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法律硕士在职双证研究生怎么样

恭江
无间道
首先:整体不错,西南财经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院校,实力雄厚,拥有双证对以后的就业和发展,都有帮助。简介:西南财经大学(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西南财经大学始于1925年创建的上海光华大学。1925年6月3日,在“五卅”反帝爱国怒潮中,上海圣约翰大学的爱国师生脱离该校,拥戴张寿镛先生创办光华大学。校名取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卿云歌》),象征着复兴中华、反抗帝国主义割宰和奴役的革命精神。1938年,光华大学在抗战烽火中由上海内迁成都,成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1952年私立成华大学改为公立,调入部分院校或系科组建四川财经学院。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在学校办学历程中,胡适、周有光、钱钟书、徐志摩、叶圣陶、谢霖、陈豹隐等大师曾于此著述立言;彭迪先、李孝同、梅远谋、刘洪康、杨佑之、汤象龙、王叔云、刘诗白、曾康霖等经济学家于此传道授业。截至2015年4月,学校携光华、柳林两校区,辖地2300余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600余人;开办33个本科专业,下设27个学院(中心、部);拥有专任教师1380余人。你们都在弄啥勒?!哪里写的在职双证?在职不修学分哪来的毕业证?在职只有学历证只有全日制的是双证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求~~~~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都有哪些专业,考试科目等一些相关资料!!!!!

出嫁女
孙盛
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生专业很多:博士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外国语言文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金融硕士、保险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社会工作硕士、资产评估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翻译硕士、审计硕士、体育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学校始于1925年在上海创立的光华大学。1938年因抗战西迁建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为成华大学。1952至1953年,以成华大学为基础,先后并入西南地区16所院校的财经系科,组建四川财经学院。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划转教育部管理。

西南财经大学是不是211工程的?

戴蕾
参两
当然是了,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坐落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平原,毗邻杜甫草堂。学校校区由光华校区、柳林校区和电子商务学院(绵阳涪江)组成,总占地面积2800余亩。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和“园林式院校”。 学校原名四川财经学院,于1952-1953年两次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由西南地区17所财经院校、综合大学的部分系科合并组成,荟萃了西南地区的财经教育专家和教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彭迪先、陈豹隐、李孝同、梅远谋、刘洪康、杨佑之、汤象龙等在校任教。学校校址所在地为原成华大学,其前身为上海光华大学(1925年成立),1938年内迁成都兴办的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故校址所在地得名“光华村”。1952年后学校由高教部和四川省主管,1980年,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1995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学校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几代师生员工立志献身于教育事业,培育和弘扬“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秉承“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校训,坚定“励精图强、团结拼搏、朝气蓬勃、争创一流”的大学信念,繁荣和发展财经科学,培养高素质经济、金融人才,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高等财经大学的办学规律,努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已经建成为国家经济学、工商管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国家和西部地区金融、经济、管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及西部财经学科国际交流的中心。 学校已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体,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经、管、法、文、理、工相结合的学科特色。金融学、政治经济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金融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评审中列全国之首,政治经济学是全国财经类院校该学科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也是西部地区理论经济学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含保险)、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企业管理、统计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经济法学、人口学等12个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设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建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等9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拥有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9个本科专业,设有19个院(系)、部;拥有西南地区首家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教育基地及全国首批注册会计师(CPA)培养基地,是会计硕士(MPAcc)、法律硕士(J.M)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办单位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单位。设有“中国人民银行模拟银行实验中心”和“全国金融系统出国备选人员外语考试(BFT)培训中心”、“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西南财经大学出国培训中心”。国家“211工程”专项建设有“金融科研实验中心”、“会 计电算化”、“统计分析”等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 学校坚持“学术兴校、科研强校”,充分发挥金融研究和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优势,着力研究国家金融、西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繁荣经济科学、服务金融事业、发展地方经济的研究特色。学校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以及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取得科研成果14000余项,完成了40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30余项。“九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类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教师及研究人员出版的成果两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学校出版社连续6年3届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良好出版社”和教育部的全国“先进高校出版社”。《经济学家》杂志是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期刊,跻身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和“双效(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期刊”,《财经科学》为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 截至2005年9月,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46人,其中,教授136人、副教授240人,博士生导师85人。教师中有刘诗白、曾康霖、何泽荣、赵国良、袁文平、蒋明新等全国著名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导师,还聘请了300余位国内外经济学家、银行家、企业家为我校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693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3768人。有硕士研究生3612人,博士研究生761人。此外,还有一批国外留学生及港澳学生,以及成人教育学生万余人。建校以来,为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11万余名,其中金融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培养规模以及到金融部门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居全国高校前茅。各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金融、保险、证券、工商企业、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许多毕业生已锻炼成长为我国金融、经济部门和各行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一些学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林证券等国外著名机构任职和国外大学任教。 长期以来,学校把对外交流与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和目的,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研究机构、金融部门及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举办了“中国金融论坛”、“企业管理与创新国际研讨会”、“中国劳动力市场及再就业政策国际研讨会”等重要学术会议,在全国及海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设有与英国商联保险公司合作的“中国保险会计师培训中心”、与澳大利亚安盛?国卫集团公司合作的“中国保险中介人培训中心”、与日本精算师协会合作的“西南财经大学日本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的“西门子— SAP工商管理信息中心”和与美国纽约人寿国际公司合作的“纽约人寿国际公司- 西南财经大学寿险管理(LOMA)考试中心”等多个专门教育机构。与华晨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太平洋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台湾光华教育基金会在我校设立了“太平洋—光华保险教育基金”。 学校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1996年学校党委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1998年获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授予的“1993-1998年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荣誉称号。2003年,在防范非典侵袭的战斗中,校党委荣获“全省防治非典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体育运动和后勤生活服务设施,教学场地充足、设施齐全,学生住宿条件好;学生食堂为四川省高校示范食堂。图书馆馆藏文献180万册,合订期刊5万册,中文报刊3000余种,外文报刊300余种,光盘3800余种。校园网光纤到户,网上教学科研资源丰富。体育设施完备,建有体育馆,4个标准田径运动场,73个球类运动场及2个标准游泳池。 面对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思想品德优良的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心,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体、以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巩固居于全国财经大学的前列地位,着力建设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在适当时机,实施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型大学转变的发展战略;坚持人才强校、学术兴校,弘扬和培育“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西南财大精神,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部分学科国际知名的全国一流重点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法律硕士在职双证研究生怎么样

