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较文学

略知
不监于道
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产生于19世纪的比较文学,是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研究,即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学与文学,或者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意识形态的关系的新型边缘学科。从世界文学的角度着眼,充分揭示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文学所持有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探索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乃至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比较文学的任务。歌德是比较文学的先驱。世界上主要有法、美两派。前者注重研究一国文化对另一国文学的影响;后者注重研究在相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文化的比较,找出异同及缘由,以找出共同的规律。

如何看待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化研究倾向

群己
比较文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它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比较文学指的是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1] 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1816)中,但该著作未涉及它的方法与理论。使这一术语得以流行的 ,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维尔曼 (1790~1870)。他于1827年在巴黎大学开设了“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的讲座,并于两年后将讲稿整理,以《18世纪法国文学综览》的书名出版。在讲课和著述中,维尔曼多次使用“比较文学”、“比较历史”等词语,并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比较文学提供了范例。1838年,他在出版其讲稿的第三卷序言中正式使用了“比较文学”这个专门术语,后人因此尊他为“比较文学之父”。

请问:北京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招硕士研究生吗?

大蜘蛛
招收。以下是2011年北大招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招生信息,估计近几年不会有什么变化,请参考:一、中国语言文学系招生人数:4人研究方向有:1.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国外中国学二、外国语学院招生人数:5人研究方向有:1.欧洲文学;2.美洲文学;3.东方文学;4.跨文化研究;5.世界文学理论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

息息相通
再生号
比较文学研究所的宗旨是:超越学科的界限,跨东西方文化和文学,立足于比较文学研究,立足于将西方的理论经过改造后运用于中国文化和文学研究,最后达到与西方学术界进行对话的目的。比较文学研究所是北京语言大学的第二个博士点单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是继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之后,在中国单独获准设立的第四个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博士点,也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2002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2002 年在广东管理科学院的学科排名中,北京语言大学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荣登全国第一。比较文学研究所的建设目标是将这一学科建设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成为中国三级学科最齐全的高水平的二级学科,使得二级学科下面的所有分支学科 —— 跨学科研究、跨文化研究、比较诗学、主题学、文类学、形象学、国际汉学以及中英、中法、中美、中日、中俄、中韩等比较文学分支学科,都能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使本校的各国留学生能够直接攻读本学科各分支学科的硕士与博士学位,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大的贡献。从1997 年以后,本学科已经牵头召开了多次大型国际学术讨论会。目前,本所研究人员与教师承担着国家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4项,国家汉办项目1项,国际横向项目 4项,校级规划与校级项目5项。 “ 十五 ” 期间已经推出《比较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跨文化的文学对话 —— 中西比较文学新论》、《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等10多部专著和教材,“十一五”期间将推出高质量的专著和教材,并将在国内外高层次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系列有分量的学术论文。 由所长高旭东 教授主编的“比较文学与文化新视野丛书“代表了本学科的重要成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教育报》、《文艺报》等对丛书的出版做了广泛的报道 ,受到一致的好评。编辑本段研究方向比较文究所共分四个研究方向,第一个方向是中外文学比较研究。这个方向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探讨国际文学关系为特色,尤其重视 20 世纪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探讨,并且涵盖了中英比较文学、中美比较文学、中法比较文学、中日比较文学等,其中许多成果在国内外是领先的;第二个研究方向是中西比较诗学。对中西文学思潮、批评、文论和美学进行比较研究的比较诗学,一直是本学科的一个重镇,在比较理论的指导下,深入开展东西方文化的对话和国际文学关系的研究;第三个方向是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注重跨学科研究并且与研究者的个性爱好相结合,是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并且在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哲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第四个方向是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是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之中合理的学术路向。

