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是否有专业限制

穷达
鱼鱼雅雅
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心理学院的发展心理研究所是"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认知科学与学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也以心理学院为学术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是可以跨考的~!你想考北师大的学硕还是专硕呢?是打算今年年底考吗?书有买吗?关于北师大心理学考研的院校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复习方法等问题你可以来问我~我是心理学的张老师~希望能帮到你~~没有的,可以跨专业考研,不过跨专业难度比较大,可以报个班,给你推荐尚考考研谢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问题

传教士
擅相攘伐
你问的问题还是比较模糊的,建议具体化北师大心理学是非常好的院校,我下面给你提供一些查找相关专业咨询的方法1、北师大心理学官网,可以看招生简章,专业目录等相关介绍,确定是否有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2、心理学考研相关的论坛,心理学之家,力比多学院,libidos,心理学科研之家等,可以找到学长学姐 希望对你有用,望采纳

心理学考研专业硕士好吗?北大和北师大的专硕好就业吗?

卡罗尔
长距离
心理学的硕士专业都不太好考。 就业是看你的个人定位,而并非名牌大学,清华毕业的回家卖猪肉澡堂搓澡不是没有。 心理学的就业方向还是挺广的,就看你往哪方面走,是真心一门心思做研究还是做他的分支行业其实从长远来看,心理学的就业会越来越好,这也是我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需要心理治疗的人也很多 所以我认为这个行业以后发展还是可以的 刚才在一个考研网站认识 一个老师,这位老师特别细心,有大量复习资料,和考题 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他QQ前面86467-后面4873心里学考专业硕士的很多而且将来的就业是非常好的。还有就是你说哪个就业方向比较好,其实哪个学校都是一样的,就业方向好与不好完全看你自己喜欢什么,你自己的能力如何。这些事最主要的,不要纠结于哪个学校的。。

心理学考研 ,我想考北师大的心理学专硕

苦菜花
必趋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考研参考书籍:  一、心理学导论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彭聃龄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心理学与生活(16版)》.格里格,津巴多 著. 王垒,王甦等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二、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行为科学统计》. Frederick J. Gravetter,Larry B. Wallnau著. 王爱民,李悦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三、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验:原理和应用》.凯温-墨菲,查尔斯-大卫夏弗 著. 张娜等 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等 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心理测量学》.郑日昌 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四、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杨宜音 张曙光 编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社会心理学》. (美)戴维·迈尔斯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五、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美)谢弗 等著,邹泓 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北师大心理学跨专业考研的教材是什么

