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考心理学研究生哪些大学比较好

鬼琵琶
达道之塞
汇总一下去年统计的北京地区学硕院校:北京市:(10001)北京大学(615)(10002)中国人民大学(640)(10003)清华大学(658)(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12)(10007)北京理工大学(634)(10022)北京林业大学(727)(10025)首都医科大学(620)(10027)北京师范大学(765、764)(10028)首都师范大学(775)(10029)首都体育学院(712)(10032)北京语言大学(715)(10034)中央财经大学 (616、816)(10043)北京体育大学(617)(10053)中国政法大学(766)(1141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26)(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738)

北京哪所大学好考社会研究生的心理学专业?

出曰
蔡沈
实力强的话考虑“清北人师”。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很强。(师范类心理学都很强)我学人力资源专业的,考在职研究生心理学能和人力资源专业有衔接的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百度百科:http://ke..com/subview/75119/5244277.htm?fr=aladdin这个其实都差不多 没有特别好考的一个,把自己该掌握的掌握好,就可以啦那你推荐个,我学人力资源专业的,考在职研究生心理学能和人力资源相呼应的。

北京有心理学专业的大学

寒暑不时
论则贱之
北京拥有心理学专业的大学都有哪些?心理学专业魅力NO.4·36精选回答423人打榜进入专题有奖励写回答共5个回答doubleganer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聊聊关注成为第571位粉丝北京拥有心理学专业的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其他开设了心理学的高校:第四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山西大学、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鲁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招本科生专业为应用心理学、硕士生专业为教育与发展心理学) 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硕士,专业为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广西师范大学(本科生、硕士生)。此外 河南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广州大学等都有心理学专业招硕士研究生。心理学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学科:心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等数学。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有心理学研究生专业的211大学有哪些?

老来俏
孰可
亲,有很多的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师大,复旦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东南大学,南开,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北航,都是985院校。北京林业大学,湖南师大,东北师大,苏州大学这些事211大学,有心理学。有很多还有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能不能给个完整版的啊,谢谢了亲 这个就很完整了 你自己只说的心理学,所以我就把有心理学的完整版给你找了出来,那些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还有什么侦测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你自己一个个找去吧

求助北京有心理学研究生的全部学校

狂接舆曰
祸福相生
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科院 ,首都师范大学等。现在基本上所有大学都有心理专业,北师范比较专业。请不要说基本上,求具体的哪些学校,名字北京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北京语言大学: 基础心理学北京理工大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首都医科大学: 应用心理学北京体育大学: 应用心理学首都体育学院: 应用心理学北京林业大学: 应用心理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心理学综合排名顺序是北师大、北大、中科院心理所、首师大。北京师范大学:王牌北京大学、中科院、北京林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均有

中国哪所大学心理学的硕士研究生点比较好?

豆花女
干得好
心理学专业排名(高校合并重组前) 排名 学校名称 得分 1 北京师范大学 100.00 2 华东师范大学 64.41 3 西南师范大学 59.32 4 北京医科大学 45.76 5 北京大学 42.37 心理学专业排名(高校合并重组后) 排名 学校名称 得分 1 北京师范大学 100.00 2 北京大学 88.14 3 华东师范大学 64.41 4 西南师范大学 59.32 5 浙江大学 40.68参考资料:http://www.cmm.zju.e.cn/student/main/love/abc/200404/04210930.htm

心理学考研院校排名前10是哪些?

