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

旷达
振振有辞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微图文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篇一: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湖南平江工业园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及法人代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天元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咨询资格等级:甲级工程咨询资格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10120XX0002法定代表人:李促进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发改委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XX年版);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XX年第三版);3、国土资发20XX(24)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4、国土资发20XX(56)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和实施《关于调整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的通知;5、《湖南平江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XX-2020)》文本;6、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7、项目调研收集的相关资料。1.4报告编制的内容本报告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市场需求、项目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项目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节约资源、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力资源配置、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分析等。截止目前,公司累计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0  中期目标(重点产业发转方向:(5另外,企业就是在资本充足的情况下

标准厂房可研报告

暴走下
船家女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君临天下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二)项目性质:新建(三)建设地点:(四)总用地面积:102998.97㎡(合154.5亩)(五)建设单位:二、研究范围及主要编制依据(一)研究范围我单位受开发公司委托,对标准厂房区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项目的提出背景和理由、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结论与建议等。(二)主要编制依据1、民营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供的相关资料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办公建筑规范》JGJ67-2006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15、其他相关资料三、可研报告结论(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建立太原工业新区磁谷一期标准厂房区符合山西省太原市工业一体化战略部署和对外开放的整体布局,有利于优化生产力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科技进步具有较强的带动、辐射和示范作用员工食堂建4夏季通风计算温度7考虑该地段分区

X公司标准厂房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

时有所用
五戒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高锋标准厂房(二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附表与附件项目名称:标准厂房(二期)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建设单位:福建有限公司建设地址: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宅内村企业名称:福建有限公司企业注册号:35050011企业住所:晋江市法定代表人:庄注册资本:万元人民币整实收资本:万元人民币整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经营范围:对农业、旅游业、房地产等国家法律、法规允许投资的项目进行投资。成立日期:二OO八年三月十二日营业期限:自二OO八年三月十二日至二O一八年三月十一日1、编制原则(1)合法性原则;(2)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原则;(3)实事求是、科学性原则;(4)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5)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5号);6)《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28(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

新型化工产业示范基地标准化厂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於乎
金盞花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赵成金1总论1.1概述1.1.1项目名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1.1.3法人代表:1.1.4建设性质:扩建、新建1.1.5建设地点:A区位于新丰工业园区庆山路北侧B区位于新丰工业园区长泰路西侧C区位于新丰工业园区西区1.1.6建设期限:A区二期,2010年11月~2011年10月B区,2010年4月~2011年8月C区,2011年~2014年1.1.7建设单位情况新丰工业园区于2003年经临潼区政府批准成立,是西安市政府和临潼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以装备制造业、机械加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园区位于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新丰街道办事处,整个园区以铁路编组站为依托,以108国道为轴心向两翼纵深发展。新丰工业园区占地2.9km2,2015年规划占地3.78km2。目前入园的各类企业已达70余家,有装备制造业、机械加工、电力设备、石油机械、乳品、饮料、油脂制造、纺织、建材、包装容器等10余类。现在园区企业规模不断增大,建设力度正在加快,园区2009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9.5亿元,工业总收入26.8亿元,上缴国家税金1.23亿元,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7800余人,占到全街道农村劳动力的25%。新丰工业园区是陕西省100个重点发展县域工业园区之一,2010年已向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申报创建2010年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和龙头带动作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园区管委会在大量调研和反复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

某餐饮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中央厨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土银
日出而作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麻红英某餐饮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中央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1项目名称合肥某食品有限公司肥东中央厨房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合肥某食品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地点合肥市肥东县新城经济开发区1.1.4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新征土地30亩,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其中:生产厂房8000平方米,冷库4000平方米,办公研发楼2000平方米,原材料库4000平方米,综合楼2000平方米;项目完工达产后可年产销售额30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纳税总额500万元。1.1.5建设单位概况合肥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农产品深加工与“料理包”生产、为主,结合农产品种植,餐饮连锁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元化食品投资企业。2009年工厂建于合肥红旗产业园,现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投入1000万元,员工200余人。公司依照国际先进技术规划标准化厂房,斥资引进了领先国内的巴氏灭菌标准生产线,引进了荷兰科麦速冻生产线,兴建了约1500平方的成品冷库。公司通过QS生产许可认证、食品流通许可认证,严格按ISO9001-2000质量标准、HACCP食品安全标。先后获得了“中国消费者放心购物质量可信产品”、“全国理包生产名优企业”、“安徽省名优食品”、“安徽省质量管理奖”、“2014安徽省餐饮业十大年度事件”、合肥市“餐饮创新型企业”、“消费者满意单位”等企业自创立以来,以“福达天下、润泽万家”的企业使命。本着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与员工携手并进;与行业相