佐光
鬼整人
心理学专业从2007年开始改为国家统考,北师大心理学专业也是参加全国统考的。考试内容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虽然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并给出了考试大纲,但是,教育部并没有指定参考教材。因此,目前很多人都是根据一些著名辅导班推荐的参考书目来复习的。下面是我把自己曾经用过的书目推荐给你:普通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要是没有看这本就别考了,绝对的主要复习参考资料! (2)普通心理学 叶奕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也挺重要,有些内容跟彭本不同,可以作为参考 (3)心理学与生活 Gerrig Jimbardo 这本好玩是挺好玩,但对考试帮助不大 (4)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和体系 叶浩生 主要了解一下重要的那些流派如结构心理学,机能心理学,格式塔,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 实验心理学 (1)实验心理学 杨治良 浙江教育出版社 (2)实验心理学 朱滢 北京大学出版社 (3)实验心理学 孟庆茂 (4)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实心绝不能只看一本,上面四本都挺重要,另外还有 (5)实验心理学纲要 张学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这本书超级有意思,里面有很多著名实验,看着又有趣又了解了著名实验 心理统计 (1)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其实这一本就够了,其它的爱看不看,内容差不多 (2)教育与心理统计学 张敏强 (3)教育统计学 王孝玲 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 这本是主要的,因为考题是北师出的啊,和大纲也比较吻合 (2)教育心理学 皮连生 个人认为这本虽然体系不好,但是有年那题奥苏伯尔就考的里面的题目,所以不能轻视 (3)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这本据说很重要,但我没看 发展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精) 林崇德 (2)发展心理学(简) 林崇德 这两本虽然是一个人写的,但内容有很多不同,对比来学 (3)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 这本随便看看 心理测量学 (1)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崎 这本是我主要的复习材料,内容和大纲比较吻合 (2)心理测量学 郑日昌 心理学考研建议:建立知识结构 培养…附上各科比重:普通心理学 100 分 (具体可以分解为复习《普通心理学》和少量《心理学史》内容)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70 分 (具体可以分解为《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60 分 (具体可以分解为《实验心理学》和少量《认知心理学》内容) 心理统计与测量 70 分 (具体可以分解为《心理统计》和《心理测量》) 最后是经验(网站搜来的哦,希望对你有用)一、复习原则 这轮复习越细越好,边边角角的知识点都要复习到,坚持以下原则: 1、以基础为根本,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考试既是对考生本科阶段所学内容的检验,又是对是否具有从事心理学研究潜能的考查。大纲中明确规定考核目标为大学本科阶段所学的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全面复习,有所侧重。心理学统考覆盖面广,考察内容有:普通心理学100分,发展和教育心理学70分、实验心理学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70分。而以前的考试中,某些院校,只考察了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考察面积广、范围大这就要求考生要全面复习,使得复习工作量加大了。对跨专业的考生来说,难度又加大了不少。在全面复习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以上四部分内容总分是300分,其中普通心理学就占了1/3,应作为复习的重中之重。 二、各科复习全攻略 具体到心理学专业各个课程的复习攻略,我有如下一些建议: ◆普通心理学 这本书是基础,复习应以细和准为原则,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要放过。每章的基本概念都应该加以注意,历年的考题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都考过。对于各种理论要了解得很清楚,包括代表人物,观点,主张等。推荐彭聃聆老师编的《普通心理学》,看完一章做一下后面的习题,你会受益匪浅的。 大多普心教材只是对各理论的概述,更深入了解某个理论还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看相关的内容。有些理论的名称不止一个,最好能知道的全面一些,如“人格的五因素说”又称为“大五人格”,对此只有听得多,见得多,看的参考资料多,才能了解到。对每章的知识应能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理解了以后能合上书自己对自己讲讲书上说了什么,这样有助于记忆。试着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总之,普通心理学是整个复习的基础,一定要重视。 ◆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 这两门专业课放在一张卷子上考,无论是基本理论,还是实践性很强的问题都是要考察的目标。所以,这些内容时光靠记忆是不行的,理论联系实际显得尤为重要,从实践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复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尤其是学习心理学部分是重中之重; 2、理解和掌握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其经典实验研究,至于各个年龄阶段有什么特征,各年龄段出现的重要心理问题,注意了解其原因与对策; 3、认识和分析个体发展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 另外,推荐朱智贤主编的《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出题有时会涉及这本书的内容。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的主干,重点院校往往很重视这门课。通过实际操作,就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心理学专业素养与从事心理学研究的潜能。对于实验设计题,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只有实践过才知道哪些地方易出现考虑不周的问题。所以,跨专业的有条件最好去上一下实验课,参与一下心理学实验(特别是经典实验)。看书时,要注意别人的实验是怎样设计的。 复习目标: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具备实验设计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 ◆ 心理学统计与测量 心理统计与测量是一本需要多看几遍的书,而且这本书会让你越来越有成就感!这也是比较难的一门,建议跨专业的考生尽早准备,本专业的学生也常常栽在这门课上。而且,这门课涉及到很多数学知识,所以,数学不好的同学要尽早补一补. 复习目标: 1、掌握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记忆公式及其应用范围。 2、掌握有关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记住每个方法的适用条件,比较不同方法的差异,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结果。重点在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非参数检验。 3、掌握各种测量理论和各种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多做练习;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测验,并对其结果进行解释。 三、复习方法 1、融会贯通。这四门课程之间有很多内在联系,复习过程中要联系起来思考,做到融会贯通。 2、做笔记。做笔记很重要,每看完一章,做一章的笔记,加深记忆。最好结合经典教材、专业期刊、专门著作、专业文献等,按照专题整理笔记,而不是简单的抄书。也可以做关系图,比如记忆、感觉等。一章一两页,做完后几本书等于都看过了一遍,书会越读越薄。另外,多总结一些心理学术语及其英语翻译,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的拿过来用,体现你的心理学素养,而且复试口语面试中有可能涉及到。笔记做好后,最好能看着笔记把这一章给自己讲一讲,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实验。 3、搜集资料。复习资料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好的资料比如重要的上课讲义、笔记、习题集等,可以有效的帮助理解消化教材,掌握知识点,完成从课本到应试的过渡。事实上,搜集到这些资料并非易事,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就看自己的能力了。多上上心理学网站,参与讨论也不是错的选择. 复习重点 1)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够将知识有机的组织成自己的意义体系。在某种意义上说考研复习的过程,就是知识系统化、图示化的过程。2)培养解题能力。考研毕竟是一种应试过程。良好的考试素质能够令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在理清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有意培养自己的应试技巧。如何建立知识结构?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其次,要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第二是笔记的利用。在几轮复习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做好笔记。做笔记不是单一的记录,而是一个自己生成知识,编码记忆的过程。考生需要主动复述,对各个章节的小标题进行编目。如何培养应试技巧?真题的研习是提高应试技巧最重要的途径。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适当使用模拟题进行操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统考只有4年,真题比较宝贵。因此要做好模拟题,寻找考试的感觉。不要搞题海战术,找到答题的技巧和感觉即可。 如果楼主准备考北师,那么我建议你最好在平时还得多看看心理学的实验报告,多想想人家是怎么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研究的,包括数据是如何处理的。因为该校在复试中要考心理学英文报告(08年考研时就是将一篇很长的英文报告做成ppt,并把其中蓝色字体的两段译成汉语,保存在一个word文档里)、中文文献评述、研究方案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考察的也是以后实验研究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很多跨专业的同学很怕这个,因为跨专业的原来很少有机会能接触到实验(因此,年年都有初试成绩超过380的人在复试之后被刷,就是因为这个环节没过关)。但这部分实验能力是读研,包括以后工作都会有用的。祝你好运!

