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材料学考研要考哪些专业课

桑柔
佞也
1、材料学考研要考哪些专业课取决于报考哪个招生单位,因为不同招生单位的专业课可能不一样,即使相同往往要求也不同。2、不少招生单位是提供若干门课程自己选考。建议去招生单位官网查看专业目录,毕竟专业课是招生单位自主命题。3、一般来说专业课是考相关课程,如量子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普通物理;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等等,具体看专业目录。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科目专业课有哪些

感观
且夫得者
1、每个考生要有自己的考研复习节奏,按照自己制定的复习安排进行复习。不同学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课是不一样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专业课科目请查询欲报考学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201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时间节点: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预报名:2015年9月25至9月28日(每天9:00—22:00)。3、全国网上正式报名时间:2015年10月10日至31日(每天9:00—22:00)。4、现场确认时间:11月10日至14日。5、准考证下载时间:12月15日开始。6、2016年考研初试时间:2015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安排在12月28日进行。

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科目有哪些?

亚裕
九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初试科目为统考科目:英语、政治、数学二及专业课;复试为专业综合【各校侧重点不尽相同】。举例如下。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选一)③302数学二④833材料科学基础、834物理光学、835高分子化学、836材料成型原理(选一)专业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英文名: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缩写MSE)。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制定和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学科门类之中的其中一个一级学科,下设3个二级学科,分别是: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主要专业方向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强化、材料加工工程等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需要考哪些

桃夭
欧文
  一般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考研科目为:数学二、英语一、政治、专业课。  而专业课一般情况为:《材料科学基础》。有的学校专业课可能考《理论力学》或者《材料力学》,还有些学校专业课考的是《现代材料分析方法》,一些高分子方向比较强的学校专业课会考《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或者《高分子物理》。  具体情况要根据你想报考的学校而定,可以在他们学校的官网上查询或者直接打电话到他们学校的招生办咨询。  一般都是物化和材料科学基础,二者选其一,个人建议考物化,相对材料科学基础能拿高点的分数,不过因人而异了,材料科学基础理解性,记忆性的东西多一点.

材料考研参考书是什么呀专业课

至富
孤儿泪
启道考验很高兴能为你解答: 专业课的参考书根据学院不同,也是有不一样的,以下以清华为例035 材料学院085204材料工程01材料工程领域初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③301数学一④838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 或 839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初试参考书目:838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潘金生,仝建民,田民波《物理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傅献彩等《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硅酸盐物理化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陆佩文839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潘金生,仝建民,田民波《固体物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韦丹《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黄昆

我要考研考材料专业谁知道考研都考什么内容(就是专业课)的那个专业?

后人类
而问之也
就是三门课你随编考哪一门都行,一般外校是考材科基,因为老师复试都偏向材科基,特别是外校复试不在优势,所以考材科基比较好

材料学考研考什么科目

望之久矣
东京岛
2011年物化出题风格大变,所以选物化的人悲剧了,2012年材料科学基础出题风格大变,所以选材料科学基础的悲剧了。。。统计物理没多少人选(其实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还有这门可选)综上,选哪门现在都不保险,所以选定一门后一定吃透知识,死记硬背在北科行不通,否则考的会很困难。。一般老师喜欢考材料科学基础的学生(我这是听以往学长说的,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也不知道)你看着办吧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考研都需要考什么课程,包括专业课和公共课。研究生还学公共课吗?

内省
金属材料专业考研需要考的公共科目有:英文、政治和数学专业科为所报考学校自主命题:有些学校可以从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力学中选择一门来考,有些学校会规定只能考某一门。政治,英一,数二,专业课不同学校是不一样的,每科都有线,必须过。研究生好像还是要学的吧,这我就不知道了,现在还没上,只是刚考完。