猪肉分割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顺之则成
鹅毛笔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浅浅猪肉分割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建设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猪肉分割深加工项目二、建设单位:某市野猪林肉联食品有限公司三、建设单位情况:某市野猪林肉联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16日,由东区、仁和区6家生猪定点屠宰场按照市政府《关于整顿压缩某市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实施方案》的要求(攀办发[2007]13号)重组形成。公司属股份制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注册地址某市东区银江镇华山村老熊箐社,法人代表钱秀芳。公司以生猪屠宰及销售送为主营业务,目前已经建成的生猪定点屠宰厂,总面积50亩,建筑面积28.32亩,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800万元,其中:厂房建设投资2000万元,设施设备投资1500万元,办公楼、宿舍建设投资2000万,其他投资300万,全年生产值3亿元,公司以生猪定点屠宰、战略储备、冷链物流配送为主,具有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等特点。四、建设地点:某市东区银江镇华山工业园五、建设性质:升级改造六、建设内容及规模(1)基础建设:改造厂房500平方米,新建包装间100平方米,材料间50平方米。(2)设备:分割肉生产线加工工具、质量检测设备、称量设备、空气净化器及包装设备等。(3)劳保用品:工作服、手套及防水雨靴等三、《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四、支持先进的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鼓励生猪定点屠宰厂当前,国家连续出台中央一号

