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都有哪些专业?

参两
白娥
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 剧与影视学 电影学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文学系:艺术硕士 电影 广播电视导演系:艺术硕士 电影 表演学院:戏剧与影视学 表演学 艺术硕士 电影 戏剧摄影系:戏剧与影视学 电影制作学 艺术硕士 电影声音学院:戏剧与影视学 电影制作学 艺术硕士 电影 音乐美术学院:美术学 艺术硕士 电影 美术 艺术设计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戏剧与影视学 影视管理学 管理学院:艺术硕士 电影 公共管理硕士中国电影高新技术研究院:戏剧与影视学 电影学摄影学院:美术中国动画研究院:戏剧与影视学 动画学动画学院:电影 美术 艺术设计基础部: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 视听传媒学院:艺术硕士 广播电视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数字媒体学院:艺术硕士 艺术设计如果您想了解信息,可以按如下方法操作:步骤1、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步骤2、招生信息步骤3、硕士研究生步骤4、北京电影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或招生计划查看望采纳,谢谢~

想考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都有些什么专业?

攘弃仁义
体性抱神
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 剧与影视学 电影学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文学系:艺术硕士 电影 广播电视导演系:艺术硕士 电影 表演学院:戏剧与影视学 表演学 艺术硕士 电影 戏剧摄影系:戏剧与影视学 电影制作学 艺术硕士 电影声音学院:戏剧与影视学 电影制作学 艺术硕士 电影 音乐美术学院:美术学 艺术硕士 电影 美术 艺术设计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戏剧与影视学 影视管理学 管理学院:艺术硕士 电影 公共管理硕士中国电影高新技术研究院:戏剧与影视学 电影学摄影学院:美术中国动画研究院:戏剧与影视学 动画学动画学院:电影 美术 艺术设计基础部: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 视听传媒学院:艺术硕士 广播电视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数字媒体学院:艺术硕士 艺术设计如果您想了解信息,可以按如下方法操作:步骤1、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步骤2、招生信息步骤3、硕士研究生步骤4、北京电影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或招生计划查看望采纳,谢谢~

北京电影学院考研

今臣之刀
罗盘经
你挺厉害 我都没看全你这麽多的书……加油吧 考电影学院的研究僧 英语过了希望就很大其实多去学校蹭课 在你要考的老师面前混个脸熟 顺便可以交流一下很多学问 都不是自己看书能看的来的 呃 多写写练练吧 写的时候想着生活是常态 你写的东西要是非常态的才有意思看电影的话 针对性的看看 多看电影学院的人拍的电影 有可能考的比较多我考的那几年 都是电影学院出来的人拍的电影作为考试篇目的今年的研究僧考的是《叶问》——投资人是导演系毕业的看这麽多书 足够了 最重要的是你得培养自信还得训练自己会说 会准确的表达自己想到的东西另外 看电影的时候 看一看机位 景别 每个镜头的关系 这些要注意重点的话呢 从剧作方面来看环境 情节 人物环境是什么样的 怎么设置的 有什么用情节怎么发展的 转折点在哪 人物怎么变化的 通过什么表现的……

求问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考研有哪些专业,考什么课?

玫瑰园
始基
今年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考研都有哪个专业都考什么课 10尽量说的详细一些匿名网友 2010-07-12满意答案艺术学(学术型)文化市场研究赵玉忠 教授①政治 ②外语(英、日、俄)③法律基础理论④文化艺术理论招收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已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专升本人员,获得毕业证书满两年的专科毕业生电影学(学术型)电影市场营销俞剑红 教授①政治②外语(英、日、俄)③影视制片与市场营销管理④经济管理综合知识 于 丽 教授聂海金 副教授林晓霞 副教授唐玲玲 副教授褚 岩 副教授夏卫国 副教授广播电视艺术学(学术型)媒介经营与管理吴曼芳 教授电影学(学术型)电影制片巩继程 副教授①政治②外语(英、日、俄)③影视制片与市场营销管理④影片分析 季 伟 副教授吴 兵 副教授:那个外语后的英、日、俄 是都考吗补充:三选一北京才思教育值得推荐