我想知道北师大跨专业考研应用心理学具体需要什么书?

详情请点击这个网页http://www.kuakao.net/digi/data/119893.htm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 孟昭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 叶奕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 高觉敷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北师大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 人民教育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杨志良 浙江教育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 朱滢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纲要》 张学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统计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统计学》 王孝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 甘怡群 北京大学出版社 心理测量 《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琦 暨南大学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郑日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复试必读书目:《心理实验概要》 (上下册) 陈舒永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怎么样

回魂刀
红小鬼
非常不好考的,毕竟是王牌院校王牌专业。天道小姐姐分享下他们的参考书目给你参考下:参考书目:普通心理学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1.林崇德主编 :《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1.冯忠良、伍新春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统计1.张厚粲主编:《心理与教育统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测量1.郑日昌等著:《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戴海琦等主编:《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在研究生招生上有专业歧视吗?

追命枪
藜羹不糁
就现在的考研录取情况来看,考上名校研的同学都是外校的多,本校的少.其实,考研的复试并不是在于你的初试成绩怎样,而是在于你是否符合学校对于他要培养的研究生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因此,如果你不是现在就考研的人,多用一点时间来读几本和你要考专业有关的名著,多看一些与你考试专业相关的权威性杂志或者书籍,了解现在这个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与发展趋势.优秀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会发光与被人尊重的.如果,你只是除了会考试,没有任何思想与研究方向,任何一个导师也不愿意要你. 由于全国心理学联考,因此除了要将教育部指定的书读懂读通外,你有时间最好到网上去搜寻一下你要考学校的导师的相关书籍或者论文来读一读,这样在复试的过程中,你会有更大的把握.要记住,这世界上每一次机会都是你自己通过努力为自己争取过来的,而不是通过别人的施舍而得到的.如果,你真的觉得中国大多数学校不公平的话,那就请选择考清华大学或者排名在中国前五名的学校吧,他们的招生公正性是全国都知道的.这学校有点排外 排外是很多学校的通病 我一同学以第一的分数考上某专业复试硬是把她分数压低 把她的公费分一半给另一有关系的学生 不过如果你有绝对实力可以试试啊 如果中等水平劝你别冒这个险了

心理学15年考研,以后工作方向想偏向医生、咨询这类,是不是应该考临床心理学专业等,那个学校比较好?