有关LNG项目建议书、或者可行性报告

何哉
第一部分 lng加气站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lng加气站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3.《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 ;     4.《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版》;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6      年审核批准施行;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2年     8. 企业投资决议;     9. ……;     10. 地方出台的相关投资法律法规等。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二、lng加气站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七)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八)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九)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表1 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1 项目投入总资金 万元 15030.00 1.1 固定资产建设投资 万元 10521.00 1.2 流动资金 万元 4509.00 2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1873.70 2.1 固定资产建设投资 万元 10521.00 2.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1352.70 3 年营业收入(正常年份) 万元 25551.00 4 年总成本费用(正常年份) 万元 16608.15 5 年经营成本(正常年份) 万元 15330.60 6 年增值税(正常年份) 万元 1943.79 7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正常年份) 万元 194.38 8 年利润总额(正常年份) 万元 8942.85 9 所得税(正常年份) 万元 2235.71 10 年税后利润(正常年份) 万元 6707.14 11 投资利润率 % 75.32 12 投资利税率 % 86.61 13 资本金投资利润率 % 97.91 14 资本金投资利税率 % 112.97 15 销售利润率 % 56.49 16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 21.48 17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 32.22 18 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i=8%) 万元 5260.50 19 税前财务净现值FNPV(i=8%) 万元 6763.50 20 税后投资回收期 年 4.22 21 税前投资回收期 年 3.52 22 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 % 43.33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1.项目总投资来源及投入问题  项目总投资主要来自项目发起公司自筹资金,按照计划在2012年3月份前完成项目申报审批工作。预计项目总投资资金到位时间在2011年4月底。整个项目建设期内,主要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编制、项目备案、土建及配套工程、人员招聘及培训、设备签约、设备生产、设备运行及验收等工作。  项目发起公司拟设立专项资金账户用于项目建设用资金的管理工作。对于资金不足部分则以银行贷款、设备融资,合作,租赁等多种方式解决。  2.项目原料供应及使用问题  项目产品的原料目前在市场上供应充足,可以实现就近采购。项目本着生产优质产品、创造一流品牌的理念,对原材料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对原料供应商进行优选,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3.项目技术先进性问题  项目生产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准则,拟采购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引进先进生产管理经验,对生产技术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保证生产高效、工艺先进、产品质量达标。第二部分 lng加气站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一、lng加气站项目建设背景   (一)lng加气站项目市场迅速发展  lng加气站项目所属行业是在最近几年间迅速发展。行业在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吸纳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国家产业规划或地方产业规划  我国非常中国lng加气站领域的发展,国家和地方在最近几年有关该领域的政策力度明显加强,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稳定国内外市场;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实施技术改造;  (4)淘汰落后产能;  (5)优化区域布局;  (6)完善服务体系;  (7)加快自主品牌建设;  (8)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三)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二、lng加气站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  (二)……  (三)……  (四)……三、lng加气站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本项目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方案,为保证工艺先进性,关键设备引进国外厂商,其他辅助设备从国内厂商中优选。该公司始建于1998年,2001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生产实践,公司创造出一流的lng加气站工艺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全能够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和检测,其新技术方案的引入,将有效保证本项目顺利开展。  (四)模式可行性  lng加气站项目实施由项目发起公司自行组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土建工程由公司自主组织建设。项目建成后,项目运作由该公司全资注册子公司主导,项目产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目前,国内外市场发展均较为迅速,市场空间放量速度加快,市场需求强劲,可以保证产品有效销售。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第三部分 lng加气站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一、lng加气站项目产品市场调查   (一)lng加气站项目产品国际市场调查  (二)lng加气站项目产品国内市场调查  (三)lng加气站项目产品价格调查  (四)lng加气站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调查  (五)lng加气站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调查  (六)lng加气站项目产品市场竞争调查二、lng加气站项目产品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一)lng加气站项目产品国际市场预测  (二)lng加气站项目产品国内市场预测  (三)lng加气站项目产品价格预测  (四)lng加气站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预测  (五)lng加气站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预测  (六)lng加气站项目发展前景综述第四部分 lng加气站项目产品规划方案一、lng加气站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二、lng加气站项目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说明  (三)工艺流程三、lng加气站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格的销售模式,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营销模式进行研究。