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成都理工大学保研资格

其动止也
灵气
1、主要基于学习成绩的免试直推。这在保研名额中占据了大部分。通行的做法是学校划定基本学习成绩要求(主要考察学分绩),按照一定名额比例下发到各院系,由院系所结合其他方面情况,上报名单,学校审批。一般情况下只有班级前几名才可能保研。2、特长生免试直推。有些学校为了招徕或留住特长人才,往往给予特别优惠,免试推荐就读研究生。常见的是体育类和文艺类特长生,但名额少,要求很严。3、校际间免试直推。教育主管部门为了鼓励高校间学术交流,减少学术近亲繁殖,近几年大力提倡向其它高校免试推荐优秀毕业生。由于各学校保研条件和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有时候在该校难以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在其它学校反而可能如愿以偿。4、免试推荐、保留入学资格。这类保送生不是马上就去读研,而是保留入学资格一、两年,先按照学校安排去有关部门工作(如作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或作为教育部门选派人员去边远地区支教。此类保送的条件相对要低一些,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申请,一般只有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或活动积极分子才有入选资格。同时,这也并不一定是最佳选择,毕竟要占用一、两年的时间。申请条件(一)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二)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四)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五)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六)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经三名以上该校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经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审查,可不受综合排名限制,但学生有关说明材料和教授推荐信要进行公示。(七)在制定综合评价体系时,可对文艺、体育及社会工作特长等因素予以适当考虑。但具备这些特长者必须参加综合排名,不得单列。选拔程序(1)推荐免试学校公布推荐免试的标准、名额和选拔程度;(2)应届毕业生本人根据推免条件提出申请;(3)学校组织评审委员会或工作组对申请人资格进行评审,确定推荐免试生名单;(4)获得该校的推免资格的毕业生,向研究生招生单位(该校或外单位)提出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复试申请;(5)接收单位向申请人发出复试通知书。复试合格者,发给接收函。申请材料一般需要提交如下材料:1、申请表2、自荐信3、导师推荐信4、成绩单5、由申请者现所在学校教务处提供同意推荐免试的证明信,并加盖公章6、获奖证书复印件、发表的学术论文等复印件7、有的学校要求英语水平类证书(如四六级、托福、GRE等成绩)[1] 申请步骤申请推荐免试研究生一般有如下几个阶段:一、6月-8月 具备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高校陆续发布保研办法或者保研简章。二、6-9月 考生按高校要求准备申请材料在规定期限内寄送给高校。三、9-10月 院校组织笔试、面试。院校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之后,将通知符合条件者体检、复试的时间及复试内容和要求。复试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四、10月 院校发布预录取通知。院校根据复试成绩择优确定申请人的录取资格。五、10-11月 被预录取者参加考研报名取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录取资格者,须在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统考报名时间内(网报为10月1-30日,现场确认为11月10-14日)履行正式报名手续,未办理正式报名手续者不能被录取。一般在第二年的6月,院校会寄送正式录取通知书。

请问成都理工大学保研只可以保本科学的专业还是整个学院的专业都可以?

大之殷也
帆之曲
本学院的相关专业都可以,比如环工院的就可以从五个专业里选好像是只能是本校的本专业

怎样获得成都理工大学向校外推免研究生资格

其生也勤
分两步1 外校同意要你去目标院校官网填单子 然后去学校面试 成功的话会给你接收函2本校同意放你 学习成绩站85% 其他奖项站15%然后会有面试这两个缺一不可

关于推免上成都理工大学相关问题

问知
罂麦
能推免过去的,一般来说,问题都不大的成都理工大学是双一流高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实力挺不错的;该校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核科学与技术以上7个类专业,是他们家实力最强的,机械工程类专业一般般,没听说过,我建议你还是自己去考研,读个机械比较强点的学校,哪怕不是211/985,比如燕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这些学校的机械也是不错的以下排名中,B 类以下就不用考虑了,没啥意思的~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实力评估 -- 机械工程A+10003 清华大学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10248 上海交通大学10487 华中科技大学A10007 北京理工大学10056 天津大学10141 大连理工大学10335 浙江大学10698 西安交通大学A-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183 吉林大学10216 燕山大学10247 同济大学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532 湖南大学10533 中南大学10561 华南理工大学10611 重庆大学90002 国防科技大学B+10004 北京交通大学10005 北京工业大学10008 北京科技大学10112 太原理工大学10145 东北大学10280 上海大学10286 东南大学10288 南京理工大学10290 中国矿业大学10299 江苏大学10337 浙江工业大学10359 合肥工业大学10422 山东大学10497 武汉理工大学10613 西南交通大学10699 西北工业大学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1845 广东工业大学B10019 中国农业大学10080 河北工业大学10109 太原科技大学10150 大连交通大学10153 沈阳建筑大学10186 长春理工大学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10251 华东理工大学10252 上海理工大学10255 东华大学10338 浙江理工大学10386 福州大学B10486 武汉大学10488 武汉科技大学10610 四川大学10614 电子科技大学10615 西南石油大学10700 西安理工大学11414 中国石油大学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B-10010 北京化工大学10110 中北大学10142 沈阳工业大学10190 长春工业大学10384 厦门大学10385 华侨大学10403 南昌大学10424 山东科技大学10433 山东理工大学10464 河南科技大学10534 湖南科技大学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10657 贵州大学10674 昆明理工大学10710 长安大学10731 兰州理工大学10732 兰州交通大学C+10013 北京邮电大学10022 北京林业大学10058 天津工业大学10144 沈阳理工大学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0225 东北林业大学10295 江南大学10298 南京林业大学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0426 青岛科技大学10429 青岛理工大学10460 河南理工大学10702 西安工业大学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0704 西安科技大学10755 新疆大学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1660 重庆理工大学90059 火箭军工程大学C10009 北方工业大学10057 天津科技大学10079 华北电力大学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社会学专业可保研到哪些学校