匠者不顾
法顺
心理学考研方向的选择,就是将来你工作的选择,所以必须要慎重。这里我们在您备考的过程中会给你提供专业的意见。并且可以和我们的学员在一起交流,互相分享经验。让您清楚的了解心理学考研方向及其考研动态!  在我国的学科门类划分中,心理学属于一级学科,一般分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专业。三大专业下又派生出众多的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在性质、培养方案、就业前景等方面是千差万别。因此,心理学专业的学子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该选择什么专业?又该选择什么心理学考研方向?其报考难度又如何?我们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给大家解答:应用心理学 1  应用心理学致力于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解决人类的心理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能在工程设计、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已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分为多个研究方向,如心理测量与咨询、医学与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 心理卫生)、管理(工业)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经济(包括广告、消费)心理学等,在市场化的今天,各研究方向竞相发展,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21. 心理测量与咨询方向  报考热度分析:  2007年中德心理治疗大会上公布了一组来自我国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我国患有各类精神疾病的总人口已超过1600万,患有不同程度精神或心理障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的人数则,估计达到1.9亿人,也就是说,每10人中至少有1人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心理辅导。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有3.4亿人,约3000万人深受心理障碍困扰。而处于高压状态的白领等人群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而我国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非常匮乏,每百万人只有2.4个心理咨询工作者,而在美国是550个。如果依据联合国颁布的标准:每1000人配备1名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那么,仅以5亿的城镇人口基数来计算,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尚有47.6万的缺口。目前全国各类大学纷纷招收心理测量与咨询方向的研究生。在2007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上,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前15名的院校中就有8所招收该方向的学生。  培养目标:  培养熟练掌握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心理测量、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职业指导等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胜任心理学教学与科研、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该专业就业渠道广阔,能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社区管理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大众传播媒体等部门从事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可以在心理咨询门诊和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等领域创业。  薪金前景:  我们认为,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有较好的薪金报酬。现在国家规定的心理咨询收费标准为每小时60元,而实际的咨询费用一般为每小时50~150元,甚至更高。根据民众健康网的调查数据,在北京的一些CBD商务区内,咨询收费高达每小时100美元,在南京,平均收费100~200元/小时。重庆、武汉、长沙等地,一次心理咨询收费一般是50~150元,而在苏州等地起价为200元,最高500元。  就业热门城市:  北京、上海、苏州、广州、重庆、武汉、长沙等大城市,吉林、广东、江西、浙江等地方就业机会也很多。  推荐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百年名校,拥有“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有国际心理科学联盟副主席张厚璨等一大批心理学界权威。北师大辅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郑日昌教授领衔心理测量与咨询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有专攻临床心理学及心理咨询与诊断技术的徐光兴教授坐镇,徐光兴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儿童自闭症诊断、治疗和教育专家,并致力于从临床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视点对强迫症、抑郁症进行干预和诊治,该方向一直是学子们报考的热门。  此外,西南大学、中南大学、苏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心理测量和咨询专业方向都各具优势。32.医学与临床心理学  报考热度分析:  现在一些有患病症状但经各种检查查不出病灶的所谓功能性疾患的病人,大多为心理疾患或行为疾患患者,这些病患需要医师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来减轻他们的痛苦。除了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一些医学院外,目前我国开设该专业研究方向的学校比较少,如能及早进入该研究领域,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会很大。  培养目标:  临床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具备较强研究能力及临床心理学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临床心理学高级专业人才。医学心理学研究生要掌握医学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并能运用于临床解决医学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能够运用医学心理学的方法、技术,诊断、治疗心理及心身疾病。  就业方向:  勤思老师认为,尽管中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知识普及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是依照心理医生逐步职业化和普及化的趋势,心理医生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当前各级各类医院注重人性化管理,高素质的医学心理学毕业生十分紧俏。  薪金前景:  据《精品健康导刊》报道,从见习医生到住院医师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住院医师的月薪大约3000~3500元。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至少需要5年时间,主治医师的月薪大概在4000元左右。效益好的医院,薪水会更高。从主治医师晋升到副主任医师最少也要5年时间。一般医院副主任医师的月薪在5000元左右。从副主任医师晋升到主任医师,一般需要5年,依据医院规模的大小以及效益的好坏,主任医师的薪水多少不一,有的人月薪为6000元,而有的月薪则可能过万元。  就业热门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杭州、广州等各大城市。  推荐院校:  浙江大学:2003年创建“浙江大学医学院心理卫生和行为干预中心”,作为本科和硕士生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全国8年制、7年制、5年制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的主编单位。师资力量强大,拥有医学心理学的积极开拓者和著名学者姜乾金,以及一大批有实践经验的中青年学者。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心理学的学府,在中国心理学界声名赫赫,临床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则是国内最早建立并最具特色的。