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天下无之
上下有等
【中国“博士”的由来 】 “博士”最早是一种官名,始见于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秦有七十人。汉初沿置。秩为比六百石,属奉常。汉武帝时,还设立了五经博士,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汉初,《易》《书》《诗》《礼》《春秋》每经置一博士,故称五经博士。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有“公仪休者,鲁国博士也,以高等为鲁相。” 秦朝时,博士官掌管全国古今史事以及书籍典章。到了唐朝,把对某一种职业有专门精通的人称之为“博士”,如“医学博士”、“算学博士”等。而宋朝,则对服务性行业的服务员也称为“博士”。据《封氏闻见记》“饮茶”条记载:“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 秦始皇时代,由于独裁残暴,引发了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农民军攻城占府,消息传到了皇宫里,荒淫无能的秦二世胡亥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众皆奏说,应该赶快发兵,镇压农民起义。可是唯独叔孙通这个人发现皇帝脸色不悦,于是便见风使舵低声恭维地说,皇帝英明,仁爱四方,威严可敬,那些犯上作乱者成不了什么气候,这事何必惊动皇上呢?皇帝听了叔孙通的话,更加狂妄高傲起来,把提建议的人抓起来,而对叔孙通大加奖赏,并晋升他为“博士官”。 “博士”指获得高级学位的学术性高级人才 这句话不对啊.就算这人不是学术性的,是做生意的,有博士学位照样是博士;有硕士学位的学术性高级人才,还是不叫博士。“博士”,是指获得了“博士”学位的人。 学位体系是:学士——硕士——博士。由低到高。(如果不仅仅是学位,则顺序为:学士(本科毕业中合格者)——硕士——博士——博士后)。在美国,攻读本专业的博士后,可能会被授予Ph D,直译过来为哲学博士。 一些“博士生”(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人)也被称为博士,这是对他们恭维的称呼,其实他们还不应称作博士的。 博士的称谓,在我国古代有几种涵义。作为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徐慎《五经异义》:“战国时,齐置博士之官。”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如秦博士伏生学问高深,尤精《尚书》。到了汉文帝时,年逾九十,尚能口授《尚书》二十八篇。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贾谊,十八岁能诵《诗》、《书》,二十岁博通诸子百家之言,被文帝召为博士。汉朝大儒董仲舒,从小勤奋读书,有“三年不窥(花)园”的美说,由于学识渊博,被景帝举为博士。 秦代至汉代,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秦始皇时,有博士70人。汉代博士为太常属官,官秩为六百石,员额多至十人。汉代武帝采用公孙弘建议,设五经博士,专掌经学传授。到了唐代,设置国子、太学、四门等博士。另有律学博士、书写博士、算学博士,府学、州学、县学博士之称,均为教授官,而非中央官学传授儒经学官的专称。如魏晋以后,常任用精于礼仪的人为太常博士,掌宫廷礼仪;任用通晓音律的人为太乐博士,掌宫廷祭祀享宴作乐歌舞;任用精通医术的人为术医博士、医药博士;任用精通天文、星历、卜筮之术的人为天文博士、漏刻博士、历博士、太卜博士、卜博士等,专掌天文、历法、占卜等事。 博士的选用,西汉和东汉以前采取征拜和荐举的办法,而且有一定的标准,正像《汉书·成帝记》中所说的那样,博士须是“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到了东汉,任博士还须经过考试,只有精通《易》、《书》、《孝经》、《论语》的人,方能被荐为博士。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种情况,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有称为博士。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这种情况,多见于江浙一带