今子之言
空姐梦
成都理工大学(Che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坐落于有“锦官城”之称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成都市人民政府[1]  共建,入选中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四川2011计划”,为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是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前身为1956年3月15日建立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60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学校成为国家恢复学位制度后首批招收博士生的高校;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合并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截至2015年4月,学校校园用地2890亩,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亿元。 设16个教学学院、1个沉积地质研究院和1个地质调查研究院。设有80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3353人,校本部有在校本科生27567人,在校专科生1726人,在校博硕士研究生5621人。[2] 

成都理工大学与西南科技大学哪个好啊?

麻婆岛
性也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略微好于西南科技大学(省部共建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是四川省唯一一所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的大学,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材料与环境学科群和信息与控制学科群),工程学、材料学和化学3个学科入围ESI全球前1%(成都理工大学仅地球科学1个学科)。成都理工大学拥有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与西南石油大学共建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环境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说成都理工大学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你撒谎有点水平好不好?西南科技大学拥有1个独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友好能源材料)、1个国家级军民融合类的协同创新中心(核废物与环境安全)、0.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四川东材科技集团共建)、1个国家遥感中心分部(绵阳分部)、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成都理工大学拥有7个独立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说成都理工大学有40多个博士点,那个博士点是二级学科博士点。西南科技大学拥有4个独立的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学),与中物院联合培养博士只是有4个小的研究方向,不是所有的博士点都是联合培养,四川省拥有博士点的高校除了“一流高校”2所和“一流学科”8所高校之外,就只有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和西南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的本科生的保研率(不包含国防科工局定向保研补偿计划和研究生支教团计划)为4.48%,去清华北大读研的不在少数(2019年全校保研指标共有324人,2020届全校本科毕业生共有7225人),在四川省非985、211大学中位居第一(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等大学均没有4%,还有很多大学不能保研)。成都理工大学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只是因为地质学科很强,但是这个学科本来就是冷门学科,西南科技大学的很多学科都是热门学科,这个不具有可比性。另外,西南科技大学在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可以享受国家的很多政策照顾。毕业生有很多去C9高校、中科院、中物院等科研院所读研的,也有去绵阳本地的长虹、京东方等军工单位、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就业的,就像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样,毕业生不一定就要在本地就业。总而言之,摸黑西南科技大学的那几个傻逼智商都有问题。西南科技大学的总体实力略低于成都理工大学,但是也没有差到哪里去。学校的实力就是实力,地理位置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是绝对的,就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杨凌区,实力受到影响了吗?

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哪个更好

大赌豪
王通
本来不想来回答的,因为这样的为题实在太多,不过还是说几句。两个学校办学性质办学结构都差不多,都是省属重点理工科大学,普通本科院校。要是综合起来看,成都理工大学稍好点。但是在普通本科院校里来说,两者差别不大,至少不是天壤之别。成都理工大学自56年建校以来就是本科院校,60年招收研究生,84年招收博士生,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重点学科,2001年高校改制合并之前为国土资源部部属重点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发展有点坎坷,从建校后的中专,到九十年代的合并了几个不知名的中专院校后更名为西南工学院,直到2000年博得了一个名不副实的异常华丽名字西南科技大学,然后绵阳市大力扶持,发展至今,也可谓是发展迅速了。从学科上来说,成都理工大学自建校以来就保持的优势科目有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石油地质、土木工程(偏向于岩土方向)、地球化学等等,不过这些专业工作条件还是比较艰苦,基本只适合男生就读,多属于国家稀缺专业,高待遇的稳定工作几乎不愁。相比之下,西南科技大学的优势学科并不突出,从以前的四川建材中专的材料专业较好。近两年西南科技大学和国防科工委合作的专业到底如何尚不清楚。总体来说,在研教水平、研究生培养、社会声誉和地理位置上来说,成都理工大学要好于西南科技大学,但是总体水平相差不大。但是在学校教学、生活设施和学校周边生态环境上,西南科技大学明显优于成都理工大学。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成都理工大学近几年一直没有什么发展,停滞不前,而西南科技大学可以说是发展迅速。这方面希望今年成都理工大学换届后会迎来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再具体到你这个22分来说,你要是想考重点大学,选个好学校就成功了一半,毕竟重点本科院校(特别是著名重点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差别还是比较大的,而专业上了大学也可以考虑。 需要提醒一下,成都理工大学和西南科技大学均不是国家重点本科院校。如果是想考个好专业而不在乎是不是重点大学的话,那就好办了。也不必局限于这个两个学校,但是两者之间的话我个人认为成都理工大学好点,当然,是建立在你想从事地学或者石油相关的行业的话。 而关于选专业的话,你今年也来不及报了,慢慢再考虑吧。