举例说明比较文学四个跨越性特征

冒充者
此八疵者
第一 跨民族 例如〈红楼梦〉一书 它是我国汉族作者曹雪芹写的 但现在研究红学的人不仅仅是汉族的学者 包括我国少数民族同胞 甚至日本 韩国 等国家都有人研究它 想从中学习得与失第二 跨语言 最简单 外国的著作 例如外国十大名著 高考要考的〈巴黎圣母院〉〈堂吉诃德〉等等书籍 原本是用英文 法文 德文写的 但是被翻译成汉语 日语 等不同的文字第三 跨文化 马克思的巨著 〈资本论〉 无论是在社会主义的文化中被奉为经典 也在欧美等资本主义文化中被广为传阅第四 跨学科 很多著作 在文学这一领域是经典 但同时它又身兼社会学 美学 哲学等一系列学科特征 比如高中历史学过的〈巨人传〉〈十日谈〉等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2012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大学排名

继承人
不止于万
教育分专业排行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排 名学校名称星 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开此专业学校数1 北京师范大学 5★ 3 1 1162 四川大学 5★ 3 1 1163 南京大学 5★ 3 1 1164 北京大学 5★ 3 1 1165 上海师范大学 5★ 3 1 1166 复旦大学 5★ 3 1 1167 中国人民大学 4★ 0 1 1168 华东师范大学 4★ 0 1 1169 首都师范大学 4★ 0 1 11610 湖南师范大学 4★ 0 1 11611 华中师范大学 4★ 0 1 11612 南京师范大学 4★ 0 1 11613 天津师范大学 4★ 0 1 11614 吉林大学 4★ 0 1 11615 北京语言大学 4★ 0 1 11616 山东大学 4★ 0 1 11617 中央民族大学 4★ 0 1 11618 陕西师范大学 4★ 0 1 11619 南开大学 4★ 0 1 11620 浙江大学 4★ 0 1 116大部分的有中文系的学校都开设有这个专业,本学科设置三个研究方向:1)中外文学文化比较;2)外国文学;3)西方文艺理论。推荐院校:北大、北师大、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其它院校: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湘潭大学、南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中南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大学、暨南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希望帮到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考研问题

金环蚀
欺骗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个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领域。其宗旨在于以总体文学的研究为背景,以不同民族、不同文明背景的文学及文化现象为素材,通过沟通和对话,促进东西方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与互补,探寻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轨迹,促进文学与哲学、人类学、心理学、艺术等其他知识领域的交叉与互渗。2015全国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综合排名你确定要考这个吗?这个现在很火,竞争也很激烈,而且学科现在不成熟,比文艺学还不成熟,而且考上了学的不是文学,而是一种方法论,跟文学没什么关系.我当初以为自己外国文学底子好,学这个肯定吃香,但是导师给我看课题我就傻了,相当无语如果你不是我这样的,已经确定了,那么你就考吧这个只要北京的学校好,相比之下成熟点,让你有东西可学北大,人大,首都师范和北师范,这四个你选哪个都行,考上了哪个都行

举例说明比较文学四个跨越性特征

胞有重阆
四年而物
第一 跨民族 例如〈红楼梦〉一书 它是我国汉族作者曹雪芹写的 但现在研究红学的人不仅仅是汉族的学者 包括我国少数民族同胞 甚至日本 韩国 等国家都有人研究它 想从中学习得与失第二 跨语言 最简单 外国的著作 例如外国十大名著 高考要考的〈巴黎圣母院〉〈堂吉诃德〉等等书籍 原本是用英文 法文 德文写的 但是被翻译成汉语 日语 等不同的文字第三 跨文化 马克思的巨著 〈资本论〉 无论是在社会主义的文化中被奉为经典 也在欧美等资本主义文化中被广为传阅第四 跨学科 很多著作 在文学这一领域是经典 但同时它又身兼社会学 美学 哲学等一系列学科特征 比如高中历史学过的〈巨人传〉〈十日谈〉等等

比较文学的现状及前景

太坏了
一、比较文学学科的基本学理 n 1、定义: n 比较文学是一门将研究对象自觉地由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文学扩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民族和地区文学中进行“跨文化的”综合性考察和研究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