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情况分析  (三)促销策略    ……第五部分 lng加气站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一、lng加气站项目建设地  (一)lng加气站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广东经济开发区,下图为该园区规划:           (二)lng加气站项目建设地自然情况  (三)lng加气站项目建设地资源情况  (四)lng加气站项目建设地经济情况  近年来,项目所在地多元产业经济迅速发展,第一产业基本稳定,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新兴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带动力量;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一大批改制企业充满活力,民营经济发展发展步伐加快。重点调产工程扎实推进,经济多元化支柱产业结构正在形成,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五)lng加气站项目建设地人口情况  (六)lng加气站项目建设地交通运输  项目运作立当地,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项目建设地交通运输条件优越,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等立体方式的交通运输网。公路四通八达,境内有3条国道、2条省道,高速公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公路运输条件,逐渐优化的交通条件有利于项目产品销售物流环节效率的提升,使得产品能够及时投放到销售目标市场。二、lng加气站项目土建总规  (一)项目厂址及厂房建设    1、厂址    2、厂房建设内容    3、厂房建设造价  (二)土建规划总平面布置图  (三)场内外运输    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3、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  (四)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1、项目占地    2、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内容序号 建设项目 建筑结构 建筑方式 施工面积(m2)1 办公楼 框架结构 多层建筑 9832 2 展厅 砖混结构 单层建筑 1966 3 公寓 砖混结构 多层建筑 41295 4 餐厅 砖混结构 多层建筑 2950 5 1号车间 轻钢结构 单层建筑 6882 6 2号车间 轻钢结构 单层建筑 7866 7 3号车间 轻钢结构 单层建筑 8849 8 后序处理、库房 轻钢砖混结构 单层建筑 7866 9 锅炉房及其它辅助实施 框架砖混结构 单层建筑 1966 10 小计 87506 11 绿化设施 5899 12 厂区硬化周围美化 4916 13 总施工面积(m2) 98321   (五)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价  (六)项目其他辅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电工程    3、供暖工程    4、通信工程    5、其他第六部分 lng加气站项目环保、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一、lng加气站项目环境保护方案  (一)项目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二)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三)项目环境保护评价二、lng加气站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一)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标准  (二)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三、lng加气站项目节能方案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定,节能需要单独列一章。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规定,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以及其他年耗能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项目建设方都必须出具《节能专篇》,作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中的重要环节。项目立项必须取得节能审查批准意见后,项目方可立项。因此,对建设规模超过发改委规定要求的项目,《节能专篇》如同《环境评价报告》一样,是项目建设前置审核的必须环节。  (一)项目节能设计依据  (二)项目节能分析四、lng加气站项目消防方案  (一)项目消防设计依据  (二)项目消防措施  (三)火灾报警系统  (四)灭火系统  (五)消防知识教育五、lng加气站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方案  (一)项目劳动安全设计依据  (二)项目劳动安全保护措施第七部分 lng加气站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一、lng加气站项目组织   (一)组织形式  (二)工作制度二、lng加气站项目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劳动定员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三)人员培训  本项目采用“标准化培训”实施人员培训,所谓“标准化培训”指的是定岗前招聘、基本技能培训等由公司安排各部门技术骨干统一按照规定执行,力求使得员工熟悉公司业务和需要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经过标准化培训后,公司根据各人表现确定岗位,然后由各岗位的技术负责人针对岗位特有业务进行学徒式指导和培训。两种方式的结合既保证了员工定岗的准确性,也缩短了员工定岗后成为合格员工的时间,这对于节约人员培训成本和缩短培训时间都具有极好的效果。第八部分 lng加气站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亦可称为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一、lng加气站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一)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技术获得与转让  (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五)施工准备  (六)施工和生产准备  (七)竣工验收二、lng加气站项目实施进度表 三、lng加气站项目实施费用   (一)建设单位管理费  (二)生产筹备费  (三)生产职工培训费  (四)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五)其他应支出的费用第九部分 lng加气站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图-4 财务评价基本思路一、lng加气站项目总投资估算二、lng加气站项目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   (一)资金来源  (二)项目筹资方案三、lng加气站项目投资使用计划  (一)投资使用计划  (二)借款偿还计划四、项目财务评价说明&财务测算假定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主席令第24号],2000年1月1日起实施。  2.《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2007年1月1日起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6年审核批准施行。  6.项目必须遵守的国内外其他工商税务法律文件。  (二)项目测算基本设定五、lng加气站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  (一)直接成本  (二)工资及福利费用  (三)折旧及摊销  (四)工资及福利费用  (五)修理费  (六)财务费用  (七)其他费用  (八)财务费用  (九)总成本费用六、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一)销售收入  (二)销售税金及附加  (三)增值税  (四)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七、损益及利润分配估算八、现金流估算  (一)项目投资现金流估算  (二)项目资本金现金流估算第十部分 lng加气站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出入,这对项目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风险,就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的可靠性,这就是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面不同,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要进行的盈亏平衡平分析、敏感性分配和概率分析,可视项目情况而定。   (一)盈亏平衡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可有LNG工厂的一些资料?不是加气站的,是生产液化天然气。不过还是谢谢你