历史学基地班的就业前景怎么样啊?

隐形人
樱花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s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C语言,软件设计方法,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信息理论基础,编码理论与应用,图像语言处理与模式识别,应用密码学与信息安全,软件工程方法,以及数学分析,线性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复变函数,微分方程,计算方法,管理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模型,数学实验,金融分析。  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趋势,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可以在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软件开发或者是管理部门从事一些实际应用、开发研究或者管理工作。或者在信息与计算机信息专业去读研究生。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知识,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  3.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  4.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专业定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具备在信息和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以信息处理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为背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学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理科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文化素质培养   本教学计划增加了文化素质知识课程的份量,以弥补理科大学生在人文学科知识上的薄弱,同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开辟第二课堂,营造理工科大学中的人文学科的文化氛围,增强大学生的多层次文化素质的培养。   鼓励学生参加文化素质教育和生产、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有突出表现者,如在省部级以上的辩论大赛、演讲大赛、体育比赛、知识竞赛中获奖,在国内外正式相关刊物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者,可代替1-5个文化选修课或实践课学分,并在车票使用和经费上提供方便。   创新能力培养   培养方案对在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对于一些学有专长的学生,将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指定专门教师指导其进行科研训练,并在经费和其它一些相关条件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学分析、几何代数、微分方程、计算科学导论、信息论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操作系统、计算机图形学、计算几何、数值逼近、概率统计、数学模型、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与计算机安全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基地班 数理试点班   毕业标准及学位要求   1.毕业标准   (1) 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2) 修满本计划各项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少于196学分;   (3) 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学位要求   符合学校学籍学位管理条例要求的学生将取得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到企事业单位、高科技部门、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信息与计算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开设院校:  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北大学、内蒙古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新疆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天津理工学院、太原重型机械学院、东北电力学院、上海电力学院、武汉科技学院、长沙电力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学院、昆明理工大学,阜阳大学等等。毕业生就业率:93.44%。学费:3400元--5000元/年。热门分科析:这可能是近几年竞争最激烈的热门专业了。本专业的毕业生投身IT界后,多收入丰厚。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跻身高薪阶层的速度最快、时间最短、比例也最大考生类别:理工类。就业前景:主要到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上海、江苏、广东、北京、浙江。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就业行业或部门 百分率其他事业单位 1.54%高等学校 3.00%科研设计单位 6.89%出国 3.97%录取研究生 25.85%国有企业 18.64%机关 1.30%民营及私营企业 16.53%部队 2.51%医疗卫生单位 0.08%三资企业 7.94%中小学及其他教学单位 0.89%自主创业 0.08%金融企业 4.29%注:本专业的各方向及就业率分别是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91.64%、控制数学81.82%、运筹学73.08%、信息科学89.96%。

您好,请问作为一个理科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大学呢?哪些大学比较好??

狐裘
头头是道
一般理科生会选择理科或工科类大学。当然医科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作为重本线以上的考生,一般会注重学校是否是211,或者985工程,然后是看他的一些硬件设施和教学条件,如果关心你未来的发展,最好把考研和就业考虑进去,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考研、保研、就业率等等都是不一样的,你要充分了解情况~~推荐几所好的学校吧,其实好的学校有很多……我只是说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济南大学 复旦大学 哈工大 同济大学 北师大 华中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南航 北航 ……列举不完的二本学校也说几个吧,比如南邮、川师、成都理工大学……都是二本里面比较好的不过具体要看你的兴趣,和各个学校的具体强势专业,比如你如果要读医科,不妨选择川大的华西口腔和临床,那个可是金牌专业,分数逼近清华北大一类学校,反正综合考虑吧~~我建议楼主理科生最好选跟理科有关的名字的学校,就像什么什么工业大学,不要去选择什么什么师范大学,你懂了嘛,这样以后你的工作都会受到影响,而且硬件设施也是完全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