博士的称谓是从何时才有的?请详细说明

相火
黑白间
【“博士”的由来 】:“博士”最早是一种官名,始见于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秦有七十人。汉初沿置。秩为比六百石,属奉常。汉武帝时,还设立了五经博士,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汉初,《易》《书》《诗》《礼》《春秋》每经置一博士,故称五经博士。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有“公仪休者,鲁国博士也,以高等为鲁相。” 秦朝时,博士官掌管全国古今史事以及书籍典章。到了唐朝,把对某一种职业有专门精通的人称之为“博士”,如“医学博士”、“算学博士”等。而宋朝,则对服务性行业的服务员也称为“博士”。据《封氏闻见记》“饮茶”条记载:“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 秦始皇时代,由于独裁残暴,引发了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农民军攻城占府,消息传到了皇宫里,荒淫无能的秦二世胡亥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众皆奏说,应该赶快发兵,镇压农民起义。可是唯独叔孙通这个人发现皇帝脸色不悦,于是便见风使舵低声恭维地说,皇帝英明,仁爱四方,威严可敬,那些犯上作乱者成不了什么气候,这事何必惊动皇上呢?皇帝听了叔孙通的话,更加狂妄高傲起来,把提建议的人抓起来,而对叔孙通大加奖赏,并晋升他为“博士官”。“博士”指获得高级学位的学术性高级人才 这句话不对啊.就算这人不是学术性的,是做生意的,有博士学位照样是博士;有硕士学位的学术性高级人才,还是不叫博士。是指获得了“博士”学位的人。 学位体系是:学士——硕士——博士。由低到高。(如果不仅仅是学位,则顺序为:学士(本科毕业中合格者)——硕士——博士——博士后)。在美国,攻读本专业的博士后,可能会被授予Ph D,直译过来为哲学博士。 一些“博士生”(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人)也被称为博士,这是对他们恭维的称呼,其实他们还不应称作博士的。中文名称: 博士 外文名称: Doctor\PhD:Doctor of Philosophy博士的称谓,在我国古代有几种涵义。作为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徐慎《五经异义》:“战国时,齐置博士之官。”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如秦博士伏生学问高深,尤精《尚书》。到了汉文帝时,年逾九十,尚能口授《尚书》二十八篇。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贾谊,十八岁能诵《诗》、《书》,二十岁博通诸子百家之言,被文帝召为博士。汉朝大儒董仲舒,从小勤奋读书,有“三年不窥(花)园”的美说,由于学识渊博,被景帝举为博士。秦代至汉代,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秦始皇时,有博士70人。汉代博士为太常属官,官秩为六百石,员额多至十人。汉代武帝采用公孙弘建议,设五经博士,专掌经学传授。到了唐代,设置国子、太学、四门等博士。另有律学博士、书写博士、算学博士,府学、州学、县学博士之称,均为教授官,而非中央官学传授儒经学官的专称。如魏晋以后,常任用精于礼仪的人为太常博士,掌宫廷礼仪;任用通晓音律的人为太乐博士,掌宫廷祭祀享宴作乐歌舞;任用精通医术的人为术医博士、医药博士;任用精通天文、星历、卜筮之术的人为天文博士、漏刻博士、历博士、太卜博士、卜博士等,专掌天文、历法、占卜等事。博士的选用,西汉和东汉以前采取征拜和荐举的办法,而且有一定的标准,正像《汉书·成帝记》中所说的那样,博士须是“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到了东汉,任博士还须经过考试,只有精通《易》、《书》、《孝经》、《论语》的人,方能被荐为博士。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种情况,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有称为博士。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这种情况,多见于江浙一带。博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处于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培养研究生的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硕士研究生.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起实际指导博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博士生的学术队伍;培养的研究生质量较好;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课程. 对年青的教授(1972年以后大学毕业)申请担任博士生导师,除具备上述条件外,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至少要培养过一届硕士研究生或在国内外协助指导过博士生的学位论文. 具体要求如下: 从事基础性研究的教授 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不少于8篇(第一作者或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正式出版过学术专著.所发表的论文或专著曾被同行多次引用或曾获得过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奖励. 目前承担有国家或部(省)级的重点科研项目或攻关项目,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其他有重要价值的研究项目,在研的经费不少于3万元(个别基础研究项目不少于1.5万元). 从事工程技术研究的教授: 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第一作者或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正式出版过学术专著,或有重要的技术成果.发表的论文或专著曾被同行多次引用或曾获得过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奖励,获省部或国家级成果登记2项或发明专利(授权)2项. 目前承担国家或部(省)级的重点科研项目或攻关项目,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其他重要价值的研究项目,在研的经费不少于6万元. 说明: 对于主持经费在30万元以上的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或主持经费在60万元以上工程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或曾获国家二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成员,上述要求可适当过宽. 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如《Nature》,《Science》及列入SCI,EI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或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对其发表论文的篇数要求可酌减. 上述指标中的著作,成果只考虑有足够证据的主要贡献者.1983年5月27日,我国首批博士诞生。http://ke..com/view/22607.html?wtp=tt 很详细

博士在现代是什么意思,在古代呢?