风舞者
坐佛
一、院校排名  根据教育部门综合排名:心理学目前排名:位居前7名的院校仍然是: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国家科学院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以上这些院校,都有拥有一级的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国家级重点学科。这几个学校是国内心理学专业的塔尖,如果你认为自己对考研有足够的信心、毅力和能力,强烈推荐这几个学校,但由于这些地方代表着国内的最高级别,所以他们的试题或者内容涉及面广或者难度较大,不自信者慎重考虑! 如果你能考入上述的任何一所学校不管是对将来的继续深造还是学术研究或者就业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减少你们对院校选择的盲目情况,老师这次想与中国地域,来做院校分析。  东北地区心理学招生院校分布在三个省,黑 吉 辽,其中东北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最好,其发展心理学是东师的特色学科,依次,大家还会关注,吉大,和辽师,这两所院校,吉大是一所综合的大学,211,985。辽师地处大连,发展心理学拥有博士点。其次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顾名思义,京津两地,最好的是北师大,北大,中科院校。无论心理学院校还是名气都是响当当的厉害。所以其中心理学招生院校也比较多。如果从专业方面来看,天津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排名也非常不错,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相对竞争压力也小一些。其余的院校,主要集中在院校实力超强,但是心理学专业不及天津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综合类的大学里面,南开大学的心理学排名不错,应用方向是她的特色。另外,中国政法,中国公安的特色专业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其犯罪心理学特别不错。同比而言,清华,北理 北航、中国地质大学,天津大学等,都是院校综合实力不错的选择。、华东地区 6省市 (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华东地区多为沿海的城市,以上海,主要想说下,华东地区比较受关注的院校: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 复旦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 都是大家比较热门选择的院校,其余的院校比如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第二军医专业比较特色,其他的院校都是可以在复习之后在综合选择。其他的心理学院校,相对竞争压力小些:如 江苏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  华南地区 3省 (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华南地区心理学,以华南师范大学领头羊,其次,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主要是广东的院校比较热门,广西,海南,竞争热度比较小。  华中地区 4省 (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排名最好的是华中师范大学,其次,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西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西南地区 5省区市 (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南地区,西南大学心理学地域的领头羊,其次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西北地区 5省区 (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西北地区,数陕西省心理学名校集中,也有很多河南的考试选择陕西的院校、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综合排名最好,第四军医大,西北师范大学,西安政治学院,西北大学。  总结:心理学考研综合排名选择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影响,大家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院校及自己的情况,综合选择。  1 院校专业水平上:师范类院校的心理学普遍排名靠前。  2 院校名气上,综合院校985,211,这类院校是大家选择的条件之一。  3 地域限制,京津两地,上海、广州,江苏,浙江,这样的城市是大家竞争的集中地区,所以竞争压力会大很多。  二、备考指导:  针对2014年心理学备考,虽然有很多院校退出了统考,但是根据所有院校的指定书目:并没有跑出统考大纲的范围:基础的学科仍然是重点:比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其次心理学研究中的工具学科:实验心理学、统计心理学、测量心理学,是每个院校必备考察的重点。额外具体可以根据院校情况,增加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学史、咨询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增加和学习。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招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的学校有哪些