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影视动画专业考研哪个好

其知情信
郅都
北电和中传的影视动画专业都是很好的,属于国内前二的地位。北电是技术能力最强的,中传是学术能力最强的。根据题主的表述,“以后想当这类专业的老师”之类的,那首选中传。中传的动画学硕,是国内最好的动画专业学术理论院校,并且有博士点,对于日后进入高校做老师来讲,是最有优势的。简单介绍一下中传动画考研的情况,包括院校信息、考试内容、分数线、考试大纲等。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考研,算上2021级最新,已经连续三年考试内容大变。切勿过于应试的去准备。近三年(2018-2020)中国传媒大学动画考研的考试内容如下:2018-2020 中传动画考研考试科目同时中国传媒大学在2019年,在外语上,也取消了日语等小语种,未来是否恢复未知。建议尽量选择“英语”复习。一、招生专业与方向(1)1305Z1 动画艺术学(学硕)(2个方向)(两方向加起来招生16人/含推免,推免8人)①动画艺术理论方向方向介绍:动画艺术理论方向 本方向将呈现于电影、电视、互联网、游戏、交互装置艺术、虚 拟仿真等传播媒介中的动画艺术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当代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动画艺术形态与创作规律,关注动画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历史与现实,通过跨学科的研究路径,将动画放置于美学、文化、哲学与 技术的多元视角下展开研究。本方向旨在培养具备深厚的人文与艺术 修养,良好的学术理论研究能力,熟悉动画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②动画产业研究方向方向介绍:动画产业研究方向 本方向结合当代国内外动画产业发展实践,在媒介融合和产业融 合背景下,通过对动画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发展等产业宏观层 面,动画项目策划、商业动画创作、制片管理、媒介传播、品牌授权、 衍生品开发等产业微观环节进行跨学科和多角度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旨在培养具有深厚人文与艺术修养,未来从事动画产业理论研究、动画项目策划制片、动画品牌管理的专业化、高层次、复合型人才。(2)135105广播电视(专硕)(中传的动画专硕,名称经常变来变去,分类方式也时常在变,务必多关注,也可以咨询我)动漫创作与数字创意设计方向(招生人数35人/含推免,推免17人)(考试过程不细分方向)二、考试科目(2021级为第一年变革,考试内容和过往都不一样,但切勿过于应试的按2021级考试内容,去准备2022级,建议在新大纲出来之前适当加入动画学和手绘复习。)动画艺术学(学硕)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83主题写作④883人文社科基础广播电视(专硕)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783主题写作④883人文社科基础三、往年进入复试的分数线(由于改革力度大,复试分数线参考价值不大)[动画艺术学]学硕2020级复试线:政治38 英语38 专业一57 专业二57 总分347[动画创作]专硕2020级复试线:政治38 英语38 专业一57 专业二57 总分353四、自命题大纲[783主题写作]1、考试目的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根据给定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主题提炼、 理性分析和文字表达的能力。2、考核要点1.主题提炼能力:具有问题意识,立意诚正,观点明确;2.理性分析能力:围绕主题展开论证,逻辑结构完整,论证合理;3.文字表达能力:表述得体,写作规范。3、考试要求1.根据给定材料完成一篇论说文;2.写作要件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3.写作具体要求: (1)标题:不超过 30 字; (2)摘要:200 字左右; (3)关键词:3-5 个; (4)正文:2000-3000 字,至少应设置一级标题。4、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长1.闭卷,笔试。2.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长为三个小时。[883人文社科基础]1、考试目的本科目考查考生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2、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文学 考查考生对中国文学发展历程、文艺思潮、代表人物、风格流派、经典作品等方面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第二部分:文明史 考查考生对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发展历程的基本脉络,以及不同阶段代表性文明的主要特征、重大成就和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基 本状况的理解和掌握。第三部分:哲学 考查考生对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审美观、历史观的基 本概念、核心命题、主要人物和流派等方面的理解与掌握。第四部分:媒介与社会 考查考生对媒介社会学分析视野,以及媒介与政治、经济、社会 等多维关系互动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理解与掌握。3、试题类型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4、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长1.闭卷,笔试。2.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长为三个小时。5、推荐参考书目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 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如果是2022级,中传动画考研的准备方式,我的建议是:1.早期以英语为主,手绘辅之。理由:英语是相对稳定的,来年的中传会不会考手绘是未知的,但手绘不能是主旋律,也不能不练,手绘不会短期可以拉开差距的科目。2.正式复习时间,我的建议是2021年2月底。这个时间年也过完了,可以开始以英语为主,理论次之,手绘缓慢挺进。其中理论部分建议以动画学优先,缓慢加入艺术史,或设计史的学习。理由:这个时候最新的考试大纲肯定没出,不适合针对复习,但中传动画考研重理论,轻手绘的趋势是明显的。所以对中传动画有向往的同学这个时候可以开始理论了,而其中动画学的东西都会有用,艺术史和设计史有交叉部分,适用学校广,2者开其一,即可。在以中传动画考研为主的前提下,留了一手随时跳车超道的可能。手绘同上个理由,不能放。3.考试大纲一般是当年的5月份-10月份出(纯看学校心情),务必每周关注一次官方,切勿闭门造车。拿到最新考纲了,进入最后针对冲刺阶段,这个时候,你应该知道怎么做,继续努力,换学校,放弃考研,你可以判断。中国传媒大学动画考研糖心柯德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戏剧表演创作考研参考书有哪些?