忘腰
孙文
首先:整体不错,西南财经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院校,实力雄厚,拥有双证对以后的就业和发展,都有帮助。简介:西南财经大学(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西南财经大学始于1925年创建的上海光华大学。1925年6月3日,在“五卅”反帝爱国怒潮中,上海圣约翰大学的爱国师生脱离该校,拥戴张寿镛先生创办光华大学。校名取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卿云歌》),象征着复兴中华、反抗帝国主义割宰和奴役的革命精神。1938年,光华大学在抗战烽火中由上海内迁成都,成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1952年私立成华大学改为公立,调入部分院校或系科组建四川财经学院。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在学校办学历程中,胡适、周有光、钱钟书、徐志摩、叶圣陶、谢霖、陈豹隐等大师曾于此著述立言;彭迪先、李孝同、梅远谋、刘洪康、杨佑之、汤象龙、王叔云、刘诗白、曾康霖等经济学家于此传道授业。截至2015年4月,学校携光华、柳林两校区,辖地2300余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600余人;开办33个本科专业,下设27个学院(中心、部);拥有专任教师1380余人。你们都在弄啥勒?!哪里写的在职双证?在职不修学分哪来的毕业证?在职只有学历证只有全日制的是双证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求~~~~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都有哪些专业,考试科目等一些相关资料!!!!!

请益
浜虎
专业有很多,考试科目也没办法全部给你列出来,建议您直接到西南财经大学官网研究生招生栏位查看公告,那样很准确不会误导您西南财经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 位列“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中欧商校联盟创始会员,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学校始于1925年在上海创立的光华大学。1938年因抗战西迁建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为成华大学。1952至1953年,以成华大学为基础,先后并入西南地区16所院校的财经系科,组建四川财经学院。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划转教育部管理。

西南财经大学是不是211工程的?