保持爱
小醉拳
学科 专业名称及代码 院校名称 院校 地区 (0402)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 西南大学 重庆(0402)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北京 (0402)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0402)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0402)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 (0402)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 济南大学 主页 山东 (0402)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0402)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0402)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 深圳大学 广东 (0402)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 广州大学 广东 (0402)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 杭州师范学院 浙江 (0402)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无愧为实力最强者,无论从科研水平、师资力量还是学生素质都应该是首屈一指的,一般大学的心理系根本就无法想提并论。这里既有众多的德高望重的心理学的前辈,陈仲庚、邵郊、许政媛、孟昭兰、王苏、朱莹、沈政,又有一些年富力强的心理学界中坚力量,如王登峰,钱铭怡,周晓林,李量,苏言捷等等等。而且以北大整体的人文气氛,呆在其中自然会从诸多方面受益良深。这就是为什么无数学子趋之若骛的原因。不过心理系在北大里只能算个小系。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科研水平及人才资源也许和北大不相上下,甚至更高。但心理所是一个纯粹的科研机构,没有大学里的人文气氛,也许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尤其地处偏远郊区,呆在心理所里就象苦行僧修炼一样。我去过多次心理所,感觉就是关在鸽子笼里整天的做研究,视野狭小,非心理素质佳者不能全身而退。曾经有人被北师大和心理所同时录取保送,其本意很想去心理所,但只进去逛了一圈,立刻打定主意保送北师大,原因不言而喻。 北师大心理系从各方面条件来说在师范类大学的心理系中应该是佼佼者了,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北大心理系和心理所。尤其是心理学院的成立,北师大心理系的总体实力正在迅速膨胀。但总感觉北师大心理系弥漫着一股不甚严谨的学术氛围,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师范心理系的通病,很多事情都在做表面文章,而不是脚踏实地的做事。教授研究生整天都忙的不亦乐乎,可是真正够分量有杀伤力的东西却很少出台。一句话概括:架子大,里面虚。在北大和北师大,所感觉到的气氛完全不一样,前者紧张忙碌,后者安定祥和不知道是否从侧面反应某种学术氛围不同。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来不是一类重点大学,二来总处于同处北京的上述三家心理系或机构挤压之下。因此似乎很少有人知道首都师大还有心理系。但毕竟在皇城根下,这一点也吸引了一些不少的心理学工作者;平心而论首都师大心理系还是有一些人才的,而且拥有一个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的博点,而国内还有好多师范大学的心理系连个博点都没有,如华中师大、东北师大、西北师大、陕西师大等。 除了北京的这几家心理系或科研机构,江浙一带也是心理学繁荣之地。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是大陆最老牌的心理系之一,一度有着辉煌的历史.浙江大学心理学系前身杭州大学心理学系,是我国工业心理学的重要基地。在并入浙大后,无疑提高了自身的身望,以至于近年来报考研究生的人数急剧增加。但事情总有两个方面,以前在杭州大学举足轻重的心理系,合并之后不过是浙大里的一个小兄弟,再无往日的威风。更有甚者,据传心理系其实好象是一个空架子,“没有什么人”(一个就读研究生的话)。自老一辈的心理学家退去之后,中间好象出现断层,至少目前系里缺乏一些重量级的人物来重塑昔日的辉煌。不远处好象还有南京师大教科院心理系,它们突出的优势就是心理学史和理论心理学。至于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苏州大学心理系虽然都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些小兄弟,而且非重点大学,但好象发展势头很是迅猛。 在京沪地区以外,最近一些年迅速壮大起来的心理系有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天津师大教科院心理系。这三个单位每家都依靠了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而起家。华南师大的莫雷,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的黄希庭,天津师大的沈德立,这些都是在目前心理学界最重量级的人物,都是国务院学位办的委员(心理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掌握诸多心理系发展的生杀大权。尽管各自的学校都不怎么样,但心理系的实力绝对是国内一流的。而其他一些心理系也正厉兵秣马,竭力扩充自己实力。华中地区的华中师大心理系,东北师范大学心理系,山东师大心理系、中山大学心理系等都是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 以上应该是国内最为有实力的一些心理系吧。不过也就是目前的状况如此,心理学发展势头之猛出乎好多人的意料,想想十年前还是一个冷门的专业。十年之后甚至几年之后也许格局会出现某些重要的变化。继“生物技术的世纪”之后下一个世纪将是“心理学的世纪 ”!

北京都什么大学有心理系?