方会
垃圾人
表演学院的戏剧表演到今年也就开了第五年,考试到今年是第四年,整体来讲已经算是比较稳定了。当然,每年考戏剧表演的同学确实不多,比如去年 都没有招生。但我们不能以此来说,这个专业多难多难,难度上并不比电影表演难多少,但从大家积累的基础来看,电影还是比戏剧要多很多。你肯定看过《夏洛特烦恼》,但你不见得看过话剧版的《夏洛特烦恼》,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关注了北电考博的同学可能知道,在表演学院有位老师招收博士,这位老师是中国戏曲学院的老师,同时在北电联合招生,而方向为戏曲表演,中国戏曲和戏剧本身不分家,当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北电在去年表演并没有招博士,所以,这位老师转到了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来招,但,这对于硕士出题并没有什么影响,戏剧和戏曲,都是同学们要涉猎的。考试科目分析科目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基础理论④戏剧表演创作分析下面,咱们先说说参考书,然后跟大家讲讲考试范围。参考书目经典必看书目表演艺术教程 林洪桐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这本书在表演专业里面算是最为著名的一本教材了,是第一部系统论述表演艺术的教程,第一部以表演基础理论与表演教学实践相结合进行阐释的表演专著。在写分析的时候时不时穿插一些专业词汇才不会让自己显得不专业。这本书分为了 上篇 和 下篇 两个部分,上篇部分为理论部分,下篇为实践部分。对于咱们考试而言,上篇的理论部分要更为重要一些。上篇的理论部分首先从 演员与角色 、 三位一体 (2020年考题) 、 双重自我 (2020年考题) 、 表演天性和游戏感 以及 不同的表演流派(斯派、梅派、布派) (2019年考题) 来阐述 表演的本质 ,从考题分布来看,这一章的重要程度是尤其的高的。当然,这一章并没有结束,后面还有大量的用于进行演员分析撰写的表演的基础要素,包括注意力的集中、肌体的控制、想象、情绪记忆等,同时还阐述了戏剧动作的各方面要素。因此,整体而言,第一章的内容是非常的重要。而到了第二章,便是从舞台的角度来分析人物形象的创造,第三章则是影视人物形象的创造,第四章稍稍有些老,但是是很经典的表演论文。下篇更倾向于给老师看的,比如咱们有的同学在本科的时候就从事过艺考的培训,在教小朋友的时候,需要用到的技巧,在这里面你可以找到答案。总之,咱们说了这么多,这本书,还是很重要滴~~~电影艺术词典 许南明 中国电影出版社《电影艺术词典》的作用其实很简单,就两个,一个是给大家当作日常的工具书来使用,另一个就是给大家解释表演中会用到的专业词汇。毕竟在其他的书里面,对于某些词汇的解释还是没那么全面的。戏剧表演学 胡导 中国戏剧出版社《戏剧表演学》内容包括:赞斯氏的“行动”说、对“自我出发”诸说的质疑、商榷与争议、有机天性——演员的心理——形体技巧、“性格化”创造及有关诸创作问题、“创造状态”论。电影戏剧表演术 洪深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这本书属于一本比较老的教材,前半部分是电影戏剧表演的理论,后半部分则是各种图解,给人感觉很有武林秘籍的感觉。这里的表演更贴近于演员对身体各个部位的把控和控制,对大家今后的表演有很大帮助。中国话剧史 宋宝珍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本书从20世纪初“话剧”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开始,记录了其在中国民族救亡与思想启蒙的旗帜下,如何以一种新的艺术姿态进入中国人的文化视野,又如何在民族救亡与民族振兴中发挥作用的。《中国戏剧史》余秋雨 长江文艺出版社余秋雨的《中国戏剧史》复习起来难度比较小,这本书包含6个部分,分别是邈远的追索、漫长的流程、走向成熟、石破天惊、传奇时代、走向新纪元。辅助书目戏剧表演心理技术手册-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的表演心理技术及其运用 吴泽涛 人民日报出版社戏剧表现论 林克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下面咱们看看考试范围。考试范围【考试范围】可以说,中国戏剧与戏曲是不可分割的,咱们上面推荐的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戏剧史》便是将二者结合了起来,根据2020年的最新考题,我们可以总结出,考试范围主要有:【考察1】戏剧表演基础理论——如独白、最高任务等题目【考察2】中国话剧理论——如《雷雨》繁漪、濮存昕等题目【考察3】中国戏曲史及戏曲理论——如《牡丹亭》等题目【考察4】西方戏剧史及戏剧理论——如尤金·奥尼尔等题目很显然,上面的很多教材虽然对上述考察内容有所提及,但还是有些地方有所忽略,为此,我们今年也特别更新了资料,具体包含下面这些内容:参考资料上述资料咱们主要根据考试范围,分为了下面五个部分:戏剧表演基础理论部分:戏剧表演基础理论、戏剧表演题库。中国话剧及话剧理论部分:中国近代戏剧。中国戏曲史及戏曲理论部分:中国戏剧、戏剧基础理论。西方戏剧史及戏剧理论部分:西方戏剧、戏剧基础理论。其他资料: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戏剧表演创作历年考题。当然,北京电影学院对于热点部分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因此,咱们后续也会更新相关的资料。

北京北影影视学院是什么等级的学校?重本?1本?2本?或者是.....