和平鸽
千寻
当然是了,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坐落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平原,毗邻杜甫草堂。学校校区由光华校区、柳林校区和电子商务学院(绵阳涪江)组成,总占地面积2800余亩。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和“园林式院校”。 学校原名四川财经学院,于1952-1953年两次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由西南地区17所财经院校、综合大学的部分系科合并组成,荟萃了西南地区的财经教育专家和教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彭迪先、陈豹隐、李孝同、梅远谋、刘洪康、杨佑之、汤象龙等在校任教。学校校址所在地为原成华大学,其前身为上海光华大学(1925年成立),1938年内迁成都兴办的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故校址所在地得名“光华村”。1952年后学校由高教部和四川省主管,1980年,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1995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学校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几代师生员工立志献身于教育事业,培育和弘扬“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秉承“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校训,坚定“励精图强、团结拼搏、朝气蓬勃、争创一流”的大学信念,繁荣和发展财经科学,培养高素质经济、金融人才,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高等财经大学的办学规律,努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已经建成为国家经济学、工商管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国家和西部地区金融、经济、管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及西部财经学科国际交流的中心。 学校已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体,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经、管、法、文、理、工相结合的学科特色。金融学、政治经济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金融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评审中列全国之首,政治经济学是全国财经类院校该学科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也是西部地区理论经济学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含保险)、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企业管理、统计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经济法学、人口学等12个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设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建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等9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拥有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9个本科专业,设有19个院(系)、部;拥有西南地区首家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教育基地及全国首批注册会计师(CPA)培养基地,是会计硕士(MPAcc)、法律硕士(J.M)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办单位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单位。设有“中国人民银行模拟银行实验中心”和“全国金融系统出国备选人员外语考试(BFT)培训中心”、“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西南财经大学出国培训中心”。国家“211工程”专项建设有“金融科研实验中心”、“会 计电算化”、“统计分析”等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 学校坚持“学术兴校、科研强校”,充分发挥金融研究和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优势,着力研究国家金融、西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繁荣经济科学、服务金融事业、发展地方经济的研究特色。学校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以及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取得科研成果14000余项,完成了40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30余项。“九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类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教师及研究人员出版的成果两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学校出版社连续6年3届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良好出版社”和教育部的全国“先进高校出版社”。《经济学家》杂志是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期刊,跻身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和“双效(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期刊”,《财经科学》为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 截至2005年9月,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46人,其中,教授136人、副教授240人,博士生导师85人。教师中有刘诗白、曾康霖、何泽荣、赵国良、袁文平、蒋明新等全国著名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导师,还聘请了300余位国内外经济学家、银行家、企业家为我校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693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3768人。有硕士研究生3612人,博士研究生761人。此外,还有一批国外留学生及港澳学生,以及成人教育学生万余人。建校以来,为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11万余名,其中金融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培养规模以及到金融部门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居全国高校前茅。各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金融、保险、证券、工商企业、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许多毕业生已锻炼成长为我国金融、经济部门和各行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一些学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林证券等国外著名机构任职和国外大学任教。 长期以来,学校把对外交流与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和目的,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研究机构、金融部门及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举办了“中国金融论坛”、“企业管理与创新国际研讨会”、“中国劳动力市场及再就业政策国际研讨会”等重要学术会议,在全国及海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设有与英国商联保险公司合作的“中国保险会计师培训中心”、与澳大利亚安盛?国卫集团公司合作的“中国保险中介人培训中心”、与日本精算师协会合作的“西南财经大学日本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的“西门子— SAP工商管理信息中心”和与美国纽约人寿国际公司合作的“纽约人寿国际公司- 西南财经大学寿险管理(LOMA)考试中心”等多个专门教育机构。与华晨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太平洋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台湾光华教育基金会在我校设立了“太平洋—光华保险教育基金”。 学校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1996年学校党委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1998年获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授予的“1993-1998年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荣誉称号。2003年,在防范非典侵袭的战斗中,校党委荣获“全省防治非典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体育运动和后勤生活服务设施,教学场地充足、设施齐全,学生住宿条件好;学生食堂为四川省高校示范食堂。图书馆馆藏文献180万册,合订期刊5万册,中文报刊3000余种,外文报刊300余种,光盘3800余种。校园网光纤到户,网上教学科研资源丰富。体育设施完备,建有体育馆,4个标准田径运动场,73个球类运动场及2个标准游泳池。 面对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思想品德优良的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心,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体、以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巩固居于全国财经大学的前列地位,着力建设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在适当时机,实施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型大学转变的发展战略;坚持人才强校、学术兴校,弘扬和培育“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西南财大精神,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部分学科国际知名的全国一流重点大学。

成都大学是否有法学专业研究生点

地狱门
艾丽卡
应该是没有的,其经济政法学院开设的是法学本科。

成都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的法学哪个好一点?哪个好考一点?

两生花
剧场灵
肯定是西南的好了,我是成大的,个人觉得的话,如果为了保险的话,当然选择成大,报西南肯定有风险的,不过这两年成大的调档线在陆续增长,也的小心,不过我们成大也有王牌,呵呵,那就不说了。

二本有法学的大学

大情人
目大不睹
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坐落于北京市,是中宣部批准直管的国家级“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团中央首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中央编译局“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共建单位和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二、甘肃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大学是甘肃省省属政法类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属本科政法院校,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院校、全国第二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全国政法干警招录体制改革试点院校、中国政法大学对口支援高校、全国政法院校“立格联盟”成员。三、山东政法学院山东政法学院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正式成员。四、北京警察学院北京警察学院是隶属于北京市公安局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成立于1984年,前身是始建于1949年4月的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公安学校,迄今已有70年历史。五、福建警察学院福建警察学院,简称“福建警院”,是一所以培养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和公共安全保卫专业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是福建省唯一的公安高等学府,实行省公安厅和省教育厅双重领导,以福建省公安厅为主的管理体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肃政法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东政法学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警察学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建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