众目睽睽
忍空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没有心理学专业;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 北师大的心理系绝对是你理想的选择,她引领着中国心里学问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历史回顾第一部分 北师大早期的心理学发展(1902-1951) 1一、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2-1911) 1二、奠基与早期硕果(1912-1951) 2第二部分:辅仁大学心理系时期(1929-1951) 3一、历史渊源 3二、课程设置 4三、名师教学 5四、科研情况 6五、社会与学术活动 7六、毕业生 8七、学习环境 9第三部分 整合与起飞(1952-1980) 10一、院系调整与心理教研室成立(1952-1959) 10二、心理学专业成立(1960-文革开始) 13三、心理学恢复招生(1978-1980) 15第四部分 走向辉煌(1981- ) 17一、心理学系成立(1981-2000) 17二、心理学院成立(2001- ) 21第一部分 北师大早期的心理学发展(1902-1951)一、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2-1911)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光绪28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它的创办,开启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同时也成为中国心理学教育的开端。 据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学生通习的科目(相当于现在的公共必修课)即设有心理学。 1903年《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其中规定讲教育原理,当讲明心理学之大要。《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中规定各类科一概通习第一年心理学,第二年应用心理学,每周2时刻。 当时的学制基本上仿效了日本的教育制度,学校所用的教材或讲义多译于日本。当时的师范馆和师范学堂还聘来教授心理学的日籍教师,服部宇之吉(1867-1939)是其中最为有名的一位。 服部宇之吉1902年到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赴任,担任“正教习”。他是师范馆教授心理学课的第一个心理学教师。现存有他所授之心理学讲义线装本及铅印本。线装本的出版时间约在1902~1903之间。 书中依心理活动的认识、感情和意志三部分论述的,并为当时西方心理学的最新内容。这一本心理学讲义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心理学教科书,也是中国最早来自日本的心理学书。该书除作为师范学堂每个师范生的必读心理学课本外,也是当时在中国和日本行销的新书。服部宇之吉撰写的《心理学讲义》洋装铅印本(1905年印行,1906年再版发行)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6月《学部订定优级师范选科简章》设师范选科为培养初级师范学堂和中学堂教员,本科通习两学年心理学。二、奠基与早期硕果(1912-1951) 1912年(民国元年)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2年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规程》规定,教育学为必选课。此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规定,本科必修科目有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史和教授法。这是最早的关于对师范生进行系统的专业教育的明确规定。 1918年,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到北京高等师范大学任教授,担任心理学和教育课程。 1920年,张耀翔教授到我校任教授兼教育研究科(研究生院)主任,讲授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同年9月在我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这是继北京大学后中国最早的心理学实验室之一。 张耀翔(1893-1964),湖北汉口人,心理学家。留学美国,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曾任心理学教授,教育研究科主任,兼女高师教授。为最早将欧美心理学传入中国的学者之一,曾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学会和第一种心理学杂志。 1921张耀翔在《教育丛刊》上发表心理测量和新法考试的文章,并在我校首先将心理测验列为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成立,张耀翔被推选为首任会长兼编辑股主任。中华心理学会总会和编辑股办事处设在我校。 1922年1月中华心理学会会刊《心理》杂志出版,张耀翔担任主编,编辑部设在我校心理实验室。这是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也是东方第一种心理学杂志。 在当时,《心理》杂志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共出版14期,发表论文163篇,140万字。其内容涉及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普通心理、实验心理、动物心理、儿童心理、青年心理、社会心理、变态心理、心理学史、应用心理、教育心理、智力测验、教育测验等。由于时局不宁、经费困难等原因于1927年停刊。 1922年他在北京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其目的是为了“探讨吾民真正舆论之所在”,该测验共包括八个题目(比如“假如你有选举权,你将推举谁做下任大总统?”),共收回问卷913份。这是中国的民意测验的开端。 1927年,著名心理学家陈大齐 (1887—1983)在我校兼心理学教授。 1931年,陈雪屏教授在教育系教普通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潘渊教授也到我校任教。 1933年,北平师范大学《学则》规定教育系的课程中分设有教育心理组,其课程有心理学、教育心理、教育和心理测验、儿童及青年心理、学科心理、社会心理、变态心理、动物心理、实验心理、生理心理。 