野孩子
如临
北京电影学院,简称北影或者北电 Beijing Film Academy,缩写BFA 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唯一 一所培养电影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近55年来,逐步形成了以专业制作为主体,教学、创作、科研并重,多学科,多层次的电影教育体系。 北京电影学院以其优良的教学传统,以及师资力量雄厚,系科专业齐全,教学设备完善,教学秩序 多年来,北京电影学院以其骄人的业绩,辉煌的历史,在中国和世界上享有盛誉,吸引了一大批决心献身于电影事业的海内外学子。 北京电影学院还有一支具有很高学术水准的教师队伍,形成了一个面向21世纪的、以培养高水平的现代影视综合性人才为目标的电影教育格局。[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北京电影学院创建于1950年。前身是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电影学校)。 1956年经国务院更名为北京电影学院,至今已有52年的历史。 学院自195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同时,继续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在职专业干部。1956年—1965年,学院为中国电影事业输送了1300余名,这些在建院初期和60年代培养的毕业生,成为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专业骨干,70年代以来一直活跃在中国影视艺术创作的重要岗位。 1966年----1977年,学院的电影教育完全陷于瘫痪,1973年江青等人把文化部所属在京的艺术院校合并为中央五七艺术大学,北京电影学院被改为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电影学校。“文革”结束“四人帮”被粉碎后,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又恢复了原建制的北京电影学院。 1978年,学院恢复了本科生招生,该届学生在1982年成为北京电影学院首批被授予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在这以后的22年所培养的各个专业的众多学生,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电影人,为中国电影在世界的影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该院自1984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从200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编辑本段]学术水平 北京电影学院以其电影学学科(研究方向)专业设置全面,课程体系充实而著称。是目前我国唯一的教学硬件设备齐备,教学师资经验丰富,科学研究力量雄厚,课程、教学质量优良、学术理论研究水平一流的、规模最大的一所培养电影艺术创作、理论、技术、管理高级专门人才的国内著名电影高等艺术院校。 在全世界100多所电影技术、艺术高等院校中,北京电影学院的校园建设、办学规模、学科方向、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设备、艺术创作、人才质量、教学水平、教学管理、理论研究成果均属前列。是目前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最具特色的院校,是亚洲规模最大、世界著名的电影艺术高等学府。[编辑本段]专业特色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教育、教学的特点是:电影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制作专业为主体;兼顾历史、理论、批评的研究、艺术创作与科研。不断地加强电影学学科建设、全面地充实和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一只学术水平精湛的师资队伍、建构和形成有效、独特的电影艺术教学方式和办学特色,是学院一直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编辑本段]学科建设 2003年我院终于成功申请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设立了电影学博士点,并且新增了“美术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硕士点 北京电影学院现有教学单位8个系,6个分院及研究生部和基础部,共计16个教学实施部门。按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编制,共有11个专业: 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电影剧作、电影理论、电影批评) 导演系:导演专业。(故事片、纪录片、剪辑) 摄影系:摄影专业;(故事片摄影、纪录片摄影、科教片摄影、影视照明、) 美术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广告学专业。(影视美术设计、影视美术、影视广告、新媒体艺术、现代绘画、虚拟空间、人物造型、镜头画面设计、影视化妆) 录音系:录音专业。(录音技术、录音艺术、音乐录音) 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影视制片、发行放映、文化经济人) 电影学系:(电影研究所)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电影理论、电影批评、影视创作学)同时,负责学院的学报出版,学院信息中心的工作和学院网络的工作。 影视技术系:(数字媒体技术研究所)(影像工程、数字影视技术、新媒体技术、网络游戏) 表演学院:表演专业。(表演、配音) 摄影学院:摄影专业。(图片摄影) 动画学院:动画专业。(动画、动漫画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三维电脑动画) 继续教育学院:表演专业:(影视表演、节目主持人、影视模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剧作);导演专业:(影视导演、影视节目制作、编导、);摄影专业:(电视摄像、图片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影视美术设计、影视化妆、);广告学专业:(广告制作);动画专业:(影视动画) 国际交流学院:导演、表演、摄影等电影、电视制专业。 高职学院:招收各个专业的高职(大专)学生。 研究生部:招收、管理电影学学科各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基础部:负责全院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课教学。 学院目前有北京市4个重点的本科专业方向:导演、摄影、表演、动画;1个硕士点重点学科:电影学。2个硕士点的重点建设的学科:美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学院电影研究所:承担国家、省、部级的科研项目、艺术理论的研究工作,培养电影历史、理论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学院数字传媒技术研究所:承担国家、省、部级的技术科研项目、应用技术理论的研究工作,培养电影新媒体技术、数字电影、电影应用技术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学院相关系建有相应的研究所,完成国家、省、部级的学术科研项目。