考金属材料的研究生专业课都考什么

解其长剑
天尊地卑
有这个专业,专业应该是<金属学与热处理>,一般初试320分差不多了。320只是官方说法而已 要是320也能上 工大早就挤爆了复试要看你选的方向了 考的都不一样的5、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报考凝固科学与液态成形技术方向的考生)(1)凝固理论部分,占100分。主要内容: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液态金属的充型过程、铸件的凝固方式(重点)、形核过程(重点)、生长过程(重点)、单相合金的结晶(重点)、共晶合金的结晶、铸件组织的形成与控制、铸件中的偏析、铸件中的气孔、铸件的收缩、铸造应力、缩松、缩孔以及热裂。参考书目:安阁英 主编,《铸件形成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2)液态成形技术部分,占50分。主要内容: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铸造工艺设计参数、浇注系统设计(重点)、冒口(重点)、冷铁和铸筋。参考书目:陆文华 主编,《铸造合金及其熔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铸造合金部分,占50分。主要内容:铸铁的结晶及组织的形成(重点)、铸铁的熔炼、铸造铝合金(重点)、铸造铝合金的熔炼。参考书目:王文清 等主编,《铸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6、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报考塑性成形科学与技术方向的考生)(1)锻造工艺学部分,占50分。主要内容:《锻造工艺学》: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的第二、三、四、五节,第八章的第一节。参考书目:吕炎,《锻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2)冲压工艺学部分,占50分。主要内容:《冲压工艺学》: 第二、五、六、七、八章。参考书目:李硕本,《冲压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3)塑性加工力学部分,占100分。主要内容:《弹性与塑性力学基础》:第一、二、三、五、六章。参考书目:王仲仁,苑世剑,胡连喜,《弹性与塑性力学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7、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报考材料连接科学与技术方向的考生)(1)焊接电弧理论与电弧焊方法部分,占75分。主要内容:①《电弧焊基础》第1章:电弧的物理基础,电弧理论、现象,电弧本质,带电粒子的产生,电弧的热源、力源特性,电弧的电特性,交流电弧的特点、电弧磁场及外部磁场对电弧的作用。②《电弧焊基础》第2章:焊丝熔化热、熔化速度、熔化特性,熔滴过渡的分类及与各种条件的关系(并与后续章节中的MIG焊、CO2焊、MAG焊、埋弧焊实际情况相联系);焊缝成形与焊接参数的关系,焊接缺陷的种类。③后续章节:TIG焊、MIG焊、CO2焊、MAG焊、埋弧焊、等离子弧焊的原理与应用,脉冲焊接的特点,焊接飞溅与控制措施。参考书目:杨春利,林三宝,《电弧焊基础》,哈工大出版社,2003。(2)焊接冶金学部分,占75分。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焊接化学冶金、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问题,以及焊接裂纹的分析和判断等。主要内容要点如下:①《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第1章: 气相与焊缝金属的作用:主要包括氢、氮、氧等的来源,与金属的溶解、扩散、化学反应,对焊缝金属的危害,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S、P的危害及控制;合金过渡。②《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的分区方式,各区域的组织特征及对接头性能的影响。③《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第5章:主要包括焊接中危害最大的几种缺陷:焊接裂纹,裂纹包括热裂纹、冷裂纹、应力腐蚀裂纹,重点掌握缺陷产生的条件、机理和抑制措施。参考书目:张文钺,《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3)焊接结构部分,占100分。主要内容:①《焊接结构》第2章:焊接应力与变形产生机理(§2-1)、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与控制方法(§2-3);②《焊接结构》第4章:影响金属脆断的主要因素(§4-2)、焊接结构的特点及其对脆断的影响(§4-5)、预防焊接结构脆断的措施(§4-7);③《焊接结构》第5章:应力集中和残余应力对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影响 (§5-6)、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措施(§5-7)。参考书目:田锡唐主编,《焊接结构》,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2、材料学学科(报考材料学院金属材料方向的考生)(1)材料结构分析与测试原理部分,占70分。参考书目:周玉主编,材料分析方法(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2)传输原理(传热与传质部分),占70分。主要内容:传热与传质部分参考书目:吉泽升等主编,传输原理(传热和传质篇),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3)金属热处理原理部分,占60分。主要内容: 金属固态相变特征,钢中奥氏体形成,珠光体转变,马氏体转变,贝氏体转变,淬火钢的回火转变,合金的脱溶分解与时效。参考书目:赵连城主编,金属热处理原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