1934年,著名心理学家朱希亮在我校任教。 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孙国华在我校任教。 1936年,比较心理学家蔡乐生曾应聘教授高等实验心理、动物心理、学科心理等,并担任四年级教育心理组论文指导。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北师大转移到西北大后方去,并一再迁徙,校名屡易。抗战期间为西北师范学院时,教育系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中有教育心理学课。当时教学条件较为简陋,计有心理仪器40余种。 抗战胜利后,1946年7月在北平复校。 中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伟1947 年后,应北平师范大学之请来校讲学。1949年9月,北平改称北京,学校也相应改为北京师范大学。 第二部分:辅仁大学心理系时期(1929-1951)一、历史渊源 辅仁大学由罗马教皇于1925年委派美国本笃会在北京创办。初期设大学预科名为“辅仁社”,1927年北洋政府准予试办,并正式将校名改为辅仁大学。 1929年,辅仁大学心理学系成立,隶属于教育学院。当年即行招生。 1931年心理学系分为普通心理学组、教育心理学组、儿童心理学组。 1937年,心理学系分组办法逐年取消,只以教育心理和应用心理为注重点。 北平沦陷时期,很多高校迁往西南,但由于辅仁大学的国际关系,仍能维持现状,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心理学专业的图书与实验仪器也继续得以充实丰富。 抗战胜利之后,该系研究生及校友多人协助组织心理学会,增进了校外活动及学术研究气氛。 1952年,辅仁大学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并入北师大教育系下属的心理学教研室。后者正是心理学院的前身。因此,辅仁大学心理系的历史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辅仁大学心理学系学术传统源自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嫡传。辅仁大学心理系首任系主任葛尔慈(Joseph Goertz)教授师从德国实验心理学大师林德渥斯基(Lindworsky),而林德渥斯基又是实验心理学创始人冯特(W.Wundt)的学生。因此这里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尤其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些高校南迁,成为北京唯一心理学人才培养基地,对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辅仁鸟瞰二、课程设置 根据辅大教务处1946年的一份资料显示,当时心理系的课程设置如下: 年 级 课 程 一年级 国文、英文、中国通史、伦理学理哲学、体育、生物学概论、心理学概论、心理学概论实验、读书指导 二年级 二年英文、一年德文、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统计学、读书指导、教育心理统计学实验 三年级 二年德文、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实验 四年级 学科心理学 另外二年级或三年级的必修课还有:心理生理学、高等心理实验。 三年级或四年级的必修课有:社会心理学、自然哲学、心理问题、变态心理学、品格测验、品格测验试验、心理学史、研习指导。 从课程设置看,心理学系从建系起,以德国实验心理学派的思想为主导,重视理论亦重视实际。必修课内容丰富实用,十分重视统计、测量、实验等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要求学生阅读心理学原著,因而很重视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把英文、德文列为必修课程。心理实验(1) 心理实验(2)三、名师教学(1)葛尔慈(Joseph Goertz):心理系主任,曾兼任教务主任、图书馆主任。圣言会司铎,德籍。哲学博士,教授。在德国利浦塞大学师从德国实验心理学大师林德渥斯基(Lindworsky),专攻意志生活及关系知识等问题。讲授心理学概论、实验心理学、理论心理学。葛尔慈教授(Joseph Goertz)(2)王征葵:哲学博士、教授。我国著名心理测量专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从学于心理学大师瑟斯顿(L.L.Thurstone)。研究成果曾多次获“金钥匙”(Golden Key)奖。编制《教育心理测验索引》等。讲授智力测验、教育心理统计、应用心理学等课程。王征葵教授(3)林传鼎:教授。1944年获辅仁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比利时卢万大学博士学位。他专长心理测验与情绪研究,40年代初期与王征葵合着《心理测验增注目录》,是当时较完备的心理测验工具书。讲授心理统计学、智力测验、人格心理学等。林传鼎教授四、科研情况 尽管从目前现存资料中,不能发现当时心理学系的老师在从事哪些方面的研究,但从学生的毕业论文中还是可以看出研究焦点和取向的。这些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比较广泛,有认知方面,研究知觉、注意、记忆,认知偏好等,如“记忆中视听刺激法的比较研究”(1939)、“中国人数字偏好的实验研究”(1943)、“注意与分心的实验研究”(1945),有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如“面部肌动年龄量表的编制”(1943),“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发展”(1945),也有人格、教育方面的,研究职业兴趣、人格特征与学业成绩关系等,如“理工组与非理工组学生职业兴趣之差异”(1940),“自高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1943)、“初中学生生活习惯调查”(1943),还有些研究比较不同文化下群体心理特征的差异,如“中美学生情绪成熟度的比较”(1943)。在发现的这55篇论文中,有11篇涉及测验的修订与编制。令人惊奇的是,当时已经有学生开始研究广告心理学方面内容,“北京报纸上药物广告之分析”(1945)。此外有13篇论文是直接用英语撰写的。五、社会与学术活动 1947年至1949年心理系学生组织“心理学会”,活动内容主要为: (1)组织参观精神病院、孤儿院、聋哑学校等场所,深入实际参观考察,应用所学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撰写观感体会并提出改进意见; (2)聘请外校名教授来校讲学,活跃学术气氛。