[编辑本段]实验室建设 电影制作专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关键是基础学科和实验室的建设。学院这些年,重点加强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室建设,一些独具特色的电影专业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灯光室、暗室、画室、拉片室、特技棚、摄影棚、录音棚、动效棚、剪接室、非线性编辑室、放映室等专业实验室,都已经具备了规模,形成独特的特色。 尤其是学院目前建有三个电影学专业重要的实验室,在电影学专业的技术、艺术方面具有领先作用: 1) 动画传感、图形图像实验室。可以实时进行人物实物动作图像捕捉,制作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动画作品,其中教师、学生制作的动画片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国内、国际获奖。 2) 录音技术实验室。有多个对白录音棚、动效录音棚和混录棚,可以进行电影 和电视的声音制作。该录音棚曾经承担了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拍摄的影片《英雄》的后期声音制作。曾经承担了著名电影导演陈凯歌拍摄的影片《和你在一起》的后期声音制作。 3) 数字电影(高清电视)实验室。拥有目前国际先进的数字电影前期摄制和后 期编辑设备,开始进行数字媒体技术、数字电影制作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该实验室已经开始承担制作数字电影短片拍摄,并拍摄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数字高清电视纪录片。[编辑本段]办学规模 在校学生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 近几年,在保持现有教职工人数总量不变的基础上,在保持教学硬件条件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学院逐步扩大了办学招生的规模。 近10年,学院的办学层次有了极大的改变。普通高等教育中有进修生、高职生(大专),本科生、专科续本科、研究生、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成人教育中形式有夜大学、函授生、半脱产制、全日制走读,办学层次有大专生、专科续本科、本科生。截止目前,在校生总数达3300多人,同时,学院目前有25个国家、地区留学生及港、澳、台的学生120人。[编辑本段]研究生教育 学院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90人,11名博士生导师,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8人;其中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28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国内、国际电影学专业的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优秀教师;学院的许多教授被国内外大学的电影专业聘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有的教授已经被聘为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北京电影学院培养电影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现有一个电影学专业硕士点,其中专业研究方向有:1)电影艺术理论;2)电影美学;3)东方电影艺术研究;4)电影批评及评论;5)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与电影艺术;6)中日电影比较研究;7)影视叙事与文化研究;8)影视传播理论;9)中国电影史;10)外国电影史;11)港台电影研究;12)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13)现代电影技术14)电影表演艺术创作及理论15)电影摄影艺术创作及理论;16)电影技术及理论;17)电影摄影艺术创作及理论;18)电影剧作创作及理论;19)电影美术设计创作及理论;20)电影录音创作理论研究;21)电影制片管理;22)摄影造型创作及理论;23)电影市场营销管理;24)电影录音技术;25)影视广告制作;26)影视特技美术;27)世界动画电影史;28)动画创作及理论;29)动画创作及多媒体应用研究等。学院已经共计培养了硕士研究生200多名,学生质量优良,在研究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初步形成了本院的特色。[编辑本段]师资队伍 学院的著名,是由于拥有一批在国内外电影教育界有较高知名度,在电影艺术创作、理论研究及电影教育领域有较高学术地位和造诣的教授、学者、艺术家。而且,有多位国际电影教育著名教授、艺术家以及国内著名教授和在国内电影艺术教育、电影理论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目前,学院在职的教职员工总数是531人。其中各类专任教师230名,教授42名,副教授69名。学院根据学科发展及各系教学的需要,另聘有校外兼职教授15人,客座教授21人。 改革开放20年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学院经过调整充实,教师的专业背景更为广泛、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建设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多元化、年龄结构配备合理的优秀的师资队伍。学院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3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8人;其中博士学位6人,在读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2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国内、国际电影学专业的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优秀教师;像汪流、谢飞、郑洞天、倪震、周传基等教授已经成为北京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此外,学院还聘请校外的电影艺术专家如吴贻弓、张艺谋、陈凯歌、张丰毅、田壮壮、黄建新、顾长卫等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何客座教授。学院为表彰在培养电影艺术专业人才中有杰出贡献的教师设立了学院的最高教育、教学奖——“金烛奖”。[编辑本段]本科的主要相关专业课程 目前,学院各个系除专业课程和学位课程外,所开设的主要课程有: 《电影技术概论》,《电影艺术概论》,《编剧技巧》,《导演艺术基础》,《导演创作》,《表演艺术》,《摄影创作》,《美术设计》,《特技美术》,《动画制作》,《声音制作》,《制片管理》,《电影美学》,《电影理论》,《视听语言》,《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电影画面》,《类型电影》,《大师研究》,《影片分析》,《绘画》,《照相基础》,《计算机图形图象处理》,《广告制作》,《剪接》。