唐人街
戒音
现代的博士主要是指在获得学士、硕士学位之后,进而学习,完成一定科研任务、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获得教育部认可而授予的博士学位。在古代,博士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博士官制度也为历代相沿。如明代初期,朱允炆曾封方孝孺为“文学博士”。古代中博士在朝堂中具有行政权,待遇与地位较高。也是精通一门或多门学科,可以在领域中开天辟地。与如今的博士相比较,古代的博士除了具备行政权,在学术研究造诣上,并不比现在的博士差,在我国古代是受人敬仰的官职。扩展资料:最早的博士出现在秦朝,汉朝有五经博士,教授“五经”,后世朝代有的,包括太学博士、太医博士等。“博士”一词的含义在秦汉期间发生了变化,在秦代,博士本职为“通古今”,也就是“博士”一词本身的含义,指代博学之士,其有权参加各种朝廷会议、随时准备为君主答疑解惑,有点儿像现在的政府顾问、或是国家智库,这在秦代的各种史料中都有所体现。而到了汉代,汉承秦制,起初也只是“通古今”,后设立了太学,博士也就成为了“学校之官”“掌教子弟”的学官。秦代不立学校,故博士本职为“通古今”,而不在于“掌教弟子”,这是秦汉“博士”一词本质的区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博士

博士服的历史

在云端
其神纯粹
中国历史上的博士硕士3361303031和学士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素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博士、硕士、学士的名称在中国实际上早已有之,只是与西方的学位名称和现代学位专称涵义不尽相同罢了。 博士的称谓,在我国古代有几种涵义。作为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徐慎《五经异义》:“战国时,齐置博士之官。”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如秦博士伏生学问高深,尤精《尚书》。到了汉文帝时,年逾九十,尚能口授《尚书》二十八篇。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贾谊,十八岁能诵《诗》、《书》,二十岁博通诸子百家之言,被文帝召为博士。汉朝大儒董仲舒,从小勤奋读书,有“三年不窥(花)园”的美说,由于学识渊博,被景帝举为博士。秦代至汉代,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秦始皇时,有博士70人。汉代博士为太常属官,官秩为六百石,员额多至十人。汉代武帝采用公孙弘建议,设五经博士,专掌经学传授。到了唐代,设置国子、太学、四门等博士。另有律学博士、书写博士、算学博士,府学、州学、县学博士之称,均为教授官,而非中央官学传授儒经学官的专称。如魏晋以后,常任用精于礼仪的人为太常博士,掌宫廷礼仪;任用通晓音律的人为太乐博士,掌宫廷祭祀享宴作乐歌舞;任用精通医术的人为术医博士、医药博士;任用精通天文、星历、卜筮之术的人为天文博士、漏刻博士、历博士、太卜博士、卜博士等,专掌天文、历法、占卜等事。博士的选用,西汉和东汉以前采取征拜和荐举的办法,而且有一定的标准,正像《汉书·成帝记》中所说的那样,博士须是“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到了东汉,任博士还须经过考试,只有精通《易》、《书》、《孝经》、《论语》的人,方能被荐为博士。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种情况,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有称为博士。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这种情况,多见于江浙一带。 学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周礼·春官》:“诏及彻,帅学士而歌彻。”《礼仪·丧服》:“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唐著名学者孔颖达对此注:“此学(士)谓乡庠、序及国之大学、小学之学士。”庠、序以及大学、小学,均为古代贵族子弟读书场所,相当汉以后的太学。

历史学博士好考不?

错情记
鰋鲤
考博流程:(1)联系导师,在征得导师同意后复习迎考,必要时可向导师索要复习范围;(2)网上报名,下载3962各式表格和专家推荐书等,填好后邮寄,包括报名费(4)参加初试;(5)等待复试通知(个别学校初试完后直接复试);(6)收到复试通知,准备复试;(7)复试结束,等待预录取结果;(8)被预录取,等待政审表;(9)收到政审表,填表盖章,邮寄(委培和定向的还要签定培养协议书并邮寄);(10)等待政审结果;(11)政审通过,等待正式录取通知书;(12)收到正式录取通知书,委培和定向的准备money,非定向的调档。 考博与考研的不同之处在于考博需要事先联系导师。 如果导师关系处理不当,考生在面试、调剂时可能会有麻烦。 一般来说,如果考生的技能与导师的项目很对口,或者考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与导师的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导师同意考生报考的几率非常大。 如果考生不具备上述条件,那么找导师的熟人介绍一下,导师一般也不会拒绝。 如果这个条件也不具备的话,那考生的脸皮就得厚一点,让导师明白你为了报考他的考博,付出了很多,导师也是人,会有同情心的,不要因为一次拒绝丧失信心。 实在不行的话,换一位试试,总有导师会要你的。不过有一点要记住,导师招学生最根本的衡量准则是考分,如果成绩不靠前,导师也很难帮你。