例如,请清华大学资深名教授周先庚先生讲“青年心理学”; (3)1947年返校节时出版《到心理系来》专刊,内容为介绍心理系课程设置情况、师生活动情况以及发表师生关于心理学的学术论文、杂感等文章。为了筹集出版《到心理系来》专刊经费,在辅仁大学礼堂举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音乐会。自办刊物《到心理系来》 《辅仁大学心理学会章程》 六、毕业生 与现在相比,当时每年毕业人数相当少,有的年份只有1个,像1943年有15人一起毕业,数目算是相当可观的了。到1952年共毕业约100人。以下精选出若干毕业合影、学士照,以睹当年毕业生的风采。1940年心 理 系 毕 业 班 师 生 合 影1948年心理系毕业生合影(前排左一为张厚粲)七、学习环境 校园环境优美,建筑错落有致。图书馆资料丰富,心理学方面专业期刊,馆里都有收藏。实验室里设备齐全,冯特实验室里的仪器,当时这里的实验室几乎都有。冬在辅仁女生宿舍楼心理实验室第三部分 整合与起飞(1952-1980)一、院系调整与心理教研室成立(1952-1959)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教研室、辅仁大学心理系陆续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合并,著名心理学家彭飞教授担任系主任。教育系成立了心理学教研室,郭一岑教授任教研室主任,主要成员有原师大教育系的郭一岑、伍棠隶、朱智贤、尹德新、薛鸿志,来自辅仁大学的林传鼎、谢斯骏、张厚粲,中国人民大学的彭飞、李屏西、孙昌龄、芦玉、章志光等,使我校心理学教师队伍达到20人左右,主要负责教育系学校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的心理学相关课程和全校各系的心理学公共课的教学工作。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共同奠定了北师大心理学科日后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 最初郭一岑负责教授普通心理学,朱智贤负责儿童心理学的教学,还有苏联专家在我校讲课。1956年以后,彭飞、张厚粲教普通心理学,章志光任公共课心理学教研组组长。以后又逐步增加了教育心理学,心理学教学法和心理学专题课堂讨论等。 50年代初,教研组与进修教师合影(后排左一为朱智贤,左二郭一岑,左三为薛鸿志,左四为章志光,左五为冯忠良,右一为谢斯骏;中排左一为彭飞,左四为张厚粲,左五为陈帼眉)研究生论文写作计划 (摘自1954学年度第一学期心理学教研室工作计划) 1952年至1959年间毕业于北师大教育系学校专业的部分学生后来踏上了心理学的研究道路,他们中间有国内知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陈琦教授,研究心理学史的李汉松教授,目前仍活跃在教学与研究领域的认知心理学家彭聃龄教授等人。 二、心理学专业成立(1960-文革开始) 1960年,教育系下设心理学专业,实行本科五年制。当年成立了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教研室,负责人分别为彭飞教授和朱智贤教授,教师总人数为18人。从当年开始,连续6年招生,但因后来发生政治运动,只有前面3届本科生顺利毕业。此间还招收过一届硕士研究生。 此阶段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与现在的相差无几。基础课有数学、物理,专业课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史、心理与教育统计、神经解剖生理学、生理解剖、遗传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并且,医学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分别为学生提供了到安定医院、幼儿园与小学见习或实习的机会。许多课的课时都比较长,比如普通心理学上三学期、儿童心理学和西方心理学史上两学期。并且,有些课由擅长该领域的多位名师共同执教。这些原因使得课程的质量很高,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这期间的毕业生成为文革后我国心理学界的中坚力量,比如我们熟悉的张必隐教授、郭德俊教授、林崇德教授、孟庆茂教授、程正方教授、郑日昌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刘华山教授、公安大学的李世棣教授等。 1966年朱智贤和张厚粲老师带领学生到遵化县实验小学实习。 (后排左起第五位和第六位分别为朱智贤老师和张厚粲老师) 学生在此次实习中完成的个案研究报告。 十年文革中,心理学专业受到严重的摧残和打击,濒于解体,所有研究和教学工作都停止了。三、心理学恢复招生(1978-1980) 文革后的1978年,心理学专业迅速恢复了招生,当时虽然还隶属于教育系,但已经开始招收理科生,并由本科五年制改为四年制。78级和79级毕业生中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心理学工作者,他们治学严谨、开拓进取,为北师大乃至全国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活跃在学术界的董奇、车宏生、金盛华、许燕、邹泓、陈英和、舒华、王耘、阎巩固、韦小满、林春梅、刘力等中青年学者都是这两届毕业的优秀学生。 心理系78级学生毕业留影心理系79级毕业留念同时,心理学的师资队伍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调整和补充,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如彭聃龄、陈琦等被派往国外进修学习,一批60年代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回到了母校,他们共同为恢复和壮大心理学专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心理教研室的老师们为学生开设了丰富而又优质的专业课,在文革前已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认知心理学专题讨论、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等课。许多专业课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见习、实验操作的机会。同时,80年代以后,还邀请了一些美国专家为学生开课。除去正规的课程,心理教研室还会不定期的举办一些讲座,为学生讲授最前沿的心理学研究。 如果教研室没有人能开某门专业课,就请外校的老师来开课。70年代末80年代初,许多外校的老师都曾到我校任教,如北大心理系的邵郊、沈政,首师大心理系的林传鼎以及中科院心理所的荆其诚老师。在这样坚苦的条件下,北师大心理学开始起飞。 