[编辑本段]教学特点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教育、教学的特点是:电影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制作专业为主体;兼顾历史、理论、批评的研究、艺术创作与科研。 学院在教学中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教育,坚持教学质量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在电影学理论研究方面,密切关注研究当前电影创作、技术、艺术、管理、市场、理论等方面的新课题,以理论研究推动教学和学科建设,以教学和科研带动、促进影视创作。 学院有计划的组织、领导教师的教学、艺术创作,科研工作,理论研究工作,积极为教师的艺术创作和科研创造条件,实行教学、科研和艺术创作三结合。 1)请具有丰富艺术创作经验的教师上课。学院任课的教师都有十分丰富的电影创作经验,而且,学院创造条件使专业课教师能做到1/3时间上课;1/3时间进行备课、进修、著述、科研、访问;1/3时间进行艺术创作。 2)学生课程的3大主要类型: 共同课: 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课程:例如;法律、语文、计算机、外语、体育和学院各系共同规定的课程:电影技术概论、电影艺术概论、视听语言,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 专业基础课: 各个系所学专业必须完成的课程。 专业课: 专业课程。 3)教学影片的观摩: 本科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平均每年要观看电影(胶片)160---180部,四年中总计大约会看650---800部。如果加上上专业课、创作课程及自己学习观看的录象带、DVD、VCD形式的电影。 观摩、交流著名导演的电影作品。学院每年要请一些著名电影导演来放映他们拍摄完成的影片:例如:学院先后邀请了著名导演谢飞、郑洞天、韦廉、张艺谋、陈凯歌、王家卫、唐季礼、冯小刚、张国立、冯小宁、陈国星、张元、梁天等来放映他们拍摄完成的影片,与学生进行电影创作的交流,使学生收获很大。 观摩学院毕业学生的拍摄的电影作品,每年在学期末,各个系的学生集中放映这个学期拍摄完成的各种各样(DV、VHS、16MM、35MM)的作业。 4)完整的课程作业和毕业联合作业的拍摄:仅以导演系、摄影系为例 一年级:拍照片作业和VSH录象作业。 二年级:拍DV作业和BETACANM录象作业。 三年级:拍16MM胶片作业。 四年级:各个专业的学生联合拍摄35MM胶片作业。作业长度:30分钟;学院提供摄影机、35MM胶片;照明灯具,录音设备和部分制作经费。 学院电影课程是按两个系统划分:制作系统: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制片管理。理论系统:理论、历史、批评(评论)。 总体上讲,课程的内容更重视电影的制作技巧的学习,课堂的教学更偏重于电影制作理论的讲述,重视学生的创作技术、技巧、经验的锻炼与培养。同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电影理论讲述。 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课堂讲授、作品分析、专题讨论、命题作业、创意写作、拉片研究、作业讲评、现场拍摄。 学院鼓励学生任何形式的作业参加国内电影、电视节及学生电影、电视作品展。[编辑本段]人才培养 52年来,学院共培养了万余名中国电影技术、艺术、管理、理论等专业的毕业生。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培养的毕业生,已经成长为中国电影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为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创作和拍摄了无数优秀的影片,风格独特,成绩卓著,引起了国内、国际电影界、文化界的广泛关注。学院优秀毕业生拍摄的电影在国际重大电影界获奖,使得国际电影界更加注重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作用,为北京电影学院、为中国电影赢得了极大荣誉。 在艺术创作方面,学院毕业生(含教师)在1990-年至2003年共荣获的“金鸡奖”、“百花奖”、“政府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铜牛奖”580人次,获奖影片上千部次,其他片种120多人次;荣获柏林、嘎纳、威尼斯、莫斯科、东京等电影节各种奖项240人次,获奖影片上百部次,其他片种60人次。此外,根据初步统计,在1990年至2003年的13年间,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拍摄的影片58部(170人次),荣获国外电影(文化)各种奖项112个。[编辑本段]专著出版 近5年,学院极为重视电影学的研究、重视电影艺术创作和电影理论的研究,重视理论学术专著的出版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材的建设,重视国外电影艺术、技术领域的专著的翻译出版工作。 具不完全统计,从1990年至2002年的12年期间,共计出版电影文学、电影表演、电影导演、电影摄影、电影录音、电影美术、电影管理、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港台电影、电影理论、电影美学、电影动画、图片摄影、电影数字技术等专业15大类,142本,近2000多万字;其中,译著25本。有21名次教授、副教授获得全国优秀图书“金钥匙”奖、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优秀教材奖等。此间,学院教师发表重要论文143篇,其中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刊登103篇,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刊登11篇。2002年学院出版了《新世纪电影学论丛》系列专著丛书12本(近430余万字),这套系列专著今年将再出版9本(预计230万字),其中历史、理论6本,美术1本,数字技术1本,动画1本。2004年6月,完成《电影分析读解手册》专著(22万字)。2004-----2005年继续完成《银幕访谈系列》后续的专著6本(美术设计、数字电影技术、录音创作、表演、制片、动画创作)预计150万字。2006年完成《中国电影学史系列专著》14本,预计300万字.[编辑本段]科研立项 学院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着重体现在三个方面:1)课堂教学;面对学生的课堂讲授。2)艺术创作;电影、电视的创作与实践。3)理论研究;专著、教材的出版;论文的发表;承担科研项目。 在理论研究和科研立项方面,“九五”期间学院有34名教授、副教授及教师275人次参加项目课题组研究工作,共承担国家、教育部科研项目、部委科研项目58个;申请到科研经费254万元。其中,有18个项目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1999年参加国家和部委级科研立项38项。学院在广泛进行电影历史、理论、批评、制作、艺术、管理等人文学科的研究课题的同时,十分重视电影技术专业课题的研究,2000---2002年学院电影技术、电影数字技术方面的科研立项近10项.[编辑本段]附属机构 学院附属的青年电影制片厂,担负着学院教师艺术创作和学院教学、学生实习拍摄影片的双重任务,是国家重点故事片生产厂家之一。学院图书馆收藏约3000余部国内外影片资料;藏书近20万册,其中珍藏本及中外画册、影集近1万余册。订阅中外期刊535种。更为珍贵的是,图书馆藏有供专业研究用的中外影片分镜头完成台本1万余册。