历史学博士待遇

四海之内
纱织
历史学专业就业3361323030前景是根据历史学专业毕业生近年来的就业情况及工资待遇,给高考考生介绍历史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好不好及就业前景怎么样。就业形势很严峻的今天,作为一直冷门甚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冷门的历史学类专业就业形势甚为严峻。曾经有一个很著名的历史学者说过“把历史当职业是一种悲哀!”这话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有重大意义的!但如果你仅仅把它作为你谋求功名的一种职业,那对你来说是一种悲哀,因为在历史行业出人头地的人凤毛麟角;对历史学本身也是一种悲哀,因为怀有这样的心态来研究历史的人,不会对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任何贡献。历史学是所有学科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斗争最激烈的一门学科。所以想选择历史专业的考研学子,一定要审慎思考,充分做好思想准备,也许会减少很多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煎熬的痛苦。历史学类专业重在思维的训练,如果希望有所造诣,必须深造。因为历史学专业属于长线专业,社会需求以教学单位为主,且由于盲目扩招、毕业生数量膨胀,使得本就饱和的该专业就业市场始终处于供大于求的不良局面。竞争非常激烈,因而职业发展空间不大,薪水也不太高。学历层次要求越来越高。若在大中城市的高等教学科研单位就业,均要求毕业生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且大多需求优秀博士毕业生。而大中城市的中等教学单位,待遇较好者均要求毕业生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部分重点中学甚至需求博士毕业生。特别看重毕业生的专业,必须是用人单位所需的专业。由于该专业就业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形势,故用人单位除了要求毕业生拥有良好的名校教育背景和高学历之外,对专业对口程度要求十分严格。看重复合型人才,既注意考察毕业生学习成绩、在校表现,还要求英语四级且现基本倾向于英语六级,计算机能力国家二级以上,取得双学位相对更受欢迎。用人单位多要求相关工作经验丰富的求职者,这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所不具备的绝对劣势。

中国第一批历史博士学位获奖者名字

黑咖啡
柏拉图
1983年10月19日,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生周振鹤、葛剑雄被该校授予历史学博士学位版并颁发了学位证书周振权鹤,1941年生于厦门,1959-1963就读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矿治系;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师从谭其骧院士,198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为我国首批两名文科博士之一。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有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行政区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擅长政区地理、文化地理、地方制度史、近代新闻史、以及文化语言学、语言接触史的研究。葛剑雄(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12月15日出生于浙江湖州。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

武帝时置五经博士,可见《乐经》已经亡佚,那么西汉末年,刘歆所立的《乐经》到底是咋回事啊?

自生自灭
心力
西汉主要是今文经,即通过一批老儒口述用今文(隶书)书写的经典,但汉景内帝时,河间献王容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古文经籍。诸王等先后献给朝廷,藏于秘府。刘歆任秘书郎时发现了古文经,发现与今文经不同,便大力提倡古文经。王莽托古改制,古文经盛行,这时就有了乐经,但也有人认为刘歆的许多经典是伪造的。为何没人研究刘歆的这部《乐经》?有更详细的考证资料吗??这部《乐经》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春秋战国战抄乱不断到秦朝还出现了焚书坑儒,再加上造纸术印刷术未出现,很多典籍就此而遗失,汉武帝时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重要的就是整理儒家经典。但是从经史上看,刘歆并未重立《乐经》,他只是重新排列了六艺的次序而已。所以刘歆所立的《乐经》应该是误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中国首位流行音乐博士是谁?

上如标枝
囧哥们
宋祖英中国人民解放军 ,海军少将军衔,25岁时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演员(教授级3361323538职称),副军级待遇,文职级别: 三级 职别: 副军级 专业技术级别: 三级 2002年:放歌韩日足球世界杯 ; 2002年:12月20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 2003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2003年:11月23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 2004年:7月担任第十一届青歌大奖赛专业组民族唱法评委; 2006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FANG军海政文工团副团长,从文职干部转为现役军官,授海军大校军衔。任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民族唱法评委; 2006年10月12日: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举办音乐会“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宣布10月12日为当地的“宋祖英”日; 2006年12月:做客《天下女人》; 2006年12月:获格莱美奖提名奖,是民歌界绝无仅有的第一人; 2007年5月:获肯尼迪艺术金奖,全球仅7人; 2008年3月: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8年3月:担任第十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评委; 2008年4月18日:海军党委给宋祖英记一等功;海军政治部给宋祖英调整专业技术等级到三级。少将军衔 2008年5月:从现役军官调为文职干部,文职级别三级。 2008年8月24日晚8时,奥运会闭幕式在“鸟巢”举行。备受期待的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和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的合唱《爱的火焰》 2009年6月30日,宋祖英鸟巢开演唱会, 多明戈郎朗周杰伦助阵。这场2009魅力中国北京鸟巢夏季音乐会阵容异常庞大,也是鸟巢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单面立体舞台。 2009年10月31日,上海举行的“2009中华小姐环球大赛”总决赛,歌唱家宋祖英首次担任评委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