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外招生有什么要求?

老伴儿
夜王
1.没有 只看高考。来2.也没有要求源,只看总分。但是从我们省来看低于140的非常少几乎没有3.提高英语水平而已,对考北外没有直接帮助。4.学习西语很好。我在进北外学俄语之前学过5年多的日语。我的高考语种是英语。 PS但是北外所有专业都不招生西语考生。北外没有转专业的说法。好了~祝你成功进入北外咯。1.各省要求不同吧,我高考的时候对会考没有要求。2.和第一个问题类似内,可能各省政策有不同,容我高考的时候没有要求。只看总分。3.没有。如果你是南外郑外这类的外国语中学的学生,那可以关注你们学校出的关于保送的通知,我不了解这方面的。如果是其他中学的(我就是),想读北外的小语种,就是高考,提前批录取,分很高的;如果想读英语或者其他专业,和其他大学录取程序是一样的,没有特殊要求,分数够就行。祝你好运~~

请问考北外的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我需要做那些准备,是否需要学第二外语?北外的研究生专业有哪些呢

陶潜
惚漠无形
那你要学的太多了.你当然要学一门二外,专业有笔译,口译,语言学,文学什么的,具体的你上北外的网站看一下吧

想考英语系的研究生是选择北外比较好还是选择北大比较

统待
赫伯特
两个学校都还可以,在实力和名声上面都是不错的,英语专业的话北外比较适合,当然选择学校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看。

考研北外或上外的区域国别研究生需要准备什么?录取难度大吗

恋空
立之本原
请问你是来考哪个语种的国别源研究,两个学校的不同语种都有这个方向。二外要准备,基础X语也需要复习。北外的英语类国别研究考英语写作,其他语种会考综合X语。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国别研究第二门专业课考X汉互译。难度的话,上外会比北外大,因为上外保研人数比较多,而且计算分数特别看重专业课。

北外2018高翻分了专业 该怎么选

大城市
方小姐
你指的是口译分了方向吗?也许是因为高翻的口译也希望培养出多方面的人才。看你自己的兴趣。北外的高翻口译分为会议口译和口笔译方向,两个方面各有侧重吧。我也跨专业考北外高翻学院研究生

北外招生计划

开之以利
莫为杀人
201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贵州文科没有招生计划,理科还是有的,其招生5人,内其中英语、翻译、法学容、金融学、工商管理各1人。 根据该校往年招生情况,在部分省市的确招收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不是太稳定。如你所说,2010年前,北外在贵州招收文科生没有招收理科生计划;但2011年以来招收的都是理科生。 给你的建议是,读文科有把握考上,尽管该校没有招生计划,还是读文科比较好。万一高考那年只招理科生,还可以报考上海外国语大学。此外,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也可做备选。 PS:如果特别喜欢北外,也可在读研究生时重点考虑该校。

北外英语研究生有哪些专业

喜气洋洋
子乐
大的方向抄有两类,一个是外国语言文学,这个主要以研究西方文学为重点;一个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个以研究英语语言运用等理论为重点。需要考科目有四门:公共课政治,二外(如法语,日语,俄语,德语,看你二外学的什么了,从中选择一种擅长的就行了),两门专业课(一门侧重基础,题型与专八的类型但难度各有不一,有些学校的出题难度略高于专八,有些略低于专八,有些则持平;这门科目有的学校叫高级英语,有的学校叫综合英语,还有的叫基础英语。另一门侧重写作和翻译,有的学校就是写作和翻译合卷,整个考试题型中就写作和翻译这两个题型,一篇大作文加一篇中翻英和一篇英翻中,比如华中师范大学的就是这种情况。但是今年开始很多学校考试大纲有变化,把写作与翻译这门改为外国语言文学综合考试,文学和语言学各占一半分值,这就需要你仔细看看目标学校的考试大纲)

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每年招生人数是多少?

革命篇
莫里斯
最迟这个月中旬,北外研究生网站会贴出他今年的招生简章,到时候你关注一下就可以了。里面会有专业目录和招生人数。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考北外研究生都考什么科目啊

鬼神不扰
北外研究生2015年考试英语,政治,专业课。北京外国语大学(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北外,由中华内人民共和国教育容部直属,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是中国外国语类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截至2014年9月,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北京市海淀区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个校区,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124.7万余册;辖21个教学系部,开设本科专业73个;有在职在编教职工1303人,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教师142人,普通本科在校生4814人,研究生223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92人、硕士研究生1840人),外国留学生132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