学院的影视实验中心是学院学生教学实习的重要机构,建有数个计算机室、语音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电影剪接室、小剧场、大放映中心、影片资料库、演播棚、录音棚、混录棚、平面摄影教师,教学影片拉片室、录象编辑室。中心拥有品种齐全设备优良的电影、电视制作器材,学生和教师利用其相关设备完成教学实习和课程的作业。学院下设有音像出版社、电视剧制作中心等直属机构,在近年来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策划、制作的电视剧、专题片、音像制品在国内电视奖项中多次获奖,从而为电影、电视高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条件。[编辑本段]学生思想教育与素质培养 学院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重视加强学生的“两课”建设。在学生中积极进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二为”方向教育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的教育。 学院的具体做法:在本科一年级中对新生进行学军和国防教育;在本科二年级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活动;在本科三年级中结合专业课程深入生活进行艺术创作;通过所有这些活动,增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在学院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教育。近几年完成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作业,做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三性统一。[编辑本段]国际交流 学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加强与世界各国电影院校、著名电影制作公司、国际间著名电影、电视公司、学术研究机构、科研机构联系,开展多种双边合作和交流。八十年代,学院被接纳为“国际电影电视院校联合会”(CILECT)的正式会员。九十年代初,成功的举办了该组织亚太地区电影电视院校年会和培训研讨会,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于2000年10月成功的举办了“北京21世纪电影教育国际研讨会。”2002年,学院成为该组织亚太地区电影电视院校年会的主席,学院与国际上著名的院校如美国的纽约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加州大学洛杉矶分院、南加州大学电影系、爱默森学院、美国电影学院、法国巴黎八大、日本大学、德国慕尼黑电影学院、意大利罗马电影电视培训中心、韩国中央大学、汉阳大学电影学院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经常邀请国际著名、知名电影院校的学者和世界著名电影公司的专家来学院进行交流和讲学,同时,学院也派出教授和青年教师出国进行访问、交流。 最近,学院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建设中国电影数据平台(库),并开展与美国多家著名大学进行中国电影历史及理论、中国电影文化和中国电影交流。 学院正式成立了国际交流学院,使学院的对外教育交流机构健全,加强了学院对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地区各个层次学生的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1993年以来,学院共接纳了外国留学生约1000人次,接纳港澳台学生约100人次。目前有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韩国、日本、加拿大等20个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约80名学生在国际交流学院就读,其中有香港学生、台湾学生10名。特别提出的是,日本、韩国研究生毕业后多被本国委以重任,并拍摄出较高水平的影片,港台研究生拍摄的影片也屡在国际和港台获奖,扩大了学院在国际上的影响。[编辑本段]学院发展 2000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同志、北京市市长刘淇同志先后视察该院,指示,要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电影艺术教育,要建立一流的动画创作、教学、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基地,要创作出中国自己的动画形象,要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和电影文化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学院成立了动画学院,在培养传统动画人才的基础上,对动画艺术创作、理论、科研进行全方位的发展,并在数字技术人才、数字技术制作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数字传媒人才培养上进行研究。在中央领导和北京市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学院影视动画技术楼的一期工程,将于2003年下半年正式动工。 学院积极拓展办学的思路和空间,开展对外办学,计划建设中的高职学院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市教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对外合作办学的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学院也在洽商中。学院正在积极争取扩大学院的办学模式,力争在几年内在北京市内建立新的校区。 学院在教学中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教育,坚持教学质量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在电影学理论研究方面,密切关注研究当前电影创作、技术、艺术、管理、市场、理论等方面的新课题,以理论研究推动教学和学科建设,以教学和科研带动、促进影视创作。学院有计划的组织、领导教师的教学、艺术创作,科研工作,理论研究工作,积极为教师的艺术创作和科研创造条件,实行教学、科研和艺术创作三结合。 目前我院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系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和有广泛社会影响及国际影响的专业电影高等院校。逐步完善了以培养电影、电视创作人员为主,同时培养理论研究、工程技术和事业管理等方面的人才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体系。[编辑本段]学院出道艺人 黄晓明 刘亦菲 杨幂 陈坤 何琳 张丰毅 谢园 车晓 张铁林 沈丹萍 王志文 寇振海 赵薇 唐国强 邢岷山 王一持(王强) 许晴 俞飞鸿 邵兵 黄磊 姜武 谢兰 刘丹 袁莉 徐静蕾 刘孜 高峰 蒋勤勤 金巧巧 孙莉 张恒 许云帆 何琳 李解 黄海波 吴丹 苗圃 姜雪 董璇 黄圣依 贾乃亮 江燕 马天宇 陈伟栋 贾静雯 颜丹晨 姚晨 杜淳 张子健 蒋竹青 郭晓冬 蒋雯丽 李智楠 车晓 胡军 刘烨 学院网址:http://www.bfa.e.cn/