生产研发部管理制度

许谦
同类相从
  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制度  1.目的和作用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使新产品开发能够严格遵循科学管理程序进行,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2.1统筹规划部负责新产品的调研分析与立项等方面的工作。  2.2技术研发部负责产品的设计、试制、鉴定、移交投产等方面的管理。  2.3物控部、生产部、质管部应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配合。  3.新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分析工作  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须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经济性的分析论证。  3.1 调查研究:  3.1.1 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3.1.2 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及使用情况。  3.1.3 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利,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3.2 可行性分析:  3.2.1 论证该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3.2.2 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3.2.3 论证该产品发展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和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外购外协配套等)。  3.2.4 初步论证技术经济效益。  3.2.5 写出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4. 产品设计管理  产品设计时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  4.1 技术任务书:  技术任务书市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提出的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存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的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规则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定)。现对其编写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  4.1.1 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  a. 国内外技术情报:在市场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在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  b. 市场经济情报: 在产品功能、特点、形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力。  4.1.2 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  4.1.3 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方面的改进意见.  4.1.4 基本参数和主要性能指标.  4.1.5 总体布局及主要构件结构叙述.  4.1.6 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需简略勾画出产品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  4.1.7 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  4.1.8 标准化要求:  a 应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其他现行技术标准情况,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的和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  b 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的通用件、标准件系数指标。  c 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 列出推荐选用的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指标。  d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并预测标准化的经济效果。  4.1.9 关键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元器件、特殊材料资源分析。  4.1.10 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运用价值工程,着重研究确定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并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4.1.11 根据有关方面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的评议情况(A评价),共同商定设计或改进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1.12 叙述产品既满足用户需要,又适应本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  4.1.13 新产品设计实施、试调周期和经费估算。  4.2 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件设计.  4.2.1 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需的实验研究(原理结构、材料元件工艺的功能和模具实验),并写出实验研究大纲和实验研究报告。  4.2.2 做出产品设计核算书(如对运动、刚度、强度、振动、热变形、电路、液气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的核算)。  4.2.3 画出产品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  4.2.4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编制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4.2.5 绘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并作简要说明.  4.2.6 提出特殊原件、外购件,材料清单。  4.2.7 对技术任务书提出的某些内容进行审查和修正.  4.2.8 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可维修性分析。  4.3 工作图设计:  工作图设计的目的,是在设计基础上完成试制(生产)及随机出厂用的全部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  5. 新产品试制的管理  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  5.1 样品试制:  是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或数十件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实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此阶段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  5.2小批试制:  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小批试产,其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的工艺性,检验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设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以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工装设计图纸的完成,部分试制工作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  5.3 编制技术文件:  在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编制下列文件:  5.3.1 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简略的工艺路线。  5.3.2 进行工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的工艺分析。  5.3.3 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  5.3.4 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  5.3.5 设计产品试验的工装.  5.3.6 计算试制用材料消耗和加工工时.  5.3.7 编写试制记录.  5.3.8 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供批试鉴定用。  5.3.9 编写定型实验报告.定型实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实验后所编的文件,内容包括定型实验所进行的实验项目和方法、技术条件、试验程序、实验步骤、参照的有关规定等。定型实验报告由检验科编制。  5.3.10 编写试用(运行)报告。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部门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由研究所设计室负责编制。  5.3.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由研究所负责。  6.新产品鉴定的管理  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要求应申请鉴定。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系列开发产品,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  6.1鉴定工作需准备的文件:  6.1.1 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用的成套资料。  6.1.2 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产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产品图应备有二十套,发设计、工艺、全资办、检验科、生产科、工具室、装配和零件加工车间、总工程师办,并存档)。  6.1.3 随产品出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备文件。  6.2 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技术鉴定结论的内容是:  6.2.1 样品鉴定结论的内容:  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  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B评价)  6.2.2 小批试制鉴定结论的内容:  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性与可靠性,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  明确批量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C 评价)。  6.2.3 各阶段应具备的技术文件及审批程序按照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原则和有关的审批程序办理。  7.新产品移交投产的管理  7.1 新产品移交投产应具备的文件:  7.1.1 新产品要力求结构可靠、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7.1.2 产品的主要参数、形式、尺寸、基本结构应采用国家标准或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在充分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7.1.3 每一项新产品都必须经过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后方可成批生产,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具有完整的试制和检验报告,部分新产品还必须具有运行报告。样品试制、小批试制均由总工程师召集有关单位进行鉴定,并决定投产与否个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在同一系列中,个别工艺上变化很小的新产品,经工艺部门同意,可以不进行小批试制,在样品试制后,直接办理成批投产的手续。  7.1.4 新产品移交生产线由总工程师办组织,总工程师主持召开由设计、试制、计划、生产、技术、工艺、全资办、检查、标准化、技术档案、生产车间等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鉴定会,多方面听取意见,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出评价,确认设计合理,工艺规程、工艺装备没有问题后,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产线及移交时间的意见。  7.1.5 批准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有产品技术标准、工艺规程、产品装配图、零件图、工装图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  7.1.6 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填写“新产品移交生产线鉴定验收表”。  7.2 技术资料验收:  7.2.1图纸幅面和制图要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7.2.2 成套图册编号有序,蓝图与实物相符,工装图、产品图等编号应与已有的编号有连贯性。  7.2.3产品图应按会签审批程序签字。总装图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工艺工装图纸资料应由工艺科编制和设计,全部底图应移交技术档案室签收归档。  7.2.4 验收前一个月应将图纸、资料送验收部门审阅。  7.2.5 技术资料的验收、汇总、归口管理由技术研究部门负责