目前钱铭怡教授、王登峰教授和甘怡群副教授都招收临床心理学的硕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具有医学院系的资源优势,较为偏向医学方向,在心理健康方面较有成就,培养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很强,也具备比较好的研究素养。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老牌名校实力雄厚,中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医学院校也不容小觑。43.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  报考热度分析:  有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有近400万人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但大多数人的从业经验只有3~5年,其整体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性,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近几年国内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采用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原理来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以达到提升组织能力、推动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具有一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不具备的特点,只要注重扩充自身的背景知识,该专业值得看好。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组织心理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基础理论,掌握行为科学与人事科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技能技巧与应用实务的专业人才。着重培养较强的实际操作与实务管理与拓展技能。  就业前景:  勤思老师认为,可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中的人事部门已转化为人力资源部门,据了解全国HR人才的缺口达50万人以上,仅上海保守估计缺口就在4万人左右,大连已达到3万人左右。  薪金前景:  《中国企业培训网》披露的一项薪酬调查显示,人力资源部门的月薪,总监一般为1万~1.5万元;人力资源管理师一般在8000元左右,最高不超过1.5万元;薪酬经理、招聘经理为4000~8000元;人事专员为2000~4000元。高薪,使HR成为许多人眼中极具吸引力的热门职业。  就业热门城市分布:  上海、大连、温州、厦门、广东等沿海城市。  推荐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研究所在做好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人才选拔与测评技术、人力资源战略企业培训、绩效管理与激励、企业文化与团队建设、职业心理健康和员工帮助计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教学、科研、运用三结合是其最大优势,拥有一批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实力派教授。该专业与许多大企业有项目往来,学生可获得大量实地学习的机会。  北京大学:拥有国际视野和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其整体势力在国内地位突出。著名心理学家张智勇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取得多项重要科研成果。  此外,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也具备一定实力。54. 管理心理学(工业心理学)  报考热度分析:  工作环境是否适合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并保证生产的高效率,是工业心理学的中心问题之一,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管理已经从科学管理范式向人本管理、文化管理范式转变,我国管理实践水平的提升必定给管理心理学加温。管理心理学内部发生裂变,从最开始的工业心理学逐渐分化为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人事心理学等许多方向,国内院校纷纷申请或改革该硕士点。  培养目标:  熟悉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了解管理情境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心理和行为的特征,并掌握管理心理学研究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主干技术,为今后从事具体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业方向:  一般大中型企业都需要这类人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也不断引进这类人才,有志于此的人才从基层做起,随着资历提升,前景广阔。  薪金前景:  进入政府机关纯工资收入大概在3000~5000元,额外收入另计。企业管理咨询、私营企业大概在3000~5000元。如果到企业讲课,讲课费一般是1000~3000元一天,最高可以达到2万元一天,但是这样的情况极为少见。  就业热门城市分布: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武汉、长沙等大城市。  推荐院校:  浙江大学:拥有我国心理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实验室(浙江大学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主要研究现代化工业生产中人机系统设计、智能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等。工业与工程心理学属于新兴学科,但浙大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悠久的研究传统,其人机界面的开发和航空工程心理学都是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心理系在中国心理学界占有一席之地,雄霸川渝,毕业生在区域内竞争力很强,在管理心理学方面有众多的科研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该学科带头人俞文钊教授长期从事管理心理学有关领域的研究, 著述颇丰。  此外,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也实力不俗。65.经济(包括广告、消费)心理学  报考热度分析:  市场营销和广告经营是当今炙手可热的行业。了解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面对不同的人群投放不同的广告,实施不同的营销方案,能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此类人才是市场最紧缺的人才类型之一。该学科有很大的灵活性,与经济学有很强的内在联系,融汇两大学科门类的复合性人才竞争力强劲。  培养目标:  旨在让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消费与广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识消费心理研究在市场营销及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和综合职业工作能力,为从事心理学教学、研究和相关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就业方向:  进入广告公司、新闻传媒、市场调查、营销策划、信息咨询以及企业单位从事广告、销售等相关工作。国内商学院不断扩招,相关背景的硕士生可从事教学工作。  薪金前景:  据《市场报》报道,这类工作一般与工作业绩挂钩,自身实力起很大作用。毕业生的工资底薪约2000元/月,但发展空间很大,高级广告从业人员月薪可达2万。  就业热门城市分布: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广州等大城市。  推荐院校:  目前我国开设该类研究方向的院校并不多,心理学综合实力排名靠前的高校中仅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开设该专业,但不久许多高校会增设该研究方向。  北京大学:是国内较早开设经济心理学的学校,有较好的学术底蕴和广阔的实习环境。著名心理学家王垒老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学者施俊琦主攻消费行为学、消费心理学方向,已经完成或者正在进行的研究包括:品牌个性、品牌忠诚度、品牌延伸、冲动性购买、互联网广告效果的研究以及消费者对价格公正的知觉等。  华东师范大学:师资配置全国一流,刘永芳研究管理与经济决策心理学,孟慧博士研究消费行为和职业心理学。  此外,南京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的广告心理学专业也相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