222.197.164.248/TutorDetails.aspx?id=7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人力资源考研如何

吸血鬼
爱琴海
人力资源是成信比较老的专业,实力还不错。如果没有名牌情节的话,上一个就是了,学校都差不多。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有什么好专业,以及毕业后去向

天极
人伦
大气方面的专业是不用担心找工作的;电子信息工程也可以,反正电子设计大赛上都还是能拿几个奖项。大气科学

关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驴皮影
放课后
说到专科我倒是有个建议,你就读高职专科院校。优势很大的。毕竟本科院校里面的重点是本科。专科都属偏的。德阳有两所专科院校: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和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王牌专业分别是建筑工程和数控技术。很好就业。成都的就电子高专(你的成绩可能悬)还有就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专业。其实我说的这几个学校你都不一定稳当。但至少比其他本科院校的专科稳当。去年我侄儿420多上的建筑学院。我比较认同德阳的两所学校。而且里面校风不错。也有文科专业。文科上川师也不是很好。不晓的把你分到哪个学院呢。同学,我可以负责人地告诉你,你这个分数(413分)上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专科比较悬,因为就往年该校专科的分数线来看,很多专业的收分都接近本科线(甚至二本线)不妨试试四川师范大学航空港校区(该校区的专科线比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专科线相对低一些,但是不能够保证稳上)能够稳上的学校: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