这段时期,学生中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很多学生都热衷于在各种科学或科普杂志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学术讨论。同时,体育锻炼和文体活动也很丰富,班里会经常组织排球、篮球赛,春游、秋游,在各种节日时也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班级的凝聚力很强。79级同学在颐和园春游的留念第四部分 走向辉煌(1981- )一、心理学系成立(1981-2000) 1981年初,北京师范大学正式成立心理学系,由彭飞担任第一届系主任。当时,心理系有教职员工20多名。此后,先后由张厚粲教授、彭聃龄教授、郭德俊教授、舒华教授、车宏生教授担任系主任。 历届系主任届 别 时 间 系主任 第一届 1981-1984 彭 飞 教授 第二届 1984-1986 张厚粲 教授 第三届 1986-1991 彭聃龄 教授 第四届 1991-1994 郭德俊 教授 第五届 1994-2000 舒 华 教授 第六届 2000- 车宏生 教授 郑日昌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在心理系建系10周年的庆典讲话。 1981年我系获得发展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朱智贤教授开始招收博士生,并培养出我国第一位教育(心理学)博士(林崇德)。 朱智贤教授在指导学生(左一为董奇,右一为林崇德) 1983年,张厚粲教授率先开设认知心理学课程,并与彭聃龄老师等共同组成了中国语言文字研究课题组,从而开启了汉语认知研究的先河。 1985年,在朱智贤教授的倡议下,成立了儿童心理研究所(1987年更名为发展心理研究所)。朱智贤教授担任第一任所长(1985-1989),林崇德教授接任第二任所长(1989-1999),第三任所长为申继亮教授(1999至今)。 1985年,由朱智贤教授创办《心理发展与教育》刊物,该刊物于1994年被评为中文期刊心理与教育类核心刊物。 发展心理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年,建立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点,导师为张厚粲教授;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测量与咨询中心,张厚粲教授兼中心主任。 1987年,张厚粲教授申请得到我校心理学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汉语认知理解研究"。 1990年,获得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导师为冯忠良教授。 1991年,心理系和发展心理研究所迁入英东楼,教学、科研和办公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1994年,心理系开始招收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 1996年,我校心理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会场从左到右分别为84级、90级和00级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最左边的那份论文是用打字机打出来的,里面的公式和图表只能手写再粘贴上去。 这个时期,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一些调整,删去了物理、遗传学等课程,增设了一些应用心理学的课程,如心理咨询、管理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等,在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上也更加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这体现出北师大心理学系的教学紧跟时代发展,与国际心理学界人才培养模式接轨的先进理念。1994年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 这个时期的学生更加注重社会实践,开展了心理健康活动月、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在高校中颇有知名度的学生活动,通过义务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等形式,把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更多地应用到生活中去。 1997年,成立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董奇教授担任所长。 2000年5月,在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的倡议下,北京市团市委确立每年5月25日(谐音:我爱我)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004年升级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现场心理测评活动首届5.25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海报(2000年)二、心理学院成立(2001- ) 为了整合心理学科的研究力量,加强心理学的综合实力,2001年11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将一系两所合并,正式宣布成立心理学院,下设心理学系、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所、发展心理研究所、教育心理与心理健康研究所、心理测量与评价研究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研究所。2002年4月19日,心理学院正式挂牌,首任院长为车宏生教授。2002年4月19日心理学院成立大会召开 目前,心理学院拥有教授24人,副教授18人,讲师12人,形成了一支研究力量雄厚、学术梯队整齐、发展潜力较大、结构优化合理、团结求实奋进的老中青三结合的师资队伍。 自1960年心理学专业成立至今,北师大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心理学人才,为推动中国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厚粲老师欢迎2003级新生 心理学院200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