北京电影学院编剧专业考研的参考书

断魂咒
邪斗邪
编 剧 编剧十论-电影剧本精品赏析 19.80 无电影编剧学 25.00 电影创作津梁 13.50 电影化的想象 14.60 电影剧本的结构 12.00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22.00 电影剧作:教学、创作及理论 35.00 电影剧作参考资料(讲义) 5.00 电影剧作创作入门 12.00 电影剧作概论 5.40 无电影剧作概论 24.80 无电影剧作教程 22.00 无电影剧作结构样式 18.00 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 25.00 故事 39.00 无剧作练习 12.00 你了解这门艺术吗?——电影剧作常识100问 2.80 无为银幕写作 7.20 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 26.00 现代电影剧作艺术论 11.60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12.00 写电影剧本的准备(讲义) 8.00 虚构的自由——电影剧作本体论 35.00 中国的电影改编 8.00 电影编剧学(实用影视艺术丛书) 25.00 法国影视教材——剧作技巧 15.00 10电影作者 17.00 3蒙太奇论 28.00 3你了解这门艺术吗 2.80 20

北京电影学院都分什么具体专业?

长江图
数如佚汤
北京电影学院现有教学单位8个系,6个分院及研究生部和基础部,共计16个教学实施部门。按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编制,共有10个专业(36个方向):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电影剧作、电影理论、电影批评)导演系:导演专业。(故事片、纪录片、剪接、影视节目之作)摄影系:摄影专业;(故事片摄影、纪录片摄影、科教片摄影、影视照明、)美术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广告学专业。(电影美术设计、特技美术、广告制作、影视化妆)录音系:录音专业。(录音技术、录音艺术、音乐录音)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影视制片、发行放映、文化经济人)电影学系:(电影研究所)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电影理论、电影批评、影视创作学)同时,负责学院的学报出版,学院信息中心的工作和学院网络的工作。数字影视技术系:(数字媒体技术研究所)(影像工程、数字影视技术、新媒体技术、网络游戏)表演学院:表演专业。(表演、配音)摄影学院:摄影专业。(图片摄影)动画学院:动画专业。(动画、动漫画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三维电脑动画)继续教育学院:表演专业:(影视表演、节目主持人、影视模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剧作);导演专业:(影视导演、影视节目制作、编导、);摄影专业:(电视摄像、图片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影视美术设计、影视化妆、);广告学专业:(广告制作);动画专业:(影视动画)国际交流学院:导演、表演、摄影等电影、电视制专业。高职学院:招收各个专业的高职(大专)学生。研究生部:招收、管理电影学学科各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基础部:负责全院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课教学。学院目前有北京市4个重点的本科专业方向:导演、摄影、表演、动画;1个硕士点重点学科:电影学。2个硕士点的重点建设的学科:美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学院电影研究所:承担国家、省、部级的科研项目、艺术理论的研究工作,培养电影历史、理论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学院数字传媒技术研究所:承担国家、省、部级的技术科研项目、应用技术理论的研究工作,培养电影新媒体技术、数字电影、电影应用技术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学院相关系建有相应的研究所,完成国家、省、部级的学术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