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怎么样

民本
千年狐
反正前100强里没这个学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怎么样,具体是指计算机方面的?

翔太
富哉
楼主,您好!来客观地说信息源科大的计算机方面的实力还比较强,在业内还是有影响力的,毕竟学校有很深的历史背景,至于研究生的培养方面由于近几年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迅速,学校已经开始重视这一块了,引进了不少高水平的专家,但是相比重点大学的计算机肯定是有一定差距的,不过很多事都要靠自己自去学的,只要你努力去学,一定会有很好的未来的!祝你好运!我是北信科的本科生,你要是特别想读研.成绩又不理想,你可以来我们学校,但我真觉得我们学校不好....研究生一共就有5个教室...人更是少的可怜~我觉得这样的环境真的不适合读研啊....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进

於乎
伐树于宋
今年开始研一的全部在清河校区,但研二开始将根据导师及实验室的位置重新调整校区,有部分人到清河小营校区,部分人到健翔桥校区。经管学院的貌似大部分在小营校区

有谁知道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导师的情况吗?

后世绝灭
奈绪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导师都比较好。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由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的以工管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简称北信科大。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政治理论教育学院、人文社科系、外国语学院、理学院和体育部、成人教育学院。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81年,199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2个,覆盖工、管、理、经、法等5个学科门类。现有工程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MBA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种类,专业学位授权领域8个。学校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交流培养本科学生,具有免试推荐优秀本科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与其他单位联合培养了50多名博士生。学校截止2013年6月有在校生近1.2万人,本科生1.1万人,研究生1100多人,现有教职工1800多人,专任教师1000人,有双聘工程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57人,硕士生导师27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528人,具有博士学位500余人。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 精密仪器与机械 技术经济与管理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机械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应用数学 测试计量与仪器 信号与信息处理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计算机应用技术 企业管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是什么学校 研究生好考吗

客出
黑白之朴
是两个学校抄 当然是公办的 你自己在袭百度上搜搜就知道我们学校的历史了 网络工程是最强的 专业 曾经的信息工程学院也是从北大的计算机学院分出来的 但其他的研究生不推荐 如果来 建议查好专业 好的专业就业率非常高 次的几乎无法就业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怎么样

天下服矣
上无为也
我哥哥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学生,我之前去北京玩的时候和朋友一块去参观了他们学回校。我哥哥答他在清河校区,他们学校一共有六个校区,我只去了清河校区,地方不大,但是地理位置好,周围环境也不错,挺繁华的。宿舍是6人间,有点小,但我哥说比其他的校区环境要好点,校园比较安静,挺适合学习的,我们没有在学校吃饭,因为我哥说学校里面的饭不是特别好吃,但是饭菜不贵。我哥是大二的学生,今年就要搬到小营校区了,他们学校只有大一跟大二才住清河,大三的话就要搬到小营了,我哥说小营的住宿没有清河的好,洗澡的环境也没有清河好,清河现在正在装修食堂,如果装修完成会更好的,可惜他马上要搬走了。如果你考上了这所学校,不管条件如何,还是努力学习吧!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进

痛定思痛
杀阴
今年开始研一的全部在清河校区,但研二开始将根据导师及实验室的位置重新调整校区,有部分人到清河小营校区,部分人到健翔桥校区。经管学院的貌似大部分在小营校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怎么样???麻烦说的详细点~~~

尽性
请循其本
您好!这是一所较好的普通高校。详细情况如下:学校概况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两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合并组建,以工管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本科教学评估为优秀、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 一、历史沿革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的前身是1986年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机械工业管理专科学校合并成立的北京机械工业管理学院,隶属机械工业部,1990年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第四机械工业部1915所举办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隶属电子工业部,1997年与电子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成人电子工业学院合并,2000年划转北京市管理。 新世纪初,北京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北京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首都机电行业和信息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决定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于2003年8月21日启动组建工作;教育部于2004年5月18日批准筹建,于2008年3月26日批准正式设立。 二、学校现状 1.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清河小营校区、健翔桥校区、清河校区、金台路校区、酒仙桥校区等5个校区,占地499.7亩(市政府已批准学校新征土地1,226.7亩,规划建设新校区),校舍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新校区规划建筑面积42.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8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87亿元。纸质图书90.75万册,电子图书10882GB;建成“千兆为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现有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重点建设学科9个,部级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学校获批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 2. 队伍状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1395人、其中专任教师769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15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306人,具有博士学位181人。学校现有全国劳动模范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2人、教学名师6人、优秀教育工作者2 人、师德先进个人4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属高校创新团队22个、拔尖创新人才12人、人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高层次人才2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25人。 3. 人才培养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48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28人、本科生10655人;成教学生3708人。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光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等9个学院和体育部,以及研究生部和继续教育学院等机构。 学校现有31个本科专业,覆盖工、管、理、经、文等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在北京第一批招生专业10个。 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81年,199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覆盖二级学科7个)、其他二级学科硕士点12个,共计二级学科硕士点19个,覆盖工、管、理、经、法等5个学科门类。现有工程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种类,专业学位授权领域8个。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更新理念,创新思路,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和教学研究,取得了标志性成果。近三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 项,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选题17本、市级精品教材16本、市级精品课程9门。学生在全国及北京市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达935人次。2010年6月,学校以本科生为主组成的代表队在新加坡举行的中型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中战胜以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混合编组的上届冠军荷兰爱因霍夫理工大学队取得冠军,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应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4. 科学研究 学校在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学校立足优势,紧贴需求,把握趋势,以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为重点,科技工作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取得了以连续3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4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为标志的重大突破,科研经费持续增长,三年达2.09亿元,获得部市级、行业及以上科技奖励18项,学校的科技竞争力明显增强。学校教师坚持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理念写进了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北京市国防军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单位认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技园成功认定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学校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6家股权激励试点单位之一。计算机数据恢复技术是学校科技工作的优势领域,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国内率先提出并践行科技赈灾理念的张京生老师当选2008年“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5. 校园文化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涌现出一批师德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2007年、2008年、 2009年学校连续三年荣获“首都文明单位”称号。6. 国际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已经与日本、爱尔兰、英国、德国、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近2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了合作科研、互访讲学、干部考察培训、英语教师和双语教师学习进修、互派本科生,以及联合培养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等交流活动。 链接:http://www.bistu.e.cn/channel.php?id=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介绍

若牧羊然
第四维
北京信抄息科技大学(袭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坐落在中国首都北京,是一所以工管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高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截止2015年9月,有小营、健翔桥、清河、金台路、酒仙桥5个校区,占地500亩,校舍建筑面积33.17万平方米。学校总用地规模1183.6亩的新校区已于2015年正式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总值8.7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2亿元;图书馆藏书102.88万册,电子图书15.79TB;设置有12个学院(系),36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1547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54人,普通本科生10556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3768人。