跪求研发的项目管理制度或者章程,资料也行~最好是化工类的!急用~谢谢

真希
佐纳德
  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制度  1.目的和作用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使新产品开发能够严格遵循科学管理程序进行,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2.1统筹规划部负责新产品的调研分析与立项等方面的工作。  2.2技术研发部负责产品的设计、试制、鉴定、移交投产等方面的管理。  2.3物控部、生产部、质管部应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配合。  3.新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分析工作  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须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经济性的分析论证。  3.1 调查研究:  3.1.1 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3.1.2 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及使用情况。  3.1.3 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利,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3.2 可行性分析:  3.2.1 论证该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3.2.2 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3.2.3 论证该产品发展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和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外购外协配套等)。  3.2.4 初步论证技术经济效益。  3.2.5 写出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4. 产品设计管理  产品设计时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  4.1 技术任务书:  技术任务书市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提出的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存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的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规则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定)。现对其编写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  4.1.1 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  a. 国内外技术情报:在市场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在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  b. 市场经济情报: 在产品功能、特点、形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力。  4.1.2 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  4.1.3 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方面的改进意见.  4.1.4 基本参数和主要性能指标.  4.1.5 总体布局及主要构件结构叙述.  4.1.6 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需简略勾画出产品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  4.1.7 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  4.1.8 标准化要求:  a 应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其他现行技术标准情况,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的和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  b 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的通用件、标准件系数指标。  c 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 列出推荐选用的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指标。  d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并预测标准化的经济效果。  4.1.9 关键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元器件、特殊材料资源分析。  4.1.10 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运用价值工程,着重研究确定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并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4.1.11 根据有关方面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的评议情况(A评价),共同商定设计或改进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1.12 叙述产品既满足用户需要,又适应本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  4.1.13 新产品设计实施、试调周期和经费估算。  4.2 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件设计.  4.2.1 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需的实验研究(原理结构、材料元件工艺的功能和模具实验),并写出实验研究大纲和实验研究报告。  4.2.2 做出产品设计核算书(如对运动、刚度、强度、振动、热变形、电路、液气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的核算)。  4.2.3 画出产品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  4.2.4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编制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4.2.5 绘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并作简要说明.  4.2.6 提出特殊原件、外购件,材料清单。  4.2.7 对技术任务书提出的某些内容进行审查和修正.  4.2.8 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可维修性分析。  4.3 工作图设计:  工作图设计的目的,是在设计基础上完成试制(生产)及随机出厂用的全部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  5. 新产品试制的管理  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  5.1 样品试制:  是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或数十件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实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此阶段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  5.2小批试制:  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小批试产,其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的工艺性,检验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设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以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工装设计图纸的完成,部分试制工作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  5.3 编制技术文件:  在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编制下列文件:  5.3.1 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简略的工艺路线。  5.3.2 进行工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的工艺分析。  5.3.3 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  5.3.4 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  5.3.5 设计产品试验的工装.  5.3.6 计算试制用材料消耗和加工工时.  5.3.7 编写试制记录.  5.3.8 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供批试鉴定用。  5.3.9 编写定型实验报告.定型实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实验后所编的文件,内容包括定型实验所进行的实验项目和方法、技术条件、试验程序、实验步骤、参照的有关规定等。定型实验报告由检验科编制。  5.3.10 编写试用(运行)报告。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部门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由研究所设计室负责编制。  5.3.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由研究所负责。  6.新产品鉴定的管理  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要求应申请鉴定。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系列开发产品,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  6.1鉴定工作需准备的文件:  6.1.1 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用的成套资料。  6.1.2 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产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产品图应备有二十套,发设计、工艺、全资办、检验科、生产科、工具室、装配和零件加工车间、总工程师办,并存档)。  6.1.3 随产品出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备文件。  6.2 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技术鉴定结论的内容是:  6.2.1 样品鉴定结论的内容:  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  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B评价)  6.2.2 小批试制鉴定结论的内容:  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性与可靠性,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  明确批量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C 评价)。  6.2.3 各阶段应具备的技术文件及审批程序按照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原则和有关的审批程序办理。  7.新产品移交投产的管理  7.1 新产品移交投产应具备的文件:  7.1.1 新产品要力求结构可靠、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7.1.2 产品的主要参数、形式、尺寸、基本结构应采用国家标准或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在充分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7.1.3 每一项新产品都必须经过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后方可成批生产,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具有完整的试制和检验报告,部分新产品还必须具有运行报告。样品试制、小批试制均由总工程师召集有关单位进行鉴定,并决定投产与否个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在同一系列中,个别工艺上变化很小的新产品,经工艺部门同意,可以不进行小批试制,在样品试制后,直接办理成批投产的手续。  7.1.4 新产品移交生产线由总工程师办组织,总工程师主持召开由设计、试制、计划、生产、技术、工艺、全资办、检查、标准化、技术档案、生产车间等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鉴定会,多方面听取意见,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出评价,确认设计合理,工艺规程、工艺装备没有问题后,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产线及移交时间的意见。  7.1.5 批准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有产品技术标准、工艺规程、产品装配图、零件图、工装图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  7.1.6 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填写“新产品移交生产线鉴定验收表”。  7.2 技术资料验收:  7.2.1图纸幅面和制图要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7.2.2 成套图册编号有序,蓝图与实物相符,工装图、产品图等编号应与已有的编号有连贯性。  7.2.3产品图应按会签审批程序签字。总装图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工艺工装图纸资料应由工艺科编制和设计,全部底图应移交技术档案室签收归档。  7.2.4 验收前一个月应将图纸、资料送验收部门审阅。  7.2.5 技术资料的验收、汇总、归口管理由技术研究部门负责。http://www..com/?q1=%D1%D0%B7%A2%CF%EE%C4%BF+%B9%DC%C0%ED%D6%C6%B6%C8&ft=all看看这个里面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